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历史材料与解析_第1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历史材料与解析_第2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历史材料与解析_第3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历史材料与解析_第4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历史材料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2《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历史材料与解析1.赫鲁晓夫推行农业改革〔材料一〕苏共中央全会指出,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谷物、米粮、亚麻、甜菜、油料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仍然不高。农业产量的增长,畜牧业的发展,土豆、蔬菜、长纤维亚麻、饲料谷物及其他饲料作物的生产都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这些部门及其他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落后状态,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增加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但是许多重要的农业部门之所以落后还有其他的原因,还有来自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来自我们对农业的领导不力的原因,即由我们自己造成的原因。这些原因之一,首先是在农业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材料二〕鉴于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情况不佳,苏共中央全会认为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措施,把落后的农业部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地区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以保证整个社会主义农业的蓬勃发展。我们的任务是在最近两三年内充分地满足我国居民对各种食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保证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供应。──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上述材料选自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53年9月7日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决议》中部分内容,该决议是根据赫鲁晓夫所作报告内容制定的。材料一说明:1.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认为,当时苏联的农业存在许多不足,如“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产量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增加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2.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农业发展不足的原因,“来自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来自我们对农业的领导不力的原因。”其中首先原因是,“在农业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材料二说明:1.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在这次全会上做出重大决定,对农业“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措施,把落后的农业部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地区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以保证整个社会主义农业的蓬勃发展”。2.赫鲁晓夫及苏联领导人在这次全会决定对农业改革的任务为,“在最近两三年内充分地满足我国居民对各种食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保证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供应”。在这次全会上,赫鲁晓夫被选举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农业改革决议,也标志着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开始。2.增加谷物,开垦荒地〔材料一〕苏共中央全会认为,除了提高全国各地区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以外,开垦新土地对于增加谷物生产具有巨大意义。在短时期内增加谷物生产的一个重要的、而且是完全现实的、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的部分地区开垦熟荒地,以扩大谷物的播种面积。这些地区有大片尚未开垦的黑钙土和栗钙土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不需再作多大的投资就可以得到丰收……苏共中央全会向苏联农业部和苏联国营农场部,向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和北高加索等地区的党政机关和农业机关,向这些地区的机器拖拉机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提出一项重要的国家任务,这就是在1954—1955年内至少开垦1300万公顷的熟荒地和生荒地以扩大谷物播种面积,并在1955年从这些土地上收获11亿到12亿普特的谷物,其中要有8亿到9亿的商品谷物。──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材料二〕苏共中央全会认为,为了完成增加谷物生产的任务,除了要求开垦的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各地区的熟荒地和生荒地以外,还要求在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非黑土地带开垦没被利用的土地及产草很少的草地和牧场,清除灌木丛和丛林,排干沼泽地,以及扩大这些地区的播种面积。──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上述材料选自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54年3月2日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增加全国谷物生产和开垦生荒地的决议》的部分内容。材料一说明:1.赫鲁晓夫及苏联领导人认为,解决苏联农业问题,“除了提高全国各地区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以外,开垦新土地对于增加谷物生产具有巨大意义”。原因是:“这些地区有大片尚未开垦的黑钙土和栗钙土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不需再作多大的投资就可以得到丰收。”2.该决议具体确定了开垦熟荒地和生荒地的区域。具体为“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的部分地区”。3.该决议为有关部门下达了1954—1955年开垦计划任务:“在1954—1955年内至少开垦1300万公顷的熟荒地和生荒地以扩大谷物播种面积,并在1955年从这些土地上收获11亿到12亿普特的谷物,其中要有8亿到9亿的商品谷物。”材料二说明:赫鲁晓夫时期实施的农业大规模开垦荒地运动,不仅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等地区,而且扩大到“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非黑土地带开垦没被利用的土地及产草很少的草地和牧场,清除灌木丛和丛林,排干沼泽地”,反映出开垦荒地运动涉及到全国各地区。从该决议开始,苏联国家在赫鲁晓夫领导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开垦土地运动。在1954~1958年间,苏联共计开垦土地4000万公顷,约占苏联全部耕地面积的1/5。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实施的农业大规模开垦荒地运动在初期见效,1956年获得丰收,1957年遇到寒流收成不佳,1958年获得丰收,当年垦荒区所收获的谷物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但是好景不长,新开垦的土地出现了问题。由于垦荒区地处边陲,人烟稀少,无法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不能使人们长期定居,而且开垦需要长期的人力、财力、物力。开垦荒地也破坏了当地原来的生态环境,风沙侵蚀日益严重,所以这种垦荒运动所获得的成果很难继续真正巩固下去。3.有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问题〔材料一〕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在经济方面,将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将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水平,并且将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量方面占第一位,将保证人民有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以及为制造丰裕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创造条件。──在社会关系方面,将消除阶级之间存在的差别的残余,各阶级将融合为共产主义劳动者的无产阶级社会,将基本上消除城乡之间的、而后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各民族在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共同性将增长,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的特征将得到发展,高度的思想性、渊博的学识、纯洁的道德和完美的体格将在他们的身上和谐地结合起来。──在政治方面,这意味着,全体公民都将参加社会事务的管理,由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极广泛的发展,社会将准备好完全实现共产主义自治原则。──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材料二〕在最近二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劳动者的物质福利和文化技术水平将大大提高,人人都将在物质上得到充足的保证;所有的集体农场和国营农场都将变成生产效率高、收入高的经济单位;苏联人对设备完善的住宅的需求将基本上得到满足;繁重的体力劳动将消灭,苏联将成为工作日最短的国家。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将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以保证全体居民得到丰裕的物质的和文化的财富;苏维埃社会将紧紧地接近于实现按需分配的原则,将逐渐过渡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这样,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上述材料选自苏联共产党于1961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所作的苏联共产党新党纲的报告中的部分内容。材料一说明:赫鲁晓夫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应该是“将保证人民有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以及为制造丰裕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创造条件”。在社会关系上应该是消除“三大差别”,即消灭阶级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在政治上应该是“全体公民都将参加社会事务的管理,由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极广泛的发展,社会将准备好完全实现共产主义自治原则”。材料二说明: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具有极大的主观盲动性。赫鲁晓夫及当时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将“在最近二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未来的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将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以保证全体居民得到丰裕的物质的和文化的财富;苏维埃社会将紧紧地接近于实现按需分配的原则,将逐渐过渡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4.赫鲁晓夫有关管理体制的改革认为必须以生产原则为基础自下而上地改组党的领导机关,从而保证对工农业生产的更具体的领导。在现有的边疆区、州的范围内一般成立两个独立的党组织:──在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学校、科学研究所、设计机构以及其他工业生产和建筑服务的机关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联合起来成立一个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实验站、农业学校和科学研究所、农业原料加工企业、采购机构以及其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机关和组织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联合起来也成立一个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在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中分别设立:──领导工业生产的边疆区和州的党委会;──领导农业生产的边疆区和州的党委会。为了改进对国民经济的领导,认为在苏共中央、加盟共和国党中央设立中央工业生产领导局和中央农业生产领导局。──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这是1962年11月23日,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根据赫鲁晓夫所作的报告中,做出《关于发展苏联经济和改组党对国民经济的领导的决议》的部分内容。这份材料说明,赫鲁晓夫对苏联党和国家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是把苏联党和国家管理体制由原来的“条条”管理,转变为“块块”管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体制上的不足。赫鲁晓夫认为,在管理体制上“必须以生产原则为基础自下而上地改组党的领导机关,从而保证对工农业生产的更具体的领导”。在具体做法上,实行以工业、农业划分,一般以边疆区或州为单位分别设立两个党组织体系,在加盟共和国党中央也设立同样的中央工业生产领导局和中央农业生产领导局。这样实际上并没有实现扩大企业自主权,仅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也造成管理层面上增加“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事态。5.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材料一〕我的这个报告的目的并不在于全面地评价斯大林的生涯及其活动,就斯大林的功绩而论,在他活着的时候已经写过无数这方面的书籍、小册子、研究性文件,就斯大林在准备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他在内战时期和我国建设时期起的作用作了大量的宣传。这是众所周知的。我们现在关心的是一个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对党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即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到底是怎样慢慢滋生起来的。而这种个人崇拜又怎样在特定的阶段成了给予党的各项原则,党内民主以及革命的法制秩序的极其严重的深刻的危害的一切事情的根源的。──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材料二〕同志们,我们必须坚决肃清个人崇拜,我们还必须在思想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两个方面做出正确的结论。其目的如下:第一,要用布尔什维克的方式指出个人崇拜没有一点马列主义气味,而是违背了党的领导原则和党内生活的准则,并对个人崇拜进行斥责和消灭。对于企图复活个人崇拜的一切尝试,不管他采取什么样方式,都要进行毫不留情的斗争……第二,要把过去几年以来,党中央系统地、有组织地进行的工作继续下去,这些工作的特点是,所有党政机关从上到下严格遵守党领导下的列宁主义原则,尤其是集体领导的主要原则。遵守党章规定了的党内生活原则。广泛地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原则。第三,要彻底恢复那些由苏联宪法规定了的苏维埃社会主义的列宁主义原则,与滥用职权的个人专制行为进行斗争。由于个人崇拜的恶劣影响,长期以来,革命的社会主义法制秩序遭到了破坏,由此而产生的恶果,必须完全加以肃清。──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解读】这是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正式会议结束后,临时增加做的“秘密报告”中部分内容。“秘密报告”的原题目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材料一说明:赫鲁晓夫在该报告中明确提出对斯大林个人的功绩问题此时已经不用多说,因为已经有足够的书籍等论说过,现在集中问题是谈论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问题。赫鲁晓夫认为个人崇拜问题是,“一个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对党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个人崇拜问题的滋生发展,是“党内民主以及革命的法制秩序的极其严重的深刻的危害的一切事情的根源的。”材料二说明:赫鲁晓夫对制止共产党内部出现个人崇拜问题,提出三点解决道路。一是要在思想上认识到,“个人崇拜没有一点马列主义气味,而是违背了党的领导原则和党内生活的准则,并对个人崇拜进行斥责和消灭”。二是要在组织上做到,“所有党政机关从上到下严格遵守党领导下的列宁主义原则,尤其是集体领导的主要原则。遵守党章规定了的党内生活原则。广泛地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原则”。三是在制度上做到,“要彻底恢复那些由苏联宪法规定了的苏维埃社会主义的列宁主义原则,与滥用职权的个人专制行为进行斗争”。苏联共产党在1956年2月14~24日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即将结束的2月24日深夜,采取突然袭击方式,发表了“秘密报告”,即《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该报告于1956年6月4日被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发表,因其通篇直接谴责斯大林同志而造成了国内外的极大混乱。赫鲁晓夫批判个人崇拜,提倡共产党内实行民主政治是正确的,有利于共产党内部团结、民主政治建设,但是赫鲁晓夫借批判个人崇拜问题而全面否认斯大林同志的历史功绩就是严重错误,特别是在毫无准备下,采取突然袭击方式,必然造成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思想混乱,同时也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不良后果。6.勃列日涅夫有关管理体制上的改革一、为了加强党及地方机关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更加顺利地解决每个州、边疆区及共和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任务,认为必须恢复按地区生产特征建立党组织及其领导机关的原则,这一原则是党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苏共党章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二、在原被分为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的州和边疆区,恢复统一的州、边疆区的党组织,把州和边疆区的所有共产党员,不论他们从事工业工作,还是从事农业生产,都联合在一起。边疆区、州的党组织建立统一的边疆区、州的党委会。三、认为必须把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生产管理局党委会改组为区党委会,集中对各级党组织,包括该区的工业企业和建设单位党组织的领导。撤消以前在农业地区、州中心和共和国中心建立的工业生产(地区)党委会。──《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64年11月—1976年2月),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解读】这是1964年11月16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把州、边疆区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合并的决议中的主要内容。这份材料说明,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便开始对赫鲁晓夫时期所实施的管理体系改革进行重新改革,恢复原来的地方党组织统一领导体系。勃列日涅夫认为,“为了加强党及地方机关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更加顺利地解决每个州、边疆区及共和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任务,认为必须恢复按地区生产特征建立党组织及其领导机关的原则”。勃列日涅夫在具体改革实施中,“在原被分为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的州和边疆区,恢复统一的州、边疆区的党组织,把州和边疆区的所有共产党员,不论他们从事工业工作,还是从事农业生产,都联合在一起。边疆区、州的党组织建立统一的边疆区、州的党委会”。“必须把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生产管理局党委会改组为区党委会,集中对各级党组织,包括该区的工业企业和建设单位党组织的领导。撤消以前在农业地区、州中心和共和国中心建立的工业生产(地区)党委会。”7.对赫鲁晓夫时期在管理体系上的改革进行重新修改大家知道,两年前,根据所谓生产原则,对党组织进行了改组,结果把绝大多数边疆区和州的统一的党组织分为两个党组织: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各自成立了自己的领导机构。成立了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生产管理局和工业生产(地区)党委代替农村区党委。后来,对苏维埃、工会和共青团组织进行同样的改组。生活并没有证实这种改组是适时的和适宜的,这种改组是在缺乏应有的准备、不考虑它的全部后果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地匆匆忙忙地进行的。……用所谓生产原则代替按地区生产特征建立党组织的原则,客观上使党政机关和经济组织的职能、权力和义务相互混乱,使党委会代替经济机关。改组的结果,作为行政经济单位的区,在党和国家的关系上应付不过来。最近两年来,管理机构没有精简,州和边疆区的机构却大大的膨胀起来,而区一级环节则严重削弱。干部工作条件更加复杂了,工业中心支援农业的可能性减少了。此外,由于把党、政、工会和共青团的机关都划分为工业的和农业的机关,这样引起的困难和缺点,大大影响了对居民的服务,给他们造成了许多不便。──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这是1964年11月18日,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幕后,苏联共产党机关报《真理报》发表题目为“忠于列宁的组织原则”的社论中的部分内容。这份材料说明,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马上着手对赫鲁晓夫时期在管理体系上的改革进行重新修改,并且对赫鲁晓夫时期所进行的划分工业和农业党组织做法进行了批判。材料说明:(1)赫鲁晓夫这种管理体系上的改革是“在缺乏应有的准备、不考虑它的全部后果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地匆匆忙忙地进行的”。(2)赫鲁晓夫这种管理体系上的改革,“用所谓生产原则代替按地区生产特征建立党组织的原则,客观上使党政机关和经济组织的职能、权力和义务相互混乱,使党委会代替经济机关。改组的结果,作为行政经济单位的区,在党和国家的关系上应付不过来”。(3)赫鲁晓夫这种管理体系上改革的结果是,“管理机构没有精简,州和边疆区的机构却大大的膨胀起来,而区一级环节则严重削弱。干部工作条件更加复杂了,工业中心支援农业的可能性减少了。此外,由于把党、政、工会和共青团的机关都划分为工业的和农业的机关,这样引起的困难和缺点,大大影响了对居民的服务,给他们造成了许多不便”。8.勃列日涅夫在农业上的改革〔材料一〕近几年来农业增长的速度减慢了。农业发展计划没有完成。农作物收获量提高得很慢。在这段时间内,肉类、奶类和其他一些产品的生产同样增加得不多。这一切给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经济规律,破坏集体农庄庄员和国营农场工人在提高公有经济方面的物质利益原则以及破坏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正确结合的原则,这些是农业落后的基本原因。在领导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了主观主义,这导致了在农业计划、拨款、贷款方面以及价格政策上的错误。对生产和文化生活的建设投资很少,没有很好地巩固物质技术基础。领导机构无根据的改组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害处,这种改组引起了工作中的不负责和神经过敏的状况。──《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64年11月—1976年2月),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材料二〕中央全会认为,为了顺利实现党拟定的进一步加强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经济以及提高农村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物质兴趣的措施,必须从根本上改进所有党政机关、经济组织、共青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工作。在它们的活动中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任务是经常关心人以及发展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经济,关心增加农产品生产和降低其成本,关心保证所有生产部门获得赢利。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根除华而不实和喧嚷的表现。必须争取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实现经济政治任务,保证正确地选拔、安排和培育干部,经常监督对党的决议的执行情况。必须加强党和国家机构各个环节和社会生产所有方面的纪律,提高每个工作人员对所承担的事务的责任感。──《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64年11月—1976年2月),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解读】上述材料选自1965年3月26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刻不容缓的措施的决议的部分内容。材料一说明,勃列日涅夫对赫鲁晓夫时期农业发展状况及实施的农业政策进行了批评。1.首先对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认为“近几年来农业增长的速度减慢了。农业发展计划没有完成。农作物收获量提高得很慢。在这段时间内,肉类、奶类和其他一些产品的生产同样增加得不多。这一切给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2.对赫鲁晓夫农业发展缓慢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经济规律,破坏集体农庄庄员和国营农场工人在提高公有经济方面的物质利益原则以及破坏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正确结合的原则,这些是农业落后的基本原因。”3.勃列日涅夫认为赫鲁晓夫在农业上的改革失败,也有领导方面原因。指出:“在领导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了主观主义,这导致了在农业计划、拨款、贷款方面以及价格政策上的错误。对生产和文化生活的建设投资很少,没有很好地巩固物质技术基础。领导机构无根据的改组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害处,这种改组引起了工作中的不负责和神经过敏的状况。”材料二说明,勃列日涅夫对赫鲁晓夫时期所推行的农业改革政策进行修改。勃列日涅夫认为,(1)苏联农业改革要注重,“进一步加强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经济以及提高农村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物质兴趣的措施”。(2)苏联农业改革的重心是“从根本上改进所有党政机关、经济组织、共青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工作。在它们的活动中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任务是经常关心人以及发展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经济,关心增加农产品生产和降低其成本,关心保证所有生产部门获得赢利”。(3)苏联农业改革要“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根除华而不实和喧嚷的表现”。(4)苏联农业改革“必须争取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实现经济政治任务,保证正确地选拔、安排和培育干部,经常监督对党的决议的执行情况。必须加强党和国家机构各个环节和社会生产所有方面的纪律,提高每个工作人员对所承担的事务的责任感”。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措施,多为开荒扩大种植面积和改组农业领导体系,而勃列日涅夫则注重强调从经济角度改革苏联农业,从经济上使生产者及生产单位关心农业生产问题。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结果,1966—1970年的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达4.2%,较1961—1965年提高了1.9%。进入70年代后,农业增长率大幅度波动,1971—1975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为0.8%,1976—1980年为1.9%,1982年为1%。苏联农业在农业人均产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9.勃列日涅夫在工业上的改革〔材料一〕现在,进一步改进工业工作的问题作为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提出来了。组织良好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威力的基础。我国整个经济的顺利发展,苏联人民福利的提高,苏联防御力量的进一步加强都取决于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都取决于工业工作的成果。──《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64年11月—1976年2月),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材料二〕在领导工业中行政方法盛行而排挤了经济方法,这是工业领导上的严重缺点。企业中的经济核算在很多方面徒具形式;企业在经济活动方面权力受到限制。给企业工作规定大量计划,这种做法限制了企业职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降低了对改善生产组织的责任感。对工业工作者的物质鼓励制度使他们对改善企业工作的总结果关心不够,对提高生产的赢利率和改善工业工作产品的质量关心不够。按地区原则管理工业使经济区范围内的工业生产的部门间的企业化和协作化的可能性有所扩大,但同时也妨碍了部门性专业化和各经济区企业之间的合理的生产联系的发展,使科学远离生产,导致经济区各部门的领导分散和层次繁多,使工作失去效能。──《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64年11月—1976年2月),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材料三〕中央全会认为必须按部门原则组织工业管理,按工业部门成立联盟兼共和国部、全联盟部。认为取消对企业活动的多余规定,减少上面给企业规定的计划指标的数目。给予它们发展和完善生产的必要资金,改善对利润、价格、奖金、贷款这样一些极重要的经济杠杆的利用状况,是适宜的。要求经济和计划机关在计划和管理生产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业务效能,善于及时地考虑到变化中的经济情况,善于调配资源,把生产同居民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联系起来,加强经济核算,迅速采用科学技术成就,根据企业的具体条件找到解决经济任务的最好办法。计划工作、生产领导和物质鼓励的整个制度应当是为了保证高速地发展社会生产和提高其效率。使企业职工关心制定更高的计划任务,改进生产设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利用状况,完善技术设备、劳动组织和提高生产赢利率,这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最重要的条件。──《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1964年11月—1976年2月),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解读】上述材料选自1965年9月29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决议中的部分内容。材料一说明:勃列日涅夫在对苏联农业改革的同时,也开始着手对苏联工业部门进行改革。勃列日涅夫把苏联工业改革问题强调为重要性改革,他认为,“组织良好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威力的基础。”“苏联人民福利的提高,苏联防御力量的进一步加强都取决于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都取决于工业工作的成果。”材料二说明:勃列日涅夫进一步对赫鲁晓夫时期工业管理体系的缺点进行批判。勃列日涅夫指出,1.“在领导工业中行政方法盛行而排挤了经济方法,这是工业领导上的严重缺点。”2.“企业中的经济核算在很多方面徒具形式;企业在经济活动方面权力受到限制。”3.“给企业工作规定大量计划,这种做法限制了企业职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降低了对改善生产组织的责任感。”4.“对工业工作者的物质鼓励制度使他们对改善企业工作的总结果关心不够,对提高生产的赢利率和改善工业工作产品的质量关心不够。”5.按地区原则管理工业,“妨碍了部门性专业化和各经济区企业之间的合理的生产联系的发展,使科学远离生产,导致经济区各部门的领导分散和层次繁多,使工作失去效能。”材料三说明:勃列日涅夫的工业方面改革,是从改正赫鲁晓夫时期工业改革措施开始进行的。具体措施上,1.“必须按部门原则组织工业管理,按工业部门成立联盟兼共和国部、全联盟部。”2.“取消对企业活动的多余规定,减少上面给企业规定的计划指标的数目。”3.“给予它们发展和完善生产的必要资金,改善对利润、价格、奖金、贷款这样一些极重要的经济杠杆的利用状况,是适宜的。”4.“经济和计划机关在计划和管理生产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业务效能,善于及时地考虑到变化中的经济情况,善于调配资源,把生产同居民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联系起来,加强经济核算,迅速采用科学技术成就,根据企业的具体条件找到解决经济任务的最好办法。”5.“使企业职工关心制定更高的计划任务,改进生产设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利用状况,完善技术设备、劳动组织和提高生产赢利率,这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最重要的条件。”勃列日涅夫改革可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主要内容为:1.恢复集中领导的部门管理制,并兼顾地区管理的原则。2.在坚持集中计划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3.以利润留成设置企业经济刺激基金。4.利用价格、信贷、奖金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善管理。结果使八五计划比较顺利地实现,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与前五年相比基本持平。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主要内容为进一步改组工业管理机构,成立各种联合公司,开始推行以集约化经营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结果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均没有完成。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主要内容为就第一阶段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若干方面又提出一些新措施。结果进入80年代后经济继续滑坡,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低于70年代后期增长水平。10.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从原则上我可以说,改革的最终目的我们是清楚的。这就是要深刻革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社会主义具有最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充分地揭示我们的制度在各个决定性方面,即经济方面、社会政治方面和道德方面的人道主义性质。我再一次强调指出,改革不是某种心血来潮,不是恍然大悟,而是对革新和加速的客观必要性的认识,这种认识产生于我国社会的深刻了解。改革的实质恰恰在于:它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完全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构想。这就使改革有了深度,有了真正的革命精神和无所不包的性质……改革是一个涵义广泛,内容极为丰富的词。但是,如果从它的许多同义词中选出一个关键的、最能表达其实质的词,那就可以这样说:改革就是革命。要坚决加快苏联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发展速度,就要在走向崭新状态的道路上实现根本改革。这无疑是一项革命性任务。──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解读】本材料选自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应美国出版商之邀而撰写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该书的原书名为《改革以及关于我国和全世界的新思维》,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改革”,下编为“新思维与世界”。可以看出,“新思维”概念最初主要指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方面而言。后来随着不断扩大宣传,它才逐步泛化,也被应用到苏联国内问题的研究和阐释上来。这份材料是选自该书“上编”部分,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认识,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社会主义具有最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充分地揭示我们的制度在各个决定性方面,即经济方面、社会政治方面和道德方面的人道主义性质。”2.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应该是“它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完全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构想”。3.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实质上就是革命,“要坚决加快苏联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发展速度,就要在走向崭新状态的道路上实现根本改革。这无疑是一项革命性任务”。11.世界是相互依存并不断增强的新的政治思维的基本原则很简单:核战争不可能成为达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及任何目的的手段。这个结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质,因为它与传统的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概念彻底决裂。须知,正是战争的政治功能一向是它为自己辩护的理由,使它具有“合理的”意义。核战争是毫无意义的,反理智的。在全球的核冲突中,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但世界文明将不可避免地被摧毁。甚至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战争,而是自杀……新的政治思维需要承认另一个简单的公理:安全是不能分割的。安全只能是对大家都一样的,或者都没有。它唯一的坚实基础是:承认各国人民和各个国家的利益,承认它们在国际生活中的平等地位。要使自己的安全与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同样的安全结合起来……这样,就不能靠牺牲别国的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安全了。──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解读】本材料选自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应美国出版商之邀而撰写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这份材料说明,戈尔巴乔夫提出世界是相互依存并不断增强的“新思维”观点。他认为,1.“核战争不可能成为达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及任何目的的手段。”“核战争是毫无意义的,反理智的。在全球的核冲突中,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但世界文明将不可避免地被摧毁。甚至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战争,而是自杀。”2.“安全是不能分割的。安全只能是对大家都一样的,或者都没有。它唯一的坚实基础是:承认各国人民和各个国家的利益,承认它们在国际生活中的平等地位。要使自己的安全与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同样的安全结合起来……这样,就不能靠牺牲别国的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安全了。”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的主要根据之一就是核战争和全球安全问题。他得出结论为:在现代世界上我们大家越来越需要相互依靠,谁也离不开谁,如同在一条船上,共同沉浮,因此可以跨越彼此之间分隔的障碍,以求得共同的、普遍的利益,而不是像先前那样强调阶级利益及其对立。12.改革成败关键是“公开性”目前,公开性是社会正常精神道德气氛不可分离的特征,这种气氛可以使人更深刻地了解我们过去如何,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在努力什么,我们的计划是什么,因而能够自觉地参加改革。社会气氛的民主化和沿着社会经济改革道路加快前进步伐,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发展了公开性。当然,这一进程的基础是党的政策。但是,如果政治方针的实施不被群众所理解,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群众应该了解生活的矛盾和复杂性。取得了哪些成绩,是什么在阻碍发展,在干扰我们,使我们迷失方向,有关这一切的全面而真实的情况,劳动群众都应该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解读】本材料选自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应美国出版商之邀而撰写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这份材料说明,戈尔巴乔夫认为改革成败关键是“公开性”。他认为,1.只有把改革措施公开化,“可以使人更深刻地了解我们过去如何,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在努力什么,我们的计划是什么,因而能够自觉地参加改革”。2.“社会气氛的民主化和沿着社会经济改革道路加快前进步伐,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发展了公开性。”“如果政治方针的实施不被群众所理解,事业就会停滞不前。”1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目的在近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一半还多,在80年代初期之前又降到实际上使我们接近经济停滞的水平。……我们提出的最大的政治任务是实施根本的经济改革。国家能否攀登社会经济进步的高峰,取决于改革的成败。在这方面绝不后退。──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解读】本材料选自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应美国出版商之邀而撰写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这份材料说明,戈尔巴乔夫是从苏联国内经济实际状况出发提出“改革与新思维”,首要目的是为了摆脱苏联国内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出现的停滞和衰退局面。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曾经创造出世界经济发展奇迹,到70年代初期经济实力已经超出美国的一半,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5.3%。但是,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下来,如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呈现出严重递减趋势。苏联经济学家提出,年增长率3%左右是苏联经济状况的警戒线,低于这个警戒数字就是危险的。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所以,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与新思维”最初首先是基于发展经济及经济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具有模糊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