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课件_第1页
文言文实词课件_第2页
文言文实词课件_第3页
文言文实词课件_第4页
文言文实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考点阐述“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

文言文实词复习1a

一、考点阐述文言文实词复习1a

1、文言常见实词的范围

要注意两点:①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的条件;②常见的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

2、什么是文言常用实词?

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

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这些应该是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

2a1、文言常见实词的范围2a(一) 古今异义1. 词义的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3a(一) 古今异义1. 词义的扩大。如:“江”“河”二字,古代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②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4a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古义:中原地2. 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5a2. 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①沛公居山东时。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6a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古义:崤3. 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7a3. 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 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①颜色不少变

②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8a 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古义:容颜、脸色。今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④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⑤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古义:攻克。今义:抬起。古义:跑。今义:行走。9a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古义:攻克。今义:抬4.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10a4.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练习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义: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①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②牺牲玉帛,弗敢专也11a练习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可怜:这里④天下云集响应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③先帝不以臣卑鄙12a④天下云集响应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练习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愿为市鞍马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古义指告诫、告诉,现已不用,用于指感谢。13a练习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古代指大腿5.名称说法的演变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14a5.名称说法的演变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练习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③璧有瑕,请指示王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的境地。15a练习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古代表示刚直(二)偏义复词◆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昼夜勤作息③ 去来江口守空船异同:偏义复词,偏“异”,不同。作息:偏义复词,劳作。去来:偏义复词,离去。16a(二)偏义复词◆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异同:偏义复词,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③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公姥:偏义复词,婆婆。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17a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公姥:偏义复词,婆婆。父兄:偏义复词(三)通假字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18a(三)通假字18a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赢粮而景从3.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5.风吹草低见牛羊[倍]通[背],背叛之意。[景]同[影],像影子一样。[知]通[智],智慧。[坐]同[座],座位。[见]同[现],露出。19a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倍]通[背](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20a(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练习1]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① 籍吏民,封府库沛公欲王关中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大楚兴,陈胜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籍:登记王:称王敌:攻击王:称王水:游泳21a[练习1]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籍:登记王(2)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22a(2)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练习2]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②人皆得以隶使之④东收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隶:像奴隶一样东、北:向东、向北夜:在夜晚日:每天23a[练习2]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云、(3)名词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使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使……成为臣”,即臣服的意思。[练习3]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的使动用法的词语,并加以解释。① 生死而肉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肉:使……长成为肉王:让……称王24a(3)名词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4)名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即认为宾语是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练习4]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的使动用法的词语,并加以解释。① 稍稍宾客其父孟尝君客我④ 君子病无能焉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宾客:把……当作宾客。客:把……当作门客病:以……为病鉴:意动用法,以……为鉴25a(4)名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把宾2.动词的活用(1)活用为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26a2.动词的活用(1)活用为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①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②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出、入:产品、收入得:收获、心得27a①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产品、收入得:收获、心得2(2)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① 外连横而斗诸侯

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③李牧连却之④中军置酒饮归客斗:让……争斗鸣:使……发出声音却:使……退却饮:使……饮酒28a(2)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3)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泣:为动用法,为……哭泣死国:为国事而死哀:为……哀叹29a(3)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3.形容词的活用(1)活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30a3.形容词的活用(1)活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①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② 晓看红湿处③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⑤ 险以远,则至者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固:坚固的地势红:红花绿、红:绿叶、红花。“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险”“远”:险峻、距离远的地方高:高处31a①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固:坚固的地势红:红花绿、红:绿叶、红花(2)用作一般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③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穷:看尽高:升高多:推崇,赞许

32a(2)用作一般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3)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④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⑤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弱:使……削弱弱:使……削弱愚:使……愚笨33a(3)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使宾语具有该形(4)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①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②渔人甚异之小:认为……小异:认为……奇怪34a(4)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认为宾语所表示4.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35a4.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① 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④ 二三其德一:全、满一:专一二三:不专一,不忠诚36a① 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全、满一:专一二三:不(五)一词多义词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指路途、道路。[例]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1.战则请从

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3.范增数目项王

[跟随][攻伐][眼睛]37a(五)一词多义词的本义:[例]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跟随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它意义。如“道”的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词的引申义:38a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它意义。如[例]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能举例则举例说明)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本义“身体”。(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自己”“自身”“身孕”“性命”39a[例]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能举例则举例说明)(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读书人”(胜不敢复相士)“有才能的人”、(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士兵”。40a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选择”“辅佐帝王的人”41a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本义是“察看、仔词的比喻义: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意义,并举例说明。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42a词的比喻义:[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意义,并举例应试对策①语法分析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43a应试对策①语法分析推断法43a《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2000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3.根据文言句式推断词义;①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44a《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

又如:95年试题12题“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

②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45a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半步)

B、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C、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D、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4.利用上下文中所包含的情节脉络、人情事理推断词义46a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

一、考点阐述“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

文言文实词复习47a

一、考点阐述文言文实词复习1a

1、文言常见实词的范围

要注意两点:①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的条件;②常见的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

2、什么是文言常用实词?

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

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这些应该是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

48a1、文言常见实词的范围2a(一) 古今异义1. 词义的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49a(一) 古今异义1. 词义的扩大。如:“江”“河”二字,古代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②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50a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古义:中原地2. 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51a2. 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①沛公居山东时。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52a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古义:崤3. 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53a3. 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 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①颜色不少变

②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54a 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古义:容颜、脸色。今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④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⑤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古义:攻克。今义:抬起。古义:跑。今义:行走。55a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古义:攻克。今义:抬4.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56a4.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练习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义: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①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②牺牲玉帛,弗敢专也57a练习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可怜:这里④天下云集响应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③先帝不以臣卑鄙58a④天下云集响应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练习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愿为市鞍马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古义指告诫、告诉,现已不用,用于指感谢。59a练习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古代指大腿5.名称说法的演变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60a5.名称说法的演变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练习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③璧有瑕,请指示王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的境地。61a练习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古代表示刚直(二)偏义复词◆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昼夜勤作息③ 去来江口守空船异同:偏义复词,偏“异”,不同。作息:偏义复词,劳作。去来:偏义复词,离去。62a(二)偏义复词◆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异同:偏义复词,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③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公姥:偏义复词,婆婆。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63a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公姥:偏义复词,婆婆。父兄:偏义复词(三)通假字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64a(三)通假字18a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赢粮而景从3.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5.风吹草低见牛羊[倍]通[背],背叛之意。[景]同[影],像影子一样。[知]通[智],智慧。[坐]同[座],座位。[见]同[现],露出。65a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倍]通[背](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66a(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练习1]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① 籍吏民,封府库沛公欲王关中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大楚兴,陈胜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籍:登记王:称王敌:攻击王:称王水:游泳67a[练习1]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籍:登记王(2)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68a(2)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练习2]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②人皆得以隶使之④东收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隶:像奴隶一样东、北:向东、向北夜:在夜晚日:每天69a[练习2]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云、(3)名词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使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使……成为臣”,即臣服的意思。[练习3]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的使动用法的词语,并加以解释。① 生死而肉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肉:使……长成为肉王:让……称王70a(3)名词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4)名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即认为宾语是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练习4]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的使动用法的词语,并加以解释。① 稍稍宾客其父孟尝君客我④ 君子病无能焉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宾客:把……当作宾客。客:把……当作门客病:以……为病鉴:意动用法,以……为鉴71a(4)名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把宾2.动词的活用(1)活用为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72a2.动词的活用(1)活用为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①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②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出、入:产品、收入得:收获、心得73a①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产品、收入得:收获、心得2(2)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① 外连横而斗诸侯

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③李牧连却之④中军置酒饮归客斗:让……争斗鸣:使……发出声音却:使……退却饮:使……饮酒74a(2)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3)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泣:为动用法,为……哭泣死国:为国事而死哀:为……哀叹75a(3)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3.形容词的活用(1)活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76a3.形容词的活用(1)活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①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② 晓看红湿处③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⑤ 险以远,则至者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固:坚固的地势红:红花绿、红:绿叶、红花。“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险”“远”:险峻、距离远的地方高:高处77a①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固:坚固的地势红:红花绿、红:绿叶、红花(2)用作一般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③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穷:看尽高:升高多:推崇,赞许

78a(2)用作一般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3)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④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⑤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弱:使……削弱弱:使……削弱愚:使……愚笨79a(3)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使宾语具有该形(4)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①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②渔人甚异之小:认为……小异:认为……奇怪80a(4)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认为宾语所表示4.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81a4.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① 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④ 二三其德一:全、满一:专一二三:不专一,不忠诚82a① 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全、满一:专一二三:不(五)一词多义词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指路途、道路。[例]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1.战则请从

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3.范增数目项王

[跟随][攻伐][眼睛]83a(五)一词多义词的本义:[例]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跟随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它意义。如“道”的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词的引申义:84a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它意义。如[例]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能举例则举例说明)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本义“身体”。(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