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的意外之喜_第1页
科普的意外之喜_第2页
科普的意外之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普的意外之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科普大V邢立达【青春之我】

称霸地球长达1.6亿年的恐龙,是生命演化这个大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成千上万个物种,形象鲜明生动,极为吸引人。这使得我从小立志将古生物学研究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上高中时,在自学了HTML语言之后,我跃跃欲试地做了一个以恐龙为主题的个人网站。出乎意料,恐龙网主页第一周的访问量就达到4600多。少年时便获得这样的认同感,我坚定了要踏上古生物研究道路的信念。2016年取得博士学位之后,我留校从事古生物学工作,并在取得些许成果之后,坚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在多平台向公众传达学科前沿的科学成果,履行一位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得到广大读者、网友的广泛支持。目前,我拥有各平台与社区的粉丝近700万,连续多年获得影响力十大科普大V等称号。不少学子考上中国地质大学,都不忘来问候我一声:“邢老师,我是看了您的书和节目才喜欢上古生物学、地质学的。”这是对我的科普工作最大的认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恐龙足迹化石。在十余年的研究历程中,我的课题组组织和参加了上百次野外考察,有好几年野外工作超过200天,足迹遍布30多个省、区、市,以及东亚、北美、北非、欧洲等地,共发现新足迹点约百余处,新发现数万个足迹化石。即使这样仍远远不够。我国幅员辽阔,随着许多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恐龙足迹得以大量发现。但研究人员不多,即使我们像“救火队”一样,也很难找到并保护所有的新足迹。2020年10月10日,我在社交平台收到一位妈妈的私信消息。国庆期间,她和孩子杨哲睿回四川通江老家度假时,听外公说老家背后的山石上有不少鸡脚印。从小喜欢自然科学的杨哲睿就去后山观看这些鸡脚印,他当场断定这是恐龙的足迹,而且清楚说出是兽脚类恐龙留下的。孩子还说:“我是从邢立达老师的课程上读到的,不信你问问他。”几日后,根据这位妈妈提供的线索,我赶到了现场,并在一块面积约20平方米的石头表面发现了5个足迹。这些足迹为白垩纪早期恐龙所留,距今约1.3亿年,这些足迹化石是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首次发现的恐龙足迹,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当时只有5岁的杨哲睿,也成为目前国内年龄最小的恐龙发现者。这件事一下子打开了我的思路。国土广袤,恐龙足迹等研究非常依赖大规模的野外踏勘。而我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科普相关知识,调动公众参与探索发现的积极性,弥补科研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实现科普工作与科研工作互相反馈。这几年,我们通过民间线索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新发现,形成了“科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