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针灸配穴处方推荐资料_第1页
2021针灸配穴处方推荐资料_第2页
2021针灸配穴处方推荐资料_第3页
2021针灸配穴处方推荐资料_第4页
2021针灸配穴处方推荐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zhēnjiǔ)配穴处方第一页,共46页。教学内容一、选穴原则二、配穴方法三、处方的组成(zǔchénɡ)四、特定穴的应用五、课后作业第二页,共46页。教学目标(mùbiāo)与要求了解选穴原则。了解配穴方法。掌握处方的组成(zǔchénɡ)。掌握特定穴的应用。第三页,共46页。一、选穴原则(yuánzé)近部选穴远部选穴随证选穴

第四页,共46页。一、选穴原则(yuánzé)近部选穴: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bùwèi)或邻近部位(bùwèi)的腧穴。“腧穴所在,主治所及”如:鼻病—素髎、迎香眼病—睛明、太阳痔疮—长强、次髎第五页,共46页。一、选穴原则(yuánzé)远部选穴: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部位的腧穴。“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灵枢·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月国.”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héɡǔ)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第六页,共46页。远部选穴如:高血压头痛—涌泉(yǒnɡquán)贴蒜泥脱肛、子宫下垂—灸百会穴腰骶疼痛—刺龈交急性腰肌扭伤—腰痛点肩周炎—条口透承山第七页,共46页。一、选穴原则(yuánzé)随证取穴:指针对某些全身(quánshēn)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选取腧穴。如:发热—大椎、外关、曲池痰多—丰隆昏迷—人中、十宣贫血、出血—膈俞第八页,共46页。一、选穴原则(yuánzé)特殊治疗效果:指针对疾病(jíbìng)的特殊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如:哮喘—定喘虫证—百虫窝腰痛—腰痛点崩漏—断红穴第九页,共46页。二、配穴方法(fāngfǎ)按经配穴按部配穴本经配穴法表里(biǎolǐ)经配穴法同名(tóngmíng)经配穴法子母经配穴法交会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第十页,共46页。(一)按经配穴本经配穴法:脏腑经络病变,取该经穴位(xuéwèi)配合使用.“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如:耳鸣耳聋—翳风、耳门、中渚肺病咳嗽—中府、尺泽、列缺第十一页,共46页。(一)按经配穴表里经配穴法:脏腑经络病变,取本经配合相表里经穴位。“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如:胃痛—梁门(liánɡmén)、足三里、公孙心绞痛—内关透外关第十二页,共46页。(一)按经配穴同名经配穴法:手足同名经腧穴相互(xiānghù)配合使用。如:阳明头痛—合谷、内庭落枕—后溪、昆仑第十三页,共46页。(一)按经配穴子母经配穴法:子母经配穴法是参照脏腑及十二经脉的五行(wǔxíng)属性,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制定的配穴方法。虚劳咳嗽,症见体弱羸瘦者,除取手太阴肺经腧穴及肺的背俞穴外,根据土生金、虚则补其母经的原理,另配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腧穴及背俞穴,如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胃俞以培土生金;第十四页,共46页。(一)按经配穴交会(jiāohuì)经配穴法;交会(jiāohuì)经配穴法即按经脉的交叉、交会(jiāohuì)情况来配穴。某一病变部位有数条经脉交会(jiāohuì)或某一病症与数条交会(jiāohuì)经脉有关,都可按此法配穴。前额部和偏头部位有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交会(jiāohuì),那偏正头痛可取分属二经的头维、阳白、率谷、内庭、足临泣;第十五页,共46页。(二)按部配穴上下配穴法:将腰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如:风火牙痛—合谷、内庭胃痛呕吐—内关、足三里子宫脱垂(tuōchuí)—百会、关元头项强痛—大椎、昆仑第十六页,共46页。(二)按部配穴前后配穴法:将身体前后穴位(xuéwèi)配合使用(腹背阴阳的配穴法,《内经》称“偶刺”)如:中风失语—廉泉、哑门、风府眼病—睛明、风池气喘—膻中、定喘胃脘痛—中脘、胃俞第十七页,共46页。(二)按部配穴左右配穴法:将身体左右穴位配合使用。▲左右对称取穴:如:胃肠病—足三里双、内关双▲左右交叉(jiāochā)取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属:“巨刺”、“缪刺”。如:胃脘痛(肝胃不和)—足三里左、太冲右

第十八页,共46页。(二)按部配穴▲左右循经取穴:偏头痛—同侧取外关,对侧取合谷面瘫—同侧取地仓、颊车,对侧取合谷▲肩周炎—取对侧条口透承山急性腰扭伤(niǔshānɡ)—对侧腰痛点▲中风病后期—取健侧穴第十九页,共46页。三、处方(chǔfāng)的组成在针灸处方中,有起主要治疗作用的主穴、有起辅助作用的辅穴(配穴)常用(chánɡyònɡ)针灸处方符号第二十页,共46页。针灸方法符号针刺补法针刺泻法平补平泻三棱针刺血皮肤针※皮内针○艾条灸艾柱灸3壮△3温针灸△拔罐○电针IN穴位注射IM第二十一页,共46页。四、特定(tèdìng)穴的应用定义:特定穴是指十四经脉(jīngmài)中具有某种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种类:五输穴、原络穴、俞募穴、下合穴、郄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第二十二页,共46页。五输穴定义(dìngyì):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组穴位。

内容:共60个穴位。第二十三页,共46页。五输穴按五输穴主病对症选用子母(zǐmǔ)补泻法第二十四页,共46页。按五输穴主病对症(duìzhèng)选用应用(yìngyòng):△《灵枢》“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重病、急病——井穴

面红耳赤(肝阳上亢)——行间(肝荥)

反复发作(关节病)——太白(脾输)

声音嘶哑——经渠(肺经)

饮食不节、胃病、上消出血—足三里(胃合)

第二十五页,共46页。第四十一页,共46页。第二十四页,共46页。子母(zǐmǔ)补泻法如:高血压头痛—涌泉(yǒnɡquán)贴蒜泥应用:治疗(zhìliáo)有关组织、脏腑的病证。表里(biǎolǐ)经配穴法第三十五页,共46页。十二经脉—十二络;一、选穴原则(yuánzé)定义(dìngyì):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虚劳咳嗽,症见体弱羸瘦者,除取手太阴肺经腧穴及肺的背俞穴外,根据土生金、虚则补其母经的原理,另配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腧穴及背俞穴,如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胃俞以培土生金;如:胃肠病—足三里双、内关双荥穴—主治脏腑、经脉的热症(rèzhènɡ)。贫血、出血—膈俞交会(jiāohuì)经配穴法;子宫脱垂(tuōchuí)—百会、关元按五输穴主病对症(duìzhèng)选用△《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冠心病、心绞痛——中冲(心包井)

阳明热盛——内庭(胃荥)

关节痛——太白(tàibái)(脾输)

气喘咳嗽——经渠(肺经)

嗳气、泄泻——足三里(胃合)

第二十六页,共46页。按五输穴主病对症(duìzhèng)选用井穴—主治五脏六腑的急症、重症、以及精神魂魄异常诸症。有泻热、开窍、醒神等作用。荥穴—主治脏腑、经脉的热症(rèzhènɡ)。有泻热止痛作用。输穴—主治发作性疾病及关节炎。有疏通经气、通络止痛作用。第二十七页,共46页。按五输穴主病对症(duìzhèng)选用经穴—主治喘咳寒热、失音等内脏病。有调整脏腑功能作用。合穴—主治脏腑功能紊乱(wěnluàn)病证、经脉盛满有瘀血者。有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作用。第二十八页,共46页。子母(zǐmǔ)补泻法按五行(wǔxíng)相生顺序排列:《难经》:“阳井金,阴井木”五输:井荥输经合五行(wǔxíng):阳经:金—水—木—火—土阴经:木—火—土—金—水第二十九页,共46页。子母(zǐmǔ)补泻法理论根据:“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本经取穴法:肺病(fèibìng):虚证:补太渊—土穴(土生金);实证:泻尺泽—水穴(金生水)第三十页,共46页。子母(zǐmǔ)补泻法他经取穴法:肺病:虚证:补土经土穴脾—太白胃—足三里实证:泻水经水穴肾—阴谷(yīnɡǔ)膀胱—通谷第三十一页,共46页。子母(zǐmǔ)补泻法因时而(shíér)用:《难经·七十四难》:“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春夏阳气在上——浅刺井荥

秋冬阳气在下——深刺经合第三十二页,共46页。原穴与络穴原穴

定义: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

内容:十二(shíèr)原穴(阳经有单独原穴,阴经以输代原)

应用:1、用于诊断:《灵枢·九针十二(shíèr)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shíèr)原。”

2、用于治疗:“十二(shíèr)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shíèr)原。”第三十三页,共46页。原穴心烦失眠:取神门或大陵;肺病咳嗽:取太渊;肝阳上亢:取太冲;阴虚(yīnxū)牙痛:取太溪。第三十四页,共46页。络穴定义(dìngyì):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也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

内容:全身有16个络穴。十二经脉—十二络;督脉络穴—长强;任脉络穴—鸠尾;脾之大络—大包;胃之大络—虚里。第三十五页,共46页。络穴络穴主治特点:治疗本经的疾病;治疗相表里经脉的病变。原络穴配合应用(主客配穴法)肺病(fèibìng)咳嗽伴泄泻:取太渊、偏历;肝胆火旺之胁痛:取太冲、光明。第三十六页,共46页。俞穴和募穴俞穴

定义: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均位于背腰部。

内容:

应用:1、用于诊断:

2、治疗(zhìliáo)相应脏腑病证(神经节段理论),多治虚证。

3、治疗(zhìliáo)五脏所主器官、组织病变:目疾、筋病——肝俞;骨病、耳疾,前后二阴病——肾俞第三十七页,共46页。募穴定义:脏腑之气汇聚之处,位于胸腹。

内容:

应用:1、用于诊断:

肺结核——中府穴压痛

膀胱结石(jiéshí)——中极有结节或条索物

2、治疗相应脏腑急证、痛证、实证

胆石病、胆绞痛——日月

心绞痛——巨阙

3、俞募相配法(前后配穴法):“阳病引阴,阴病引阳。”

第三十八页,共46页。八脉交会穴定义: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之气相交会的8个腧穴。

应用:1、治疗相通奇经病证

落枕、颈腰椎病、脊柱强痛—后溪(督)

胸腹气逆,拘急——公孙(冲)

眼睑下垂(xiàchuí)、失眠—申脉、照海(阴、阳蹻)

第三十九页,共46页。八脉交会穴2、治疗(zhìliáo)两脉相合病证(上、下配穴)心、胸、胃疾病—公孙、内关

(冲、阴维)

肺、咽喉、胸膈—列缺、照海

(任、阴蹻)第四十页,共46页。八脉交会穴公孙通冲脉(chōnɡmài)内关通阴维脉足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脉主治:心、胸、胃病(wèibìnɡ)证;主治:耳、目外眦、侧头、颈肩、胸胁病证。第四十一页,共46页。八脉交会穴公孙(ɡōnɡsūn)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