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管理工作
安全标准工地评选一、安全标准工地管理工作理念
项目安全标准工地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思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综合水平,规范项目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一、安全标准工地管理工作理念项目安全标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的实际意义:安全标准工地的评选就是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考核评价,是对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安全标准工地称号是相应主管部门对项目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认可和安全管理工作成绩的肯定。
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的实际意义:
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的依据:
集团公司安全标准工地的评选依据是《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工地评选办法》(中铁三安[2012]507号)和;
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的依据:
《魏文王问扁鹊》
魏文王问:“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耶?”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处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阁。若扁鹊者,鑱(chan)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二、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发展阶段。——2003年之前,应急管理工作的萌芽时期;——2003至2008年,应急管理工作快速发展时期;——2008年至今,应急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时期。
二、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发展阶段。三、应急管理工作基本原则。加强预防,快速反应,以人为本,损益合理,分级负责,联动处置,专群结合,资源整合,依法规范,责权一致。三、应急管理工作基本原则。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一案三制:“一案”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根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订的应对计划和方案。从重要性来说,应急预案是一份经过审批的文件,它描述了文件的编制与实施单位的应急响应功能、组织、设施和设备,以及与外部应急组织间的协调和相互支持关系,有专门的执行程序加以补充。
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一案三制:“一案”指应急预案。
作用:
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管理工作不在无据可依,无章可循;明确控制和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的响应程序;对事先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建立了与上级单位、部门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关系;利于提高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一案三制中“三制”指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
管理体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运行机制: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法制:应急管理依法行政,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五、应急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
表现:旧有的观念不适应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新理念,旧有的工作方法不适应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发展,旧有的工作手段不适应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原因:一是应急管理机构不健全;二是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和协同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应急管理基础薄弱;四是全民防灾意识教育滞后;五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还不够完善。五、应急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应急预案编制内容提要: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二、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三、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四、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五、预案编制过程中常见问题。应急预案编制内容提要: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于2006年9月20日发布,11月1日实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标准号为AQ/T9002——2006。《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导则》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一
《导则》内容:范围、术语和定义、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附件等。《导则》高度概括了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一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具体举措;三是一旦发生事故,可以有效的保证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降低环境损害、消除社会影响。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导则》内容:范围、术语和定义、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本质是潜在危险物质和能量的失控。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潜在危险物质和能量;这些危险物质和能量一旦失去了控制,发生了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这就是事故。事故基本特征就是会对正常的生产过程造成破坏,对职工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这实际上从理论上回答了生产经营单位为什么要编制应急预案的问题。(一)编制预案基础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本质是潜在危险物质和能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条例》;《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劳保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特种设备监察条例》;《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总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二)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坚持有备无患,原则上只要存在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的都需要编制应急预案。
紧急情况指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容拖延的形势或状况。通常主要指导致或可能导致重大后果的事故(灾害)或突发事件;潜在事件主要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灾害、火灾、爆炸、毒物泄漏或事故性溢出,及一般预期有可能发生的需要应急响应救援的事故或事件。(三)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坚持有备无患,原则上只要存在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体现一级指导一级,一级比一级具体的关联特性,注重各预案的适用性、体现相应的特殊性,避免雷同和泛化,不能在预案体系外的另立预案,也不能出现孤立的现场处置方案。预案的救援措施和技术支持必须有针对性,综合预案应具有一定的宏观概括,专项预案应具有相应事故类型的具体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现场处置方案应具定地域、定事故、定人、定措施的特定可操作性和简单具体的特性。(四)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体现一级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制定编制计划;危险性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演练和实施。(五)应急预案编制步骤。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制定编制计划;(五)应急预案编制步骤。应急预案一般采用A4版面,活页装订。封面——预案编号、版本号、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部门)名称、编制日期等内容。目次——包括批准页;章(1级要素)的编号、标题;带有标题的条(二级要素)的编号、标题;附件目录排列。批准页——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综合预案(按导则规定项目,用序号表明顺序)。专项预案(若干个,按序排列,另行或分列编制装订)。现场处置方案(若干个,按序另行排列或单列)(六)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应急预案一般采用A4版面,活页装订。(六)应急预案编制格式。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基本要素:1.总则;2.危险性分析;3.组织机构及职责;4.预防与预警;5.应急响应;6.信息发布;7.后期处置;8.保障措施;9.培训与演练;10.奖惩;11.附则。二、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
依据从作用上划分为三类:为什么做;怎么做;做的对不对;从层次上划分为四类: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条令条例行业标准、预案导则和评审指南、应急预案及企业安评报告。
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的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一般涵盖单位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原则,一要体现出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要体现突发事件应对原则: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三要体现应急本义:及时、高效、科学;四要体现上级政府部门应急预案中确定的原则。(一)总则。依据从作用上划分为三类:为什么做;怎么做;做的包括单位概况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单位概况包含本单位地址、企业性质、从业人数、管理机构设置,主要产品、产量,主要原材料,重点设施设备,重大危险源,生产过程涉及到的危险物品(高危高压的、有毒有害的、易燃易爆的)。风险分析。在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中要求客观分析危险源存在的风险,实质就是分析危险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存在要立即消除,没有存在要持续监控,避免出现。(二)危险性分析。包括单位概况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二)危险性分析。危险源三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因素。危险源本质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完好存在条件破坏、触发因素安全运行事故危险源三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因素。危险源本质存危险源种类:(一)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及传染病病原体类危险源;
(二)锅炉及压力容器设施类危险源;(三)电气类设施危险源;(四)高温作业区危险源;(五)辐射危害类危险源。危险源种类:重大危险源:《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管协调字〔2005〕62号),省政府2008年底出台了《山西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规定重大危险源类型为九类: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尾矿库。重大危险源:LEC评价法和风险矩阵法。LEC评价法:是一种评价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因素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LEC评价结果为风险等级D,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LEC评价法和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后果严重程度风险概率F不可能发生E极少发生D很少发生C偶尔发生B很可能发生A经常发生Ⅰ灾难性的Ⅱ严重的Ⅲ轻微的Ⅳ可忽略的风险代码1不可接受2不期望3经控制后可接受4可接受风险矩阵法后果严重风险概率F不可能发生E极少发生D很少发生C一般应该明确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工作组,设立应急指挥中心。指挥部下设应急工作组,应明确有指挥、救援、协调、保障、警戒、善后、信息等基本功能,每一个组能对应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明确负责人。如果单位规模较小,应急工作组设置指挥、救援、保障即可。如果设专家组,必须明确专家姓名、专业、联系方式等信息。(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般应该明确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
《突发事件应对法》42条中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级,分别用红、橙、黄和蓝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预警信息名称为:一、二、三、四级警报。(四)预防与预警。《突发事件应对法》42条中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信息报告和处置是二级关键要素,必须依法依规制定。一是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必须明确。二是上级主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的电话必须明确。三是事故信息报告程序、内容、时限必须明确。具体规定见《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总局令第21号)。(四)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和处置是二级关键要素,必须依法依规制定。(四)预防与信息报告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已经采取的措施;(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三)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四)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内容:(四)预防与预警。响应分级是指针对不同大小的事故,明确不同的响应主体、响应程序。(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五)应急响应。响应分级是指针对不同大小的事故,明确不同
21号令20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对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布事故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事故信息。
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安监总厅应急〔2009〕73)中没有提信息发布。(六)信息发布。21号令20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后期处置事项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七)后期处置。后期处置事项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要从通信与信息、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装备、经费、交通运输、治安、技术、医疗、后勤等方面明确。坚持有什么写什么,按照我们有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来写,只写能做到的,不写做不到的。(八)保障措施。要从通信与信息、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装备、经费、培训: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演练: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九)培训与演练。培训: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要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情形和标准,要有利于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奖惩。(十一)附则。对预案中术语和定义进行解释,明确应急预案备案、修订等事项。要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情形和标编制导则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包括七个基本要素,分别是: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组织机构及职责、4.预防与预警、5.信息报告、6.应急处置、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三、专项应急预案编制编制导则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包括七个对该事故类型发生的诱因、危险性、时机、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危害后果进行分析。(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明确处置该事故类型遵循的基本原则,注意不同于应急工作原则。对该事故类型发生的诱因、危险性、时机、严重程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救援机构及总指挥、副总指挥、救援小组、各成员单位相应任务、职责。一般体现出副总指挥的专业性和分管职责。(三)组织机构及职责。(四)预防与预警。明确可能导致该类事故的危险源监视、监控的方式、方法;明确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性预防措施,必要时附件说明。危险源、监控措施必须明确具体。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救援机构及总指挥、副总指明确报警系统及程序、现场报警方式(电话、警报器等);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五)信息报告程序。(六)应急处置。响应分级——针对危险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能力,明确该类事故的响应分级;明确判断分级的依据,不同响应分级条件下的决策方法,及对应的行动程序和应急资源保障措施。明确报警系统及程序、现场报警方式(电话、警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响应的程序和要求。处置措施——根据本单位事故类别和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危险性,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六)应急处置。(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明确该类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与装备的名称、数量、保存地点;提出管理和维护,确保有效、可靠使用要求或措施。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编制导则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1.事故特征、2.应急组织与职责、3.应急处置、4.注意事项。四、现场处置方案编制编制导则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包括描述现场风险,全面分析危险性、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发生的区域、地点;明确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和条件。针对具体装置、区域、场所、物质写清楚。(一)事故特征。(二)应急组织及职责。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机构、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人员具体职责等,不同于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中的组织机构,强调对同一车间内、工作场所内人员的组织划分。描述现场风险,全面分析危险性、可能发生的事故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等方面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三)应急处置。(四)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佩带个人防护器具、使用抢险救援器材、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现场自救互救、现场应急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和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解读第二要素——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分析编写内容有生产经营单位概况、危险源情况和风险分析。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六、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解读第二要素—
1.总则。一是目的不明确,过于冗长,叙述太多。二是依据中,引用法规太多或太少或过期版本,导致编制时不能直接参照或无据可依。三是适用范围内容不全或宏观描述,缺事故类型和级别界定。四是预案体系未用图表形式描述体系的构成,笼统不直观,层次不清晰,缺少各预案之间,以及相关体系的衔接关系;不能涵盖本单位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故类型或现场处置方案。五是应急原则过于繁细,不具有原则特征;缺少“属地为主、协调有序、平战结合”等关键原则;重点不突出、词语不简洁,或只有简洁原则而缺少简单说明。五、预案编制中的常见问题1.总则。一是目的不明确,过于冗长,叙述太
2.单位概况。内容缺少或叙述过于简单,单位应急方面的特征(危险物料、特征设备、重要目标、周边环境和布局、平面布置和管线分布、应急能力和)和情况表述不全,不具有外部响应人员快速了解情况的作用。未能结合附件附图作补充说明。3.危险源和风险分析。内容缺少或分析过于简单,不能或不全面表述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和危险程度;缺少引发事故的诱因、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的表述或分析结论。五、预案编制中的常见问题2.单位概况。内容缺少或叙述过于简单,单位
4.组织机构和职责。在指挥机构及职责中,用组织机构代替指挥机构;没用结构图方式表述体系构成,指挥机构不分级,大事小事由公司一把手负责,职责不清、交叉重叠,日常工作职责代替应急工作职责,缺各级指挥人员、各部门、一线班组、应急小组的职责;应急准备工作不明确或有遗漏。5.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的管理:缺重大危险源、事故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缺重大事故、危险源所采取的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或不全面;缺主要的应急处置措施;缺相关附图、附件。五、预案编制中的常见问题4.组织机构和职责。在指挥机构及职责中,用6.预警行动。缺少预警行动方面的内容;缺少预警分级,或与响应分级混淆;缺少各级预警的条件或表征,缺预警行动的具体措施和程序;缺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或以事故信息发布代替,与事故信息混淆。7.信息报告与处置。与预警信息报告混淆;缺少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或提供电话不能24小时有人值班;没有明确单位内部信息报告方式、报告部门、内容、时限、要求与处置流程;缺内部事故信息的通报流程;缺少事故后向可能遭受影响单位通报方式方法和内容;缺少明确事故发生后通报或请求支援信息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五、预案编制中的常见问题6.预警行动。缺少预警行动方面的内容;缺少预
8.应急响应。一是缺少响应分级,或与预警分级混淆;分级界限不清,顺序颠倒,将Ⅰ级定为最低;分级不符合单位实际或不能体现事故的紧急和危害程度;套用国家或省级政府、部门预案分级方法,失去分级响应的实际意义。虽然进行了响应分级,但实际表述完全是一锅烩,不能清除说明分级响应的具体程序和事项。二是响应程序过于宏观,不能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和扩大、减少事故影响来制定;缺少救援过程中各专业组工作程序;缺少扩大响应的基本要求及内容,笼统套用国家应急响应程序图。三是缺少应急响应结束的条件和相关事宜;缺少结束后的工作总结及向相关部门报告的内容和要求;缺少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责任人和程序。
五、预案编制中的常见问题8.应急响应。五、预案编制中的常见问题9.后期处置。没有明确污染物处理、资料移交、事故调查、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后期处置的内容和要求。10.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没有所需的物资、装备的数量、存放地点的清单;缺维护使用等管理规定;所有预案物资装备类似,不能体现特殊要求或规定。11.保障措施。一是通讯与信息保障中,信息短缺。二是应急队伍保障,没有明确应急响应的专、兼职队伍等人力资源情况。三是没有明确专项经费的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审批监管措施。四是其它保障要素不全。缺少对交通运输、治安、技术、专家组、数据库、医疗、后勤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保障措施过于简单,不能体现保障的有效性。五、预案编制中的常见问题9.后期处置。没有明确污染物处理、资料移交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六要六不要”一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二要应变有方,不要进退失据;三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四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五要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封;六要亡羊补牢,不要一错再错。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六要六不要”
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管理工作
安全标准工地评选一、安全标准工地管理工作理念
项目安全标准工地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思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综合水平,规范项目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一、安全标准工地管理工作理念项目安全标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的实际意义:安全标准工地的评选就是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考核评价,是对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安全标准工地称号是相应主管部门对项目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认可和安全管理工作成绩的肯定。
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的实际意义:
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的依据:
集团公司安全标准工地的评选依据是《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工地评选办法》(中铁三安[2012]507号)和;
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的依据:
《魏文王问扁鹊》
魏文王问:“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耶?”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处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阁。若扁鹊者,鑱(chan)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二、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发展阶段。——2003年之前,应急管理工作的萌芽时期;——2003至2008年,应急管理工作快速发展时期;——2008年至今,应急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时期。
二、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发展阶段。三、应急管理工作基本原则。加强预防,快速反应,以人为本,损益合理,分级负责,联动处置,专群结合,资源整合,依法规范,责权一致。三、应急管理工作基本原则。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一案三制:“一案”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根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订的应对计划和方案。从重要性来说,应急预案是一份经过审批的文件,它描述了文件的编制与实施单位的应急响应功能、组织、设施和设备,以及与外部应急组织间的协调和相互支持关系,有专门的执行程序加以补充。
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一案三制:“一案”指应急预案。
作用:
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管理工作不在无据可依,无章可循;明确控制和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的响应程序;对事先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建立了与上级单位、部门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关系;利于提高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一案三制中“三制”指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
管理体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运行机制: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法制:应急管理依法行政,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五、应急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
表现:旧有的观念不适应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新理念,旧有的工作方法不适应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发展,旧有的工作手段不适应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原因:一是应急管理机构不健全;二是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和协同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应急管理基础薄弱;四是全民防灾意识教育滞后;五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还不够完善。五、应急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应急预案编制内容提要: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二、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三、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四、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五、预案编制过程中常见问题。应急预案编制内容提要: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于2006年9月20日发布,11月1日实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标准号为AQ/T9002——2006。《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导则》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一
《导则》内容:范围、术语和定义、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附件等。《导则》高度概括了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一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具体举措;三是一旦发生事故,可以有效的保证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降低环境损害、消除社会影响。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导则》内容:范围、术语和定义、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本质是潜在危险物质和能量的失控。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潜在危险物质和能量;这些危险物质和能量一旦失去了控制,发生了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这就是事故。事故基本特征就是会对正常的生产过程造成破坏,对职工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这实际上从理论上回答了生产经营单位为什么要编制应急预案的问题。(一)编制预案基础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本质是潜在危险物质和能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条例》;《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劳保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特种设备监察条例》;《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总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二)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坚持有备无患,原则上只要存在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的都需要编制应急预案。
紧急情况指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容拖延的形势或状况。通常主要指导致或可能导致重大后果的事故(灾害)或突发事件;潜在事件主要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灾害、火灾、爆炸、毒物泄漏或事故性溢出,及一般预期有可能发生的需要应急响应救援的事故或事件。(三)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坚持有备无患,原则上只要存在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体现一级指导一级,一级比一级具体的关联特性,注重各预案的适用性、体现相应的特殊性,避免雷同和泛化,不能在预案体系外的另立预案,也不能出现孤立的现场处置方案。预案的救援措施和技术支持必须有针对性,综合预案应具有一定的宏观概括,专项预案应具有相应事故类型的具体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现场处置方案应具定地域、定事故、定人、定措施的特定可操作性和简单具体的特性。(四)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体现一级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制定编制计划;危险性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演练和实施。(五)应急预案编制步骤。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制定编制计划;(五)应急预案编制步骤。应急预案一般采用A4版面,活页装订。封面——预案编号、版本号、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部门)名称、编制日期等内容。目次——包括批准页;章(1级要素)的编号、标题;带有标题的条(二级要素)的编号、标题;附件目录排列。批准页——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综合预案(按导则规定项目,用序号表明顺序)。专项预案(若干个,按序排列,另行或分列编制装订)。现场处置方案(若干个,按序另行排列或单列)(六)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应急预案一般采用A4版面,活页装订。(六)应急预案编制格式。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基本要素:1.总则;2.危险性分析;3.组织机构及职责;4.预防与预警;5.应急响应;6.信息发布;7.后期处置;8.保障措施;9.培训与演练;10.奖惩;11.附则。二、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
依据从作用上划分为三类:为什么做;怎么做;做的对不对;从层次上划分为四类: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条令条例行业标准、预案导则和评审指南、应急预案及企业安评报告。
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的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一般涵盖单位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原则,一要体现出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要体现突发事件应对原则: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三要体现应急本义:及时、高效、科学;四要体现上级政府部门应急预案中确定的原则。(一)总则。依据从作用上划分为三类:为什么做;怎么做;做的包括单位概况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单位概况包含本单位地址、企业性质、从业人数、管理机构设置,主要产品、产量,主要原材料,重点设施设备,重大危险源,生产过程涉及到的危险物品(高危高压的、有毒有害的、易燃易爆的)。风险分析。在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中要求客观分析危险源存在的风险,实质就是分析危险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存在要立即消除,没有存在要持续监控,避免出现。(二)危险性分析。包括单位概况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二)危险性分析。危险源三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因素。危险源本质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完好存在条件破坏、触发因素安全运行事故危险源三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因素。危险源本质存危险源种类:(一)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及传染病病原体类危险源;
(二)锅炉及压力容器设施类危险源;(三)电气类设施危险源;(四)高温作业区危险源;(五)辐射危害类危险源。危险源种类:重大危险源:《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管协调字〔2005〕62号),省政府2008年底出台了《山西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规定重大危险源类型为九类: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尾矿库。重大危险源:LEC评价法和风险矩阵法。LEC评价法:是一种评价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因素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LEC评价结果为风险等级D,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LEC评价法和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后果严重程度风险概率F不可能发生E极少发生D很少发生C偶尔发生B很可能发生A经常发生Ⅰ灾难性的Ⅱ严重的Ⅲ轻微的Ⅳ可忽略的风险代码1不可接受2不期望3经控制后可接受4可接受风险矩阵法后果严重风险概率F不可能发生E极少发生D很少发生C一般应该明确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工作组,设立应急指挥中心。指挥部下设应急工作组,应明确有指挥、救援、协调、保障、警戒、善后、信息等基本功能,每一个组能对应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明确负责人。如果单位规模较小,应急工作组设置指挥、救援、保障即可。如果设专家组,必须明确专家姓名、专业、联系方式等信息。(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般应该明确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
《突发事件应对法》42条中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四级,分别用红、橙、黄和蓝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预警信息名称为:一、二、三、四级警报。(四)预防与预警。《突发事件应对法》42条中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信息报告和处置是二级关键要素,必须依法依规制定。一是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必须明确。二是上级主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的电话必须明确。三是事故信息报告程序、内容、时限必须明确。具体规定见《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总局令第21号)。(四)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和处置是二级关键要素,必须依法依规制定。(四)预防与信息报告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已经采取的措施;(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三)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四)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内容:(四)预防与预警。响应分级是指针对不同大小的事故,明确不同的响应主体、响应程序。(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五)应急响应。响应分级是指针对不同大小的事故,明确不同
21号令20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对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布事故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事故信息。
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安监总厅应急〔2009〕73)中没有提信息发布。(六)信息发布。21号令20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后期处置事项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七)后期处置。后期处置事项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要从通信与信息、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装备、经费、交通运输、治安、技术、医疗、后勤等方面明确。坚持有什么写什么,按照我们有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来写,只写能做到的,不写做不到的。(八)保障措施。要从通信与信息、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装备、经费、培训: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演练: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九)培训与演练。培训: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要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情形和标准,要有利于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奖惩。(十一)附则。对预案中术语和定义进行解释,明确应急预案备案、修订等事项。要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情形和标编制导则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包括七个基本要素,分别是: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组织机构及职责、4.预防与预警、5.信息报告、6.应急处置、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三、专项应急预案编制编制导则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包括七个对该事故类型发生的诱因、危险性、时机、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危害后果进行分析。(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明确处置该事故类型遵循的基本原则,注意不同于应急工作原则。对该事故类型发生的诱因、危险性、时机、严重程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救援机构及总指挥、副总指挥、救援小组、各成员单位相应任务、职责。一般体现出副总指挥的专业性和分管职责。(三)组织机构及职责。(四)预防与预警。明确可能导致该类事故的危险源监视、监控的方式、方法;明确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性预防措施,必要时附件说明。危险源、监控措施必须明确具体。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救援机构及总指挥、副总指明确报警系统及程序、现场报警方式(电话、警报器等);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五)信息报告程序。(六)应急处置。响应分级——针对危险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能力,明确该类事故的响应分级;明确判断分级的依据,不同响应分级条件下的决策方法,及对应的行动程序和应急资源保障措施。明确报警系统及程序、现场报警方式(电话、警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响应的程序和要求。处置措施——根据本单位事故类别和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危险性,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六)应急处置。(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明确该类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与装备的名称、数量、保存地点;提出管理和维护,确保有效、可靠使用要求或措施。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编制导则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1.事故特征、2.应急组织与职责、3.应急处置、4.注意事项。四、现场处置方案编制编制导则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包括描述现场风险,全面分析危险性、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发生的区域、地点;明确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和条件。针对具体装置、区域、场所、物质写清楚。(一)事故特征。(二)应急组织及职责。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机构、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人员具体职责等,不同于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中的组织机构,强调对同一车间内、工作场所内人员的组织划分。描述现场风险,全面分析危险性、可能发生的事故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等方面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三)应急处置。(四)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佩带个人防护器具、使用抢险救援器材、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现场自救互救、现场应急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和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解读第二要素——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分析编写内容有生产经营单位概况、危险源情况和风险分析。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拆迁补偿房买卖合同注意事项
- 企业安全保证书撰写技巧解析
- 小班数学活动大与小
-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分析与业务优化考核试卷
- 医疗卫生材料的进口与出口管理考核试卷
- 物流园购车合同模板
- 普通商务合同范例
- 淘宝变更合同模板
- 信达公司法律服务合同范例
- 桥头饭堂食材配送合同模板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说课稿)-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素养提升说课稿(统编版)
- 2024抖音短视频代运营合同合作协议书(律师修订版)
-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造价咨询项目部外聘人员合同范本
-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语言 课件
- 汽车租赁公司车辆养护制度
- 2024-2030年船用发动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新外研版七年级上册课本重点知识点及范文归纳
- 2023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方寸之间天地大》4
- 部编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共16课)
- 2024年长江产业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150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