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物中毒的基本原理
及相关快速检测技术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检教研室汪川食品安全问题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危及人类健康、生命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令人防不胜防,使食品安全成为一个重要性日益提高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
国外重要食品安全事件回顾:1986年始于英国的疯牛病。1999年,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相继发生因二恶英污染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含高浓度二恶英的事件。1996年6月始于日本的大肠杆菌O157食物中毒。2002年4月,瑞典司德哥尔摩大学的科学家发布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包括炸薯条在内的多种油炸淀粉类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
WHO的定义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美国CDC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用了受污染的食品或饮料而引起的疾病”。联合国粮农组织强调“食源性疾病是一组重要的传染病和中毒性疾病”。在美国,每年有7,600万病例,导致5,000人死亡。食源性疾病
1985-2003年,中国食物中毒共发生26,894起,发病人数722,322人。目前已知的食源性疾病大约有250多种,大多数为由生物因素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其中尤以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最为普遍。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食物是传播疾病的媒介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是食物中的致病因子临床特征为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主要包括:食物中毒经食物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食物中毒
特点:
(1)患者起病常为暴发性,多数在24-48小时内相继发病;(2)同餐者先后出现相似的症状,一般以胃肠症状较明显;(3)未进同一食品者不发病;(4)停止进食有毒食品后,短期内无新患者出现。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人体摄入了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类型毒素(肠毒素)型感染(细菌侵入)型混合型弯曲菌和沙门菌是2004年澳大利亚最主要的食源性疾病病原菌;在美国,主要的病原菌为弯曲菌、沙门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1986-1996年我国导致致病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最多的前5位病原菌由高到低分别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常见食物中毒病原菌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食品变质食品没有煮熟煮透生吃食品食品从业人员诊断依据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使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2、同种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3、潜伏期一般较短。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5、从中毒食品或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与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的病原。6、未获取足够的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处理基本程序—现场调查调查:了解中毒的经过,包括中毒的时间、原因、人数、和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中毒前摄入过何种食物、同食者的症状等。根据现场调查结果,结合流行病学特征或有毒物质的理化性质,初步判断出病原的可能类别,拟定出合理的检验程序。处理基本程序—样品采集样品的采集:不要求样品的代表性,而强调针对性,尽可能采集毒物含量最多的部位。检品最好是中毒者曾经吃过的剩余食物或药物;其次可取中毒者的呕吐物、胃内容物、尿液、血液等。处理基本程序—报告结果对检验结果下结论时,应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地作出结论,不能绝对化。如结果为阴性,应报告为“按XX方法试验,未检出xx”,而不能报告为“无”、“0”等字样。如检验结果为阳性,应注明“用XX方法检出xx”,而不能作出“XX中毒”或“XX致死”等结论。检验结果的判定
应以找到病原体或其毒素为最终结论,在此之前所有的快速检验方法如PCR、VIDAS等得到的结果仅供参考。
应注意非病源检样与病源检样检出的病原体的统一性。检验结果的判定原则-1非病源检样与病源检样检出的致病意义明确的细菌在种类、生化和/或血清型、毒素型均一致时,可报告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病原体。检验结果的判定原则-3
非病源检样与病源检样只有一种检出病原菌时,在与同一次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中采集的多数患者的急性发病期和恢复期血清发生有凝集效价显著升高的,可报告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病原体,但此结果仅用作回顾性诊断。检验结果的判定原则-4
非病源检样与病源检样检出占绝对优势但通常致病意义不甚明确的细菌如大肠艾希菌、溶藻弧菌等,且其在种类、生化和/或血清型均一致,同时本次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中非患者对照标本中未检出该菌时,应做该菌的毒素、毒素基因或动物试验,阳性结果可报告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病原体。检验结果的判定原则-5
样品中检出的生化、血清符合致泻性大肠艾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一定要以毒素、毒素基因测试阳性为最终结论报告。
蜡样芽胞杆菌在非病源检样中须达到105cfu/g(ml)以上者才有报告价值。
细菌性食物中毒快速诊断技术
快速诊断技术免疫金技术协同凝集实验显色培养基分离培养酶联免疫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磁珠技术
显色培养基分离培养原理根据细菌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可合成和释放某些特异性的酶,按酶的特性,选用相应的底物和指示剂,将其配制在相关的培养基中。根据细菌反应后出现的明显的颜色变化,确定待分离的可疑菌株,反应的测定结果有助于细菌的快速诊断。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显色培养基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选择性都明显优于传统培养基,且节省时间、人力和资金投入,为食品微生物检测提供了新途径。
显色培养基优点显色培养基缺点
(1)检测混合感染的微生物时,由于非目标菌的竞争作用,常常会造成目标菌漏检和检测结果假阴性,或由于非目标菌也存在特异性酶反应造成检测结果的假阳性,从而降低了显色培养基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2)某种细菌不同血清型可能存在特异性酶反应的差异,结果在显色培养基上出现不同颜色的菌落,还需要辅助观察或传统生化试验才能对菌株作鉴定;
(3)显色培养基中的抑菌剂在抑制杂菌生长的同时可能对目标菌产生一定的影响;
(4)一些显色培养基在检测过程中只能对目标菌进行定性分析,还不能定量分析。
免疫磁珠技术
1.免疫磁珠的性质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bead,IMB由载体微球和免疫配基结合而成。载体微球的核心为金属小颗粒(Fe2O3、Fe3O4),核心外包裹一层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最外层是功能基层,如氨基(-NH2)、羧基(-COOH)、羟基(-OH)。由于载体微球表现物理性质不同,可结合不同的免疫配基(如抗体、抗原、DNA、RNA)。
IMB的大小和形状的均一性,可使靶细胞迅速和有效地结合到磁珠上,它的球形结构可消除与不规则形状粒子有关的非特异性结合,超顺磁性可使磁珠置于磁场时,显示其磁性,从磁场移出时,磁性消除,磁珠分散,保护性壳可防止金属微粒漏出。根据磁珠功能基结合的免疫配基不同分为:包被一抗磁珠、包被二抗磁珠、未包被的磁珠和包被抗生物素的磁珠。2.免疫磁珠技术的原理免疫磁珠的免疫配基可结合活性蛋白质(如抗体),利用磁珠上的抗体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抗原一抗体一磁珠免疫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在磁场作用下,发生力学移动,使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离,达到分离特异性抗原的目的。免疫磁珠的免疫配基也可借助亲和素一生物素系统与非蛋白结合(如各种DNA、RNA大分子),用磁珠固相分离单链法,将磁珠上结合,双链DNA、RNA通过碱性变形处理成为单股DNA、RNA,可直接快速对PCR双链产物进行分离或对其单链进行测序。几种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1.病原学副溶血性弧菌为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一般为0.3-0.7μm×2-6μm大小,易呈多形态,有弧状、椭圆状、球状、棒状、荚膜球杆状。菌体两端浓染,一端有鞭毛,运动活泼。本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偶亦见淡水。在37℃、PH7.7、含氯化钠3%-4%的环境中生长最好。2.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因子
(1)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hermostabledirecthemolysin,TDH):该菌的主要毒力因子。
(2)耐热相关溶血毒素(thermostablerelatedhemolysin,TRH):是一些菌株特别是KP-菌株的毒力因子。
(3)尿素酶:也有可能是某些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因子之一。尿素酶基因(ureC)与TRH基因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具有致病性的KP-菌株染色体上可能同时存在尿素酶基因(ureC)和trh基因。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3.流行病学(1)季节性:夏秋季节是发病的高峰期。(2)传染源:感染者。(3)传播途径:主要经食物传播,带鱼、黄鱼、乌贼、梭子蟹等海产品带菌率极高4.临床表现潜伏期短,4-48小时不等。一般为10小时左右,最短2-3小时即可发病。发病急,具有急性肠胃炎的典型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初期为腹部不适,上腹部疼痛或胃部痉挛,恶心、呕吐、发烧,以及头痛、发汗、口渴等症状。发病5-6小时后感到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为本病的特点,腹泻多为水样便,重者为黏液便和黏血便。该病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5.诊断依据(1)符合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主要临床表现。(2)从可疑食品、食品容器、病人呕吐物或腹泻便中检出生物学特性或血清型别—致的副溶血性弧菌。(3)同一暴发事件中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4)从2例及2例以上病例的粪便中分离到“神奈川”试验阳性的病原体或从可疑食品中分离到相同的大量病原菌(105CFU/g以上)。(5)动物实验具有毒性或与患者血清有抗原抗体反应。6.快速检测(1)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检测:针对tdh基因、tdh及trh基因的PCR技术以及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技术(envyme-labeledoligonucleotideprobe)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缺点:只能检测具有致病毒力的副溶血性弧菌,而不适用于测定其总量。
编码不耐热溶血素(thermolabilehemolysin)的基因tlh,并发现该基因为所有受试副溶血性弧菌所共有,无论其为致病性还是非致病性菌株株。tlh基因的发现为开发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总量的方法提供了可能。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显色培养基分离培养基技术
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检测的选择性显色培养基(bio-chromevibriomedium,BCVM)——副溶血性弧菌形成紫色菌落,而创伤弧菌、拟态弧菌以及霍利斯弧菌则为蓝绿色菌落。鉴于BCVM的高度特异性,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于定量测定副溶血性弧菌总量的双层培养基平板计数法(doublelayeragarplate,DLAP)。DLAP法操作简单,类似于传统的平板计数法,所不同的是培养基有两层,底层为BCVM,上层为非选择性培养基(TSA+1.5%NaCI)。
副溶血性弧菌在海博弧菌显色培养基上典型特征:副溶血性弧菌显蓝色至蓝绿色,霍乱弧菌和其它弧菌显无色。出自: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法国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Vibrio):
副溶血性弧菌:紫色;其他弧菌:白色或无色沙门菌食物中毒沙门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群革兰氏染色阴性的杆菌。按最新分类法,分属于肠杆菌科沙门菌属,包括肠道沙门菌(S.enterica,又称为猪霍乱沙门菌,S.choleraesuis)和邦戈尔沙门菌(S.bongori)两个种。前者又分为6个亚种: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S.entericasubsp.)、肠道沙门菌萨拉姆亚种(S.entericasubsp.salamae)、肠道沙门菌亚利桑那亚种(S.entericasubsp.arizonae)、肠道沙门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S.entericasubsp.diarizonae)、肠道沙门菌浩敦亚种(S.enterica
subsp.houtenae)和肠道沙门菌因迪卡亚种(S.enterica
subsp.indica)。目前至少有67种O抗原和2300个以上的血清型。
最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为B组中的鼠伤寒沙门菌,C组中的猪霍乱沙门菌,D组中的肠炎沙门菌。沙门菌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能存活2-3周,粪便中能存活1-2个月,在冰冻土壤中能越冬。不耐热,55℃、1小时或60℃、10-20分钟死亡。导致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中细菌数量—般需要107-109CFU/g。对儿童、老人、体弱者,15-20CFu/g的沙门菌即可能引起发病。沙门菌食物中毒中毒的特点
引起中毒的食品:多由动物食品引起,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沙门菌食物中毒污染来源:家畜、家禽的生前感染、畜肉、禽肉的沙门菌污染、蛋类沙门菌的来源、奶中沙门菌的来源、熟制品中沙门菌的来源。流行特征与临床症状全年皆可发生,但多见于夏、秋两季,即5-10月。沙门菌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36小时,超过72小时者不多见。潜伏期较短者,病情通常较重。前驱症状有寒战、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与体温38-40℃或更高的高热。一般3-5日内迅速减轻。按其临床特点分5种类型,其中胃肠炎型最为常见。沙门菌食物中毒
流行特征与临床症状沙门菌食物中毒胃肠炎型:前驱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寒战。以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带粘液和血。快速诊断沙门菌食物中毒
增菌后可以采用ELISA进行初步筛选,有条件单位可以采用PCR法检测沙门菌特异基因。沙门菌食物中毒(1)德国Merck公司生产的显色培养基Rambachagar以丙烯乙二醇和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吡喃糖苷酸(X-GAL)为底物检测沙门菌,沙门菌能水解乙二醇产酸,不能水解X-GAL,在培养基上产生特殊的红色菌落。快速诊断显色培养基显色培养基沙门菌食物中毒(2)利用沙门菌具有特异性辛酸酯酶的特点,以4-甲基伞形酮――辛酸酯结合物作为底物,当有沙门菌存在时,在紫外灯下菌落周围呈现荧光。
国内已有采用β-萘酚――辛酸酯结合物作为底物,经沙门菌产生的辛酸酯酶将辛酸酯分解后,释放出游离的β-萘酚与固兰反应出现紫褐色。
(3)沙门菌SM显色培养基
SM培养基包含2种独特物质(由生物梅里埃专卖)
──葡萄糖醛酸酯,沙门氏菌代谢变化引起菌落变为粉红色。
──半乳糖苷酶被沉淀后展现蓝色物质。
这两种物质的最佳结合可用於沙门氏菌鉴定。
沙门菌食物中毒沙门菌其它細菌粉红色玫瑰色蓝色透明-半乳糖葡萄糖醛酸酯
粉红色菌落=沙门氏菌可疑存在注意:发现粉红色菌落也可能是其它细菌主要有:半乳糖苷酶阴性的埃希氏大肠杆菌、有些莫拉氏菌属细菌、有些是志贺氏菌属细菌进行完整的鉴定(生化鉴定、然后免疫学鉴定)无粉红色菌落:不需要继续鉴定食品细菌学按ISO6579或法国NF08-052标准规程操作选择性增菌后接种培养临床细菌学完全按照临床标本培养步骤进行选择性增菌后直接接种和培养SM显色培养基新一代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SMID2专门检测沙门氏菌包括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跟其他乳糖(+)的菌种,更清楚的区分:沙门氏菌落粉红色到洋红色;其他细菌透明或淡蓝。容易阅读:透明的背景,
18-24h培养后有较大的菌落。粉红色到洋红色菌落为沙门氏菌经过>60种食品样的试验沙门菌食物中毒伤寒沙门菌CHROMagar显色培养基伤寒沙门菌在CHROMagar显色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紫色或紫红色菌落沙门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陆桥)沙门氏菌的选择性分离鉴别,18-24h可初步判定结果沙门氏菌红色大肠杆菌黄色沙门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1.病原学变形杆菌属隶属于肠杆菌科,包括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莫根变形杆菌、雷极变形杆菌和无恒变形杆菌5个种。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是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变形杆菌在食品中能产生肠毒素,并且可使蛋白质中的组氨酸脱羧形成组胺,从而引起胃肠炎或过敏性反应。
2.流行病学(1)季节性:夏秋高温季节多发。(2)传染源:引起中毒的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尤其以水产类食品更为多见。也见于凉拌莱、剩饭菜和豆制品。3.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3-20小时,最短2小时,最长30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及发热(体温一般在39℃以下)、乏力、阵发性剧烈腹痛、腹泻、水样便,少数伴有黏液,有恶臭,无脓血,每日数次至l0余次。病程1-2天,也有3-4天者,预后一般良好。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由葡萄球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细胞外的肠毒素引起,故仅摄入葡萄球菌并不会发生中毒。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是一种可溶性蛋白质,耐热性强。中毒的特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传播途径:带菌的食品加工人员的鼻咽部黏膜或手指污染食物是造成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中毒的原因主要是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时间过长,如在25-30℃环境中放置5-l0h,产生足以引起中毒的大量肠毒素所致。
引起中毒的食品:国内报道以奶及其制品如奶油糕点(奶油花蛋糕等)、冰淇淋最为常见。中毒的特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引起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食品必须具以下条件:(1)食物中污染大量产肠毒素的葡萄球菌(2)污染后的食品放置于适合产毒的温度下(3)有足够的潜伏期(4)食物的成分和性质适于细菌生长繁殖和产毒产毒条件:(1)pH6~8,温度在20℃以上(2)含水分、淀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3)实验室在10%CO2,半固体培养基培养易产生肠毒素(4)细菌在生长对数期毒素合成活跃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多见于夏秋季节。潜伏期:一般2~4小时,最短1小时,最长为6小时。临床症状:主要症状为恶心、剧烈而频繁呕吐,吐物中常有胆汁、粘液和血,同时伴有上腹部剧烈地疼痛。腹泻为水样便。体温一般正常。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依据(1)符合葡萄球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2)从可疑食品中直接检测出有毒力的肠毒素,并确定其型别。(3)从可疑食品、患者呕吐物、粪便中经培养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从分离的菌株培养物检测出与食品中同一型别的肠毒素。(4)如已无可疑食品或在可疑食品、病人吐泻物中均未检出本菌或肠毒素但符合本菌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中毒表现,则按GBl4938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执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增菌:多采用传统增菌肉汤,FDA标准:LETHEEN肉汤。增菌后可以采用ELISA进行初步筛选。PCR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基因,比如耐热核酸酶nuc基因。显色培养基分离培养:Baird-Parker培养基。梅里埃公司通过在该培养基中加入兔血浆(冻干粉保存,避免使用新鲜兔血浆的麻烦),用氯化锂代替亚碲酸钾,可使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呈灰黑色,菌落周围有一不透光的环。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aird-Parker平板上的典型菌落。葡萄球菌食物中毒BairdParker培养基+RPFR1试剂:BairdParker基础琼脂R2试剂:RPF配方(兔血浆+纤维蛋白原试验)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菌落周围形成沉淀圈(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BairdParker培养基+RPF操作(表面涂布方法)
於37°C下进行孵育24小时先溶於100°C水浴,然后置於45°C保温。加10ml无菌水溶解R2试剂待凝固烘干后,将0.1至0.4ml的样本液进行涂布将约20ml的琼脂加入平皿中,配置平板。R1试剂加入R2琼脂中融化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Baird-Parker琼脂+兔血浆
(BairdParkeragar+RPF)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金葡球菌鉴定培养基—S.aureusID
灰绿色菌落为金葡球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法国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Staphau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紫色;其他:蓝色、无色。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芽孢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有鞭毛,无荚膜。该菌生长6小时后即可形成芽胞,是条件致病菌,生长繁殖最适温度为28-35℃,10℃以下停止繁殖。其繁殖体不耐热,100℃经20分钟可被杀死。
引起中毒的食品: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繁多,包括乳及乳制品、肉类制品、蔬菜、马铃薯、甜点心、调味汁、凉拌菜、米粉、米饭等。在我国引起中毒的食品以米饭、米粉最为常见。蜡样芽胞杆菌中毒的菌量范围在106~108/g食物,一般认为食物中污染菌量大于105/g时,有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食品多数食前保存温度较高和放置时间较长。
腊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中毒特点临床症状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的发生为大量活菌侵入肠道所产生的肠毒素所致。其中毒的临床表现因其产生的毒素不同而异。临床上将其分为腹泻型和呕吐型两种。腊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临床症状呕吐型中毒食物主要是米饭、米粉,以恶心、呕吐为主,潜伏期短,为0.5-5小时。此外,亦可见头晕、四肢无力、口干等症状。病程多为8-10小时,长者1天左右,预后良好。腹泻型该型以腹痛、腹泻为主,潜伏期较长,为8-12小时。一般不发热,可有轻度恶心,但极少有呕吐。病程16-36小时,预后良好。腊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中毒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菌数测定:从中毒食品取样,经稀释后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其菌落形态、染色镜检、生化特征等与蜡样芽胞杆菌相符,菌落计数≥105cfu/g,有诊断意义。腊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患者呕吐物或粪便中蜡样芽胞杆菌检验:所检出菌株与中毒食品中检出的菌株,其生化性状与血清型须相同。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上述实验室诊断可以做出结论。腊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快速检测:PCR检测针对腊样芽孢杆菌溶血素hbl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检测,该法最低检出限为9CFU/ml。腊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致泻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1.病原学: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菌属,包括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E.coli,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E.coli,ET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E.coli,EHEC)、肠集聚性黏附大肠埃希菌(EnteroccggregativeE.coli,EAggEC)和产志贺样毒素且具有侵袭力的大肠埃希菌(ESIEC)5种,共有30多个血清型。
EHEC自1996年以来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是因为这类大肠杆菌具有非常多的传播途径和非常广泛的分布,牛、羊、猪、狗、鸡、鼠、蝇、嶂螂等许多动物都是无症状携带者和宿主,有非常强的致病性和非常低的感染量,曾在日本肆虐6个月,造成全国恐慌。EHEC的血清型有O157:H7、O157:NM、O26、O111等,O157:H7是其最主要的血清型。
致泻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2.流行病学(1)季节性:以夏秋季发病为主。(2)流行特征和感染状况。1)EPEC:是婴儿(2周-18个月)腹泻的主要病原菌。细菌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繁殖。EPEC可产生一种由噬菌体编码的肠毒素,称VT毒素。VT毒素的结构、作用与志贺毒素相似,具有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性。传播方式以粪-口途径和密切接触为主,发达国家报道较多。临床表现多为发烧、不适、呕吐、腹泻、黏液(无血)。致泻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2)ETEC:病人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体、食品、牛奶、饮料等经粪-口途径传播。可散发或暴发流行,多表现为“旅游者腹泻”或食源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以腹痛、腹泻、恶心、低热、主要为水样便(粪便形似霍乱),少有血样便出现。致病因素是LT或ST,或两者同时致病。常见血清型为06:K15:H16、025:K7:H42。
致泻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3)EHEC: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毒素样细胞毒素。主要菌型是O157:H7,还有O26、O111等。家禽家畜为本病储存宿主和主要传染源。通过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水或与病人接触而传染,常见被污染的食物有牛肉、牛奶、牛肝、鸡肉羊肉、蔬菜水果等。
临床表现多为突发性痉挛性腹痛,初为水样便后为鲜血样粪便,偶有低热,伴有上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如婴幼儿或老年人)可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扳减少性紫癜,导致死亡。致泻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4)EaggEC:以成人旅游者腹泻为主。病程较短(1-2天),症状较轻、中度腹泻,偶有与婴幼儿顽固性腹泻有关,其特征为病程长,大于14天,发热(>38℃)、呕吐、血便。5)ESIEC:潜伏期8-36小时,临床表现多为水样性腹泻,有肠鸣、腹痛、乏力、厌食等症状,部分有恶心、发热(39℃)。致泻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3.诊断依据(1)符合致泻性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2)从病人呕吐物和可疑食品中检出生化及血清型别相同的大肠埃希菌。(3)肠毒素试验:对于ETEC,必须进行肠毒素实验,才能作出诊断。致泻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COLIID显色培养基:用作食品中大肠菌群及大肠杆菌的平板计算培养基
菌落频色 玫瑰红 蓝色 透明 -尿甘酸化物酵素 -单奶糖苷酵素 菌名
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
其他G(-)菌快速检测致泻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COLIID显色培养基操作抑制G阳性菌、酵母菌等生长成份蛋白胨 7.0g酵母膏 3.0g氯化钠 5.0g胆盐 1.5g活化剂 0.3g显色剂 0.3g琼脂 15.0g特别的底物检测大肠杆菌及大肠菌群於100°C沸水浴中溶解后,放置45°C水浴中保温。注入1ml样本於平皿中。分别顷注约15ml琼脂,然后混匀。凝固后,於平面上加1层琼脂。
置于37°C培养24小时COLIID琼脂可溶解2次於2-8°C下避光保存(约6个月有效期)。科玛嘉大肠杆菌定量计数培养基(CHROMagar™E.coli):用于检测和定量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蓝色
致泻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O157:H7ID显色培养基- 利用检测两个不同的酶及碳水化合物的反应分离大肠杆菌O157:H7致泻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O157:H7ID显色培养基典型菌落
O157:H7ID为蓝绿色致泻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科玛嘉大肠杆菌0157显色培养基(CHROMagar™O157):
E.coliO157:紫色;
其他:蓝色/无色。
致泻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酶联免疫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现已广泛地应用在O157:H7等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酶联免疫电化学分析(enzyme–linkedimmunomagneticelectrochemistry)通过连接在磁珠上的抗体及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实现待测细菌的双抗体夹心检测采用该方法可在约80分钟内检出5×103个/ml的O157:H7细菌。致泻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快速检测——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单增李斯特菌食物中毒1.病原学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是一种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家政服务业与洗衣店深度合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装修保证金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海洋工程设备安装与维护合同6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上交通安全评价与船舶安全检验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抵押个人养老贷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画收藏品鉴定与买卖合同3篇
- 环形运动器材及课程设计
-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区块链技术应用合同条款与数字资产交易规则3篇
- 2025版建筑工程安全防护股份制合作协议书3篇
-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专家论证(192页)
- 心脏手术后的急性肾功能不全
-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
- 人力资源部各岗位绩效考核表
- 格力离心机技术服务手册
- 注塑机成型工艺参数表
- 糖厂热力衡算(6000吨每天)
- XX镇“我为群众办实事”满意度调查问卷
- 常用吗啡剂量滴定方法ppt课件
- 有关DPM的问题
- 石油石化用化学剂产品质量认可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