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食品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食品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食品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食品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目的为了确保进入生产环节的原辅料、包装物符合《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料、食品添加剂、包装物非预期使用,把好食品安全的第一关。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与生产有关的所有原料(含食品添加剂)、包装物验收过程。职责3.1供应部:负责在采购前向供应商索证并存档,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具有所提供原料的许可单元)、第三方检验报告,并确保在有效期内。3.2品控部:负责对原辅材料、包装物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判定是否合格,并对不合格物料进行处理。3.3生产中心原料库管员:负责货物的接收,并区分待检品、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流程4.1供应部对供应商三证(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第三方检验报告)查验无误后,下订单订货。4.2原料到货后库管员负责安排卸货事宜,将未经过检验的原辅料加“待检”标识;同时通知化验室取样。4.3化验员接到取样通知后,立即到现场,根据《原辅料进厂检验规范》的有关要求,以每次进货每个生产日期为一个批次取样检验,同时提供到货批号给供应部,由供应部向供应商索要批次检验报告,交由化验室存档。4.4检验完毕后,签发《原料进厂检验报告单》或填写《包装物检验记录》,同时在《原料检验验收单》或《包装物检验验收单》上填写检验数据和检验结果,转给品控经理审批。4.5检验结果完全符合要求时,品控经理直接签字放行;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品控经理对不合格结果进行分析,以决定退货或让步使用。让步使用时需说明理由,必要时报总经理签字审批。5、记录保存职责5.1供应部负责三证存档,三证保存期限为2年。5.2品控部负责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单,以及让步使用记录的存档,保存期限为2年。5.3生产中心负责原料验收单、包装物验收单的存档,保存期限为2年。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

为使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生产过程中在工艺、设备、质量、计量、半成品流转、安全生产及生产现场环境方面的管理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生产现场管理的协调、安排及布置工作以及生产现场管理中各工段的相关工作。

3.2

办公室负责公司内现场管理中道路的施工、车间周围清洁等相关工作。

3.3

车间、班组负责工作区域的现场管理工作。

4

控制程序

4.1

工艺管理

4.1.1

关键部位、关键设备、重要工序要做到定人、定机、定责。

4.1.2

严格做到按工艺标准生产,操作工要会看懂工艺标准、作业文件,发现问题和疑问及时处理,生产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重新清洗,合格后方能投入生产。

4.1.3

合理使用设备,保持良好的精度和技术状态。

4.1.4

严格执行工艺文件的规定程序,更改手续必须齐全,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

4.1.5

车间内工器具按规定区域摆放整齐,不同清洁程度的工器具分开摆放,工具与量具分开摆放。

4.1.6

实施定置管理,在制品按各自定位分类摆放,不得将工作场地作堆放区域。

4.2

设备管理

4.2.1

要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4.2.2

操作工要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认真检查、擦拭设备各个部位、保持设备和电器控制装置内外整洁、设备各表面、内外滑动面无漏水、漏油现象。

4.2.3

凡生产设备和电器控制装置内外整洁、设备各运动面、内外滑动面无漏水、漏油现象,按设备规定要求,及时加注润滑油。

4.2.4

凡一班制生产的设备实行专人专机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二班制生产设备实行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

4.2.5

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使操作者都明了和做到“三好”“四会”。

4.3

质量管理

4.3.1

严格贯彻执行“三检一隔离”,三检:即首检、巡检、完检。一隔离:即对不合格品、半成品实行隔离。

4.3.2

关键控制点的工序,应严格按关键控制点文件的要求进行加工生产,并认真填写好《关键控制点的监控记录》,使产品加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3.3

对各工序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处理,对产品加工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要有原始记录。

4.3.4

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合格品、废次品、返工品、报废品要分开堆放,并给予明显的标识,返工的产品应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序。

4.4

计量管理

4.4.1

生产过程中所需量具必须保持完好,量具使用应在有效检定时间范围内。禁止使用已超过检定时间的量具。

4.4.2

操作工使用量具,应经常校对零位,量具不能与其它工件混放在一起。

4.4.3

检验员操作工所使用量具应按规定周期送检,并有合格证明,无合格证不得使用。

4.4.4

检验员和操作工的量具不能共用、混用。

4.5

生产管理

4.5.1

生产过程中,操作工每天的产量要有专人核实,不得有误。

4.5.2

车间内部应建立台账,对操作工每天的生产数量、质量、规格等进行日报。

4.5.3

半成品、在制品转序必须注意转序标识及检验状态标识,不得将不合格品进行转序加工。

4.5.4

在制品加工过程中,按照各工序规定的工位器具存放区域进行存放及堆放。存放区域要有明显的标志,流转搬运周转时防止跌落、混杂等。

4.5.5

在车间内流转的在制品,应做到账物一致,准确率应达到95%以上,并做好月报报送相关部门。

4.6

安全生产现场管理

4.6.1

生产过程中必须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遵守安全守则,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的各项制度。

4.6.2

生产操作现场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员工须穿制定工作服上岗,不准穿拖鞋、裙子、短裤、赤膊进入生产现场,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车间。

4.6.3

生产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机器时,注意力要集中,专心致志。

4.6.4

生产作业完毕,应将电源、火源、水源切断后,方可离开。

4.7

生产现场环境管理

4.7.1

生产现场应保持环境清洁,做到无垃圾、无积水、无烟头、无杂物等要求。

4.7.2

生产车间现场通道标志要明显、车间道路要畅通、整洁,材料在制品要定位摆放整齐,不得占道。

4.7.2

生产作业现场严禁私自存放个人物品。

出厂检验记录管理制度1、目的:出厂检验是食品生产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是食品生产者能够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卡。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有责任、有义务对自己生产的食品检验,确保出厂食品合格、安全。2、职责:品控部化验室负责最终产品的检验。3、工作程序:3.1最终产品的检验是全面考核产品质量是否满足要求重要手段,必须严格按产品标准检验要求进行检验。3.2化验员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3.3与最终产品相关的检验未完成或未通过时,不能进行产品的最终放行。3.4如有合同要求时,应与用户和第三方一起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后才能发货。3.5当某些检验和试验项目本单位不能进行时,由品控部负责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3.6每次检验,化验员都应做好检验和试验记录,记录应及时、完整、清晰,应能准确地反映出最终产品实际质量状况。3.7化验员应得到质量负责人的授权,并在授权的检验范围内实施质量检验。4、出厂检验记录4.1分类:出厂检验记录由《出厂检验原始记录》和《出厂检验报告单》组成。4.2《出厂检验原始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所有检验项目指标及过程记录,以及检验人、复核人签字。4.3《出厂检验报告单》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项目数据、检验结果判定,检验人、复核人签字,以及授权放行人签字。放行5.1检验结果显示合格的产品,由授权放行人签字直接放行。5.2检验结果显示不合格的产品5.2.1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判定为不合格品,不得复检。5.2.2理化指标不合格的产品,可按照相关的标准扩大抽样,进行复测。5.2.3对于其他方面的不合格(如外观、标签不合格等),不属于产品内在质量缺陷的,可以通过与顾客沟通决定是否可让步放行。5.3不合格品处置5.3.1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产品,不得放行。5.3.2所有不合格品的特殊放行均需要经过授权人的批准,必要时需经过顾客的批准方可特殊放行,同时需要保留相应的放行证据。5.3.3不符合特殊放行标准的不合格品,在进行处置时,需要保留相应的销毁证据。记录保存期限所有记录需保存2年。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1、目的:为保证公司生产的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提高公司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水平,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根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制度。2、范围:食品生产安全自查范围包括生产现场检查、管理制度和质量记录自查。3、职责:3.1品控部负责《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及《食品安全自查表》等相关文件的编制、修改、更新。3.2公司成立食品安全自查小组,总经理担任食品安全自查小组组长,生产部经理、品控部经理担任副组长,各车间班长、品控员担任组员。3.3每半年对公司食品安全总体状况评价一次,并提交自查报告,并向公司提交《食品安全自查报告》。内容:4.1自查小组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当地区县食药局报告。4.2正常生产时,每半年对公司食品安全总体情况评价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出厂检验结果与平时检验结果或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原材料发生变化或者改变主要生产工艺,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监督机构提出要求企业进行自查时;——产品出现异常时(产品质量遭顾客投诉、产品召回后)4.3自查内容:4.3.1企业资质变化情况:工商营业执照与生产许可证实际生产方式和范围是否一致;4.3.2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索证、食品相关产品是否从具有合法资格的企业采购,购进时是否索取了企业相关资质证明、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是否有详细的采购验证记录;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否严格遵照了GB2760的要求,并做了详细的相应记录;食品添加剂存放、使用是否专柜、专人管理,有单独的进货台账。4.3.3生产过程控制情况:是否安排专人对厂区卫生进行打扫,保持厂区内环境整洁干净;是否定期对生产场所、设备、库房、进行打扫、消毒,保持在加工过程中与产品接触的一切设施、设备、环境的卫生,杜绝一切污染的可能;是否定期养护设备设施,每批产品生产前和生产结束后,是否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生产人员的个人卫生、工作服帽是否整洁;工作人员洗手消毒、更换专用工作服后,是否经专用人流通道进入生产车间,验收合格的原料是否经专用物流通道进入生产区域;从原料到成品及成品库是否有防护措施,是否存在交叉污染。

4.3.4食品出厂检验落实情况:检验仪器、设备,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是否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检验辅助设备和化学试剂是否齐备,实验室测量比对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一年不少于两次);检验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具有检验资格和能力;是否按照国家标准,对生产出的每个单元的每批产品进行检验,是否将检验的原始记录和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留存备查,是否对出厂的每批产品留样,并进行登记。4.3.5不合格品的管理情况和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情况:是否有采购不合格食品原料、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食品相关产品和生产不合格产品的情况,对不合格品是否按相关规定进行召回、退(换)货或销毁,并有记录。4.3.6食品标识标注情况:生产的各个单元产品的包装上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印有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产品标准代号,以及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SC编号(或QS编号和标识),以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贮藏方式和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4.3.7食品销售台账记录情况:是否建立了食品的销售台账,记录了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销售日期、检验合格证号、生产批号以及购货者的相关信息,包括购货者的名字,地址、销货场所等。4.3.8产品标准执行情况:企业是否积极并严格执行各个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执行的标准是否有效。5.自查结果自查小组依据现场自查情况填写自查记录表,真实反映情况,不得隐瞒,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要责成责任部门立即整改。并将自查情况书面报告总经理。品管部负责对自查不符合项整改情况复查确认。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目的加强本公司员工个人卫生及健康程度(是否携带传染疾病),向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食品。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3、要求:本公司全体工作员工每年至少一次体格检查,取得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证者,方可从事食品生产工作;新员工在上岗前进行体检,取得体检合格证这方可从事食品生产工作。。4、内容4.1凡体检确认有以下疾病或疾患的人员,本公司将按规定予以辞退:4.1.1肝炎(病毒性肝炎和带毒者);4.1.2活动性肺结核;4.1.3肠伤寒和肠伤寒带菌者;4.1.4细菌性痢疾和痢疾带菌者;4.1.5化脓性、渗出性或脱屑性皮肤病;4.1.6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或疾患。4.2人员上岗前,要先经过卫生培训教育,方可上岗。4.3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上岗时,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止污染食品。4.3.1进车间前,必须穿戴整齐统一的工作服、帽,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并要按规程洗手消毒。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凡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日更换,其他人员应每星期至少更换一次,保持清洁。4.3.2直接与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准带耳环、戒指、手镯、项链、手表,不准浓妆艳抹、染指甲、喷香水进入车间,不准留长指甲。3.3手接脏物、进厕所、吸烟、用餐后,都必须把手洗净才能进行工作。在从事操作期间也应勤洗手。3.4上班前不许酗酒,工作期间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3.5操作人员手部受到外伤,不得接触食品或原料,经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3.6生产人员离开车间时,必须脱掉工作服、帽、口罩、手套,不准穿戴工作服、帽、鞋、口罩、手套等离开生产加工场所。3.7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等。3.8进入生产加工车间的其他员工(包括参观人员)均应遵循本规范的规定。未经允许非加工人员不得进入加工车间;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必须达到加工人员的要求后方可进入。3.9生料加工区和熟料加工区的工作人员要分别使用各自专用的入口、更衣室和洗手消毒设施,不得混用,严禁串岗。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1、目的当销售的产品存在危害或潜在危害时,能够迅速有效的做出反应,将危害程度和范围消除或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切身利益不收损害。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销售、流通过程中发现有食品安全危害和不符合质量安全的所有产品。3、职责3.1由销售部负责收集并核实顾客或相关方反馈的食品不安全信息和相关质量问题的信息,以及顾客赔偿等后续事情的处理。3.2食品安全小组负责调查需撤回的产品的食品安全危害及质量问题,品控部根据产品留样验证具体情况。3.3品控部根据调查验证结果,评估危害的等级,食品安全小组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撤回方案,食品安全小组长具体通报各相关部门。3.3生产系统各部门协助调查事故原因并共同制定和采取整改、预防措施。3.4最高管理者批准撤回方案,下达撤回令。成品生产批次检验报成品生产批次检验报告单和检验记录生产记录原辅料入库单原辅料检验报告原辅材料供方安全问题销售记录质量问题4、撤回程序4.1产品在交货后,可能出现的撤回情况,有以下几种:a)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死亡的,或者流通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的不安全食品。b)食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危害程度一般或流通范围较小,社会影响较小的不安全食品。c)食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危害程度轻微的。d)产品对健康虽无损害,但会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反映及情绪波动。4.2处理方式4.2.1原地销毁。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可包括4.1中a)、b)、c)条款中所述内容。4.2.2降级处理。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如标签不合格),食用后对人体健康无损害。4.2.3召回公司。属于产品质量问题,不能直接降级处理的。4.3召回公司产品的后续处理4.3.1品控部对召回公司的产品进行扩大抽样验证,以及对其他批次产品留样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以报告的形式上报食品安全小组。4.3.2食品安全小组组织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估。4.3.3食品安全小组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处理方案,上报质量负责人、最高管理者审批。4.3.4各相关部门配合具体实施处理方案。5、撤回后续活动5.1产品撤回和事故调查的全过程由相关部门做出详细记录并存档。5.2由食品安全小组、生产系统各部门、销售部对事件的整个过程所涉及的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是否有控制措施组合变更的需求,评价结果应作为年度管理评审的输入。5.3当年没有撤回情况发生的,须安排撤回演练活动。5.4保留撤回过程或撤回演练的形成文件的信息。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制度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危害,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2、基本原则2.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公司各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要把好生产加工源头。2.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公司各部门按各自职能负责应急处理各项工作。2.3反应及时、措施果断。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要立即作出反应,迅速制定及采取有效控制措施。2.4依靠科学、加强协作。要依靠科学妥善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公司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要协调好公司各部门各司其责、通力协作,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寻求市场局、市疾控中心、医疗单位等部门的协助。3、组织管理3.1确保包装袋上的联系方式畅通无阻,专人负责相关投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欢迎广大消费者和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进行社会监督。3.2企业自觉接受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抽检),做到积极配合,实事求是,决不弄虚作假欺骗检查,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认真整改。3.3公司成立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3.3.1负责检查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依照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组织生产,合法经营,做到企业诚信、自律,不违法、不违规、不制假、不售假。3.3.2负责教育企业全体员工,树立"以人为本,顾客第一,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诚信第一"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合格、优质调味品。3.3.3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产业化水平,为生产安全、优质调味品打下坚实基础。3.3.4负责监督检查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持续运行。从调味品生产的源头(原辅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加工设备、工艺流程、成品检验)直至市场营销终端(产品运输、销售网点),严格按规范操作,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做到环环扣紧,层层把关,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不准流入市场。3.3.5负责监督检查企业严格遵守国家食品标签标准和广告法规,把产品的真实属性、营养成份、生产日期与保质期、贮存方法与使用方法等,全面如实的告知消费者,不做任何夸大、虚假的企业产品宣传,自觉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正、健康的市场经营秩序。3.3.6负责产品安全质量自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3.3.7负责制定和实施企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突发事件的危害,竭力杜绝各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3.3.8负责对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工作,研究制定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指挥和协调公司有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4、突发食品安全事件4.1定义: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是指重大食物中毒,食用染疫动植物及其产品引发或可能引发重大食源性疾患,食用被污染食品引发或可能引发严重的传染病暴发与流行,食品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食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引发或可能引发严重食源性疾患等其他事件。4.2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接到食品质量突发事件报告后,应按照以下分类采取相应措施:4.2.1单起食品质量突发事件投诉、人数在1-2人,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立即派相关人员到现场调查事故情况、分析事故确切原因。4.2.2单起食品质量突发事件投诉,人数在3人以上或两起及以上食品质量突发事件投诉,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立即派相关人员到现场调查事故情况、分析事故确切原因,并及时寻求市场局、市疾控中心、医疗单位的协助。4.2.3以上食品质量突发事件如经分析、排查,如确为公司产品引发的,应立即通知同批产品的相关客户并组织同批产品的紧急召回等,同时要联系好医疗单位作好对已食用本批产品的、可能发病的顾客的相关医疗措施。并且向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请主管部门协助解决。4.2.4出现下列情况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应在第一时间向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由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事故应急措施,同时公司调动一切可用力量进行应急处理。(1)一次出现由于食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发病人数在50人以上;(2)发生群体性食用食品发病事故,并有人员死亡的;(3)引发发病的食品扩散未得到控制,死亡人数在继续增加的;(4)其它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故5、事故报告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展、处理进程等,每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都必须有初次报告、进展报告和总结报告,以便于公司在相关方面改进及借鉴、总结。5.1初次报告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地址;受害者的发病时间、发病人数、临床症状及体症;医疗单位、地址,抢救医疗的基本情况;事故现场采取的措施和调查处理的工作进度;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需相关部门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事故的报送单位、签发人和联系电话及报送时间。初次报告应在知悉事故后立即报告。5.2进展报告的内容: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理进程、事故原因等,在进展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5.3总结报告: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理建议。总结报告应在事故处理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上报。6、应急保障6.1人员保障6.1.1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可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组织公司有关部门人员参加事故应急的各方面工作。6.1.2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应在日常加强应急处理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和组织应急事故处理的演练。6.2物资保障综合部应及时提供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的一切设施、设备和物资。6.3信息保障在事故处理期间,安全领导小组及相关人员应确保24小时信息通讯畅通。7、其它事项7.1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未能履行职责的,要对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7.2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由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宣布解除应急程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能得以有效运行,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做到责任到人、明确分工,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特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全体员工。3职责3.1公司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3.2生产部为安全生产职能部门,负责按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规程。3.3生产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的检查,负责职工安全操作的培训和考核工作。3.4综合部负责设备、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并负责工伤事故的鉴定工作。4管理制度4.1学习贯彻并执行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劳动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4.2建立公司、部门、车间、班组及职工安全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公司生产部为安全生产职能部门。4.3生产部按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或修订安全生产规程,并负责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执行。4.4生产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生产设施、设备、电器动力线路,易燃、易爆危险品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限期解决并跟踪验证,保留相应的检查记录。遇有不安全情况,有权叫停生产并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做到安全没保障,生产不开工。4.5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先期控制”安全方针,制定各生产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定期对新进员工和在岗员工进行劳动防护知识技能的培训并进行考核,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4.6对生产设施、设备的危险部位应装有安全防护装置,对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其他危险品应进行隔离存放,并有防护设施;车间、库房必须配备在有效期内的消防器材,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和检查。4.7工作期间不得随意接触各带电部位,各种设备要按操作规程操作,场外使用要安装电闸箱,不准擅自接电线使用动力和照明。工作当中若发现机器及电器设备有异常现象要及时关机处理,及时汇报。4.8要做好每日的“三检”工作,也就是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结束对机器各润滑部位、管线及电动各部位的检查,若有问题及时修复,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做好对机器的定期保养。4.9车间内每个操作人员要懂得防火操作要点,消除火灾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4.10发生安全事故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的原因责任,整改措施未经落实不放过,并按事故的轻重,上报主管部门。综合部负责设备、伤亡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并负责工伤事故的鉴定工作。4.11公司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传达学习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文件、精神,检查企业落实情况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产品留样管理制度目的为保证公司各种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公司指定特定的留样室进行留样。公司留样工作由品控部统一负责。2、分类2.1成品1)品控员每天在做现场监控的同时,按照以下规则对成品进行取样,保存于样品室,并填写好留样记录。固体和半固体产品,每批次留样6包;生产大包装产品,如2.5kg烧烤蒜蓉辣酱和6kg烧烤蒜蓉辣酱时,相应大包装留1袋样品,同批次小包装留样。2)留存样品保质期少于两年的,留样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的保质期,产品保质期超过两年的,留样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然后由公司进行统一的处理。在样品的保质期限内,公司内部发生任何与产品质量监测有关的情况,可抽取留存样品进行检测、对比,同时要做好相应样品的出库和用途记录。添加剂2.2食品添加剂1)化验室每天对购进的各种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对检测合格正常收购的添加剂要进行留样。具体要求如下:每种产品、每个批次留样500g,用专用留样瓶盛装好,并密封,放在留样室专属区域,贴好标识,同时做好留样记录。2)视每种产品每次购进的每个批号为一个批次,一次购进同种食品添加剂多个批号的要分批次留样。3)添加剂留样期限截止于该种添加剂生产的产品保质期结束。2.3没有异常情况发生时,不允许以任何理由、任何用途动用留存样品。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和考核办法1、我厂厂区环境卫生实行分区责任制1.1卫生清扫划分责任区,各部门的责任区为:本部门所使用区域和与之相对应的地面、墙壁、天棚、及窗户。公共区域由办公室负责。每周六下午各部门对本负责区进行彻底清扫。1.2厂区卫生、楼道卫生、卫生间卫生,由综合部保洁员负责,每天清扫。1.3厂区树木、花草、盆栽的养护、杀虫等工作由综合部保洁员负责。卫生要求2.1室内环境要做到:2.1.1室内四墙和天棚、地面无尘土、无杂物、无污迹、无蜘蛛网、无痰迹、无斑点、窗明几亮。2.1.2各种设备经常保持清洁,后背无尘土,摆放美观大方,电器灯具、开关、插座等物品清洁光亮。2.1.3卫生间各种设备清洁无异味。2.1.4下班前应将本部门的门窗关好、关闭照明灯及用电设备。2.1.5不准从窗户往外吐痰、扔烟蒂等杂物。各部门的杂物放置到指定的垃圾箱内,定期收取。出入洗手间应自觉将门关好。2.2室外环境要做到:2.2.1临近道路及厂内道路,应随时保持清洁。2.2.2厂区不必要之器材、物品禁止堆放,以防止有害动物孳生。2.2.3下水道应随时保持通畅,不得有淤泥蓄积,废弃物应作妥善处理。2.2.4应避免有害(毒)气体、废水、废弃物、噪音等产生,以致形成公害问题。2.2.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原料、废弃辅料、废弃半成品等应做相应的记录。2.2.6本公司各种机动车辆一律停放在规划区域内,整齐停放。厂内职工的自行车一律停放在指定地点,停放整齐。2.2.7严禁在标有严禁烟火的物品附近吸烟或明火,整个厂区为禁烟区,严禁吸烟或明火。2.3树木、花草、盆栽要做到:2.3.1树木、花草、盆栽按规定进行抗病除虫,要求无病害、虫害。2.3.2如有死掉植物,及时处理重新栽种,厂区内不得有裸露的地面。3、检查和考核厂环境卫生由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和进行量化考核。轻微问题(如卫生责任区内有轻微灰尘、微小杂物等),予以告诫;严重违规者(如乱扔杂物、下班后不关门窗、灯等),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1、目的: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满足规定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3、职责3.1品控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3.2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4、采购4.1使用部门需增添监视和测量设备时,填写申购单,交设备部核查后。报总经理批准。4.2监视和测量设备由供应部统一进行采购。4.3监视和测量设备购入后,供应部组织设备部和使用部门等有关人员进行验收。4.4开箱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4.4.1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4.4.2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4.4.3主机、附件、随机工具的数量与合同及装箱单的一致性;4.4.4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5、质量验收5.1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或相应的规程、规范、标准、使用说明书等,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计量器具须经检定/校准。5.2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方可报销入库;验收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供应部负责向供方退货、换货或索赔。6、登记财务部和设备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登记,建立设备管理台账,设备部同时填写设备档案。7、发放使用部门到机物料库部办理领用监视和测量设备手续,明确保管人和放置地点。保管人因人事变动重新确定的、放置地点有变化的,使用部门应及时通知设备部进行变更。8、使用8.1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前,必须检查是否有合格或准用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8.2使用人员必须按监视和测量和试验设备操作规程或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8.3主要监视和测量和设备使用后,使用人员应及时予以记录。9、检定/校准9.1品控部在每年年初制定监视和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9.2当监视和测量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如停用、重新启用、报废)时,品控部对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进行变更改。9.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周期,根据法律法规、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制造厂建议、使用频繁程度和严酷程度、使用环境的影响、测量准确度要求等由品控部确定。9.4检定、校准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使用部门因工作需要确需修改周期的,由使用部门说明变更理由,品控部修改周期检定、校准计划。9.5对于因特殊情况不能按计划进行检定、校准的监视和测量和试验设备,经品控部同意,可超周期使用。一经工作结束后,应立即组织检定、校准,同时根据检定、校准结果对此期间出具的数据的有效性作相应处理。9.6品控部根据周期检定、校准计划,提前一个月把即将到期的监视和测量和试验设备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9.7检定、校准有关记录、证书由品控部归档。10、标识管理本公司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实行标识管理,凡经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合格的设备加贴合格标识。11、维护保养11.1使用人员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正常维护保养。11.2用于出厂检验、贸易结算,以及与生命财产有关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应专人保管,专人维护保养。12、停用暂不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部门通知品控部贴停用标志。13、不合格处理13.1监视和测量设备在使用时有误操作、显示的结果可疑、通过检定、校准或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或超出规定极限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立即通知品控部。13.2对由于监视和测量和试验设备存在缺陷或偏离规定极限而对过去进行的检测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检查、追溯,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14、维修14.1经检定、校准不合格或使用过程中发现有问题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应报告设备部组织维修;本公司不能维修的,由供应部联系送外部维修。14.2维修完毕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须经检定、校准或检查,证明满足规定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15、报废监视和测量设备经过多年使用或因事故损坏致使无法满足检定、校准要求而又无法修复者,标准物质超过有效期者,由使用部门向设备部提出申请,经设备部检定后,报请总经理后,可给予报废。16、技术档案16.1品控部建立并保存主要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技术档案。16.2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6.2.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名称;16.2.2制造厂名称、型号和编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16.3.3接受日期、启用日期、接受时的状态和验收记录;16.4.4目前存放地点;16.5.5制造厂提供的资料或使用说明书;16.6.6历次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和调试报告;16.7.7设备的损坏、故障、改进或修理记录。库房管理制度1、概述:库房是进行生产的必要条件,本公司建立满足要求的库房,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2、职责:库管员负责对库房的管理工作。3要求3.1库房要整洁,墙面干净整洁无污物,地面平滑无裂缝,有良好的防潮、防火、防鼠、防虫、防尘等设施。3.2成品库房和原(辅)材料库房所存放物品要严格区分。3.3库房内的温度、湿度应符合原(辅)材料、成品及其它物品的存放要求。3.4库房内存放的物品应离地、离墙与屋顶保持一定距离,库房应设有各类产品标识牌(卡),用以区分不同产品的类别。3.5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入库、出库,避免发生过期变质的现象。3.6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及包装材料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及化学品。3.7库管人员应认真做好出入库记录。4、库房管理制度4.1原(辅)料库管理制度4.1.1原(辅)材料库房有专人负责,不准闲人进入,钥匙由专人负责。4.1.2认真履行入库验收手续,对原(辅)材料入库要加强质量、数量验收,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原(辅)材料不得入库。4.1.3每天上班后对库房进行全面检查,不得存放不安全隐患,对可能存在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要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以确保生产供应。4.1.4先进先出,及时剔除不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的原料,防止污染。4.1.5定期清扫、消毒、通风换气,定期检查照明、防火、防鼠、防蚊蝇、防尘、防潮设施等是否良好。4.1.6库房内不准堆放与生产所用原(辅)料无关的物品。4.1.7每批原材料应有明显标志并定期对物资进行检验。4.1.8物品堆放整齐,并于人员通行、取用物品,离地10cm,离墙20cm,离顶50cm。4.2成品库管理制度4.2.1成品入库后,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防止相互混杂。4.2.2库房应保持清洁,不准堆放成品库不得贮存与产品无关的物品,严禁存放有毒、有害、易腐、易燃物品,杜绝不安全隐患。4.2.3成品库内各种规格的成品码放时,必须设有垫仓板,按规定堆放,同时要留出通道,便于人员、车辆(或手动叉车)通行。4.2.4坚守岗位,履行职责、要做到先进先出,防止成品积压变质,出入库登记清楚、并保存好相关记录。4.2.5库存定期盘点,库存物品要与出入库记录相符,如有不符应向有关负责人如实汇报,不得擅自处理。4.2.6每天上班后对库房进行检查,检查存放的成品是否有异常迹象,如发现异常,产品不得出库,及时向负责人汇报。4.2.7定期检查照明、防火、防鼠、防蚊蝇、防尘、防潮设施等是否良好。4.2.8要注意保持成品库合适的温湿度,并注意换气通风,定期打扫、消毒,保持良好卫生。4.2.9库内产品出清后,要进行彻底清扫、消毒,消灭霉菌。清洗消毒制度目的:为了确保我公司生产出合格产品,确保清洗消毒的效果,有效的控制产品中的微生物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内容2.1清洗2.1.1每天生产结束后,使用高压水枪用少量清水冲洗2楼贮存罐、2楼通一楼下料管道,在管道排地口接出有水料,继续是用高压水枪将贮存罐冲洗干净。(注意:每个贮存罐都要清洗)2.1.2继续用大量水冲洗下料管道,至排地口处有清水流出,关闭排地阀门,准备清洗灌装机。2.1.3生产结束后,灌装机操作员负责排尽灌装机内余料,待灌装班长通知点水,放满一料桶水,用手动排出。2.1.4灌装机操作员在料桶中加清水做最后清洁后关闭灌装机。2.1.5灌装机清洗结束后打开下料管道排地阀门,排空管道内清水。2.2消毒2.2.1在2楼2#贮存罐,配制浓度为100-20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约1000kg(试行)。清洗结束后,关闭灌装机进料阀门、管道排地阀门;开启二楼各贮存罐、管道所有其它阀门,配制好的消毒液将各贮存罐、管道灌满。2.2.2开启各灌装机进料阀门,使消毒液进入灌装机(液面在椎体以上10cm),手动开启灌装机使消毒液进入并灌满软管后,关闭灌装机。2.2.3次日早晨配料车间负责在3楼1#或6#煮锅加热一锅开水(90摄氏度以上中心冒泡)。2.2.4消毒员负责打开各管道的排地阀门,将消毒液放尽后关闭排地阀门。2.2.5消毒员负责手动开启各灌装机,将料桶内的消毒液全部排出。2.2.6消毒员用高压水枪冲洗2楼各锅,约每锅冲洗1分钟(暂行),开启下料管道排地阀门,将水排尽,关闭排地阀门。2.2.7消毒员将3楼煮好的开水放入下料管道,打开排地阀门1分钟后关闭。2.2.8如使用1#煮锅住址开水,则打开6#煮锅附近的排地阀门约15秒。2.2.9如使用6#煮锅煮制开水,则打开1#煮锅附近的排地阀门约15秒。按顺序依次打开下料阀门:2.2.10如使用1#煮锅煮开水,按顺序打开6-1#贮存罐下料阀门(注意按照6-1的顺序),将3楼6#煮锅内的水全部放入2楼贮存罐中,且将各管道灌满。2.2.11如使用6#煮锅煮开水,按顺序打开1-6#贮存罐下料阀门(注意按照1-6的顺序),将3楼6#煮锅内的水全部放入2楼贮存罐中,且将各管道灌满。2.2.12开启灌装机进料阀门,每台灌装机放满一料桶开水浸泡。管道浸泡30分钟后,开启排地阀门将2楼贮存罐和下料管道内的水排空。2.2.13消毒员用75%酒精对2楼各灌装罐进行喷淋消毒。2.2.14灌装机操作员上班后手动排水,再按照现行的《灌装机消毒规程》进行消毒V80消毒。2.2.15进料前,用75%酒精对料桶进行喷淋消毒。2.2.16每台灌装机开机须按照如下方法排料头:A.料桶内先进少量料,排出有水料,有水料不回收。b.料桶内进适量料,作为料头全部排空,同时确保排出的料头不少于20kg(约一白桶)。C.每台灌装机排料头后,由灌装班长对料头量和料桶排空情况进行确认,品控员对整个排料头过程进行监控,并按50%的比例进行抽检。2.3更换产品中间清洗消毒2.3.1执行“一、清洗”过程的1、2、3、5步骤的要求。2.3.2配料车间根据生产具体情况,计算好时间在3楼选取一个煮锅加热一锅开水(90摄氏度以上中心冒泡)。2.3.3按顺序依次打开选好煮锅两侧贮存罐下料阀门(注意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将三楼煮锅内的水全部放入2楼贮存罐中,且将各管道灌满。灌装机开启进料阀门,每台灌装机放满一料桶开水浸泡。管道和灌装机均浸泡10分钟后,开启排地阀门将2楼贮存罐和下料管道内的水排空,灌装机手动将开水排尽。2.3.4消毒员在水放尽后用75%酒精对2楼各灌装罐进行喷淋消毒。2.3.5进料前,用75%酒精对料桶进行喷淋消毒。2.3.6排料头过程执行“二、消毒”过程的14步骤要求。3、相关记录《消毒液配制记录》《消毒检查记录》洗手消毒程序一、洗手程序(一)在水龙头下先用水把双手弄湿。(二)双手涂上洗涤剂。(三)双手互相搓擦20秒。(四)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双手。(五)关闭水龙头。二、标准洗手方法

掌心对掌心搓擦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两手互握互搓指背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指尖在掌心中搓三、洗手消毒方法清洗后的双手在50-100PPM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浸泡20-30秒,最后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干净。化学品使用制度目的:为了控制化学品的使用,有效地预防交叉污染,特制订本制度。范围:公司内部需要使用的所有化学品,包括化学试剂、洗手液、消毒液、润滑油。职责3.1化验室负责各种化学试剂的使用和管理。3.2各车间班长负责洗手液、洗涤剂、消毒剂使用管理。3.3设备维修人员负责润滑油的使用和管理。3.4品控员负责日常管理效果的监控。内容4.1领用4.1.1化验室化验员负责各种化学实际的请购和使用,采购员采购的化学实际直接与化验室交接。4.1.2生产车间领用化学品设专人专管,需要领用时,从化学品库领取。4.2保管4.2.1化验室化学试剂保管于试剂柜中,对于有毒有害试剂(硫酸)和易燃易爆试剂(石油醚)保管于专用试剂柜中,设双人双锁保管。4.2.2生产车间设专门的化学品柜用于存放洗手液、洗涤剂和消毒液,上锁,专人专管。4.2.3润滑油存放在机修车间,需要使用时有维修人员带入生产车间,维修结束后代理车间。4.3使用4.3.1化学试剂:用于化验室对各种产品出厂和原料进厂的各种检验项目。4.3.2洗手液:用于手部清洁,按照《洗手消毒程序》的要求执行。4.3.2洗涤剂:用于工器具的清洁。4.3.3消毒液(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工序浓度(mg/kg)配制比例手部消毒50-1000.5ml消毒液加入1kg水中鞋靴消毒250-3002.5ml消毒液加入1kg水中工器具消毒100-2001.5ml消毒液加入1kg水中管道消毒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