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东门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江东门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PAGE18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PAGE17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目录TOC\o"1-4"\h\z\u目录 11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1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依据 112.1 工程概况 11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22.2.1 工程地质条件 122.2.2 水文地质条件 132.2.3 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岩土条件 142.2.4 工程特点 142.2.5 施工重难点及针对措施 143 总体施工筹划 163.1 总体施工目标 163.2 总体施工方案 173.2.1 总体施工顺序: 173.3 单位工程施工方案 193.4 工期安排 202.4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 203.4.1 布置原则 203.4.2 施工总平面布置 203.4.3 施工场地布置及场地道路说明 203.4.4 施工用电 223.4.5 施工用水 223.4.6 施工排水、防洪及垃圾处理 223.4.7 防火设施 224 工作井基坑支护 234.1 工程概况及围护设计方案 234.1.1 施工准备 234.2 连续墙施工 244.2.1 地下连续墙施工要点 244.2.2 主要机械设备 244.2.3 施工工艺流程 254.2.3.1 泥浆系统 254.2.3.2 成槽施工 274.2.3.3 钢筋笼制作吊装 294.2.3.4 预埋件的设置及控制保护措施 334.2.3.5 废水废浆处理 334.2.3.6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334.2.4 预埋件的设置及控制保护措施 364.3 SMW工法桩施工 364.3.1 始发SMW施工概述 364.3.2 SMW工法桩施工 374.3.2.1 开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374.3.2.2 场地平整及地下障碍物探察 374.3.2.3 工艺流程 374.3.2.4 测量放线 384.3.2.5 开挖沟槽 384.3.2.6 定位型钢放置 394.3.2.7 三轴搅拌桩孔位定位 14.3.2.8 SMW工法施工 1ZKD850-3 14.3.2.9 涂刷减摩剂。 44.3.2.10 H型钢回收 44.3.3 工程技术质量控制制度 54.3.3.1 技术控制措施 54.3.3.2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54.3.4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4.3.4.1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74.3.4.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5 土体改良 85.1 旋喷桩施工 95.1.1 施工方法 95.1.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安排 95.1.3 工艺及其质量控制要点 105.1.3.1 施工准备 105.1.3.2 钻孔施工 105.1.3.3 工艺技术要求 115.1.3.4 施工技术参数 115.1.3.5 浆液配方 125.1.3.6 质量检验标准 125.1.3.7 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125.1.3.8 质量保证措施 125.2 搅拌桩施工 135.2.1 概况 135.2.2 施工工艺及流程 145.2.3 搅拌桩施工 155.2.3.1 测量放样 155.2.3.2 钻机就位 155.2.3.3 预拌下沉 155.2.3.4 制备水泥浆 155.2.3.5 喷浆搅拌提升 155.2.3.6 重复下沉搅拌和喷浆提升 155.2.3.7 清洗 165.2.4 质量控制标准 166 基坑开挖施工 166.1 基坑开挖施工准备 166.2 基坑土方开挖与运输 176.2.1.1 土方开挖按顺序进行施工。 176.2.2 土方外运 186.3 基坑排水措施 186.3.1 基坑内的排水措施 186.3.2 地面排水 196.4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206.4.1 注意事项 206.4.2 预防措施 206.5 钢支撑安装 226.5.1 支撑施工顺序 227 工作井主体结构施工 277.1 工作井 277.1.1 结构设计概况 277.1.2 施工程序 287.2 工作井主体结构施工 287.2.1 施工程序 287.2.2 工作井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87.2.2.1 模板工程及脚手架工程 287.2.3 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技术措施 357.2.4 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387.2.5 预留孔洞及预埋件施工技术措施 407.3 主体结构施工组织 407.4 单区段工序时间安排 417.4.1 施工人员组织 417.4.2 物资及机械组织 417.5 土方回填及道路恢复施工 427.5.1 基坑回填土 427.5.2 回填土方技术措施 427.5.3 基坑回填施工组织 437.5.4 回填时间安排 437.6 工作井段防水施工方案 447.6.1 围护结构防水施工的技术措施 447.6.2 结构防水施工的技术措施 447.6.3 PVC外防水层的施工技术措施 458 顶管施工 468.1 概述 468.1.1 顶管顶进顺序的选择 468.1.2 施工流程 468.2 机械设备及性能 478.2.1 顶管机的选型 478.2.2 顶管机设备及性能 478.2.2.1 顶管机的构造及操作 478.2.2.2 顶管机的工作原理 518.3 工程筹划 558.3.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558.3.2 施工用电计划 558.3.3 项目经理部现场管理网络 558.3.4 劳动力安排 568.3.5 施工进度计划及主要设备 568.4 顶管顶进 578.4.1 顶进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578.4.1.1 地面准备工作 578.4.1.2 井下准备工作 588.4.1.3 技术交底、岗位培训 598.4.2 顶管始发段顶进施工 598.4.2.1 封门形式 598.4.2.2 顶管始发的施工步骤 598.4.2.3 始发段顶进施工 608.4.2.4 始发段的各类施工参数 608.4.3 顶管正常段顶进施工 608.4.3.1 各类施工参数的控制 608.4.3.2 顶进轴线控制 628.4.3.3 地面沉降控制 628.4.3.4 管节减摩 628.4.3.5 止退装置 638.4.4 顶管施工技术措施 638.4.4.1 矩形顶管在粉质粘土中掘进的施工措施 638.4.4.2 顶管施工中控制地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648.4.5 顶管接收段施工 658.4.5.1 接收井准备 658.4.5.2 顶管机位置、姿态的复核测量 658.4.5.3 施工参数的调整 658.4.5.4 顶管接收 658.4.5.5 顶管接口 668.4.6 地下管线保护技术措施 668.4.6.1 顶进技术措施 668.4.6.2 沉降监测 678.4.6.3 保证措施 678.4.7 管节生产工艺、运输、堆放、吊装下井及安装 678.4.7.1 设计概况 678.4.7.2 施工准备 688.4.7.3 生产工艺 708.4.7.4 管节的运输和堆放 768.4.7.5 管节安装 778.4.7.6 异形管节制安 778.4.8 质量检查要求 788.4.8.1 一般工序控制点 788.4.8.2 重点工序控制点 788.4.9 顶管设备的保养、维修制度 788.5 顶管通道防水施工方案和方法 788.5.1 管节结构自防水 788.5.2 衬砌接缝防水 798.6 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808.6.1 顶管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08.6.2 安全保证措施 809 锚索、管节开洞及袖阀管注浆施工 829.1 锚索施工 829.1.1 锚索施工工艺流程 829.1.2 施工方法及步骤 839.1.3 施工注意事项 859.1.4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859.2 袖阀管注浆施工 859.3 管节开洞 889.3.1 概述 889.3.1.1 5m开洞管节 8810 建筑装修工程 9010.1 抹灰施工方法 9010.2 内墙面喷涂(乳胶漆)施工方法 9210.3 地砖地面施工方法 9410.4 抗静电地板施工方法 9510.5 瓷砖施工方法 9710.6 花岗岩面施工 9910.7 细石混凝土面施工 10011 建筑防水工程 10011.1 施工准备 10011.2 土建专业特别要求 10112 通风工程 10212.1 施工工艺 10212.2 风管制作中的控制 10412.3 设备安装 10412.4 空调机、管道施工 10813 通道强电工程施工 11113.1 动力、照明工程施工方案 11113.2 高、低压变配电工程施工方案 12113.3 设备运输 213.4 变电所电缆支(桥)架安装 413.5 变压器安装 613.6 柜体安装 813.7 高压电缆头制作 1213.8 变电所二次校、配线 1613.9 变电所接地施工 1814 通道弱电工程施工 2114.1 管线预埋安装方法、程序及附图 2114.2 金属线槽安装安装方法、程序及附图 2314.3 防护管安装安装方法、程序及附图 2514.4 摄像机、监视器安装方法、程序及附图 2914.5 无线系统天线安装方法、程序及附图 3114.6 电话插座、网络插座及出线盒安装方法、程序及附图 3214.7 室内设备安装 3415 施工测量与监控量测 3815.1 施工测量 3815.1.1 概述 3815.1.1.1 测量作业制度 3815.1.1.2 测点的选择和保护原则 3915.1.1.3 中线控制测量 3915.1.1.4 高程测量 3915.1.1.5 准备工作 4015.1.2 地面控制测量 4015.1.3 顶管施工测量 4115.1.3.1 顶进轴线架设 4115.1.3.2 建立施工顶进轴线的观测台 4115.1.3.3 坡度计算 4115.1.3.4 施工顶管测量 4115.1.3.5 注意事项 4115.2 施工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 4115.2.1 概述 4115.2.2 监测项目内容 4115.2.3 测点布设 4215.2.3.1 测点布设原则 4215.2.3.2 监测测点布置及测点数量 4215.2.4 监测频率 4315.2.5 控制标准 4315.2.6 顶管仪器配置 4415.2.7 监测方法 4415.2.8 工作井围护结构监测 4415.2.9 地面隆起监测控制标准 4715.2.10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715.2.11 监测报表的内容及报送时限 4815.2.12 监测仪器 4815.2.13 质量保证措施 4916 防渗漏措施 5016.1 防渗漏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5016.2 防水原则 5116.3 保证混凝土抗渗技术措施 5116.4 防止砼开裂技术措施 5117 雨季施工及防暴雨、台风措施和高温施工措施 5118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218.1 人员配备 5218.2 技术管理体系 5218.3 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5318.3.1 施工方案的细化和优化 5318.3.2 技术交底管理 5318.3.3 测量制度 5318.3.4 技术资料管理 5318.3.5 质量保证体系 5418.3.5.1 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5418.3.5.2 质量责任分配 5418.4 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5718.4.1 工程质量管理方面 5718.4.2 新材料推广使用方面 318.5 大型机具(设备)吊装技术措施 418.6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18.6.1 土建部分 518.6.2 安装部分 1619 施工进度计划 2319.1 建筑安装工程的综合进度计划 2319.2 施工进度管理方法 2319.3 各工种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2319.4 施工主要材料、半成品、设备的需用量计划及供应计划 2419.5 主要施工机械的需用量计划 2520 确保施工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 2520.1 从组织管理上保证工期 2620.2 缩短施工准备期,尽早进入工程实体施工 2620.3 充分利用并做好网络技术计划,充分重视技术超前工作 2620.4 确保物资供应,搞好机械保养维修 2620.5 实行工期目标责任制 2720.6 加强对外协调力度,促进施工进展 2721 项目管理机构 2721.1 项目组织机构 2721.2 各部门及主要人员的职责 222 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施工保险的保证措施 422.1 安全保证体系 422.2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22.3 旋喷桩、搅拌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22.4 深基坑开挖安全保证措施。 722.5 施工用电安全 822.6 施工机械安全 822.7 确保环境安全和施工安全的监控量测保证措施 922.8 顶管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1022.9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22.10 施工保险措施 1423 应急预案 1424 对周围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1625 附图 17
江东门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编制依据1)、国家、建设部、江苏省及南京市强制性标准及条文。2)、国家、建设部、江苏省及南京市有关地下工程施工的法律、法规及施工规范、验收规范。3)、业主提供的招标材料。4)、前期准备现场踏勘资料。总体概述工程概况江东门地下人行过街通道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为连接江东中路东西两侧的地下过街通道,由于所处位置地面交通不能中断,因此采用矩形顶管法施工,选用两条顶管并行的方案,总宽度约12m,顶管段总长91*2=182m,两端设工作井,其中始发井位于江东中路西侧,始发井(不含楼梯段及附属用房)长29.3m,宽12m,深度约13.5m,接收井位于江东中路东侧,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同建,接收井(含出入口及楼梯段)长58.04m,宽13m,深度约11.85m。地下过街通道下部有规划南京地铁九号线,且距离较近。始发井南侧设置过街通道附属用房及出入口楼梯,北侧设置出入口楼梯,始发井紧邻五洲装饰城铝塑板厅、五洲装饰城,接收井北侧为建邺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两工作井采用明挖法施工,始发井基坑采用SMW工法桩作为围护结构,桩底深入基底以下16.4m,楼梯段围护结构采用双排φ850三轴搅拌桩重力墙支护,桩底深入基底以下3.3m;始发井内支撑体系采用一道钢筋砼圈梁+一道砼支撑+三道钢支撑形式。接收井围护结构采用800厚地下连续墙,墙底深入基底以下14.7m,内支撑采用2到钢筋砼支撑,连续墙体材料采用C30水下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S8级。地下连续墙采用燕尾形接头形式。导墙型式采用双倒“L”型式,采用C25钢筋混凝土导墙。“L’型槽段共计8幅,“一”字型槽段共计4个。始发井端头采用3.5m宽的双管旋喷桩加固止水,接收井端头采用3.0m的双管旋喷桩加固止水始发井始发井接收井顶管通道江东门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平面位置示意图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本项目地质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腹部,原始地貌属三角洲海陆交互相沉积阶地,场地平整。根据钻孔揭露,本场地内岩土层从上至下依次为:(1)建筑填土1.8m(2)淤泥、淤泥质土分布广泛,剖面上连续性好,平均厚度2.13m,饱和、流塑,标贯1.4击,土质分布不均匀,局部含较多粉砂;(3)粉砂分布广泛,剖面上连续性好,厚度较大,平均厚度6.06m,饱和,松散,分选性差,平均标贯4.8击;(4)淤泥、淤泥质土集中分布在场地西侧,平均厚度2.3m,饱和、流塑,平均标贯1.6击;(5)粉质粘土平均厚度1.47m,饱和,可塑,平均标贯6.8击;(6)粉土平均厚度2.56m,松散~稍密,以粉土为主,具塑性,平均标贯6.0击;(7)粉砂厚度变化大,西厚东薄,平均厚度3.42m,稍密~中密,局部松散,标贯平均9.8击;(8)中砂、局部粗砂土质分布不均匀,以中砂为主,局部粗砂,平均厚度4.12m,饱和、中密,标贯平均1.2击;(9)残积土主要由残疾粉质粘土、粘土组成,为泥岩粉砂质泥岩风化残疾产物。平均标贯11.6击;(10)全风化岩岩性为泥岩、砂岩,岩石风化极强烈,裂隙极为发育,平局标贯25.8击;(11)强风化岩平均厚度4.80m,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岩石大部分风化强烈;(12)中风化岩平均厚度10.09m,裂隙较为发育。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及容许承载力建议值表如下:层号岩土性名称状态压缩模量Es(MPa)重度γ(kN/m3)凝聚力c(kPa)内摩擦角φ(º)侧压力系数ξ垂直基床系数K(Mpa/m)地基承载力fak(kPa)(1)填筑土经压实(2)淤泥、淤泥质土流塑2.5917.28.64.50.72*3*50(3)粉砂松散14.0019.635.40.4*6*70(4)淤泥、淤泥质土流塑4.2017.86.34.80.72*3*60(5)粉质粘土可塑5.50*20.0*25.0*10.0*0.43*18*120(6)粉土松散~稍密7.9720.114.726.80.43*18*100(7)粉砂稍密~中密10.1220.934.50.4*12*110(8)中砂、局部粗砂中密13.0518.934.50.35*15*180(9)残积土可塑~硬塑5.3519.530.211.70.4*30*180(10)全风化岩坚硬27.521.3250(11)强风化岩半岩半土状53.132.0350(12)中风化岩1000(13)微风化岩2000注:“c、φ”值为直接快剪之平均值,带*为经验值。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埋深及赋存状态本场地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含水层主要有⑶、⑺层粉砂层及⑻层中粗砂层;淤泥、淤泥质土层上部中赋存有上层滞水,含水层厚度大,属弱~中等透水,水量较丰富,其上覆土层多为极微透水性的淤泥、淤泥质土层及少量的粉质粘土、粉土层,其具有相对隔水作用。据部分代表性钻孔测得地下水埋深为1.20~1.50m,场地第⑽~⒀层全~微风化基岩中,局部裂隙较为发育,在钻进过程中未发生漏浆现象,裂隙联通性差,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差,因此本场地基岩裂隙水含水量不丰富。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地下水循环补给,排泄方式为蒸发和地下径流,因此表层地下水位受季节气候影响,雨季水面上升,旱季水面下降。2)本工程为通道工程,基坑开挖降低地下水水位时会产生某些不良作用:由于第(3)、(7)层粉砂颗粒细小均匀,粒径多在0.075~0.25mm之间,呈松散~稍密状,当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及工程活动时会出现流砂现本场地地下水较为丰富,涌水量较大,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带走粉砂层的细小颗粒,会造成地面开裂下陷现象,可能危及周围建筑物,尤其是采用天然浅基础的建筑物。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岩土条件据本次勘察资料,场地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1)浅层地基土层中存在流塑状的淤泥、淤泥质软土;(2)砂土液化。1、软土,本次勘察揭露软土层主要为淤泥、淤泥质土层⑵、⑷,其中⑵层分布较普遍,上土层具压缩性高,土质差、含有机质较多,土的固结度低,工程力学性能差,为本工程不良地基土层。2、砂土液化,据对场地砂土液化判别,场地⑶、⑺层粉砂层为严重液化砂土,液化指数IlE=2.462~38.822,平均IlE=21.237。工程特点经过我公司对施工文件的认真研究和理解,并对现场进行仔细踏勘,认为本标段工程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本工程首次采用2条顶管并行通道,两条通道间净距为0.54m,加大了施工难度。2、采用内径为4000*6000mm大型矩形顶管,壁厚0.5m。3、顶管施工段在淤泥质土层和沙层分布,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高,承载力底,抗剪强度低,易流变,自稳性差,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触变及压缩变形导致地面沉降和软土震陷。4、在砂层中,近距离顶管通道管节开洞时,易造成喷涌、影响结构稳定性。5、异形管节采用现场预制形式,管节长度2m。施工重难点及针对措施1、工作井、顶管施工段为淤泥质土层和砂层分布,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低,易流变,自稳性差,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触变及压缩变形导致地面沉降和软土震陷。针对措施:1)在工作井基地采用φ500搅拌桩点阵式布置进行加固改良,顶管端采用φ600二重旋喷桩加固,在顶管段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改善土体。2)控制机头土压,防止土压力过大对两侧成型通道产生挤压影响。
3)推进过程中尽量控制不超挖,保证管节周围土体的密实,给后期的管节开洞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条件。
3)顶进过程中,适当加强对机头的测量频率,减小轴线偏差。对机头纠偏也要遵循“勤纠微纠”,不能大起大落,避免因本次的通道不顺直对下次通道的顶进产生影响。
4)顶管机顶进过程中,管节两侧土体对管节会产生个侧向土压力,推进中控制好管节注浆补浆,保证管外泥浆套的完整,减小推进中对通道与通道间土体的扰动。
5)顶进中,将管节与管节用槽钢拉结,推进完毕再用预应力钢锚索将所有管节拉结,防止2个通道后期的不均匀沉降对通道间连接结构产生影响。6)在顶进过程中,应尽量精确地统计出每节的出土量,力争使之与理论出土量保持一致,确保正面土体的相对稳定,减少地面沉降量。2、采用2条并行顶管通道,两通道间净距为0.54m,加大了施工难度。针对措施:1)顶管正常掘进:顶管始发顶推北边第一条顶管→顶管机吊出→张拉第一条钢绞线并灌浆(由北向南编号,施工第2条);2)顶管机从始发井始发后,为尽量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好地面沉降,不断根据地面沉降数据的反馈进行推进参数调整,及时摸索出正面土压力、出土量、顶进速度、注浆量和压力等各种施工参数最佳值,为正常段施工服务。3)顶管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顶管姿态,避免顶管机“蛇形”运动造成管节环缝错台,引起接缝渗水。3、近距离顶管通道管节开洞时,易造成喷涌、影响结构稳定性。针对措施:1)开洞时间应在四条顶管都贯通后,且顶管通道下的袖阀管注浆完成并达到强度后进行,以防止注浆加固及固结引起的通道变形对通道防水的影响。2)开洞前应通过预留的注浆管对通道之间的500mm的地层进行注浆,然后再欲开洞管节位置及两侧各3米范围的管节内部进行可靠支预,然后可以分块破除预留的洞口,并架设型钢初支,及时喷混封闭,期间若现涌水过大,应对周边预留孔进行补充注浆,或在附近位置重新打孔注浆。整个初支封闭后应及时施作二衬结构并注意防水的施工质量。4、现场整体预制管节,采用平移装置平移异形管节。针对措施:1)管节外侧预埋钢板,平移时千斤顶顶于钢板上,防止集中力作用在管节将管节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标题模板教学课件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食品添加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都江堰某希望小学教学楼及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
- jqx第课时说课稿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金庸小说欣赏》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小旅行家》说课稿
-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药物商品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水工程施工》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企业战略管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四套含答案
-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 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1
- 2023年国家电投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28035-2011软件系统验收规范
- 《经济学基础》试题库(附答案)
-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8000字(通用九篇)
- 小学数学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 图形中的规律-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优秀3篇)
- 墓碑碑文范文(通用十四篇)
- 大象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