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_第1页
2022-2023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_第2页
2022-2023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_第3页
2022-2023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_第4页
2022-2023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目录CONTENTS01PART.ONE行业综述02PART.TWO行业发展环境03PART.THREE行业现状分析04PART.FOUR前景趋势分析行业综述01行业定义行业发展历程行业产业链行业定义吸附分离技术是工业领域的一项基础技术,主要在多组分液相环境中选择性地分离特定组分。吸附分离材料按照形态和孔结构,可以分为球形、纤维形和无定形三种,人工合成高分子树脂通常为球形。孔结构是限制吸附选择性的关键因素,高分子吸附树脂的孔结构包括微孔(凝胶型)、中孔(良溶剂致孔)、大孔(非良溶剂致孔)、特大孔(高分子致孔剂致孔)、均孔(又称大网树脂,由后交联技术制备)。产业链上游: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上游龙头企业已开始对产业链进行延伸,逐渐进军原材料生产领域,以规避高额进口原料的成本支出,攫取上游毛利。此外,伴随着上游原料生产企业的重组进程加快以及中国市场参与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上游原材料供应有望朝着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继续发展,逐渐抢夺外资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产业链上游产业链中游: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中游企业原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主要原因是下游消费终端为保障科研成果,对行业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中游科研用制备厂商更倾向于选择仪器先进、供应链稳定的进口原材料供应商。企业产品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吸附分离材料企业的产品毛利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不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产业链中游产业链下游: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下游企业市场空间广阔、销售范围广、用户分散、单批数量少、销售单价高等特点。随着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行业研究的深入及产业化程度的提升,中国行业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应用领域持续增加,个性化、高端化的产品将逐渐获得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产业链下游行业发展环境02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重点鼓励先进化工材料中(一)特种橡胶及其他高分子材料(二)工程塑料”对材料做出了性能要求并指出这些材料可应用于医疗、纺织、轻工、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01020403行业政策2《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发展重点包括基础化学品及关键原料绿色制造,清洁汽柴油生产关键技术,合成树脂高性能化及加工关键技术,绿色高新精细化学品关键技术,特种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顺应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推动特色资源新材料可持续发展,加强前沿材料布局,以战略性新夹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需求为导向,优化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环境,加强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新材料应用水平,推进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社会环境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具备独特的网状结构。在离子交换树脂的内部结构中,一部分为树脂的高分子骨架,它是由单体经交联聚合成不溶性的三维空间网状骨架,它支撑着整个化合物,是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成分,网状结构的骨架部分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另一部分为功能基团(活性基团),它连接在高分子骨架上,由活动离子(可交换离子)和固定离子组成。吸附树脂是继离子交换树脂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类不含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吸附剂,具有高交联的三维空间结构,化学稳定性好,其吸附性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产生氢键作用的结果,吸附性能类似于活性炭,但比活性炭孔分布窄、机械强度好、易脱附再生。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作为具备高性能分离及吸附功能的材料,可通过对被交换物质的离子交换和吸附,达到物质的分离、提纯、浓缩、富集等功能。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按是否含有交换基团可分为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按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工业水处理领域、食品及饮用水领域、核工业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电子领域、环保领域、湿法冶金领域及其他领域。社会环境传统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市场门槛低、缺乏统一行业标准,服务过程没有专业的监督等问题影响行业发展。互联网与电烙铁的结合,缩减中间环节,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90后、00后等各类人群,逐步成为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的消费主力。经济环境行业现状分析03请在此输入您的副标题现状分析全球吸附分离材料市场规模近千亿,市场空间大。据统计,全球吸附分离材料市场规模接近172亿美元,其中沸石市场规模43亿美元,占据市场大头,年化增速7%;活性炭市场规模40.9亿美元,位列第二,且成长性最强(10%)。新兴材料中,离子交换树脂与色谱填料树脂分别为39和2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未来五年年化增速分别为5.8%、8.2%。现状分析根据ResearchAndMarkets统计,2020年全球离子交换树脂市场约为17亿美元,到2026年将达到23亿美元,维持5.2%的复合增速。我国离子交换树脂市场发展迅速,2009-2018年,我国离子交换树脂产量从17.2万吨增长至30.4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6.5%。2009-2021年,我国离子交换树脂出口量从5.6万吨增长至19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7.2%。虽然国内树脂行业快速发展,但是高端领域仍主要被外企所占领。2021年,我国离子交换树脂进口量为8万吨,进口均价为10.5万元/吨,远高于5万元/吨的出口均价,高端产品仍有较大进口替代空间。国内以蓝晓科技、争光股份、纳微科技为代表的技术研发实力较强企业,从传统的工业水处理领域不断拓展到食品、核工业、电子、生物医药、环保、湿法冶金等新兴领域,发展速度迅猛。

02

01现状分析水处理与超纯化主要应用于电力、核电与电子领域。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快速,截至2022上半年,国内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4亿千瓦,同比增长8.1%。近年来核电发电量稳步增长,2021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为40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核电的发展也进一步打开核级树脂的市场空间。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量快速发展,2021年集成电路产量为3593亿块,同比增长33%。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电子级超纯水制备树脂需求的提升。美国陶氏化学、日本三菱化学等跨国公司长期垄断,国内以争光股份、蓝晓科技等优势企业逐步突破高端市场。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分离提纯,应用广泛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作为具备高性能分离及吸附功能的材料,可通过对被交换物质的离子交换和吸附,达到物质的分离、提纯、浓缩、富集等功能,下游应用于工业水处理领域、食品及饮用水领域、核工业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电子领域、环保领域、湿法冶金领域及其他领域。离子交换与吸附既具有特定吸附能力,又具有吸附效率高的特点,并且性质稳定不受无机物存在的影响,结构上易于设计,适用范围广,加之再生简便、使用周期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这些优势使得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用途越来越广、性价比较高,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政策支持吸附分离材料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新一轮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各国政府均给予大力支持。国内方面,吸附分离材料是《中国制造2025》、《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指南》等国家战略重点支持发展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对下游客户提质增效、成本控制、节能减排、资源化回收利用起着重要作用。国外方面,《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发布的“十大突破性技术”中,2021年的mRNA疫苗、锂金属电池,2020年的抗衰老药物、个性化药物,2019年的捕捉二氧化碳、核能新浪潮等,均以吸附分离技术为核心关键环节,也是公司重点布局的业务方向。驱动因素工业与电子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水处理与超纯化领域,吸附分离材料分为常规离子交换树脂、核级树脂、超纯水制备树脂等。常规离子交换树脂主要应用于水处理,如软化、去离子化、纯水制备等领域。我国工业用水市场巨大,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现较大下滑外,近年来国内工业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在每年1200亿立方米以上。在工业水处理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是电力行业,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技术是电厂所需补给水处理和凝结水精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凝结水精处理是为了去除整个水、汽系统在启动、运行和停运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杂质,如氧化铁、铜和镍的氧化物及胶体硅等。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快速,截至2022上半年,国内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4亿千瓦,同比增长8.1%。新能源领域急剧扩张在湿法冶金领域,吸附分离材料可应用于新能源金属、有色金属、稀有稀散金属、贵金属以及稀土金属、核工业用金属的分离纯化生产。吸附分离技术主要用于从低浓度的浸取液中分离纯化有用物质,需经历净化、富集、提取环节,与传统的重结晶、沉淀等分离方法相比,具有很高的提取效率和经济性。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67.7万辆,同比增速达145.6%,2022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显著拉动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增量,进而带动锂资源的需求。由于我国锂资源主要蕴藏在盐湖卤水之中,盐湖提锂技术则是推动我国锂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的盐湖卤水普遍镁锂比高,提取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因此在盐湖提锂方面取得生产技术突破的企业将在行业中取得较大优势。盐湖提锂吸附分离领先企业蓝晓科技进入收获期,近两年大量项目落地,公司业务实现大幅拓展。传统需求偏稳,无糖领域新添需求在食品加工领域,吸附分离材料主要用于果蔬汁质量控制与深加工,并结合果汁产业发展周期,市场开发出果糖、果胶、果酸和多酚提取等深加工技术,其中浓缩果汁质量控制的应用最大,其在果汁脱色、脱酸、脱苦、脱农残等方面起较大作用。近年来果汁加工、糖精制等传统领域增长较缓,但无糖、低糖类食品发展空间大,带动天然甜味剂的快速发展,进而拉动相关吸附分离材料需求。痛点及发展建议04行业痛点行业发展建议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缺乏完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生产商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行业内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产品的可靠性难以保证,丧失产品市场竞争力质量参差不齐行业痛点行业监管难度大政府秉承创新开放的态度,支持和鼓励科学研究创新,对科学研究试验不设置严格限制,因此,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不存在统一的监督管理规范,产品质量主要依靠生产企业自主检测,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产品质量的监管难度加大高端产品发展落后在中低端产品领域,仍然有较大比例的产品依赖于进口渠道。此外,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企业缺乏创新研发能力以及仿制能力,加重下游消费端对进口科研用检测试剂的依赖,不利于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的发展发展建议1发展建议2发展建议3提升产品质量(1)政府方面:政府应当制定行业生产标准,规范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生产流程,并成立相关部门,对科研用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形成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完善试剂流通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冷链运输环节的基础设施升级,保证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产品的质量,促进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2)生产企业方面: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行业生产规范,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目前市场上已有多个本土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企业加强生产质量的把控,对标优质、高端的进口产品,并凭借价格优势逐步替代进口。此外,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企业紧跟行业研发潮流,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全面增值服务单一的资金提供方角色仅能为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企业提供“净利差”的盈利模式,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企业业务收入因此受影响,商业模式亟待转型除传统的吸附分离材料行业需求外,设备管理、服务解决方案、贷款解决方案、结构化融资方案、专业咨询服务等方面多方位综合性的增值服务需求也逐步增强。中国本土吸附分离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开始在定制型服务领域发力,巩固行业地位多元化融资渠道可持续公司债等创新产品,扩大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公司债等额度获取,形成了公司债、PPN、中期票据、短融、超短融资等多产品、多市场交替发行的新局面;企业获取各业态银行如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其他中资行的授信额度,确保了银行贷款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企业在保证间接融资渠道通畅的同时,能够综合运用发债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促进自身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降低对单一产品和市场的依赖程度,实现融资地域的分散化,从而降低资金成本,提升企业负债端的市场竞争力。以远东宏信为例,公司依据自身战略发展需求,坚持“资源全球化”战略,结合实时国内外金融环境,有效调整公司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分布结构,在融资成本方面与同业相比优势突出。行业发展建议行业前景趋势05行业前景行业竞争格局行业标杆企业提高产品定制服务能力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企业开始在定制型服务领域发力,巩固行业地位行业发展趋势供科研咨询服务通过进行细化分工,为客户制定科研问题解决方案,使客户能更加专注于其擅长的领域,提高科研效率,且帮助行业大幅节省医学科研投入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企业面向多元化的科研实验需求,建立多种技术服务平台,向客户提供除了所需的原材料以外的提取、分析等技术服务,形成企业特有竞争力聚焦投资业务吸附分离材料行业企业凭借多年的客户服务经验,设备融资租赁和服务体系日趋完备,信息化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服务体系,能够进行有效迁移,为投资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商依托本身提供的资金服务,具备融资渠道畅通的资金优势,可为行业建设提供初期资金支持,且可通过杠杆提升资金效率吸附分离材料行业标准化与定制化界限被打破,未来趋于融合。标准化加微定制的产品战略,有效平衡企业操作层面与消费者需求层面的矛盾让消费者既拥有足够的确定性,也有足够的弹性。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大数据应用使得实际操作和施工赋能方式深入介入,使得平台从简单的流量供给入口转变为工具供给、技术供给、工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