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咏喇叭优秀课件_第1页
朝天子咏喇叭优秀课件_第2页
朝天子咏喇叭优秀课件_第3页
朝天子咏喇叭优秀课件_第4页
朝天子咏喇叭优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商山早行》《月夜》《卜算子·咏梅》《山坡羊·骊山怀古》五言律诗七言绝句词曲1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商山早行》五言律诗1朝天子·咏喇叭王磐2朝天子·咏喇叭王磐2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王磐及散曲的文学常识,理解这首散曲的内容。

2、学习这首散曲诙谐讽刺性的语言。

3、了解本曲借物咏怀的手法,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3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王磐及散曲的文学常识曲的发展

曲是在宋、金时代的“俗谣俚曲”的基础上,以及其他说唱艺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歌诗和乐曲。这一从民间来的新的文学样式,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发展,到元代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曲的分类1、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2、散曲①套曲:由几支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曲。②小令:单独的一支曲子。小结:《朝天子·咏喇叭》属于散曲中的小令。4曲的发展曲是在宋、金时代的“俗谣俚曲”检查预习喇叭王磐唢呐仗甚么(lǎba)(pán)(suǒnà)(zhàng)(shén)5检查预习喇叭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6朝天子·咏喇叭

作者简析

王磐,字鸿渐,号西楼,江苏省高邮人,明代散曲家,著有《王西楼乐府》。精通音律,所作散曲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中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人民悲惨的现实生活。

7作者简析

王磐,字鸿渐,号西写作背景

这首散曲写于明朝正德年间,当时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号来壮大声势。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于是写下这首散曲,借咏喇叭,来揭露宦官的罪行。

8写作背景这首散曲写于明朝正德年间,当时宦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喇叭,唢呐,吹的曲子短小,但声音极为响亮。官府的船来往穿梭如织,杂乱如麻,全仰仗你这喇叭来抬高身价。当兵的听了愁眉不展,百姓听了担惊受怕。哪里去辨别什么真假?眼看着这喇叭吹得这家破了产,吹得那家遭了殃,只吹得水干鹅飞光,百姓家破人亡!9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喇叭,唢呐,吹的深层探究喇叭、唢呐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曲儿小腔儿大“曲儿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小结:一“大”一“小”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流露出作者对宦官的憎恶之情。10深层探究喇叭、唢呐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10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什么?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身价,即为官方所用。原文:全仗你抬声价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身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军民一听到喇叭、唢呐之声就胆战心惊。原文: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11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什么?11作者在介绍喇叭用途的句子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抬”字用得好,“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用“抬”,说明喇叭、唢呐的品格是卑下的。12作者在介绍喇叭用途的句子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

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是什么?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13

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是什么?13《朝天子·咏喇叭》,说说这首散曲可以分为几层理解?分三层明写喇叭、唢呐特点,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讽刺宦官依仗权势,作威作福。喇叭到则官船到则民遭殃。写宦官压迫、掠夺人民,致使千家万户家破人亡。第一层(1句)第二层(2-4句)第三层(最后1句)14《朝天子·咏喇叭》,说说这首散曲可以分为几层理解?分三层主题归纳

这首散曲表面上是吟咏喇叭和唢呐,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15主题归纳这首散曲表面上是吟咏喇叭和唢呐,实际板书设计吹之声:吹之功用:吹之恶果:吹曲小腔大抬高身价吹翻这家、吹伤那家、水尽鹅飞16板书设计吹之声:吹曲小腔大抬高身价吹翻这家、吹伤那家、水尽鹅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全曲。完成《全解全习》古诗文默写与鉴赏。17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全曲。171818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商山早行》《月夜》《卜算子·咏梅》《山坡羊·骊山怀古》五言律诗七言绝句词曲19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商山早行》五言律诗1朝天子·咏喇叭王磐2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2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王磐及散曲的文学常识,理解这首散曲的内容。

2、学习这首散曲诙谐讽刺性的语言。

3、了解本曲借物咏怀的手法,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21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王磐及散曲的文学常识曲的发展

曲是在宋、金时代的“俗谣俚曲”的基础上,以及其他说唱艺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歌诗和乐曲。这一从民间来的新的文学样式,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发展,到元代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曲的分类1、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2、散曲①套曲:由几支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曲。②小令:单独的一支曲子。小结:《朝天子·咏喇叭》属于散曲中的小令。22曲的发展曲是在宋、金时代的“俗谣俚曲”检查预习喇叭王磐唢呐仗甚么(lǎba)(pán)(suǒnà)(zhàng)(shén)23检查预习喇叭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24朝天子·咏喇叭

作者简析

王磐,字鸿渐,号西楼,江苏省高邮人,明代散曲家,著有《王西楼乐府》。精通音律,所作散曲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中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人民悲惨的现实生活。

25作者简析

王磐,字鸿渐,号西写作背景

这首散曲写于明朝正德年间,当时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号来壮大声势。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于是写下这首散曲,借咏喇叭,来揭露宦官的罪行。

26写作背景这首散曲写于明朝正德年间,当时宦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喇叭,唢呐,吹的曲子短小,但声音极为响亮。官府的船来往穿梭如织,杂乱如麻,全仰仗你这喇叭来抬高身价。当兵的听了愁眉不展,百姓听了担惊受怕。哪里去辨别什么真假?眼看着这喇叭吹得这家破了产,吹得那家遭了殃,只吹得水干鹅飞光,百姓家破人亡!27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喇叭,唢呐,吹的深层探究喇叭、唢呐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曲儿小腔儿大“曲儿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小结:一“大”一“小”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流露出作者对宦官的憎恶之情。28深层探究喇叭、唢呐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10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什么?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身价,即为官方所用。原文:全仗你抬声价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身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军民一听到喇叭、唢呐之声就胆战心惊。原文: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29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什么?11作者在介绍喇叭用途的句子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抬”字用得好,“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用“抬”,说明喇叭、唢呐的品格是卑下的。30作者在介绍喇叭用途的句子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

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是什么?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31

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是什么?13《朝天子·咏喇叭》,说说这首散曲可以分为几层理解?分三层明写喇叭、唢呐特点,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讽刺宦官依仗权势,作威作福。喇叭到则官船到则民遭殃。写宦官压迫、掠夺人民,致使千家万户家破人亡。第一层(1句)第二层(2-4句)第三层(最后1句)32《朝天子·咏喇叭》,说说这首散曲可以分为几层理解?分三层主题归纳

这首散曲表面上是吟咏喇叭和唢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