校园文化建设基本理念课件_第1页
校园文化建设基本理念课件_第2页
校园文化建设基本理念课件_第3页
校园文化建设基本理念课件_第4页
校园文化建设基本理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1一、什么是“和谐”(一)"和谐"的含义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2、词典解释:(形)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一、什么是“和谐”(一)"和谐"的含义23、西方的“和谐”理念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文艺复兴后许多思想家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马克思真正把握了“和谐”理念,提倡社会和谐。3、西方的“和谐”理念34、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

“和而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

政治“和谐”,一种社会政治安定状态。

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总之,“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

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4、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45、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愿景,既是目标又是过程。5、和谐社会5(二)对“和谐”的几点认识1、和谐,是从事物的各个方面着手,去创造各种比例关系的适当和各种配合的匀称与协调。2、和谐,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和共存,既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千人一面和众口一词不等于和谐。和谐恰恰产生于对立和差异之中,此所谓和而不同,谐而不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也就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二)对“和谐”的几点认识1、和谐,是从事物的各个方面着手,63、和谐,是这个世界的本质,符合世界的规律就是和谐,世界的和谐根源于世界的内在规律之中。4、和谐,是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存在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追求美好事物和为人做事的一种思维方法论与价值观。5、和谐,隐于有形之中,但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3、和谐,是这个世界的本质,符合世界的规律就是和谐,世界的和7二、对“校园和谐文化”的基本认识(一)“和谐”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差异性(个性特色)费孝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多元多样性(创造性)和谐协调平衡均衡全面发展二、对“校园和谐文化”的基本认识(一)“和谐”作为一种教育理8(二)“和谐”作为一种教育目标学校毕业的学生除具有共性之外,还要具有独特性。具体要求有以下四种模式:1、基础厚实+志存高远+善于选择+敢于超越(共性)(个性)2、厚基+明德+崇智+尚美+健体+创造+乐群(共性)(个性)

(二)“和谐”作为一种教育目标93、有基础+有能力+有道德+有志向+有特长(“四有”、“一长”)(共性)(个性)有道德

有能力和谐有志向

发展有基础有特长3、有基础+有能力+有道德+有志向+有特长(“四有”、“一长104、会学习+会选择+会合作+会生活+有特长(“四会”、“一长”)(共性)(个性)会学习

会选择和谐会合作

发展会生活有特长4、会学习+会选择+会合作+会生活+有特长(“四会”、“一长11(三)“和谐”作为一种教育方式1、环境的和谐2、人际的和谐领导层面领导与教师间教师间师生间生生间3、目标的和谐学生发展目标课堂教学目标4、教育内容的和谐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三)“和谐”作为一种教育方式1、环境的和谐12

有效率5、教学过程的和谐有效果有效益接受——发现自主——协作

6、教育教学方式的和谐

内化——外显局部——整体

13(四)“和谐”作为一种教育品位

强调发展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强调依存性与整体性(四)“和谐”作为一种教育品位14三、和谐教育的框架

和谐教育费孝通:各美其美,美美有收争奇斗艳,万木共荣核心理念安所遂生,万木共荣自我实现,多元共生发展目标基础+综合+特长培养模式均衡+特长规范+创新课程教学德育

教师队伍管理三、和谐教育的框架15

(一)课程结构1、基础性课程+选择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创造性课程

(国家设置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学科综合)(活动开发)

优势智力类型自主能力

数理逻辑语言言语

研究自然

身体动觉④空间视觉研究社会⑤音乐节奏研究文化(一)课程结构1、基础性课程+选择性课程162、厚基+明德+致智+尚美+健体+创造3、基础性课程+探究性课程+表现性课程+

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走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基本理念课件17(二)课堂教学(和谐课堂)1、基于学科核心问题的探究性教学(任务型)2、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反思性教学3、基于积累学科结构的整体性教学4、基于积累学生学科经验的体悟式教学(二)课堂教学(和谐课堂)1、基于学科核心问题的探究性教学(18(三)教师队伍建设四个关键词:尚志乐群敬业自我实现1、解决老师机会的问题:给老师和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机会。2、解决老师能力的问题:老师对教材的理解。3、解决老师品质培养的问题: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三)教师队伍建设四个关键词:尚志乐群敬业19四、校园文化精神校训:尚智乐群敬业归真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四、校园文化精神校训:尚智乐群敬20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21一、什么是“和谐”(一)"和谐"的含义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2、词典解释:(形)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一、什么是“和谐”(一)"和谐"的含义223、西方的“和谐”理念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文艺复兴后许多思想家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马克思真正把握了“和谐”理念,提倡社会和谐。3、西方的“和谐”理念234、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

“和而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

政治“和谐”,一种社会政治安定状态。

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总之,“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

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4、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245、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愿景,既是目标又是过程。5、和谐社会25(二)对“和谐”的几点认识1、和谐,是从事物的各个方面着手,去创造各种比例关系的适当和各种配合的匀称与协调。2、和谐,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和共存,既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千人一面和众口一词不等于和谐。和谐恰恰产生于对立和差异之中,此所谓和而不同,谐而不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也就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二)对“和谐”的几点认识1、和谐,是从事物的各个方面着手,263、和谐,是这个世界的本质,符合世界的规律就是和谐,世界的和谐根源于世界的内在规律之中。4、和谐,是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存在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追求美好事物和为人做事的一种思维方法论与价值观。5、和谐,隐于有形之中,但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3、和谐,是这个世界的本质,符合世界的规律就是和谐,世界的和27二、对“校园和谐文化”的基本认识(一)“和谐”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差异性(个性特色)费孝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多元多样性(创造性)和谐协调平衡均衡全面发展二、对“校园和谐文化”的基本认识(一)“和谐”作为一种教育理28(二)“和谐”作为一种教育目标学校毕业的学生除具有共性之外,还要具有独特性。具体要求有以下四种模式:1、基础厚实+志存高远+善于选择+敢于超越(共性)(个性)2、厚基+明德+崇智+尚美+健体+创造+乐群(共性)(个性)

(二)“和谐”作为一种教育目标293、有基础+有能力+有道德+有志向+有特长(“四有”、“一长”)(共性)(个性)有道德

有能力和谐有志向

发展有基础有特长3、有基础+有能力+有道德+有志向+有特长(“四有”、“一长304、会学习+会选择+会合作+会生活+有特长(“四会”、“一长”)(共性)(个性)会学习

会选择和谐会合作

发展会生活有特长4、会学习+会选择+会合作+会生活+有特长(“四会”、“一长31(三)“和谐”作为一种教育方式1、环境的和谐2、人际的和谐领导层面领导与教师间教师间师生间生生间3、目标的和谐学生发展目标课堂教学目标4、教育内容的和谐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三)“和谐”作为一种教育方式1、环境的和谐32

有效率5、教学过程的和谐有效果有效益接受——发现自主——协作

6、教育教学方式的和谐

内化——外显局部——整体

33(四)“和谐”作为一种教育品位

强调发展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强调依存性与整体性(四)“和谐”作为一种教育品位34三、和谐教育的框架

和谐教育费孝通:各美其美,美美有收争奇斗艳,万木共荣核心理念安所遂生,万木共荣自我实现,多元共生发展目标基础+综合+特长培养模式均衡+特长规范+创新课程教学德育

教师队伍管理三、和谐教育的框架35

(一)课程结构1、基础性课程+选择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创造性课程

(国家设置课程)(校本课程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