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制梁场箱梁预制施工方案_第1页
乐山制梁场箱梁预制施工方案_第2页
乐山制梁场箱梁预制施工方案_第3页
乐山制梁场箱梁预制施工方案_第4页
乐山制梁场箱梁预制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箱梁预制工程施工方案产品标准《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设计规范《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5]140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TB10005-2010)《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施工规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JGJ85-201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2014)《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T178-2009)验收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199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GB/T50107-2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主要原材料标准《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TB/T2331-2013)《铁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TB/T1893-2006)《铁路桥梁钢支座》(TB/T1853-2006)《铁路桥梁球型支座》(TB/T3320-2013)《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117号)《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TB/T2965-2011)《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T23445-2009)《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23441-2009《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JC/T974-2005《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12953-2003《客运专线桥梁伸缩装置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扎带肋钢筋》(GB/T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1499.3-2010)《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碳素结构钢》(GB700-2006)《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合金结构钢》(GB/T3077-1999)《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CRCC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定要求-—预应力筋用锚具(夹片式)》(V1.0)(CRCC-13W-002:2012)《硅酸盐水泥熟料》(GB/T21372-2008)《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23-2007)《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水泥混凝土养护剂》(JC901-2002)《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0002.1-2006)《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2022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5836.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5836.2-2006)《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水泥基灌浆材料》(JC/T986-2005)《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铁路混凝土梁配件多元合金共渗防腐技术条件》(TB/T3274-2011)《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JC/T949-2005)《铁路钢桥保护涂装及涂料供货技术条件》(TB/T1527-2011)产品试验方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材料试验方法《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1-2010)《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238-2013)《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B/T2650-2008)《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T2651-2008)《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652-2008)《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GB/T2653-2008)《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GB/T2654-2008)《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GB/T22315-2008)《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21839-2008)《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230.1-2009)《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GB/T230.2-2012)《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A、B、C、D、E、F、G、H、K、N、T标尺)的标定》(GB/T230.3-201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31.1-2009)《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231.2-201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GB/T231.3-2012)《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4部分:硬度值表》(GB/T231.4-2009)《勃氏透气仪》(JC/T956-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1345-200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GB8074-2008)《水泥化学分析法》(GB/T2176-2008)《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水泥抗硫酸盐侵蚀侵蚀试验方法》(GB/T749-2008)《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2014)《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12)《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JC/T1083-2008)《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TB/T2922.1-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化学法》(TB/T2922.2-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砂浆棒法》(TB/T2922.3-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石柱法》(TB/T2922.4-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TB/T2922.5-2002)《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T3054-2002)《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2008)《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GB/T18244-2000)《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GB/T2791-1995)《胶粘剂180º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2790-1995)《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T9265-2009)《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9266-2009)《胶粘剂粘度的测定单圆通旋转粘度计法》(GB/T2794-2013)《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GB/T529-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GB/T14336-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4337-2008)《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GB18173.1-2012)八、修订文件《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汇编》(2012年3月第2版)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发布《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7项标准局部修订条文和有关工作的通知(铁总建设[2013]52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铁路推广应用高强钢筋有关工作的通知(铁总建设[2013]99号)仪器、试验、计量检定《工业锅炉水质》(GB/T1576-2008)《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601-2002)《工业循环冷却税基锅炉用水中PH值的测定》(GB6904-2008)《锅炉用水和冷却用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GB/T6907-2005)《锅炉用水和冷却用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GB/T6909-2008)《液压千斤顶》(JJG621-2012)计量检定规程《弹性元件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JJG52-2013)计量检定规程《弹性元件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JJG49-2013)《铁路工程试验仪器检验效验方法》(TGX001~086-2008)《工程试验仪器设备效验方法》(TGX001~101-2012)《铁路专用几何量计量器通用技术条件》(TB/T3235-2010)《普通螺纹公差》(GB/T197-200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测量方法》(TB/T3233-201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GB/T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2部分:(邵尔硬度)(GB/T531.2-2009)《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1003-2008)管理《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10442-2009)《铁路工程试验表格》(铁建设函[2009]27号)《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TB10443-201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与判定》(GB/T8170-2008)《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GB/T1.1-2009)《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53号令)《工业产品生产许可教程》(第四版)(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施工工艺细则目录TOC\o"1-2"\f\u本施工工艺细则中引用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及试验方法 1预制工艺流程图(※为特殊工序,★为质量控制点)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施工准备 42.1、施工准备 42.2、工程设计 42.3、人员组织培训 4第三章原材料 53.1、材料进场验收规定 53.2、水泥 53.3、细骨料 73.4、粗骨料 93.5、拌和及养护用水 113.6、外加剂 133.7、粉煤灰 153.8、矿粉 163.9、非预应力钢筋(热轧光圆、带肋钢筋) 173.10、预应力钢绞线 203.11、锚具 223.12、管道压浆剂 263.13、膨胀剂 283.14、聚氨酯防水涂料 293.15、泄水管及管盖 303.16、混凝土垫块 313.17、钢配件 323.18、抽拔橡胶管 353.19、其它材料 35第四章生产设备及工艺装备配置 37第五章检测设备仪器器具配备 41第六章钢筋工程 916.1、钢筋加工前要求 916.2、钢筋下料 916.3、钢筋弯制成型 926.4、钢筋焊接 936.5、钢筋安装 956.6、预留孔道抽拔管的穿绑定位 966.7、综合接地施工 976.8、钢筋骨架的吊装、连接 976.9、钢配件、小型模型的加工与安装 98第七章模板工程 1027.1、模型设计 1027.2、模型制作 1027.3、模型安装 1037.4、模型拆除 1077.5、主要结构尺寸监控量测 107第八章混凝土工程 1088.1、混凝土工程施工准备 1088.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实施 1088.3、混凝土的拌制 1098.4、混凝土运输 1108.5、混凝土浇筑准备 1118.6、混凝土浇筑 1118.7、混凝土试验 1138.8、混凝土养护 1158.9、梁体混凝土修补 1178.10、橡胶抽拔管成孔 117第九章预施应力工程 1199.1、摩阻试验 1199.2、施工准备 1209.3、设备的检验与控制 1219.4、预应力筋的加工及安装 1229.6、后张梁张拉操作工艺 1249.7、张拉工艺实测数据处理 1259.8、钢绞线滑丝与断丝处理 1269.9、张拉质量控制要点 1279.10、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28第十章管道压浆及封端 13010.1、管道压浆 13010.2、梁体封端及防水 134第十一章梁体混凝土缺陷的修补 13711.1、采用混凝土修补混凝土的办法 13711.2、采取环氧树脂修补混凝土的方法 13711.3、梁体裂缝的修补办法 13911.4、梁体修补缺陷注意事项 139第十二章起移梁 14012.1、场内起移梁工艺流程 14012.2、场内起移梁 14012.3、箱梁存放 142第十三章冬期、雨期和夏期施工 14413.1、冬期施工 14413.2、夏期施工 14513.3、雨期施工 145第十四章简支梁静载试验 14814.1、静载试验条件 14814.2、试验设备、仪器及要求 14814.3、试验梁安装及试验前的准备 14914.4、加载方法 15114.5、评定标准 15214.6、静载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15314.7、安全及防护措施 155第十五章产品检查验收 15615.1、原材料和配件检验 15615.2生产过程控制 15615.3、预制梁出场检验 16715.4、预制梁型式检验 17115.5、其他检验要求 17215.6、标志与制造技术证明书 172第十六章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7316.1、箱梁外观通病防治措施 17316.2、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76第十七章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7817.1、安全用电 17817.2、起重安全 17917.3、张拉安全 179第十八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18018.1、文明施工 18018.2、环境保护 180附录A 182附录B(取证前) 184附录B(取证后) 188附录C 192附录D 200PAGE36时速250km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单箱单室)预制工艺流程图(※为特殊工序,★为质量控制点)底模清理↓侧模调整就位支座板、防落梁预埋件安装★↓↓梁体钢筋吊装及调整←检查签证↓↑端模清理、安装锚垫板→端模安装钢筋加工、胎具上整体绑扎、抽拔管安装★↓内模清理调整→内模整体拖移入模、调整★↓桥面预埋件、预埋筋安装调整★←接触网支柱、下锚拉线支柱预埋件安装↓监理检查签证混凝土原材料检验★↓↓混凝土强度、弹模试件制作←梁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制备★↓梁体混凝土养护★↓梁体混凝土强度≥33.5MPa→松动内、侧模↓钢绞线下料、穿束→预张拉★←锚具、钢绞线检验★预、初张拉设备匹配校验↓拆除模板,混凝土等强→侧模清理↓梁体混凝土强度≥43.5MPa→初张拉★↓起移梁、存梁↓梁体混凝土强度≥53.5MPa梁体混凝土弹模≥35.5GPa梁体混凝土龄期≥10d→终张拉※★←终张拉设备匹配校验↓灰浆制备→管道真空辅助压浆※★→试件制作↓封端钢筋、混凝土制备→封端→试件制作↓防水施工↓安装桥牌、泄水管↓成品梁检测↓入库↓出场架设施工工艺细则第一章总则1.1、本施工工艺细则适用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乐山制梁场“时速250km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单箱单室)”的预制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1.2、本施工工艺细则依据箱梁制造设计图、现行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并结合乐山制梁场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编制。1.3、本场生产各种规格的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引用图纸如下:1.3.1、经规标准[2009]162号文发布的《时速250km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31.5m(直、曲线)》(图号:通桥(2009)2229-IV)。1.3.2、经规标准[2009]162号文发布的《时速250km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23.5m(直、曲线)》(图号:通桥(2009)2229-V)。1.3.3、经规标准[2008]196号文发布的《客运专线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图》(通桥(2008)8388A)。《关于发布〈客运专线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通桥(2008)8388A〕通用参考图局部修改图纸的通知》(经规标准[2009]250号)1.3.4、经规标准[2009]35号文发布的《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桥(2009)9301)。1.3.5、《桥梁地段无砟轨道预埋钢筋布置图》(成贵施轨-18)。1.3.6、《铁路简支梁桥TJQZ球型钢支座》(图号:成贵施桥通11)。1.3.7、《乐山至犍为区间接触网基础预留图》(图号:成贵施网101-3(基))。1.3.8、《墩台检查设施》((图号:成贵施桥通06)。1.3.9、《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编号:XK17-004)1.4、施工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和确保工程质量,但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必须经过试验和鉴定后方可使用。1.5、所用工程材料的技术条件应符合本施工工艺细则的规定。本施工工艺细则未涉及的,应按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执行。各项工程材料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6、本细则中所指HPB300钢筋及HRB400钢筋分别采用φ及Φ符号进行表示。1.7、梁场施工人员严格按本施工工艺细则要求进行施工,施工负责人须对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检查监督,如发现与本施工工艺细则规定不符时及时予以纠正。1.8、本施工工艺细则带有“※※”号的部分为企业内控提高标准。1.9、本施工工艺细则如有未尽事宜,按现行有关技术规范和规程办理。1.10、本施工工艺细则解释权属场工程部,其修订工作亦由场工程部负责。1.11、本施工工艺细则的颁布和修订由场总工程师负责,经场长批准后执行。

第二章施工准备2.1、施工准备制梁方案确定后,组织施工调查组到施工现场进行调查论证,其主要内容包括:⑴、场址选择地点;⑵、土地租用及拆迁工程;⑶、建场土石方工程数量;⑷、交通运输道路;⑸、供水供电;⑹、砂石料源、运输及储备;⑺、地区气象资料;⑻、生活物资供应渠道。调查结论须形成书面的建场技术论证报告。2.2、工程设计必须认真进行工程设计,绘制工程平面布置图,对临建工程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制梁场应根据生产规模和周期,配备工艺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起吊运输机具及供电、发电、给水、蒸养等设施。配备材料试验机械、计量器具、静载抗裂试验台等检测设施。2.3、人员组织培训必须组织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上岗技术培训,熟悉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管理制度,为安全优质提供保证。组织一支机构简、素质高、管理严的生产队伍。

第三章原材料3.1、材料进场验收规定3.1.1、桥梁生产所采用的各类原材料进场后,由物机部组织验收,验收内容为: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材料牌号、品种规格、数量、批(炉、罐)号、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包装、标识、检查外观(表面)质量、尺寸偏差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规格型号、外观、及数量。合格后,物机部开具试验委托单给试验室,试验室根据委托单进行取样试验。3.1.2、原材料进场后试验室须按本细则要求的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不合格者不准使用。原材料必须单独堆放,并设有明显标识。3.1.3、所有原材料的技术条件须符合本细则规定,如有未尽事宜,按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执行。3.2、水泥3.2.1、本场箱梁混凝土强度级别为C50,压浆强度为50MPa。梁体混凝土、封端混凝土用水泥及预应力孔道压浆用水泥均采用散装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要求性能稳定,熟料中C3A含量不大于8%,梁体混凝土中矿物掺和料仅限于磨细矿渣粉和粉煤灰。3.2.2、水泥的技术要求须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和《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等有关规定。3.2.3、水泥的检验项目质量标准须符合表3.2-1的规定。表3.2-1水泥的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序号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1烧失量,%P·O普通硅酸盐≤5.0按GB/T176-20082三氧化硫含量(P·O),%≤3.5按GB/T176-20083氧化镁含量(P·O),%≤5.0按GB/T176-20084氯离子,%≤0.06GB/T176-20085碱含量,%≤0.60GB/T176-20086凝结时间,min初凝不小于45GB/T1346-2011终凝(P·O)不大于6007安定性沸煮法合格8抗压强度,MPa3d/28d强度等级42.5≥17.0/≥42.5GB/T17671-19999抗折强度,MPa3d/28d强度等级42.5≥3.5/≥6.5GB/T17671-199910比表面积,m2/kg300~350GB/T8074-200811游离氧化钙,%≤1.0GB/T176-200812助磨剂种类及掺量符合GB175-2007第5.2条规定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13石膏种类及掺量符合GB175-2007第5.2条规定14混合材种类及掺量符合GB175-2007第5.2条规定15熟料中的C3A掺量≤8%GB/T21372-2008注:1、骨料具有碱-硅酸反映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60%。2、C40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3.2.4、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水泥质检报告单,现场复验合格后才允许使用。水泥从出厂日期到使用日期达3个月,必须由试验室及监理工程师对“表3.2-1”中的常规检验项目进行复验及见证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2.5、同一孔梁不得使用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品种、不同厂家的水泥。3.2.6、本场梁体混凝土、压浆、封端均采用散装水泥,使用特制灰罐存放。3.2.7、水泥的检验项目及频次必须符合表3.2-2的规定。表3.2-2水泥的检验项目及频次表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抽样试验检验1比表面积√每厂家、编号核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货源;②使用同厂家、同编号的水泥达6个月。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同厂家、同编号、同生产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水泥出厂达三个月。施工单位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见证检验。2凝结时间√√√3安定性√√√4强度√√√5烧失量√√6游离CaO含量√√7MgO含量√√8SO3含量√√9氯离子含量√√10碱含量√√11助磨剂种类及掺量√12石膏种类及掺量√13混合材种类及掺量√14孰料中熟料C3A含量√√3.3、细骨料3.3.1、细骨料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硬质洁净天然河砂,细度模数为2.6~3.0,含泥量不大于2.0%,坚固性不大于8%、吸水率不大于2%。其标准须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和《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等的有关要求。3.3.2、采购河砂前必须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批准进货。不同厂家、产地等分批贮存。试验室必须对进场细骨料进行外观检查及取样试验,并按批提出试验报告单,作为本批砂的技术依据。用料时必须按单核对实物。3.3.3、细骨料累计筛余须符合表3.3-1的规定。表3.3-1细骨料的累计筛余百分数表(%)累计筛余(%)级配区筛孔直径(mm)Ⅰ区Ⅱ区Ⅲ区10.00005.0010~010~010~02.5035~525~015~01.2565~3550~1025~00.63085~7170~4140~160.31595~8092~7085~550.160100~90100~90100~90注:除5.00mm和0.63mm筛档外,其余公称粒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超出量不应大于5%。3.3.4、细骨料的检验项目质量标准须符合表3.3-2的规定。表3.3-2细骨料的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1含泥量≤2.0%按GB/T14684-2001检验2泥块含量≤0.1%按GB/T14684-2001检验3云母含量≤0.5%按GB/T14684-2001检验4轻物质(比重小于2,如煤、贝壳)含量≤0.5%按GB/T14684-2001检验5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浅于标准色按GB/T14684-2001检验6吸水率≤2%按GB/T14684-2001检验7坚固性≤8%按GB/T14684-2001检验8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0.5%按GB/T14684-2001检验9氯离子含量<0.02%按GB/T14684-2001检验10碱活性(快速砂浆棒膨胀率)14d膨胀率<0.10%按GB/T14684-2001检验注:1、冻融破坏环境下,细骨料的含泥量应不大于2.0%,吸水率应不大于1%。2、当细骨料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3.3.5、为防止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制梁所用细骨料不得采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的骨料,并优先采用非活性骨料。选用的骨料在试生产前碱活性先按《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TB/T2922.I-1998)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类型进行检验,在按《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TB/T2922.5-2002)对骨料的快速砂浆棒膨胀率进行检验。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小于0.10%时可直接使用,当膨胀率在0.10~0.2%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得超过3.0kg/m3,必须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梁体构件使用的细骨料的快速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20%。3.3.6、细骨料的检验项目及频次须符合表3.3-3的规定。表3.3-3细骨料的检验项目及频次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1颗粒级配√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其中有机物含量每3月检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平行检验,但不少于一次。√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1、任何新选料源。2、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达一年。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平行检验。2细度模数√√3含泥量√√4泥块含量√√5云母含量√√6轻物质含量√√7有机物含量√√8吸水率√9坚固性√1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1氯离子含量√12碱活性√3.3.7、河砂在生产、堆放、运输、装卸及进场存放过程中不允许泥团木棍、乱草等杂物混入。进场细骨料应按产地、规格、种类分仓存放,并区分已检及待检分别堆放,堆放高度不得超过料仓隔墙高度,顶部及周边有专门大棚遮挡,防止日晒雨淋。3.3.8、冬期要做好防冻准备,禁止带有雪块的砂子进仓。3.4、粗骨料3.4.1、粗骨料采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膨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0mm,压碎指标≤10%,母岩抗压强度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2,含泥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5%。3.4.2、碎石质量须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和《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等的有关要求。3.4.3、采购粗骨料前必须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批准进货。不同厂家、产地等分批贮存。试验室必须对进场粗骨料进行外观检查及取样试验,并按批提出试验报告单,作为本批粗骨料的技术依据。用料时必须按单核对实物。3.4.4、粗骨料颗粒级配范围详见表3.4-1。表3.4-1粗骨料颗粒级配范围表公称粒径(mm)累计筛余,按质量(%)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mm)2.364.759.516.019.026.531.537.55~2095~10090~10040~80—0~100——3.4.5、本场粗骨料碎石的强度用岩石抗压强度表示,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2.0,粗骨料采用二级级配,其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500kg/m3。3.4.6、粗骨料技术要求、检验项目见表3.4-2。表3.4-2粗骨料技术要求表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1颗粒级配在级配区不同粒径混合后按GB/T14685-2011检验2压碎指标值≤1010~20mm粒径按GB/T14685-2011检验3针片状颗粒总含量≤5%不同粒径混合后按GB/T14685-2011检验4含泥量≤0.5%不同粒径分别按GB/T14685-2011检验5泥块含量≤0.1%不同粒径分别按GB/T14685-2011检验6岩石抗压强度母岩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2.0按GB/T14685-2011检验7吸水率<2%,(普通环境);<1%,(湿交替或冻融环境)不同粒径混合后按GB/T14685-2011检验8紧密孔隙率<40%不同粒径混合后按GB/T14685-2011检验9坚固性≤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同粒径混合后按GB/T14685-2011检验1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0.5%不同粒径分别按GB/T14685-2011检验11氯离子含量<0.02%按GB/T14685-2011检验12碱活性(快速砂浆棒膨胀率)14d膨胀率<0.10%按TB/T2922.5-2002检验3.4.7、为防止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制梁所用粗骨料不得采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的骨料,并优先采用非活性骨料。粗骨料的碱活性首先应采用岩相法检验,不得采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的骨料。选用的粗骨料在试生产前碱活性先按《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TB/T2922.I-1998)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类型进行检验,若粗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则采用《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TB/T2922.5-2002)对骨料的快速砂浆棒膨胀率进行检验,其砂浆膨胀率应小于0.10%,在砂浆膨胀率为0.1-0.2%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得超过3.0kg/m3必须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当膨胀率大于0.2%时,严禁使用。3.4.8、粗骨料的检验项目及频次见表3.4-3。表3.4-3粗骨料的检验项目及频次表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1颗粒级配√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平行检验,但不得少于一次。√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1、任何新选料源。2、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达一年。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平行检验。2压碎指标√√3针片状颗粒含量√√4含泥量√√5泥块含量√√6岩石抗压强度√7吸水率√8紧密空隙率√√9坚固性√1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1氯离子含量√12有机物含量(卵石)√13碱活性√3.4.9、粗骨料采用二级配,其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500kg/m3,紧密空隙率应小于40%,吸水率应小于2%,(用于干湿交替或者冻融环境下的混凝土应小于1%)。粗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不得超过5%。3.4.10、储存碎石的料场,定期检查有无离析碎石及聚集成堆的石粉,以便及时清除,如进场骨料石粉含量超标应清洗后再检验。进场粗骨料应按产地、规格、种类分仓存放,并区分已检及待检分别堆放,堆放高度不得超过料仓隔墙高度,顶部及周边有专门大棚遮挡,防止日晒雨淋。3.4.11、如需变更料源,应由物机部通知试验室,并会同试验室到现场取样,进行母岩强度、碱活性检测以确定能否使用。3.4.12、冬期施工冻结的碎石不得使用。3.5、拌和及养护用水3.5.1、凡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可以直接使用。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水的品质须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等有关规定,详见表3.5-1。3.5.2、水的检验项目及频次须符合表3.5-1的规定。 表3.5-1水的质量要求、检验项目及频次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预应力混凝土1pH值>6.5按JGJ63-2006检验2不溶物,mg/l<2000按JGJ63-2006检验3可溶物,mg/l<2000按JGJ63-2006检验4氯化物(以Cl—计),mg/l<350按JGJ63-2006检验5硫酸盐(以SO42—计,)mg/l<600按JGJ63-2006检验6碱含量(以当量Na2O计)(mg/l)<1500按GB/T176-2008检验7凝结时间差(min)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30min按JGJ63-2006检验828天抗压强度比(%)≥90按JGJ63-2006检验9硫化物含量(mg/L)<100按JGJ63-2006检验 表3.5-2水的检验项目及频次序号项目抽验项目频次全面检验项目1pH值√同一水源的涨水季节检验一次。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新水源;②同一水源的水使用达一年。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检验。2不溶物,mg/l√√3可溶物,mg/l√√4氯化物(以Cl—计),mg/l√√5硫酸盐(以SO42—计,)mg/l√√6碱含量(以当量Na2O计)(mg/l)√√7凝结时间差(min)√√828天抗压强度比(%)√√9硫化物含量(mg/L)√√3.5.3、用拌合用水和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水泥净浆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同时必须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3.5.4、用拌合用水配制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拌制的对应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3.5.5、拌和用水不得采用海水。3.5.6、养护用水除不溶物、可溶物不作要求外,其他项目必须符合表3.5-1的规定。养护用水不得采用海水。3.6、外加剂3.6.1、外加剂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外加剂与水泥之间须有良好的相容性。3.6.2、外加剂须经中国铁路产品认证中心认证,并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本场采用标准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外加剂。3.6.3、外加剂性能应满足《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等有关规定。3.6.4、外加剂的检验项目标准须符合表3.6-1的规定。表3.6-1标准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外加剂检验项目标准表序号检验项目技术指标检验方法1水泥净浆流动度,mm≥240按GB/T8077-2012检验2减水率,%≥25按GB8076-2008检验3氯离子量,%≤0.1按GB/T8077-2012检验4含气量,%≤3.0按GB8076-2008检验5常压泌水率比,%≤20按GB8076-2008检验6压力泌水率比,%≤90按JC473-2001检验7抗压强度比,%1d≥170按GB8076-2008检验3d≥160按GB8076-2008检验7d≥150按GB8076-2008检验28d≥140按GB8076-2008检验8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mm≤80按GB8076-2008检验9凝结时间差初凝-90~120min按GB8076-2008检验终凝10甲醛含量(按折固含量计)≤0.05按GB18582-2008检验11硫酸钠含量,(%(按折固含量计)≤5.0按GB/T8077-2012检验12碱含量(Na2O+0.658K2O),%(按折固含量计)≤10.0按GB/T8077-2012检验13收缩率比,%≤110按GB8076-2008检验14对钢筋的锈蚀作用无锈蚀按GB/T8077-2012检验15相对耐久性(200次),%≥80按GB/T50082-2009检验16PH7±1按GB/T8077-2012检验17密度,g/cm31.05±0.02按GB/T8077-2012检验18含固量,%25.1±0.9按GB/T8077-2012检验3.6.5、减外加剂必须有专门的厂家负责供应。运到工地的外加剂,均要有适当的包装,包装上要标明名称、用途和有效物质含量,并随附产品鉴定合格证书,试验部门在使用前进行试验,合格后通知物机部方允许使用。3.6.6、外加剂必须分类、分批存放,做好夏季防晒及冬季保温措施,防止变质并做好产品标识(名称、型号、规格、产地、用途)和检验试验状态标识。3.6.7、外加剂在使用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向试验室及技术主管汇报,不得擅自处理。3.6.8、为充分发挥减水剂的作用,在拌合时采用后掺法。3.6.9、外加剂的检验项目频次必须符合表3.6-2的规定。表3.6-2外加剂的检验项目及频次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抽样试验检验1减水率√每品种、没厂家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任何新选料源;使用同厂家、同品种的产品达6个月及出厂日期达6个月的产品。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平行检验。√同厂家、同品种、同编号的产品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检验,但不得少于一次。2含气量√√√3泌水率比√√√4压力泌水率比(用于配制泵送混凝土时)√√√5抗压强度比√√√6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用于配制泵送混凝土时)√√7凝结时间差√√8甲醛含量(按折固含量计)√√9硫酸钠含量(按折固含量计)√√10Cl-含量(按折固含量计)√√11碱含量(按折固含量计)√√12收缩率比√√13Ph值√√14密度√√15含固量√√16水泥净浆流动度√√17对钢筋的锈蚀作用√√18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3.6.8、为充分发挥外加剂的作用,在拌合时采用后掺法。3.6.9、外加剂在使用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向试验室及技术主管汇报,不得擅自处理。3.7、粉煤灰3.7.1、梁体C50混凝土采用采用品质稳定的F类Ⅰ级粉煤灰。3.7.2、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的规定。3.7.3、粉煤灰的检验项目标准须符合表3.7-1的规定。表3.7-1粉煤灰的质量要求检验项目标准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1细度≤12%按GB/T1596-2005检验2需水量比≤95%按GB/T1596-2005检验3烧失量≤3.0%按GB/T176-2008检验4Cl-含量≤0.02%按GB/T176-2008检验5含水量≤1.0%按GB/T1596-2005检验6SO3含量≤3.0%按GB/T176-2008检验7CaO含量≤10(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按GB/T176-2008检验8游离CaO含量≤1.0%(F类粉煤灰)按GB/T176-2008检验9安定性≤5.0mm(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按GB/T1346-2001检验10碱含量/按GB/T176-2008检验1128天活性指数≥70按GB/T1596-2005检验3.7.4、粉煤灰的检验项目及频次必须符合表3.7-2的规定。表3.7-2粉煤灰的检验项目及频次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抽样试验检验1细度√每厂家、每编号核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任何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规格产品达6个月。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平行检验。√同厂家、同编号、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时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平行检验,但不少一次。2需水量比√√√3烧失量√√√4Cl-含量√√5含水量√√6SO3含量√√7CaO含量√√8游离CaO含量√√9碱含量√√10安定性√√1128天活性指数√√3.7.5、进场的粉煤灰必须有出厂试验报告单及合格证,现场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粉煤灰从出厂日期到使用日期达3个月,必须由试验室及监理工程师依据本细则中的常规检验项目进行复验及见证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7.6、制梁粉煤灰采用散装粉煤灰,采用特制灰罐存放,坚持先进先用的原则。散装粉煤灰要提交注明产品名称(F类粉煤灰)、等级、分选或磨细、净含量、批号、执行标准号、生产厂名称和地址内容的卡片。3.7.7、粉煤灰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受潮,混入杂物,同时应防止污染环境。3.8、矿粉3.8.1、梁体C50混凝土采用品质稳定的S95级矿粉。3.8.2、矿粉的技术要求须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的规定。3.8.3、矿粉的质量要求、检验项目须符合表3.8-1中规定。表3.8-1矿粉的质量要求、检验项目表序号名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1密度≥2.8g/cm3按GB/T208-94检验2比表面积(400~500)m2/kg按GB/T8074-2008检验3流动度比≥95%按GB/T18046-2008检验4烧失量≤3.0%按GB/T18046-2008检验5MgO含量≤14.0%按GB/T176-2008检验6SO3含量≤4.0%按GB/T176-2008检验7Cl-含量≤0.06%按GB/T176-2008检验8含水量≤1.0%按GB/T18046-2008检验97d活性指数≥75%按GB/T18046-2008检验28d活性指数≥95%按GB/T18046-2008检验10碱含量/按GB/T176-2008检验3.8.4、矿粉的检验项目及频次应符合表3.8-2中的规定。表3.8-2矿粉的检验项目及频次表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抽样试验检验1密度√每厂家、每编号核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任何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规格产品达6个月。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平行检验。√同厂家、同编号、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时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平行检验,但不少一次。2比表面积√√√3流动度比√√√4烧失量√√√5MgO含量√√6SO3含量√√7氯离子含量√√8碱含量√√9含水率√√107活性指数√√28d活性指数√√3.8.5、进场的矿粉必须有出厂试验报告单及合格证,现场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矿粉从出厂日期到使用日期达3个月,必须由试验室及监理工程师依据本细则中的常规检验项目进行复验及见证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8.6、制梁矿粉采用散装矿粉,采用特制灰罐存放,坚持先进先用的原则。散装矿粉要提交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级别和编号的卡片。3.8.7、矿粉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受潮,混入杂物,同时应防止污染环境。。3.9、非预应力钢筋(热轧光圆、带肋钢筋)3.9.1、本场箱梁预制所用普通钢筋采用HPB300钢筋及HRB400钢筋。3.9.2、HPB300钢筋其技术要求须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的要求;HRB400钢筋其技术要求须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扎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要求,且只能采用微合金化生产工艺,不得采用余热处理(高压穿水)工艺,其化学成分还应符合表3.9-1要求。表3.9-1铁路桥梁工程用钢筋化学成分表(熔炼分析castanulysis)牌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不大于)CSiMnPSCeq不大于HPB3000.250.551.50.0450.0500.5HRB4000.250.81.60.0450.0450.543.9.3、钢筋力学性能要求须符合表3.9-2中的规定。表3.9-2桥梁用普通钢筋力学性能表外形牌号公称直径(mm)屈服强度σs(MPa)抗拉强度σb(MPa)伸长率δ5(%)冷弯d=弯心直径a=钢筋直径不小于光圆HPB3006.5~22300420251800d=a带肋HRB4006~25400540161800d=4a28~401800d=5a3.9.4、热轧光圆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必须符合表3.9-3中规定。表3.9-3热轧光圆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序号公称直径/mm允许偏差/mm不圆度/mm18±0.3≤0.4210±0.3314±0.4416±0.43.9.5、直条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须符合表3.9-4中规定。表3.9-4直条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序号公称直径/mm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16~12±7214~22±53盘卷钢筋每根盘条重量≥500kg,每盘重量≥1000kg。3.9.6、带肋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须符合表3.9-6中规定,当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符合下表规定时,钢筋直径允许偏差不作为交货条件。表3.9-5带肋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序号公称直径/mm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16~12±7214~20±5322~50±43.9.7、带肋钢筋的表面形状及尺寸允许偏差须符合表3.9-6中规定。表3.9-6带肋钢筋的表面形状及尺寸允许偏差公称直径d内径d1横肋高h纵肋高h1(不大于)横肋宽b纵肋宽a间距1横肋末端最大间隙(公称周长的10%弦长)公称尺寸允许偏差公称尺寸允许偏差公称尺寸允许偏差109.6±0.41±0.41.30.61.57±0.53.11211.51.2+0.4-0.51.60.71.583.71615.41.51.90.91.8051817.31.6±0.5212105.62019.3±0.51.72.11.2210±0.86.22524.22.1±0.62.61.52.512.57.73.9.8、钢筋进场时,需附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或试验报告单。3.9.9、每批钢筋须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组成,60t作为一个验收批。每批钢筋力学性能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必须符合表3.9-7、表3.9-8的规定。表3.9-7HPB300钢筋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1拉伸2根任选两根钢筋切取GB/T228-2002、GB1499.1-2008第8.2条2弯曲2根任选两根钢筋切取GB/T232-1999、GB1499.1-2008第8.2条3直径逐件任选两根钢筋GB1499.1-2008第8.3条4每延米重量≥5根从不同钢筋上截取,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GB1499.1-2008第8.4.1条表3.9-8HRB400钢筋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1拉伸2根任选两根钢筋切取GB/T228-2002、GB1499.2-2007第8.2条2弯曲2根任选两根钢筋切取GB/T232-1999、GB1499.2-2007第8.2条3直径逐件任选两根钢筋GB1499.2-2007第8.3条4每延米重量≥5根从不同钢筋上截取,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GB1499.2-2007第8.4.1条3.9.10、表面质量验收3.9.10.1、钢筋外观要求无裂纹、重皮、锈坑、死弯及油污等。3.9.10.2、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3.9.10.3、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在其上各截取一组试样,每组试样各制两根试件,分别做拉伸(含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冷弯试验。3.9.10.4、经检验合格的钢筋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如出现某种异常现象(如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时,及时反映,找出原因正确处理。3.9.11、钢筋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避免压弯。3.9.12、钢筋应按厂名、级别、规格分批堆放在仓库(棚)内,并架离地面200mm以上,立标牌识别。试验室必须对进场细骨料进行外观检查及取样试验,并按批提出试验报告单,作为本批砂的技术依据。3.9.13、用料时必须按单核对实物,逐批按试验合格通知单核对后发放使用。3.10、预应力钢绞线3.10.1、桥梁所用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公称直径为15.2mm的7φ5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技术性能须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的规定。3.10.2、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须符合表3.10-1中的规定。表3.10-1桥梁用预应力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表钢绞线公称直径(mm)直径允许偏差(mm)钢绞线公称截面积(mm2)中心钢丝直径加大范围(%)每米钢绞线参考质量(g/m)15.20+0.40,-0.20140≥2.51.1013.10.3、钢绞线力学性能须符合表3.10-2中的规定。表3.10-2桥梁用预应力钢绞线力学性能表钢绞线直径(mm)强度级别(MPa)破断负荷(kN)屈服负荷(kN)极限伸长率(%)弹性模量(GPa)应力松弛性能初始负荷相当于公称最大力的百分数(%)1000h后应力松弛率r/%15.20±0.2≥1860≥260≥234≥3.5195±1060%≥1.070%≥2.580%≥4.53.10.4、钢绞线的检验项目及频次应符合表3.10-3。表3.10-3钢绞线的检验项目及频次序号项目抽验项目频次全面检验项目试验方法1破断负荷√每批不大于30t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钢绞线√任何新选厂家按GB/T228.1-20102屈服负荷√√按GB/T228.1-20103弹性模量√√按GB/T228.1-20104极限伸长率√√按GB/T228.1-20105松弛率√按GB/T10120-20136直径√逐盘任意抽检两根按GB/T5224-2014中第8.2条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按表1.10.1-1进行验收。7每延米重量√每批取3跟按GB/T5224-2014中第8.3条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按表1.10.1-1进行验收。3.10.5、钢绞线逐盘检查外观质量,钢绞线表面不得有油、润滑脂等物质。钢绞线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有目视可见的锈蚀麻坑;钢绞线表面允许存在回火颜色。3.10.6、钢绞线逐盘检查外形尺寸,钢绞线的的直径用分度值0.02mm的量具测量,以横穿直径方向的相对两根外层钢丝为准,在同一截面不同方向测量三次取平均值。3.10.7、预应力钢绞线成批验收,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同交货状态的预应力筋每30t为一批,不足30t也按一批,从中任取3盘,盘端取样做破断负荷、规定非比列延伸力、弹性模量、极限伸长率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也按一盘取样做破断负荷、规定非比列延伸力、弹性模量、极限伸长率试验。力学性能符合表3.10.1-2的规定。3.10.8、每盘卷钢绞线应捆扎结实,捆扎不少于6道。3.10.9、每一钢绞线盘卷均拴挂标牌,其上注明供方名称、商标标记、产品标记、数量、出厂编号、规格、强度级别、执行标准号。3.10.10、每批钢绞线进场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3.10.11、钢绞线在室内存放时,室内必须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在室外存放时,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比地面垫高200mm并覆盖良好以防雨淋。3.10.12、钢绞线按批号分堆存放,并挂牌明示。3.10.13、验收时要检测钢绞线的伸直性,取弦长为1m的钢绞线,放在一平面上,其弦与弧内侧最大自然矢高不大于25mm。3.10.14、钢绞线穿束时弹性模量差值≤3GPa的不同批次的钢绞线可以直接用于同一孔梁的同一孔道,钢绞线理论伸长值采用该批次钢绞线的平均弹性模量计算。弹性模量差值介于3~5GPa之间的不同批次钢绞线禁止用于同一孔道,当用于同一孔梁不同孔道时,各个孔道的钢绞线理论伸长值采用相对应的弹性模量计算。如该批次钢绞线不足一个孔道所需,且和其它批次钢绞线弹性模量差值>3GPa时,先留存备用,待与以后进场的钢绞线弹性模量差值≤3GPa时再继续使用。若相差大于5GPa时则不得用于同一孔箱梁内。3.11、锚具3.11.1、预应力锚具夹片和锚圈材质须符合《合金结构钢》GB/T3077-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其技术性能须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等的规定。3.11.2、所采用的锚具必须通过CRCC认证,并符合《CRCC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定要求--预应力筋用锚具(夹片式)(V1.0)》(CRCC-13W-002:2012)和设计要求。3.11.3、锚具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11-1中的规定。表3.11-1锚具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表序号项目技术指标检验方法1外观符合设计,无裂纹TB/T3193-2008GB/T14370-20072锚固效率系数≥0.953极限拉力总应变≥2.0%4硬度符合要求5锚口摩阻/6喇叭口摩阻/7锚板强度在荷载达到预应力筋达到抗拉强度标准值fptk的95%之后释放荷载,锚板挠度残余变形不应大于1/600,在荷载达到预应力筋达到抗拉强度标准值fptk的1.2倍时,锚板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或破坏8锚具外形尺寸满足TB/T3193-2008中表1规定的具体参数。9夹片间距符合设计图样规定10锚垫板外形尺寸符合设计规定3.11.4、锚具的检验项目及频次须符合表3.11-2中的规定。表3.11-2锚具检验项目及频次表序号项目抽验项目频次全面检验项目1外观厚度√每批次不大于1000套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锚具√每批不大于1000套的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锚具外圆夹片长度2锚固效率系数√√3极限拉力总应变√√4硬度√5锚口摩阻√6喇叭口摩阻√7锚板强度√√8锚具外形尺寸√9夹片间距√10锚垫板外形尺寸√3.11.5、锚具进场时其制造厂家必须提供如下资料:①、CRCC认证证书;②、制造锚具所用材料的检验记录;③、锚具硬度试验记录;④、锚固效率系数检验;⑤、产品检验合格证和供销双方协议的有关证件资料。⑥、锚具制造厂家须提供与每种锚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