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大庆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大庆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描写的社会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太平天国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义和团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之后2.《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是对A.工匠精神的绝佳阐释 B.社会产业分工的准确描述C.地域经济的准确记载 D.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3.关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史学界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种种解释或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立场和观点的是A.发现了“新大陆” B.开辟了“新航路”C.找到了“无主地” D.证实了“地圆学说”4.1949年4月至5月参加“丹阳培训”的干部,统一使用、系统学习的文件主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城市政策汇编》和七届二中全会公报。据此推知,“丹阳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国共和谈 B.渡江作战 C.接管城市 D.防腐拒变5.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6.中国人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位于今天的A.河北省 B.台湾省 C.浙江省 D.四川省7.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他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下面是唐朝前期、中期和后期明确记载郡望和年份的士族科举入仕人数简表。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郡望唐初期唐中期唐末期陇西李氏3144清河崔氏142博陵崔氏045京兆韦氏053范阳卢氏097荥阳郑氏065彭城刘氏103A.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B.士族在科举考试中占据较大比例C.门阀大族对科举制由抵制到接受D.科举中能否入仕与出身没有关系9.日军某部《战斗详报》载:12月13日(1937年),“根据旅团部命令,俘虏全部杀掉,其方法可以十几名为一组枪杀。”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九一八事变10.宋初到南宋,宰相事权强化的趋势明显。宰相的事权包括兵权、财权、司法权,出现了由分割到集中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提高国家机构效能的需要 B.适应政治中心南移的形势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 D.君主集权体制逐步遭到破坏11.1938年,国民政府军委会发言人曾说,“保卫武汉之最重要意义,不仅在保守武汉城市本身,而在掩护我东南及中部人力物力向西南西北转移,以建立长期抗战基础”,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发西北西南地区B.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并且准备长沙会战C.实行以空间换时间战略建设后方支援前线D.坚守武汉毫不退让以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持12.“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甲午一役”直接唤起了国民,催生了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运动 D.辛亥革命13.王祯《农书》卷二十记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周索,通激轮前旋鼓掉枝(按即曲柄)一例随转。其掉枝所贯行桄因而推挽卧轴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术,则排随来去,搧冶甚速,过于人力,”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东汉 B.三国 C.唐朝 D.北宋14.“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这种诉求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南北战争B.法国启蒙运动C.欧洲宗教改革D.英国光荣革命15.《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样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并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在很多情形中用罚金和赔偿替换同态复仇。这说明A.《十二铜表法》体现了理性精神B.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C.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D.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16.1980年以来,中国茶叶消费端从需要使用“茶票”来控制消费,到各种营销广告刺激消费;自由的市场环境中,就需要营业人员首先在形象气质上能给消费者带来好感,同时还需要具备更多的引导技能。茶叶营销的这些变化显示出A.经济体制的转轨 B.民众生活消费观念的变化C.经济结构的变迁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17.在欧洲历史上某本著作中,作者把修道院描绘成了俗人的乐园和学校,那里唯一的院规就是“干你愿意干的事”。这本著作是A.普罗泰戈拉的《论神》 B.拉伯雷的《巨人传》C.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D.雨果的《巴黎圣母院》18.20世纪80年代,法国密特朗执政时,密特朗所代表的法国社会党是欧洲社会主义流派之一,以国有化、权力下放和自治管理作为三大理论支柱。这从侧面反映了法国A.国家干预经济减少 B.中央集权制度松动C.国家干预经济增强 D.福利国家道路受挫19.秦汉时期,君臣之间沟通,除了正式的朝堂召见外,还存在一种特殊的“请间言事”,即吏民请求于皇帝朝堂召见外的空闲时间,在更隐秘、私人化的场所进行君臣沟通与政事谋议。这一做法A.强化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B.表明决策过程发生异变C.提高了政务的执行效率 D.反映了君主与外朝矛盾20.西汉“萧规曹随”的历史佳话反映了A.曹参的一无所为 B.萧何的强大影响力C.黄老思想符合民意 D.汉武时期积极作为21.在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杭州西湖会议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要求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是,“大多数与会者反对马林的提议,认为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中共党员加入进去,与资产阶级混合,会丧失党的独立性”。材料说明当时A.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间的关系十分紧张B.共产党对当时国民党性质缺乏理性的认识C.资产阶级已经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D.共产国际对当时中国时局的判断严重错误22.下图中相关信息解读准确是A.①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已初见成效B.②列强设立的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C.③日本推进明治维新与侵略邻国同步D.④中国主权受损,社会性质发生剧变23.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对表中信息解释合理的是A.古代中外之间交流具有双向性 B.古代中外间交流以技术为主导C.海外贸易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 D.中国对外交流主要对象是邻国24.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教育和文化相互交流法案》。法案在维持原有的对外文化交流基础上,增加了图书翻译、展览、美国研究等项目方面的活动,并在世界范围内成立新的美国文化中心。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积极争夺对外战略空间 B.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与文化发展C.增强美国经济发展活力 D.缓和同苏联的外交对峙和文化冲突25.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宗旨是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促进贸易自由化2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洋务运动几十年间陆续出现的变法议论终于一步一步地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这场“社会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设 B.公车上书 C.《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D.武昌起义27.如图为创作于1959年(左图中的小孩手持弹弓准备射下麻雀)和1983年(右图中的小孩准备吃水果)的宣传画,这两幅图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儿童教育事业的进步C.经济建设运动的需要 D.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28.下表“滇文化墓葬”出土器物统计表阶段出土器物战国晚期到西汉前期随葬尖叶形锄、粗茎剑、空首铺、铜鼓、贮贝器、透雕动物饰牌、璧环状手镯和圆形扣饰为典型的“滇文化”器物。西汉中期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背铜兵器、生产用具逐渐减少,内地输入的铁器和模仿内地制作的器物大量出现。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地方民族特色的器物近于绝迹,内地输入的铁兵器、生活用具和五铁钱,已占绝对优势。表是20世纪中期以来滇池地区出土的器物统计。从出土器物的特点可推断,汉代A.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推广B.西南地区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C.西南地区铁器主要依靠中原输入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有效巩固29.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出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①封建经济瓦解,手工工场增多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③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④年轻人产生了独立的意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0.近年有报刊报道:“最近德国特利尔马克思博物馆天天爆满,德国本地游客不断增多,也有大量从世界各地的游客。……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一夜之间又变身大明星。”这段话肯定了马克思A.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B.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深刻分析C.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D.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无私奉献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次年,国民议会进一步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据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宫外。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50余种,300多册,1200万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抗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南移西迁,文物基本无损,创造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故宫部分文物被转运台湾。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此,中国有了两个同根同源的故宫博物院。1995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出版《国宝荟萃》,故宫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据郑欣淼《故宫博物院8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并简述抗战迄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博物馆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上所做出的共同贡献。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就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英)约翰·洛克《论政府》(1688年)(1)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说明其基本思想。(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理论?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张。(3)结合史实,分析上述思想在当时的影响。33.两宋时期的社会与经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动,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土地买卖愈益盛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地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租佃制历五代而到北宋跃居主导地位,无地少地的农民承担地主土地的耕作,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各种分成制的产品地租代替了劳役,佃农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性去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材料二宋朝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业发展,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并简析其社会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概述宋代社会观念的变动。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材料“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剪辫的社会风潮,故D正确;太平天国时期和洋务运动时期并未形成剪辫的社会风气,故AB排除;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与剪辫无关,故C排除。2、D【答案解析】

材料信息是,手工制作只有达到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才能算得上“良”。因此这是对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工匠精神,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社会产业分工,故B错误;材料没有地域经济的信息,故C错误。3、C【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对欧洲殖民主义者而言,美洲是美洲是““无主无主””土地,他们最先“发现了”美洲,自然成为这块所谓新土地的主人,故C项正确;AB项是全球史观;D项从地理学方面。所以答案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评价【题目详解】4、C【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城市政策汇编》”及七届二中全会作出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决定可知,“丹阳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接管城市问题,C正确;此时国共和谈已经破裂,A排除;渡江战役主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B排除;材料与防腐拒变无关,D排除。故选C。5、B【答案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判断此类企业应属于官督商办类型。A项是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军事工业,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C项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D项属于外商创办企业。B项是洋务运动的最早、规模最大的民用工业。6、A【答案解析】

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是1881年建设的由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位于河北省,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7、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相持阶段始于1938年10月,①错误;国民政府在战略防御阶段的对日战争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故②正确;中日互有伤亡,两国人民都深受战争之害,故③正确;陈怀民的妹妹没有怨恨美惠子,这说明中国人民胸怀博大,④正确。故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8、C【答案解析】“郡望”指郡中(地方)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据题目的表格信息可知,士族即门阀大族、门第望族在唐朝初期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因而其家族在科举中入仕的人数很少,随着科举制的推行与发展,到唐朝中期、后期在科举入仕中的人数比较多,反映了他们由抵制到逐步接受、参与科举制的过程,故选择C项。题干只列举了选拔官员的形式科举制,没有与其他形式进行比较,排除A;题干只列举了士族科举入仕人数,没有与其他阶层进行比较,排除B;D项题干没有体现。点睛:图表型选择题通常采用排除法。解答这类题目,对图片、表格要三看:一看图表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表反映的问题,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表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每一个被选项是不是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排除;三思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总之,要将教材、图表、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9、C【答案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杀,C正确;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A排除;八一三事变是日本侵略上海,B错误;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东北,D错误。10、A【答案解析】

北宋时期过分削弱宰相权力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所以宰相的事权由分割到集中主要是为了提高国家机构效能,故选D项正确;宰相事权的强化并不能说明君主集权体制遭到破坏,排除A项;宰相事权的集中主要是为了提高国家机构效能,并非是为了适应政治中心南移,排除B;题干不能说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难以调和,排除C项。故选D。11、C【答案解析】

“不仅在保守武汉城市本身,而在掩护我东南及中部人力物力向西南西北转移,以建立长期抗战基础”说明保卫武汉的目的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为长期抗战奠定基础,故C正确;1935年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排除B;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持”,排除D。12、C【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甲午战争之后,爆发了戊戌变法,即统称的维新变法。C正确。考点: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戊戌变法的意义【题目详解】13、A【答案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这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是水力鼓风装置,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与水排出现的时间不符合,排除。14、B【答案解析】“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是说要想结束国王的独裁就一定要放弃对上帝的信仰,结合所学可知,法国的启蒙运动将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故选B;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这种诉求早已经有了,故排除A;欧洲宗教改革和英国光荣革命时对上帝的信仰还处于比较盛行的时代,故排除CD。15、A【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样的保护”“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在很多情形中用罚金和赔偿替换同态复仇”可知,所有受害人受到法律的保护,禁止报复行为,说明《十二铜表法》对侵权行为制裁的规定越来越完善,体现了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制定法律主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主导地位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也没有体现平民和贵族的政治诉求,并且并非日趋一致,故C项错误;D项中“决定作用”表述绝对,故D项错误。16、A【答案解析】

材料信息是,1980年以来,中国茶叶消费经历了从需要使用“茶票”来控制消费,到各种营销广告刺激消费,再到各种营销手段的使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茶叶营销的这些变化显示出市场化的色彩越来越浓,这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故A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民众生活消费观念的变化,故B错误;材料和经济结构的变迁无关,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D错误。17、B【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作者把修道院描绘成了俗人的乐园和学校”“干你愿意干的事”来看,这本著作强调了人的重要性,可知这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拉伯雷的《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B正确;普罗泰戈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A排除;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开启了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C排除;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代表作,D排除。故选B。18、A【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20世纪80年代”“以国有化、权力下放和自治管理作为三大理论支柱”等信息可知,法国实行混合经济体制,国家干预减少,故答案为A项,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经济体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也未涉及社会保障,排除B、D项。19、A【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秦汉时期君臣之间特殊的“请间言事”,这更有利于君主对朝廷的了解和掌控,有利于皇权的加强,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决策异变,只是君臣之间的“请间言事”,B错误;C、D与材料无关。20、C【答案解析】

萧规曹随指的是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即汉初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曹参依照萧何的规章制度维持了统治和社会发展。所以萧规曹随不是指曹参一无所为,故排除A项;也不是指萧何影响太大,故排除B项;而是因为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符合了汉初的民众需要,故选C项;萧何和曹参都是汉武帝之前的宰相,与汉武帝无关,故排除D项。21、B【答案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时期的国民党还是革命的政党,是代表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政党。大部分共产党员“认为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中共党员加入进去,与资产阶级混合,会丧失党的独立性”,这说明好多共产党员对当时国民党性质缺乏理性的认识,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此时国共关系十分紧张,排除A项;此时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排除C项;共产国际要求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是对中国革命形势作出的正确判断,D项排除。22、C【答案解析】

据所学可知,1868年日本民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对外殖民扩张,1874年侵略台湾就是例证,C正确;据所学可知,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1861年,与①无关,A错误;列强设立的使馆区是北京东交民巷,而②是山东地区,与材料无关,B错误;④是甲午战后日本割占台湾,中国主权受损,但社会性质未发生剧变,D错误。23、A【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中反映了秦汉至明清时期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相关内容,体现出中外之间交流是的双向性,故A项正确;题干显示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并非以技术交流为主,排除B项;题干不能说明历代封建国家重视海外贸易,也不能反映中国对外交流主要对象,排除CD两项。故选A。24、A【答案解析】

1961年是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成立新的美国文化中心,主要目的是积极争夺对外战略空间,以适应冷战需要,故选A;B不是美国的根本目的,排除;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成立新的美国文化中心,与增强美国经济发展活力关系不大,排除C;当时,美苏争霸,这一举措并非为了缓和同苏联的外交对峙和文化冲突,排除D。25、D【答案解析】

【题目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节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故排除ABC,所以选D。26、B【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1895年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等一千多名举人的“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由一种思潮演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B正确;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运动的军工企业,A与材料中的变法无关,A错误;《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活动阵地,与材料无关,C排除;武昌起义是狭义的辛亥革命,故D与材料不符。27、D【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打麻雀除四害运动是大跃进时期的第一场运动,响应了1958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而图中倡导用自然来冲洗水果并进食,二者均反映了民众卫生意识的加强,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不能体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题干未涉及儿童教育事业,排除B项;二图与经济建设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28、A【答案解析】

材料所示的是滇池地区汉代墓葬随葬品中中原特色的器物增加,而本地特色器物减少的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知,当时西南地区同中原经济文化交往加强,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向西南地区传播,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推广,故A正确;西南地区在秦朝就已经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排除B;从材料中不能推断铁器主要依靠输入还是本地仿制生产,排除C;仅从使用生产工具这一点,不能得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有效巩固,排除D。29、B【答案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故结合所学可知,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年轻人产生了独立的意识。故B项正确。30、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经济的不景气促使人们努力去寻找原因,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问题作了深刻的剖析,因此马克思成了“大明星”,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与“经济不景气”这一原因无直接关系,故ACD项排除。所以答案选B。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名师点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历史条件:(1)经济条件: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2)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3)思想条件: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4)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参与并总结工人运动经验。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主要变化:从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到成为公共文化教育的场所;馆藏规模扩大(藏品日益丰富)。原因: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与掠夺;民族主义观念的促进;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2)成立意义:消除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培育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沿革: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移西迁;1949年前后,故宫博物院一分为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岸故宫博物院实现了合作交流。(3)共同贡献:实现了文物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开发文物价值(文物建设);向公众开放,普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文物保护);向全球开放,推进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发展(文物交流)。【答案解析】

(1)一问变化可根据材料一“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可以看出卢浮宫一开始是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从材料一“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可知成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教育场所;根据材料一“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可知卢浮宫的藏品日益丰富;二问原因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关系、法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近现代民族观念和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阐述。(2)一问成立意义根据材料二“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可知成立故宫博物院有利于消除封建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根据材料一“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可知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并从故宫博物院清点文物、整理典籍、保护文物的措施分析可知有利于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二问历史沿革根据材料二进行梳理可知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移西迁;1949年前后,故宫博物院一分为二,分居大陆和台湾;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岸故宫博物院实现了合作交流。(3)共同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文物建设、文物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