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_第1页
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_第2页
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_第3页
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_第4页
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离散信源熵和互信息2.2.1自信息量2.2.2离散信源熵要求:1.掌握自信息量、联合自信息量和条件自信息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掌握单符号熵、条件熵与联合熵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2离散信源熵和互信息2.2.1自信息量要求:1.1

信源发出某一符号后,它提供多少信息量?这就是要解决信息的度量问题。在通信的一般情况下,收信者所获取的信息量,在数量上等于通信前后不确定性的消除(减少)的量。

2.2.1自信息量信源发出某一符号21.定义:任意随机事件的自信息量定义为该事件发生概率的对数的负值。如:定义为具有概率为p(xi)的符号xi的自信息量为

I(xi)=-logp(xi)说明:自信息量的单位与所用的对数的底数有关。对数底数为2,信息量单位为比特(bit); 对数底数为e,信息量单位为奈特(nat); 对数底数为10,信息量单位为笛特(det);3个信息量单位之间的转化关系为:1nat=log2e=1.433bit1det=log210=3.322bit1.定义:任意随机事件的自信息量定义为该事件发生概率的对数32.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

出现概率大的随机事件,包含的不确定性小,即自信息量小; 出现概率小的随机事件,包含的不确定性大,即自信息量大; 出现概率为1的随机事件,包含的不确定性为0,即自信息量为0;2.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4

3.不确定度与自信息量:

信源符号自信息量:指某一符号出现后,提供给收信者的信息量;信源符号不确定度:它是信源符号固有的,不管符号是否发出,都存在不确定度。信源符号自信息量与信源符号不确定度在数量上相等,两者单位也相同。

3.不确定度与自信息量:54.自信息量的特性:1,2,3非负性;4单调递减性;5可加性:4.自信息量的特性:65.联合自信息量与条件自信息量

当和相互独立时,有于是有若有两个符号、同时出现,用联合概率来表示,联合自信息量为5.联合自信息量与条件自信息量

当和相7条件自信息量:

当和相互联系时,在事件出现的条件下,的自信息量称为条件自信息量,定义为 为在事件出现的条件下,发生的条件概率。条件自信息量: 为在事件出现的条件下,发生8例2-3:英文字母中“e”的出现概率为0.105,“o”的出现概率为0.001。分别计算它们的自信息量。解:“e”的自信息量I(e)=-log20.105=3.25bit;“o”的自信息量I(o)=-log20.001=9.97bit;例2-3:英文字母中“e”的出现概率为0.105,“o”的出9例:居住某地区的女孩中有25%是大学生,在女大学生中有75%身高为1.6m以上,而女孩中身高1.6m以上的占总数一半。假如得知“身高1.6m以上的某女孩是大学生”的消息,问获得多少信息量?

解:设x1为女孩是大学生; x2为身高1.6m以上的女孩; 则p(x1)=1/4;p(x2)=1/2;“女大学生中有75%身高为1.6m以上”即 p(x2|x1)=3/4;事件“身高1.6m以上的某女孩是大学生”出现的概率为则信息量

例:居住某地区的女孩中有25%是大学生,在女大学生中有75102.2.2离散信源熵1.平均自信息量

对于一个给定信源,各个符号的自信息量是与各自的概率分布有关的一个随机变量,不能作为信源总体的信息量度,我们采用求平均的方法。定义自信息量的数学期望为信源的平均自信息量,即单位2.2.2离散信源熵1.平均自信息量112.信源熵(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 信源熵H(X),表示平均意义上信源的总体特性,是在总体平均意义上的信源不确定性。 信源熵在数量上等于平均自信息量, 但两者的含义不同:2.信源熵(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12平均自信息量:消除信源不确定度时所需要的信息的量度,即收到一个信源符号,全部解除了这个符号的不确定度。或者说,获得这样大的信息量后,信源不确定度就被消除了。信源平均不确定度(信源熵):在总体平均意义上的信源不确定度。不管是否输出符号,只要这些符号具有某种概率分布,就决定了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信源熵)。平均自信息量:消除信源不确定度时所需要的信息的量度,即收到13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14例2-5设信源符号集X={x1,x2,x3},每个符号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x1)=1/2,p(x2)=1/4,p(x3)=1/4,求信源熵H(X)。解:即该信源中平均每个符号所包含的信息量为1.5bit。

例2-5设信源符号集X={x1,x2,x3},每个符号发生15例:已知某信源的概率空间为求由该信源发出60个符号构成的消息所含的信息量。解:先求平均每个符号的信息量,即信息熵则消息所含的信息量为60×H(X)=114.3bit

例:已知某信源的概率空间为163.联合熵和条件熵(1)联合熵(共熵) 联合熵是联合符号集合(X,Y)的每个元素对的自信息量的概率加权统计平均值,它表示X和Y同时发生的不确定度。定义为3.联合熵和条件熵17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18(2)条件熵 条件熵是在联合符号集合(X,Y)上的条件自信息量的联合概率加权统计平均值。

H(X|Y)表示已知Y后,X的不确定度。(2)条件熵19

它表示信源Y发符号yj的前提下,信源X每发一个符号提供的平均信息量。当X和Y相互独立时,存在既有H(X|Y)当Y取特定值yj时,X集合的条件熵H(X|yj)为它表示信源Y发符号yj的前提下,信源X每发一20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21例2-8一个二进制信源X发出符号集{0,1},经过离散无记忆信道传输,信道输出用Y表示。由于信道中存在噪声,接收端除收到0和1的符号外,还有不确定的符号,用“?”表示。已知X的先验概率为P(x=0)=2/3,P(x=1)=1/3,符号的转移概率为 P(y=0|x=0)=3/4, P(y=?|x=0)=1/4, P(y=1|x=1)=1/2, P(y=?|x=1)=1/2,其余为零。 求H(X),H(Y|X),H(X,Y),H(Y),H(X|Y)。例2-8一个二进制信源X发出符号集{0,1},经过离散无22解:解:23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24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25例2-9.二进制通信系统使用符号0和1,事件u0表示发出符号“0”,事件u1表示发出符号“1”,事件v0表示收到符号“0”,事件v1表示收到符号“1”。已知概率p(u0)=1/2,p(v0|u0)=3/4,p(v0|u1)=1/2。求:已知发出u0,收到符号后获得的信息量;已知发出符号,收到符号后获得的信息量;已知发出和收到的符号,获得的信息量;已知收到的符号,被告之发出符号,获得的信息量。例2-9.二进制通信系统使用符号0和1,事件u0表示发出符26(1)已知发出一个0,求收到符号后得到的信息量;(1)已知发出一个0,求收到符号后得到的信息量;27(2)已知发出的符号,求收到符号后得到的信息量;(2)已知发出的符号,求收到符号后得到的信息量;28(3)已知发出和收到的符号,求能得到的信息量;解法1:解法2:(3)已知发出和收到的符号,求能得到的信息量;解法2:29(4)已知收到的符号,求被告知发出的符号得到的信息量。解法2:Bayes定理解法1:(4)已知收到的符号,求被告知发出的符号得到的信息量。解法230课堂练习1、掷两粒骰子,当点数之和为5时,该消息包含的信息量是______bit。

课堂练习1、掷两粒骰子,当点数之和为5时,该消息包含的信息量31课堂练习3、从大量统计资料知道,女性色盲发病率为0.5%,如果你问一位女士:“你是否是色盲?”她的回答可能是“是”,可能是“否”,问(1)这两个回答中各含多少信息量?(2)平均每个回答中含有多少信息量?解:课堂练习3、从大量统计资料知道,女性色盲发病率为0.5%,如32作业教材39页

2-22-52-7作业教材39页332.2离散信源熵和互信息2.2.1自信息量2.2.2离散信源熵要求:1.掌握自信息量、联合自信息量和条件自信息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掌握单符号熵、条件熵与联合熵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2离散信源熵和互信息2.2.1自信息量要求:1.34

信源发出某一符号后,它提供多少信息量?这就是要解决信息的度量问题。在通信的一般情况下,收信者所获取的信息量,在数量上等于通信前后不确定性的消除(减少)的量。

2.2.1自信息量信源发出某一符号351.定义:任意随机事件的自信息量定义为该事件发生概率的对数的负值。如:定义为具有概率为p(xi)的符号xi的自信息量为

I(xi)=-logp(xi)说明:自信息量的单位与所用的对数的底数有关。对数底数为2,信息量单位为比特(bit); 对数底数为e,信息量单位为奈特(nat); 对数底数为10,信息量单位为笛特(det);3个信息量单位之间的转化关系为:1nat=log2e=1.433bit1det=log210=3.322bit1.定义:任意随机事件的自信息量定义为该事件发生概率的对数362.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

出现概率大的随机事件,包含的不确定性小,即自信息量小; 出现概率小的随机事件,包含的不确定性大,即自信息量大; 出现概率为1的随机事件,包含的不确定性为0,即自信息量为0;2.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37

3.不确定度与自信息量:

信源符号自信息量:指某一符号出现后,提供给收信者的信息量;信源符号不确定度:它是信源符号固有的,不管符号是否发出,都存在不确定度。信源符号自信息量与信源符号不确定度在数量上相等,两者单位也相同。

3.不确定度与自信息量:384.自信息量的特性:1,2,3非负性;4单调递减性;5可加性:4.自信息量的特性:395.联合自信息量与条件自信息量

当和相互独立时,有于是有若有两个符号、同时出现,用联合概率来表示,联合自信息量为5.联合自信息量与条件自信息量

当和相40条件自信息量:

当和相互联系时,在事件出现的条件下,的自信息量称为条件自信息量,定义为 为在事件出现的条件下,发生的条件概率。条件自信息量: 为在事件出现的条件下,发生41例2-3:英文字母中“e”的出现概率为0.105,“o”的出现概率为0.001。分别计算它们的自信息量。解:“e”的自信息量I(e)=-log20.105=3.25bit;“o”的自信息量I(o)=-log20.001=9.97bit;例2-3:英文字母中“e”的出现概率为0.105,“o”的出42例:居住某地区的女孩中有25%是大学生,在女大学生中有75%身高为1.6m以上,而女孩中身高1.6m以上的占总数一半。假如得知“身高1.6m以上的某女孩是大学生”的消息,问获得多少信息量?

解:设x1为女孩是大学生; x2为身高1.6m以上的女孩; 则p(x1)=1/4;p(x2)=1/2;“女大学生中有75%身高为1.6m以上”即 p(x2|x1)=3/4;事件“身高1.6m以上的某女孩是大学生”出现的概率为则信息量

例:居住某地区的女孩中有25%是大学生,在女大学生中有75432.2.2离散信源熵1.平均自信息量

对于一个给定信源,各个符号的自信息量是与各自的概率分布有关的一个随机变量,不能作为信源总体的信息量度,我们采用求平均的方法。定义自信息量的数学期望为信源的平均自信息量,即单位2.2.2离散信源熵1.平均自信息量442.信源熵(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 信源熵H(X),表示平均意义上信源的总体特性,是在总体平均意义上的信源不确定性。 信源熵在数量上等于平均自信息量, 但两者的含义不同:2.信源熵(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45平均自信息量:消除信源不确定度时所需要的信息的量度,即收到一个信源符号,全部解除了这个符号的不确定度。或者说,获得这样大的信息量后,信源不确定度就被消除了。信源平均不确定度(信源熵):在总体平均意义上的信源不确定度。不管是否输出符号,只要这些符号具有某种概率分布,就决定了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信源熵)。平均自信息量:消除信源不确定度时所需要的信息的量度,即收到46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47例2-5设信源符号集X={x1,x2,x3},每个符号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x1)=1/2,p(x2)=1/4,p(x3)=1/4,求信源熵H(X)。解:即该信源中平均每个符号所包含的信息量为1.5bit。

例2-5设信源符号集X={x1,x2,x3},每个符号发生48例:已知某信源的概率空间为求由该信源发出60个符号构成的消息所含的信息量。解:先求平均每个符号的信息量,即信息熵则消息所含的信息量为60×H(X)=114.3bit

例:已知某信源的概率空间为493.联合熵和条件熵(1)联合熵(共熵) 联合熵是联合符号集合(X,Y)的每个元素对的自信息量的概率加权统计平均值,它表示X和Y同时发生的不确定度。定义为3.联合熵和条件熵50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51(2)条件熵 条件熵是在联合符号集合(X,Y)上的条件自信息量的联合概率加权统计平均值。

H(X|Y)表示已知Y后,X的不确定度。(2)条件熵52

它表示信源Y发符号yj的前提下,信源X每发一个符号提供的平均信息量。当X和Y相互独立时,存在既有H(X|Y)当Y取特定值yj时,X集合的条件熵H(X|yj)为它表示信源Y发符号yj的前提下,信源X每发一53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54例2-8一个二进制信源X发出符号集{0,1},经过离散无记忆信道传输,信道输出用Y表示。由于信道中存在噪声,接收端除收到0和1的符号外,还有不确定的符号,用“?”表示。已知X的先验概率为P(x=0)=2/3,P(x=1)=1/3,符号的转移概率为 P(y=0|x=0)=3/4, P(y=?|x=0)=1/4, P(y=1|x=1)=1/2, P(y=?|x=1)=1/2,其余为零。 求H(X),H(Y|X),H(X,Y),H(Y),H(X|Y)。例2-8一个二进制信源X发出符号集{0,1},经过离散无55解:解:56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第2章课件57信息论与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