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设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_第1页
运输设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_第2页
运输设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_第3页
运输设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_第4页
运输设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运输设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为培育特色鲜明、引领作用突出的运输设备产业集群,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四大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制定本方案。一、发展现状运输设备产业集群主要包含船舶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目前,全市拥有运输设备企业176家,其中规模以上95家,资产总额570亿元,从业人员5.1万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592亿元、利税46.5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为9.5%和8.9%。(一)船舶产业。目前,全市造船能力达到300万载重吨,有船舶企业11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4家,主要产品有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汽车运输船、化学品船、远洋渔船、大型客滚船等15大类40多个品种,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滚船建造总量占国内份额60%以上,远洋渔船的设计和建造能力均居全国首位。2011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中航威海船厂、黄海造船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被列入山东省十大重点造船企业;荣成市和威海经济开发区被命名为山东省优质船舶生产基地、山东省船舶工业聚集区。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31亿元、交付船舶102万载重吨,分别占全省总量的25%和33%。(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目前,全市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64家,其中规模以上51家,整车生产企业7家,主要产品有多功能越野车、乘用车、轻卡、微卡载货车、改装车、各类子午胎、曲轴、轮毂、刹车片等。行业内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6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乘用车产能达到单班7万辆,华泰汽车在乘用车清洁柴油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上拥有专利技术;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曲轴生产企业,汽车发动机曲轴具备年产100万支的生产能力,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三角集团“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双连”牌刹车片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2013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60.3亿元,其中,生产乘用车3万辆、低速载货车3.4万辆,生产轮胎3427万条。二、发展思路和规划目标(一)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推进船舶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快四大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坚持创新引领、资源优化、靠大联强、延伸配套的发展思路,推进造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船舶产业大力实施“双桨”驱动战略,整合现有岸线和企业资源,做大做强特种船舶;引导优势骨干企业集聚技术与人才,突破海工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大力实施“三化”发展战略,推进整车生产“规模化”、专用车生产“特种化”、零配件生产“专精化”发展。(二)规划目标1.规模实力不断增强。到2016年运输设备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3家以上;到2018年销售收入达到1800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6家以上。其中,2016年船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2018年达到400亿元;2016年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00亿元,2018年达到1400亿元。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2016年船舶产能利用率稳定在70%以上,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比重达到25%;到2018年船舶产能利用率超过8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比重达到30%,骨干企业基本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到2016年汽车产业产能利用率达到50%,轮胎产能利用率稳定在85%以上,重点企业轮胎子午化率达到85%;到2018年汽车产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0%,轮胎产能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子午化率达到95%以上。3.品牌效应更加明显。用3-5年的时间,船舶产业打造全国知名的特种船舶生产基地、大型远洋渔船修造基地、山东省游艇制造旅游服务中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建成山东省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国内知名的专用车辆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巨型轮胎和军用轮胎生产基地。三、转型升级的方向(一)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立足现有技术和产品优势,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一批在市场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提升产品的集聚度和认知度。1.船舶产业。根据国家、省关于化解过剩产能的总体要求,按照创新推动、特色发展的原则,淘汰落后产能,提升高端产能,做强特种船舶,突破海工装备,做优远洋渔船,培育游艇产业,促进配套服务业由弱变强。(1)特种船舶。继续发挥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市特种船舶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加快发展中、大型集装箱船、2000吨以上起重船、打桩船、豪华客滚船、重吊船、汽车运输船、万吨以上不锈钢化学品船、行政执法船、海监船、LNG(液化天然气)动力高性能复合材料挖泥船等产品。(2)海工装备。研发生产海洋工程作业船及大型模块、综合性一体化组块等海洋工程装备。(3)远洋渔船。实施渔船标准化改造工程,推广标准化渔船船型,加快老旧渔船的报废更新。加快发展大型拖网加工船、磷虾捕捞加工船、金枪鱼延绳钓船、金枪鱼围网船、秋刀鱼捕捞船、大型鱿鱼钓船等远洋渔船。(4)游艇邮轮。加强游艇产业统筹规划,把游艇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并做好与服务业、旅游业以及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衔接,优化产业布局。发挥骨干企业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游艇市场竞争。推进游艇邮轮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游艇服务业和邮轮度假旅游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豪华邮轮、高档玻璃钢游艇、中高档钢质和铝质游艇。(5)船舶配套。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建立完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做精做强优势产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一批重点技术和高端技术人才,着力解决一批关键产品技术瓶颈,抢占高端市场。加快发展甲板机械、大型船用曲轴、高档船用风机、船用电机、船用压载水处理系统、船用发动机脱硫除尘设备等产品。2.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按照分类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逐步壮大整车企业发展规模,丰富扩大特种车辆品种和功能,大力发展“专、精、特、新”的配套产品,走出一条特色产业之路。(1)乘用车。支持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和中航黑豹股份有限公司加快技术改造和战略重组步伐,优化产品结构,在提升现有产品档次和层次的同时,继续推出在性价比、服务、环保等方面更加先进的轿车和多功能乘用车。大力发展多功能越野车、轻型卡车、微卡载货车、旅居车等特色优势车型。(2)新能源汽车。立足电动公交车、电动载货轻卡、车用电池、电控系统及车用电机等研发和生产基础,重点突破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三大核心技术,引进培育整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形成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加快南海新区总投资10亿元的德瑞博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研制、开发和产业化。(3)专用车。强化研发,加强专用车特殊功能研究,丰富产品品种;加强战略合作,扩大合作范围和层次。加快发展机场地面车、飞机除冰车、油料输储车、饮用水净化车、铺管车、采血车、医疗车和餐厨垃圾处理车、高空消防车、应急抢险车等适销对路的各类专用车辆。(4)汽车零部件。巩固部分配套产品优势,加快重点配套项目建设,尽快形成能力,引导高端配套产品走军民结合之路。加大发展高性能轮胎、军用轮胎、航空轮胎,钢丝帘线、曲轴、镁合金轮毂、离合器、齿轮、刹车片、连杆等优势产品,加快发展车用电子集成、汽车制动系统、发动机飞轮和汽车安全系统等总成产品,加快发展锂电子电池、电动车动力集成系统等电动车关键部件。(二)实施重点产品集成创新。围绕造船、乘用车、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推进实施重点产品的集成创新与协同发展,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1.造船。依托黄海造船有限公司重点攻克大型豪华客滚船设计与制造技术、节能型大型远洋拖网加工船船型设计与制造技术;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重点攻克复合材料船艇真空导入成型技术;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重点攻克船用柴油机废气脱硫除尘技术;中航威海船厂加快225FT自升式海上工作平台研制。2.乘用车。依托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重点突破汽车涂装喷漆室排风循环及烘干炉循环利用技术。3.新能源汽车。依托荣成市荣佳电机有限公司重点攻克纯电动轻型轿车用动力集成系统的研制;威海东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重点突破高能量安全型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智能化管理与集成技术。4.专用车辆。依托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加快机场道面多功能喷洒车除冰液流量及温度控制技术、高空作业型特种车辆臂架系统动作平顺性及整车稳定性技术;威海怡和专用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重点攻克飞机热加油装置应急控制技术。5、汽车零部件。依托三角集团加快航空胎、63寸巨型工程子午胎研发;成山集团有限公司重点攻克全钢子午线轮胎低温一次法炼胶技术;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重点攻克高可靠性球铁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全纤维曲轴制造技术;山东双连制动材料有限公司攻克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制动产品关键技术。(三)培植壮大骨干企业。重点支持技术含量较高、产品优势明显、行业影响力较大的企业实施骨干膨胀、做大做强,支撑和引领产业集群快速发展。1.三角集团有限公司。扩大高性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子午胎产品生产规模,完成厂区搬迁改造项目,加快航空轮胎、军用轮胎的研制与产业化。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2.成山集团有限公司。理顺股权关系,继续加大绿色轮胎、雪地胎等高端轮胎的研制与生产,加快实施总投资10亿元的全钢子午胎扩产项目。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3.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推进战略合作,强化企业管理,加大多功能乘用车开发,不断扩大整车生产规模。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4.天润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大曲轴加工、大曲轴锻造及曲轴铸造项目建设。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80亿元。5.贝卡尔特(山东)钢帘线有限公司。加大市场开拓,扩大规模效益,促进企业稳步发展。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17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6.中航黑豹股份有限公司。加强战略合作,推进资产重组,进一步扩大轻型卡车生产,加快商用车研发与生产。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7.威海万丰奥威汽轮有限公司。加快推进初村工业园项目建设,扩大铝合金轮毂产能。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12亿元。8.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原有机场地面设备先进制造基础上,逐步扩大技术外延型产品的研制,加快新能源车辆、移动医疗救护车、警用车、军用改装车、高空消防车、抢险车等特种车辆的推出。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8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12亿元。9.山东双连制动材料有限公司。继续加大复合材料摩擦制动系列产品的研发,积极实施技术改造和市场开拓,促进企业稳步成长。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10.荣成市黄海离合器有限公司。重点瞄准轻、重型汽车离合器总成市场配套加快发展。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4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11.威海市怡和专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加快铺管车、各类应急作业车等车型研发,丰富专用车品种。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12.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巩固现有客滚船、重吊船和远洋渔船生产优势,加大豪华邮轮建造研发力度。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2018年具备建造豪华邮轮的能力,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13.中航威海船厂有限公司。巩固现有集装箱船、散货船的生产优势,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发挥德他马林公司的技术优势,研制发展海工装备及其他非船产品。2016年具备建造钻井平台生活模块和海洋工程船舶的能力,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2018年具备建造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的能力,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14.三星重工(荣成)有限公司。依托三星总部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向海工方面延伸。2016年具备建造钻井平台生活模块等海工组件的能力,销售收入突破16亿元;2018年具备建造部分海洋钻井平台的能力,销售收入突破18亿元。15.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加快高档玻璃钢游艇、高性能复合材料海洋科考船等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与生产。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四)做强做大产业品牌。推进企业加强上下游间的合作,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充分发挥品牌效应。1.船舶产业。(1)围绕特色船舶的总装集成,以中航威海船厂有限公司、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威海三进船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企业,打造国内知名的特种船舶建造基地。(2)以黄海造船有限公司、荣成造船工业公司、山东百步亭船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骨干,联合周边修配套企业,打造远洋渔船生产维修基地。(3)以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游艇生产为基础,发挥皂埠湾、双岛湾等适于开展游艇休闲娱乐的港湾优势,打造集游艇生产、维修、服务、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山东省知名游艇制造旅游服务中心。2.汽车及零部件产业。(1)加快整车发展,围绕整车制造,发挥部分零配件企业技术、资金优势,发展域内配套。(2)依托三角集团等优势企业,打造临港区高端商用车轮胎和南海新区特种轮胎、高端乘用车轮胎两大先进制造基地。(3)加快发展曲轴、镁/铝合金轮毂、刹车片、汽车玻璃、汽车内饰、离合器、汽车电子等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打造山东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推动零配件集成化、车总成化发展。四、工作措施1.优化产业布局。按照“进退并转、分类指导”的原则,整合现有造船企业资源,推进皂埠湾、俚岛湾、石岛湾三大造船聚集区建设,重点培育威海经济开发区和南海新区两个船舶配套园区;加快文登区、荣成市乘用车产业园、环翠区专用车产业园及南海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文登区、乳山市、临港区三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化示范基地。2.推进战略合作。支持企业通过靠大联强、兼并重组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船舶产业,支持国内优势企业对我市造船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提升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支持重点造船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使一批中、小企业成为协作配套单位,实现与中、小造船企业、物流配送企业的合作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支持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组成战略联盟;支持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参与骨干汽车企业集团化兼并重组。3.提升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联合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船舶产业,充分发挥山东省船舶技术研究院和山东省船舶行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船舶企业尽快培育自己有竞争力的主打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