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林志鹏2014秋国史概要考前复习_第1页
复旦大学林志鹏2014秋国史概要考前复习_第2页
复旦大学林志鹏2014秋国史概要考前复习_第3页
复旦大学林志鹏2014秋国史概要考前复习_第4页
复旦大学林志鹏2014秋国史概要考前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重点复习第一讲导言

杜赞奇主张以“多歧的复线历史观”

消融同一性的“中国”概念批判“线性大写历史”(History)。民族国家的历史叙述成为国家规划的一部份,给予国家压制分歧和多样化的特权。民族国家是“有争议的、偶然的民族建构”,具“虚假的同一性”。主张以“多歧的历史概念”(“bifurcated”conceptionofhistory)把历史从民族国家虚构的同一性中拯救出来。重构“中国”葛兆光《宅兹中国》“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不断变化中国的文化虽然也经受各种外来文明的挑战,但是始终有一个相当稳定层层积累的传统。在文化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文化共同体”。中国的历史,不只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历史;“中国”是不断变化的系统,不断发展的秩序,在历史上不断地有不同的“他者”界定其“自身”。另一方面,“我者—他者”的相对地位,又具有“中心—边陲”的互动。夏商周断代工程结合历史文献学、天文学、考古学及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先秦年代的测定,目标是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年表。成果:提出夏代基本年代框架:公元前2070年至1600年。提出商代前期(商汤到盘庚迁殷)较详细的年代框架:公元前1600年至1300年。提出商代後期(盘庚迁殷到商纣),尤其是武丁以下各王,相对准确的年代。提出西周共和元年以前各王比较准确的年代。第二讲

史前史及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中国神话特色及对文明进展的描述西周以後,礼乐文明兴盛,理性主义萌芽,对於神话传说,往往作历史化的解释。像《韩非子》、《尸子》所记孔子诠释“夔一足”、“黄帝四面”。部分传说反映文明进展:如燧人氏反映旧石器时代先民学会用火;有巢氏反映“巢居”;伏羲结绳作网反映渔猎生产方式;神农氏反映农业萌芽;颛顼令重、黎分司天、地,象徵专业神职人员兴起。第三讲

历史时期的开端:夏与商“夏文化”问题徐旭生1959年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进行夏墟的调查。他指出豫西和晋南是探索夏人活动的范围,根据“当时的中国远非统一,夏后氏活动范围相当地有限制”之特徵,提出“从夏人的活动范围去研究夏文化的特徵,用文化间的异同作来作比较,就渐渐地可以找出夏氏的文化特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学家逐步确立了中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商代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商文化→殷墟晚商文化。河南西部黄河、洛水流域的二里头文化,因其上承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下接二里岗商文化,其作为夏文化的可能性,受到学者的广泛注意。“文明”的标志:文字、铸造和使用青铜器、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邹衡认为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已发生质变。如二里头文化宫殿群建筑和都城的出现、青铜器中礼器乐器兵器的产生、文字的使用等。二里头文化有这些因素,说明已同商周文明直接挂钩。他认为二里头文化即夏文明。二里头文化的碳14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至1600年,与夏王朝大体一致。王仲孚:文字的发现与解读,才使商史成为信史。因此“夏代考古之所以没有突破性的发展,根本问题就是没有发现有关夏代的文字史料。这是一个非常严酷的条件,但却是必须通过的一关。”“殷墟卜辞”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的晚商甲骨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系统的中国文字。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的商王室的占卜记录,早在隋、唐时代就曾出土,但未为人们所注意,直到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购药,发现契刻文字的碎骨,才开始收集、研究。后来政府作有计划的发掘,甲骨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问。第四讲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西周的历史与文化西周封建概况目的:为稳定被征服地区,周灭商後实行大规模的封邦建国,用以屏蔽、保卫周王室。西周的分封主要是派遣王室子弟或贵族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代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周初的分封诸侯依照对象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姬姓的王室子弟,数量最多,所在位置多为要冲;第二类是异姓贵族,多是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中立有大功者,如齐、宋等;第三类是古代帝王之後,如陈、杞。性质:钱穆认为是一种侵略性的武装移民与军事占领。周王室通过军事殖民方式建立诸侯国,分布天下,构成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封建的正面意义及弱点封建制度辅以周礼的约束及宗亲、婚姻关系,强化中央的控制能力,也促进地方的联系,这是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称“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称“立家”,因此对士、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种离心力,是封建的致命弱点,导致後来的分裂割据。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馀儿子则分封到地方当诸侯。诸侯、卿大夫的情况与此类似。宗法制下有大宗、小宗之别,这两者是相对的,如周天子是所有姬姓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则是小宗(诸侯在封国内对卿大夫而言又是大宗)。此一区别,明确了政治的等级关系。第五讲

五霸迭兴及七国争雄:

春秋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把原本井田一百步一亩改为二百四十步一亩,分授农民。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设二十等爵。颁布连坐法,在什伍户籍编制基础上,建立互相告发和同罪连坐的制度。统一度量衡,,由政府颁发标准的度量衡器。普遍推行县制,分全国为41县,由国君直接指派令、丞管理,代替原来的分封制。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焚烧诗书,打击儒家复古思想,确立法家统治地位。第六讲

轴心时期的百家争鸣:

战国学术思想源流“轴心时代”德国的思想家雅斯贝斯(KarlJaspers)在《智慧之路》提出跨文化领域的观察:公元前八百到前二百年间,东西方的文明都经过巨大的进步历程,在印度,是佛陀以及《奥义书》的时代;在希腊,产生了荷马、柏拉图、阿基米得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在中国则出现了孔子与老子,接着是墨子、庄子及诸子百家,中国哲学中的多数流派均在此一时期产生。这种精神历程构成了世界文明的轴心。战国前期学术的“分裂”战国前期學術思想趋於“分”。各国纷纷变法,求才若渴,士人得以一展长才、著书立说。前期各学派针锋相对,先有墨家之非儒,后有道家的超越对立,以及法家、名家的背离传统。各学派内互相攻讦,《韩非子‧显学》:“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庄子•天下》批评他们“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使“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道术将为天下裂”。前期代表諸子如墨翟(倡“兼爱”“非乐”“节用”等)、子思(倡礼法并用)、宋钘(倡“禁攻寝兵”“心术”)、彭蒙(倡“圣法之治”、重“理”)、慎到(倡“因循”)、庄子(倡“天道”“自然”“心斋坐忘”)、惠施(重分析物理)。战国後期的“混一”战国后期学术以融合、混一为基本格局。这个趋向在前期宋钘、尹文、慎到已发其端。各国因为变法而富强,诸侯陆续称王,寻求扩张。这些国家为统一天下,不仅投入巨大的军事、外交力量,同时在意识型态上也提出整合的要求。政治军事上的大一统与思想文化的融合,可以说是同一的历史进程。知识分子体认到诸子百家之说,皆有所长,如果能够截长补短,可形成一套有效的治国方略,故立说重融汇、旁通,像荀子、韩非,无不如此。此时期的代表人物或著作还有邹衍(倡“五德终始”“大九州”)及《吕氏春秋》。第七讲

秦的大一统帝业与倾覆“大一统”“大一统”首见於《公羊传》隐公元年。春秋是个四分五裂的时代,所以讲大一统。西周大一统,是中國第一个大一统。第二个大一统,是秦始皇的大一统。秦始皇的统一,和西周封建相反,不是靠热乎乎的血缘纽带和亲戚关系,而是靠冷冰冰的法律制度和统一标准。汤因比讲世界文明的“大一统”,一是国家大一统,二是宗教大一统。中国的特点是国家大一统。秦人统一的影响中国版图的确立:秦并六国,分建三十六郡,造成两千年疆域的轮廓。中国民族的抟成:春秋时代华、夷之分渐消融,而成一“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社会。中国政治制度的创建:西周的封建制度破灭,郡县制成立。秦何以能统一中国?秦始皇起用李斯、尉缭等,发扬商鞅变法以来的政策(废井田、行郡县、统一度量衡等),使统一大业得以实现。钱穆:秦能并六国此不专因秦地势之险塞及兵力之强盛,而最要的还是当时一般意向所促成。秦赖以富强的人才,得力于东方六国,像商鞅、张仪、公孙衍、甘茂、范雎、吕不韦等。他们抛弃狭义的国家及阶层观念,推翻东方的贵族制度,可以说秦政府实际就是一个东西混合的超国界政府,也是一个贵族与平民合组的政府。秦既然借东方人才得天下,自然不能专以秦的贵族统治,因此改封建为郡县,铸成大一统的帝国。秦何以二世而亡?主要原因是民力使用过度。筑长城、驰道、征南越、匈奴、戍边疆、修宫殿,徵召超过三、四百万人以上,有十分之一以上人口脱离正常生产,約佔成年男子三分之一。劳役很大一部份用於修建宫殿,使民怨高涨。如攻灭六国过程中,在咸阳以北二百里内,仿造二百七十座宫殿。始皇死前两年,还在渭水南岸上林苑兴建阿房宫。始皇死後,宫廷变乱不断,後继者的才能不足以指挥复杂的国家机器,这也是秦朝快速覆灭的原因之一。第八讲

汉帝国的盛世与衰亡秦皇、漢武比较(相近处)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禁天下以古非今;武帝则表彰六艺,以法先王为务。二者虽为两极,但同样都是在求思想之一统。秦皇北讨匈奴、南征百越;汉武越漠远征、开西域、通西南夷、征朝鲜,两人皆欲建立天下秩序。汉武遣方士、求神仙、行封禅,与秦皇如出一辙。秦皇、漢武比较(相异处)秦皇花费巨亿,不顾民生,因而短祚;汉武则虽大启疆域,其所用度,取之於百姓的则不多。武帝尽力开源的财政措施,主要是针对夺取商人豪强的利益,一般百姓也不过增加了口赋三钱。武帝任法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有缘饰儒术的一面。用刑目的在约束官吏与豪强不法之徒,其政治型态是恩威并用、儒法兼师,与始皇独任法家的并不相同。武帝经“巫蛊之狱”後,及时痛悟,族灭江充,悉黜方士,罢轮台屯戍,故尚能下开昭、宣中兴。武帝因自明而自救,是汉朝有衰象而终不覆亡的最大原因。“七国之乱”景帝即位,任晁错为御史大夫,采强硬的“削藩”政策,导致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诸侯王(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起兵反叛。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把王国的行政权、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诸侯王成为只有爵位而没有实权的贵族,王国基本上相当于中央直辖的郡县。王莽的“托古改制”王莽在平帝时,支持刘歆,把古文经《左传》、《尚书》立于学官。篡汉后,刘歆建议王氏用《周礼》“托古改制”。王莽企图解决土地和农民问题,主张恢复井田制。他在诏令中宣布:“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依《周礼》井田模式,把全国土地按人均一百亩平均分配。这纯粹是空想,因为照这种分配方式,全国土地根本不够。土地私有和买卖,是小农经济的基础,取消土地私有,禁止买卖,得不到任何社会阶层的支持。三年后,王莽承认土地国有化失败。按照《周礼》实行的“官商”政策,由专职官员代表国家对工商业和物价进行控制,主要的经济部门与物资由国家专营、专卖。结果官商的弊端显露无遗,社会经济搞得一团糟,王莽在垮台前一年宣布废除这项改革。按照《周礼》恢复古代货币、官制,士人及老百姓无所适从。第九讲

从三国鼎立到两晋

第十讲

南北朝的对峙及隋的统一“门

阀”南朝盛行“门阀”政治,“门”指门第、门户;“阀”即“阀阅”,“明其等曰阀,积其功曰阅。”。门阀即门第等级。门阀政治特点:士族高门子弟凭借家世可位居高官,不必管是否有真才实学。影响:门阀政治让士族失去上进心,沈湎于放荡生活,拒绝承担繁重官职,造成士风败坏。“坞

堡”“坞”的本义指小规模的土堤或小型城堡。公元2世纪初,东汉为防备羌族侵扰,曾设置“坞候”,即带有军事防御性质的城寨。魏晋时期,战乱频仍,民众为求自保,也设置坞堡。這種武裝自衛聚落,大小不一,多者四、五千家,少者五百家。有時小塢堡依附大塢堡,形成割據勢力。塢堡主通常是地方豪宗大族,他们部勒宗族、糾合鄉里,制定法規。坞堡远离人烟,自成独立世界。陈寅恪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就是以“坞”的世界作为原型。第十一讲

大唐帝国的兴衰“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与其大臣所开创的盛世局面。太宗能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虚心求贤(任用房玄龄、魏徵等),广听臣下的诤谏,再加上他在太祖李渊创业的基础上,强化王朝的制度建设(如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及法制),所以才能开创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的成就唐玄宗所任用的宰相,如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都能直言谏诤,富有革新精神,因而开元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被后人誉为盛世。成就:一是玄宗恢复贞观时期“以宽仁为理本”的法治原则,并下令编纂《唐六典》。二是继续推行检括户口和赋役改革,税收增加,近百万逃户重新成为编户齐民。三是在政治方面推行改革,如下令不准贵族功臣向封户索讨租调,又如裁汰机构、精简官员等。四是在文化传布上形成所谓“东亚文明圈”,即在中国本土、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形成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包括汉字、律令、儒学、佛教与科技等要素)。第十二讲

繁荣与内敛的时代:宋对于宋代的整体评价钱穆《国史大纲》称宋朝为“贫弱的新中央”,这种评价出於军事成败论。陈寅恪:“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於赵宋之世。”西方学者如韩森《开放的帝国》说宋朝三百年“是一个繁荣的时代,也是经济巨变的时代”,它缔造了中国的“第一次商业革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宋代虽然武功不利,且屡为北蛮诸邦所困,但帝国的文化和科学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技术上,宋代把唐代所设想的许多东西都变成为现实。”谢和耐《中国社会史》以“中国的文艺复兴”称呼宋朝。宋代的国运与文化气象,与恢弘的汉唐盛世相比,只能说是“内敛”。宋代虽结束晚唐五代的分裂,但辽、金、西夏都已经不是周边附属性的民族政权。宋朝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不是体现在统一大业的领导权上,而是表现在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的影响上。王安石變法的内容王安石认为宋朝贫困的症结,在于生产过少。他所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以富国为目标的有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募役法、市易法等。以强兵为目标的,有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等。改革教育为目标的有贡举法、太学三舍法等。农田水利法带动农业发展,兴修水利万余处;方田均税法使国家土地达4.6亿亩;募役法、青苗法扭转财政贫困的局面。变法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反对。熙宁年间,王安石罢相。哲宗即位後,尽罢新法。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原因主要是技术问题,不是道德问题。王安石的措施,有朝向国家财政商业化的倾向,要使这些政策通行,民间的金融商业组织要成熟,私人财产权要有法律的保障,才能重重相因。传统中国的法制,真理在官僚组织中,不容驳辩。衙门又以“息争”为原则管理农民,造成新法推行的阻碍。“方田法”在汴京附近施行二十年无法完成,“免役钱”在城市里施展不开,都与上述原因有关。“青苗钱”没有成熟的银行作後盾,无法监督借贷者的权利义务,当时縣官整数借款给农户,责成他们彼此担保,强迫秋天后连本带息归还。第十三讲

天下混一:蒙元王朝蒙古迅速崛起扩张的原因蒙古游牧民族的骑士和马匹有如飞行员配备超音速战斗机。成吉思汗所逐步打造出的蒙古“共同体”的意识发挥了极大的凝聚作用。1211年蒙古对金远征,历时六年,正是藉由这次战争,“大蒙古国”的游牧民开始拥有自己是“蒙古”的意识。杉山正明:蒙古“擅于制造朋友”,对于被征服各族,只要自愿归服,就会以“准蒙古”予以接纳。忽必烈的功业征服南宋,将中国并入蒙古帝国版图,视野扩大到东南沿海,继承南宋在江南地区的海洋资源,用心经营海运。建设大都。元代大都内部有港口,由通惠河控制水位,可串连东郊的通州。从通州出发,取道白河,可连结海港直沽。从大沽出发,可向东到高丽、日本。在另一边,海船则可从杭州、庆元(宁波)、福州、泉州及广州等海港出发,航向东南亚、印度洋。废除关税,并借着“斡脱”组织及白银本位的货币政策,带动欧亚大陆远程贸易的勃兴。忽必烈将蒙古草原军事力量与中国经济力量合为一体,并全面运用穆斯林的商业力量达到统合的新型态。第十四讲

明代的历史“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宋元以来航海技术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为郑和的航行创造有利条件。永乐时代进入明朝的极盛期,国力雄厚,库藏充实,为远航提供物质基础。成祖将眼光转向海外,要求放大对外关系,远播明朝声威,政策较开放。郑和远航的成就接通中国、东南亚、印度洋、阿拉伯海之间的海上交通网络,为地理大发现起了先导作用。扩大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后,亚、非各国遗使来华建交和贸易,络绎不绝。此外,还有南洋移民对当地的影响。开拓了中国人眼界。马欢《瀛涯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