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一高三压轴卷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一高三压轴卷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一高三压轴卷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一高三压轴卷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B.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1期C.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D.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有利于G1期细胞中DNA的转录2.肿瘤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具备扩散能力的肿瘤就是恶性肿瘤,即癌症。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肿瘤是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增殖的结果B.癌细胞表面没有糖蛋白导致其容易扩散C.癌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呈多层重叠生长D.可以利用抗体对癌症进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3.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30%和15%,假设该种群之后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则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B.该种群的子二代中A、a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C.该种群中基因型频率等于基因频率的一半D.若该种群A、a控制的显性和隐性性状个体数目相等,则说明该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4.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下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D.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5.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砍伐强度/%生物量/thm2龄组/年24.025.938.61013.2414.7315.642072.5475.0981.0830161.87166.10171.12A.应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B.适当砍伐改变了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减少了竞争C.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6.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戴口罩、勤洗手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有效措施。某公司在防疫期间推出一款新型免洗洗手凝胶。为衡量该凝胶的清洗效果,研究人员检测了凝胶洗手前后,手部细菌的含量。凝胶洗手前的检测流程见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进行实验前需要配置培养基,培养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____________。如果培养乳酸杆菌,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2)为统计洗手前手部细菌的数量,应选择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填“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利用该方法统计活菌数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上图所示的步骤得出的实验结果可信度较低,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请给出两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4)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根据__________(至少填两项)等菌落特征初步判断培养基上菌种的类型。为了计算洗手前手部单位面积的细菌数量,除上图所给的信息外,还需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的主要途径。图一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A、B、C代表物质;图二表示某植株在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情况;图三表示植株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氧气释放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一可知,为三碳酸还原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叶绿体中的Pi来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图二是利用密闭大棚进行实验所得结果,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3)根据图二和图三判断,当大气CO2浓度升高到饱和CO2浓度时(其他条件适宜),图一中物质C的合成速率将会_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图三中光饱和点会________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左下方移动”或“右上方移动”)。(4)叶绿体中含有的主要色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都是含镁的有机分子,这种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光而几乎不吸收绿光,所以呈绿色。9.(10分)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三位科学家分享,他们揭示了黑腹果蝇羽化(由蛹发育为成虫)时间的分子机制。黑腹果蝇的羽化时间受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有控制羽化时间为29h、24h、19h和无节律四种等位基因,其中24h的为野生型,其余三者由基因突变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控制羽化时间的一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首先探究了控制羽化时间为29h、24h、19h这三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用一只羽化时间29h的雌果蝇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果蝇杂交,产生的在19h时观察到有果蝇个体羽化出来。若所有基因型的个体均能正常存活,该研究小组假设:该性状受一组复等位基因、T、t控制,其中对T、t为完全显性,T对t为完全显性,野生型受T基因控制。该研究小组统计了所有的羽化时间及比例,若____________则该假设正确,其中,羽化时间为19h和24h的果蝇分别为____________(雌、雄)性。(2)研究小组需要再确定无节律基因与、T、t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假设它们之间都是完全显性关系),若(1)的假设正确,现有一只羽化时间无节律的雄果蝇和以上三种羽化时间均为纯合子的雌果蝇各若干只,可能只需一次杂交实验就能确定无节律基因与其他三种等位基因之间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是:用该无节律的雄果蝇与羽化时间为____________的雌果蝇杂交,观察果蝇的表现型。如果表现型______________,则无节律基因相对于该节律基因为显性;如果表现型______________,则无节律基因相对于该节律基因为隐性。10.(10分)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1)科研人员测定小麦一昼夜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发现小麦与其他植物一样出现了“午睡”现象。一般认为,午后温度较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同时,植物体也会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免过度失水对细胞造成的损伤。这一变化会引起叶肉细胞间的__________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2)科研人员推测,午间强光照可能会导致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光系统Ⅱ发生损伤,导致__________速率下降,进而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D1是对光系统Ⅱ活性起调节作用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使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分析可知午间较强光照使细胞中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活性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午睡”现象。(3)水杨酸(SA)是一种与植物抗热性有关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SA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可推测,SA能__________(填“减弱”或“增强”)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及光系统Ⅱ活性降低程度,__________(填“缓解”或“加剧”)小麦的“午睡”现象。11.(15分)某雌雄异体的二倍体植物,花色由常染色体上三个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A相对于a1、a2为显性。只有a1和a2在一起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而决定色素合成的基因由B、b控制。两株基因型不同的红花个体杂交,所得子一代结果如下:子一代红色蓝色白色雌性602株197株0株雄性303株100株406株(1)该种植物红花基因型共________________种,其中控制色素合成的基因为________________(注明基因种类和位置)。(2)亲本红花中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若不含等位基因的个体视为纯合子,则子一代白花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3)若让子一代蓝花雌雄个体之间随机授粉,子二代中蓝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4)请写出利用子一代中蓝花个体快速培育纯合红花雌个体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不含B或b基因的个体不能成活)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答案解析】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G2期,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由题干信息可知,抑素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导致细胞停留在该时期而不能进入分裂期;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题目详解】A、M期(分裂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A错误;B、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因此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1期,B正确;C、DNA复制发生在S期,其所需的蛋白质应该是G1期合成的,而抑素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C错误;D、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若将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会导致G1期细胞染色质凝集,不利于G1期细胞中DNA的转录,D错误。故选B。2、B【答案解析】

细胞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题目详解】A、肿瘤是体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后导致细胞异常增殖的结果,A正确;B、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并非没有糖蛋白)导致其容易扩散,B错误;C、正常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能出现接触抑制而只能呈现单层,但癌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呈多层重叠生长,C正确;D、可以利用抗体靶向治疗癌症,即让药物进入患者体内,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从而达到治疗效果,D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3、B【答案解析】

1、遗传平衡定律: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哈代——温伯格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该理想状态要满足5个条件: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此时各基因频率和各基因型频率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并且保持不变:设A=p,a=q,则A+a=p+q=1,AA+Aa+aa=p2+2pq+q2=1。2、由题意知,该种群中,AA=55%、Aa=30%、aa=15%,该种群中基因频率A=AA+Aa=0.55+×0.3=0.7,a=1-0.7=0.3。【题目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种群中,AA=55%、Aa=30%、aa=15%,该种群中基因频率A=AA+Aa=0.55+×0.3=0.7,a=1-0.7=0.3,所以,由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得,该种群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2×A×a=2×0.7×0.3=0.42即42%,A正确;B、由于该种群之后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所以该种群的子二代中A、a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aa的基因型频率也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C、按照遗传平衡定律计算,由于雄性只有一条X性染色体,则雄性的X基因频率就是基因型频率,但雄性占总数的,则XbY的频率为Xb基因频率的一半,C正确;D、若该种群A、a控制的显性和隐性性状个体数目相等,即aa=50%,由遗传平衡定律得,a=即基因频率A<a,D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遗传平衡定律的含义和使用条件,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应用遗传平衡定律进行相关计算。4、C【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植株相当于是抗虫基因纯合子,其产生的配子均含有抗虫基因;乙植株相当于是抗虫基因杂合子,其产生的配子中有1/2含有抗虫基因;丙植株相当于是抗虫基因杂合子,其产生的配子中有3/4含有抗虫基因,据此答题。【题目详解】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进行了DNA的复制,因此有丝分裂后期,甲、乙、丙细胞中都含有4个抗虫基因,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中进行了DNA的复制,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甲、乙、丙细胞中都含有4个抗虫基因,B正确;

C、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C错误;

D、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可能含有两个抗虫基因的是乙、丙,D正确.

故选C。5、B【答案解析】

据图中数据分析,在相同年龄组中,随着砍伐强度的提高,林木生物量也呈增长趋势,各不同龄组中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合理的砍伐有利于提高林木的生物量,同时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题目详解】A、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可采用样方法,A正确;B、适当砍伐改变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种群无水平结构,B错误;C、据图所示,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正确;D.适度砍伐有利于提高生物量,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D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以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为背景,考查分析数据图表的能力,意在考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生物学原理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6、A【答案解析】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植被彻底消失,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题目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

B、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若没有外力干扰,都可演替到森林阶段,B正确;

C、初生演替要依次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C正确;

D、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D正确。

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无机盐维生素稀释涂布平板法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可以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①同一稀释度下涂布三个平板,取三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②设置一组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排除杂菌污染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菌落的大小、形状(隆起程度和颜色)稀释倍数和涂布平板时所取的稀释液体积【答案解析】

1、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另外,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氧气的要求。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题目详解】(1)培养基指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一般培养基中均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在培养乳酸杆菌时还需要额外添加维生素。(2)平板划线无法得知稀释倍数,因此不能用于活菌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用于活菌计数的原理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可以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3)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因此需要的改进措施有:①同一种稀释度下涂布三个平板,取三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②设置一组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排除杂菌污染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4)菌落的特征包含菌落的大小、性状、颜色和隆起程度。洗手前手部单位面积的细菌数量=(平板上的菌落数÷涂布时取样的体积×稀释倍数×10ml)÷取样的面积,因此,除图中所给信息外,还需要知道稀释倍数和涂布平板时所取的稀释液体积。【答案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微生物的培养与计数,意在强化学生对微生物培养过程的理解与运用。8、A叶绿体内磷酸丙糖转化为淀粉过程中释放的Pi磷酸转运器从细胞溶胶中转入温度CO2浓度增加右移叶绿素a叶绿素b红光、蓝紫光【答案解析】

1.据图分析:图一中,A表示ATP和还原氢,B表示三碳化合物,C表示五碳化合物;图二表示不同温度和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提高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题目详解】(1)由图一可知,A表示ATP和还原氢,可为三碳酸还原提供能量;磷酸转运器作用是同时向叶绿体基质内转运Pi,并同时向细胞质基质转运磷酸丙糖,无机磷酸大量运入叶绿体,抑制磷酸丙糖的外运,导致淀粉的合成量增加并释放Pi,所以叶绿体中的Pi来自叶绿体内磷酸丙糖转化为淀粉过程中释放的Pi和磷酸转运器从细胞溶胶中转入。(2)图二中横坐标为温度,两条曲线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测得,因此这一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有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3)当大气CO2浓度升高到饱和CO2浓度时(其他条件适宜),会导致CO2浓度二氧化碳固定增加,光合作用增强,物质C(五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将会增加;需要更强的光照合成更多有机物,故图三中光饱和点会向右移动。(4)叶绿体中含有的主要色素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它们都是含镁的有机分子,这种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几乎不吸收绿光,所以呈绿色。【答案点睛】易错点:分离色素原理为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9、羽化时间29h:24h:19h=2:1:1雄和雌29h或19h有两种(或出现无节律或雌性都为无节律,雄性都表现为该节律或雌雄表现不同)只有一种(或全表现为该节律或雌雄表现相同)【答案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野生型受T基因控制,亲本羽化时间29h的雌果蝇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果蝇杂交,产生的F1在19h时有果蝇个体羽化出来,从而确定29h的性状由T+基因控制,19h性状由t基因控制,再利用相关杂交关系推测子代基因型及表现型;在证明无节律与有节律基因的显隐关系时,利用假说——演绎法,对要证明的问题提出相关假设,进行演绎推理,找出两种假设的区别进而加以证明。【题目详解】(1)按照该研究小组假设,野生型受T基因控制,根据题中信息,“用一只羽化时间29h的雌果蝇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果蝇杂交,产生的F1在19h时观察到有果蝇个体羽化出来。”可以推定29h的性状由T+基因控制,19h性状由t基因控制。如果该观点正确,则羽化时间24h的黑身雄蝇基因型是XTY,而羽化时间29h的灰身雌蝇基因型是XT+X—,由于子代出现了羽化时间为19h的个体,所以亲代的基因型为XTY和XT+Xt,子代XT+Y∶XtY∶XT+XT∶XTXt=1∶1∶1∶1,表现型为F1的羽化时间29h∶24h∶19h=2∶1∶1,羽化时间为19h和24h的基因型为XtY和XTXt,分别为雄性和雌性。(2)若(1)的假设正确,控制该性状的复等位基因对T、t为完全显性,T对t为完全显性。所以,若要确定无节律的性状与这三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需用该无节律的雄果蝇与羽化时间为29h或19h的雌果蝇杂交,根据伴X染色体遗传的特点——交叉遗传的特性,若F1的雌性均表现为无节律,雄性均表现为有节律,则无节律基因相对于该节律基因为显性(或有两种表现型);若F1无论雌雄均表现为该节律性状(或只有一种表现型),则无节律基因相对于该节律基因为隐性。【答案点睛】解答本题需着重掌握伴X遗传的特点,不同性状的遗传不亲子代之间的遗传规律,并应用此规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能够根据相关假设,利用交叉遗传的特性进行设计相关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10、降低CO2光反应D1蛋白的含量降低光系统Ⅱ减弱缓解【答案解析】

植物蒸腾作用旺盛会导致叶片气孔开度下降,气孔开度下降又引起细胞吸收的CO2减少,导致叶肉细胞间的CO2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图1显示,较强光照会导致D1蛋白含量下降,图2说明喷洒适宜浓度的SA会减弱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降低,对小麦的“午睡”现象起到缓解作用,据此,若要减少“午睡”现象提高小麦产量,从外源因素考虑,可喷洒适宜浓度的水杨酸,从分子水平考虑,可通过提高D1蛋白的含量来实现,据此作答。【题目详解】(1)午后温度较高,植物蒸腾作用旺盛,植物会降低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免过度失水,这会导致叶肉细胞间的CO2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2)强光照引起光系统Ⅱ发生损伤,会导致光反应的速率下降;图1中数据显示,强光照会导致D1含量下降,因此“午睡”原因可能是午间较强光照使细胞中D1蛋白的含量降低,从而导致光系统Ⅱ活性降低。(3)根据图2中D1蛋白含量所示,可推测经SA处理后,能减弱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及光系统Ⅱ活性降低程度,缓解小麦的“午睡”现象。【答案点睛】本题以“环境条件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背景,结合反映实验处理和结果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