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复习课件_第1页
城市与环境复习课件_第2页
城市与环境复习课件_第3页
城市与环境复习课件_第4页
城市与环境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与环境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功能分区空间结构自然地理区位城市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区位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城市化对环境影响对生活影响对环境影响我国城市发展城市化标志动力机制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概况概念特点职能分类人口: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产业:非农业产业活动职能: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和产业: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城市概况全国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城市、边境口岸城市一、城市区位分析区位的含义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城市区位的含义城市区位即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区位绝对区位:某事物的位置(即空间分布)相对区位:该事物同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一、城市区位分析(二)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定义: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关系。这些经济事物有铁路、公路、港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特点:城市经济地理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变化。主要区位因素: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经济地理因素有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农业基础等。1.定义: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们把

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根据其

加以改造、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2.城市土地利用可反映出

的基本形态和城市功能的地域差异。3.城市用地可分为

用地、

用地、

用地……二、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城市布局商业工业住宅4、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的特点商业用地:面积较小,一般位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居住用地:多分布在商业用地的外围。工业用地:多分布于城市边缘,而且沿交通干线分布。市政用地:接近城市中心处。5、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在城市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居住用地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城市不分大小,都有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三种基本类型。有些大城市,还有其它用地类型,如市政用地、文化用地、交通用地等,而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小而散。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一)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影响因素

1、分类: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注:各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界线)功能区面积形状区位特征商业区最小点状或条状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工业区居中聚集性1、不断向郊区外移2、趋向于交通干线分布住宅区最大高级、低级住宅低级住宅与低地、工业区相邻;高级住宅与高坡、文化区相邻市政区交通方便、邻近其服务对象(任何一个功能区都可能兼有其它功能)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1、历史原因:原有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区现状。2、自然因素:土地的面积与形状、地形起伏程度与坡度大小、水文和气象条件等。3、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的通达性。4、社会原因:收入差异、知名度、种族和宗教。5、行政因素:政府引导或划分不同的功能区。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城市的功能用地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商业付租意愿随距离变化最大,住宅次之。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三)中心商务区CBD的标志就是摩天大楼职能: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特点:城市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方,零售商业十分发达,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便捷。(四)西方城市结构学说这几种模式,是西方进入工业社会后,主要由资本和市场决定的,这一时期的城市地域结构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五)我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特点我国古代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一种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而古代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大多以皇宫为中心。中心地理论中的几个关系⑵价格、门槛人口、商品级别的关系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高,门槛人口大,为高级商品。⑴服务人口、门槛人口、利润的关系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盈利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保本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

亏本

⑶服务范围、彼此距离、数目的关系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远,六边形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近,六边形数目多1.概念2.表现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乡村向城市地区集聚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一、城市化概述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

工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城市需要大量剩余劳动力从事各种行业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劳动力资源

城市工业化加速,加工制、建筑、服务等行业迅速发展城市化二、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急剧扩张,用地规模不断扩大,郊区成为城市市区的一部分。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很高,发展速度趋缓甚至停滞。城市中心区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等问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三、城市化的进程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速度缓慢。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城市化特点原因起步早工业化早,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等起步晚,发展快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发展出现巨大反差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表现:

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

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郊区化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迁移方向中心城区向郊区城市向乡村、小城镇城市人口增加减少乡村人口减少增加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不合理的原因: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由于基数大,增长快,农村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城乡经济发展出现巨大反差;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造成的。这样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显著的内部差异性,尤其是“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并存。A、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又称“虚假城市化”。B、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落后于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拉美国家)(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①1949—1957年,起步阶段②1958—1965年,振荡阶段原因:③1966—1978年,停滞阶段原因:④1979—1995年,正常发展阶段原因:⑤1995年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原因:四、中国的城市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发展机遇期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评价地形气候水文生态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将郊区大气污染带到城区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十分紊乱。易使城区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污染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变最大的地方。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居民就业方式景观特征人口经济开放程度信息、交通文化、观念转变为农业用地第一产业城市建设用地第二、三产业乡村景观城市景观低分散、农业人口密集、非农业人口高发达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低受教育程度高,整体文化素质高欠发达(1)环境的严重污染a.大气污染污染源: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等排放废气、尾气等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等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b.水体污染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水质变坏、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c.噪声污染污染源: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破坏人类生活环境。d.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源:生活废弃物、工业生产废弃物。占据空间、污染环境、影响人类健康(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急剧膨胀,原有布局、结构、设施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城市交通问题1交通阻塞2交通事故3公共交通问题4步行者问题5停车问题(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

就业问题城市居民通过就业同城市经济密切相连.

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失业.

就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还有一种表现形式,

即不充分就业,如博士开出租车.1.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郊区城市化大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卫星城伦敦、东京、上海等分散城市多种职能华盛顿、伊斯兰堡、巴西利亚等以上海市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2.改善城市交通、住房条件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一.城市交通问题的综合治理

1.全面掌握城市客,货流的流源,流向流量

2.合理安排城市交通的运营路线和时间二.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1.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2.建立完善的道路体系3.改善旧城区的道路系统4.形成混合的交通枢纽三、解决我国城市住宅问题:多建房,建好房,尽可能的满足要求深化住房体制改革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