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配套试题与答案_第1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配套试题与答案_第2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配套试题与答案_第3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配套试题与答案_第4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配套试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血液学检验配套试题与答案临床血液学检验配套试题与答案临床血液学检验配套试题与答案V:1.0精细整理,仅供参考临床血液学检验配套试题与答案日期:20xx年X月第十章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一、选择题A1型题临床上最容易导致DIC的白血病是下列哪种?A.M1B.M3C.M5D.M7E.ALL某急性白血病患者,其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形态主要特点如下:胞体中等大小,胞体规则,胞质量中等,蓝色,少数细胞胞质中可见较粗短的棒状小体,核形规则,染色质细致,核仁2-4个,较小、清楚。根据细胞形态你初步考虑什么系列急性白血病?A.粒细胞系列B.单核细胞系列C.粒单核细胞系列D.淋巴细胞系列E.巨核细胞系列白血病患者通过化疗或骨髓移植后临床和血液学检查可达到完全缓解,但体内仍残留着一定数量的白血病细胞,约为多少?A.104~106B.106~108C.108~1010D.1010~1012E.1012~1014急性白血病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白血病细胞侵犯血管,导致血管破裂血小板破坏增加血小板生成减少和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合成减少纤溶系统活性亢进M4EO常可见下列哪种特异性染色异常?A.t(8;21)(q22;q22)B.t(9;22)(q34;q11)C.t(15;17)(q22;q11-12)D.t(8;14)(q24;q32)E.t(11;14)(p13;q11)口腔粘膜明显浸润,以下列哪种白血病最常见?A.ALLB.M2C.M3D.M5E.M6下列哪项不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临床表现?A.贫血B.出血C.发烧D.浸润E.皮疹M1患者骨髓中原粒细胞占百分之多少(NEC)A.30%~90%B.≥30%C.≥90%D.≥80%%~80%M5复查患者,其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52%,红系22%,原单核细胞加幼单核细胞占%,其他无明显异常。你认为该患者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基本正常骨髓象B.完全缓解骨髓象C.部分缓解骨髓象D.未缓解骨髓象E.复发骨髓象M6初诊患者,其骨髓中有核红细胞百分比一般是多少?A.≥30%B.≥40%C.≥50%D.≥60%E.≥80%WHO分型将急性白血病的原始细胞百分比调整为多少A.≥10%B.≥15%C.≥20%D.≥25%E.≥30%目前临床上对急性白血病主张采用下列哪种分型?A.分子生物学分型

B.细胞形态分型

C.细胞免疫学分型D.细胞遗传学分型E.综合上述各种分类ALL患者血常规检查时,常表现为下列哪种类型?A.白细胞增加,红细胞数正常,血小板数下降B.白细胞数下降,其他细胞数正常C.白细胞数增加,红细胞数下降,血小板数正常D.白细胞数增加,红细胞数下降,血小板数下降E.全血细胞减少下列哪项是前B-ALL较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t(6;9)B.t(1;14)C.t(8;16)D.t(5;17)E.t(1;19)某急性白血病,其细胞免疫分型结果为:HLA-DR+、CD34+、CD19+、CD22+、CD20+、CD10+、CyIgM-、SmIg-,你考虑是下列哪种白血病?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淋巴细胞系)B.前前B细胞型 ALLC.普通型ALLD.前B细胞型ALLE.B细胞型ALL16.下列哪一条不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血象特点?A.白细胞数显著增高B.白细胞分类中以原始细胞为主C.血小板数量增高D.嗜碱粒细胞增高E.嗜酸粒细胞增高1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确诊依据是:A.血象变化B.检出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C.髓象及骨髓活检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E.白细胞免疫分型18.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A.B细胞型慢淋多见B.可表现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C.外周血象成熟且功能正常的小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高D.可以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骨髓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常<5%19.花瓣状核异形淋巴细胞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特征?A.多毛细胞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幼淋细胞白血病D.成人T细胞白血病E.浆细胞白血病20.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A.骨髓出现“病态造血现象”B.“病态造血现象”是MDS所特有的C.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D.WHO对MDS新的分型中取消RAEB-TE.50%患者可出现染色体异常21.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下列哪一条不正确?A.是一种T淋巴细胞恶性肿瘤B.全血细胞减少常见C.单核细胞减少D.可见胞质不规则突起的淋巴细胞E.骨髓常呈干抽22.下列关于不同类型白血病的描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的血、髓象嗜酸粒细胞明显升高B.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可由慢粒发展而来的C.浆细胞白血病确诊依据是骨髓异常浆细胞>20%D.TRAP阳性见于多毛细胞白血病E.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可同时累及淋系和髓系23.目前研究发现多种淋巴瘤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除了下列哪一项:A.Burkitt淋巴瘤B.结外T/NK细胞淋巴瘤C.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D.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E.外套细胞淋巴瘤24.关于淋巴瘤实验室检查的阐述正确的是:A.血小板减少只发生于骨髓受侵犯的患者B.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可提示瘤负荷降低C.CD19、CD20及CD45RA用来鉴定T细胞来源D.部分淋巴瘤患者可出现Coombs试验阳性E.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减少25.关于淋巴瘤的叙述正确的是:A.NHL病理学特点是在炎性细胞的背景下含有少量典型的肿瘤细胞B.NLPHL对治疗的反应相对较差C.单独看到RS细胞不能确诊为HLD.临床分期对HL治疗的价值不如对NHLE.血象异常与骨髓受侵程度一致26.关于多发性骨髓瘤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A.M蛋白就是本-周蛋白B.诊断IgA型多发性骨髓瘤时要求IgA大于20g/LC.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重链D.病情进展时CRP降低、LDH增高E.一般无肾功能异常27.多发性骨髓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未定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可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B.有些病人可以有本周蛋白而无M蛋白C.不分泌型虽有骨髓瘤细胞,但血清及尿中M蛋白阴性D.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确诊时常存在肾功能不全E.总蛋白水平常降低28.可作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鉴别点除了:A.脾脏肿大B.血小板计数C.红细胞容量D.血小板功能E.骨髓三系造血情况29.霍奇金淋巴瘤的REAL分类不包括:A.弥漫大B细胞型B.结节硬化型C.混合细胞型D.淋巴细胞消减型E.富含淋巴细胞的经典型30.淋巴瘤主要诊断依据:(C)A.骨髓活检B.外周血常规检查C.淋巴结活检D.CT检查E.LDH检测31.在骨髓瘤,血清中M蛋白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A.IgG>35g/LB.IgA>LC.IgM>35g/LD.IgD>20g/LE.IgE>20g/L32.下列哪项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A.干酪样坏死B.淋巴结正常结构全部或部分破坏C.R-S细胞D.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侵润E.大量中性粒细胞侵润33.非霍奇金淋巴瘤病情进展时一般不出现:A.血清LDH降低B.β2-微球蛋白升高C.血沉加快D.单克隆及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E.血红蛋白浓度降低34.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一般不会有:A.脾肿大B.皮肤搔痒C.骨髓中原始红细胞比例大于30%D.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E.红细胞容积增加3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下列疾病,除了:A.自身免疫性疾病B.寄生虫感染C.淋巴瘤D.多发性骨髓瘤E.再生障碍性贫血36.类白血病反应可出现:A.原始粒细胞明显增高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C.严重贫血D.染色体异常E.血小板明显增高37.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病人不会出现:A.贫血B.高热C.黄疸D.胸腹水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增高38.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病人细胞化学染色可出现:A.苏丹黑B阳性B.酸性磷酸酶染色阴性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阴性D.溶菌酶染色阳性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3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昼夜生理变异表现有:A.清晨3时最高B.上午8时最低C.上午11时最高D.清晨3时最低E.上午8时最高40.脾功能亢进的主要特征错误的是:A.脾大B.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C.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D.脾脏切除可纠正血象改变,缓解症状E.骨髓造血细胞降低4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出现的表现中错误的是:A.发热B.淋巴结肿大C.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D.淋巴细胞比例增加E.异性淋巴细胞比例超过10%;42.戈谢细胞组化染色出现:A.糖原染色阳性B.酸性磷酸酶染色阴性C.苏丹黑B染色阴性D.过氧化物酶阳性E.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A2型题43.患者,男性,32,发烧伴牙龈出血5天,查体:肝、脾及淋巴结未及,胸骨中下端压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109/L,血红蛋白量65g/L,血小板数12×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白血病细胞极度增生,占95%,其胞体大小不一,多数较大,胞体不规则,胞质丰富,胞质中有丰富、较粗大的紫红色颗粒,胞质有内质、外质之分,核形不规则,扭曲、分叶,染色质细致,核仁可见。你考虑下列哪种白血病?

A.ALL.D.M3A3型题患者女性,18岁,发烧、乏力2周。查体:皮肤上可见散在的出血点,肝、脾及淋巴结未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109/L,血红蛋白量75g/L,血小板数35×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原始细胞+幼稚细胞(不包括幼粒和幼红细胞)占78%。44.你初步考虑下列哪种疾病?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多发性骨髓瘤C.淋巴瘤白血病D.急性白血病E.上述疾病均有可能45.最需要进行下列哪项检查?A.外周血涂片检查B.细胞化学染色和细胞免疫学分型C.B超和CT检查D.X线检查E.骨髓活检X型题46.急性白血病骨髓象一般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多数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B.骨髓小粒呈空网状C.涂抹细胞易见D.巨核细胞常减少或缺如E.吞噬细胞易见47.少数ALL表达髓系相关抗原,常见有以下哪几种?

CD56+ALLCD34+ALLCD33+ALLCD14+ALLCD13+ALL48.T淋巴细胞的一线单抗有那些?

CD8CD7CyCD3CD5CD249.有关Auer小体哪些说法是错的?A.Auer小体又称为棒状小体

B.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形态学标志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均可见D.Auer小体POX染色呈阴性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Auer小体常细长50.有关M0,哪些说法是错的?

骨髓中原始细胞≥30%,形态似ALL2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常规细胞化学染色均阴性白血病细胞胞质中有PPO细胞遗传学检查常有特异性异常B1型题(51~54题共用备选答案)POX染色阳性率100%,呈强阳性NAS-DAE染色阳性率100%,呈强阳性,加氟化钠抑制NAS-DCE染色阳性率25%,以(+)为主POX染色阳性率0%,PAS染色阳性率99%,呈多数细颗粒状和粗颗粒状阳性,部分块状阳性NAS-DAE染色呈阳性率100%,阳性强弱不一,加氟化钠部分抑制51.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5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5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5~57题共用备选答案)A.PML-RARaB.AML1-ETOC.CBFβ-MYH11D.ABL-BCRE.MLLB2型题(58~62题共用备选答案)CD41a(GPⅡb/Ⅲa)CD34CyCD79aCD14cyCD3MPOCD2HLA-DR58.单核细胞59.髓细胞60.巨核细胞61.B淋巴细胞62.干细胞二、名词解释1.白血病:2.急性白血病:3..急性白血病复发:4.部分缓解:5.微量残留白血病:6.柴捆细胞:7.非红系计数:。8.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9.MICM分型:10.FAB分型:11.Ph染色体12.全髓白血病13.无效性红细胞生成14.尿本-周蛋白15.类白血病反应16.R-S细胞17.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18、M蛋白19、重链病20、类脂质沉积病21、血清β2-微球蛋白三、问答题1.FAB分型中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三种亚型的形态特点各如何?2.我国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1986年天津会议)是什么?3.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标准是什么?4.根据细胞系列将急性白血病分为哪两大类细胞免疫分型时所用的一线单抗和二线单抗各有哪些5.M3的实验室检查主要特点有哪些?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的诊断要点。7.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及其标准。8.简述霍奇金氏淋巴瘤诊断时需要进行的检查及其鉴别诊断。9.试述国内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10.试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鉴别要点。11.什么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其程度如何区分答案一、选择题1.B............................................................二、名词解释1.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特点为骨髓中有不能控制的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分化成熟障碍、调亡减少,同时浸润其他组织和脏器,并进入外周血中。主要临床表现有四大症状即贫血、发烧、出血及浸润。2.指起病急、病程短,未经治疗其自然病程一般少于6个月的白血病,其骨髓髓中以原始及幼稚白血病细胞增生为主。3.指以下三项中的任何一项即为复发,①骨髓中原粒细胞Ⅰ型+Ⅱ型(或原单核细胞+幼单细胞或原淋巴细胞+幼淋细胞)>5%且<20%,经过有效的抗白血病治疗一个疗程后仍为达到骨髓完全缓解;②骨髓原粒细胞Ⅰ型+Ⅱ型(或原单核细胞+幼单细胞或原淋巴细胞+幼淋细胞)>20%;③骨髓外有白血病细胞浸润者。4.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单核细胞+幼单核或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5%~≤20%或临床、血象中有一项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者。5.是指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或骨髓移植后,达到临床和血液学完全缓解,但体内仍残留微量白血病细胞(估计约106~8个)的状态。6.细胞胞浆中有多条棒状小体,从形态上似柴捆,呈束状交叉排列,因而得名,柴捆细胞主要见于M3。7.指不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幼红细胞的有核细胞计数8.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在15×109/L以下,细胞分类时白血病细胞有(但比例常较低)或无,故又称为非白血性白血病。9.是指采用细胞形态学(M)、细胞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和分子生物学(M)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白血病分型方法。10.是1976年由法国(F)、美国(A)、英国(B)三国的七位血液学专家组成FAB协助组提出一种急性白血病分型方法,他们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细胞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前者分为ALL1、ALL2、ALL3,后者分为M1~M6。11、Ph染色体是CML的特征性标志。绝大多数为典型的t(9;22)(q34;q11)易位,染色体易位使9q34上的C-ABL癌基因易位到22q11上的BCR区,形成BCR/ABL融合基因。12、全髓白血病(Panmyelosis)是一种以骨髓红、白、巨核细胞三系同时异常增生为特征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亦有称为红白巨血症。13.“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是由于在DNA合成期细胞组分减少、死亡细胞组分增加,而祖细胞和早期细胞的增生正常甚至增加,致使骨髓增生亢进,但不能积累相应数量的成熟细胞。14、在多发性骨髓瘤中,15%~20%患者的骨髓瘤细胞不合成完整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只合成单克隆自由轻链,使其含量增加,在疾病初期,血清中的这些自由轻链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而在肾小管中自由轻链被分解代谢,因而尿蛋白检测为阴性;轻链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尿液中可出现自由轻链,称为本周蛋白。15、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简称为类白反应。典型血象表现为白细胞数显著增高,可有一定数量的原始和幼稚细胞出现,有时可以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类似白血病。16、HL病变中真正的肿瘤细胞是R-S细胞及其变异性。典型的R-S细胞为一直径15~45μm的巨细胞,胞浆较丰富,嗜双染性,形态双核,互相相似如同“镜影状”,如一对鹰眼,核圆形,染色质稀少,最突出者为各个核均有一个大而红染的包涵体样核仁,其边界清晰,其周围有空晕围绕,有时可见核仁两端为平头形。17、反应曾称为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后来发现除病毒细菌感染外,其他疾病也可并发噬血细胞增多,又称为噬血细胞综合征。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利什曼原虫、立克次体等。也可见于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和恶性肿瘤。18、多发性骨髓瘤常为单株浆细胞的前体细胞恶性增生,血清中出现此株单克隆浆细胞分泌的大量结构均一的免疫球蛋白或其亚单位,临床上称之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异常蛋白质电泳后会形成异常浓集带,位于γ区内,但也可位于β或α2区内,而其它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呈现窄底的高峰。19、重链病是恶性浆细胞病的一种,其特征是产生球蛋白的B细胞及浆细胞恶性增生伴有单克隆不完整(仅有重链而无轻链)免疫球蛋白合成与分泌。根据其结构的不同,重链分为五种:γ、α、μ、δ和ε,分属IgG、IgA.IgM、IgD和IgE免疫球蛋白的重链。但到目前为止仅发现前四种重链病。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推测与遗传因素及肠道慢性炎症刺激有关。20、是一组遗传性类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是由于溶酶体中参与类脂代谢的酶不同程度缺乏引起导致鞘脂类不能分解,各种神经酰胺衍生物沉积于肝、脾、淋巴结、骨髓及中枢神经等全身各组织而引起各种疾病,大多有肝脾肿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视网膜病变。21、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和HLA相关的细胞膜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β2-MG呈非结合性,浓度约为2mg/L。在骨髓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时,血清水平可升高,可作为反映肿瘤负荷的一个指标。三、问答题根据原淋巴细胞形态特点,将ALL分型三个亚型即:ALL1、ALL2ALL3,其特点详见下表:细胞学特征ALL1ALL2ALL3细胞大小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核染色质较粗,结构较一致较疏松,结构不一致细点状,结构一致核形规则,偶有凹陷、折叠不规则,常见凹陷、折叠较规则核仁小而不清,少或不见清楚,1或多个明显,1或多个,泡沫状胞质量少不一定,常较多较多胞质嗜碱性轻或中度不一定,有些较深蓝深蓝色胞质空泡不定不定常明显,呈蜂窝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粒细胞≥(NEC),早幼粒细胞很少,中幼粒以下各阶段细胞不见或罕见。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a骨髓中原粒细胞≥~0.<90(NEC),早幼粒细胞及其以下各阶段细胞>,单核细胞<。M2b骨髓中原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核浆发育明显不平衡,其胞核常有核仁。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颗粒异常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NEC),原粒细胞及中幼粒以下细胞各阶段较少。M3a(粗颗粒型)胞浆中充满粗大颗粒,且密集融合分布,颗粒也可覆盖在核上。M3b(细颗粒型)胞浆中颗粒细小而密集。M4(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a骨髓中以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NEC)。M4b骨髓中以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NEC)。M4c骨髓中的原始细胞既具有粒细胞系统特征又具有单核细胞系统特征,此类细胞>(NEC)。M4Eo除上述特点外,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占~(NEC),其嗜酸颗粒粗大而圆,还有着色较深的嗜碱颗粒。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单核细胞≥(NEC)。M5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骨髓中原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NEC),其中原单核细胞<。M6(红白血病)骨髓中红细胞系统>,且有形态异常,原粒细胞(或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NEC);若血液涂片中原粒细胞(或原单核细胞)>,骨髓中原粒细胞(或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NEC)。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有原巨核(小巨核)细胞;骨髓中原巨核细胞≥;原巨核细胞有电镜或单克隆抗体证实;骨髓细胞少,往往干抽,活检有原巨核细胞增多,网状纤维增加。3.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标准包括三个方面:①骨髓象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单核细胞+幼单核或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正常。M2b型:原粒细胞Ⅰ型+Ⅱ型≤5%,中性中幼粒细胞比例在正常范围。M3型: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M4型:原粒细胞Ⅰ、Ⅱ型+原单核细胞及幼单核细胞≤5%。M5型:原单核细胞Ⅰ、Ⅱ型+幼单核细胞≤5%。M6型:原粒细胞Ⅰ、Ⅱ型≤5%,原红细胞及幼红细胞比例基本正常。M7型:粒细胞、红细胞二系比例正常,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基本消失。②血象:Hb≥100g/L、女≥90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分类无白血病细胞;PL≥100×109/L。③临床: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侵润表现。4.根据细胞系列将急性白血病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我们把用于急性白血病分型的常用单克隆抗体分为一线和二线,详见下表细胞系列一线单抗二线单抗髓细胞CD13、CD117、MPOCD33、CD14、CD15、CD11、CD61、CD41、CD42、血型糖蛋白AT淋巴系CD2、CyCD3、CD7CD1、CD4、CD5、CD8B淋巴系CD10、CD19、CyCD22、CyD79aCD20、CD24、Cyμ、SmIg5.①血象: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血涂片中,大多数患者可见异常早幼粒细胞,柴捆细胞常较易见。②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极度增生,以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NEC),多数患者可见柴捆细胞。根据异常早幼粒细胞中颗粒的粗细分为粗颗粒型(M3a)和细颗粒型(M3b)。③细胞化学染色:POX染色、NAS-DCE染色、NAS-DAE染色均呈强阳性,NAS-DAE染色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④免疫分型:典型表型为CD13+、CD33+,而CD34-、HLA-DR-。⑤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大多数患者可检测到特异性染色体异常,即t(15;17)(q22;q11~12)和PML-RARα融合基因。6.慢粒患者具下列之二者,可考虑为加速期。①不明原因发热、贫血、出血加重或骨骼痛;②脾进行性肿大;③非药物引起血小板降低或增高;④原始细胞在血中和/或骨髓中>10%;⑤外周血中嗜碱粒细胞>20%;⑥骨髓纤维化;⑦出现Ph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异常;⑧对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⑨CFU-GM增殖和分化缺陷,集簇形成增多,集簇/集落比明显增加。7.根据临床表现,将慢淋分为A.B.C三期。 A期: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可有少于三个区域的淋巴组织肿大。C期:与B期相同外,尚有贫血(Hb:男性≤110g/L,女性<100g/L,或血小板少<100×109/L)。8.淋巴瘤的最后诊断必须有病理学的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仅仅提供诊断线索。由于淋巴瘤HL的分期对确定治疗至关重要,因而病理学诊断后,必须进行分期。分期根据肿瘤累及的解剖学部位及与横膈的关系。根据患者有无全身症状(发热达38℃以上,持续3天,盗汗或6个月内体重减轻10%或更多)分为A组和B组。合理准确的分期需要在治疗前进行全面的分期检查。在获取病理学依据的基础上要有详细的病史及全面的体格检查,需要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有血像分析、血沉、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乳酸脱氢酶、β骨髓穿刺或活检检查。此外,还可以进行骨X线检查、核素扫描、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等选择性检查。淋巴瘤需要与其他淋巴结肿大的疾病相鉴别。局部淋巴结肿大需要与淋巴结炎和恶性肿瘤转移鉴别。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淋巴瘤则需要与结核病、败血症、结缔组织病、坏死性淋巴结炎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相鉴别。淋巴结外淋巴瘤需要和相应器官的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R-S细胞对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是它也可以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缔组织病、其他恶性肿瘤。因此单独看到R-S细胞不能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9、国内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如下: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或组织活检证实为浆细胞瘤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成分):IgG>35g/L,IgA>20/L,IgD>L,IgE>L,IgM>15/L,或尿中单克隆免症球蛋白轻链(本-周蛋白)>24h。少数病例可出现双克隆或三克隆性免疫球蛋白。无其他原因的溶骨性病变或广泛性骨质疏松符合上述3项或符合l+2或1+3项,即可诊断为MM。但是诊断lgM型MM时,除符合1项和2项外,尚需具备典型的MM临床表现和多部位溶骨性病变。只具有l项和3项者属不分泌型MM,需进一步鉴别属不合成型抑或合成而不分泌型。对仪有1和2项者(尤其骨髓中无原浆、幼浆细胞者),须除外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和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诊断IgM型骨髓瘤必须有溶骨性改变,则必须要除外骨髓转移瘤。如果诊断非分泌型骨髓瘤,也必须要除外骨髓转移瘤。10、鉴别如下表: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鉴别点鉴别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疾病无有血小板数增加缓慢.常>600×109/L快速、一过性,常<600×l09/L

血栓或出血有无

脾脏肿大有无

急性期反应蛋白

(CRP和纤维蛋白原)不增加增加

血浆IL-6降低增加骨髓网状纤维化可能无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增加正常细胞遗传学异常可能无自发性巨核系或红系克隆形成有无11、正常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4%,其绝对值为~×109/L。如分类超过4%或绝对值超过×109/L,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osinaphlia)。临床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多种疾病,可统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eosinophilicsyndrome)。本症的病因以变态反应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等)和寄生虫感染最为常见,此外,还可见于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粒细胞刺激因子等药物;结核、艾滋病等感染;湿疹、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与血液病、肺浸润、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类风湿等结缔组织病和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临床上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①轻度:嗜酸性粒细胞比例<15%,直接计数在×109/L以下;②中度:嗜酸性粒细胞占15%~49%,直接计数在~×109/L;⑦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占50%~90%,直接计数在×109/L以上。第十一章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一、选择题1.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包括A.I、Ⅱ、Ⅶ、ⅥB.Ⅱ、Ⅶ、Ⅸ、ⅩC.Ⅱ、Ⅴ、Ⅶ、ⅥD.Ⅱ、Ⅴ、Ⅹ、ⅥE.Ⅱ、Ⅲ、Ⅴ、Ⅹ2.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形成凝血活酶都需要什么因子A.ⅧB.ⅥC.XD.ⅦE.Ⅵ3.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有助于诊断A.内凝系统因子缺乏或异常B.外凝系统因子缺乏或异常C.凝血第三阶段因子缺乏或异常D.纤溶亢进E.有抗凝物质存在4.血友病A是下列哪种因子缺乏A.Ⅷ:C.B.ⅦC.ⅣD.ⅨE.VWF5.治疗血友病A.B首选A.库存全血C.DDAVPD.新鲜血浆E.基因治疗6.女性,18岁,实验室检查:PLTl20×l09/L,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1min,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十),血块收缩时间正常,患者哪方面异常A.血小板功能异常B.血管壁功能障碍C.血液凝固障碍D.血中有抗凝物质存在E.纤溶亢进7.男性,18岁,转移性右下腹痛4小时,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出血不易止,查PLT计数正常,BT、PT、TT均正常,CT延长,APTT延长,可被正常血清纠正而不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你考虑A.Ⅷ因子缺乏B.Ⅸ因子缺乏C.Ⅶ因子缺乏D.vWF缺乏8.凝血过程分为三期,其共同途径是指下列哪期A.第一期B.第二期C.第一、二期D.第二、三期E.第三期9.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始动因子是:A.因子ⅧB.因子ⅪC.因子ⅦD.因子ⅩⅢE.因子Ⅸ10.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是A.因子ⅫB.因子ⅪC.因子ⅨD.因子ⅦE.因子Ⅷ11.参与凝血第一阶段的外源性凝血活酶系统的主要因子有:A.因子Ⅱ、Ⅴ、Ⅶ、ⅩB.因子Ⅱ、Ⅲ、Ⅶ、ⅩC.因子Ⅲ、Ⅶ、Ⅹ、ⅤD.因子Ⅴ、Ⅶ、Ⅱ、ⅠE.因子Ⅲ、Ⅶ、Ⅹ、Ⅸ12.凝血过程的三个时期(即三个阶段)是:A.血管收缩期、血小板聚集期和纤维蛋白形成期B.内源性凝血系统作用期、外源性凝血系统作用期和纤维蛋白形成期C.血小板粘附期、纤维蛋白形成期和血栓形成期D.凝血活酶形成期、凝血酶形成期和纤维蛋白形成期E.血小板粘附期、凝血酶形成期和纤维蛋白形成期13.下列哪种因子除肝脏外也可由血小板产生A.易变因子(v)B.抗血友病球蛋白(Ⅷ)C.血浆凝血活酶成分(Ⅸ)D.血浆凝血活酶前质(Ⅺ)E.纤维蛋白稳定因子(ⅩⅢ)14.下列哪项属于内源性纤溶酶激活物A.组织型纤溶酶原徽活物(tPA)B.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C.激肽酶D.肿瘤细胞性组织型纤溶酶原徽活物E.白血病细胞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15.外源性凝血途径抑制物(TFPI)的作用原理是:A.通过吞噬作用B.通过中和组织因子活性物质C.通过介质间接发挥作用D.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E.通过释放灭活物质16.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主要作用A.作用于Ⅲ因子参与外源性凝血B.激活因子ⅫC.提供ADPD.提供血小板第Ⅲ因子E.稳定纤维蛋白17.促使血小板发生聚整的主要物质之一是A.环磷酸腺苷B.钙离子C.第Ⅻ因子D.血小板第Ⅲ因子E.二磷酸腺苷18.凝血第一阶段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有A.Ⅲ十Ⅶ十Ⅹ十Ⅴ十Ca2+十磷脂B.Ⅻ十Ⅺ十Ⅸ十Ⅷ十Ca2+十磷脂C.Ⅹ十Ⅱ十Ⅰ十ⅫD.Ⅻ十Ⅺ十Ⅰ十Ⅶ十Ca2+十Ⅹ十ⅤE.Ⅹ十Ⅴ十Ⅷ十Ca2+十磷脂19.凝血活酶的组成是A.Ⅹ十Ⅴ十Ca2+十磷脂B.Ⅶ十Ⅲ十Ⅹ十Ⅴ十Ca2+十磷脂C.Ⅹ十Ⅴ十Ca2+十磷脂D.Ⅻ十Ⅺ十Ⅶ十Ⅹ十Ca2+十磷脂E.以上都不是20.外强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系统形成蟹血酶都需要哪种凝血因子A.因子ⅧB.因子ⅦC.因子ⅩD.因子ⅫE.因子Ⅺ21.血块退缩不良的最主要原因是A.Ⅷ因子缺乏B.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C.凝血酶原缺乏D.血管通透性增加E.组织因子缺乏22.下列化验哪项检查提示DIC纤维蛋白溶解亢进A.血小板减少B.纤维蛋白原降低C.纤维蛋白原升高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E.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减少23.关于抗凝血酶Ⅲ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AT-Ⅲ活性增高为异常,活性减低无临床意义B.AT-Ⅲ活性减低为异常,增高无临床意义C.AT-Ⅲ活性增高或减低,均可导致出血D.AT-Ⅲ活性增高可导致出血,减低可导致血栓形成E.AT-Ⅲ活性减低可导致出血,增高可导致血栓形成24.对凝血时间最有影响的因素是:A.血小板数量B.血小板功能C.血浆凝血因子D.血管壁的完整性E.血管壁的收缩功能25.血小板聚集是指:A.血小板与红细胞、白细的相互粘附B.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发生粘附C.血小板与血管内皮细胞下胶原纤维的粘附D.血小板与凝血因子的相互粘附E.血小板与胶原纤维、红细胞、白细胞的相互粘附26.关于FDP和D二聚体测定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FDP是指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不包括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B.FDP增高是DIC的决定条件C.FDP增高是体内纤溶亢进的标志,可以鉴别原发与继发纤溶D.FDP增高主要见于容易发生DIC的基础疾病E.D二聚体是原发性纤溶的标志27.下列四种不属于蛋白C抗凝系统A.蛋白C(PC)B.蛋白S(PS)C.血栓调节素(TM)D.α1-抗胰蛋白酶(α-AT)E.蛋白C抑制物(PCI)28.与血小板粘附反应无关的是A.血管破损B.vWFC.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D.纤维结合蛋白(Fn)E.因子Ⅷ二、名词解释2.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3.内源性凝血途径4.外源性凝血途径6.纤溶系统7.血栓形成8.透明血栓三、问答题1.血小板活化后可以发生哪些主要改变?2.简述手指扎伤后的主要凝血机制。3.简述纤溶酶原激活的途径。4.心肌梗死通常是由于在冠状动脉狭窄处有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该血栓形成的机制。答案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循环中的正常血小板表面是平滑的,电镜下可看到一些小的凹陷,被称为开放管道系统(OCS)。2.即FⅡ、FⅦ、FⅨ、FⅩ,其氨基端均含有10个以上的谷氨酸,谷氨酸γ羧基化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方能形成正常的凝血因子而参与凝血反应。3.血浆内的几种接触因子(FⅫ、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等)相互作用并活化FⅪ,形成内源X酶(FⅨa-Ⅷa复合物)来启动凝血。4.受损血管壁释放出组织因子,在的参与下激活FⅦ,形成外源X酶(FⅦa-TF复合物)来启动凝血。5.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被纤溶酶降解所形成的产物。6.包括①纤溶酶和纤溶酶原,②纤溶酶原活化物,含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③纤溶系统抑制物,含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和α2抗纤溶酶等。7.止血反应被不适当地启动或扩散所产生的病理过程。8.即动脉血栓头部或启动部位,富含血小板,又称白血栓。三、问答题1.①与非血小板表面粘着(粘附功能),②血小板彼此粘着(聚集功能),③释放贮存在致密、α颗粒或溶酶体中的物质(释放反应),④血小板收缩蛋白产生血块收缩,参与凝血反应,如促进凝血酶原酶的产生、吸附浓缩活化凝血因子等。2.手指扎伤后,血管壁损伤,内皮下组织暴露,血小板迅速覆盖活化,聚集粘附形成血小板止血栓,同时释放出组织因子,促进外源X酶的形成,活化FⅩ、FⅨ,反馈加速内源凝血系活化,促进纤维蛋白形成,加强血小板止血栓的止血作用。3.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可纤溶酶原活化,裂解形成纤溶酶。4.①内皮功能异常时的促栓功能:狭窄处血管丧失正常的抗栓功能,暴露出内膜下组织,促进血小板的粘附活化,启动凝血反应。②血管流变学异常时的促栓功能:动脉狭窄处血流常形成涡流,局部切应力增强,可加重内皮的损伤,加速血小板的粘附活化,同时可使血小板碰撞率增加。③血液组成异常时的促栓功能:心梗患者多处于高凝状态,如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血症等。第十二章血栓与止血检验方法一、选择题A型题1、VWF的主要作用A.介导血小板的粘附 B.介导血小板的收缩C.介导血小板的聚集 D.介导血小板的释放E.下调FVШ的合成2、束臂试验阳性可见于下列疾病,但应除外A.血小板无力症 B.过敏性紫癜C.血友病 D.血管性血友病E.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3、血块收缩不佳的指标为A.血块收缩率为80% B.血块收缩率为90%C.血块收缩率为50%—80% D.血块收缩率小于45%E.血块收缩率大于45%4、血小板粘附率减低见于A.糖尿病 B.妊娠高血压综合征C.血小板无力症 D.血栓性疾病E.肾病综合征5、血小板聚集试验减低常见于A.血栓前状态 B.血栓性疾病C.血小板无力症 D.口服避孕药E.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β-TG和PF4的测定可作为A.分析出血原因的指标 B.分析血小板形态学指标C.血小板活化指标 D.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E.分析血小板数量指标7、P-选择素测定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作为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B.血小板活化的指标C.血栓性疾病往往增高 D.机体组织中只有血小板含有P选择素E.测血小板表面的P选择素含量较测血浆P选择素意义更大。8、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测定与下列哪种疾病无关A.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B.过敏性哮喘C.肾病综合征 D.血友病E.血栓性疾病9、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A.BT B.TT C.PT D.APTT E.CT10、内源凝血系统最常见的筛选试验是A.BT B.TT C.PT D.APTT E.CT11、PT与APTT同时延长,提示下列哪组凝血因子缺陷A.因子VII、TF B.PK、HMWKC.因子X、V、II、I D.因子XII、XIE.因子XII、XI、IX12、凝血酶时间延长,加甲苯胺蓝可以纠正,提示A.Fg含量减低 B.FDP增多C.原发性纤溶增强 D.因子V异常E.肝素或类肝素样物质的存在13、下列有关纤溶的说法错误的是A.纤维蛋白单体可以自行聚合B.FDP各碎片仍具有与纤维蛋白(原)相同的抗原性C.D一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D.D一二聚体在原发性纤溶时水平增高E.D一二聚体和FDP是诊断DIC的重要指标14、下列哪项是凝血活化的分子标志物A.β-TG B.PF4 C.F1+2 D.t-PA E.PAI15、下列哪项不是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标志物A.β-TG B.PF4 C.P-selectin D.FPA E.TXB216、下列哪项不是血管内皮受损的分子标志物A.ET-1 B.TM C.6-K-PGF1d D.SFM E.DM-6-K-PGF1α17、下列哪项不是纤溶过程的分子标志物A.TAT B.PAP C.FDP D.FPBβ15-42E.D-dimerX型题18、血栓与止血检测的主要范围包括A.血管壁 B.血小板 C.凝血与抗凝D.纤溶系统 E.血液流变19、血浆粘度增高见于A.多发性骨髓瘤 B.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C.纤维蛋白原增高症 D.贫血 E.高脂血症20、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来源A.血管内皮损伤的释放物 B.血小板活化的释放物C.凝血活化过程的裂解产物 D.抗凝蛋白酶及释放产物E.纤溶过程产生的降解产物二、名词解释1、F1+2:2、D-dimer:3、P选择素:三、问答题1.简述APTT测定原理及临床意义。2.简述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3.简述抗凝血酶测定的临床意义。答案一、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1、是指凝血酶原在凝血酶原酶水解作用下释放出的片段,该片段是凝血酶生成的标志,也是血栓前状态检测的重要标志物。2、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特征性降解产物,对原发性纤溶症与继发性纤溶症的鉴别有重要意义。3、又称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存在于α颗粒内,血小板活化时,释放至血小板表面及血浆。三、问答题1.APTT原理:以白陶土(激活剂)激活因子Ⅻ和Ⅺ,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第3因子,在Ca2+参与下,观察贫血小板血浆(poorplateletplasma,PPP)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其临床意义:该试验是较敏感且可靠的检查内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当血浆凝血因子低于正常水平的15%~30%即可呈现异常,可替代CT或血浆复钙时间测定。1)延长见于因子Ⅻ、Ⅺ、Ⅸ、Ⅷ、X、V、Ⅱ、PK、HMWK和Fg(尤其因子Ⅷ、Ⅸ、Ⅺ)缺乏。2)缩短见于DIC,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3)肝素治疗的监护APTT对血浆肝素的浓度很为敏感,故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实验室监护指标。一般在肝素治疗期间,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倍为宜。但事先应检测所用凝血活酶试剂是否对肝素敏感,即向正常人混合血浆中加入不同量肝素(~ml),看其APTT是否相应延长。2.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IP)时,80%以上的患者PAIgG增高,若同时测定PAIgM、PAlgA和PAC3,则阳性率可达100%。且随治疗好转PAIg水平下降,故本试验为TIP诊断、疗效及预后估计的有价值指标,也有助于其它疾病的免疫机制研究。但缺乏特异性,在恶性淋巴瘤、慢性活动性肝炎、SLE.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Evan综合征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3.AT活性或抗原测定是临床上评估高凝状态的良好指标,尤其是AT活性减低。AT抗原和活性同时检测,是先天性AT缺乏分型的主要依据,①交叉反应物质阴性(crossreactionmaterial,CRM-)即抗原与活性同时下降;②CRM+型,抗原正常,活性下降。在疑难DIC诊断时,AT水平下降具有诊断价值,而急性白血病时AT水平下降是DIC发生的危险信号。AT水平增高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药的治疗中,在抗凝治疗中,如怀疑肝素治疗抵抗,可用AT检测来确定。抗凝血酶替代治疗时,也应首选AT检测来监护。第十三章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一、选择题A型题1.由于纤维蛋白原形成障碍或异常抗凝物质增多引起的二期止血缺陷,其筛检试验应:A.PLT减少,PT正常,APTT延长B.PT正常,APTT正常,TT延长C.PT延长,APTT延长,TT延长D.PLT正常,PT正常,TT延长E.PT延长,APTT正常,TT正常2.为评价血管壁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临床应用的常规筛检试验是:A.vWF:Ag和PAgTB.PLT和PAgTC.BT和vWF:AgD.PLT和BTE.vWF:Ag和PLT3.下列关于过敏性紫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B.一般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测试验用于本病诊断C.病变部位显示有IgA或C3沉着是特征性实验室诊断指标D.CFT多为阳性,血小板计数多正常E.血小板功能多降低4.ITP病人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根据下列试验,除了:A.外周血血小板数量测定B.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C.骨髓象检查D.血小板生存时间E.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补体的检测5.下列疾病中不属于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的是:A.ITPB.BSSC.GTD.PF3D.E.GPS6.关于BSS的描述正确的是:由于GPIIb/IIIa缺陷引起的血小板无力症由于GPIb/IX或GPⅤ缺陷引起的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由于GPIb/IX或GPⅤ缺陷引起的血小板无力症由于GPIIb/IIIa或GPⅤ功能障碍的血小板无力症E.由于GPIIb/IIIa缺陷引起的巨大血小板综合征7.诊断血友病的简便而敏感的筛选试验和最常用的确诊试验分别是:A.PT和STGTB.BT和凝血因子Ⅷ和因子Ⅸ的促凝活性测定C.TT和TT纠正试验D.APTT和凝血因子Ⅷ和因子Ⅸ的促凝活性测定E.凝血因子Ⅷ和因子Ⅸ的促凝活性测定和相关因子抗原含量测定8.TT显著延长,可用硫酸鱼精蛋白或甲苯胺蓝纠正,而正常血浆不能纠正,最可能是下列何种异常:A.凝血因子Ⅸ抑制物存在B.肝素类抗凝物质存在C.狼疮抗凝物质存在D.血友病E.维生素K缺乏9.患者,男性,出现右膝关节血肿。实验室检测结果:秒、APTT150秒、L,加正常血浆纠正后测定PT为秒、APTT为秒。FⅧ:C为110%、FⅨ:C为5%。该病人初步诊断为:A.血友病A.B.血友病BC.遗传性因子Ⅺ缺乏症D.vWDE.因子Ⅷ的抑制物存在10.上题患者如与正常女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符合下列哪项遗传规律:所生女儿50%为携带者,所生儿子100%为正常人A.所生女儿50%为患者,所生儿子50%是患者B.所生女儿100%为携带者,所生儿子100%为患者C.所生女儿100%为携带者,所生儿子100%为正常人D.所生女儿50%为携带者,所生儿子50%为患者11.遗传性AT缺陷症的血栓形成机制:A.不能抑制凝血酶和活化因子ⅩB.不能生成纤溶酶C.不能生成APC以灭活因子ⅤA.ⅧaD.不能激活纤溶酶原E.过度中和t-PA12.男性患者,21岁,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入院。实验室检测:AT活性98%、PC抗凝活性35%,PS活性98%,PC:Ag86%(火箭电泳法)。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蛋白C缺陷症I型B.蛋白C缺陷症II型C.蛋白S缺陷症I型D.蛋白S缺陷症II型E.AT缺陷症I型13.D-二聚体的水平不超过以下何值可作为肺梗死的排除指标:A.100μg/LB.200μg/LC.300μg/LD.400μg/LE.500μg/L14.下列哪项不是形成DVT的原因:A.静脉壁损伤B.血液粘度增高C.长期卧床D.动脉粥样硬化E.血液凝固性增高15.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正确的是:FDP增加、PAP正常、t-PA降低、PAI增高FDP增加、PAP降低、t-PA降低、PAI增高FDP增加、PAP正常、t-PA增高、PAI增高FDP降低、PAP正常、t-PA增高、PAI降低FDP降低、PAP正常、t-PA降低、PAI降低16.男性,56岁,因股骨骨折,卧床2个月。近来出现左小腿疼痛、肿胀,浅表静脉怒张。该病人的血液学实验室检查结果为PT15秒;APTT39秒;L;PLT215×109/L;vWF:Ag102%;尿DM-TXB2为256pg/mg肌酐;D-D阳性。引起以上血液学指标的检测结果最可能是因患者为:A.血管性假性血友病B.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C.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高半胱氨酸血症E.抗活化蛋白C症17.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作为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其作用是:A.使维生素K依赖因子无促凝活性B.使纤维蛋白原血浆浓度降低C.使血小板聚集作用下降D.使血小板粘附作用下降E.使纤溶活性增强18.LMWH的监测应选用的实验为: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B.凝血酶原时间C.凝血酶时间D.抗因子Xa活性E.血小板聚集试验19.患者,女性,41岁。因卵巢囊肿手术。术后发生巨大血肿,经手术结扎血管止血后又出现新的血肿。即往体健,10年前做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长期服用华法令3mg/d,现实验室检测PLT210×109/L,PT114秒,APTT64秒,TT16秒,L,BT(TBT法)6分钟,ADP和瑞期托霉素诱导的PAgT试验正常。临床停用华法令,注射维生素K,输新鲜血浆后,第二天出血停止,第三天血肿吸收。该患者临床出血取可能的诊断是:A.DIC.B.纤溶亢进C.生理性抗凝物质增多D.GTE.药物过量引起维生素K依赖因子无促凝活性20.原发性纤溶有以下的实验特征,除了:A.血浆PL活性增高B.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C.血浆SFMC为阴性D.血浆B15-42增高E.血浆FDP为阴性X型题21.APTT延长,患者血浆加正常新鲜血浆1:1纠正后APTT恢复正常,可能出现此情况的疾病是A.血友病A.B.血友病BC.遗传性因子Ⅺ缺乏症D.vWDE.因子Ⅷ的抑制物存在22.下列哪项是血栓前状态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标志物:A.t-PA.B.PAIC.TMD.TXB2E.β-TG23.关于血友病的筛检试验结果描述正确的有:A.PT延长B.涂硅试管法CT在有临床症状时延长C.TT延长D.APTT延长E.ACT延长24.出血时间延长可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血管性紫癜B.血管性血友病C.血友病B.D.血小板无力症E.因子Ⅻ缺乏症25.易栓症可能引起的原因是:A.AT缺陷B.PC缺陷C.APC抵抗D.PAI-1减少E.HC-Ⅱ缺陷26.DIC的继发性纤溶期主要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有:A.PLT减低B.FIB下降C.AT正常D.PLG增加E.D-D阳性27.血管性出血性疾病常出现异常结果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有:A.CFTB.TBTC.CRTD.PTE.APTT28.在抗栓治疗时常用的抗凝治疗药物有:A.肝素B.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C.华法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