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公共管理知识精讲2012课件_第1页
法律知识公共管理知识精讲2012课件_第2页
法律知识公共管理知识精讲2012课件_第3页
法律知识公共管理知识精讲2012课件_第4页
法律知识公共管理知识精讲201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市事业单位招考

公共基础知识(部分)

考点串讲法律知识部分考查法律知识记忆能力、运用能力,包括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公务员法等。法理学法的含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3.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4.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本质: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的效力

1.法对人的效力第一,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中国领域内一律适用中国法;在国外仍受中国法的保护并履行中国法定义务,同时也遵守所在国的法。第二,中国法对外国人的适用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中国领域内的外国人,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或法有另外规定者外,适用中国法。二是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或中国公民、法人犯罪,按中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适用中国刑法规定,但按犯罪地的法不受处罚的除外。

2.法的空间效力3.法的时间效力法的生效时间(1)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2)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3)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法终止生效的时间(1)明示的废止。(2)默示的废止。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法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目前各国通例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2.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宪法。3.宪法四个版本。

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作了全面修改。④四次修改。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对1982年宪法作了四次局部修改。8394!宪法的概念和特征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1.最根本的内容2.最高的法律效力3.最严格的修改程序“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的核心价值: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练习: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含义?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的要求更加严格D.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宪法最高法律效力含义的知识。选项C、D是指定和修改程序以及内容上决定宪法根本法地位的两个因素,但不符合题意,应予以排除。国家性质我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

我国国家性质,即国体,国体是指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宪法序言指明,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阶级结构是: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以知识分子为依靠力量之一;以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政治联盟,爱国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文化教育制度等。

「例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哪项规定充分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根据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主集中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A)(A)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特别行政区制度5.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

)A政治联盟B经济联盟C思想联盟D群众组织(A)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不能是常委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即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大及人民政府。

注意:不包括法院和检察院。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民族自治制度

第三十一条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1)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

1.行政管理权,特区依基本法自行管理行政事务,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维持社会治安;

2.立法权,特区可以制定在本地实施的法律,但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如法律被发回则自然失效;

3.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但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无管辖权;

4.自行立法禁止叛国、颠覆国家等的行为。特别行政区通用自己的货币,财政独立、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不在特别行政区征税。(2)特别行政区的事务由当地人管理。即政权机关由当地人组成,中央政府不派遣干部到特别行政区担任公职,但是所选主要干部需经中央政府任命。特别行政区

注意:第31条是我国建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

对此,务必铭记于心。注意全国人大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第62条第13项),而具体体现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两个基本法。所以只有《宪法》第31条才是全国人大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例题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不是我国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

A、宪法序言

B、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C、宪法第31条

D、中葡联合声明

[答案]AB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是我国宪法制度中具有自身特色的两项制度.下列对这两项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B.自治区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C.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D.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包括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独立的外交权D

我国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C国务院以行政法规规定D国务院以特别决定规定注:只有全国人大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B)国家基本经济制度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七条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第八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法律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政策:鼓励、引导、支持。「例题」根据200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下列有关国家对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实行的政策的文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

B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C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答案]CD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下列自然资源中只能为国家所有的是()A.森林B.草原C.水流D.荒地(C

)对土地的规定1.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2.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4.对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的土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注意:土地所有权不能转让,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表述正确的是()A.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B.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C.农村的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D.国家依法征用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ACD]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答案]C考题回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是

A.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B.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C.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D.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1、单一制与复合制(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大类型。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是指国家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者自治单位组成的国家结构形式。在单一制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一个最高立法机关和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于中央授予;每个公民只有一个统一的国籍。联邦制是指国家由两个或者多个成员国(邦、州、共和国等)组成的国家结构形式。在联邦制下,除了有联邦的宪法外,各成员国还有自己的宪法;除设有联邦立法机关、政府和司法系统外,各成员国还有自己的立法机关、政府和司法系统;公民既有联邦的国籍,又有成员国的国籍。2、我国为什么实行单一制?一个国家具体采取何种国家结构形式取决于很多因素,但主要取决于历史的因素和民族的因素。我国《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规定表明,单一制是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在我国,实行单一制具有以下优越性:1.有利于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民族团结,从而凝聚全国各民族的力量,共同抵御强敌,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独立和统一。2.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资金和资源。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汉族地区人口稠密,文化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有利于两者优势互补,以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各少数民族,特别是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采取单一制,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各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国家和国内其他先进民族的帮助,从而促进民族平等,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国家形式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注意不能说是人民代表大会或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在民主基础上选派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例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少数服从多数

B集体行使职权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在国家机关中,人民代表大会至上原则

[答案]C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民主集中制,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国家权力;2.各国家机关有明确的权限划分,合理分工、协调一致;3.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由国家权力机关民主决定;法律和决策的执行,必须高度集中,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4.遵循中央统一领导,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等级职权。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所遵循的原则是()A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B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C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D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创造性(A)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A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B反对“三权分立”,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C)国家机构基本构成国家机构基本构成: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3.国务院4.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5.中央军事委员会不包括: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又是国家的立法机关。2、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两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将单独选出。3、宪法规定的全国人大任期是5年

全国人大职权

1.宪法修改权和监督权。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2.基本法律的制定权和修改权。基本法律是为宪法实施而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最重要的法律。

3.中央国家机关任免权。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

4.国家重大问题决定权。

——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

——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等等。

根据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A国务院B全国政协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常委会(C)1.宪法解释权和宪法监督权。

2.立法权和法律解释权。

3.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权。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家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有权决定宣布战争状态;

决定全国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进入紧急状态等。

4.任免权。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5.监督权。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职权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不包括()。A立法权B司法权C执法权D监督权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职权由()。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C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行使D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行使(BC)(B)国务院的职权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①法规制定权。包括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的权力。

②紧急状态决定权。指国务院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划分

批准市县级建制及区域划分

省政府批准乡级建制及区域划分

关于行政区域的决定权可以记住两头的:即全国人大有权决定省级地方的设置和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省级“人民政府”(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乡级行政区域的设置,其他的都归国务院。我国宪法规定,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主体是()。A国务院B省、直辖市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B)中央军事委员会

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

(1)中央军委的任期

中央军委每届任期同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即为期5年,但没有届数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统一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向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负责并汇报工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任期与全国人大的每届任期相同,即为5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是行使国家最高检察权的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期与全国人大的任期相同,每届5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对于副检察长、检察员没有特定要求。

下级人民检察院在接受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的同时,还要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这是一种双重领导体制。检察院上下级之间为领导关系。国家主席国家主席、副主席缺位时的替补机制(1)主席缺位的,由副主席继任;(2)副主席缺位的,由全国人大补选;(3)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由全国人大补选,补选之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代理主席职位。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条规定了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问题。

1、我国法制建设目标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

3、宪法至上原则。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特权存在。

「例题」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的这一规定,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表述,有哪些是正确的或适当的?

A、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B、依法治国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形式意义的法治

C、依法治国要求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

D、依法治国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

[答案]ACD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一、立法权限的划分

1.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地方性法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3.行政法规;国务院;

4.部门规章;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

5.地方政府规章:省级人民政府、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6.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

(不能是常委会)

1.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限于()。A.国务院B.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D.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及较大市的人民政府2.按照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C国务院各部、委D国务院对比一下2005年和2008年的两道真题!(A)(D)1.()没有权力制定规章。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B.国务院办公厅C.国家人事部D.审计署2.既具有行政执法权,又具有部门规章制定权的国务院直属机构是()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B证监会C国家税务总局D海关总署3.部门规章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有()。A限制人身自由B警告C吊销企业营业执照D罚款(B)(CD)(BD)下列机构中,有权依法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是:()A.某直辖市代表大会

B.某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C.某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D]二、立法裁决1.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先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适用地方性法规;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2.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

国务院裁决。 3.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与省级人民政府的地方政府规章之间:

省级人大常委会裁决。某省人民政府和规章与国务院某一部门的规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由国务院裁决B.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决C.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裁决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违法的规章予以撤销A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本条确立了公民的平等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注意,这句话不得表述为“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因为“在法律面前平等”是指适用法律上的平等,而“在法律上平等”是包含立法平等在内的,也就是说,我国公民在立法上并不是平等的。(2)禁止差别对待。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关法条」《国籍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国国籍。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第四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第五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第六条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只需一个条件——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而国籍的取得我国采取的是以血统主义为主,兼顾出生地主义。「例题」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宪法界定公民资格的依据?

A出生地主义原则

B血统主义原则

C国籍

D以血统主义为主、以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

[答案]C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本条确立了公民政治权利中的六大政治自由权利,即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例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A环境权

B平等权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权[答案]A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①财产权②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光荣职责)③劳动者的休息权。

④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⑤物质帮助(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⑦文化权利和自由。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可以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是()A.公民在年老时B.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C.公民在疾病时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ACD]—些用人单位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这种行为侵犯了农民工的()A人身权利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劳动权利D劳动安全和卫生保护权利(B)外国人的权利

①国家保护的外国人的权利。②庇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中国对外国人的保护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般保护;二是对政治难民的保护。注意是“政治原因”要求避难,而中国政府是“可以”给予,而非“必须”,并且是应外国人的请求。「例题」下列有关中国给予外国人受庇护的权利的论述正确的有:

A、中国政府只给予已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政治庇护的权利

B、中国政府可以主动给予外国人政治庇护的权利

C、外国人一旦提出政治庇护的要求,中国政府必须提供

D、中国政府只能基于政治原因给予外国人庇护的权利[答案]D选举制度一、选举权的享有和行使

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

1.具有中国的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年满18周岁;

3.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中国公民只有两种情况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未满18周岁和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注意:1.精神病患者享有选举权,但由于无法行使选举权,而不列入选民名单。

2.因犯违反国家安全罪或其它严重刑事犯罪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决定,在被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利。比较:剥夺政治权力是没有选举权,而停止行使是有选举权,但不允许行使「例题」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中国公民不具有选举权的情况?

A未满十八周岁

B被剥夺政治权利

C被劳动教养

D患精神病[答案]AB二、选举原则1、普遍性原则;2、平等性原则;3、直接间接相结合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5、保障原则。为了消除选举人的顾虑,我国实行秘密选举原则。(?)二、选举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1.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县乡级)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宗教信仰问题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详解」本条规定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其内容包括:(1)有是否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此宗教或彼宗教的自由;有信仰某一教派的自由;有随时信或不信的自由。这一权利可简称为:对宗教是否信、何时信、信什么都是自己的自由。(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害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例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下列有关我国宗教政策的论述正确的有:

A不得强迫公民信仰宗教

B可以说服信仰宗教的公民放弃信仰

C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政府的控制

D公民的宗教在其一生中不可改变

[答案]AC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详解」本条规定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例题」下列有关我国公民权利的表述哪些符合宪法的规定?

A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C任何国家机关在接到公民提出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后,都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D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造成损失的,受害人有依法请求赔偿的权利[答案]ABD其它考点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2.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增加给予补偿的规定)3.进一步明确国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4.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5.增加尊重和人权的规定

6.“戒严”修改为“进入紧急状态”;增加了“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权利7.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延长至五年)《04宪法修正案》顺口溜(略)三个文明三代表,特色道路政策好;四国战线来建设,特区选人当代表;征收征用土地难,公益依法要补偿;私营经济要鼓捣,监管在后别忘了;不侵私产保人权,社会保障要健全;主席访问不戒严,乡长一曲唱五年。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那一年写入宪法的

A2002年B2003年C2004年D2005年C据04年《宪法修正案》的规定,省、市、县、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中,哪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为每届三年改为五年?A省的人民代表大会B市(含设区的市和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C县的人民代表大会D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D民法民法原则1.平等的原则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3.公序良俗原则:

4.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原则5.禁止民事权利滥用的原则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一、自然人⑴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与自然人的年龄没有关系。但是自然人的某些特殊民事权利能力不是始于出生,而是要达到一定年龄以后才能享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终止于死亡,这是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消灭的唯一原因。

⑵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1.张某11周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经常在其学校门口的一家小卖部买零食和一些学习用品,部分赊账,年终时共欠小卖部340元。小卖部老板拿着账单要求张某父亲付款,遭到张某父亲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无需赔偿B.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付款C.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赔偿D.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应当由其自己付款,不应当由其父亲付款。2.作品被收集、出版、发行的9岁小画家是()。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A)1.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但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以下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A9岁的小学生将家中的数码相机送给好朋友B11岁的小学生在商场购买数码相机C16岁的中学生将家中的数码相机低价卖给他人D20岁的大学生借款购买数码相机2.小周今年17岁,在乡办粮食加工厂做工。依据民法小周()。A具有民事权利能力B无民事行为能力C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D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A)(AD)宣告失踪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宣告死亡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一)下落不明满四年的;(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依照继承法取得他的财产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给予适当补偿。1.与宣告失踪不同,申请宣告死亡的期间是4年而非2年。3.宣告死亡案的公告期是1年,但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间为3个月。民事法律行为(一)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自然人或者法人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行为。(二)意思表示,行为人希望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内心意思用一定方式表达于外部的活动。形式: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3、默示形式。包括推定和沉默。(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1)主体合格。(2)意思表示真实。(3)内容合法(4)形式合法无效的民事行为:(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可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二)显失公平的。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对同一项财产共同享有所有权。分为:按份共有;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房屋承租人也有优先购买权。须注意的要点有:①仅限于房屋租赁场合,其他物品的承租人并无此权利,这是与共有人之优先权的一大区别;②出租人出卖出租房屋,应提前3个月通知承租人;③出租人侵害承租人优先权的,承租人可主张该房屋买卖无效。

典权人对承典房屋亦有优先购买权。特别注意:房屋抵押权人无优先购买权发生优先权冲突时,依物权优先于债权之原理,权利序位为:共有人>典权人>承租人共有财产的分割:(1)实物分割;(2)变价分割;(3)作价补偿。物权与所有权:共有所谓典权是指支付一定典价,在一定期限内占有他人的不动产,从而取得使用、收益的权利。例子:房屋典当是指承典人用价款从房屋所有人手中取得使用房屋的权利的行为。

甲和乙共同出资购买了一间房并出租给丙,租房期间甲欲转让自己的份额,乙和丙均表示愿意购买,应()。A.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优先购买B.在同等条件下由丙优先购买C.在同等条件下由甲决定卖给谁D.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丙共同购买各享有一份份额,形成共有关系(A)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所有权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2)受让人取得的财产限于依法可以流通的动产;(3)受让人必须通过有效交换方式而有偿取得财产;(4)不法处分人占有财产是基于原权利人的意思。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一方获得利益。一是财产的积极增加,即权利的增强或义务的消灭,使财产范围扩大;二是财产消极的增加,指当事人的财产本应减少却因一定事实而未减少。(2)他方受到损失。损失,包括现有财产利益的减少,即积极损失和财产利益应当增加而未增加即消极损失。(3)获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无合法根据。不当得利的效力,依受益人主观心态为恶意或善意而有重大不同:(1)受益人为善意的,返还义务以现存利益为限,对已不存在的利益不负返还责任。(2)受益人为恶意的,返还范围应是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对已不存在的利益的返还义务并不免除。(3)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某甲向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1万元。甲以这1万元作本钱经商,获利5000元,其中2000元为其劳务管理费用成本。1个月后银行发现了多付款的事实,要求甲退回,甲不同意。下列有关该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B.甲无须返还,因系银行自身失误所致C.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D.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及3000元利润(C)无因管理无因管理: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1)为他人管理事务。(2)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3)没有约定或法定义务。无因管理的效力:(1)管理人的义务:①适当管理义务;②通知义务;③报告义务。(2)本人的义务:①偿还管理人为管理事务支付的必要费用及其利息;②清偿管理人为本人负担的必要债务;③赔偿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遭受的损失。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约束当事人各方乃至第三人的强制力。包括合同无效、可撤销的合同、效力未定的合同。A.合同无效(主要是内容不合法)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B.可变更或撤销合同:(意思表示不真实、当事人享有撤销权)①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②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C.效力未定的合同(主体不合格)第三人享有拒绝权、追认权。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②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③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甲公司采取欺诈手段与受到欺诈的乙公司订立了一份合同,则该合同()A.是无效合同B.未成立C.是可撤销合同D.效力待定[C]一、抵押权

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提供担保的不动产或其他财产,在债权未受清偿时得处分该财产并就其价金优先受偿的权利。不可抵押的财产1.国有、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可流通)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土地使用权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此种情形是为了公共利益而设。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抵押是处分行为,此种情形是由于处分权之欠缺)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此种情形所有人丧失了处分权)合同担保二、质权质权是指债权人为了担保债权的实现就债务人或第三人移交占有动产或权利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所享有的优先受偿的权利

1.动产质权2.权利质权(1)有价证券出质: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2)基金份额、股权出质(3)知识产权出质(4)应收帐款出质(债权)(5)不动产收益权出质三、留置权留置权是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四、定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五、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人条件的限制性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人身权人身权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的、没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①人格权。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自由权、姓名权(法人谓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法人亦有)②身份权。公民的荣誉权;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和发表权;监护权,在婚烟、家庭关系中的身份权婚姻继承法一、婚姻禁止结婚:(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1.无效婚姻主体不合格:未到法定婚龄;内容不合法:重婚;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2.可撤销婚姻意思表示不真实:受胁迫

婚姻财产关系

1、约定财产制。

2、法定夫妻财产制

下列财产归个人所有:

(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军人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几种特殊侵权行为(考试热点)1.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产品生产者的免责事由有三项:(1)未将产品投人流通的;(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的。2.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系典型的无过错责任。——受害人的故意是该责任的惟一免责事由。3.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1.建筑物致人损害责任也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同地面施工致人损害责任一样,采过错推定原则。被告可通过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而获免责,其可得以主张的事由通常有不可抗力、受害人的过错、第三人的过错等。2.建筑物致人损害责任适用情形包括:(1)建筑物倒塌的。(2)其他设施(不动产)倒塌的,但堆放物品除外。(3)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的。3、建筑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者是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如何区分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责任,非常重要。比如在房屋租赁关系中,如发生房屋倒塌致人损害的,应由房屋所有人(通常为出租方)承担责任;如果发生房屋阳台上的花盆(搁置物)坠落致人损害的,则应由房屋管理人(通常为承租方)来承担责任。甲某使用某公园月票在公园内露天舞池学舞时,被树上坠落枯枝砸中后颈,致颈椎损伤.花去若干医疗费。甲因损害赔偿与公园管理处发生纠纷。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损害结果是不可抗力造成的,所以公园管理处不承担责任B损害结果不是公园管理处的故意行为,所以公园管理处不承担责任C损害结果是公园管理处的疏忽造成的,所以公园管理处应当承担责任D损害结果是公园管理处的管理不当造成的,所以公园管理处应当承担责任(CD)4.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1.地面施工致人损害责任也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归责原则采过错推定原则。即若施工人能证明其已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而且这些标志足以使任何人以通常的注意即可避免损害发生,则不必承担民事责任。2.特别注意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者是施工人,而不是建设人(通常为建设工程合同的发包方),施工人通常为建设工程合同的承包人或分承包人。某大学在学校内进行道路整修,施工中没有设置道路整修警示标志,致过路学生受伤,对此,由()承担责任。A.该学校B.受害人自己C.该学校和受害人D.该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A)5.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免责事由有三:(1)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2)污染损害是由受害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3)污染损害是由第三人的过错造成的。6.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7.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方某在晚上牵狗散步,狗突然挣脱绳索,奔向童某(3岁),并咬伤童某。当时童某父亲正在用手机给朋友打电话。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某应当负全部责任B.方某和童某父亲都要承担责任C.意外事件,方某不需要承担责任D.童某父亲没有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应当负全部责任(B)个人所得税法内容简单,仅有15个条文。属于考试热点,特别是个税免征、减征的范围。免纳个人所得税: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保险赔款;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八、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十、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政府/组织发奖金,(省部级以上)国债/利息国家补,(补贴/津贴)三费两金一赔款,外交离退老干部。(离退休干部/职工)减征个人所得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二、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三、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残疾孤老和烈属,自然灾害受痛苦;减免不能太随意,财政部门来作主。

商法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责任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非连带责任,无限责任。公司法经济法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①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②消费者权益:权利+利益③核心:消费者的权利欺诈行为的惩罚性赔偿金制度。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1倍。”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接受服务。劳动法劳动法适用的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①公务员和国家机关之间的劳动关系②现役军人和军队之间的劳动关系③家庭保姆、学校学生和用工人员的劳动关系④在我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外国人劳动合同的分类1.固定期限合同2.无固定期限合同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合同

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①协商订立。②应当订立。③惩罚订立。④补充订立。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试用期条款:1.试用期限制①试用期≤1个月:3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②试用期≤2个月:1年≤劳动合同期限<3年。③试用期≤6个月:3年≤劳动合同期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④试用期禁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仅约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合同。⑤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⑥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双同一次”。2.试用期工资标准: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三个不低于”同时满足。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1.协商解决2.调解解决3.仲裁解决: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5日内结束;非必经程序。

4.诉讼程序:必经程序,“先裁后审,不裁不审”

;时效1年;60日内结束;自收到仲裁书15日内起诉;谁主张谁举证。刑法刑法总则的常见考点包括刑法的适用范围、犯罪与刑事责任包括、犯罪的形态、共同犯罪、刑罚的种类和刑罚的具体运用等。分则部分的常见考点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刑法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1.我国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2.我国刑法在时间上适用范围。A.我国刑法确定生效时间:一是公布法律时同时生效;二是公布法律后经过一段时间生效。B.我国刑法效力的终止时间,一般采用明示废止与默示废止的方式。C.我国刑法溯及力问题,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C)一、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

1.完全无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

2.相对责任年龄: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故意杀人、故意重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承担刑事责任)

3.完全责任年龄:16周岁以上精神病人?醉酒人?已满14不满18周岁的时候犯罪,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1.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C)(B)三、犯罪主观方面

故意:1.直接故意:明知+希望2.间接故意:明知+放任过失:1.过于自信的过失:预见+轻信2.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走入山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A.故意杀人B.意外事件C.过失杀人D.不构成犯罪(A)护士林某在给病人王某注射青霉素时,忘了做皮试而导致王某过敏死亡,林某的行为属于(

)。A间接故意犯罪B过于自信过失犯罪C疏忽大意过失犯罪D意外事件(C)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属于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实施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应当免除刑事责任。正当防卫

⑴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损害的防卫行为。

⑵适用条件。①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②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③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④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而不能殃及与侵害行为无关的第三人。⑤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紧急避险⑴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⑵适用条件。①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遇到危险而采取的。②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③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④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另外,刑法上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1.王某持匕首抢劫张某,在争斗中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张某见状,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对于张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B.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C.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D.属于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2.关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D)(B)无限防卫权: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记忆:杀人(杀人)帮(绑架)凶(行凶)强(强奸)抢(抢劫)人身(严重危害人身安全)——杀人帮凶强抢人身。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一、犯罪预备①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②客观上实施了预备行为③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④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犯罪未遂

①已经着手实行犯罪②犯罪没有既遂(犯罪未得逞)③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中止的时间性:犯罪中止则既可以存在于预备阶段,也可以存在于实行阶段。2.中止的自动性:未遂与中止的区别:能达目的而不欲,为犯罪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为犯罪未遂。“能”与“不能”,应以行为人的认识标准进行判断,行为人是否觉得“想干的话就能继续下去”

3、中止的客观性

4、中止的有效性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三、犯罪中止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要件:

1.客观条件——共同犯罪行为(包括共谋)2、主观条件——共同犯罪故意

根据“共同故意”这一条件的要求,下列情况不成立共同犯罪:(1)共同过失犯罪的不成立共同犯罪(2)故意犯罪行为与过失犯罪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如看守所值班武警擅离职守,重大案犯趁机脱逃。不成立共同犯罪。(3)同时犯不成立共同犯罪如甲、乙二人趁商店失火之机,不谋而合地同时到失火地点窃取商品(4)先后故意实施相关犯罪行为,但彼此没有主观联系的,不成立共犯。例如,甲先到丙家窃取一台彩色电视机,乙后到丙家窃取一辆摩托车。二人虽然实施了相同的盗窃行为,且都是在丙家作案,但由于缺乏“共同”故意,故不成立共同犯罪。(5)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实行犯过限),不是共同犯罪。例如,甲教唆乙盗窃丙女的财物,乙除实施盗窃行为外,还强奸了丙女,甲对此毫不知情。甲、乙二人固然成立盗窃罪的共犯,但不成立强奸罪的共犯。(6)间接正犯(间接实行犯)利用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或者没有辨认控制能力的人的身体活动)例:下列哪种情形属于共同犯罪:(

A、甲乙共谋要一起杀死丙,到约定的时候乙未去,由甲一人单独将丙杀死;

B、甲某(女)与乙某(女)积怨甚深。为了败坏乙某的名声,指使其丈夫强奸乙某。甲某的丈夫将乙某强奸;

C、甲某唆使一个15岁的中学生乙某从家中偷出金银首饰,然后低价从乙某收买;

D、甲某在将乙某杀害之后,为了销毁罪迹,指使丙某将乙某的尸体浇上汽油焚毁。AB

详细解析单位犯罪

⑴单位犯罪。也称法人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2.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我国法律明文禁止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3.单位犯罪的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