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_第1页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_第2页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_第3页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_第4页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爬天都峰》是小学三班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黄奕波。课文描写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下面给大家带来了四班级《爬天都峰》教案,希望大家喜爱!《爬天都峰》课文原文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好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好友。要不是你的士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如今竟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士气向上爬的!我应当谢谢您!”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XXX本文黄亦波,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爬天都峰》教案【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1)学会本课生字,把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奋力、终于、竟然、吸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1)引导同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商量、品尝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3.情感与价值使同学懂得只要有士气、发奋努力,就能战胜困难;明白擅长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我”爬天都峰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最终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教学准备】同学:查找有关天都峰的资料。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布置】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赏识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同学展现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2.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很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顶峰,肯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2.自同学字,读准字音,想方法记住字形。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4.小组内拿诞生字词语卡片,相互认读、正音。5.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洪亮又精确。6.小组沟通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7.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边读边想,简要答复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激励,一起爬上天都峰。)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要求写的10个字,并分别组词。2.与熟字比拟,识记字形。如: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子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3.训练书写,老师巡察,个别指导。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同学朗读课文。2.师引导: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商量后,使同学明白:由于天都峰高而陡,用“爬”字更能精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劲、困难。3.(出示天都峰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海中的“画”。同学娴熟阅读后,指名沟通,老师评议,引导同学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立、高不行攀、令人生畏。二、深化议读,领悟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爬天都峰的时间、地点、人物。)(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索: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轻声读一读。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疑心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2)陡:“笔陡”“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老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级边上的铁链”,使同学体会什么叫“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衬托了天都峰的“陡”。)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4.同学练读,评读。5.小结。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示意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士气和力量的。(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2.出示句子:“小好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思索: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字是什么意思?他们是相互疑心吗?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3.同学分组商量。4.全班沟通、小结。(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好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外表上似乎双方都有疑心,事实上是相互艳羡、鄙视,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我()向峰顶爬去。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困难,要充足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顶峰,必需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到达目的。)3.朗读这几个自然段。(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相互道谢?(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士气鼓舞我”?“竟然”在这里说明什么?(2)“我”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士气向上爬的”?(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士气”表达在哪里?(士气。表达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假如没有士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士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由于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相互激励,相互学习。)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的。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这句话告知我们,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才能取得进步。)三、拓展学习想一想,假设你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