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苏州新区一中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苏州新区一中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苏州新区一中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2.关于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中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RNA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其分子内可能含有氢键C.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D.mRNA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密码子3.某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B.C.D.4.浸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的现象,该过程中没有发生()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 D.ATP水解5.黑腹果蝇的第Ⅳ号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e)为显性。现有一子代是第Ⅳ号染色体三体的个体,基因型为EEe。其父本的基因型为Ee,母本的基因型为ee。假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那么该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是()A.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6.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是促进细胞学说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方法B.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C.组成衣藻和颤藻的细胞结构相同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7.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8.(10分)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B.用被γ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二、非选择题9.(10分)棉纤维白色(B)和红色(b)是一对相对性状,育种专家发现深红棉(棉纤维深红色)的基因型为bb,其单倍体植株为粉红棉(棉纤维粉红色),粉红棉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单倍体植株棉纤维少,产量低。为了获得产量高的粉红棉新品种,育种专家对深红棉做了如图(Ⅰ和Ⅱ为染色体)所示过程的技术处理,得到了基因型为ⅡbⅡ(右上角字母表示该染色体所含有的基因,没有字母表示该染色体不含此基因)的粉红棉新品种,解决了单倍体植株棉纤维少的难题。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培育新品种的处理过程发生的变异为__________,该粉红棉新品种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出现了一种白色棉,该白色棉新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该白色棉新品种产生的过程。

_________(2)通过分析,粉红棉新品种的种子不能大面积推广。欲得到能大量推广的粉红棉种子,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明材料和方法即可)。

(3)图中基因A、a控制的性状分别是抗旱与不抗旱,则图中新品种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理论上抗旱粉红棉占总数的____。10.(14分)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2)Na+可与_________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__。(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________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_________。11.(14分)根据资料回答问题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RNAi),他们认为:双链RNA—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Dicer能特异识别双链RNA,以ATP依赖方式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段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RNA的一条链通过碱基配对把复合mRNA切断毁掉,RISC复合体连接到mRNA链上,导致蛋白质不能合成,如下图所示(1)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指出的遗传信息传递路径包括(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___________,后来在一些病毒中又发现了RNA复制酶和___________酶,从而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_________两条传递路径。根据RNAi机理,RNAi能使相关基因“沉默”,其实质是遗传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___过程受阻。(2)通过Dicer切割形成的SiRNA使基因“沉默”的条件是SiRNA上有___________的碱基序列。(3)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会导致基因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的改变请根据所学知识从基因结构的层面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培养胡萝卜根组织可获得试管苗,获得试管苗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胡萝卜根段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用分化的植物细胞可以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2)步骤③切取的组织块中要带有形成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重要的过程,最终可形成试管苗。(4)步骤⑥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一般可保持原品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繁殖。

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答案解析】

由于DNA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蛋白质中主要含有C、H、O、N四种元素,一般含有S元素,而噬菌体中只含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故用35S、32P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题目详解】据图分析,第一个图是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其中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③表示含N碱基,而P主要集中在DNA的磷酸部位。第二个图表示多肽,其中④表示R基团,⑤表示肽键(-NH-CO-),S是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团。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D【答案解析】

关于RNA,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RNA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2、RNA分为3种:(1)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2)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3)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3、RNA的其他功能,如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某些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因此还具有催化功能等;4、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中也有RNA;5、R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题目详解】真核细胞中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正确;RNA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其分子内可能含有氢键,如tRNA中存在氢键连接形成的RNA双链区,B正确;mRN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tRNA具有转运氨基酸的功能,有的RNA还有催化功能,C正确;mRNA上的末端有终止密码子,该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因此没有对应的反密码子,D错误。【答案点睛】本题考查RNA分子的组成、种类、分布、功能,要求考生识记RNA分子的化学组成,掌握RNA分子的种类及各自的生理作用,能结合本题对RNA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B【答案解析】

1、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2、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判别方法: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题目详解】A、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分为2种形态,则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B、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则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4条染色体,而且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B正确;C、细胞中也含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则染色体组为2组,C错误;D、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4条染色体,D错误。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概念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染色体组的概念和常见的判断染色体组的方法,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特别是学生掌握在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判断染色体组的方法是突破该题的关键。4、B【答案解析】

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会产生质壁分离;水分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渗透作用)。然后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需要ATP水解供能,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植物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在此过程中不发生协助扩散。故答案选B.【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名师点睛】1、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2、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3、由于细胞不断的吸收硝酸钾,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5、C【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染色体变异,亲本中父本的基因型为Ee,母本的基因型为ee,子代产生了三体个体,即第Ⅳ号染色体为三条,该三体的基因型为EEe,因此该三体多的基因应该来自父本。【题目详解】题目中一子代是第Ⅳ号染色体三体的个体,基因型为EEe,而该个体的亲本中父本的基因型为Ee,母本的基因型为ee,因此该三体多出的基因来自父本,即父本产生了基因型为EE的精子,该精子的产生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Ⅳ号染色体的两条子染色体没有分离造成的,所以,未正常分裂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答案点睛】基因型为Ee的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时,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会产生基因型为Ee的精子,如果在形成精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时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则会产生EE或者ee的精子。6、C【答案解析】

德国的施莱登、施旺认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的基本单位,魏尔肖提出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不同的是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题目详解】A.理论思维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与可靠的科学实验和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二者结合促进了细胞学说的完善,A正确;B.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B正确;C.衣藻是真核生物,颤藻是原核生物,故组成衣藻和颤藻的细胞结构不同,C错误;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但是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D正确。7、D【答案解析】

A、为防止土壤浸出液浓度过高,不能获得单菌落,要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A正确;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防止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正确;C、可以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以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C正确;D、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D错误。故选D。8、D【答案解析】

1、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染色体数目变异可应用育种.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的方法是:秋水仙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低温诱导。【题目详解】A、抑制第一次卵裂导致染色体加倍,培育而成的个体为四倍体,A错误;B、用γ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形成的新个体为单倍体,B错误;C、利用核移植方法获得的个体为二倍体,C错误;D、极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受精卵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含有极体的受精卵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发育而成的个体为三倍体,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分析本题关键要分清参与形成三倍体的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体细胞(受精卵)含2个染色体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第2极体)含1个染色体组。二、非选择题9、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缺失)ⅡⅡ用深红棉与白色棉新品种杂交3/8【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深红棉细胞中的Ⅰ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是A和a,所以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能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因而培育的单倍体植株有两种;经过处理后获得粉红色细胞中Ⅱ上b基因所在的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培育新品种的处理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由于ⅡbⅡb为深红色、ⅡbⅡ为粉红色、ⅡⅡ为白色,所以粉红棉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白色的基因型为ⅡⅡ,遗传图解如图所示:。(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粉红色基因型为ⅡbⅡ,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欲得到能大量推广的粉红棉种子,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深红棉(ⅡbⅡb)与白色棉新品种(ⅡⅡ)杂交,后代全部为粉红色棉(ⅡbⅡ)。(3)基因A、a分别控制抗旱与不抗旱性状,位于染色体Ⅰ上,与控制颜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AaⅡbⅡ的新品种自交产生的子代中,抗旱粉红棉(A_ⅡbⅡ)的概率=3/4×1/2=3/8。【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能够根据图形分析与判断新品种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10、不会HCO3-HPO42-7.35-7.45内流电位变化【答案解析】

(1)0.9%的NaCl溶液是成熟红细胞的等渗溶液,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水分进出平衡,细胞形态不会改变。(2)Na+可与HCO3-、HPO42-等无机盐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维持血浆pH值相对稳定。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内流,产生兴奋。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11、逆转录RNA流向DNA翻译与mRNA互补配对基因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它不一定位于基因的外显子部位【答案解析】

对RNAi机理分析可知,Dicer能异识别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段,SiRNA片段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导致蛋白质不能合成。【题目详解】(1)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中心法则的图解如下:。后来在一些病毒中又发现了RNA复制酶和逆转录酶,从而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RNA流向DNA两条传递路径。由“RISC复合体连接到mRNA链上,导致蛋白质不能合成”可知,RNA干扰的实质是阻断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2)SiRNA片段与一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