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原始起源时期云南巢居
父系社会时期的半地下住宅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
从穴居、巢居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建筑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木骨泥墙石峡长屋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西周时期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复原图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北宋时期清明上河图(城中住宅)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古老的文明,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都位于南北位于南北纬20°-40°之间,即所谓中低纬度文明带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北极寒冷异常
爱斯基摩人的冰屋
中东地区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西北窑洞式民居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
蒙古包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
蒙古包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
人们希望建筑物能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能够抵御飓风、暴雨、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引
起的危害和人为的侵害;功能性:满足居住、办公、营业、生产等不同类型建筑
的使用功能;舒适性:保证居住者在建筑内的健康和舒适;美观性:要有亲和感,反映当时人们的文化追求。所以说建筑形式应适应当地气候,且应能满足安全、健康、舒适、工作与生活的需要。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2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筑本身就是一种“环境调节器”,由于四季气候轮替,“环境调节器”的作用往往有局限性。人工环境是由人为设置边界面围合成的空间环境,包括房屋围护结构围合成的民用建筑环境、生产环境和交通运输外壳围合成的交通运输环境(车厢环境、船舱环境、飞行器环境)等。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2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尽管人工环境涉及很多工程领域,但其目标都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营造不同于外界的物理环境,通常涉及如下科学与工程问题:为了满足人类的上述活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室内物理环境?如何定义和评价这样的物理环境?室内环境是怎样受构成这一封闭空间的围护体系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或由其所决定?怎样通过机械的或被动的物理环境调控系统作用于封闭空间的围护体系,营造出各种需求的室内物理环境?怎样仅依靠各种自然条件和可再生能源,尽可能消耗最少的化石能源来营造各种所需求的室内环境?第1章初识专业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2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涉及工程设计、系统运行与维护、相关产品制造、系统安装与调试等多个环节。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借助额外的手段来实现对建筑进行主动调节(即采暖、通风、空调、制冷技术等)几乎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了解采暖、通风、空调等的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以史为鉴,有助于深入了解、学习、掌握建筑环境控制理论与技术,建立和实现“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第1章初识专业1.2建筑环境营造(供暖通风简要发展历程)1.2.1温度调节与供暖人类环境控制的第一步是实现对温度的调节半坡博物馆居住遗址内景第1章初识专业1.2建筑环境营造(供暖通风简要发展历程)1.2.1室内环境控制与通风通风是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向某一房间或空间送入室外空气,和由某一房间或空间排出空气的过程,送入的空气可以是经过处理的,也可以是不经过处理的。古建筑的自然通风示意图第1章初识专业1.2建筑环境营造(供暖通风简要发展历程)1.2.2室内环境控制与通风高层建筑热压通风第1章初识专业1.2建筑环境营造(供暖通风简要发展历程)1.2.2室内环境控制与通风教室通风系统办公室的污染通风实验第1章初识专业1.2建筑环境营造(供暖通风简要发展历程)1.2.2室内环境控制与通风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因建筑而产生的一系列相关非特定症状的疾病定名为“病态建筑综合征”,(SickBuildingSyndrome,简称SBS)。2003年,“非典”(SARS)再次提高了人们对公共建筑通风污染传播控制问题的警觉性,并且认识到只有正确的设计和使用建筑通风系统才能够保证正常的室内空气品质。第1章初识专业1.2建筑环境营造(供暖通风简要发展历程)1.2.3最小通风量与规范标准发展过程关于通风的研究存在有两个目标,通风是该基于生理需要还是舒适性需要呢?最小通风量标准演变过程第1章初识专业1.3多参数调控与空调技术1.3.1空调的起源与发展哈德逊河岸的采冰景象第1章初识专业1.3多参数调控与空调技术空调的起源与发展焓湿图第1章初识专业1.3多参数调控与空调技术空调的起源与发展房间冷却器氧化硫压缩式制冷机制冰机的模型第1章初识专业1.4业的任务与发展历程1.4.1专业任务创造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生产工艺环境,提高生产效益根据我国国情,结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建筑能耗状况、生活方式及能源使用模式,采用不同的建筑节能技术,获得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室内环境营造方式。本学科的总体目标是创造的健康、舒适、节能的人工环境,旨在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适度要求,不可苛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室内环境营造理念)、建筑与系统形式与生活模式的和谐(促进绿色行为模式),通过绿色生活方式和与之适应的建筑环境控制设备及系统形式实现未来的节能与低碳。承担着承担节能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第1章初识专业1.4业的任务与发展历程1.4.1专业任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名称,对应的学科名称是“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是本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专业名称。建筑环境学是反映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是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何种室内外环境,掌握室内外环境形成的特征和影响因素,通晓改变或控制特别是室内环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创造人工环境提供理论基础。本学科虽然建立在热力学、传热传质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科学基础上,但是有自己独特的基础理论第1章初识专业1.4业的任务与发展历程1.4.2发展历史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科有近百年的历史。随着行业的发展、技术融合与科技进步,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科可以扩展为人工环境学科。第1章初识专业1.4业的任务与发展历程1.4.3本学科主要对应的工程领域与研究方向本学科主要对应的工程领域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医学处理所需要的特殊物理环境(如恒温、恒湿、超净、人工气候室、高压氧舱等);建筑室内物理环境及由于建筑活动导致的建筑周边微气候环境;交通运载工具移动空间内的物理环境;农业环境与能源工程;储藏环境;特殊环境工程;人工环境工程设备;人工环境工程的能源供应系统……第1章初识专业1.4业的任务与发展历程1.4.3本学科主要对应的工程领域与研究方向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人工环境特性人工环境营造技术人工环境设备人工环境的能源供应系统第1章初识专业1.4业的任务与发展历程1.4.4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第二章本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本章主要内容及要求:介绍本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从结合专业发展历史,了解专业作用及角色的演变了解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建立专业毕业生从业的基本概念:了解专业毕业生从业的领域了解专业毕业生从业的性质本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演变供暖供热室内采暖供冷能源输送室内采暖工业用热室内环境冷藏加工与输送供热供冷室内采暖工业用热室内环境冷藏加工与输送燃气输配石油输配从能源输送的角度,能专业从单纯为建筑物提供用于冬季采暖的热量,发展到为建筑提供冷热能源、为工业提供工业用热。进一步发展到在能源领域提供燃气、石油等能源流体。本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演变住宅采暖公共建筑室内环境控制工业厂房农用设施运载空间从环境控制的角度,本专业的应用领域由最初仅仅为住宅建筑采暖,发展为公共建筑建筑室内环境控制、工业建筑环境控制、农业设施环境控制以及包括铁路、航空航天等运载工具内部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1.1在民用建筑领域的应用民用建筑的定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办公建筑办公楼、写字楼商业建筑商场、金融建筑旅游建筑酒店、娱乐场所科教文卫建筑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通信建筑邮电、通讯、广播交通运输建筑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2.1在民用建筑领域的应用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控制要求:空气的温、湿度控制——影响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散热;——影响人体汗液的蒸发
因此,按照人体热舒适性要求进行控制PMV热感觉标尺热感觉冷凉微凉适中微暖暖热PMV值-3-2-10123“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PredictedMeanVote)———表征人体热反应(冷热感)的评价指标,同一环境中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的平均值。———ISO7730对PMV的推荐值为PMV=-0.5~+0.5之间。“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PPD,PredictedPercentageofDissatisfied)———预测人群对热环境不满意的百分数。你认为什么样的空气温度、湿度是合适的?
对温湿度的要求,人与人之间有差异吗?
对温湿度的要求,夏天和冬天一样吗?
?
?上述问题都是影响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控制的设定值和控制方法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控制要求:风速及新风量的控制——按照人体热舒适性要求进行控制空气的流动速度———影响人体的热感觉(吹风感)、与周围环境的散热;———在比赛场馆,影响比赛的公正性。
因此,针对人体热舒适要求,控制风速;
针对比赛对风速的限制,控制风速。新风量———人体呼吸需要;———稀释污染物的需要;———房间压力控制的需要;———空调系统自身的需要。
因此,按照人体生理需求确定新风量;
按照稀释污染物和房间压力控制要求确定新风量;
按照空调系统自身的需要,确定最小新风量。一般为换气量的10%
按照上述新风量,去最大值。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控制要求:化学污染物的控制——按照室内化学污染物浓度控制标准进行控制控制方法(从本专业技术角度)———强化通风,适当增加新风量;———优化室内气流组织,避免化学污染物的扩散。悬浮固体颗粒和悬浮生物颗粒的控制
———按照相关的室内悬浮颗粒浓度控制标准进行控制———按照相关的室内悬浮生物颗粒浓度控制标准进行控制控制方法(从本专业技术角度)———根据控制级别,采用初效、中效、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优化室内气流组织,采用局部排风,防止颗粒物扩散等。应注意的热门问题:能耗问题——室内环境的营造,代价是能耗。我国用于建筑内部环
境营造的能耗占全国的总能耗接近30%;病态建筑问题——为了减少耗,通过减少新风量、封闭建筑物,可
能带来病态建筑,导致人产生“病态建筑综合症”;运行与调节问题——室内环境的营造,是一个复杂的能源系统。其
中系统的运行与调节,是实现控制目标、减少能耗
的重要环节;其他问题2.2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2.2.1降温性空调和通风控制位置:
高温及其他恶劣环境的工业厂房局部;工业厂房中发热量大的局部位置;
工业厂房中污染物控制方法:局部送风(空气淋浴);局部排风,排除热量,排除污染物,减少或防止对其他位置的影响。2.2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2.2.2恒温恒湿空调控制位置:
机械工业车间——精密加工的精度要求;
电子工业车间——质量控制要求;
纺织工业车间——防止断丝;
印刷车间——防止油墨的渗透等;其他:如控制室、计量室、检验室等。控制方法:
采用全空气的空调系统,对车间局部或全部位置实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高精度控制。2.2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2.2.3净化空调控制位置:
食品药品生产——悬浮的固体颗粒和生物颗粒控制;航天器产生与装配——防止宇宙交叉污染;
机械工业车间——精密加工的精度要求;
电子工业车间——质量控制要求。
控制方法:
采用全空气的净化空调系统,对控制区域实现高级别颗粒浓度控制。
采用房间正压,防止未经处理的空气无组织侵入。2.3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3.1农、牧业领域农作物环境——营造不同于自然环境的农作物生长环境,包括:
空气的温度环境,保证室内温度位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
空气和土壤的湿度环境;光环境,摄入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自然阳光或人工光;
气体环境,去除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有害气体。畜牧养殖环境——营造不同于自然环境的动物生长环境,包括:
空气的温度、湿度环境,与人体所需要的环境类似;
经济水生物需要的水温环境及卫生环境(防止鱼类发生传染病的传播)。2.3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3.2交通运输领域环境保障的目标:——保障交通运输舱内(车厢内)人员的安全和舒适;——保障交通运输体内设备安全正常运行;——保障被运输的物品质量。防腐、保鲜、促进或延缓成熟。2.3.3国防及航天领域环境保障的目标:——保障舱内人员的安全和和战斗力;——针对航天器和空间站,保障人员的生命,设备的正常运行;神6的环控生保系统供气调压食品管理供气调压通风净化温、湿度水管理废物收集系统航天服循环烟火检测和灭火控制系统与本专业相关2.3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3.4矿产领域环境保障的目标:——解决高温高湿矿井作业环境问题,保障人员的安全;——及时排除易燃易爆气体。2.3.5其他所有的流体输配领域气体能源、液体能源的储存……你认为哪个行业不需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第三章
建筑环境的基本技术概念47本章大纲本专业需要涉及的基本科学概念人需要的建筑热湿环境关于室内空气品质生产工艺要求的建筑环境关于绿色建筑48什么是“建筑环境”?人工环境BuiltEnvironment在围合、半围合空间中的热湿环境、空气品质、声环境、光环境(建筑、运载工具等)可以用客观参数来进行定量描述其优劣物理参数化学参数微生物参数
等环境类型热湿环境空气品质声环境光环境49一.本专业需要涉及的
基本科学概念50学科的研究内容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室内环境?室外气候如何影响室内环境?如何控制调节室内环境?处理的对象是什么?湿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含有水蒸气围护结构:房子的墙、门窗、屋面、地板,室内空间的包络面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声环境与光环境:光环境对热湿环境有影响,热湿环境控制系统可能会对声环境产生影响51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关系相近专业——建筑技术(建筑物理)具有类似的学科基础研究建筑物本体的性能,被动式的室内环境控制技术热、声、光环境都要关注本专业不仅研究建筑物本身的环境和能耗特性,同时关注主动式的室内环境控制技术(设备系统)重点关注建筑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环境52二.人需要的建筑热湿环境53人类对热湿环境的适应性人类最早的生存范围主要局限在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的交接地带,全年温暖湿润人体对偏热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胜于对偏冷环境的适应能力54人类生存范围的扩展人类活动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扩展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第一道屏障:兽皮、树叶衣物第二道屏障:掩蔽所建筑由于第一道屏障的存在,为人类营造第二道屏障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55人类对抗自然的方法由于人体的御寒能力远远不如耐热能力,因此生存的第一要务是取暖——使用火56取暖:生存的需要通风:健康的需要降温:舒适的需要目前维持建筑热湿环境用能在建筑能耗中占比最大57北京某星级酒店用电120kWh/m2年北京某商场用电200kWh/m2年北京某写字楼用电120kWh/m2年北京住宅能耗统计比例搞清人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室内环境是极为重要的不合适的室内环境会危害到人体健康不合适的室内环境控制目标,限制了自然能源的应用,增加了建筑能耗58如何评价热湿环境?热舒适/热感觉: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冷还是热?人体热舒适问题的特点受遗传和生长环境的交互影响,人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需要关注大多数人,也需要满足个体需求人的感觉会变化,因此不像物理实验或者化学实验那样有很强的重复性对热舒适问题的探讨已经将近一个世纪了,但还有很多未知的问题59如何评价热湿环境?以前人们以为只有温度对人体的冷热有影响,后来发现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目前发现的影响人体热感觉的主要因素2个人员参数:活动强度(代谢率)、服装热阻4个环境参数: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速、辐射(太阳辐射、远红外辐射/长波辐射)丹麦技术大学的P.O.Fanger教授提出的PMV指标,把上述6个参数与人体热舒适联系在一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评价标准只要测出4个环境参数,并给出2个人员参数,就能算出PMV,预测平均热舒适投票PMV=f(6个参数)这些是在稳态均匀的人工气候室内得出的实验结果60目前依然在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空调病”是什么造成的?怎么避免?长期使用空调对人体健康有无危害?长期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逗留对人体健康有无危害?目前的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热舒适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不同气候区的人群对热湿环境的需求是否有所不同?…………61基本理念:舒适=健康!62舒服啊好舒服!三.室内空气品质
IndoorAirQuality,IAQ63
为什么要研究建筑的空气环境?64人们有超过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环境比室外还要重要什么是室内空气品质?是指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浓度是否满足室内人员的舒适与健康的要求空气的成分及其浓度决定着空气的品质室外空气品质对室内空气品质会有影响好的室内空气品质有毒有害物质不能超标——健康不能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舒适65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类型空气中的污染物气体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微生物污染类型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66清除空气中污染物的方法稀释用清洁的空气把室内空气的污染物浓度稀释,使其降低到健康要求的限值以下措施:向室内输送新风,并将室内污染了的空气排到室外,即“通风”通风又与热湿环境以及建筑能耗密切相关,互为影响清除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空气中的有害物清除或分解掉需要进一步研发效果可靠、没有副作用的技术和产品67室内空气品质方面的未解问题低浓度的污染物对人体的长期影响如何?建筑关联病发病率与室内外空气品质的关系如何?如何有效清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应该把空气品质控制在什么水平?如何在创造优良室内空气品质与建筑能耗之间取得平衡?68四.生产工艺要求的建筑环境69生产工艺过程环境举例生产车间恒温恒湿、超净、高污染排放(粉尘、有毒气体)、高温实验室、手术室恒温恒湿、超净要求储藏空间食品冷冻冷藏、文物保护、展品保存特殊空间植物温室、物料烘干室、数据中心、体育赛场、动物房军事与生命保障需求航天器、大型客机、潜艇70生产工艺过程环境要求举例处理参数:温度、湿度、洁净度、风速、压力等精密仪器制造车间要求:温度200.1℃,相对湿度505%
——温度高精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车间:洁净度标准为M1级(直径0.1m的尘粒个数<350粒/m3)——超净合成纤维生产车间要求:相对湿度552%——湿度高精度71生产工艺过程环境特点需要控制参数的精度高,但需要严格控制的参数相对比较少保证工艺环境要求是第一位的,不能有任何折扣。在严格满足该要求的基础上考虑降低能源消耗有除尘和有害气体控制要求,以及劳动卫生保护要求有排风污染控制的要求(除尘、除污),否则有污染外部环境的危险72五.关于绿色建筑
GreenBuilding可持续建筑SustainableBuilding生态建筑Eco-building低碳建筑LowCarbonBuilding73发展历史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S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理念。1991年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BrendaandRobertVale)合著的《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问世,提出了综合考虑能源、气候、材料、住户、区域环境的整体的设计观。199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大会发表了《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1999年UIA大会发布《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74建筑的原则
——绿色建筑概念的朴素表达古罗马的维特鲁威(Vitruvius)在其公元前一世纪发表的著作《建筑十书》中提出建筑三原则:坚固、适用、美观50年代,我国提出了“党的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又重提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美观75我国绿色建筑的定义:四节一环保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5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2003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76世界各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773-STARGB50378EEWHGreenMark绿色建筑评价系统78CEHRS2001GOBAS2003CASBEE20033-STAR2006GB/T50378台湾EEWH1999香港HKBEAM1996英国BREEAM日本CASBEE美国LEED
中国:三星国标GB/T50378,绿色奥运评估体系,生态住宅评估手册,HKBEAM(香港),EEWH(台湾)对于绿色建筑的误读认为绿色建筑是绿化好的建筑高档昂贵建筑智能建筑恒温恒湿建筑……很多真正节能、节材的绿色建筑是出于节省投资与运行费的目的而建成的79商家炒作的噱头本专业毕业生在绿色建筑领域的作用——能源工程师绿色建筑中建筑节能和健康环境是头等任务绿色建筑设计咨询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绿色建筑的优化运行管理与各相关专业和方面密切配合建筑师水、电、结构专业业主管理部门80谢谢聆听!8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82第四章
建筑能源需求与供应
第一节
能源的基本概念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4.1.1能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83物质世界的构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84物质能量信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以直接获取能量或经过加工转换获取能量的自然资源称为能源。在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可以直接获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是一次能源。将一次能源经直接或间接加工改变其形态的能源产品是二次能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85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海洋能电力、热力(蒸汽、热水、冷水)、城市煤气、各种石油制品、氢能、沼气遵循自然规律“量”的规律:能量守恒定律“质”的规律:从高温到低温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86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现代生物质能;海洋能;小水电。清洁能源非化石能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874.1.2能源效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88能源效率(EnergyEfficiency)的三重含义1.能源有效利用(EfficientEnergyUse):即用尽量少的能源提供尽量多的产品或服务。2.能源转换效率(Energyconversionefficiency):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能源产品的数量与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的比率。3.能源节约(Energyconservation):减少服务、限制用能注重全生命周期的能耗注重从一次能源到二次的能源转换过程的能效(提示:同学们可以举出三种能效途径的实例/查找资料,对某个家电产品分析其生命周期能耗/分析某种品牌汽车的能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89服务与能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90图中横坐标表示能耗,纵坐标表示服务,中间的斜线叫做服务曲线。显然,提供的服务越多,能耗就越大。服务曲线的斜率是能源利用的效率。能源利用效率越高,斜率就越大,服务曲线就越陡峭。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环境条件下任一形式的能量能够转变为有用功的那部分称为能量的㶲,在一定的能量中㶲占的比例越大,其能质(品位)越高。热能应用中应遵循的两个原则:①
不应将高能级的热能用到低能级的用途,例如,用来源于火力发电的电力直接加热为建筑供暖;②
尽量实现热能的梯级利用,减小应用的级差,例如高温热能应先用来推动热机或发电,将余热用来供暖或加热热水,做到物尽其用,温度的对位应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914.1.3能源消耗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92能源消耗对地球环境的破坏的两个层面第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害”问题,即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第二是能源消费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全氟碳(Perfluorocarbons,PFCs)氟代烃(Hydrofluorocarbons,HFCs)六氟化硫(SF6)等六种气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93能源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能源应用造成环境污染2013年中国大范围PM2.5污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空气污染灾难之一化石燃料燃烧,造成SO2和NOx的排放,是酸雨成因之一能源生产过程中大量废水废渣排放,导致土地和水的污染(提示:同学们可以到互联网上搜索能源造成的环境影响的最新数据和案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95全球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和酸雨(雪、雾),即跨国界的大气污染问题;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热带雨林的迅速减少;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有害废弃物的越境转移;海洋污染;人口增长过快。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96温室气体排放引起气候变化所谓温室气体,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主要指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全氟碳(Perfluorocarbons,PFCs)、氟代烃(Hydrofluorocarbons,HFCs)和六氟化硫(SF6)等六种气体。六种温室气体对太阳的短波辐射是透明的,而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却是不透明的。携带热量的太阳辐射可以通过大气层长驱直入,到达地球表面,而地表热量却难以向地球外逃逸。大气中由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气体起到了给地球“保温”的作用。2005年以后的地球表面平均温度,要比1961-1990年间的平均温度高出将近0.6℃,而且呈现出持续和加速增长的态势。气候变化是指自1900年代以来发现的地球上气候的变化。最近我们看到的和预计今后80年将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的行为引起的非自然变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97温室效应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98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es温室气体使地球保持温暖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地球平均温度会比现在低30度大气的
99%由78%氮气nitrogen和21%氧气oxygen组成。它们对气候调节基本没有直接的作用。但人类活动产生了过多温室气体,主要因为: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森林破坏降低了植被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IPCC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这是一个政府间的科学机构,承担评估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的风险的研究任务。在20多年的时间里,IPCC发表了四次评估报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00最新发表的IPCC第5次评估报告在2013-2014年间,IPCC的三个工作组发表了第五次评估报告。2013年,IPCC第一工作组(WG1)的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指出,1880-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升高了0.85℃;2003-2012年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平均温度上升了0.78℃。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极有可能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以上。报告还警告说,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政策和技术的变化,世界正走向危险的温度上升中。报告还指出,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从1970年的27Gt增加到2010年的49Gt,到现在可能已经达到了每年超过52Gt。为了能有50%的机会保持全球地表温升小于2°C(这也是联合国的目标),人类在2100年前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就不能超过1550Gt,而按照目前的排放速度,这个限额将在2050年前就被突破。第5次报告中有众多中国学者参与了工作。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01质疑声如果从80万年的尺度看,尽管最近百年大气中CO2浓度是最高的,但地球表面温度却并不是最高的时期。除了人为活动之外,应该还有其他自然的力量(如太阳活动)引起全球变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024.1.4中国的能源与节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03中国的能源特点能源资源紧缺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能源消费中以工业能耗主导,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消费对严重影响环境大力发展新能源同学们根据以上特点提纲,自行搜集素材,完成一份最新中国能源国情的简短报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04中国能耗总量居世界第一
(2011年G20各国能耗总量Mtoe)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05资料来源:国际能源机构(IEA)中国碳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
(2011年G20各国碳排放量MtCO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06资料来源:国际能源机构(IEA)2009年G20各国每千美元GDP的能耗(kg油当量)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07资料来源:国际能源机构(IEA)我国能源资源不足,影响国家安全
已探明可采储量储采比(按现在的开采强度还能维持多少年)石油天然气煤32.4亿吨4.02万亿m31842亿吨15.437.650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082012年中国共进口原油2.85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8.7%。这对国家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本专业的节能职责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0%,7亿多吨标准煤。暖通空调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50-60%,3-4亿吨标准煤。北方城市冬季集中供暖用煤和用气,是各地城市政府力保的头等民生大事;南方城市夏季空调应用,给电网带来冲击性负荷。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包括建筑能耗在内的民生能耗总量和占比都会刚性增长。在保证建筑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降低能耗,降低建筑能耗增长的弹性系数(即建筑能耗增长率与当地经济增长率之比),是本专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09本专业的环境职责我国北方大多数建筑物冬季用煤炭直接燃烧供暖,而且很多燃煤锅炉效率低,从而直接造成北方城市冬季严重的大气污染。我国空调需求较大的东部和南方城市,以燃煤发电作为其主要能源,使空调的使用间接地造成大气污染。采用更高效、用能更合理的供暖空调系统,在满足室内热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尽量将优质能源(例如电力和天然气)物尽其用,尽量利用天然能源、“免费”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10燃煤锅炉房的污染燃煤电厂的污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第四章
建筑能源需求与供应
第二节建筑能源需求与节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包括公益性建筑、行政建筑、住宅建筑、城市公交、公车和私家车的能耗。人们通过消耗能源,满足生产过程之外的生活功能,间接创造价值。不直接创造价值,可以用量化的平均值等强度指标来衡量。对于用财政支出的公益性和行政建筑以及公车消费,应加以限制。对于住宅和私车消费,应加以引导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解决能源消费中的民生问题。.包括产业、国际城际交通、物流、工业建筑、商用建筑、非公益性公共建筑的能耗。城市的所有社会产出,都需要有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能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本的投入,有产品和服务的产出,并创造价值。直接创造价值,可以用单位GDP能耗等效率指标来衡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先进工艺和规模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实现节能减排。生产性能耗Productiveenergy1消费性能耗Customerenergy2城市能源的两大类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12“面条理论”用产值能耗来衡量服务业,会有一点荒谬性。以餐饮业提供一碗面条为例,煮一碗面条,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消耗的能源都是差不多的。但这碗面条在日本东京卖到近70元人民币,在中国北京卖到35元人民币,而在中国西部农村,可能只卖5元钱。于是我们会说,这碗面条在北京的产值能耗是东京的1倍,而在中国农村,则是14倍。对于以建筑作为开展业务的主要经营场所的服务业,要将产值能耗结合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来评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13负荷与能耗——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说中国的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几倍。负荷的单位是W或者kW,它反映了建筑物的用能需求。负荷的大小,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和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能耗的单位是kWh。一定负荷的建筑,用能设备的使用时间越长,能耗量就越大。负荷是基础,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只是创造了节能的必要条件,而只有通过设备和系统才有实质性节能,才是节能的充分条件。即使是能效最高的设备,使用时间越长,能耗越大。因此,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只是节能的底线,即适合大多数建筑的最低标准。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与建筑能耗国家与地区各部门能耗比例(%)各部门GDP比例(%)城市化率(%)工业交通建筑工业农业服务业美国31.42840.619.21.278.682.3欧盟28.431.739.927.32.170.576德国26.226.747.128.20.87173.8日本43.922.933.2241.474.666.8中国6882446.810.143.151我国消费性建筑能耗增长潜力严寒和寒冷地区城市会进一步增加城市集中供暖的比例;夏热冬冷地区会出现较为迫切的冬季供暖需求;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住宅空调的拥有率会进一步提高、使用时间会延长;农村住宅有更为迫切的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这种增长是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必然,是刚性的需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16?既然中国的消费性能耗和建筑能耗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中国综合能源消耗中也是以重化工业为主,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提倡建筑节能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17能源的浪费现象严重尽管建筑用能水平很低,中国还存在“能源贫困”人群,但能源浪费现象严重,我们正在走发达国家发展的老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18资源不可承受之重2011年美国人均能耗7.02toe,人均建筑能耗2.8toe;2011年中国人均能耗2.03toe,人均建筑能耗只有0.406toe;2011年美国总能耗2191.19Mtoe;2011年中国总能耗2743Mtoe;如果中国人均建筑能耗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则总建筑能耗将高达3920Mtoe;解决之道:发达国家遏制居高不下的建筑能耗;中国产业能耗转移给民生能耗。同学们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19建筑节能在碳减排措施中成本最低
McKinsey全球减排成本曲线(2.0版)120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建造-调适-运行-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绝对的“节能建筑”,只有相对的建筑节能降低负荷是基础,减少能耗靠运行,节能效果看行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121第四章建筑能源需求与供应第三节能源供应与输配建筑能源类型与供应方式火电水电核电风电电网蒸汽燃气管网燃油燃煤生物质燃料液化气运输太阳能光伏(电)光热(热)建筑系统电冷热建筑环境系统能源热热泵系统冷热热泵与水泵的类比水泵将水从低水位提上至高水位热泵将热从低位热源提至高温热源空调系统夏季工况能量流程夏季空调系统将热量从空调房间转移到“大环境”(如室外大气环境)空调系统冬季工况能量流程(1)
(热泵方式)冬季空调系统(热泵方式)将大环境(如室外大气)的热量转移到室内(空调房间)空调系统冬季工况能量流程(2)
(锅炉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减小热泵系统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差改善建筑热工性能、降低通过围护结构的冷热损失降低(冷热量)输送能耗对高品位能源实行梯级利用一种高效的区域供能系统
——分布式能源系统定义:就是根据建筑对能源类型和数量的实际需求,按照能源从高品位到低品位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区域建筑供能的系统特点:根据所需能源的类型、数量,合理配置能源系统相关设备,实现总体安排、梯级利用、搭配合理、按需供给。实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
第五章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
5.1基本概念
5.2本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基本构成
5.3本专业的知识体系
5.4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5.5执业注册考试的知识体系
5.1基本概念
5.1.1、知识体系
☺内涵:从事专业工作的知识(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相关知识和拓宽知识专业)构成的体系,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目的:本科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两种表述方法:
☻阶梯构成(按知识体系学习的基本进程表述):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及相关性知识。
☻分级构成(按知识体系的分级构成表述):
知识体系(大树)由若干个知识领域(树干)构成,知识领域又由若干个知识单元(树枝)构成,知识单元又由若干个知识点(树叶)构成。
☺认可度: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本科:学士)证书。
5.1.2、课程体系
☺内涵:实现学生学习知识体系的具体课程组成和时间安排。包括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两个环节:
☻理论教学环节(主要由课程组成)
人文社科军体课程;自然科学课程;技术基础
☻实践教学课程(主要由实践环节组成)
实验(课程附属实验、专设实验课);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外科技活动(课题。
☺学习年限:3-6年,4年为基准;获得教学环节要求的总学分和各环节限定的最低学分。
☺学分:教学环节所用学时的计量。总学分、各环节学分分配参见各学校对设置专业的学分基本规定。
☻学分计算:理论课程16-18学时/学分;实践性环节1周/学分、实验课24学时/学分。
☻学分分配:一般要求总学分不低于165学分,目前各校大多在170-190学分。本专业实践性环节学分一般在25-30学分,其它为课程教学学分。5.2本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基本构成
5.2.1通识教育
☺内容:工具性知识、政法军体知识及课程。国内在学大学生都要必修课程。
☺考研(硕士研究生)课程:外语,考分150分;政治课程,考分100分;高等数学:考分150分。
☺主要课程说明
外语(英语),它是进行国际文化交流、资料文献阅读、发表论文、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认可度:在校课程成绩;国内大学生四、六级外语考试成绩;国外面对中国学生考研的雅氏、托福英语考试等。
数学(工科本科数学1),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专业说明
本专业是以数理为主要基础的涉及力学、热学理论与应用的学科专业。与本专业通识基础知识相通的专业(数学1):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能源动力、土木工程等。
化工、环境、材料等是以化学为基础的学科数学2--不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2.2专业的技术基础教育
专业的技术基础教育分为两部分:工科通用技术基础知识;本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1)工科通用技术基础知识
本专业属于以数理为基础的工科专业,要求学习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工程力学等工科通用机电技术基础知识。
机械基础知识学习方面,本专业属于机械类或准机械类。
本专业以机械类(设备体系)为主,以美国、德国的高校为代表。本专业以准机械类(建筑设备,系统工程设计体系),以英国、日本的高校为代表。
☺(2)本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及课程,主要有两部分:
1)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三门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
本学科全国基础知识大赛“人工环境奖”的考试内容;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业务课也多在这三门课中选择。
2)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三门课程: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
建筑环境学是“人工环境奖”的考试内容。研究生专业复试的主要内容。5.2.2专业的技术基础教育
专业的技术基础教育分为两部分:工科通用技术基础知识;本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1)工科通用技术基础知识
本专业属于以数理为基础的工科专业,要求学习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工程力学等工科通用机电技术基础知识。
机械基础知识学习方面,本专业属于机械类或准机械类。
本专业以机械类(设备体系)为主,以美国、德国的高校为代表。本专业以准机械类(建筑设备,系统工程设计体系),以英国、日本的高校为代表。
☺(2)本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及课程,主要有两部分:
1)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三门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本学科全国基础知识大赛“人工环境奖”的考试内容(大三第二学期的5月份初考,暑期进行复赛)。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业务课也多在这三门课中选择。
2)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三门课程: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其中建筑环境学也是“人工环境奖”的考试内容。5.2.3专业技术教育
☺按照目前专业方向:主要涉及建筑暖通空调、城市燃气工程、建筑节能。
☺以建筑暖通空调为主的专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教材有:
“88教材体系”----按专业工程领域的方式编写,主要包括:供热工程;工业通风;空气调节;空调用制冷技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2003教材体系”---专业名称由“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后编写,主要包括: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建筑冷热源。
目前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着“88教材体系”、“2003教材体系”并用或交叉使用的现状。
☺城市燃气技术方向也形成了燃气输配、燃气燃烧与应用等课程教学体系。
☺由于在校学习学分配置要求,造成专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大多为选修课,学生在大学本科学习时务必要注意把专业技术课程列入自己的选修课计划,尤其是要注意与实践性环节(必修)的课程。
☺注意“专业指导性规范”中采取“知识体系—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设计本专业教育内容,它是学习本专业知识的最低限。5.3本专业的知识体系
☺体系构成:由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及核心内容三个层次组成,每个知识领域包含若干个知识单元,知识单元是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最小集合,知识单元中包含了核心内容。
☺范围:在“专业规范”要求的知识体系外,由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置选修内容,形成特色。
☺学习要求的深度:掌握;熟悉;了解。
☺目标: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宽广的专业知识。
5.3.1知识结构要求
(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
(2)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现代物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3)掌握工程力学(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电工学及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及自动控制等有关工程技术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4)掌握建筑环境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及流体输配管网等专业基础知识。
(5)系统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设计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6)熟悉本专业施工安装、调试与试验的基本方法和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7)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规范和标准。5.3.2专业的知识体系
本专业知识体系包括通识性知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
本专业知识体系的主要知识领域为:
(1)热科学原理和方法;
(2)力学原理和方法;
(3)机械原理和方法;
(4)电学与智能化控制;
(5)建筑领域相关基础;
(6)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应用技术;
(7)工程管理与经济;
(8)计算机语言与软件应用。
知识体系的教学包括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是知识体系教学的基本载体。5.3.3知识单元
构成专业知识领域的知识单元由核心知识单元和选修知识单元构成,核心知识单元是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最小集合。
表5-2列出了本专业主要知识领域相对应的核心知识单元(参看表5-2)。
各校的课程体系按本规范规定的知识单元内容进行课程设置,可以分设课程或合设课程。
学生课程学习注意达到知识学习的要求。5.4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知识体系教学的基本载体,专业核心课程是对应本专业知识领域设置的必修课程。
各学校设置的课程体系有差异(课程名称及其内容组合),但都要涵盖本专业要求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及其核心内容。
课程体系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学校学科体系、地域或行业的人才需求、设置的专业方向、师资的结构与水平、生源与知识基础)进行课程体系重新设置。
规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其他课程需完成的教学任务、相应的学时和学分。
5.4.1课程教学的基本设置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的课程教学的基本设置见表5-5。
5.4.1课程教学的基本设置(续)
主要的课程教学类别包括:通识知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每类课程教学附有教学的主要课程,这些课程为本专业的基本课程。课程教学的学分按每16学时核计1个学分进行计算。
通识知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的知识课程教学一般由学校统一安排。
专业系室主要承担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课程教学。5.4.2核心课程
本专业主要知识领域相对应的推荐的核心课程见表5-6。其中:相关基础学科核心课程7门,本学科专业核心课程11门。
5.5执业注册考试的知识体系
本专业属国家规定的具有执业注册的工程专业之一。本专业需通过执业注册工程师的基础考试、专业考试,可以获得执业工程师注册资格。
执业注册考试大纲的知识体系涉及的理论知识需在大学学习完成。应注意:
1)基础知识体系的内容,除工程经济、职业法规外应在高校本科学习期间完成。
2)对于工程经济、职业法规宜在法律课程、专业技术课程有所涉及。
3)目前专业技术知识体系的考试内容,与老教材(称之88教材体系)结合比较紧密。
4)目前高教体系中主要采用2003教材体系,还存在与现行执业注册考试大纲的空缺部分。需要在选修专业课程中解决。
5)在校学习专业工具(规范、规程、标准类和设计手册)深度有限,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解决。5.5执业注册考试的知识体系(续)
执业注册考试大纲可在住房和城乡建部等相关注册考试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查取。
思考题
[1]试说明本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执业注册知识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
[2]本专业知识体系包括的反映专业特性和特点的主要知识领域有哪几部分?
[3]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哪些?专业课有哪些?试说明这些课程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4]本专业设置的全国性竞赛有哪些?你是否要提早计划做好准备参加。第六章专业能力结构与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能力结构进行本专业工程规划与设计、系统运行与技术管理的能力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多渠道获取、拓展和深化知识的能力初步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定的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计算、系统模拟的能力一定的阅读外文工程技术资料和利用外语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良好的技术交流、沟通和协作能力实践教学体系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一般过程
感性认识→理论学习→知识→实践→能力实践是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必须经历的环节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运转)实习、毕业实习实验:课程实验、综合实验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其他:SIT计划、各类专业竞赛、各类实践活动等本章教学要求本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一般过程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类型、各类型的内容、目标与要求第7章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执业范围与执业制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执业的工作领域包括: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施工、设备系统运行管理、技术咨询服务、建设项目管理、空调供热制冷设备的生产和研发、营销、教育、科学研究、投资开发、政策法规制定与管理等。下面主要介绍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7.1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是指在工程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造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考虑,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方法,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设计包括供暖工程设计、热网工程设计、通风除尘工程设计、空调工程设计、冷热源设计、冷库设计、室内给排水工程设计、高层建筑防火防排烟设计,以及燃气工程设计。
7.1.1供暖工程设计寒冷地区冬季室外气温比较低,为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要求,室内应设置供暖设施,以保证室内所要求的温度。供暖工程设计任务主要是:1确定供暖热媒种类及热媒设计参数,通过计算建筑热负荷选择合理的供暖系统形式;2选择散热设备种类和安装方式;3进行系统水力计算、管道确定和系统设备附件的选择计算;4最后绘制施工图。
7.1.2热网工程设计热网是连接热源和热用户的室外管网,其作用是将热源产生的能量通过热媒安全、经济、有效地输送、分配给各热用户,满足其生产和生活需要。热网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1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热网的热媒种类、参数及用户与管网的连接方式;2合理布置管网及管道敷设方式,通过管网水力平衡计算确定各管段的管径,使流量按需求输送给各个用户;3绘制施工图;4解决管网水力失调、提高管网水力稳定性,这是热网工程设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7.1.3工业通风设计所谓通风就是更换空气,用通风换气的方法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将室外新鲜空气经过处理送入室内,同时排除室内污浊空气,从而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洁净程度。通风工程又分为工业通风和空气调节两部分。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空气,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工业通风设计的主要任务是:1根据工艺特点选择通风方式;2集气罩的设计;3除尘系统的选择和设计;4通风管道的设计;5施工图绘制。7.1.4空调工程设计空气调节是更高级的通风形式,其任务是创造室内一定温度、湿度、风速和空气洁净度的空气环境,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等活动要求的一项技术措施。空调工程设计包括:设备选择、空调风系统设计,确定空气处理方法,设计空气输送和分配系统;空调水系统设计,即冷冻/冷却水输配计算;制定运行调节方案等。净化空调是:除去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灰尘颗粒、浮游离子等,达到洁净室所要求的洁净等级净化设备。净化空调设计是:针对空气洁净度有特殊要求的场合进行的空调设计,特别控制空气中污染物的指标。
7.1.5冷/热源设计冷源的设计任务是:1根据用户冷负荷确定冷水机组容量和台数;2设计冷冻水输送系统;确定冷冻水泵;选择冷却塔,设计冷却水循环系统,确定冷却水泵;3设计其它附属设备。锅炉房设计包括:1燃料的选择;2热负荷、锅炉容量和台数的确定;3给水设备和水处理设备及汽水系统设计;4烟道、鼓风机、引风机设计;5燃料贮运系统和除尘除渣系统设计;6监测控制仪表系统及其它附件设计。
7.1.6冷库设计冷库设计包括:1库容计算;2库房布置;3库房围护结构设计;4冷负荷和冷却设备确定;5气流组织和通风换气设计;6制冷管道设计;7制冰和储冰系统设计;8制冷机房的采暖通风设计;9地面防冻设计等;10施工图绘制。
7.1.7室内给排水工程设计室内给排水设计包括:1给水设计;2排水设计;3热水供应设计;4设备选择计算;5施工图绘制。
7.1.8高层建筑防火防排烟设计防火、防排烟设计:各类建筑都要划分防火、防烟分区,每个分区都要进行必要的控制。典型的控制形式有:楼梯间、前室的正压送风系统,内走道的排烟系统,室内的机械排烟、自然排烟系统,中庭排烟系统,地下车库防排烟系统等。例如楼梯间、前室正压送风系统中,送风风机与火灾报警装置连锁。当发生火灾时报警装置发出动作信号,风机启动向楼梯间和前室送风,使楼梯间和前室处于正压状态,并要求楼梯间正压大于前室正压。这样可形成“楼梯间-前室-逃生走廊”压力梯度,阻止火灾产生的烟气进入楼梯间,给逃生赢得时间。
7.2施工安装施工安装技术是本专业的实践环节,每个工程项目由设计院提供设计施工图纸,而施工安装过程就是对设计内容的实际体现,在这过程之中也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掌握本专业一定的知识。专业技术的应用必须经过施工安装才能形成工程设施,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就要求我们从事暖通空调工程专业的人员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断地发展和提高本专业施工技术水平,以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地需求。施工安装工程包括:施工组织;工程概预算;非标准设备加工;设备、管道安装;保温、防腐;工程调试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对设计内容的体现,以达到所要求的设计效果。
图7-1暖通空调施工流程图7.3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维护管理7.3.1供热系统运行管理供热调节的目的就是根据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对热源的供热量进行调节控制,以便维持供暖建筑物室内所要求的温度。目前,我国供热体制改革推进供热计量热量商品化模式,为供热系统运行调节实行量化管理按热收费打下良好的基础。供热行业在运行管理供热调节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温度调节管理模式,而采用热量计量仪表实行“热量调节法”实行科学的量化管理,从而能大大提高供热系统运行管理水平,使供热质量得到保障,同时还可以按需供热,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减少排放,节省运行成本。
7.3.2空调系统运行调节空调系统运行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运行调节。在空调系统运行中进行调节的主要内容有:(1)采用手动控制的供热方式,应根据被加热后空气温度与要求的偏差进行调节,使其达到设计参数要求。(2)对于变风量空调系统,在冬、夏季运行方案交换时,应及时对末端装置和控制系统中的夏、冬季转换开关进行运行方式转换。(3)采用露点温度控制的空调系统,应根据室内外空气条件,对供水温度、压力、水量等参数进行调节。(4)根据运行工况,结合空调房间室内外空气参数情况应进行运行工况的转换,制定出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供热、供冷的时间。(5)对于既采用蒸汽、热水加热,又采用电加热器作为补充热源的空调系统,应尽量减少电加热器的使用时间,以降低运行费用,减少由于电加热器长时间运行引发事故的可能性。(6)根据主调房间内空气参数的实际情况,在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排风量,以减少空调系统的能量损失。(7)在能满足空调房间内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室内的正静压值,以减少室内空气向外的渗透量,从而节少空调系统的能耗。(8)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冷源,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在冬季或夏季,可采用最小新风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学楼室内装修协议模板
- 家庭护理保姆服务合同样本
- 办公空间色彩搭配合同范本
- 咖啡店店员招聘协议书
- 城市文化中心地暖工程承包合同
- 环境保护企业消防整改施工合同
- 化工厂彩钢板翻新合同
- 劳动报酬零花钱协议
- 消防工程发包合同
- 常州乒乓球馆租赁合同
- 工程质量检测论文范文10篇
- 【真题解析】2023年2月26日河南省直遴选笔试真题(考生回忆版)
-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伊利乳业集团为例(论文)10000字》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作者贡献声明
- 国开电大本科《人文英语4》机考总题库珍藏版
- 腮腺疾病围手术期护理查房
- 学生假期安全承诺书200字(5篇)
- 血液透析个案护理两篇
- GB/T 37814-2019综采综放工作面远距离供电系统技术规范
-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试验及其方法》公开课课件
- PSSR试车前的安全检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