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03块综合调整方案报告0426-开发部分意见兰色字体_第1页
曲03块综合调整方案报告0426-开发部分意见兰色字体_第2页
曲03块综合调整方案报告0426-开发部分意见兰色字体_第3页
曲03块综合调整方案报告0426-开发部分意见兰色字体_第4页
曲03块综合调整方案报告0426-开发部分意见兰色字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37精细油藏描述编写人:胡罡李参加人:胡罡李钢审核人:连刘维霞审定人:王胜利油田地质科学20124目1、绪 合同规定内 技术关 技术指 进度安 立项的目的意 国内外现 完成的主要工 2、油藏地质特 地层特 地层层序及特 地层划分对 构造特 精细构造研究难 精细构造解释技术方 构造特 储层特 沉积特 物性特 储层非均质性特 储层分布特 油藏特 油层分布特 油水关 油藏控制因素及油藏类 流体性 温度及压力系 储量计 储量计算单 储量参数确 储量计算结 储量评 储量对 3、油藏开发效果评 开发简历及现 开发简 开发现 开采特 产液、产油能力分 含水上升规律研 措施效果分析研 注水能力分析研 开发效果评 层系状况评 井网状况评 能量状况评 储量动用状况评 水驱效果评 采收率评 油水井利用状况评 4、剩余油分析研 剩余油潜力分 剩余油分布研 层间剩余油分 平面剩余油分 层内剩余油分 5、技术经济政策界限研 经济政策界限研 层系优化研 合理井网井距研 井网优化原 井网形 井 合理生产压差研 合理注采比研 6、开发调整方案设 调整原 方案部 S3层 S4层 方案指标部 调整工作 新井产能主要开发指标7、方案实施要 附表 曲103-斜7断块开发简历 附表 曲103-斜7断块典型单井生产状况 附表 曲103-斜7断块油藏投产初期产能评价成果 1、绪根据工区内50余口完钻井资料,进行静态地质精细研究,包括地层对比、构造解释、储层沉积特征、物性特征、非均质特征、油藏特征、储量复2-(1)20101月-20105(2)20106月-20109月,地质模型研究,包括构造模型、沉积相模(3)201010月-201011月,开发效果评价、剩余油分布和提高采收(4)2010年12月,成果完善、报告编写及多制作,汇报验收立项的目的意103,99104710310479-219又被四级断层复杂化从东向西9-219-14103-110379-149-112634.5%3um229.4%576×10-3um2,2009年曲103-斜7块沙三段沙四上段探明含油面积0.58Km2,探明石油质储量107.06万吨103-1块沙三、沙四上探明含油面积0.6Km2,地质储95.34103202油水平72.7t,单井日液水平12.1m3,单井日油水平3.3t,综合含水72.6%,累30.2×104t,46.1×104t,0.97%,12.6%。针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地质和开况不符、注水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次研究目的是对曲103块构造需进一步、完善小层对比划分、油水关系及测井二次解释、需进一步本区储量;同时对区块开发中出现的井网不完善,采油速国内外现目前国内外对于断块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研究主导技术主要有以下五、综合分析等方法,使得低序级断层描述与组合的准确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五级断层(落差一般小于10m)的识别、描述上仍存在。、32剩余油分布研究奠定基础。完成的主要工46331应用相干分析技术对研究工区内断裂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根重点对馆三段底、沙一段底、沙三段底、沙四上段3砂层组顶等4个31033110335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开发状况,明确了主要2、油藏地质地层层序及特曲103断块发育了较厚的新生界河湖相沉积地层,从上而下为:第四系平原200~350m分布稳定。103203m。该层与上下地层为整合接沙四上亚段:该段地层钻遇厚170~250m,平均地层厚度为195m,岩性以浅沙一段:该段地层钻遇厚8~50m,平均地层厚度为20m,岩性主要以浅灰色150m段底部发育一组含砾砂岩。馆1+2段:该段地层厚度约98m,紫红色泥岩夹薄层粉砂岩,底部为厚层块700~900m上以弓形电阻为主要特征,声波曲线起伏变化大。1,103对曲103块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划分。在开展地质研究期间对工区行了校正,确定了其井深轨迹及深度差,从而达到对比之前有可靠的地面位,2建立对比骨架剖面区分标区分标志辅助标志层沉确观标结完对油成剖关全骨生区对动块剖构对建验比2-1-11033(图2-1-22-1-21037沙三段二砂组底部发育一组大段灰色砂岩,厚度10-20米左右,自然电位锯布,向东厚度逐渐变薄(2-1-3。沙三段三砂组底部发育一组灰色、浅灰色多薄层砂岩,砂岩单层厚度2-5米广泛分布,向东部逐渐超覆缺失(2-1-3。电位曲线平直,感应电导曲线上呈U(2-1-4;2-1-310372-1-41037在沙四上段三砂组底部发育一泥质白云岩,厚度1-2米左右,自然电位曲线对比标志(2-1-5。2-1-510374剖面,确立了本区地层沉积的对比模式(2-1-6。向,顶部剥蚀,底部逐层超覆,沙一段厚度逐渐变薄到全部缺失。在工区构造高部位9-146井以东,一砂组和二砂组不同程度的剥蚀,工区内2-1-610375地质特征进行调整,完成全油田开发层组的划分和相应的对比原则和方法,砂组和小层进行了精细的划分和对比,确定了馆3段、沙一段、沙三段、沙四上分为4个砂层组。在组段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小层划分结果以及组段间的接6618108四个砂层组,1146(2-1-1。2-1-11037段16 1、、、、1、 22、2、2、2、2、2 2、2、2、 2、2、11、 3833、3、、、3、3、3、、、 3、33124461、 44、4、4、4、3448718103(2-1-6:

2-1-6103710~20(2-2-122-2-11032-2-2103精细构造解释技术方1、地质层位标定及反射特地质层位标定是解释的关键利用声波记录进行层位的标定是常用的方法,为实现层位及断层准确解释,综合济阳坳陷时深关系,对该区不同断块的10多口井制作声波记录,进行了层位标定。其中,为两点需要尽量避免①需在井旁道的数据中提取尽量避开断层复杂的部分②应尽量采用目的层附近的数据提取子波(2-2-3应用实际井旁道提取的不同极性子波制作记录并与实际井旁道对比分析认为用负极性子波制作的记录与井旁有较2-2-4103-10井旁2-2-4103-10Ng2、Ng3Es44在上述标准层或辅助标志层的控制下进行解释追踪(2-2-5图2-2-5曲103-斜7块地质层位及其反射特征示意2主要地质层位解在地质分层指导下以反射波特征以及波组特征为基础对标志层Ng2、Ng3Es1、Es3、Es4进行了解释追踪该过程主要通过同相轴的连续性以及连井剖面的控制来实现全区的解释工作(2-2-62-2-7图2-2-6曲103-斜7块主要解释层 2-2-71037依据反射波(或波组)错断、产状突变、反射同相轴、分叉、合并等情况,对剖面断面位置及断层剖面形态进行描述(2-2-82-2-8依据反射波(或波组)相干体技术的就是通过道的相似性分析将三维振幅数据体转的相似性将破坏,从而影响道的相关性。利用纵向上辅助并验证断层的划分是否合理(2-2-9图2-2-9曲103-斜7块断层相干处理剖面与数据剖面对系统解释比较合理,对地质构造的认识更加清晰准确(2-2-102-2-101,从整体上看,该构造带为北受曲1047南受曲103219断层这三条三级断层所夹的近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地垒带又被四、五级断层复杂化,从东向西依次形成了曲9-21、曲9-14—曲103-1、曲103-斜7三个断块,2构造描 沙一5—10°之间(2-2-11图2-2- 曲103-斜7块Es1砂层底面构造构造描 沙三段9-1410304103-3它沙四段断层均已,本层位又发育了两条沉积小断层,曲103-斜7断块被两条小断层切割,分成三个小块,分别是:1037、1039103-1110321103-122-2-121037Es33构造描 沙四上段9-219-149-210.911-131035103-1—0.89-13西部发育了三条东西向的四级断层,被南北断层切割,形成了曲132-2-131037Es44沉积特1②岩性以砾状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度最大3.5mm,一般0.13-0.5岩屑37.8%,以变质岩、岩浆岩屑为主,沉积岩次之,成分成熟度较低,反映差;悬浮总体含量在10%,本曲线类型可能出现在冲积扇中扇微相(图2-3-1C-M图表现为冲积扇体的沉积特点,图形具有一定一弯曲,缺少RS段,只有P-QTQ-R段,PQTQ段代表冲积扇河床沉积,QTQR段与C=M大致平行,代表漫流沉积(2-3-1。2、沙四段沉积环境特征8.35mm,0.13-0.5mm,25.2%,44.8%,岩屑为主,沉积岩屑次之,成分成熟度较低。2-3-1C-M物性特103121640.8%31%35.%7700m2272m22455m2,由于所取岩心层位102物性分析结果偏大,因此根据本块所有井的测井一次解释,挑选比较有代表性,声波时差和孔隙度,以及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关性比较好的井进行了测井二次解(表2-3-12231%,最小24%28.25%901.4m299.52m2,平均值为428.5m2。属于高孔、中高渗储层。沙四上段未取心,根据测井二次(2-3-223%25%117m25m2,平16.7m2。属于中高孔、中高渗储层。2-3-11037段孔隙度141516172122222422272833333333平2-3-21037段124144434445、储层非均质性是致剩余油分布、影响渗透率和原油采收率的主要因一。因此,近几年来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已成为油藏描述及储层表征的内容。特别是储层砂体几何形态、规模非渗透遮挡层及渗透率的非均质性是直接控制流体流动和驱替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油藏、1重,对油水在平面上的运动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56-75。26-130%28%600-900µm2左300µm226-2小层储层全区发育,北部低部位储层物性高,南部物性低。北部孔隙度在32-34%左右,南部孔隙度22%左600-1000µm210-200µm22730-32%10-200µm2西北渗透率600-1200µm2。8小层储层相对比较发育,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布也比较均匀,仅在个别井区物性22-30%100-800µm2。沙三段33-110.5-31.5米,物性相对24-30%200-300µm2。沙三33-12小层储层厚度比较薄,1-4103-10井区附近µm233-131-4米左右。西部和东北部储层偏厚,2-4米左右。中间部位储层厚度薄,1米左右。厚度大24-28%100-300µm2,厚度薄的区域孔隙度0-20%左右,渗透率0-100µm2左右。沙三段3砂层组3-21小层储层厚度变1-5710315103-12103-13井300-400µm233-221-324-28%100-250µm233-31小层向西北部储层发育稳定,厚度相对集中,1-3米21-33%200-1200µm233-32小层西北部1-226-30%400µm2左33-330.5-2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储层厚度呈逐渐增大的扇形体。孔隙度分布范围28-30%,渗透率分布300-600µm243小层储层厚度呈由南向北沉积的扇形体,河道沉积厚度中心分布在沿曲103-斜21井-曲103-13井-曲103-斜31井区,厚度5米左右,孔隙度30-32%左右,渗透率300-500µm2左右,向东储层122-24%50µm2左右。2根据曲103-斜9井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对各井的孔渗数据进行了二次解释,求取了各个小层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值(2-3-2,并分层段计算了表征0.930.730.280.5,计算结果表明,沙三段各小层间非均质程度比较强。沙四上段各小层间的渗透率变异系数为1.220.7,渗透率级差在2-3-23砂层组小层之间隔层厚度比较大,平均3-6米左右(附图76-83。三砂层128隔层比较稳定,厚度比较大,4-102-612-622-72-8小层之间储层局部连通。2-612-62103-11103-12103-16103-191031810341103-0144-310371、23103712103-1110391039灭。3103-01103-1灭。4103-010.8-96103-465-91-25103-斜62103-1410341103230.8-72沿曲103-14井和曲103-斜41井一线,储层厚度比较大,在3-7米之间。西北103760190184、5、6、7几个小层就没有作深入的研究。4小层剥蚀范围较大,沿曲103-22井-曲103-11井10350103-斜5井以东全部被剥。储层厚度变化大,1-8米之间变化。在中部低部位曲10350103一带,储层厚度比较大,平均7米16541.5-10103-1410米之间。在曲103-14井和曲10315一线储层厚度比较大,8米左右。向东北7103-斜6103-10103-1-6103-3-曲103-斜31-曲103-斜9井一线,储层厚度比较大,平均6米左右,向北部砂210134-81103-011-79.710315,6.5103-31030413,7103507(1-42-1103-11-510316103-125103-22103-3103-064103610351030352-2103-531-51030410310359-32103-209-141901一带发育两个尖灭区储层厚度稳定集中在1-4沿曲103-53井-曲103-01-1035井一带储层厚度相对较薄,13-2小层区内剥蚀范围同3-1小层,在曲9-32井以东10315和曲103039-36井一带以9-1419011-8103井一带发育沉积中心,储层厚度相对较大,7米左右。向两翼厚度减薄。4小层储层全区相对发育,在东南角高部位曲9-斜143-曲9-14-曲9-141-曲9-斜15-66-19-斜1433-51-26-291439-14-曲901井一带发育一个尖灭区。该小层储层厚度相对较大,南部曲103-14-曲4-67103-13103-06103-19-149143尖灭区。储层沉积呈现由东北向西南撒开的扇形体,东南薄,1-46-108103-410321有两个小的尖灭区。储层沉积呈现由南向北撒开的扇形沉积体,北薄,1-2右,南厚,4-7381-1103-539-145103-12103-17103-3103-4103-0210350-曲1036103-01103-20.5-5-11在曲9-32井-曲103-53井的东南面高部位,尖灭区主要分布在曲103-13103-2290621103-13103-2210341103-西部和东北部储层偏厚,2-4米左右。中间部位储层厚度薄,1米左右。2-1小9-329-146103-2103-20103231037103-22103211--曲103-斜03井的东南部高部位超覆。尖灭区分布在西部的曲103-斜23井-曲103-11井-曲103-20井一带。储层厚度稳定,集中在1-3米,呈现自南向北撒1030410350103-101036在中间南部曲103-3井区有一小的尖灭区,向西北部储层发育稳定,厚度相对集中,1-33-23-11030410350103-10103带储层厚度相对大一些,在2米左右。3-3小层超覆范围最大,分布在曲103-3井-曲103-斜50井-曲103-斜6井的东南部尖灭区分布在中部紧邻超覆区的曲10321井一带。储层厚度相对稳定0.5-2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整合接触工区沙四上段地层在东南部高部位小范围的剥蚀剥蚀厚度有限。41241砂层组2小层储层发育不稳定10303103-2井的东南部高103-1110391037103-410350103-410316103-1234砂层组划分为6个小层,全部为含油小层。4-1小层储层分布比较零散,储层集中发育在中部曲1039井区1031036储层厚度比较小,0-1米左右。东部曲9-146-曲9-斜145井区,储层厚度比较大,在1-4米左右,其他部位储层尖灭。4-21小层储层相对比较发育,存在三个尖灭区,西南部曲1032310321井区,西北103-1710331井以北,东部曲901103-539-32井以东。储层厚度比较薄,0.5-1米左右,在西部曲103-斜9井区,储层厚度比较大,4米左右。4-22小层储层相对比较发育,存在两个尖灭区,西南部曲10323井区,北部曲103-171033110304103-52103-29142井以北。储层厚度比较薄,0.5-14-31035井区9-36井区9-149019142井区以东。储层厚度呈由南向北沉积的扇形体,河道沉积厚度中心分布在沿曲103-斜21井-曲103-131033151121032310391037103-10-103519-1411036103034-59-141030310310371240-1290m2个含油小层,分别是Es114、Es115。262.1m0.81×104t。各小层油砂体分布特征如:Es1142103910321井区,平均有效厚度1.2m,总含油面积0.023km2,储量0.37×104t,每Es1152103910321井区,平均有效厚度1.3m,总含油面积0.025km2,储量0.44×104t,每1033,2、3221205-1454m249m。油层平均厚度9.0m,103-19-321037103-11井区,主要受断层和岩性和地层不整合控制,油砂体多具有边水。断块中油3.5m,170.45×104t。油层集中分布在各断块构造高部位。单103-111541.8m。各砂层组油砂体分布特征如下:4Es314、Es315、Es316、1.2m,0.035km20.6×104t。Es315210321103-2210321103-1310321103-22有一口井控制。平均有效厚度为0.8m,总含油面积为0.095km2,储量为×104t1.1m,0.061km20.95×104t。1.3m,0.064km21.2×104t。Es3221Es3222Es3231Es3232Es324Es3261Es3262Es32740Es32131037103-110.6-1.75m,1.1m,含油面积0.016-0.063km20.097km22.1×104t。103-111.7-2.2m,1.9m,含油面积0.023-0.054km20.162km24.4×104t103-111.54×104t。Es3222小层有5个含油块,分布零散,主要分布在曲1037复杂断块区,2.0m1.6m0.059km25.3×104t。Es3231小层有5个含油块,分布零散,曲1037块和曲103-1块均有分布,有效厚度1.0-2.5m,平均110.4m,含油面积0.031-0.157km2,总含油面积0.36km27.5×104t。Es3232小层有4个含油块,分布零散,曲1037块和曲103-1块均有分布,有效厚度0.7-2m,平均1.45m,含油面积0.024-0.07km2,总含油面积0.202km24.3×104t。Es32431037103-1有效厚度0.9-1.3m,平均1.1m,含油面积0.032-0.144km2,总含油面积0.237km2,4.3×104t9-322.66×104t。Es326131037103-1块均有分5.8×104t9-323.7×104t。Es3262小层有2个含油块,主要分布103-11井区和曲9-32井区,有效厚度平均1.85m,含油面积0.462km2,储量11.2×104t,其中曲9-32井区油层分0.416km29.6×104t。Es3275103-19-3210370.6-2m1.3m,含油面积0.03-0.331km2,总含油面积0.531km2,储量10.9×104t。其中曲9-32井区油层布面积比较大,储量为6.11×104tEs32821037103-11m0.784km217.6×104t。Es3312Es3313Es3321Es3322Es3331Es3332Es3333(41-482.1km22.9m93.2×104t。各小层Es33115103-7103-17块主要分布在曲103-11井区和曲1037井区。有效厚度0.5-2.3m,平均1.7m,含油面积0.012-0.213km2,总含油面积0.41km2,储量比较大,为10.2×104t9-325.4×104t。Es33126103-19-井区和曲103-斜03井区,分布相对连片。曲103-斜7块主要分布在曲103-11井区和曲1037井区和曲10323井区。有效厚度0.9-2.9m,平均1.7m,含油面积0.008-0.598km2,总含油面积0.76km2,储量比较大,为18.8×104t。其9-3213.68×104t。1037103-110.8-1.5m,1.1m0.01-0.608km20.679km28.1×104t。9-326.9×104t。Es33215103-1构造高部位,连片分布。西部曲1037块主要分布在曲103-11井区和曲103-斜9井区。有效厚度0.9-2.0m,平均1.37m,含油面积0.008-0.74km2,总含油面积0.918km2,储量为19.1×104t。其中曲9-146井区油层分布面积比较大,储量为Es33225103-1103-7块均有分布。有效厚度0.5-1.0m,平均0.8m,含油面积均比较小,范围在0.016-0.088km20.206km22.4×104t。0.4-1.3m1.0m0.038-0.331km2,总0.4-1.0m0.8m0.027-0.359km2,总0.783km210.8×104t103165.9×104t103-114.1×104t。该两呈连片分布。有效厚度平均1.1m0.038-0.333km2,总含油面积0.623km2,储量为9.1×104t。其中曲103-11井区油层分布面积比较大,储量为-1642m63m5.0m4主要受岩性控制,油砂体边水不活跃。油层平面连通差。单层有效厚度最大0.269km21.37km22.1m67.3×104t。各砂11E412(494..1.6m0.0070.01k0.193km2,储量比较小,为4.7×104t6Es4s41Es4s421Es4s422Es4s43、Es4s44、Es4s45(50-551.19km22.3m,62.6×104t曲103井区和曲103-斜9井区。有效厚度0.3-0.5m,平均0.4m。含油面积0.019-0.165km20.226km2,1.3×104t。Es4s421小层有3个含油块,平面上分布零散,主要分布在曲103-斜03井10310391-2.2m,1.4m。含油面积0.049-0.108km20.207km24.9×104t。Es4s42221037103-14103-22井区。有效厚度平均0.75m。含油面积0.102km2,储量2.8×104t。块均有分布,曲103-06井区和曲103-1井区呈现连片分布。曲9-斜143和曲103-斜03井区呈零散分布有效厚度1-3.1m2.3m含油面积0.05-0.375km21.067km252.7×104t103-06含油块含油面积0.476km221.47×104t,也是主力含油砂体。Es4s44210371039103-220.78m0.05km20.6×104tEs4s451103-110.65m含油面积0.036km2,储量0.34×104t1031032造成油水分异不一致,形成油水关系不。生产过程中,为多层合采,由于油层解释确,射开部分油层或靠一口井控制的断块更为突出 2口油水井的构造深度11037236143391044-33(2-4-12-4-1S3S4sS32S33---------------------S4s4------制着曲103块油气带的形成。沙四上4砂组6个含油小层,这些油砂体多数小,横向变化大,很多小1曲103-斜7断块原油性质比较好:地面原油密度平均0.9055g/cm3地面原油粘度52.8mPa.s,地层水矿化度13462mg/l,氯离子浓度7992mg/l,水型为CaCl2103-10.9294g/cm3,地面原油粘136mPa.s。2曲103-斜7断块:地面原油密度平均0.8875g/cm327.9mPa.s16718mg/l9895mg/l,水型为CaCl2型。曲103-1断块:沙四上地面原油密度平均0.9027g/cm3,地面原油粘度平43.5mPa.s22971-25166mg/l14002-15337mg/l,水型为CaCl2型。温度及压力系3.1℃/100m,属正常温度系统。0.96,属正常压力系统。7个含油小层,213197个计算单元。A该块油层下限四米梯度电阻率和感应电阻率>2.5,声波时差大于290µs/m。21/350m~200m(视油层厚度大39(2-5-12-5-11037断块储量计算单储系数段103-7103-7103-7103-7采用容积法分断块计算各小层原始石油地质储量(如表2-5-2。曲103块0.025km20.81×104t。沙三段叠合含油面积2.78km2,计算地质储量170.45×104t,计算储量丰度为61.3×104t/Km2,属低丰度储量。沙四上段叠合含油面积1.37km2,计算地质储量67.3×104t,计算储量丰度为49.1×104t/Km2,属低丰度储量。曲103块合计计算地质储量238.5万吨4-3本次小层评价原则主要根据含油面积储量大小进行分类共划分了4(表3,标准为:一类小层:储量大于等于10×104t。共9个小层,分别是沙三段二砂层组的2-62、2-7、2-83-11、3-12、3-21、3-31、3-32小层,4-316669.6%。二类小层:储量介于5×104t-10×104t5个小层,分别是沙三段二砂层组的2-22、2-31、2-61小层,沙三段三砂层组的3-13、3-33小层,储量为35.8万15%。三类小层:储量介于1×104t-5×104t111-5、1-72-1、2-21、2-22、2-32、2-4小层,沙三段三砂层组的3-221-24-14-214-2233.514%Ⅳ类小层:储量小于1×104t。共6个小层,分别是沙一段的1-4、1-5小层,1-4、1-64-4、4-5小层,储量为3.261.4%2-5-21037段含油面积平均厚度单储系数储量1415141516172112222242227281333333331124144434445总2-5-31037储量Ⅰ9Ⅱ5ⅢⅣ6103238.520236.59-143、油藏开发效果评初期注水分层系注采完善阶Q103-1块产能建设阶段01.09-03.1204.01-95.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