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杭州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公开招考1名编外聘用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1页
2022年10月杭州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公开招考1名编外聘用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2页
2022年10月杭州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公开招考1名编外聘用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3页
2022年10月杭州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公开招考1名编外聘用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4页
2022年10月杭州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公开招考1名编外聘用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0月杭州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公开招考1名编外聘用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倒装是一种通过词序颠倒以增强表现力的修辞方式,在格律诗中,有些倒装句是为了迁就格律,有些是为了强调某一形象,加强语气、音节、突出话语的表现力。

下列诗句未使用倒装的修辞方式的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C.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词序颠倒;

②有些倒装句是为了迁就格律;

③有些是为了强调某一形象,加强语气、音节、突出话语的表现力。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的含义是皎皎明月照在松树间,淙淙清泉在石头上流动,按照正常词序应是明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符合“词序颠倒”,符合定义;

B项:“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诗句的含义是葡萄美酒装在夜光杯里,歌妓们弹奏起琵琶为战士们饮酒助兴,属于正常的词序,不符合定义;

C项:“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诗句的含义是我想念着香稻,那是鹦鹉啄剩下的稻粒,我想念着碧梧,那是凤凰栖息的凤凰枝,将香稻和碧梧前置,符合“词序颠倒”,是为了强调这两个形象,符合定义;

D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的含义是竹林喧响知是浣女归来,莲叶轻摇想是走下了渔舟,正常词序应是浣女归,属于“词序颠倒”,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2.7,14,10,11,14,9,(

),(

A.19,8

B.18,9

C.17,8

D.16,7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

第二步,数列有八项,考虑奇数项、偶数项分别成规律。

奇数项:7,10,14,(19),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做差如图所示:

猜测差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4+1=5,则所求项第一项为14+5=19;

偶数项:14,11,9,(8),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做差(前减后)如图所示:

猜测差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2+(-1)=1,则所求项第二项为9-1=8。

验证选项,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A选项。

解法二:数列有八项,考虑两两分组,分组情况为(7,14),(10,11),(14,9),组内做差分别为14-7=7,11-10=1,9-14=-5,规律为组内之差形成的新数列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组内之差为-5+(-6)=-11,选项中只有A选项(8-19=-11),满足规律。则所求项分别为19,8。

因此,选择A选项。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B.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不得用来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C.被告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D.原始证据的证明力通常高于传来证据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程序法常识。

A项错误,《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第三十七条规定:“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因此,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B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调取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听取当事人意见。”

C项正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D项正确,原始证据是第一手资料,直接来源于案件的事实,而传来证据是二手资料,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故正确答案为CD。4.与数字应用相伴而生的是“数字鸿沟”难题。老龄群体在适应数字时代上的吃力,一方面是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或设备不足,另一方面许多数字产品在设计中忽视了老年人需求。我们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在线上线下日趋融合的当下,从立法规划、政府决策到产业发展都应该着眼长远,要充分保障老年人的社会需求、权利和尊严,而不光把目光停留在年轻人身上。这就需要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兼顾消除老龄群体参与家庭、社区、社会生活的种种障碍,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便捷、多彩、温暖的社会环境。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数字化生活应该重视老龄群体的需要

B.部分老龄群体适应数字时代存在困难

C.代际之间的“数字鸿沟”现象如何产生

D.建设老年人友好型社会需要依靠数字技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首先提出了“数字鸿沟”的问题,第二句分析了导致数字鸿沟问题的两个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具体对策,即“充分保障老年人的社会需求权利和尊严”,“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兼顾消除老龄群体参与家庭、社区、社会生活的种种障碍,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便捷、多彩、温暖的社会环境”。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最后两句的对策为文段重点,强调在数字时代要侧重满足老年人的诉求。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为对策的概括归纳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文段为“指出问题—说明原因—给出对策”的行文结构,对策是文段论述的重点,即发展科技时要充分保障老年人的需求,消除老龄群体参与其中的种种障碍。正确答案应是对此的准确概括。

文段首先指出“数字鸿沟”是与数字应用相伴而生的难题;然后说明老龄群体较难适应数字时代的原因;接着基于我国现状,指出从立法规划、政府决策到产业发展都应该保障老年人的需求、权利等;最后强调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兼顾老龄群体的需要,消除老龄群体的种种障碍。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面对“数字鸿沟”应该如何做的问题,即我们在发展科技时要兼顾老龄群体的需要。A项表述与此一致。

B项侧重老龄群体在适应数字时代上存在问题,未体现具体对策,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强调“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而文段主要强调的是面对“数字鸿沟”应该如何做,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老年人友好型社会”无中生有,且该项侧重数字技术对于老年人的重要性,未体现如何帮助老年人解决“数字鸿沟”难题,排除。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提出在数字应用的背景下存在“数字鸿沟”这一问题,紧接着通过“一方面······另一方面······”论述老龄群体存在这一问题的具体原因,而后提出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应从多个角度保障老年人的社会需求、权力和尊严,尾句通过“这”总结上文提出具体对策,应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兼顾消除老龄群体的障碍,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故文段重点强调在数字化生活的当下,要着重关注老龄群体的需求,对应A项。

B项,“存在困难”为问题表述,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对应文段开篇,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文段重在强调要关注老龄群体的需求,而非强调“数字技术"的重要性,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互联网时代,助力解决老龄群体面临“数字鸿沟”难题》5.以下公文中可以不标注主送机关的是:

A.函

B.报告

C.公告

D.批复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文种知识。

第二步,公文的一些文种通常是不需要标注主送机关的,例如直接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周知性文件如公告、布告、通告,规范性文件如章程、条例、规定、办法,计划性文件如方案、规划、计划,还有决议、决定、会议纪要等。但是请示、批复、报告、函都必须标注确定的主送机关。

因此,选择C选项。

6.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

A.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B.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C.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经济增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规模扩大,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提高统一起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以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取代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

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C。7.福建人都是南方人,有些福建人不是教师。

由此可以推断:

A.有些教师是南方人

B.有些教师不是南方人

C.有些南方人是教师

D.有些南方人不是教师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键词“有些”,确定为集合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福建人→南方人

②有的福建人不是教师

第三步,进行推理。

由②换位可得:③有的不是教师的是福建人;

由①③递推可得:④有的不是教师的是南方人;

由④换位可得:有的南方人不是教师。

因此,选择D选项。

8.敲山∶震虎

A.张灯∶结彩

B.登高∶望远

C.飞檐∶走壁

D.争强∶好胜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敲山”的目的是“震虎”,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张灯结彩”指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喜庆的景象,“张灯”与“结彩”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B项:“登高望远”指登上高处,看得更远,“登高”的目的是“望远”,二者属于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飞檐走壁”指在屋檐上飞,墙壁上走,“飞檐”与“走壁”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D项:“争强”与“好胜”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9.“海上联合-2012”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在大连举行。(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海上联合-2012”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于2012年4月22—27日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以海上联合防御和保卫海上交通线作战为主题,进行包括联合护航、联合防空、联合反潜、联合反劫持、联合搜救、联合补给和对海、对潜、对空实弹射击等内容的演练。

故表述错误。10.北京当地时间是3月16日18时,则此时华盛顿的时间是(

)。

A.3月16日5时

B.3月16日16时

C.3月15日18时

D.3月17日18时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科技。

北京位于东八区,华盛顿位于西五区,中间相差13个时区,华盛顿比北京晚13个小时,按东加西减的规律,此时华盛顿的时间为3月16日5时。

故正确答案为A。11.在数字1、2、3、4、5、6中选取若干个数(),使得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但不是5的倍数。则选取方法有:(

)。

A.18种

B.19种

C.20种

D.21种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故取若干数字其和在之间,满足是3的倍数但不是5的倍数的有3、6、9、12、18、21。

若和为21,则只有1种选取方法:;

若和为3,则有2种选取方法:;

若和为18,则可视为在所有数字中选出和为3的丢弃,即也只有2种选取方法;

若和为6,则有4种选取方法:;

若和为9,则有5种选取方法:;

若和为12,则可视为在所有数字中选出和为9的丢弃,即也有5种选取方法;

故共有种选取方法。

故正确答案为B。12.(

)对于汽车相当于(

)对于相机

A.轮胎手机

B.速度像素

C.马达快门

D.单车单反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前后关系一致的即正确答案。

代入A项,轮胎是汽车的组成部分,手机与相机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速度是衡量所有汽车行驶快慢的指标;像素只是衡量数码相机清晰度的指标,其不是衡量胶卷相机清晰度的指标,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马达是汽车的组成部分,快门是相机的组成部分,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单车和汽车是并列关系,单反是相机的一种,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13.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优劣,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科学而且精准地________两大法律价值,一方面是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同时又不能过度影响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相信随着各方积极参与讨论,________,最终一定会制定出一部良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实现二者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衡

集思广益

兼顾

B.权衡

齐心协力

融合

C.衡量

博采众长

统一

D.均衡

广开言路

两全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一方面是保障……,同时又不能过度影响……”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把握好尺度,将两者都要处理好。B项“权衡”比喻衡量、考虑、比较。C项“衡量”指比较、评定,考虑、斟酌。这两个词语均没有最终效果的体现。故排除B项、C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实现二者的________”。D项“两全”指顾全双方,成全两个方面。语义重复,排除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集思广益”指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发现本题从第三空入手可较快锁定答案。文意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要将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和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同时考虑到,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不符合文意的B、C及与文意重复的D。第二步,验证剩余两空。

本题从第三空入手可较快锁定答案。由“一方面是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同时又不能过度影响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可知,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要将这两方面都顾及。“兼顾”指同时照顾几个方面,填入符合文意。“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统一”指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文意未体现将两方面合成一体之意,排除B、C。“两全”指顾全两个方面,与“二者”语义重复,排除D。

验证第一空和第二空:“平衡两大价值”表述无误;“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与前文说的“各方积极参与讨论”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本题从第三空入手,由文段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出“个人信息权益的保障”和“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两者都应当照顾得到,不能偏废的意思,A项“兼顾”指同时照顾几个方面,符合文意,保留。B项“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C项“统一”指使成一体,文段并未体现使两者融为一体的意思,均排除;D项“两全”指顾全两个方面,与前文“二者”语义重复,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A项“平衡”指使平衡的意思,置于此处搭配恰当,且对应后文“一方面是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同时又不能过度影响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符合文意,保留。

第二空,代入验证。A项“集思广益”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能够体现出“各方积极参与讨论”的意思,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一部建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体系的专门立法》14.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虽然在空间和情感上越来越______,但是每个人的利益却又________地与他人的利益和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促成人们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呼吁公共利益。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冷漠无孔不入

B.疏离前所未有

C.隔绝迫不得已

D.封闭始料未及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横线前后文意有明显的转折关系,根据“与他人的利益和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知所填词语需要与“紧密联系”形成转折,且能同时搭配“空间和情感”。A项“冷漠”无法同时搭配“空间”和“情感”,“冷漠”意思是冷淡,不关注,常用“态度冷漠”,无法与“空间”搭配,排除。C项“隔绝”,可与“空间”搭配,常用“与世隔绝”,但无法与“情感”搭配,排除。

第二空,B项“前所未有”,指从来没有过的,常用作褒义,在此用来形容联系的紧密程度,且与前文“在这个时代”的时间状语构成对应,符合语义,当选。D项“始料未及”指没有想到,在意料之外的,而文段并没有之前有所设想之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错位的呼吁》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应与“空间和情感”同时搭配。A项“冷漠”指情感方面,可用来修饰“情感”,“空间冷漠”不能搭配,排除A项。B项“疏离”指疏远,既可以与“空间和情感”搭配,也可以跟在“越来越”后面,表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程度加深,符合文意。C项“隔绝”和D“封闭”指一种已形成的状态,而该空前“越来越”指程度的加深,后面不能跟“隔绝”和“封闭”,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前所未有”指以前没有过的,放在此空指“人与人之间联系异常紧密”,正好能够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空间”与“冷漠”搭配不当,排除A。第二空,“迫不得已”指不情愿;“始料未及”指在意料之外。句中说的是这个时代人们之间的利益联系更紧密,未含有不情愿和意外的意思,排除C、D。故本题选B。15.职业道德的定义简单讲就是人的行为应该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

第二步,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可见,“职业道德的定义简单讲就是人的行为应该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说法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

不同的职业人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特殊的职业关系,包括了职业主体与职业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职业团体之间的关系、同一职业团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劳动者、职业团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6.阿兹特克文明的帝国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在给人以神秘感的同时,也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的

,光辉帝国史与悲惨殖民史的

,令人在心驰神往的同时,感慨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纠缠消散

B.交织更迭

C.重叠嬗变

D.合契幻灭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表示“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的关系,A项“纠缠”指相互缠绕、搅扰,感情色彩偏消极,且通常形容人与人的关系复杂,用在此处搭配不当,排除;C项“重叠”指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D项“合契”指相符合、相一致,文中来形容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的关系,两者不可能完全一样,排除C项和D项;B项“交织”意为错综复杂地合为一体,符合文意,当选。

验证第二空,B项“更迭”指交换、交替,与后文“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形成对应。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阿兹特克文明的兴衰》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给人神秘感,也透出忧伤”可知,帝国都城的神话传说和真实故事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A项“纠缠”指相互缠绕或遭人烦扰不休,通常形容人与人的关系,文段说的是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C项“重叠”指(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很明显“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是不同的,“重叠”语义过重,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光辉帝国史与悲惨殖民史”“时过境迁”可知,帝国历史和殖民历史是相互更替的。B项“更迭”指轮流更替,常与“人事”“朝代”搭配,且与前后文形成对应,符合文意。D项“幻灭”指希望、理想等像幻境一样地消失,不符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四个词语意思差别较大,可根据词义辨析,确定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确定答案。第一空,“纠缠”指相互缠绕或遭人烦扰不休,含有贬义,与后文“心驰神往”的语境不符,排除A。“重叠”指(相同的东西)一层一层堆叠,用来形容“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之间的关系不恰当,排除C。“合契”指相符合、相一致,“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不可能相一致,排除D。B项“交织”指错综复杂地合在一起,符合文段语境,正确。

验证B项第二空,“更迭”指交换,更替。形容“光辉帝国史与悲惨殖民史”的更替用“更迭”恰当。

故本题选B。17.定义XY=3X-Y²,则(62)+(26)的值为?

A.-12

B.-14

C.-16

D.-18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根据XY=3X-Y²,故原式(62)+(26)=(3×6-2²)+(3×2-6²)=-16。

因此,选择C选项。

18.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除了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还包括(

)。

A.赵国

B.魏国

C.鲁国

D.秦国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故正确答案为ABD。19.常见的调查报告标题有三种形式,不包括下列形式中的(

)。

A.公文式标题

B.揭示主题式标题

C.正副式标题

D.新闻式标题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写作与处理。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

A项正确,调查报告公文式标题的写法就是按照“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的公式拟制标题。

B项正确,调查报告揭示主题式标题,十分简洁,讲究实事求是,通过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C项正确,调查报告正副式标题中正标题一般采用常规文章标题写法,用正标题突出调查报告的主旨,副标题则常由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组成,表明调查的对象、范围、性质、特点等。

D项错误,新闻式标题是在新闻正文内容前面,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其字号大于正文,作用是划分、组织、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0.运用领导方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多样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具体性原则参考答案: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常识。

A项错误,多样性原则不属于领导方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排除。

B项正确,领导方法应坚持目的性原则是指领导方法要为一定的领导目标服务,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具体表现为领导者使用某种领导方法的自觉性,当选。

C项正确,领导方法应坚持创造性原则是指领导者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肯动脑筋、肯想问题,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当选。

D项正确,领导方法应坚持具体性原则是指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客观条件的不同,工作对象的不同等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CD。21.“路怒族”是近来出现比较多的名词,指汽车驾驶员带着愤怒去开车。最近,因为“路怒”导致了多起交通事故或刑事案件的发生。对此,甲乙两人进行了评论:

甲:“路怒”成为导致交通事故的新的现象,主要就是因为驾驶员的心态不好。驾驶员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以后的驾驶员考试中应该增加情绪控制的考试。有“路怒”倾向的人不得发驾驶证。

乙:近来这种现象是越来越多,但“路怒”的出现,主要不是因为情绪的问题,而是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的行为导致对方其他驾驶人员的危险行为,根源在于某些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不符合交通规则。所以,应该加强驾驶员的规则意识和对违反交通规则的驾驶员的处罚。

甲乙而二人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

A.“路怒”是不是普遍问题

B.“路怒”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C.驾驶员应该具有什么素质

D.“路怒族”应不应该发驾驶证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甲:“路怒”主要就是因为驾驶员的心态不好。驾驶员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以后的驾驶员考试中应该增加情绪控制的考试。有“路怒”倾向的人不得发驾驶证。

乙:“路怒”主要不是因为情绪的问题,而是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的行为导致对方其他驾驶人员的危险行为,根源在于某些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不符合交通规则。所以,应该加强驾驶员的规则意识和对违反交通规则的驾驶员的处罚。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两人都承认“路怒”是普遍问题,该项不是两人争论的主要问题,排除;

B项:两人对“路怒”的原因作了不同解释,并提出了不同解决对策,当选;

C项:两人争论的主要问题在于“路怒”的原因及解决对策,而非驾驶员的素质,排除;

D项:只有甲谈到不应给有“路怒”倾向的人发驾驶证,而乙没有对此问题提出看法。该项不是两人争论的主要问题,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2.以下哪项可以看作是对该实验结果的应用(

)。

A.晚上尽量将卧室中的绿植移出

B.山茶、桂花、白兰等喜酸性土的植物,不要喷洒碱性溶液

C.从葛根、百合、芡实等野生植物中提取淀粉

D.对塑料大棚中喷施二氧化碳,以促进大棚内蔬菜的光合作用,实现增产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物实验。

A项错误,晚上将卧室中的绿植移出是考虑到植物呼吸会消耗氧气,但上述实验只是验证了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植物晚上是否会消耗氧气则不得而知。

B项错误,上述实验中并未设置酸性土壤,也没有对植物喷洒碱性溶液。

C项错误,由上述实验可知植物光合作用会产生淀粉,可用碘酒检验淀粉,但葛根、百合、芡实等野生植物体内是否淀粉含量较多、是否容易提取等均未提及,故从野生植物中提取淀粉与本实验结果无关。

D项正确,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塑料大棚中喷施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农作物产量。

故正确答案为D。23.(

)。

A.0

B.10001

C.50001

D.50005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方法一:原式。

方法二:多位数乘法可以考虑尾数,原式为尾5-尾5,结果尾数为0,只有A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A。24.在古代,许多诗人的作品是通过个人题壁、歌女吟唱的方式传之四方。在现代,传统文化不仅可以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影视等形式进行传播,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用具进行传播。作为文房清玩的笺纸,由于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扮演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角色。笺纸中不仅有图画,而且有书法、有篆刻、有诗词、有掌故,通过笺纸,人们可以重温诗、词、歌、赋的名句,可以品味传统文化的精神。比如,林纾的宋人词意笺,陈师曾的杜甫诗意笺,都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唐诗宋词。

上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途径以笺纸为主

B.唐诗宋词的普及与诗词意笺密不可分

C.诗词作品的传播形式古今有异

D.笺纸发挥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在古代,许多诗人的作品是通过个人题壁、歌女吟唱的方式传播,接着论述在现代,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播。随后引出“笺纸”这个话题,紧接着通过结论词“因此”进行总结,指出“笺纸”扮演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角色,文段结尾对笺纸传承传统文化进行了举例说明。故文段为分总分结构,强调“笺纸”对传承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对应D项。

A项,“现代传播途径以笺纸为主”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唐诗宋词”对应“比如”之后举例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缺少文段主题词“笺纸”,且“传播形式”对应“因此”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中国笺纸:微型国画的人文情怀》25.在针对儿童早期生活与过敏性疾病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相比早期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城市里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过敏性疾病,与此同时,早期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其呼吸系统内微生物群的发育较为迟缓和不充分,而农村孩子的发育较为成熟。因此研究认为,儿童体内微生物群发育不良是过敏性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早期生活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越高,儿童出现空气过敏源致敏的概率就越高

B.早期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比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胃肠道内微生物群发育更迟缓

C.过敏性疾病与人体免疫功能有关,微生物群是形成良好免疫功能的重要因素

D.过敏性疾病的儿童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较少,而该物质是调节免疫作用的细胞因子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儿童体内微生物群发育不良是过敏性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

论据:相比早期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城市里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过敏性疾病,与此同时,早期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其呼吸系统内微生物群的发育较为迟缓和不充分,而农村孩子的发育较为成熟。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讨论的是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出现空气过敏源致敏具有相关性,但并未明确说明城市化水平高就是儿童过敏的原因,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不明确项。该项讨论的是“胃肠道内微生物群”发育情况,但并未提及胃肠道内微生物群发育不良是否会导致儿童出现过敏性疾病,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建立联系。该项指出微生物群影响免疫功能,进一步导致过敏性疾病,建立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具有加强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引起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因素是体内白细胞介素较少,说明不是体内微生物群的发育情况,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26.公共场所彰显以人为本的情怀,亦需以文明的形象来守护这良好氛围,“蹭凉”须有度,“蹭凉族”应

“公地”与“私域”的边界,遵循最起码的文明规范,这既是对提供纳凉场所的尊重,也是对自身文明素养的一种

,切莫因“蹭凉”而丢了文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恪守检视

B.谨记鞭策

C.明晰提升

D.遵从砥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边界”,根据“遵循最起码的文明规范”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严格遵守边界不逾越之意,A项“恪守”指严格遵守,常搭配纪律、制度、规定等,置于此处意为严格依照公共场所的规定而不越过“公地”与“私域”的界线,搭配恰当,符合文意,保留。C项“明晰”指使清楚明白的意思,常搭配边界、责任等,搭配恰当,但无法体现出对边界的遵守,排除;B项“谨记”指牢记,常搭配教诲、教训等,D项“遵从”指遵照并服从,常搭配决议、指示、教导等,均与“边界”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搭配“文明素养”,A项“检视”指检验查看,置于此处意为人们遵循文明规范的行为是对内在素养的审视,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蹭凉”莫丢了文明》27.当前,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参政意识与参政能力还不能适应现代政治生活的客观要求。政治文化的载体是人,人的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治文化的发展程度。我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而农村人口中文盲又占有相当的比重。可见(

)。

A.我们迫切需要提高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以创造适应现代政治生活需要的政治文化

B.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都是糟粕,需加以摒弃

C.我国的城镇居民已有较成熟的政治文化了

D.我国农村大多数人还没有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中心理解题。文段先说我们国家现在人们的参政能力跟不上政治生活的发展要求,第二句说人的文化素质关系政治发展的程度,第三句话说我们国家现在的人口大多数在农村,并且文盲人数较多,可见作者想说的中心就是政治能不能发展就取决于我国农村地区人民文化素质能否得到提高。故A选项是对文段中心意思的体现。

B选项的信息文段并未涉及,排除。

C选项谈论城镇居民的政治文化,和文段谈论的农村民众文化水平不符,排除。

D选项只是对文段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没体现出对问题的解决,排除。

故正确答案A。

28.操作∶手册

A.指挥∶乐谱

B.老师∶黑板

C.诗人∶诗歌

D.作家∶书稿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按照手册操作,按照乐谱指挥。故答案选A。2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有大量三角形出现,考虑数三角形个数。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为2、3、4,呈等差数列;第二行三角形的个数也依次为2、3、4,问号处应选择一个三角形个数为4的图形,只有A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30.下列事件最合乎逻辑的排列顺序为(

(1)虚心请教

(2)领导布置重要任务

(3)街头散心偶遇老领导

(4)思路豁然开朗

(5)缺乏经验进展缓慢

A.2-3-5-1-4

B.3-2-5-1-4

C.2-5-3-1-4

D.3-2-5-4-1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

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工作中遇到难题如何解决”的过程。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2)、事件(3)和事件(5),只有先有“领导布置重要任务”,才会“缺乏经验进展缓慢”,从而“街头散心偶遇老领导”,因此顺序为(2)-(5)-(3),排除A、B、D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C。31.某市政府向本省司法厅行文,请求在行政立法规范、普法工作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采用文种应是(

)。

A.函

B.报告

C.请示

D.纪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写作与处理。

A项正确,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市政府和省级司法厅属于不相隶属机关,商洽工作应当适用函这一文种。

B项错误,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C项错误,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D项错误,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故正确答案为A。3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们谩骂法庭执法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B.大会期间,代表们认真学习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C.尽管克隆技术引发的多方面问题至今仍有许多难以明确给予定论,但对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应当严格禁止。

D.从大量观测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成分赘余,“实属是”为两个动词作谓语,重复,可以删去“实属”或删去“是”。

第二步,B项句式杂糅,“认真学习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为两句话杂糅在一起,可改为“认真学习《公民道德规范》,领会其精神实质”。

第三步,C项句子结构完整,且表述准确,没有语病。

第四步,D项缺少主语,“告诉”之前是介词结构,不可充当主语,应该去掉“从”和“中”。

因此,选择C选项。

33.供水企业“哭穷”往往是听证会上为涨价辩护最体面的说辞。在相关部门率先公开的监审报告中,供水成本中的“水分”着实令人咂舌。一些不合理的招待费用也跟供水成本挂钩,包括自来水在内的公共资源类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确实复杂。但是,不管怎样专业化规范与渐进式改革,防止企业以一己私利绑架社会公共利益,都应成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若想挤干公共产品与服务成本中的“水分”,就不能让第三方的成本监审走过场,更少不了政务公开阳光的持续照耀。

上述文字论述的中心是:

A.供水企业需“自省”

B.成本“水分”需挤干

C.服务成本需降低

D.成本监审需“给力”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供水成本中的‘水分’着实令人咂舌”这一问题,接着解释说明,最后提出对策“若想挤干公共产品与服务成本中的‘水分’,就不能让第三方的成本监审走过场,更少不了政务公开阳光的持续照耀”。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为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自省”在文中没有出现,无中生有。C项:“成本”表述错误,原文没有提到降低成本,而是强调把一些不该有的费用去掉。D项:“成本监审”只是对策的其中一条,原文还有“政务公开阳光的持续照耀”,表述片面。

34.下列游乐项目中,人体能感受到失重状态的是:

①火箭升空②跳楼机③过山车④碰碰车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失重。

第二步,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失重。确切地讲,当加速度竖直向下时为失重状态。①火箭升空是火箭克服地心引力飞升的过程,由火箭产生的推力减去其本身的重力后,两个力之差为其提供向上的加速度,所以火箭升空属于超重。②游客在乘坐跳楼机时是以重力加速度垂直向下跌落,加速度为竖直向下,所以属于失重状态。③坐过山车向下俯冲时,过山车给人体提供的支持力比本身的重力要小很多,所以坐过山车也会产生失重的情况。④碰碰车是一种在普通地面驾驶或对撞的游乐设施,它不会令人体产生失重的感觉。故②③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35.团扇:羽毛扇:舞蹈扇

A.宣纸:餐巾纸:铜版纸

B.圈椅:实木椅:办公椅

C.排球:羽毛球:乒乓球

D.墨镜:老花镜:显微镜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团扇、羽毛扇、舞蹈扇都是扇子,但命名的方式有所不同。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团扇、羽毛扇、舞蹈扇分别是根据形状、材料、功能来命名的。

A项,宣纸、餐巾纸、铜版纸分别是根据产地、功能、硬度来命名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圈椅、实木椅、办公椅分别是根据形状、材料、功能来命名的,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排球并不是根据形状来命名的,羽毛球是根据材料命名的,兵乓球是因其打击时发出的声音而得名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墨镜并不是根据形状来命名的,老花镜和显微镜是根据功能来命名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36.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凌乱,先考虑属性,九宫图内每幅图都由直线和曲线构成,A、B、C项都是直线构成。

故正确答案为D。

题目适合结合选项来破题。37.在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其优劣;但在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决断后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属于决断后效应的是:

A.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一番考量之后他认为留下来要面对许多复杂关系,不如重新开创新天地

B.某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最后她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其中一款,可到货后发现这款有色差

C.某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班长建议选B。事后,老师认为选B完全正确,因为B最终夺得冠军

D.某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最后他听从老师建议选择了甲大学,从此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但考量之后他认为留下来要面对复杂关系,这只是他的认知,并没有进行决断,不符合“作出选择之后”,更不符合“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对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最后选择了其中一款,发现有色差,只是描述情况,并没体现“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老师对A与B的选择犹豫不决,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但赛后认为选B是正确的,是因为他夺冠了的结果证明选择正确,并没体现因为做出决策而对A、B重新评价,不符合“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对甲乙两所大学犹豫不决,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选择了甲大学之后,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符合“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

②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其决定出去开创新天地后对于原本去留的评价态度未明确,不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

B项:某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其中一款,可到货后发现这款有色差,描述的是事实,未体现“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

C项:某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老师认为选B完全正确是基于结果得出的评价,不是自己主观的判定,不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

D项:某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最后他选择了甲大学,并从此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决断后效应是因为做出了决断而对某个事物的态度发生改变,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一关键信息。决断后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难以决断每个事物的优劣,但是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A项,“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并未体现他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

B项,该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说明她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做出选择后发现所选的手机有色差,这只是对手机客观情况的描述,并未体现该女士对手机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

C项,该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后来老师的态度发生变化是因为B最终取得了冠军,而不是因为自己做出了选择,不符合定义。

D项,该学生“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当他选择甲后,就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即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38.下列哪段话最适合做这段文字的结尾?

A.柏拉图认为荷马是全希腊的老师,虽然他指出荷马史诗中真理成分有限,但是承认其无法动摇的崇高地位。

B.色诺芬尼曾说,“自古以来,所有人都受教于荷马”。除了文学和教育上的价值,荷马史诗也反映了古希腊人生活中的许多细节。

C.尽管我们无法从荷马史诗中总结出一部关于所有艺术和科学的百科全书,但至少可以对当时的科学水平有所了解。

D.荷马史诗是早期希腊文化的代表,是我们认识古希腊社会历史的材料,科学知识不是史诗中最重要的内容,但可以作为有趣的切入点,让我们更深入地走进那个遥远的世界。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的结尾是对整个文段内容的总结,故要对前文内容进行综合把握。前面四段都是在围绕荷马史诗中记录的科学事件展开论述,那么文段结尾也应该总结荷马史诗中的这些科学对我们的作用。D项指出荷马史诗中的科学可以作为有趣的切入点,让我们可以通过荷马史诗来深入了解那个遥远的世界,符合文意,当选。

A、B两项均没有针对科学的相关表述,不能作为文段的总结,均排除;

C项,“艺术”在文段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且文段想强调我们通过荷马史诗中的科学可以对那个时代产生研究的兴趣,并不是想要了解当时的科学水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荷马史诗中的科学》39.当年的美丽楼兰,这个绿洲上的王国,丝绸之路的要塞,总是驼铃叮当,人迹熙攘,多么地令人眼热而起兵戎呢。周边的游牧民族厮杀终年不歇,北方的匈奴汹汹如潮肆意南侵,连大汉王朝也皇皇挺兵饮马于此。说话间,________的谋略,_______的交响,绿野上驰骋的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尔虞我诈

万马奔腾

B.经天纬地

秣马厉兵

C.汪洋恣肆

戎马倥偬

D.纵横捭阖

金戈铁马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谋略”“交响”“驰骋的一世之雄”可知,应该填入中性偏积极感情色彩的成语,同时与“谋略”搭配。A项“尔虞我诈”指表示彼此互相欺骗。感情色彩偏消极,排除A项。B项“经天纬地”形容人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和气魄,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才能;C项“汪洋恣肆”通常比喻写文章时气势豪放、潇洒自如。两者均不能与“谋略”搭配,排除B项和C项。D项“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由“交响”“绿野上驰骋的一世之雄”可知,该空描写一种战争场面。“金戈铁马”指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有战争的含义,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整个文段前两句是完整语句,找解题的线索,“起兵戎”、“南侵”、“皇皇挺兵饮马于此”都体现文段为打仗的语境。那么接着看,第一空,体现打仗语境且搭配“谋略”。B项“经天纬地”指以天为经,以地为纬,比喻人的才智极大。多表述为“经天纬地之人”“经天纬地之才”,确与“谋略”搭配不恰当,且不符合打仗的语境,故排除。C项“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与“谋略”搭配不当,且未体现打仗的语境,排除。A项“纵横捭阖”指用辞令测探、打动别人,形容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的手段,符合语境且搭配谋略;D项“尔虞我诈”表示彼此互相欺骗,能够体现打仗的语境,但偏消极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基本第一空就能锁定A,但如果觉得“尔虞我诈”也行,先留着。

看第二空,要符合打仗语境,且搭配“交响”,A项“金戈铁马”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与“交响”搭配恰当,符合语境,当选。D项“万马奔腾”指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与打仗语境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排除感情色彩不符的A项和与“谋略”搭配不当的C项。第三步,辨析第二空词语含义,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尔虞我诈”指彼此猜疑,互相欺骗,含贬义,与“谋略”的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用来形容“谋略”不恰当,排除C。B项“经天纬地”指谋划天下之事;D项“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二者与“谋略”搭配均恰当。

第二空,“秣马厉兵”表示喂饱马,磨快兵器,指准备作战;“金戈铁马”本意是金属制的戈,披铁甲的战马,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此处与“交响”搭配,形容战争的场面,“金戈铁马”更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D。40.为虎添翼:如虎添翼

A.好为人师:善为人师

B.一字不差:一字不落

C.无所不至:无所不知

D.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为虎添翼是指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如虎添翼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事物更加强大了,二者虽不是近义关系,但都是围绕同一个事件,表达了不同的意思,且为虎添翼是贬义词。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好为人师是指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喜欢以教育者自居。善为人师是指善于做别人的老师,二者不是近义关系,同样也是围绕“为人师”这件事表达了不同的意思,且好为人师是贬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一字不差是指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雷同。一字不落是指整篇文章都仔细逐字逐句地阅读或背诵,一个字也不落下,二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无所不至与无所不知不是近义关系,但无所不至是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无所不知是说什么事情都知道,二者并不是围绕同一件事表达不同的意思,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耸人听闻和骇人听闻都是形容使人十分吃惊,二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1.孙某因醉酒驾驶机动车,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六个月,这体现了法的: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强制作用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的价值和作用知识。

第二步,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通过制裁、约束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针对对象是违法者的行为。法的强制行为不仅在于制裁违法犯罪行为,而且还在于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增进社会成员的安全感。题干中对孙某违法行为判处六个月的拘役刑罚,属于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故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指引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题干中未体现指引的特点。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项:评价作用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法律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评价作用。这里讲的评价作用的对象是指他人的行为。题干中未体现评价的特点。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教育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某种教育作用。这种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有人因违法而受到制裁,固然对一般人以至受制裁人本人有教育作用,反过来,人们的合法行为以及其法律后果也同样对一般人的行为具有示范作用。题干中未体现教育的作用。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4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可以(

)。

A.申请调解

B.仲裁

C.诉讼

D.协商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故正确答案为ABCD。43.在“我爱唱歌”擂台赛中,六名歌手互相之间都要PK一次,赛制规定每人每天PK一次,用五天时间赛完。已知第一天1号和4号PK,第二天3号和6号PK,第三天4号和6号PK,第四天2号和3号PK,那么第二天1号和几号选手PK,才能使五天内六名歌手互相之间都恰好PK一次?

A.2

B.3

C.5

D.6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条件可知下图:

因为每人每天只PK一次,所以第二天不能再出现3号和6号,排除B、D两项。

此时无法继续推理,考虑代入法。

代入A项,第二天1号和2号PK,则4号和5号也在第二天PK,如下图:

14,45,46分别出现在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那么24和34应该出现在第四天和第五天,又因为23出现在第四天,所以24和34都不能出现在第四天,所以该种情况不存在,即12不能同时出现在第二天,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44.面对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形势,更多大学生依旧一路追捧“中国第一考”。这表明要实现就业,劳动者应该:

A.靠政府安排实现就业

B.努力追求高薪职位

C.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D.树立职业平等观

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职业道德知识。

第二步,面对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更多大学生追捧“中国第一考”这种现象,要实现就业,作为劳动者而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不可盲目从众、攀比。劳动者应当认清经济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把握机遇,理性选择,克服自身不足,努力提升自己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要树立自主择业观、平等就业观、竞争就业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因此,选择CD选项。

A项:靠政府安排实现就业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就业观念,要实现就业,劳动者不应该有这种就业观念,故A项错误,排除。

B项: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要实现就业应当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而不能只是努力追求高薪职位,故B项错误,排除。

45.统计学家告诉我们,买一张彩票正好中大奖的概率________──比如说,英国国家彩票的中奖概率大概就只有1400万分之一,相当于你连续投24次硬币全是正面朝上,远远低于被________的陨石砸中的可能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微不足道祸从天降

B.绝无仅有不期而至

C.不可多得不期而遇

D.微乎其微从天而降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和选项,抓住文段关键信息“——”,通过后文解释说明的内容,判断第一空词语的含义。第二步,代入第二空词语验证答案。第一空,由“概率大概就只有1400万分之一”可知,此处意为中奖的概率非常小。“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绝无仅有”指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稀有,也用来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贵。“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这三个词语均不能用来描述中奖的概率,排除A、B、C。“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填入符合句意。

第二空,用“从天而降”修饰陨石也恰当。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填入的词语用来修饰“概率”,根据空后面的“1400万分之一”可知,中奖概率非常小。A项“微不足道”形容非常渺小,不值一提,侧重强调事物的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与“概率”搭配不当,排除A项。B项“绝无仅有”形容极其少有,与“概率”搭配不当,排除B项。C项“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常与“人才”搭配,与“概率”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能与“概率”搭配,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从天而降”指突然出现或突然降临,与“陨石”搭配恰当,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概率”,后文通过例子对横线处进行解释说明,横线处所填词语应该表达概率“小”的含义,D项“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符合文意。A项“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侧重不重要,且和“概率”搭配不当,排除;B项“绝无仅有”形容非常稀有,侧重少,而文段侧重概率小,且置于此处程度过重,排除;C项“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强调珍贵,和“概率”搭配不当,排除。

验证第二空,D项“从天而降”比喻出人意料地突然来临或出现,和“陨石”搭配合理,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46.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是(

)。

A.服务性

B.收费制

C.营利性

D.提供精神产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相关制度。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A项正确,事业单位的功能特征包括四点:①公益性;②服务性;③知识密集性;④公立公有性。其中,服务性是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

B、C项错误,收费制、营利性主要是企业的运营特点,与事业单位无关。

D项错误,提供精神产品是文化产出和产品,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都可以提供精神产品,但不属于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

故正确答案为A。47.著作∶书∶丛书

A.裙子∶衣服∶服装

B.树∶树林∶森林

C.成语∶词语∶词汇

D.人∶人群∶人民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著作是书的一种,前两词为种属关系;丛书是指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且书是构成丛书的唯一要素,后两词为组成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衣服是服装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树不是树林的一种,二者不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成语是词语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词汇是指特定范围下的一类词语的总和,二者为组成关系,且词语是构成词汇的唯一要素,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人与人群不是种属关系,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48.小李的姨父是小宋的舅父,现小李和小宋要求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认为(

)。

A.他们是两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不能结婚

B.他们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不能结婚

C.他们是四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不能结婚

D.他们是旁系姻亲关系,可以结婚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小李的姨和他姨父是通过婚姻而结婚的,没有血缘纽带。因此小李和小宋不存在血亲关系,可以结婚。

故正确答案为D。49.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节约优先

B.保护优先

C.自然恢复为主

D.开发利用为主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故正确答案为ABC。50.谎言是指一句或者一些话,说话人将其认为真实的事件(他可能自己都不清楚事情的真实性)说成不真实的给听者,使听者相信“不存在”的事物“存在”;或者将真实存在的事物说成“不存在”。以下属于谎言的是(

)。

A.小张被确诊得了癌症,他没有告诉家人。在积极自我调整作息和生活后,身体恢复,病灶消失,这时他告知家人自己已经远离了癌症

B.家境贫困的小李一直课余打工赚取生活费。他大四时想报考研究生,学习很紧,没有时间打工,仍对父母说自己靠打工挣得的钱来维持生活没有问题

C.杨某告诉小钱,可以为她和她的同学小陈在外地找到工作,小钱欣喜地告诉小陈。后杨某让两人在某地的工厂工作,工资很低没有休息日,小陈认为小钱欺骗了她

D.老刘故地重游时见到老同学,问起一位老熟人,老同学告诉他这位老熟人得了病走了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使听者相信“不存在”的事物“存在”;或者将真实存在的事物说成“不存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小张被确诊得了癌症时没有告诉家人,不存在是否说谎。身体恢复后告知家人自己已经远离了癌症,与真实情况相符,不属于说谎。

B项,没有时间打工赚取生活费却告诉父母自己靠打工挣得的钱生活没有问题,使父母相信“不存在”的生活费“存在”,符合定义。

C项,杨某告诉小钱可以帮她在外地找到工作,事后杨某确实帮她在某地的工厂工作,与真实情况相符,不属于说谎。

D项,老同学告诉老刘这位老熟人得了病走了,不能根据选项分析出这位“老熟人”的现状,所以无法判断老同学所说的话的真实性,不能判断是否说谎。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B。51.在原始社会,人们唱歌、跳舞,但是不写诗,因为那时候没有文字。同理,史前时代的人也演剧,而且有文字之后多数中国戏剧演员并不识字,戏剧演出主要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与传播的。然而长时间以来,人们陷入了文字与文献崇拜的陷阱不能自拔,乃至文献考据一直成为文学史、戏剧史研究中最受推崇、最有效接近历史真实的研究方法。如果戏剧史研究领域有“新材料”的话,那一定不仅仅是文献。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了:

A.戏剧史研究要对接传统研究并突破局限

B.戏剧史研究要更新理念并创新研究方法

C.戏剧史研究既要重文献又要重考证考据

D.戏剧史研究应扩大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

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指出,

由于没有文字,

在原始社会人们唱歌、跳舞,

但是不写诗,

有了文字之后由于中国戏剧演员不识字,

人们戏剧演剧主要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与传播,

也就是人们受到文字的限制。紧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然而”指出问题,

人们戏剧史的研究方法错误,

过于依赖文字和文献。尾句通过假设给出文段的主旨句,

“如果戏剧史研究领域有‘新材料’

的话,

那一定不仅仅是文献”,

也就是戏剧史研究要有除了文献之外的新研究方法,

跳出原来注重文字和文献的研究理念。

第二步,

对比选项。B项符合文段主旨。

因此,

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由“主要强调”可知,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判断。首先浏览题干,文段论述的是有关戏剧史研究的话题。然后抓住文段中间部分的关联词“然而”,判断文段为转折结构,且论述重点在转折后。最后分析转折后的内容,归纳概括文段的主旨。

文段首先介绍在原始社会由于没有文字,人们唱歌、跳舞而不写诗,戏剧主要也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与传播;接着以“然而”转折说明长时间以来人们在文学史、戏剧史研究中陷入了文字与文献崇拜陷阱,文献考据成为最受推崇的研究方法;最后以一种假设情况指出,如果戏剧领域有新材料,那一定不仅仅是文献。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戏剧史研究不应该局限于文献这一种研究方法,应创新研究方法,也应注意那些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戏剧。B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同义转述。A项,文段指出“传统研究”存在的问题,强调的是要更新理念,而非“对接传统研究”,排除。C项,文段强调的是在文献考据外,要重视口传心授传播的戏剧材料,而非“考证考据”,排除。D项,“扩大研究领域”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先介绍了在原始社会是没有文字的,戏曲传播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接着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现在对于戏剧史的研究过于局限于文献考据这样的研究方法,文段最后进行补充说明,“如果戏剧史研究领域有‘新材料’的话,那一定不仅仅是文献”,加强论述转折之后的观点,即仅局限于文献考据的研究方法是不正确的,故文段重点是围绕“戏剧史研究”和“研究方法”展开论述,旨在强调目前对于戏剧史研究的研究方法太过单一,我们应该更新现在的研究方法,对应A项。

B项:文段中提到“人们陷入了文字与文献崇拜的陷阱不能自拔”,可知作者对于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不赞同的。因此,“对接传统研究”表述错误,排除;

C项,“重考证考据”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排除;

D项,“扩大研究领域”表述错误,文段重点强调的是应该扩大研究的方法,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百年中国戏剧史》52.①农矿企业无法筹集资金提高生产能力

②农矿产品价格上涨

③农矿产品价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