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沈寨乡教育管理站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沈寨乡教育管理站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沈寨乡教育管理站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沈寨乡教育管理站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沈寨乡教育管理站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沈寨乡教育管理站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全球通史》中描述:“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在这段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

A.这一情况最早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

B.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C.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

D.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参考答案:D考点工业革命试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可知这一情况应出现于工业革命后,A错误。印度供给原料,英国输出工业制成品和资本,印度是英国的附庸,英印之间并不是平等贸易,B错误。C项的“凋敝”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根据材料信息“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印度得到制成品和资本”可知英印通过市场纽带形成紧密联系。故此最佳答案为D2.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相比(

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都反对君主专制,追求自由平等

③前者侧重于强调理性,后者侧重于个性解放

④前者是文明再兴,后者是文明新生

A.①②③B.①③

C.②③D.①③④参考答案:B3.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导的战役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参考答案:C4.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说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P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思想C解析:材料中指出:人民只能胜任就可以有管理国家的权力,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不论条件,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公平对待,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故答案为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伏尔泰思想把握。5.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认为:“巴黎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监管行政和立法工作的机关。”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巴黎公社(

)A.主要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

B.真正实现了选民当家作主C.实行议会和行政合一的政治体制

D.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从材料“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可以看出巴黎公社实行议行合一的制度,所以C的说法正确;从材料“巴黎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可以看出AB项说法也正确,故排除ABC;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巴黎公社还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故D符合题意。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6.《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不了解国际惯例,中国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之后,清政府在改订关税税率的谈判中,坚持要求“进口税重,出口税轻”。直到1902年,中外商约谈判,进口税由5%增至12.5%。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是A.清政府提高进口税是为保护民族工业B.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属于国际惯例C.清政府降低出口税是为抵制外资侵略D.改订税率后清政府掌握关税主动权参考答案:A清政府提高进口税,有利于阻挡外国的商品输入,保护民族工业,故A项正确;清政府“由于不了解国际惯例,中国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可见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不属于国际惯例,故B项错误;清政府降低出口税只能起到刺激出口的目的,故C项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改订税率后清政府仍然无法掌握关税主动权,故D项错误。7.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A.批评了文艺领域中僵化教条思想 B.纠正了对于学术研究的政治干预C.确保了文艺创作持续和长期繁荣 D.推动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放潮流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双百”方针。材料中毛泽东在1956年2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的方针,主张文艺领域的各种形式、风格自由发展,批判了文艺领域中僵化的教条思想,故选A。B项所述与毛提出的“百家争鸣”方针相关,故排除;在此方针提出前,文艺创作的繁荣局面尚未出现,因此谈不上文艺创作持续和长期繁荣,故C项错误;“双百”方针是中共的科学文艺的指导方针,与思想解放问题的领域不同,故D项错误。8.“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的通俗注解A“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

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C“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参考答案:D9.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为全世界生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国出现了A.光荣革命B.《权利法案》C.责任制内阁D.1832年议会改革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紧扣“1832年”,材料中“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说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说明工业革命是造成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C的表述符合题意,而A与题干中所述政治变化不符,B与史实不符,C材料无从体现,故选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名师点睛】从历史角度: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打破了贵族寡头的政治垄断。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对旧制度的冲击是改革的根本原因。现实角度:英国议会制度虽不乏繁文缛节,但手续之完备,程序之规整,迄今还是他国议会所无法相比的。10.(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A.学识优先

B.重视道德

C.思想自由

D.民主科学参考答案:A

解析:“以学诣为主”“人才至为难得”都反映出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学识优先,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教师道德的要求,故B项错误;蔡元培仅仅肯定教员在校外言行的自由,材料没有反映出他任用不同思想主张的教师,故C项错误;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A思路点拨:注意归纳材料信息。11.“……写得简直好极了。目的论过去有一个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此外,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地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这可能是恩格斯对哪一步著作的评价A.爱因斯坦《相对论》B.牛顿《自然哲学数学原理》C.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D.达尔文《物种起源》参考答案:D12.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A.戏剧情节

B.等级观念

C.人文素养

D.民主精神参考答案:D13.“当路德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时,他也同时把世俗的东西提高到神圣的地位……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而将它们降至俗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对此话理解错误的是A.否定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促进思想解放B.强调世俗生活是上帝认可的,否定天主教会的善功论C.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信徒可以和上帝建立直接联系D.其主张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有利于动员底层群众参考答案:C材料文字“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而将它们降至俗人的地位”体现了否定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促进思想解放,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文字“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强调世俗生活是上帝认可的,否定天主教会的善功论,B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信息不能体现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信徒可以和上帝建立直接联系,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了马丁·路德主张存在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有利于动员底层群众,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4.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A.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C.直接决定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命运D.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参考答案:考点:T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需要掌握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相同点.解题的关键是对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相关知识的识记与比较.解答:注意限定信息“相同点”,结合所学可知,苏德战争是希特勒突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军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而太平洋战争是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先导,由此可知,两者的相同点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故D项正确.A项只符合苏德战争,应排除.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有利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D.15.有一个时期,中国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的时间很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氛,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文化、平民教育、新妇女等。这些期刊集中出现的时期应是A.洋务运动

B.清末新政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参考答案:C16.大国交战函数:P=(1—F)(1—G)。意为:两极实力的悬殊程度(1—F)、多边与两极的实力悬殊程度(1—G)均与两极直接交战的可能性(p)成正比关系。据此,下列对国际格局的说法合理的是A.在两极多边格局中,争霸的大国会尽可能避免正面交战B.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则大国之间一定发生热战C.20世纪后半期,世界基本格局一直是美苏争霸D.多边力量逐渐强大即多极化趋势加强,则美、俄对决的可能性迅速增大参考答案:A题干中的公式实际上的含义是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越大发生热战的可能性越大,据此可以看出,争霸的大国应该是实力比较接近的,所以他们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较小,故A项正确;B的说法过于绝对,当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时,大国发生热战的可能性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故B的说法不对;20世纪后半期世界格局是由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故C排除;多极化趋势加强,使得世界更加往和平的方向发展,因为制约战争的力量等于增强了,故排除D。17.一位外国友人在清乾隆年间进入中国,当时他可能做到:A.在北京学京剧

B.在山西平遥办票号

C.在上海看电影

D.在广州从事涉外贸易参考答案:D18.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导致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有①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②纺与织、织与耕分离③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关税降低,列强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瓦解了自然经济,而洋务运动的兴起进一步瓦解着自然经济,选项D正确;农民丧失土地和纺织分离、耕织分离都是自然经济瓦解的现象,①②错误,选项A、B、C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基础知识,经济结构变动意味着新的经济因素产生,解题时要区分开原因和现象。19.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在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参考答案:A20.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下列字体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丧乱帖

②大盂鼎铭

③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④汲黯传帖A.③②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参考答案:D21.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曾召开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农运动②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③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A22.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业著作,从此书中可能读到的信息是()A.曲辕犁等农具的应用技术B.粟、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栽培方法C.按地力、节气播种的方法

D.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的使用方法参考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齐民要术》成书于北朝时期,曲辕犁在唐朝出现,故A项错误;玉米是在明朝时期传入中国的,故B项错误;按地力、节气播种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信息,符合《齐民要术》的思想,故C项正确;筒车出现在唐朝,故D项错误。23.1924至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这一阶段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包括A.第一次国共合作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C.八一南昌起义 D.北伐战争参考答案:B24.1984年,经过两年多的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后,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这主要说明A.改革开放带动深圳经济发展

B.深圳率先搞活了国内的市场经济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D.我国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参考答案:A25.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指出:“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井同体共同进守,并且成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此处,盖尤斯想表达的是A.万民法、自然法都不是法律条文B.万民法是罗马法高度成熟的标志C.自然法具体条文体现在万民法中D.自然法精神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参考答案:D根据题干“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可知,万民法的制定体现了自然法的精神,故自然法精神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万民法是具体法律条文,排除。自然法是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排除B。自然法是一种法律理念,没有具体条文,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26.根据下图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③共和制派力量占明显优势④从过程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图示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①正确;结合图示中“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君主制”等的反复较量可以得出斗争的焦点为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②正确;图示中反映了长期的较量与最后的一票共和能够说明共和的力量不是较为明显,③排除;依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经过百年动荡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说明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④正确,故A项正确。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27.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立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这反映出①民族危机的加剧②救国思想的成熟③民族意识的觉醒④共和观念的普及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28.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当时A.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B.孟子的思想在齐国受排斥C.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D.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参考答案:D由材料“向孟子问政”“向孟子征求意见”“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可知,齐国统治者对士阶层采取宽容政策,也说明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士阶层社会地位较高,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齐宣王之前的学术氛围,也就无法体现由“严”到“松”的过程,故A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齐宣王与孟子政见的不同,无法体现孟子思想在齐国是否受到排斥,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统治阶级对士阶层的政策,不能推出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故C项错误。点睛:“向孟子问政”“向孟子征求意见”“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士”阶层的社会地位。29.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至今,贸易量翻了三翻。但进入2017年以来,美国不断声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使得企业从美国向墨西哥迁移更加容易,导致美国工人失业而威胁退出。下面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美、加、墨三国完全实现了贸易自由化

B.墨西哥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受益国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面临挑战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缩小参考答案:答案:C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没有形成关税同盟,各国之间是贸易伙伴关系,故A项错误;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占优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挑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增大,故C项正确,BD项错误。30.在雅典有居民20多万人.其中公民2、3万,而陪审法庭由6000人组成,他们可以以投票方式放逐、处死一些有才能、有贡献的杰出人物,甚至因战争失败判处八位打过胜仗将军的死刑。由此可见,雅典的民主制度具有A.全民性

B.公正性

C.合法性

D.盲从性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关注和保障普通人的基本权利,代表了立法理念的进步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十二铜表法》第9表(1)《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结合材料一指出该条款体现的立法观念?材料二“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任东来《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2)材料二作者认为美国宪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这一功能对美国社会政治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材料三世界近代各国重要法案一览表时间国别法案名称主要特点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体现人民主权、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政体1791年法国《法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王权受到严格限制。1871年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军队指挥权、官吏任免权、议会召集权和解散权1889年日本《大日本帝国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保障臣民拥有基本权利,但天皇拥有制定法规、缔结条约等不受议会制约的权力1912年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拥有人身、言论等基本权利,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制1924年土耳其共和国宪法土耳其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大国民议会被赋予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确立了一种以多数人统治为主要原则的民主制度(3)根据材料三,结合世界潮流和近代亚洲各国宪法,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简要评价。参考答案:(1)地位: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功能:限制政府的权力,充分保障人民主权。影响:防止了专制的出现,保证了人民的基本权利;缓和了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3)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或“保护普通人的权利”也可);顺应了世界民主化潮流;立法理念领先于亚洲国家。【详解】(1)第一小问,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回答其观念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第一小问“功能”根据材料信息“体现人民主权、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可知保障人民主权。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回答,可以答为:保证了人民的基本权利,缓和了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3)提取材料信息“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可知,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突出顺应历史潮流,立法理念领先于亚洲国家。3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19世纪后半期,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斯宾塞不加区别的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及行为准则。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凭借内在的生命,不断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向前发展,最后目标是一种理想的静止状态。他认为,人类社会的这种理想境界只有通过自然选择才能实现,即社会发展的规律同生物进化的规律一样,也是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强者荣华富贵、弱者卑微贫贱都是社会进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自然地严厉惩罚。同时,为了确保人类自然选择的顺利进行,政府应该保障人们的政治自由。……斯宾塞的社会政治思想在英美等国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材料二、1897年在其翻译的《天演论》中,严复同意斯宾塞所认为的自然进化是适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又不接受斯氏把人类社会的弱肉强食视为理所当然的强权逻辑。他抱着“唯我所需”的态度……宣扬的是“适者生存”的绝对性和“与天争胜”的必要性,强调……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倘若昧于时势而无所作为,必将被淘汰出局。——李宪堂《严复与<天演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6分)(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9分)参考答案:(1)观点:人类社会具有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的进化通过自然选择实现政治自由是人类自然选择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6分)(2)影响:为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瓜分世界提供理论依据,助长国际军备竞赛;促进弱小国家民族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中国近代的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滋生民族优秀论和种族灭绝政策。(9分,任意答二点即可)33.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据汤因比《历史研究》材料二、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材料三: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材料四:“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亨廷顿对世界文明的未来发展及走向,费孝通先生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阅读材料一,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6分)(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6分)(3)阅读材料三,用史实说明,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和政治发生的变化。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导致“永久性变化”的要素?(10分)(4)材料四中,两人各提出了怎样的文明发展观。试各举一例说明。(4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共和国时期,为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在征服扩张过程中出现了民族矛盾、经济纠纷等新问题、新矛盾,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6分,每点3分,其中“挑战”1分,“应战”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2分)。(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每点2分,共4分)(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变化:近代西方的冲击,使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要素:经济方面,新的经济成分;政治方面,新阶级的产生与壮大;科技教育方面,新式学堂、留学生、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等;军事方面:近代海军等;思想方面: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等;社会生活方面:体现近代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4)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如911事件、巴以冲突等。(2分)费孝通:文明共存论。如中国人过圣诞节、情人节;孔子学院在世界许多地方建立。(2分)试题分析:罗马法;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问的关键是“挑战——应战”模式的准确理解,由材料分析可知“挑战”指的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罗发明发展的原因,而“应战”指的是罗马法发展的表现,据此可以从共和国时期为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在征服扩张过程中出现了民族矛盾、经济纠纷等新问题、新矛盾,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殖民者的立场上、欧洲人的立场上去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因为“发现美洲”就是发现了一块殖民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