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练习_第1页
明治维新练习_第2页
明治维新练习_第3页
明治维新练习_第4页
明治维新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危机加剧,主要表现在①国门被打开,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中②农民和贫困市民起义不断③部分中下级武士和大名反抗幕府统治④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下列关于对闭关锁国时期日本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经济停滞不前②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些商业城市繁荣起来④出现富甲日本的大商人⑤社会矛盾日趋尖锐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3、19世纪中期,日本部分中下级武士提出“尊王攘夷”主要是因为B.幕府统治出现严重危机D.暗杀井伊宜弼日本民族危机加剧C.幕府统治腐败无能幕府对尊攘派进行严厉镇压,主要因为①西方列强的强大压力②需要削弱反对派势力③尊攘派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④巩固幕府统治的需要B.幕府统治出现严重危机D.暗杀井伊宜弼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中下级武士能成为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中、下级武士已演化为资产阶级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阶层更具号召力6、中央集权国家在日本开始建立主要是通过尊王攘夷运动B.武装倒幕运动C.废藩置县D.戊辰战争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改称县知事,此事发生时间应在1841年B.1851年C.1861年D.1871年8、明治维新中,完全剥夺了大名和武士对地方统治权的措施A.取消藩主特权C.废藩置县B.设立藩知事D.将旧藩主集中到东京9日本实行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A.摆脱民族危机C.巩固新政权B.建立近代化国家D.加紧对外扩张10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CDACACDCCA.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这些历史现象说明日本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已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势力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现状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明治维新政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建立天皇专制统治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废除旧体制

D、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A、B、C、D、3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主要“新”在()仿照欧美建立近代化常备军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A、B、C、D、①黑船来航②洋学的传人③中国鸦片战争的教训④幕府的高压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的标志事件是黑船事件B.大盐平八郎起义C.6、A、B、C、D、7、“大政奉还"事件D.“戊辰战争"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平等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明治维新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的主要措施是A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B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C“废藩置县”D将大名迁居京都8.明治维新中有关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承认土地私有制,使农民得到土地②禁止土地买卖,维护农民利益③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度④有利于日本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②B.C.6、A、B、C、D、7、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B・借鉴别国受辱教训C.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D.当权者腐朽、无能10.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A.废藩置县C.提倡“文明开化"B.“殖产兴业"D.努力发展教育日俄之所以会通过自上而下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因为①两国封建势力都较为强大②两国都没有出现革命形势③两国资本主义都较弱④两国统治者都希望发展资本主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3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实行币制改革B.从外国引进先进的技术C.政府大力扶持D.对外掠夺加速资本积累14、有关明治维新后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逐步收回国家主权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实现民族振兴的经验彻底铲除了日本封建残余势力15、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忙于宰割中国,无暇顾及日本明治维新领袖们的“富国强兵”梦开始得到实现

大力倡导“文明开化”建立了现代化的军队,军事实力超过西方列强16.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时间大约是A.1869年倒幕运动成功时期B.1889年颁布日本宪法时期C.1895年甲午战争获胜时期D.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时期17、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这从根本上说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外向型经济形态的需要由于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建立皇军的必然结果18、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A、B、C、D、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19、日本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国家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④资本主义文明完全取代了封建文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0、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最有远见的是)A、废藩置县B、发展近代教育C、实行征兵制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21、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根本条件是A・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利的国际环境改革派与天皇结成联盟改革派采取了富国强兵的策略22.1889年日本颁布《日本帝国宪法》的直接原因A.尊王攘夷运动失败B.武装倒幕运动胜利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自由民权运动”影响广泛23.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的蓝本是A.英国《权利法案》B.法国《拿破仑法典》C.普鲁士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24.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统治秩序基本确立的标志是A.“大政奉还”B.幕府统治被推翻C.“废藩置县”D.《日本帝国宪法》颁布25.19世纪60年代,俄日两国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B.封建残余势力强大C.保留了军事主义传统D.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26.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A・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特权资本家27.在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权利28.与同时期的中国相比,日本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是A・天皇拥有实权B.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

C・武装倒幕成功D.民族危机没有中国严重A、B、C、D、|=/最19世纪中晚期,中国和日本都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结果却不同。请回答39-41|=/最29.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百日维新二成一败,导致这一差异的众多原因中,历史背景的最大不同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日本资产阶级力量强于中国前者发生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于帝国主义阶段明治天皇励精图治,而光绪皇帝却懦弱昏庸)B・国内阶级矛盾尖锐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A.B.C・A.B.C・D・30.两国改革最根本的相同原因是A.民族危机严重C.资产阶级软弱=j

最的有()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③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A.①②③C・②③④②德意志帝国的诞生④英国(权利法案)通过①②④①②③④下列选项体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发展”19世纪中叶,日本出现了新兴地主,这表明商品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日本封建统治危机加剧C-日本封建社会日益解体D・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瓦解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

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张电影海报帖在闹市,一群学生经过,驻足观看海报内容,下面是四个学生的议论。正确的是:的有()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③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A.①②③C・②③④②德意志帝国的诞生④英国(权利法案)通过①②④①②③④这是日本的维新志士,在倒幕运动中起兵夺取长州藩的政权,我要抽空去看这部电影是值得一看的啊!听说他还指挥新政府军在伏见鸟羽大败幕府军呢!没啥看头,这人不过是日本武士而已!只知道搞暗杀D・还是看一下的好,人家也是日本的民族英雄啊!他曾大力推行义务兵役制,组织奇兵队,抗击西方侵略者呢!日本名人久坂玄端对“尊王攘夷”曾这样说道:“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材料中的“草莽志士”主要是指A、中下级武士B、大名和武士C、广大民众D、上中级武士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彻底的改革,其共同原因是A・B・C・D・是通过自上而下的革命完成的改革的领导力量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赎买的方式进行土地改革都是在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①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②都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③都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④都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日本明治维新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利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②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

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扩张③藩阀以天皇名义长期垄断政权④天皇专制和愚民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A・B・C・D・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久就走上对外扩张之路,主要是因为日本A・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B・明治维新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C・资本主义发展,国力提升D・明治维新时期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消除封建割据状态确立土地私有制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实质是B、D、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CAABBDDCDADBABDACCCDBCCDBCABCDAADAABDACB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消除封建割据状态确立土地私有制B、D、CAABBDDCDA材料二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遍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所为中心,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材料四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1)说明材料一中柏利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提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3)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答案:1、(1)锁国政策。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2)政府派团赴西方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人才;发展民族工商业;有选择的、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教育发展模式;政府扶植。(3)抛弃民族传统,盲目西化。(4)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2、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的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改革前日、俄两国面临着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社会矛盾?(2)改革中日、俄两国在政治体制、工业化、军队建设方面有哪些相同点?(3)改革后日、俄两国均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其共同的根源是什么?(4)日、俄在对外扩张中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导致了20世纪初日俄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原因何在?答案:(1)相同: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矛盾(俄:农奴制,日:幕府统治);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同:俄国与英、法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斗争产生尖锐矛盾;日本因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2)政治体制:专制色彩比较浓厚;工业化:国家扶植和保护;自上而下的完成;以重工业为中心;伴随着侵略扩张;起步晚,速度快;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军队建设: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征兵制)(3)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4)日本打败俄国,树立东亚强国的地位。原因:日本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近代化改革,而俄国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3.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该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请回答:你认为哪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