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临川十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央浼(měi)毗(pí)邻靓(liàng)妆逾(yù)期休戚(qī)与共B.摒(bìng)弃委蛇(yí)瘐(yǔ)毙媲(pì)美暴戾恣(zì)睢C.粘(zhān)连临帖(tiè)剽(piǎo)窃祛(qū)除管窥蠡(lǐ)测D.裨(bì)益剔(tī)除尽(jìn)快倔(jué)强含辛茹(rǔ)苦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沉湎大杂烩意气用事文恬武嬉善游者溺,善骑者堕B.发韧
文诌诌头昏脑胀再接再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陨落功夫片面黄饥瘦甘败下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D.清净黄粱梦一如继往气喘吁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个税法即将于9月1日实施。北京市地税局新闻发言人在今天上午(8月30日)的新个税法以及实施条例说明会上表示,个税免征额的提高,将惠及北京市470万纳税人,约有229万纳税人不需要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约201万人税负相应降低。B、古人云:“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不把群众“意见”当“异见”,最重要的还是要广开言路。记得温总理曾说过“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只要领导干部把群众的意见当作“宝贝”,虚心听,广泛取,就是国之幸、民之幸。C、所谓的“三公消费”是指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三公消费”难治,归根结底,是官员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因而,根除官员头脑的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D、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执委会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载体,及时报道“七城会”。宣传厚重密集,有指导性、有时效性、有感召力,在宣传城运中提升了南昌形象。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就球迷的个性、风采而言,吹喇叭、敲鼓、喊破嗓子远不如特制的装扮显得头角峥嵘。B.专家指出:肥胖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科学瘦身;乱服减肥药,虽然也可能减轻体重,但副作用很大,会使身体苗而不秀,有害身体健康。C.写事件,不写其来龙去脉,只取其涉笔成趣的地方加以渲染,片言只语,含蓄浓缩。D.政府虽然已果断出台政策平抑物价,但从本轮物价上涨的态势来看,恐怕难以毕其功于一役。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截至27日,利比亚反对派已经控制的黎波里绝大部分区域,但双方的战斗仍在南部市郊持续胶着。虽然“全国过渡委员会”25日宣布已完全接管的黎波里市的治理,但实际上首都仍处于无政府状态。B、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开动“印钞机”,客观上造成美元贬值,推进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农产品价格飙升。C、昌九城际铁路开通后,昌九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昌九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D、长宁区新华街道老年公寓已正式投入使用,此举将标志着长宁区“为老惠民行动”拉开帷幕。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说关羽在东吴被害,张飞立即起兵报仇。因为丧兄心痛,他经常醉酒并随意打骂军士。末将范疆、张达无故被鞭打,心生怨恨,就趁张飞熟睡之际将他杀死,投奔东吴去了。(《三国演义》)B.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是在相隔一个月之后。女管家用了六百个鸡蛋把他的身体调养好了。他从邻居参孙·加拉斯果学士那里,打听到萨拉果城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比武大会的消息。他想到那里去赢得荣誉,便和桑丘暗暗商量了一阵子,又瞒着家人出游了。(《堂·吉诃德》)C.在高老太爷66岁生日宴席上,冯乐山向高家提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慧,并建议马上订婚,高老太爷一口应允。(《家》)D.宁国府贾珍的儿媳妇秦可卿病亡,悲痛欲绝的贾珍决心为儿媳妇操办一场隆重体面的葬礼,然而妻子尤氏这时却偏偏卧病在床,不能料理家事,于是贾珍想到要请精明强干的王熙凤过来帮忙。(《红楼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福岛核电危机引发核安全关注核电是一种高效、经济、可靠的清洁能源,大规模利用核能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据预测,全球的核能发电量在今后20年内将会提高1倍。当然,核电也是一把双刃剑,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曾用“悬崖边的核能”来形容核电业的发展,核电安全无小事,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就是毁灭性的。3月11日日本的级地震引发其福岛第一核电站遭遇一系列事故,福岛核电危机的严重程度不断提升。与此相伴随,对全球核电安全性的争议也不断升级。人们还清晰地记得,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那次事故中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靠近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减亡。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形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而这一切还远远没有结束,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专家们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一百年。不过,随着核电的不断发展,核电技术的演进,也不断提高着核电的安全等级。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已有约40年的历史,采用的是早期二代沸水堆核电技术。在遭遇特大地震紧急情况停堆后,在必须释放余热的情况下,外部电源丧失,应急电源又遭受海啸破坏,致使反应堆无法及时冷却导致事故发生。而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它采取的是非能动系统,是利用自然物理现象驱动流体流动,带走核电站反应堆堆芯余热和安全壳的热量,不需要外部能源。因此,可规避福岛第一核电站类似情况,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数字显示,AP1000堆芯融化的频率已微乎其微,每一个堆运行一年期内出现这种事故的几率为一百万分之;出现大量放射性释放到环境的几率也微乎其微,每堆每运行一年出现这种严重事故的几率为一千万分之,安全性比传统技术至少高出百倍。当然,这并不是说核电站的运行已可以高枕无忧,核电安全仍需时刻警钟长鸣。特别是在特大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有增多趋势的今天,更需强化核电站安全设施和对极大灾难的防御能力,研究并进一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设计基准,推动先进核电技术的应用,才是根本之策。此次日本福岛核电事件,是一个大灾难后核电现场应急处理和善后的集中案例,我国相关部门和核电企业,都应以此为鉴,立即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同时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核安全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并在日常运行中将安全工作落实到点滴实处。核电无小事,只有平时做到一万,才能防止万一的发生。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18日东京发表了自己对日本核事故的看法:“事故对今后各国建设核电站肯定会有影响,但不会影响各国追求稳定的电力供应,建不建核电站说到底由各国自行决定。”(2022年3月17日人民网)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高效、经济、可靠的核能必将被大规模利用,预计全世界核能发电量在今后20年中将会增加1倍。B.核电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能造福民众;万一出现安全事故,也许会造成毁灭性的悲剧。C.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污染了全球大部分地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D.我国应吸取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教训,迅速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尽早编制核安全规划,加快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避险能力。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比福岛核电站采用的二代沸水堆核电技术先进,在面对地震、海啸时,应该不会出现类似悲剧,不用担心出现安全问题。B.福岛核电站造成严重核泄漏,将对目前的核电站建设热形成严峻拷问。福岛的教训或许很难成为建设更安全核电的动力和契机,却或许会成为让核电止步的“红灯”。C.在遭遇特大地震的紧急情况下,如果外部电源和应急电源其中一个不被破坏,反应堆能及时冷却,则完全可规避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严重泄漏事故的发生。D.抗震和抗海啸技术发达的日本,与灾难的直接交手体现了人类对付地质灾害的较高水平。但日本也遭受了巨大损失,这种损失可以看成人类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只能无可奈何。9.据统计,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442个,核能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65个。在欧洲,三分之一的电力来自核能,而美国和亚洲不少国家都调整能源政策,扩大核电比重。结合本文内容,对上述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种高效、经济、可靠的清洁能源,核电目前和未来都将被世界各国大力发展.B.发展核电是一把优势与风险并存的双刃剑,既有现实的利益,更有潜在的危险。C.历史和现实的惨剧告诉我们,发展核电的国家在充分利用能源的同时,要把保障核电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对人类的安全、健康高度负责。D.着眼长远,人类有必要努力开发更安全、更环保、更高效的发电方式,减少对核电的需求。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凌虚台记
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①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注:①祈年、橐泉、长杨、五柞、仁寿、九成:皆为宫殿名。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国于南山之下
国:国家B.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
杖:拐杖C.霜露之所蒙翳
翳:覆盖D.相寻于无穷
寻:寻找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都邑之丽山者
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B.以其土筑台
以告其从事苏轼C.昔者荒草野田
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D.尝试与公登台而望
退而为之记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A.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B.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C.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D.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第Ⅱ卷(共114分)四、(共28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
译文:
(2)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
译文:
(3)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湖上晚归蒋士铨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4分)(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题任选四题8分)(1)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4)
,穷岛屿之萦回;
,即冈峦之体势。(《滕王阁序》)(5)
,长路漫浩浩。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5分)夜·历史一种廖无益①黄昏是打开夜的一道门,那道门在旷野中伫立,蝙蝠在它的额前乱飞。它们忽东忽西毫无规则地飞翔,无言的黑影,让黄昏变得神秘和亲近。随后,黄昏就慢慢阖上眼睑,成长为黑夜,单纯和透明。②那时,农村还没有电灯。人们吃罢晚饭,就搬张凳子聚在村口,用芭蕉扇拍着蚊子,拉拉家常。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只有开口说话,人们才能分清对方是谁。庄稼地从村头往远处延伸,玉米稞子遮住道路。向东走过一段土路是个缓坡,爬上去能看见远远的灯火。孩子以为是星光,大人说那是矿上的灯光。除了这些,再没什么可看。这几盏灯火,成了孩子想象的出口。③透明的黑暗在我面前伸展,像一大滴露水,富于弹性和张力,把梦包裹和融化。那黑暗清新,散溢着泥土的芬芳,干净得没一点渣子。三两个萤火虫在远处飞舞,大人说拍拍手,它就能冲你飞来。我们就拍着手,嘴里一通乱喊,果然看见一只萤火虫越飞越近,最后绕过树木,飞进我家的院墙。我们跑进院门,见那只萤火虫飞得有一人高了,就一把打在地上,然后拾起来倒捏着头,露出它发光的腹部,在黑暗中抡起胳膊,萤火就滑出一圈一圈的光。我晃着它跑出院子,用它来吸引更多的萤火虫。④后来,我看见更多的萤火,它们照亮了一条道路。它们像一群蓝精灵在路的上空盘旋,越聚越多。没有星光和月亮,我看见明亮的路,看见每一根树枝,看见路上的每块石头。直到现在我仍然疑惑,不知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奇迹。萤火虫上下飞舞,点点光斑迷眼。⑤我对夜寄予幻想。⑥那时我已经长大,自己住三间老屋。夜像家乡的老屋,老屋的气息宁静安祥。屋后面是小路和庄稼地。后墙上开两个小窗,像老屋的两个耳朵。我能从这两个耳朵清晰地听见庄稼叶子的磨擦,或过路人偶尔走过时的脚步与对话。几只壁虎在窗外趴着,伺机捕获被灯光吸引的昆虫。如果有雨,就能听到庄稼叶子更动听的演奏,那声音据说曾被音乐家写入乡村音乐经典。院子里有棵梨树,风雨大的时候令人担心,半夜里能听见梨子落地的声音,或砸碎在磨盘上的声音。它们使夜显得富有。⑦但是我越来越失去黑夜。生活的碎片被灯光照耀,反射出彩虹,辨不清面孔。这些黑夜向灯光敞开,但并不透明。那是午夜或凌晨。有一双眼睛从窗户后面看见我,认出我,但并不说话。大楼上一个窗口睁开,有人彻夜不眠,等早晨来人接班。一排路灯在我面前伸展,是一些声控灯,不管我走路多轻,只要走到跟前,它就打开,为我照亮道路,同时还照亮我的脸,我的表情,照亮地上的影子。树荫在灯光下面敞开。⑧我想念纯洁的夜。它从山顶上一跃而下,在我们身后张开翅膀。那温暖的翅膀。它把道路掩盖,把桥梁托在空中,把树木藏进风里,把狗叫声拉长,把鸡撵进窝里,把旷野清理干净。它慢慢喘息,把筋骨铺上旷野,懒散地进入睡眠。在明天太阳出来之前,它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一个梦,有足够的时间蕴育出露水,看到启明星在东方升起。黎明之前的美丽黑暗像一道闸门,矗立在北方的旷野,把夜和白天截然分开。一旦闸门开启,白天就抢步而进,阳光奔溅如决堤的洪水。⑨我想念纯洁的夜。当所有的人都不在,我想把夜慢慢合上,在那里寻找黑暗。但夜兴奋异常。夜从我的咖啡里跳出来,在桌子上打滚,然后掉到桌子底下。我无法把它拾起来,它已破碎不堪。⑩夜停在远处,在树梢以上,在楼顶以上,在城市以上。16.在③④段中,作者用大量文字描写萤火虫,其用意是什么?(5分)
17.从全文看,结尾一段文字有哪些方面的作用?(6分)
18.作者说“我越来越失去黑夜”,结合文本说说“夜”有着怎样的寓意。(6分)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在本文中用生动形象的笔墨赋予“夜”以生命,表现了不同时期“夜”的不同特点。B.农村夜晚的生活单调、乏味,除了“几盏灯火,成了孩子想象的出口”,就“再没什么可看”。C.作者描写了长大后居住的老屋外各种各样的声响,以动衬静,来表现老屋的宁静与安详。D.第⑧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纯洁的夜”所具有的温暖、纯净,从容等特点。E.作者将“夜”称为“历史一种”是表明“纯洁的夜”所代表的那种生活状态已经成为了过去。六、语言综合表达运用(15分)20.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选取了故都北平的秋景加以描绘,其景传神,其情动人,将北平的秋色秋味以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甚是动人。如今正值冬季,学校正在大力绿化美化校园,日日来往于学校熟悉的路上,这一路的景致与你的心情亦是别有一番滋味吧。请模仿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写法,将你这一路的景与情描绘出来,至少使用两种表达方式,情景交融,不少于200字。七、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搬运货物,一不小心把手表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无奈只好沮丧地回去吃午饭。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偷偷溜进仓库里,没费多大力气和时间,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到手表的滴答声了。”读了上述文字,你或许也有类似的体验,或者领悟到某个道理,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你的生活体验,抒发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白拟。②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个字。④不得抄袭。临川十中2022-2022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B(AjìngyúCpiāolíDjǐnrú)2、A(B绉绉涨C肌拜D既)3、C(A括号在“今天”之后,B第一个句号应移至引号之内,D两个顿号改为逗号)4、D(毕其功于一役:将本应分期分批做的事情一举全部完成。A“头角峥嵘”本是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此处望文生义,使用不恰当。B望文生义。苗而不秀:比喻资质虽好,但是没有成就。也比喻虚有其表。C涉笔成趣:一动笔就趣味盎然。)5、C(A、“接管”与“治理”不搭配,删去“治理”;B搭配不当,“推进”应为“推动”;D“已”与“将”时态不一,不合逻辑。)6、C(是觉民不是觉慧,冯乐山也并没有建议马上订婚。)7.C(根据第二段判断:不是“污染了全球大部分地区”,而是“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部分与整体”关系判断错误。)8.C(A.“不用担心出现安全问题”表述错误,太绝对。第三代核电技术的确优于第二代技术,尤其是在对外部电源的依赖上。但当特大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核电站也并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B.“福岛的教训或许很难成为建设更安全核电的动力和契机,却或许会成为让核电止步的‘红灯”推断错误。应理解成:福岛的教训或许会成为建设更安全核电的动力和契机,却很难成为让核电止步的“红灯”。核电发展的确是有风险,但只要我们重视安全建设,提高核电技术,核电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D.“只能无可奈何”太消极,太绝对。)9.答案;A(国:筑城邑。杖:拄杖。寻:通“循”,循环。)11.B(A.前句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后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皆为介词,把,拿。C.前句为助词,时间词词缀。后句为代词,……的情况。D.前句连词,表修饰;后句连词,表承接。)(据文意和相关虚词可知。)13.(1)虽说事实不会因此而有所损益,但情理是不该这样的。(“所以”表原因,“物理”,情理。“然”这样。各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2)看到高出于林木之上的山峰,重重叠叠,犹如人在墙外行走,可(在墙内)只能看到他的发髻一样。(“出”,定语后置,1分;“累累”,1分;“旅行”,1分;句意通顺,1分。共4分)(3)回想它们当时(一个时期)兴盛的状况,那种宏伟奇丽、坚固而不可动摇的气势,哪里只是超过凌虚台百倍呢?(“一时”,“宏杰诡丽”,“特”,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4分。)【参考译文】城邑建立在南山下,似乎饮食起居都与山不能分离。四方的山,没有比终南山更高的,而靠近终南山的城郭,也没有比扶风更近的了。在距山最近的地方探求山的最高处,那情势一定会得到。但太守住在这里,却不曾知道山的情况。虽说事实不会因此而有所损益,但情理是不该这样的。这就是建筑凌虚台的原因。当它还没有建筑的时候,太守陈公拄着杖,穿着鞋,在山下徜徉游玩。看到高出于林木之上的山峰,重重叠叠,犹如人在墙外行走,可在墙内只能看到他的发髻一样。陈公说:“这里一定有奇异的地方。”就派工匠在山前开凿一个方池,用挖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对照2024年体育经纪人考试大纲的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中的团队合作技能试题及答案
- 年产20万吨锂辉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
- 2024年植保员职业发展机会试题及答案
- 整合知识体系2024年足球裁判员等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中的环保意识试题及答案
- 农作物种子繁育应关注的技术动向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师备考资料分享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师资格认证考试必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业植保员考试中的问题讲解与讨论试题及答案
- 区域病理信息管理系统需求说明
- 学做小小按摩师(课件)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通信工程杆路工程施工规范
- 建筑电气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案例
- (完整版)高清米字格(A4打印版)
- 八年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德育考核试题
- 苦地丁中生物碱成分研究
-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 急诊科品管圈主题拟定课件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系统设计与开发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