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创造宣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3.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的驳论方法,理解文章内容。
2.教学难点: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境,有些人可能会因此丧失自信心,觉得自己无法创造美好的未来。然而,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能力,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勇于创造,就能开创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陶行知先生是如何鼓励我们创造的。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陶行知,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原名陶文濬,青年时期因推崇理学家王阳明“知者行之始"的学说,改名“陶知行”。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2.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陶行知全集》第四卷,创作于1943年10月13日,是作者在重庆育才学校做的主题演讲。当时陶行知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本文即是他关于创造教育的重要论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字音
(1)教师出示以下词语,学生朗读:
樵夫(qiáo)豢养(huàn)陡然(dǒu)烟囱(cōng)
繁殖(zhí)灌溉(guàn)崇拜(chóng)伤痕(hén)
中伤(zhòng)走投无路(tóu)玄奘(zàng)懦夫(nuò)
塑像(sù)遁词(dùn)鲁钝(dùn)自暴自弃(qì)
哑口无言(yǎ)屋檐(yán)
(2)教师强调重点字音,如“中伤”的“中"读“zhòng”,“走投无路"的“投”读“tóu"等。
(3)学生齐读词语,巩固字音。
2.积累字词
(1)教师讲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中伤: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
遁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鲁钝:愚笨,不敏锐。
懦夫:软弱无所作为的人。
豢养:喂养。
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投,投奔。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叛,背叛;离,离开。
(2)学生理解记忆词语。
3.梳理结构
(1)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
第二部分(2-4段):以“东山樵夫"割树苗为喻,揭示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
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部分(5-11段):批驳了五种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观点,论述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第四部分(12-16段):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
(2)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能概括各段内容的关键词句,感知内容。
明确:
4.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5.教育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6.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7.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8.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9.东山的樵夫……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
10.创造之神!你回来呀!
11.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3)结合各段内容的关键词句,明确本文的中心观点。
明确:“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4)学生思考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
明确:文题的意思是:对创造的宣告,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坚定信念。题目虽为“创造宣言”,但不是讲一般的创造,其话题范围是教育问题,是在教育育人这个领域里讲创造。
四、研读课文,探究文本
1.作者在文中运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观点的?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明确:
(1)道理论证。例如:“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罗丹说:“恶是枯干。"”引用这些名言作为论据,有力地论
证了相关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举例论证。作者在文中批驳错误观点时运用了举例论证,如批驳“环境太平凡"这一观点时,列举了八大山人、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事例;批驳“生活太单调”这一观点时,列举了《易经》《正气歌》苏联的国歌《尼赫鲁自传》等事例;批驳“年纪太小"这一观点时,列举了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的事例;批驳“自己太无能”这一观点时,列举了曾参、惠能的事例;批驳“陷入绝境"这一观点时,列举了玄奘、哥伦布、莫扎尔特、歌德的事例。这些事例涉及古今中外、多个领域,具有说服力,道理又讲得充分,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自然驳倒对方观点,从而得出结论。
2.作者在文中讲述东山樵夫割草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明确:作者用“东山樵夫”喻指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以树苗茅草喻指学生,指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既不能发现学生的价值,也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指导,最后只会毁灭他们。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要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
3.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论证?请结合内容分析。
明确:
(1)“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这里将“活人之塑像”的塑造比作雕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在对他人产生影响。
(2)“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将“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教育者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学习了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以及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勇于创新,敢于创造,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中引用的名言。
2.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创造的经历,或者遇到过哪些阻碍创造的因素,写一篇短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提问学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创造宣言》,谁能说说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明确:“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2.提问: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明确:作者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来论证这一观点。
二、深入研读
1.梳理全文论证思路
明确:首先引出论题:教育者要接过创造主未完成的工作,继续创造;然后列举事例,批评一些人的错误看法,指出“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进一步以东山樵夫为例,指出创造要从点滴做起,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最后一段借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去创造。
2.文中说:“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为什么这么说?
明确:教师的创造工作是一项集体活动,创造的成败属于集体,不属于个人。这就号召教师要团结协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3.文段“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中连用三个“单调"无过于”有什么作用?
明确:三个“单调"无过于”既是排比又是对比,加强语势,通过列举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有力地批驳“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4.本文题为《创造宣言》,作为演讲稿,语言具有号召力,请结合内容分析。
明确:
(1)运用排比。例如:“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些排比句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
了语言气势和感染力,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2)运用短句。例如:“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一根树苗如此想,两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便接二连三地,一天一天地,听到有树苗对樵夫说:“老人家,你愿意带我到东山去玩一玩吗?,”“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这些短句急促有力,节奏感强,具有鼓动性、号召力。
(3)运用比喻。例如:“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这些比喻说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
(4)运用反问和呼告。例如:“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不能放弃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这些反问和呼告充满激情,增强了演讲的感染力,表达了作者的渴望创造的强烈愿望。
三、拓展延伸
1.结合社会现实和成长经历,从教师、学生、社会的角度谈谈对创造的理解。
明确:
(1)教师要创造,就不要墨守成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教材多一份思辨,让教育多一份智慧。
(2)学生要创造,就要敢于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小小年纪同样也能有所发现。
(3)社会要创造,就不能因循守旧,习惯的事情并非就是正确的事情。
2.讨论: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明确:
(1)保持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兴趣,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2)敢于质疑,不盲目接受现成的观点和结论,善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3)多读书,多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创造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4)勇于实践,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5)学会合作,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智慧,共同创造。
四、总结全文
1.写作特色
(1)运用例证法,逐一反驳。作者运用大量古今中外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事例,反驳种种错误观点。人是创造活动的主宰,用人物创造成功的经历来证明观点最具说服力,最能打动人。本文引例丰富,例证生动、感人,极具教育性。
(2)大量运用排比句。运用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论证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西从业资格货运资格考试题库
- 在线教育平台用户隐私及免责协议
- 房地产行业智慧物业管理与服务升级方案
- 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与管理方案设计研究报告
- 信心铸就青春风采
- 网络技术服务合同书
- 电子产品代工合作协议
- 博山中考数学试卷
- 个人健康咨询服务免责声明书
-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电商平台升级方案
- 国有检验检测机构员工激励模式探索
- 采购部年终总结计划PPT模板
- CDI-EM60系列变频调速器使用说明书
- 【汇总】高二政治选择性必修三(统编版) 重点知识点汇总
- 材料表面与界面考试必备
- 骨科重点专科省级市级申报材料
- 焦点CMS用户手册
- 丙酮-水连续精馏塔的设计
- 菜鸟也上手:最最完整的Cool Edit Pro 图文操作手册
- 现金流量表附表的编制方法
- 泵业集团出口泵生产组织流程模板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