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境内明代二十四关考略_第1页
河州境内明代二十四关考略_第2页
河州境内明代二十四关考略_第3页
河州境内明代二十四关考略_第4页
河州境内明代二十四关考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州境内明代二十四关考略陈世明/文提起古代的关口,人们大都知道:山海关、嘉峪关、平型关、剑门关„„;说起长城,人们也不陌生:“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然而又有谁知道,在甘肃南部的崇山峻岭当中,还散落着明代的“二十四关”和部分“边墙”?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御使大夫邓愈统率诸将,攻克洮州、岷州和河州。之后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在当时河州(今临夏市)卫的边境,沿白石山——小积石山脉选择山巅、谷口、高阜显明扼要之处,由东而西,西而北,设置了数十座关隘,作为捍卫西陲重镇河州、抵御西南游牧民族“入侵”劫略的有力屏障。这些关隘,就是史书所说的“明代二十四关”(也有人称其为“明代边墙”)。据《河州志》记载,这“二十四关”的名称是“积石关、老鸦关、癿藏关、土门关、红崖关、西儿关、樊家峡关、五台关、莫泥关、船板岭关、槐树关、石咀关、朵只巴关、乔家岔关、沙马关、崔家峡关、宁河关、思巴思关、陡石关、大马家滩关、小马家滩关、麻山关、俺陇关、大峡口关”,均设于洪武年间,“郡邑恃为长城”。在明代,除了将积石、老鸦、癿藏、土门、槐树、沙马、宁河、陡石、俺陇九座隘口称之以“关”以外,其余均叫作“山口”。到了清代,这些山口逐渐被称为“关”,而且名称也有所改变,如乔家岔山口,先是被称为“乔家岔关”,而后又改称“新营关”;又如宁河关易名“牙塘关”;贾喇嘛山口改为“樊家峡关”;火烧岭山口被称为“五台关”;西山小路山口称作“大峡口关”„„等等。斗转星移,岁月蹉跎。如今,当年的雄关,有的只剩下一片废墟,断垣残壁,芳草萋萋;有的已看不出他的痕迹,时过境迁,鲜为人知了。二十四关到底在哪儿呢?三年来,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涉足了积石山、循化、临夏、和政、康乐、夏河六县边境上的崇山峻岭,经过五百余华里的实地考察,终于寻找到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踪迹。现将二十四关所处的地理位置向大家作个简单介绍。积石关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西约十二华里的关门村附近的黄河边上,座落着著名的积石雄关。它东距古城河州(今临夏市)120华里,西距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城积石镇约90华里。积石关的地理坐标为东径102°27‘,北纬35°27‘。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衣带水,隔关为邻。祁连山支脉小积石山自北向南延伸到这里,就被东去的黄河拦腰切断,形成一条长约50华里的峡谷。这条峡谷就叫积石峡。因峡谷贯穿循化县孟达乡,所以也称孟达峡。这里两山对峙,山道崎岖,“一面是黄河一面是崖”,地势十分险峻。积石关就设在峡谷的东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积石峡是黄河上游著名的峡谷,《大河赋》中就载有“览百川之弘志,莫高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山积石之嵯峨”的赞语。历代诗人也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赞叹其险峻优美的诗篇:“黄河之水湍声壮,积石关深树影寒”;“关盘积石俨金城,一派河流贯峡横”;“积石之关何嶙峋,青壁万仞不可扪;两岸尽是凿通处,千秋尚带刊余痕”;“地险天成第一关,巍然积石出群山;登临慨想神入泽,不尽东流日夜潺。”积石峡里,黄河汹涌澎湃,横冲直撞,两岸千仞绝壁,遮天蔽日,大有欲摧将崩之势。据传说,这里刀切斧削的崖壁,是大禹凿山疏河时留下的斧痕。明代举人高弘有一首《题积石》:“神禹疏河事已休,穷崖奇迹至今留。山形西控三千里,水势东流几万秋„„。”陇上诗人、清进士吴镇在《积石歌》中也写道:“„„圣子疏黄起积石,神工鬼斧惊千秋;天门屹立云根断,云光闪烁飞雷电„„。”“积石神功”已成千古奇观。走出积石峡,翻过锁桐坡,有一块巨石,称为“禹王石”。据《河州志》记载:“青石高八尺,宽七尺,长一丈,大禹导河时曾憩其上,坐痕至今犹存。”积石关,旧名临津关,系前凉(公元314——376年)刺使张轨所置。隋、唐、宋、元各朝沿用其名。明初始改称积石关,并派把总一员,兵50名常期守卫。直到清末,关防始终不懈。积石关自古以来是中原王朝与羌、鲜卑、吐谷浑、吐蕃、西夏等部族争夺的军事要地,宋与夏、金,金与西夏曾经激烈攻取此地。在近代史上,这里也是战祸频仍。据《资治通鉴》记载: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炀帝在大河家设积石镇,命刘权镇之,大开屯田,捍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夏四月,炀帝由Fu罕北出临津关,过黄河经古鄯,越祁连山扁都口西巡张掖。据《河州志》记载: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十二月,唐以李靖为西海行军大总管,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同率大军经河州,出积石关讨伐吐蕃,并在此置积石军。安史之乱时,陇右、河西精兵东调,边防空虚,吐蕃乘虚东进。每当积石关内麦熟,便“每岁来取,人莫能禁”。又据史料载: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十月,循化和巴燕戎格(今青海化隆)撒拉反,攻河州,入积石关。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二月,西宁撒拉人马文义起义,原河州知州赵桂芬统南路清军自积石关进兵会剿。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的“河湟事变”中,循化街子工老教首领韩奴力率部两次攻进积石关,清军管带王正坤不战而逃,军械丢失殆尽,士卒逃散过半;提督李日新、总兵刘润山兵败战死。是年冬十一月,清督办甘肃军务董福祥部由河州西乡出积石关进兵西宁。1949年解放大军挺进西北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的三个军,在王震司令员的率领下,从临夏分兵三路,一路出积石关,一路出老鸦关,一路从莲花渡过黄河,直捣西宁。积石关,亦是兰州循黄河谷地通往青海藏区进行各种贸易的交通要冲。丝绸南路由狄道(今临洮)过河州,从临津(积石)关附近渡黄河到青海,再由扁都口进入河西至敦煌。据《循化志》载:“积石关„„为宋、元以来旧路。自明至清初,由河州至循化皆由此路,较今之老鸦关之路近二十里”,“明于积石关设长宁驿,银川铺设银川驿,且有察院及布按土司行署。清初亦然,其后驿废而此路遂荒。今入积石关者,皆赴河北之鸿化、灵藏二族,若赴河州,则皆由老鸦关,少由此路者,以关外六十里山陡难行也”。宋熙宁四至七年(公元1070—1073年),宋洮河按抚使王韶三次进兵河州,平定吐蕃王木征,之后在积石关设立茶马司,开展边境贸易,以茶易马。明洪武初,河州成立茶马司,遂又就近在积石关设立茶马互市的场所。如今,临(夏)循(化)公路就依山傍河,出关后蜿蜒穿积石峡进入青海境。据史料记载,积石峡口自设关之日起,就筑有依山傍河、扼控咽喉的宏伟关门,有兵丁常年驻守。到明、清二朝,积石关已成为西陲重镇河州所辖二十四关中的第一大关。关门上的“积石锁钥”四个大字,表明该关在军事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朝曾在此设立茶马司,与关外的吐蕃等民族进行茶马贸易。岁月如梭,人世沧桑,昔日的积石关在无数次狼烟烽火、战乱灾荒的洗劫下已荡然无存,只有险峻深邃的积石峡仍作为甘青两省间的一道门户,巍然屹立,扼控着黄河。积石关内的大墩村,曾筑有一墩一堡。墩系明代所筑,为守御积石关的烽燧堠墩台之一;堡称“静安堡”,为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河州知州赵桂芬驻防积石关时所筑。堡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堡墙高6米,厚2.5米。堡中心又有一堡,为守关驻军官员指挥所。现遗迹尚存。积石关内的大河家,素称“腰刀之乡”,居住在这里的保安族群众最善于制刀。“保安腰刀”为该地传统工艺品,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品种有单刀、双刀、鱼刀等几十种,其中“什样锦”最有名气。由于保安腰刀工艺精巧,式样美观,刀刃锋利,很受国内外人士喜爱,近年来已远销新疆、青海、内蒙古省区和尼泊尔、印度、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国。积石峡的西头,是黄河谷地形成的小平原,旧称积石川,今称撒拉川。这里川道平衍,农田肥沃,牧草丰美,风景如画,居住着勤劳勇敢的撒拉、藏、回、汉等各族人民。撒拉川所产的红辣椒,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当地群众根据其状细长的特点,称为线辣。线辣具有肉厚、油多、籽少、味香和耐储存等优点,驰名甘、青两省,尤受牧民欢迎。积石关南有崔家峡、樊家峡、五台、大峡口、红崖、癿藏等关。崔家峡关位于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西南的崔家峡中,北距大河家约30华里。地理坐标东径102°48‘,北纬35°44‘。关口曾建有石栅一道,今无存。有小路出关南与樊家峡关相通,向西翻越五台山梁,可达循化县白庄乡境内。大河家河通过崔家峡关口北入黄河。该河年平均流量三千立方米。崔家峡关东北方约十华里初有崔家庄遗址。樊家峡关旧称贾喇嘛山口,清代改为樊家峡关。位于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刘集乡南面的樊家峡中,北距刘集约25华里。地理坐标东径102°46,,北纬35°42,。刘集河(古称洋舁河)出关经刘集、大河家北入黄河。关口曾设有石栅一道,今依稀可辨。有小路南通五台关,北连崔家峡关。樊家峡关东有面积约2万亩的荒草坪牧场,这里植被丰厚,牧草优良;关西南则是海拔4100多米的五台山主峰,山势险峻,峭拔苍翠,景色独秀。五台关明时称为火烧岭山口,清该称五台关。位于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镇西南约30华里的五台峡中。关口旧设石栅一道,现遗迹尚存。关口地理坐标东径102°46‘,北纬35°41‘。有小路顺峡谷直通五台山峰。五台关外的小积石山中蕨菜资源丰富,并出产有狍、獾、香獐、岩羊、苏门羚、蓝马鸡、雪鸡、石貂、猞猁、野猪、水獭、山溪鲵(娃娃鱼)等二十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和烟管草、地榆、兰石草、短金莲花、披碱草、小白蒿、紫花苜蓿等优良牧草在内的400多种野生植物。大峡口关明称西山小路山口,清康熙年间改称大峡口关。座落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镇南约25华里的大峡峡口。这里两山如刀削,峡口处宽约百米,乱石林立,并有石栅墙遗址。大峡水为吹麻滩河源头之一,流经吹麻滩、胡林家、关家川乡向北注入黄河。有小路沿大峡水西去,入青海境。大峡口关地理坐标东径102°48/,北纬35°41‘。红崖关旧称红崖子山口,位于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居家集西的甘藏沟中,东距丹凤山约5华里。地理坐标东径102°50‘,北纬35°38‘。关口曾设有石栅一道、暗门一座,今均无存。关西南有香水坪草甸和吊水峡瀑布。香水坪草场面积约为11000亩,水源丰富,牧草茂盛,是积石山县主要牧场之一;吊水峡瀑布附近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实为游览之胜地。癿藏关位于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癿藏乡关门村西约二华里的凤沟口。这里两山夹峙,一条小道向西南方而去,直通乌龙沟大道。在沟口狭窄处曾筑有关墙,今无存。关口附近的麻场垭豁有烽堠遗址。癿藏关地理位置东径102°55‘,北纬35°34‘。关内东约十华里处,有旧城堡遗址,今人称“癿藏旧城”。据史料记载,该堡叫“踏白城”,系吐蕃王木征所筑。元朝时曼蒙古军曾屯军于此。“踏白城”东西长约270米,南北宽约150米,墙厚10米,高12米,东、南、西、北均设有城门。城堡现仅存四角,余皆被毁去。再东北十华里处的癿藏桥头,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曾出土半山类型的彩陶壶罐等。遗址面积约为100亩。老鸦关旧称“老鸦堡”,明改为关。座落在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唐尕村西约五华里处的乌龙沟与麻尼寺沟交汇处,当地人称“城庄”者即是。现东、南、西三面尚有残存之城墙。建堡年代不详。老鸦关,自西汉赵充国屯兵Fu罕时起,就成为扼控甘青要道的据点之一。也是明代二十四关中地理位置较为险要者。进关,可直趋河州城,出关越大力加垭豁,北可涌西宁,南顺捏贡川大道经八角城入甘南藏区。据《河州志》记载:“二十四关内,如积石、老鸦、槐树、沙马、土门五大关,尤为入腹之门户。”《循化志》亦记载:“关内河州,关外循化,今往来者皆由积石、老鸦二关。”清代以前,从河州去西南藏区,多出积石关。自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在撒拉川的草滩坝建起循化营之后,老鸦关逐渐成为甘青交通之要冲。今宁(西宁)临(临夏)公路从关前通过。老鸦关的地理坐标东径102°52‘,北纬35°30‘。关北大坪山、关东烟筒山、梁家山上均有明代的烽堠墩台;东五华里的唐尕村有旧时塘丁营房遗址。在当地有“十里塘房五里墩”之说。在老鸦堡之西,尚有两处隘口旧址。一在麻尼寺沟的大关沟口,东距八里寺村约一华里。沟口北侧山坡上有守望楼遗址,约五米见方。关滩村70高龄的马达吉老人回忆说,他10岁那年尚见到过关门与关楼,共三间,为二层,由一位叫“杨将爷”的团丁守看。马达吉说:“关楼毁于民国十八年。”这座隘口当地人叫“大关”。有小路通过隘口西行约30华里,便与乌龙沟大道汇合于大力加垭豁。守望楼南侧为开阔滩地,无有边栅痕迹。另一座隘口在南岔沟中,沟口有旧日所设石栅之残痕。有小路通夏河县的清水、甘加等地。此隘口当地人称“小关”。南岔、大关二沟之间,有沟曰“石门沟”,内有天然岩石形成门状,巍峨壮观,陡峭难攀。“石门”内北侧峭壁上有一“仙人洞”,相传曾有僧人在此修炼成仙。老鸦关东北二十华里为韩家集,据说古珍珠族曾居于此。今为临夏县政府所在地。农历二、五、八日此地逢“集”,四乡山货、皮毛粮油、日杂用品尽聚于此,买卖往来,天黑散去。再东十里为双城堡。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宋健占据枹罕,自封“平汉王”,在双城建都。清雍正三年,双城曾被辟为汉、藏、蒙茶马互市的场所。双城堡扼控老鸦、土门、槐树三条大道,可称得上是“三关口”。老鸦关北有癿藏关,南有莫泥关和土门关。莫泥关旧称莫泥沟山口,今当地人称“照壁石”。位于临夏县莫泥沟乡马井沟村西南约二华里处。地理坐标东径102°43‘,北纬35°27‘。此处山口如削锁,崖似刀削。山口开阔地上曾设有石栅一道,现虽拆去,但遗迹可辩。关口座北朝南,有小路出关越尕盖岭,通清水藏区。莫泥关东北距莫泥沟乡政府所在地前川村约二十华里,莫泥沟河流过关口,向北于马家集附近汇入大夏河。土门关旧地名叫“土门子”,藏语称“火尔藏香告”。位于临夏县马集乡关滩村南约200米处。东北距临夏市66华里,西南距夏河县治拉卜楞镇150华里。地理坐标东径102°56‘,北纬35°25‘。地处海拔高度约2170米。土门关是由四川、青海经甘南藏区通往兰州的主要隘口,也是历史上分为“关内,关外”、“内地,草地”、“汉区,藏区”的关界之一。土门关以南为夏河县地,以北为临夏县地。兰(州)郎(木寺)公路穿越关口。大夏河在甘肃南部的高山崇岭间流经200华里后,于土门关东侧的峡谷进入临夏县境,再北流55华里,注入刘家峡黄河水库。该河年流量高达10.13亿立方米。清代后期和民国初期,随着甘肃规定各地对木材需求量的剧增,河州的木材商们从夏河境内的扎油、隆瓦、达麦、且龙等处廉价购买大批林木,扎成木筏从大夏河运至河州、兰州等地高价出售,牟取暴利。所用水手,均系河州西乡沿关百姓。出土门关,向西南沿大夏河谷地上行,步行三日路程可达藏传佛教的圣地拉卜楞寺院。这是一条由兰州和河州通往甘肃南部藏区乃至四川的重要通道。由于土门关以南属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多高山峡谷,该路沿大夏河流蜿蜒而前伸,自是十分艰险。土门关至拉卜楞的150余华里路途中,要跨河(溪)流11次。这些河(溪)流上,均有以圆木架设栈桥。栈桥“十分简陋,有时烘水爆发,俱被冲毁,数月之内无法修复”。沿途馋岩耸立,湍流奔泻,人们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架木修筑栈道以行。在清水塘到桥沟塘短短的十余华里路途,就修有栈道3处、隧洞1座。这些栈道宽不足5尺,长约数十丈;隧洞宽约4尺,长约3丈,相传为清末一老道士所凿。栈道隧洞旁倚峭壁,下临湍流,人畜经过时无不提心吊胆。单人相逢,尚可让过,两骑相逢,无法相让。因此常有人畜坠入大夏河丧身者。尽管这样,民国年间,经过这条路,每年运入拉卜楞的面粉多达20—700万斤、布匹、棉花等日用品100万斤,运出羊毛120—200万斤、皮张12万张、药材及土特产5万斤左右。①据《河州志》记载,土门关是二十四关中规模最大者。此处“山高险峻绝,对岸若门,”西北侧有大力加山峰余脉王山,东南隔大夏河与太子山相望。关口两责高山耸立,形成一天然峡谷。土门关就依这天然地形而建。当年,由西向东顺山梁夯筑土城墙约5华里,墙宽一丈八尺,高三丈余,十分坚固。关门就设在靠西山根处(距今兰郎公路约30米),关门南北坡呈“人”字形,大约在25°至30°之间。据史料记载,土门关曾建有关门、城楼。城楼为二层,雕梁画栋,雄伟称奇。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土门关被辟为汉、藏、蒙茶马互市的场所。关门早开晚闭,商旅人等出入关口,“均有驻军巡查,私茶书境,拿官治罪”。关门与城楼直到1949年以后才被拆除。关墙外有护城壕,宽丈余,深八、九尺,解放初期尚隐约可见。土门关如今虽关墙颓塌,城楼失存,但残存的墙沿山脊逶迤而上,依然呈现书当年的雄关英姿。笔者曾对土门关残存的关墙做了实地丈量。关墙从东到西(即从大夏河岸边到王山山腰)总长567.6米,全系黄土筑成。而残存的关墙全长只有410.6米,由3段组成:上段长132米,这一段是关门以西、也是最完好的一段。正门处残高10.5米,墙基宽16.6米,残顶宽5.2米。墙基宽度和墙顶宽度从关门开始。越向山顶延伸越窄。中段长267.6米,残高6.7米,墙基残宽7.6米,顶残宽1.7米。下段(沿河段)长11米,基残宽12米,顶残宽1米。被毁去的关墙全长157米,其中一部分为兰郎公路所占,一部分为水渠所占,一部分为群众取土所毁。土门关北面的科托山梁、杨家沟沿等处均有烽堠遗址,更为古老的关口增添了几许威风。明临洮府通判刘承学曾作《土门带险》诗云:西鄙连峰不尽山,险中第一土门关。潜龙水涧真难越,碍雁石烽不可攀。二十三关刚作翼,百千万虏岂容奸。奇花异木犹堪赏,若个先登誓不还。在明代,土门关(土门带险)与积石峡(积石神功)、宁河滴珠崖(悬壶点漏)、河州凤凰楼(高岗凤楼)、河州白石山(露骨积雪)、宁河松鸣岩(松岩滴翠)、茅陇峰(茅陇飞瀑)、泄湖峡(泄湖雷鸣)一道,被誉为“凤林八景”。土门关内2华里处的科托村,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寺洼文化”彩陶残片。土门关所处的地理位置,从地貌上讲,属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关南为青藏高原,关北为黄土高原。土门关以南的河谷地带山势险峻、丛林茂密、植被丰厚、水盛草美,为天然优良牧场;关南20华里,便是明清时代的清水驿站,这里景色清秀,绿茵遍地,诚为夏季游览胜地。关北是数十里的大平川,这里平畴绿野、阡陌纵横、土地肥沃,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主要粮油产地。关北12华里处的马家集,每逢三、六、九“集”日,四乡百姓云集于此,进行土特产品和木材交易。土门关西北方与莫泥关、老鸦关为邻,东同石咀关、朵只巴关、船板岭关毗连。石咀关当地人称“小关”或“石门槛”,位于土门关东侧的大夏河岸边——西与土门关隔河相望。石咀关东侧为太子山余脉曹岭,陡峭难攀;关西濒临大夏河谷,水急浪高。关北为临夏县刁祁乡地,人称“河南川”;关南为夏河县清水乡地。有小路循河而上直通藏区。关北大夏河上有“龙王桥”,西连土门关。据《河州志》记载,石咀关曾筑有土城墙、设有暗门、立有“汉蕃交界”石碑,今皆无存焉。关北2华里处有村庄曰“城”,疑为土门、石咀二关屯兵处(兵营)。朵只巴关旧称朵只巴山口。临夏县刁祁乡朵只巴村东南一条深达50华里的山沟,叫朵只巴沟。关朵只巴关便处在沟的半腰。据《续修导河县志》记载:“罗溪水在今土门关东南,俗称朵只巴水,古有朵只巴关。”在朵只巴沟中的方半场(地名)南5华里、15华里处,各有关隘一座,其近者曰“里石门”,远者曰“外石门”,现石栅残存。该处山路崎岖,岩壁似刀削。据当地老人称,朵只巴石门(山口)便是老辈里人们堵西番的卡子之一。朵只巴关的东侧和南侧,便是海拔3226米的鸡冠山峰和海拔4162米的公太子山主峰。朵只巴河发源于公太子山西侧脚下,向北流经朵只巴村,于土门关东北约十华里处汇入大夏河。有小路沿。朵只巴河上溯,向南翻过太子山于登波山之间的垭豁,便与槐树关大道相连接。船板岭关位于临夏县刁祁乡大西滩劳改农场附近的船板岭脚下,已无遗迹可寻。槐树关在明代二十四关中,其地理位置险要者,莫过于槐树关。它地处太子山(亦名太峙山、白石山、露骨山、大雪山)腹地、临夏县铁寨乡大草滩村北2华里处。关南有高达4332米的母太子山峰河4162米的公太子山峰。这里两峰相峙,嵯岈巍峨,雄险奇绝。元代诗人宗泐曾有诗云:华夏分壤处,雪岭白崖峰;万古消不尽,三秋积又多。寒光欺夏日,素影烁天河;自笑经过客,相看鬓易幡皤。这槐树关便是通过太子山的一座隘口。它北距双城堡约30华里、距河州城约75华里,南距夏河县上卡加乡土房大庄约50华里。槐树关的藏语名称叫“恰干木香告”。地理坐标东径103°04‘,北纬35°22‘。在哪里,地形南高北低,一弘清溪沿两山形成的峡谷汹涌北去,在双城堡附近汇入大夏河,当地人称“槐树关河”。槐树关就依山傍河,夯筑土城墙长约百米、高丈余,守卫着这座峡口(现关墙仍在,关门无存)。两山凶峙,一关险踞,称得上是堡垒森严。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和1941年,槐树关口曾两次镌立界石:“汉蕃交界处”碑文和“夏河临夏河两县交界处”碑文,均雕镌于关内左侧的天然岩壁上。今均遭人为破坏殆尽。一条通衢古道,循着两山形成的峡谷,伴着淙淙流水,穿越关隘,北起河州,南抵洮州。据《河州志》记载:“由河州入槐树关,经白石山土房,为赴洮州间道。”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83年),闯王李自成率起义军自四川入洮西番地,继从槐树关进兵河州,与明将洪承畴部大战于西川,不胜,退入景古城(今康乐境内),后转战于陇南等地。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六月,河州镇总兵汤彦和与回部起义军交战于双城,败绩,汤彦和只带数十骑渡过大夏河,自槐树关逃往番地。1928年10月24日,马仲英三攻河州未克,遂率兵7万,南出槐树关,陷临潭、卓尼„„。解放后,兰(州)郎(木寺)公路通过土门关,槐树关大道遂失去了它的重要作用。槐树关内外峡谷幽深,四季皆景:太子山半腰以上,积雪终年不化,山石狰狞;山根峡谷两侧,松柏泛涛,更有鸟语花香。冬季银装素裹,春天百兽撒欢,夏日一片葱茏,秋来满山红叶。谷底绿茵与山巅白雪相映生辉,山涧流泉和苍凉古道交织成画。景色颇为壮观秀丽。明临洮府通判刘承学曾作诗赞美槐树关峡谷的山高路险:罗列诸峰映晚晴,遥瞻独讶玉峥嵘;风从谷口飞来冷,泉自山腰吐出清。露骨四时石带翠,藏荫六月雪堆琼;年年仗尔防夷夏,险似长河万里城。过去,槐树关是藏区群众前往河州进行茶马交易的歇脚地;今天,它仍不失为各族人民友好往来的一条通道。西儿关位于和政县罗家集乡大滩村南约15华里处,无关墙遗址。西儿关地理坐标东径103°08‘,北纬35°22‘。附近有马崖寺遗址。有小路与槐树、牙塘二关相通。西儿关北为槐树关,南有牙塘、新营、思巴思、沙马诸关。牙塘关明时称宁河关,清改为牙塘关。位于和政县买家集乡柳梅滩村南约5华里处。清末秀才马恕曾游览此地,留有“乘兴间有趣味长,山青水秀羡牙塘”的诗句。关口曾筑有石栅一道,今无存。关隘地理坐标东径103°10‘,北纬35°17‘。新营关明称“乔家岔山口”,清初称乔家岔关,清末民国初改称新营关。位于和政县新营乡上寺湾村南约6华里处。地理坐标东径103°16/,北纬35°16‘。据《续修导河县志》记载:出河州城,“自南阳坡南行出乔家岔关,东南至美武新寺(今夏河县美仁乡),由番地至临潭(县)。”关口峡门外曾筑有石栅一道,今遗迹尚可辩。宋代,在今夏河县北方有乔家族及以耸昌斯均为首的藏族部落集团。据《循化志》载:“角厮罗三妻乔氏居历精城(亦称林檎城、林金城、临谷城,宋人改称宁西城)”,“历精城在厅治东南乔家岔关外”,“河州二十四关亦有乔家岔关,是必相沿旧名,乔氏所居。”《兰州序志•卷二》称:“河州西南有乔家关,当以乔氏得名”。《宋史•吐蕃传》云:“乔氏有姿色,居历精城,所部六七万人,号令明,人惮服之。”另据史料载,角厮罗原娶李立遵女为妻,脱离李立遵后,又与当地大族乔家族结盟,娶乔家族女子为妻。因此乔家族在角厮罗政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宋仁宗赵祯于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四月封乔氏为“永嘉郡夫人”。1953年3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骑一师在清剿马良股匪的战斗中,从陇西出发,以7天艰苦行军500里的进军速度,越新营关到达甘南合作。新营关南约10华里的铁沟一带,蕴藏着丰富的大理石矿藏,有金墨玉、翡翠玉、肉红玉、汉白玉等20多个品种,其质地优良,花纹美丽,是加工高级建筑装饰品和各种工艺品的上等材料,现已开发生产。思巴思关明代称为思巴思山口,清改称关思巴思关。位于和政县新庄乡草滩村南约4华里的峡口附近。北距新庄(旧称“西番庄”或“斯巴斯大庄”)约12华里。地理坐标东径103°19‘,北纬35°17‘。斯巴斯大庄村西口曾立有“汉蕃交界”碑。今无存。沙马关亦称杀马关,蒙语为“泰石答班”,以杀马族(部落)为名。地处和政县城南60华里处的吊滩乡峡口村附近。这里两山相峙如门,千仞崖壁陡如刀削,形成一险关要隘。达浪河汹涌澎湃,直出峡口。有小路循峡谷南越威当山,在夏河县美仁草原的当江克村附近与槐树关——洮州大道相接。据《河州志》记载,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精通藏语的荣禄公都实和翰林学士承旨阔阔出为招讨正副使,佩金虎符,探求黄河源头。他们一行于当年四月至河州,以河州为大本营,准备月余,向西南出发,至宁河驿,出沙马关西行,最后到达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北部的星宿海,认为其地是黄河源头,遂筑河源城而还。几百年岁月匆匆逝去,沙马关历经无数刀兵烽火。虽人间沧桑,但关山依旧:翠谷青岭依然是绿荫遍地野花香,涧底流泉伴随着古关残骸夕阳斜。沙马关的地理坐标东径103°23‘,北纬35°15‘。关内的和政县城,旧称“宁河堡”或“宁河城”。南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四月廿六日,蒙古主诏于吐蕃西界(宁河堡)设立宁河驿(后称和政驿)。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大学士解缙因事贬谪河州任礼房吏时,游览宁河滴珠山,留下“宁河城头百丈涌,泻下通明五彩虹;若到关前应驻马,下饮一醉春风”的诗句。城东达浪乡张家村附近的山坡上,有“齐家文化”遗址。陡石关位于和政县疗养院南的小峡口,北距和政县城约54华里。这里山如刀削,奇峰兀立,芳草如茵,风景似画。一条小道出小峡口,南翻围子山,循大马家滩关间道,在安洛附近汇合槐树关——洮州大道进入甘南藏区。据史料记载,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宋将王韶进剿木征时,曾从陡石关穿越太子山,南入洮州境,因道路狭窄,士卒皆下马步行。清进士吴镇曾作《陡石关望终南》诗云:爽气满遥岑,苍茫自古今;云蒸晴不辩,霜冷夏难禁。虎豹分山围,羌戎占木林;居然耕凿好,帝力一何深。关口处,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的游览胜地“松鸣岩”。这里西方顶、玉皇峰、南无台、鸡冠子四峰并峙,独岗峰另成一秀,拜殿山巍然屹立。陡如剑削的岩壁和峰顶上,挺立着苍劲高大的云杉、冷杉和马尾松,山风一其,松涛洪鸣,犹如万马奔腾。身临其境,始悟其名。每逢农历4月23日,野牡丹烂漫之际,松鸣岩便迎来了四乡男女老少,一年一度的“龙华”盛会就在满山遍野的“花儿”声中拉开了帷幕。“松岩滴翠”是明“凤林八景”之一。历代诗人曾在这里留下过无数风华并茂的诗句,在人们中间广为流传。如清进士张和的“叠嶂层峦看不明,万松积翠锁峥嵘;羌笛遥传边古曲,雪山寒接暮云横”、清秀才张建的“空翠遥排万壑松,疑是太华之三峰;欲携书剑此中老,红尘隔断白云封”,以及清庠生祁奎元的“陡石关前白石偎,一峰秀拔出尘埃;放怀独步到仙关,千叠松风万叠鬟”等等,都是松鸣岩的真实写照。陡石关地理坐标东径103°25‘,北纬35°15‘。峡口残留关隘遗址。陡石关西有沙马关,东有大马家滩关、小马家滩关、麻山关和俺陇关。南与明代洮州边墙的临潭八角山顶和边古壕石墩、卓尼之土桥、恶藏、官洛、甘卜塔、达加等处的暗门相接。北与宁河古城相望。大马家滩关大马家滩系康乐县南部山峰长期风化,泥石流堆积而形成的滩地。明代因居住着众多的马姓人家,故名大马家滩,关亦由此而得名。清代以后,此地又称八松川。“八松”系藏语“湾儿松”(意为扎帐篷的地方)的谐音。大马家滩关位于康乐县西南端之八松乡纳沟村扎子河谷间,明代由砖石建成关墙,清末民国初用黑刺、面蛋、石枣等灌木栽扎寨墙,因此亦名扎子河关。该关距县城70华里,地理坐标东径103°29‘,北纬35°14‘。东有白石山余脉之大阳坡山雄踞,西有天顶山余脉之石朵子山对峙,两山向南伸延,中间约有24公里长的高山峡谷,俗称关沟。从关沟南望,天顶山逶迤腾浪,直插云表;北看,康乐山川尽收眼底。关内之八松川,河道平缓,土质肥沃,盛产小麦、青稞、蚕豆、油料等,为汉藏区群众的物资交流提供了条件。关口设在两山最狭窄之处,关墙东紧靠绝壁砾岩,中间仅留数米之水路,西边约数十米,凭险扎墙垒寨,无法逾越,中间筑碉设门,以便盘查来往行人。从大马家滩关涉水而上,右边之石朵子山,状如天水麦积山,翠峰丛立,古木荫浓,野花遍地。上行约2公里处是亮光滩,平坦开阔,四周山雍林掩,盆地碧草如茵。继续溯河而上,右边是倒流沟、白杨岭、小王砭、大王砭、降台沟;左边为大冰沟、小冰沟。此处有扎牛场,草坡宽阔,牧草丰盛,为川区人进山放牧场地。再向前,便进入天津峡内,越走越窄,设有大卡、二卡,石崖如削,夹涧对峙,中有石墙阻路,形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难越。缘坡而上,即是有名的天顶山(亦叫保儿子山,主峰海拔3808米)。从峰间穿越,便到了三道湾,顺坡而下,便是上锅麻滩,再往下就到了羊蹄口。从此再往西走,到羊毛沟,经围子山,汇合槐树关——洮州大道进入甘南藏区。从保儿子山向东南循水磨川河而下可到达卓尼县之康多(水磨川)。大马家滩关在明、清时期,设关戌守,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民国时,派一个排的保安队伍驻防。筑有三层碉堡,上两层住人了哨,下面设关门,盘查进出之人。遇有军情或冬防吃紧时,随时增加戌守人员。现在关碉倾圮,关墙残迹犹存,砖石瓦砾,历历在目。关被不远处,现设临夏回族自治州太子山林业总场扎子河林业检查站,管护林木。过去藏民常驮来木料、畜产品、草香、牛圈子等,在今扎子河、四岭滩、纳沟、河滩庄、山庄、掌城、八松等地兑换青稞、燕麦及茶叶等,至今仍为藏汉商贾之要道。小马家滩关小马家滩关今称鸣鹿关,位于康乐县西南之鸣鹿乡鸣鹿关村(过去称沙洼村)。地理坐标东径103°32‘,北纬35°16‘,距县城36华里。这里地势平坦,是小马家滩之腹地,东西山峦,林木葱郁,牧草茵荟。川中心曾建鸣鹿关城,有南北两城门,城墙高围。明清时有驻军把守,凡从竹子沟、直沟、后墩湾三路来往之人必经此地。有两条路可通藏区:向南行,进至竹子沟脑,翻马路坡,下大阳山山,便入到大马家滩关口之道路;经直沟门,香炉台、老骒马、扁坡、后墩湾、枉子沟、石板沟、窝铺沟、小羊圈沟山口、爬狗台、大羊圈沟山口、青龙崖、尖石山腰、天顶山,越月牙池,直到羊毛沟,通藏区。还可从大羊圈沟山口向东南行,翻石扎梁到白石山前之石锅,越白石山腰到下锅麻滩,去卓尼县之水磨川等地。麻山关麻山关以麻山沟而得名,位于康乐县西南之普巴乡石墩山上,距县城50华里。关隘设在海拔2872米的石墩山口上。地理坐标东径103°32‘,北纬35°11‘。关东侧危崖峭壁下,前墩湾河水绕流;西边是陡坡,荆榛密织,无法穿越;南边诸峰插天,仅有一羊肠小道盘绕其间。沿石墩梁而上,可到小羊圈山、大羊圈山(海拔3227米),向西下枇杷串林,可到青龙崖,穿尖石山,翻天顶山,即到上锅麻滩,可直通甘南藏区;向东经石扎梁进入白石山前的石锅,翻白石山腰,可到下锅麻滩,通到水磨川。关口北面有上下新路湾、山庄、豆家疙瘩、石墩壑岘。这里地形复杂,进可攻,退可守,用兵时可以设伏。只有一条小道可通至关口。关口依山据险,居高临下,若组成交叉火力,实难接近关隘。关址现存有石条、石块构筑的三道石墙和制高点,由东、西、南构成犄角之势,易守难攻。麻山关因关隘险要,常为兵家所争。1928年(民国十七年)农历正月,康乐回族张彦明、马文秀、马相智、马得良等起事,反击国民军雷中田部时,退守麻山关,凭险作战。国民军以二十五师、十一师、十六师、暂编的兵力,分进合击,于农历正月二十八日攻开麻山关隘,张彦明、马文秀、苏尕虎(汉族)等,因寡不敌众弃关退入藏区,继续抵抗,但千余避难群众残遭国民军血洗。1949年康乐解放后,惯匪马宝(绰号大炮营长)带领三百余人,抢劫人民,扰乱社会治安,11月间占据麻山关负隅顽抗,后被歼灭。1950年5月,匪首赵凯臣占据麻山关,掠夺群众,与人民为敌。7月28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11师31团歼灭于麻山关前的槐沟小峡口。1958年8月16日,从广河县官坊乡窜来之叛匪数十人潜入墩湾村,抢劫群众牛羊粮食财物后,占据麻山关。翌日,在临洮驻军一部与康乐县民兵密切配合下,前击后剿,全部被歼。麻山关南的白石山,横亘康乐拿境,是临夏与甘南州的自然分水岭,海拔3908米,群峰苍茫,常年积雪。林区和草坡地带,野生药物丰富,其中有党参、红芪、大黄、贝母、猪苓等珍贵药材,并有野生珍稀动物金钱豹、貂、鹿、猞猁、牛羚、雪鸡、岩羊等出没。清末民国初河州诗人祁梅仙咏有“登白石山”诗曰:白石横两极,箫然压华封;径幽人迹断,山半鸟飞慵。积雪深千古,斜阳独一峰;谁知尘外客,天地此孤筇。俺陇关俺陇关亦称安陇关,是明代二十四关中最东头的一座关隘,位于康乐县南之景古乡安龙村挖扎尕拉庄中。地理坐标东径103°40‘,北纬35°06‘,距县城80多华里。关城墙筑在两山夹一咀的高地上,明清时有关城,占地约5亩,有南北城门,四周有土夯墙及护城壕,有门楼哨卡,置官戌守。民国时有民团防守,主要作用是防御南来强盗抢劫牲畜和财物。解放以来,强盗敛迹,关防失去作用,关墙部分已被群众夷成耕地,部分建成住宅。现仅存南边一段墙基,约长30多米,高1米。侧建小庙一座,余为荒地杂草。俺陇关是这里通入藏区的唯一孔道,近有雪儿山和卡码山两高地,可以了望四野。从挖扎尕拉(群众称关上)向南走,经雪儿山、卡码山、公鸡壑壑、张豆儿、上河口,便到头道栅子的石扎窝。这里地势险竣,左右石涧,形成天然险鄣。在相距不及10米处,有大如卧牛、小如牛头的乱石,内混以大木,垒成栅墙,专用堵截牲畜,中间仅容单人通过。现左侧高石背后垒石犹存。再往前行不远处即为槐沟,亦在石崖险处垒置二道石栅墙,再往前又是用乱石堆垒的三道石栅墙,名曰“砖栅”,实无砖瓦可见。从此前行,穿过哟大青崖山,即到下锅麻滩的上石门,在行即是寺台子、青土壑壑、转崖、嘛尼沟、布丈山、苏布林、直到孙家台子、上加岭、下加岭、八土嘴、水磨川。从挖扎尕拉到水磨川约60多里,沿途山高路险,幽谷曲折,原来林木丛声,觅径艰难,现在林木稀少,便道可通。据当地群众谈,在明清时有官兵驻守,民国时有民团看管。在五十年代前,每年的二、三月间,由村上头人负责,组织全村人去整修栅栏,严防强盗侵扰。平时,这里是汉藏群众经营木料、畜产品和粮油等物资的通道。河州,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叱咤风云的大舞台,羌、汉、匈奴、鲜卑、吐谷浑、吐蕃、蒙古等部族都在这个舞台上演出过威武雄壮的历史剧。明王朝自从14世纪后半叶从蒙古人手中收复河州后,就在国内实行休养生息和九边政策,在河州兴水利、开屯田、修官道、建驿站、设茶马司、办教育,使河州的经济得到了初步繁荣,政局也慢慢稳定了下来。明初,在河州卫边境上,散居着“加咂族、尕工族、铁巴族、川藏族、令咂族、火蓝族、咂族、尕日族、西番州族、龙瓦尔族、列思巴族、尕藏族、子刚巴族、青寺尔族、着亦咂族、英雄族、果尔族、阿思工族、江束族、哈族、大安族、巴哈族、吉巴族、起台族、火尔藏族、吉匝族、羌剌族、远竹族、沙藏族、此多巴族、使哈族、乞加族、失加右族、牙灭卜六族、尕尔加族、冲不窎车族”等三十六个番族和“珍珠族、鸿化族、灵藏族、癿藏族、沙马族、葱滩族、老鸦族、牙塘族、川撒族、打剌族、向化族、古都族、巴咱族、红崖族、端言族、回回族、迭古族、仰化族、撒拉族”等“中马十九族”在内的部族,此外,在黄河以南还有着数不清的蒙、藏部落,他们与河州一衣带水,相毗为邻。上述部族和二十四关内外的土司均受临洮府通判(明初驻河州)管辖。这些部族虽已归顺“王化”,但长期以来虎踞一方,觊觎内地,不时进行抢掠,加之“元人壮归,屡谋复兴”,因此明王朝为了达到“分其势而杀其力,使不为边患”的目的,曾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三次下令各地置关。二十四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设置的。关口位置或在山巅,或在谷口,原为木栅,后陆续改建成坚固的关门或石栅栏,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由于洮、岷、河地区为藏区通往内地的门户,所以在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和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明廷曾三度设置洮岷兵备道,在洮州设守备,嘉靖、隆庆年间在此设有参将。后又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修建了起自今卓尼阿子滩乡的峪古石崖,经达加、甘卜塔、官洛、恶藏、土桥、边古壕至临潭八角山顶石墩、连接二十四关之一陡石关的长约250华里的边墙,同时还修筑了西南自洮州、兰州,东北至榆林,长达三千多里的边墙。这些边墙“依其山势而筑,高山堑壕,留有关隘,名曰暗门,部分地方用木栅之法修成”。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洮岷副总兵驻屯洮州,并在洮州辖境的大沟小岔,又修筑了星罗棋布的堡寨,以对付边民。因此,“二百年来,诸番恃为我庇护,我恃诸番为藩篱,虏有抢番声息,我即传谕收敛,我有沿边警报,番亦侦探架梁,是以番有先事之备,我无剥肤之虞。”①二十四关,自明洪武年间开设以来,都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如:明嘉靖九年(公元530年)和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曾沿河、洮二卫的边境划定了一条“汉蕃交界”线,裁定“关内河州,关外番界”,并“镌石为碣”。界碑均为天然巨岩。又大关如积石、老鸦、槐树、沙马、土门,每关“设官一员,军五十名”,小关如陡石、牙塘、乔家岔等,各拨塘丁五、六人,“一年一换”,轮流驻守,盘查往来行人,负责收取茶马商税,和夷情禀报。巻丁驻扎之处,或在关隘咽喉扼要,或在离关一二十里之村中。唯恐关隘疏于防守,明、清统治者曾勒令当地土司选拔团练乡勇分布二十四关,协助塘丁长期守把。又自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始,以河州为中心,成辐射状,面二十四关设烽堠墩台二十余处,远近不一,每处塘丁5名常驻,负责警报的传递,历明、清二朝而不绝。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明廷重筑(修整)二十四关,以防蒙古部。②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三月一日,明巡抚陕西侍郎贾待问奏请在洮、河打(力)架山等处筑城堡,以加强洮、河防御……。此奏得到允准。③明时,二十四关的守军由河州镇节制,到了清代,改由总兵督隶,两朝均由参将、游击分管各路隘口要道。中大关守军头目为把总。关防一旦有事,参将星夜调兵驰援。为防患于未然,清政府还在关外的起台堡、保安堡、归(贵)德堡各派守备一员、兵百余名守御;在桥沟、八角城等地设立营讯,驻兵六、七十名,均听河州副总兵调遣。他们注视着番民的一举一动,“稍有犯,即捣巢声其罪”。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河州商民欠洮州番人货物,于是番人入掠内地,其他部族亦乘机为乱。商民诉于河州参将陈堂,堂曰:“此洮州之番,与我何事?”又诉于洮州参将刘世英,世英曰:“彼犯河州,非我失事。”总督石茂华得知,令二人同兰州参将徐勋、岷州守备朱宪、旧洮州守备史经,各引兵压其境,晓以利害。番人惧,即归还所掠人畜。刘世英谓首恶未擒,不能就了。于是各军剿捕,杀伤无算。陈堂挟前憾,不等军号声,撤军而去。朱宪、史经方深入搜捕,邻番见其势孤,围而杀之。朝廷得知,罢陈堂、刘世英之职,切责石茂华。石茂华乃集合诸军分道进讨。诸番部离土远迁,来降的七十一族,并斩送首恶4人,输马牛羊二百六十谢罪,乃撤军。又如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六月,蒙古俺答汗从孙火落赤从捏贡川(在今夏河县甘加乡境内)犯洮州旧城,副总兵李联芳战殁。甘青为之震动。七月,火落赤又犯河州、临洮、渭原,总兵刘承嗣接战失利。其后,游击孟孝臣拒战于和政驿,败之。九月,火部再犯河州,他们翻大力加山越老鸦关突至双城。由于河州城中戒备森严,遂渡大夏河,从吉家寨兵临宁河城下。临巩兵备道郭尊贤督兵战于和政驿,击败之,斩火落赤次子及婿。火部移扎朱家山,总兵刘承嗣等与战不利,败北。火部在内地大掠二十余日后,在刘承嗣等人的多方堵御下,从麻山关渐次退出河州境。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临巩兵备道副使张由土门关至莽剌川火落赤所踞地昆都鲁夕城,斩首并生擒火部130余众,(缴获)夷器千件,马牛羊三万”,火落赤、真相兄弟退居青海湖一带。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土门关外火尔藏部落头领扳只(班智)叛乱,杀死该部千户张燧。总督李汶命河州参将姚得明前往问罪,以番俗罚“九九”数,遂平息此事。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贵德境外番部谋反,临巩兵备道檄河营千总韩喃琐领本营兵五百,出老鸦关,由起台堡、保安堡抵贵德黄河上游,于河浅处夜渡直扑番帐,得胜而还。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十月,老鸦关外起台堡、哈家沟等地番部进关劫掠,为河州参将曹希冬击退,“进而剿其巢穴”,杀戮无数。翌年八月,南番火尔藏部落进犯土门关,曹希冬领兵连夜赶至关口,击败并俘获其首领罗藏都什,严置以法,并罚该部落牛马银货“九九”数,“番部震栗,边境遂宁”。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三月,南番打力加王、德庆王等乘吴三桂之乱,率番族万余人,自沙马关直抵和政驿,一路抢掠烧杀,百姓四奔。继又至河州,攻城未下,遂抢掠城郊,后被清军甘肃提督张勇逐出河州境。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二月,老鸦关外番族部落围攻循化撒拉族,张勇派副将杨三元领兵至起台堡,千总徐承烈部进至清水,番部遂解围而去。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五月,青海蒙古部首领黄霸台吉围攻撒拉所居地(循化)不遂,逐进入老鸦关。后闻有官兵调来河州,遁去。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老鸦关外起台堡一带番族部落土千户王喇夫旦不服所管,“渐肆猖獗”。岳钟琪遂遣河州副将冒、镇标左营游击李分兵进剿,“直抵巢穴,生擒王喇夫旦”。河州守将在给上司的“夷情”奏折中说道:“州境逼近番夷,计昧于所先,故祸起于所忽。查番夷出没道,必由归、保二堡。而积石、沙马、土门三关,最为冲要。留心边备者,不可不预为之筹也”。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七月,清廷将向化族,火尔藏族等大夏河上游各部落,分置成“南番二十一寨”,设千户一人、百户十二人统辖,由河州同知遥隶。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春,清政府为防范各族人民的反抗,在积石关外的草滩坝建立了三里一分的城池一座(循化营),设游击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马步兵800余名守把。循化营防地辖今甘肃夏河、临夏二县地及青海循化、同仁、泽库、民和等。同时在起台、保安、贵德三堡各派守备一员,兵百余名;于土门关外的桥沟、八角城等处设立营讯,住兵六、七十名,听河州副总兵调遣,“据其腹心,以制其手足,固亦虑其犷悍,以为扼要之图也”。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春,河州知州顾尔昌曾组织团练乡勇9000余人,分布二十四关,协助塘丁长期守把。为了加强管理,清政府又于乾隆三年在土门关外桥沟寺地方“上下适中紧要处”添设墩台二处,每座骑兵二名,步兵三名。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三月,移河州同知于循化营,设循化抚番厅和循化番方拉卜楞分府(隶于兰州府),并在桥沟设把总一员率兵驻守。乾隆四十六年(公元781年),清廷将固原镇总兵移于河州,统17营、堡。循化游击改设参将。河洲镇除在老鸦、土门二关各设兵丁40名驻守外,另在积石、槐树、沙马关各增兵丁一二十名,选择高阜鲜明险要处设卡住、驻巡。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西北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被残酷镇压后,沙马、槐树、老鸦等二十二关守军尽裁,唯积石、土门二关尚留有把总一员,兵五、六名守把。到民国初期,才撤尽塘丁,改由民团驻守,仅收取茶马商税。明、清时期,曾在大中关内外设立驿站。邮差、商旅人等,“古往今来,皆由驿路而行”。“明初河州由土门关至保安、贵德,设有三岔、窵沟、讨来、保安、边都、清水等六番站,每站设番官一员,如内地驿丞,各给印信站马,应付往来公使。”清基本沿用明时旧驿路。河州驿站西通循化、保安、起台堡、拉卜楞,南通洮岷。河州—保安—贵德驿路,西南出土门关,沿大夏河顺流而上,至清水驿,进且龙沟,过八角城,西达保安堡,再西北过新街,达贵德(河阴)。“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总兵尤继先统兵西征,以军装资累番站递送,自是番疲于役,并废其驿,而道路为之不通。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八月,参政荆州俊恢复驿站,以通道路,每站设番官一员,各军五名,马八匹”。河州至积石关驿路,其走向和所经地区,基本为现在的临(夏)—大(河家)路线。“明时由积石关至西宁则有长宁(今大河家)、银川二驿”,清初均废。河州—安阳坡—和政驿—沙马关—洮州一路,“则为旧丝路辅道”。清时和政驿有“马四匹,夫二名”。河州—老鸦关一路,清时设有“韩家集、盘坡根、立伦三驿,(各有)马二匹,夫二名”。明、清以来,西南藏区的畜牧产品和土特产品通过这些关口和驿路源源流向内地,如木材走兰州,生皮毛走张家口,熟羊皮销四川,骡马走陕西,猪毛走汉口,羊肠走天津,鹿茸麝香发河南,药材发陕西三原„„。自然,汉区的粮食、食盐、茶、烟酒、棉布、绸缎、青纸、瓷器等物品,也不断进入藏区,部分地解决了边远地区人民的生活所需。前面提到过,汉番边界,也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如在明神宗万历年间沿河州卫边境划定了“汉蕃交界”线之后,到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朝廷又派一姓金的总巡官到积石山一带调整“汉蕃交界”,补立石碑。又如,清乾隆时,槐树、新营等关内百姓常与洮州杨土司辖下作盖(今夏河县美武、美仁乡)等地番民发生地界争斗和“番人劫掠羊只”事件,于是在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由河州镇和洮岷道之洮州协、循化营、起台营同派官员共同在白石山脉“哈嘛哼哈”勘立界石,“沿岭分水为界,水流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