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基础3戏曲篇_第1页
艺术学基础3戏曲篇_第2页
艺术学基础3戏曲篇_第3页
艺术学基础3戏曲篇_第4页
艺术学基础3戏曲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戏曲编第一章、一种独特的戏曲文化1戏曲:戏曲一词初见于宋元间江西南丰人刘壎?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2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1〕、综合性。〔2〕虚拟性。〔3〕程式性。3戏曲艺术包括:既包括时间艺术又包括空间艺术。4戏曲艺术的综合性: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艺术。5戏曲艺术的活动方式:有三种:一是庙会演出。一是宴会演出。一是剧场演出。一是广阔民众的自娱演唱活动。6戏曲演出队伍的种类:一种是江湖班。一种是家班。一种是业余班社。第二章、中国戏曲史1戏曲的起源:源头主要是民间歌舞、民间说唱和滑稽表演。2民间歌舞:民间娱乐和祀神的歌舞,如?大面?、?钵头?、?踏摇娘?等著名的歌舞戏。3民间说唱:代表作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汉乐府诗。宋代更产生了鼓子词和诸宫调等说说唱唱的艺术形式。4滑稽表演:从奴隶社会起,宫廷与贵族之家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奴隶—优。优的任务就是娱乐其主人。史传春秋时代楚国优孟装扮孙叔敖的精彩表演,被认为是戏曲的雏形。唐代的宫廷里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色的“参军戏〞。2傩舞与傩戏:傩是中国古代以卫生防疫为目的的一种全民性的民俗仪式活动。傩有乡人傩、宫廷傩、军傩等不同的种类。傩戏一般是戴着假面表演人物和故事。3优孟:春秋时楚庄王的乐人。“优孟衣冠〞。4东海黄公:汉代百戏节目。起于长安附近的“三辅〞民间。论者认为它是中国戏曲的雏形。5踏摇娘:唐代歌舞戏。起于北齐河朔民间,后进入宫廷。6大面:唐代歌舞戏。也称“兰陵王〞、“代面〞。7钵头:唐代歌舞戏。也称“拨头〞、“拔头〞。8参军戏:唐代流行的滑稽戏。9梨园:唐玄宗时,宫廷中所设专门训练乐工的机构。10宋辽金杂剧:当时的戏曲艺术称呼并不统一,宋人称之为“杂剧〞。金人称之为“院本〞。其内容多为带有一定挖苦性的短小的滑稽戏,许多滑稽戏表演有往往与歌舞相结合。11宋杂剧和金院本的脚色有5种: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称作“五花爨cuan弄〞。12宋代杂剧演出的三个局部:先演寻常熟事一段,叫做“艳段〞,接演正杂剧,意犹未尽那么再加一段“杂拌〞。13宋杂剧和金院本:两张剧目单—?官本杂剧段数?和?院本名目?。14官本杂剧:宋代流行的戏曲。是经过官府审查可以通过的杂剧,一些政治色彩强烈的剧目如?三十六髻?、?二胜环?等都不包括其内。15院本:金朝流行的戏曲。辽朝和金朝都有专门管理乐舞艺术的机构“宣徽院〞,经“宣徽院〞审查可以流行的剧本既为院本。一说艺人、妓女等人聚居的“行院〞中流行的剧本叫院本。16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戏文〞。是南宋和北宋之交,温州戏曲艺人首创的扮演大规模故事的戏曲样式。故事来源于民间说唱,曲调是民间流行的唐宋词曲调和村坊小曲、里巷歌谣等,不协宫调,随口可歌。首创剧目是?赵贞女?、?王魁?。17南戏的角色有:生、旦、净、丑、外、末、贴等。18南戏的代表作:?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高那么成根据?赵贞女?整理的南戏杰作?琵琶记?。19书会:宋元时代为艺人写作剧本、曲本的民间创作组织。其成员称:“书会先生〞、“书会才人〞。著名的书会有九山书会、古杭书会、敬先书会、玉京书会。20九山书会:温州的书会,代表作?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张协状元?。21元杂剧:金末元初,以大套北曲演唱故事的戏曲形式。音乐根基是北曲,故名“北曲杂剧〞或“北杂剧〞。流行于元代,是元代北方舞台上的主流戏曲品种,故名“元杂剧〞。22元杂剧特征:每本大体四折,每折唱北曲一套,每套北曲属于同一宫调,一韵到底。23元剧只由正末和正旦唱曲:由正末唱曲的,称“末本〞;由正旦唱曲的,称“旦本〞。24元杂剧: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梧桐雨?、?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幽魂?,纪君祥?赵氏孤儿?等。25玉京书会:元杂剧作家在大都的创作组织。重要成员有:关汉卿、白朴、杨显之赵公辅、岳伯川、赵子祥等。25四折一楔子:元杂剧剧本的构造体制。基本是每本四折,每折用一套北曲如果四折尚缺乏以完整表现全剧的情节,那么加进一个楔子。所谓“四折一楔子〞的“折〞,是杂剧所演故事的一个段落,它可以包含好几个场次。现存最早的元刊本?古今杂剧?是不分折的。几乎都是一本四折,现存的只有?赵氏孤儿?、?五侯宴?、?东墙记?、?降桑椹?。26旦本、末本:但凡由正末唱曲的杂剧,称“末本〞,如?汉宫秋?;但凡由正旦唱曲的,称“旦本〞,如?窦娥冤?。27传奇:近代的戏曲史著作,把明清以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作品归类为传奇。28出:传奇的情节分段。29副末开场:明清传奇的惯例,在正戏开场前必定由“副末〞〔领班〕出场演说,用来安定剧场的气氛,联络观众的感情。通常是唱两支曲牌。第一支抒发作剧的情怀,第二支概括唱出剧情大意。30雅部、花部:乾隆年间,昆曲称“雅部〞;昆曲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称“花部〞。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腔,统之为乱弹。31南昆:昆腔发源于苏州昆山,其根据地一直在南方,故称:南昆。32北弋:弋阳腔在清初传入北京,成为京城里势力强大的戏曲声腔,被称为“京腔“,当时人也称其为“北弋〞。33东柳:指清初流行于黄河下游的冀鲁豫各省及苏北、皖北等地,以唱俗曲曲牌为特色的弦索调。34西梆:即梆子腔,因为梆子腔发源于西北山峡一带,曾有“西曲〞,“西调〞等称呼。35乱弹:清乾隆年间,人们把昆曲视为“正声〞,把梆子腔、弋阳腔、皮黄腔等地方戏称为“乱弹〞。“乱弹〞还有另外的含义,即流传于浙江一带的,一“二凡〞、“三五七〞为基本唱调的地方声腔,如绍兴乱弹、浦江乱弹等。36四大徽班:清代乾隆以后活泼于北京的四个最著名的徽班。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37两小戏、三小戏:戏曲声腔剧种形成的初级阶段,往往是以小丑、小旦或小丑、小旦、小生三行脚色为骨干。38折子戏:戏曲演出形式。如:?缀白裘?。39京剧的形成:〔1〕乾隆五十年代进京的徽班,起始是“京秦不分〞的杂合戏班,特色性唱调是“二黄调〞。〔2〕嘉庆年间,“四大徽班〞称雄于京,秦腔演变为“西皮〞。〔3〕嘉、道之际,西皮调与二黄调已经实现合流。〔4〕徽班在京走红,道光年间,米应先进京搭春台班成为著名老生,其后,著名的有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余三胜成为春台第一老生。〔5〕余三胜等汉班艺人的唱腔被称为“楚调〞,其声腔既有西皮,也有二黄,合之那么为“皮黄腔〞。〔6〕在汉班艺人称盛京都的同时,北京的徽班还有两大名角,一是四喜班的张二奎,一是三庆班的程长庚。余、张、程被当时人称为“三鼎甲〞。〔7〕咸丰以来清廷帝后都喜爱皮黄戏,皮黄戏在北京的开展到达高潮,有出现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新三派〞。〔8〕皮黄戏在北京特殊的政治与文化环境中存在与开展的结果,将北京的语音融入演唱,形成“十三辙〞、“四声〞、“上口字〞、“尖团字〞等为特色的独特的舞台语音体系;确立了一改良后的京胡为主奏乐器的新的伴奏方式;吸取昆山、乱弹诸腔的优长,曲调和唱法更加丰富和优美。与流行于长江流域的原生态的徽汉诸班皮黄戏相区别。鸦片战争以后,北京的皮黄戏班陆续出京,向外埠开展,外埠的观众那么把从北京来的皮黄戏称为“京戏〞。40古装新戏:辛亥革命后,有梅兰芳首创出的一种京剧新剧目。如?嫦蛾奔月?、?黛玉葬花?、?天女散花?。41时装新戏:如?孽还波澜?、?邓霞姑?、?潘烈士投海?、河北梆子的?惠兴女士?,川剧的?武汉光复?。时装戏又有洋装新戏、清装戏、时事新戏之分。42连台本戏:连日接演的整本大戏。如?目连救母杂剧?。清宫大戏如?生平宝筏?、?鼎峙春秋?等。代表人物:潘月樵、夏月珊等的“新舞台〞,以及欧阳予倩、周信芳。代表作:?西游记?、?封神榜?、?狸猫换太子?。43易俗社:西安的秦腔改良体。创办人有:李桐轩、孙仁玉、高培支等。代表作?三滴血?。44三庆会:成都的川剧改良社团。主要负责人:康子林、杨素兰、萧楷臣、贾培之等。45上海新舞台:中国第一座有先进设备的近代化剧场。代表作?潘烈士投海?、?黑籍冤魂?。46奎德社:中国近代以改良戏曲为宗旨的女子演出团体,一名奎德昆剧社。河北梆子演员丁剑云和杨韵谱创立。47警世戏社:评剧初创时期唐山的表演团体。原名庆喜班。代表人物:成兆才。48李文茂:清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演员。琼花会馆武行领衔。广东天地会拳师。代表作?三元里打番鬼?。49刘艺舟:戏曲活动家,编剧,演员。自编自演过京剧?皇帝梦?、?石达开?等。50汪笑侬:京剧作家、演员、工老生。自编自演新戏达30多种,其中多有激发爱国热情,抨击社会黑暗面作品,如?哭祖庙?、?骂阎罗?、?党人碑?。还有?汪笑侬戏曲集?。51成兆才:评剧作家、评剧演员、评剧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有?杜十娘?、?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52民众剧团:代表作?血泪仇?、?十二把镰刀?。53延安平剧研究院:1942年在延安成立的京剧研究和演出的团体。毛泽东题词“推陈出新〞成为戏曲改革的指导方针。代表作?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54新秧歌运动与秧歌剧:秧歌剧是用秧歌曲调来表演故事的载歌载舞的小戏。代表作?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牛永贵挂彩?。55改戏、改人、改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戏曲改革的主要内容。“改戏〞是去除戏曲剧本和戏曲舞台上的有害因素;“改人〞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艺人改造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改制〞是改革旧戏班中的不合理制度,如经历科、养女制、师徒制等。56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戏曲创作方针。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时,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57三并举:戏曲创作方针。即既要创作表现现代生活的现代戏,又要整理改编传统戏,也要创作历史故事戏。第三章、戏曲声腔剧种1戏曲声腔可分为: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花鼓腔、滩黄腔等。2弋阳腔:特点:“其节以鼓,其调喧〞。有“弋腔〞、“高腔〞等别称。3余姚腔:形成于浙江余姚而得名。4海盐腔:特点:“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使用“官语〞。5昆山腔:也是:“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的声腔,采用丝竹乐器伴奏,嘉靖、隆庆年间,经魏良辅等一批音乐家对昆山腔的全面改革。开展为委婉细腻的“水磨调〞,被称为“昆曲〞。6梆子腔:有“山峡梆子〞之称,清初,梆子腔被称为“乱弹〞、“西调〞等。特点:有梆击节,有胡琴伴奏。7皮黄腔:是以二黄,西皮为代表的声腔。是汉剧、湘剧、赣剧、滇剧等剧种的主要声腔。8昆曲:原是“昆扇腔〞,经魏良辅为首的音乐专家的改良,成为一种细致优雅的“水磨调〞。9昆剧:以昆曲为音乐载体的戏曲剧种。以昆曲为主演唱的戏剧叫作“昆剧〞。如梁辰鱼的?浣纱记?。10京剧:主要腔调是西皮、二黄,此外还有昆曲、吹腔、拨子、杂调等,乐队的主奏乐器是京胡。11秦腔:又名“乱弹〞。其演唱以梆子击节。唱腔构造属板式变化体。陕西省内的秦腔分西安乱弹、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四派。秦腔的唱腔有欢音、苦音两类。代表艺术家有刘毓中、樊新民、苏育民、李正敏、萧假设兰等。代表作有:?三滴血?、?火焰驹?、?铡美案?等。12豫剧:又名河南梆子。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代表艺术家有常香玉、马金凤、陈素真、崔蓝田、牛得草等。代表作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七品芝麻官?。13越剧:原为民间说唱“落地唱书〞,20世纪初年形成剧种。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红楼梦?、等。代表人物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姚水娟等。14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在安庆一带称为“怀调〞。代表人物:严凤英、王少舫,代表作?天仙配?、?女驸马?等。15评剧:其前身是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所以曾有“落子戏〞、“蹦蹦〞的称呼。用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伴奏,所以又称“平腔梆子戏〞,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正式称“评剧〞。代表艺术家有成兆才、李金顺、白玉霜、新凤霞等,代表作有?秦香莲?、?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16川剧:在三庆的影响和号召下,五种声腔实现“共和〞,形成今日所见的“高、昆、胡、弹、灯〞五种声腔共存的川剧。代表艺术家有康子林、萧楷成、周慕莲、周企何等,代表剧目有?柳荫记?、?白蛇传?、?玉簪记?、?拉郎配?、?鸳鸯谱?等。第四章、戏曲文学1宋元南戏:是一种朴素的民间戏曲,宋元南戏的剧本体式比较自由,不分“出〞、不分“折〞。宋元南戏的音乐构造也比较自由,不按宫调,不讲套数。2高那么成:元末明初剧作家。在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的根基上,整理写定了?琵琶记?,成为古典戏曲的杰作。3?琵琶记?:南戏名作。高那么成撰。宋代南戏的开创性剧目?赵贞女蔡二郎?原是一部婚变悲剧“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高那么成在?琵琶记?中作了另外的处理,改成了正剧“全忠全孝蔡伯喈,有贞有烈赵五娘〞的主题。4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大都人,作杂剧60多本,今存18本,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望江亭?等。5?窦娥冤?:元杂剧,关汉卿撰。6王实甫:元代杂剧作家。大都人,作有?西厢记?、?破窑记?等杂剧14种,今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等三种。7?西厢记?:元杂剧,王实甫撰。写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与相国千金崔莺莺一见钟情。此剧本领原出唐人元稹小说?莺莺传?,直接根据是金朝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后人把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把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简称为?王西厢?。8汤显祖〔1550—1616〕: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字义仍,号假设士。江西临川人。21岁中举,34岁中进士,万历二十六年,弃官回乡。作有传奇?紫萧记?、?紫钗记?、?还魂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后四种世称?玉茗堂四梦?。?牡丹亭?为汤显祖传奇的代表作。9?牡丹亭?:明传奇。汤显祖撰。此剧歌颂青年男女为追求理想爱情而出生入死,终于获得胜利。此剧在晚明时代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可以和?西厢记?媲美。10?十五贯?:清初传奇,又名?双熊梦?。朱素臣撰。1956年重新整理改编,演出后效果极佳,使濒危的昆曲展现了生机,因此有“一处戏救活一个剧种〞之盛誉。11南洪北孔:清康熙年间的两位著名的传奇作家,一是南方人民币塘的洪升,一是北方曲阜的孔尚任。洪氏代表作?长生殿?、孔氏代表作?桃花扇?都是传奇杰。12洪升:清代戏曲作家。字昉思,号稗畦(baiqi)。人民币塘人,康熙七年入北京国子监。家道中落之后,洪升用了十年时间写成传奇?长生殿?。后因在“国恤〞期间演唱?长生殿?被国子监除名,返回杭州。康熙四十三年六月初一,堕水身亡。13长生殿:清传奇。洪升撰。康熙二十七年完稿。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作者意欲借李杨“乐极哀来〞的悲剧以“垂戒来世〞。14孔尚任:清代戏曲作家。字聘之,号东塘。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六年考取秀才,康熙二十三年,被破格授之为国子监博士,康熙三十八年写成?桃花扇?。次年春升任户部广东司员外郎,不久罢官。生平著作甚多有?湖海集?、?岸堂文集?等行世。剧作除?桃花扇?外还有与顾彩合作的?小忽雷?传奇。15?桃花扇?:清传奇。孔尚任撰。康熙三十八年完稿。取材于明末清初的史实。以复社文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写南明弘光朝的兴亡。表达明末清初一局部知识分子的兴亡之感和民族意识。16田汉〔1898—1968〕:剧作家、作家、戏曲、活动家。长期担任戏剧运动的领导工作。写作改编的戏曲剧本有?江汉渔歌?、?金鳞记?、?西厢记?、?白蛇传?、?谢瑶环?等。第五章、戏曲音乐1诸宫调:北宋时兴起的一种说唱伎艺。泽州人孔三传首创。今存完整的诸宫调有金朝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2南北曲:音乐术语。南曲是宋元以来流行于南方的各种戏曲与散曲所用的音乐。北曲是金元时代流行于北方的杂剧与散曲所用的音乐。明清传奇中也使用北曲。都有“曲牌联套〞的作法。3宫调:音乐术语。宫调含有调高的意义,又有调式的意义。4套数:音乐术语。北曲的曲牌按宫调归类,各个宫调的曲牌按照一定的习惯次序连缀起来,称为“套数〞。5南北合套:音乐术语。把同一宫调的南北曲曲牌,按一支南曲、一支北曲,或一支北曲、一支南曲的次序联结成套数,叫“南北合套〞。5集曲:音乐术语。把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的有关乐句集合起来,组成新的曲牌,称“集曲〞。6曲牌:音乐术语。传统的填词制谱所遵的曲调调名通称曲牌。7曲牌联套体:戏曲音乐的构造形式之一。元杂剧的音乐就是曲牌联套体。现在昆剧、高腔也是。8度曲:即唱曲。9板式:控制乐调的节拍形式。10板式变化体:戏曲音乐的构造形式之一。梆子、皮黄腔系统的剧种音乐都属于。11上下句:戏曲音乐的构造形式之一。梆子、皮黄等声腔系统,其音乐那么是以平衡对称的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俗称“上下句〞。12欢音、苦音: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剧种,欢音表现明朗、欢快、活泼等情绪,多用五声音阶;苦音表现悲伤、哀怨、愁叹等情绪,多用七声音阶。13五音四呼:戏曲演唱术语。五音,即喉、舌、齿、牙、唇;四呼,即开、齐、合、撮。14文武场:戏曲乐队中丝竹管弦乐局部,称“文场〞;打击乐局部,称“武场〞。合称“文武场〞或“场面〞。15鼓板:单皮鼓和檀板的合称。戏曲乐队的指挥乐器。司鼓板的鼓师称“打鼓老〞。16过门:贯穿和联接曲首、曲尾和乐句的句逗之间唱腔中断处的乐器伴奏。17器乐曲牌:戏曲场景音乐的总称。18锣鼓经:戏曲打击乐器的锣鼓谱式。也叫锣鼓点子、锣鼓谱。19高腔腔系:一般认为从明代的弋阳腔演变派生的各种声腔,属于高腔腔系。特点:不用管弦,锣鼓击节,一人启齿,众人帮腔。20昆腔腔系:以唱昆曲为主流的声腔系统。一般以苏州一带的昆腔为正宗,俗称“正昆〞。21梆子腔系:板式变化体的声腔系统之一。伴奏以板胡为主乐器。乐队以硬木梆子击节。22皮黄腔系:以皮黄腔和二黄腔为主要腔调的声腔系统。属于板式变化体。23民间歌舞类诸腔:音乐运用民间歌舞的传统曲调,保持着民间歌舞的传统特色。24民间说唱类诸腔:在民间说唱艺术根基上开展起来的一些剧种,包括明清俗曲腔系、道情腔系、滩黄腔系、拉魂腔系等。第六章、戏曲表演一、表演程式:1表演程式:是戏曲运用音乐舞蹈等手段表现生活的一种独特的表演技术格式。2唱做念打:戏曲表演的基本功法。即歌唱、表演、念白和武功,俗称“四功〞。3四功五法:“四功〞即唱做念打;“五法〞即手、眼、身、发、步。4科介:戏曲表演术语。剧本中对动作、表情、效果等所作的舞台提示,都属于科介。5搭架子:指后台人员与前台表演相照应的答话和制造的声音效果。6打背供:戏曲表演手法。亦称“打背工〞、“打背躬〞。打背供一般是以衣袖或手掌从侧面遮住脸部,以示不与同台的其他角色交流,只是面向观众进展表述。打背供的作用近似于旁白。打背供有背供唱、背供白等不同形式。7趟马:戏曲舞台上表现策马疾行的表演身段。8走边:戏曲舞台上表现轻装潜行的表演身段。是武生演员的基本功。9档子:京戏武打的表演程式。10打出手:戏曲武打的特技。又称“踢出手〞、“出手〞、“过家伙〞。以一个角色为中心,称“上把〞;另有几个抛扔武器的人称“下把〞。11龙套:戏曲角色行当。扮演士兵、夫役及群众。龙套总是以整体形态出现,一般以四人为一堂。二、脚色行当1生:一般指净丑之外的男脚色。担任男主人公。繁衍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分支。2旦:是女脚色的统称。担任女主人公。繁衍出正旦、老旦、小旦、贴旦、花旦、武旦、彩旦等分支。3净:俗称花脸。以面部化装勾勒脸谱为特征。净脚分化出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以武功为主的“武花脸〞,以及“油花脸〞等分支。4丑:是喜剧脚色。面部化装以白粉在鼻眼间勾画脸谱。俗称小花脸、三花脸。丑脚分化为文丑、武丑。武丑俗称“开口跳〞。文丑又有袍带丑、方巾丑、茶衣丑、老丑等。5杂:扮演群众角色。6外:意思是“生之外又一生〞,扮演正生之外的次要角色。7贴:即“贴旦〞。意思是“旦之外又贴一旦〞,为旦行的副脚。8参军、苍鹘:唐代滑稽表演“参军戏〞的两个脚色。参军是被挖苦者,苍鹘是挖苦参军者。9五花爨〔cuan〕弄:宋杂剧、金院本的五种脚色。其名目是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10江湖十二脚色:昆剧的十二脚色家门。11反串:演员扮演与本人所属行当的表演特点距离较远的戏剧人物,俗称“反串〞。12文武昆乱不挡:文戏、武戏、昆戏、乱弹都能演,即被称赞为“文武昆乱不挡〞。三、戏曲基本功1毯子功:指翻、腾、跌、扑等各项技艺。2把子功:指刀枪剑戟等长短兵器。3翎子功:即舞弄翎子的功夫技巧。小生运用的最多。4甩发功:生、净、丑各行脚色头上都要扎一绺长发,叫“甩发〞,也叫“梢子〞演员表现情绪冲动时,往往要舞动甩发,这种技术称“甩发功〞。5髯口功:戏曲称人物所戴的假胡须为“髯口〞。耍髯口的功夫和技巧。称“髯口功〞。6水袖功:传统戏曲服装的蟒袍、褶子、帔的袖口上多缝有一段白绸子,称“水袖〞。舞弄水袖的功夫称“水袖功〞。7扇子功:戏曲各行脚色在表演是往往手持扇子,舞弄扇子的功夫和技巧称“扇子功〞。8手绢功:有些剧种如吉剧、二人转、花灯、彩调等,舞弄手绢有各种高难技巧,称“手绢功〞。9跷功:是清乾隆年间梆子旦脚魏长生创造的。在脚下绑一种特制的木跷,以表现古代缠足的女子的各种体态。10特技:戏曲表演的特殊技巧。如变脸、喷火、摘花、藏刀、顶灯等。四、戏曲表演艺术家1俞栗庐:昆曲名家,名宗海。创“俞派唱法〞,有?栗庐曲谱?传世。2“老生三杰〞、“三鼎甲〞是: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是京剧的奠基人。3“老生新三杰〞是: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4四大名旦:20世纪20年代先后成名的京剧旦角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5四大须生:20世纪20年代,社会公认的四大须生是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其后又演变为马连良、余叔岩、言菊朋、谭富英。40年代与50年代之交,又演变为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6南麒、北马、东关唐:南方的麒麟童〔周信芳〕,北方的马连良,东北的唐韵笙。7韩世昌:北方昆曲演员,工旦行。戏路宽广,除工正旦、闺门旦,兼精贴旦、刺杀旦。代表剧目有:?闹学?、?游园惊梦?、?思凡?、?刺虎?。8俞振飞:是昆曲一代宗师,又是著名的京剧小生。也是艺术教育家。代表剧目有昆剧?太白醉酒?、?游园惊梦?、?迎像哭像?,京剧?贩马记?、?金玉奴?等,有?振飞曲谱?传世。9王瑶卿:京剧演员,京剧教育家。创“花衫〞一行。世称“王派〞。京剧四大名旦均得益于王瑶卿。曾任中国戏曲学校校长。10周信芳:京剧演员,工老生。艺名“麒麟童〞。最擅长做功,称“做派老生〞。他创立的“麒麟派〞是京剧老生重要流派。代表剧目有?徐策跑城?、?乌龙院?、?四进士?、?追韩信?等。11梅兰芳:京剧演员,工旦。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梅派〞。代表剧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断桥?、?穆桂英挂帅?等。有?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传世。12尚小云:京剧演员,工旦。擅演刀马旦戏。代表剧目有?失子惊风?、?昭君出塞?、?梁红玉?、?双阳公主?。创立“尚派〞。13程砚秋:京剧演员,工青衣。擅长演悲剧。所创流派“程派〞。代表剧目?荒山泪?、?青霜剑?、?春闺梦?、?锁麟囊?等。14荀慧生:京剧演员,工花旦、闺门旦。艺名白牡丹。所创流派名“荀派〞。代表剧目?红娘?、?红楼二尤?、?勘玉钏?、?丹青引?。15杨小楼:京剧演员,工武生。有“武生宗师〞之盛誉。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长坂坡?、?挑滑车?、?林冲夜奔?等。16余叔岩:京剧演员,工老生。余三胜之孙。代表剧目?搜孤救孤?、?打鼓骂曹?、?打棍出箱?、?竹帘寨?等。17马连良:京剧演员,工老生。创立“马派〞。代表剧作?群英会?、?借东风?、?甘露寺?、?十老安刘?等。18盖叫天:京剧演员,工武生。原名张英杰。创造了“盖派〞艺术。有“江南活武松〞之盛誉。代表剧目?武松?、?一箭仇?、?饿虎村?、?垓下之战?等。有?粉墨春秋?一书传世。19田际云:河北梆子演员,工花旦,戏曲活动家。艺名“响九霄〞。辛亥革命后,发起组织艺人群众团体正乐育化会,还创办北京第一个女子科班崇雅社。代表剧目?珍珠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