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_第1页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_第2页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_第3页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_第4页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消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学问,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方案呢?依据教育考试规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盼望能对大家有所关心!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1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熟悉元素的存在,能说出元素的概念,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争论,总结表格信息,提高沟通表达和总结归纳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元素,进一步熟悉物质的组成,激发学习化学的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初步熟悉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难点】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课前展现几张图片,内容为“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请同学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说出图片中物品名称并思索这里的氟、钙、碘、铁表示的是什么。

【同学回答】元素。

【老师引导】没错,经过上节课对原子构成的学习,信任大家对于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究,并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觉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就是刚刚大家所说的元素,而元素其实有100多种。那么元素究竟是什么呢?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解开元素之谜。

环节二:新课讲授

内容一:熟悉元素的概念

【图片展现】在多媒体上展现鸡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三中元素组成,同时请同学思索之前学习的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们与碳酸钙有哪些相同之处。

【同学回答】氧气、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

【老师引导】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全部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同样的,将质子数都为1的全部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全部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接着请同学小组争论总结出元素的概念。

【同学小组争论后回答】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内容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播放动画】向同学展现一段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试验动画图,让同学认真观看并思索动画中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没有发生转变。

【同学回答】在化学反应前后均含有氧元素和氢元素。

【老师引导】出示硫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以及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以及化学反应式,请同学们再次进行小组争论,思索“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原子是否发生变化,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同学小组争论后回答】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变化,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

环节三:巩固提高

【老师引导】展现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让同学观看二者结构上的不同。

【同学回答】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老师总结】在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殊是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请同学以谈收获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查阅资料,查找在地壳和人体中元素含量的大小比较。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2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熟悉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熟悉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讨论化学的工具,能依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1.元素符号的记忆及所表示的意义。

2.组织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如何发挥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教学工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现在社会在不断前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饮食讲养分、穿着讲自然 ,对于吃、用的东西,人们总喜爱问一句:它的组成成分是什么?目前,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随处可见,这里所说的“铁’’、“钙”指的是什么?

从古至今,人们始终在探究,世上万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是什么?经过长期的努力,人们最终知道了自然千千万万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那么,本节课就要来探讨这个问题。

[提问]什么是元素呢?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分?谁能说一说?

二、阅读争论

[阅读]指导同学阅读课本P75~77页的有关内容,组织同学争论,然后老师边讲解边小结。

[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简洁地说元素就足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疑1]既然是氧原子为什么还称氧元素呢?

[答疑]事实正是如此。以氧原子为例,全部的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8,并且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我们把这一类的氧原子就称之为氧元素。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目进行分类,可以将全部的原子分为109类。每一类原子叫一种元素,共有109种元素。

[质疑2]元素和原子的区分呢?

[答疑]举个例子吧,把蔬菜称为元素,那么西红柿、茄子、土豆等就称为原子,蔬菜只可以论“种”不行以论“个”,同样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既可以论“种”又可以论“个’’。

[问题l]“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元素还是指原子?

生:指元素。

[问题2]下述化学反应中:

反应物与生成物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生:分子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但是元素不变。例如H元素,即核内质子数为1的氢原子,不管在反应物水(H20)中,还足在生成物氢气(H2)中,H原子种类不变即H元素的种类不变。

[问题3]元素可以采纳统一的符种类即元素符号来表示,请问书写元素符号时应留意什么?从下表中你还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投影]-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小结]

1.从表中可以看出,书写元素符号时应留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例氢元-H;碳元素——C;磷元素-P;硫元素——S;钾元素-K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其次个字母小写。例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铁元素-Fe等。

2.从表中还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l)元素符号的中文名称与元素的类别存在肯定的联系,例如,有“韦”字旁的是金属元素,例:铁(Fe)、钡(Ba)、钠(Na)等;有“石’’字旁是固态非金属元素,例:碳(C)、磷(P)、硫(S)等;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例:氢(H)、氧(O)、氖(Ne)等。

(2)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N’’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师:同学们,当你走进商店或超市,面对成百上千种商品,你要在尽快的时间内找到你所需的商品,你这时怎么办?询问吗?还是看标志找到你所需的购物区?

师:对。同学们说得对。商店的东西都分门别类、有序的排放,使我们在短时间内买到所需的物品。那么,我们今日要讨论物质的构成者-IOO乡种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把它们分门别类,有序地排列,科学家们经过探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后,将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问题4]认真观看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思索一下,它有什么规律?

(提示从横、竖、颜色的不同、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方面思索o)

[同学活动]组织同学分组争论,形成书面小结,然后选择较好的同学,将规律展现,老师补充,最终作小结。

[小结]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8个族(其中1,2,13,14,15,16,17为A族;3,4,5,6,7,8,9,10,11,12为B族,18为0族);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挨次给元素编了号,例如镁元素,它的核电荷数为12,镁元素的编号为12,即原子序数为12。即原子序数的数值=原子核电荷数。

3.从表中得知红色为金属元素,_为非金属元素;

4.从表中可以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讨论化学的重要工具。

课后小结

学完本课题你应当知道: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例如氢元素-H;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等,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3.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讨论化学的重要工具,从周期表上查找某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名称、号、核外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3

教学目标

1.1学问与技能:

(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熟悉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熟悉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讨论化学的工具,能依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1.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2)学习运用查找规律性和特别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和试验等活动,增加同学对化学现象的奇怪   心,激发同学的学习化学的爱好。

(2)体验观看和思索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育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2.2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元素周期表

教学过程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

在前一课题中,同学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熟悉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简单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留意两者的区分。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同学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需会写、会读、会用。

[复习提问]水在通电的状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试验结论说明白什么?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新课引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许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学问。

第1课时元素

[提问]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准确呢?

[回答]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元素

[讲解]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行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解答]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

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下一节大家就会学到),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提问]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_

[回忆]课本P69小注指出: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

[补充]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肯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过渡]搞清晰了元素的概念。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特点

[讲解]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详细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于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补充]既然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

[活动]请同学们通过模型卡片的拆拆、拼拼,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变化过程:

水→氢气+氧气

氢气+氯气→氯化氢

并思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在通过同学们争论之后进行讲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元素不发生变化

元素分布: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讲解]物质的种类许多,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觉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展现ppt)

总结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

3、氢、碳、氮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较少。

[讲解]了解一下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介绍元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PPT讲解)

元素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

元素举例:“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里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原子举例:“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总结并板书]元素和原子的区分在于: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的分类(依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我们将元素分成三类。)

稀有气体元素:“气”字头

金属元素:“金”字旁(汞除外)

元素周期表

[讲解]元素周期表从横向和纵一直看:

周期: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

族:每一纵行叫一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6个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讲解]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意义及其本身的意义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4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是如何摄取这些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殊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猎取有用信息。

(2)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共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熟悉化学科学的进展在关心人类战胜疾病与养分健康方面的重大贡献。

(2)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正确熟悉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工具

【教具预备】坩埚钳、酒精灯、10%的稀盐酸、鱼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几类人体必需的养分素,同时了解了水和无机盐也是人体必需的养分素,那么,今日我们来了解无机盐的重要作用。

【提出问题】

人体生长过程中需要6种养分素,依据养分素的组成元素,你认为人体中含有哪些元素?

【同学回答】

由水可知人体内有H、O两种元素,由糖类的组成可知人体中含有C元素,由蛋白质的组成,可知人体内含有N元素。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7~P98,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以多媒体展现)

1.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多少种?它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2.人体中含量的非金属元素是什么?人体中含量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分?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同学回答】

1.50多种,除C、H、O、N以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水、油脂形式存在外,其余都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2.氧元素、钙元素。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超过0.01%的称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称为微量元素。

【阅读记忆】

引导同学阅读教材P98,了解常量元素中钙、钠、钾三种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活动与探究】

师生共同完成演示试验

取两根鱼骨,其中一根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燃烧,另一根放在10%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一会,10分钟后取出。

【沟通回答】

同学观看试验,描述现象、进行归纳、得出结论:鱼骨中含钙元素。

【提出问题】

钙元素是人体需要量许多的常量元素,若人体缺乏钙元素,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还会发生骨质疏松,简单骨折。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补充分够的钙元素呢?

【同学回答】

牛奶、骨头汤、绿色蔬菜、肉类、豆类都含有钙元素。

【归纳总结】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含量较少,但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却很大。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必需元素,若人体缺乏,就会生病。

【课件展现】

出示一些患者的图片,请同学依据教材P99的表格,回答各是由于缺乏哪种微量元素而导致的。

【提出问题】

同学们,当医生不能只是看病,不开药,请问要补碘、补氟应当怎么补充?

【同学活动】

乐观思索,踊跃发言,说出了很多种做法:如食用海带、紫菜、碘盐补碘,常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沟通争论】

组织并指导同学争论教材P100的争论题目。

【同学回答】

前后四人一小组,得出结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由于元素过量也会得病。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熟悉了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知道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它们主要靠食物摄入,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5

其次节氧气的试验室制法

1.氧气的试验室制法:

(1)药品:氯酸钾(另加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