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农学专业适用,2007年修订)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267
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
英文名称:Agrometeorolog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时:40
学分:1.5
适用对象:
农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植物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影响的大气科学知识。介绍农业环境中的大气环境条件光、热、水、风等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及其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介绍天气学的基本知识,重点介绍我国主要的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各种灾害性天气的特征、灾害性天气的时空分布特点及防御措施;介绍气候、农业气候、农业小气候的基本知识,介绍农业气候资源分析的基本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并适当配以实验,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农业气象学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植物生产类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介绍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影响的大气科学知识。介绍农业环境中的大气环境条件及其变化规律。从生态整体的观点强调大气环境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所起的作用,从利用并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了解和认识大气环境的作用及其变化。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得知识和能力:
1、理解和掌握光、热、水、风等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及其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2、了解天气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全国主要的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掌握各种灾害性天气的特征、时空分布特点及防御措施。
3、熟悉气候的基本概念、气候的形成原理,熟悉中国气候特征和广东气候特征、农田小气候及各种保护地小气候的特点,初步分析当地的农业气候资源。4、掌握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方法和农业气候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大气概述(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及其发展历史;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熟悉大气的组成成分和作用;
3.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和大气垂直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气象学和农业气象学简介
1.主要内容:气象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历史、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地理播种、分期播种、气候分析
3.问题与应用:了解农业气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
1.主要内容: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生态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大气的成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3.问题与应用:干洁空气、水汽、微粒杂质和新的污染物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第三节
大气的结构
1.主要内容: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和大气垂直结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
3.问题与应用: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的主要特
点。(三)课后练习
1.你带着什么问题来学习?你想通过农业气象学的学习解决什么问题?
2.描述你经历过的最难忘的天气现象。
3.广东今年冬季天气有什么特点?与正常年份相比有哪些主要差异?这种天气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4.简述大各成分的生态作用。
5.地球大气在垂直方向可分为哪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各层有什么特点?(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讲授为主;用一段多媒体视频材料引入和展示丰富多姿和变化无穷“大气层”;通过板书画图,突出大气的垂直结构。
第二章
太阳辐射与植物生长发育(一)
.目的与要求
1.熟悉辐射的基本概念、辐射的基本特征量、辐射的基本定律。
2.掌握太阳辐射强度、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光谱、太阳常数的概念。
3.了解大气对辐射的吸收、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规律、辐射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4.理解和掌握日照时间长短的概念及变化规律。
5.了解光合有效辐射、地面有效辐射的概念。
6.掌握光合作用强度、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植物光周期现象的概念及它们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重点要求:辐射能单位、辐射的粒子学说、太阳常数、太阳高度角、可照时数、太阳在大气中的衰减、地面净辐射、光照与作物引种、光能利用率。(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
辐射的基本知识
1.主要内容:辐射的波动性、辐射的粒子性、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Stefan-Boltzmann)、维恩(Wien)位移定律、辐射能的基本度量单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电磁波谱、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
3.问题与应用:辐射光谱和辐射能量与温度的关系。第二节
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1.主要内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和太阳辐射能量,日照时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太阳辐射光谱、太阳常数、太阳高度角、太阳赤纬
3.问题与应用:太阳辐射的能量大小和光谱分布特征。第三节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
1.主要内容:大气各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和反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O3和O2的吸收特征、水汽的吸收特征、CO2的吸收特征、散射的概念、大气质点和云层的反射。
3.问题与应用: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发生的变化。第四节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1.主要内容:到达地面上的太阳辐射与太阳高度角关系式的推导及意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大气量、大气透明系数、太阳直接辐射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式。
3.问题与应用:到达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第五节
地面辐射平衡
1.主要内容:地面和植物的反射率、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平衡方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大气的成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3.问题与应用:干洁空气、水汽、微粒杂质和新的污染物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第六节
太阳辐射与作物生长发育
1.主要内容:介绍光照强度、光谱成分、光照时间长短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介绍光能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光周期学说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光能利用率的提高途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光合有效辐射、光周期现象、感光性、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光能利用率等。
3.问题与应用:不同光谱成分对植物的影响、植物的光周期学说及应用。(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环节: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数的测定
课后练习:
1.画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图,说明其特点。解释为什么说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而地球(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
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什么规律?
3.什么是植物的光周期现象?为什么长日照作物原产高纬度地区而短日照作物原产低纬度地区?
4.画图并说明叶绿素对辐射的吸收特征。
5.计算2个有关太阳辐射基本数据:
(1)根据太阳高度角公式,分别计算广州(φ=23°08´)、北京(φ=39°57´)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日照时数和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画图说明两地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规律。
(2)已知某水稻品种从播种到收获正好100天,667㎡产量的为500kg,日平均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为1.2×104KJ/㎡,每克碳水化合物转化产生的热能为17.375KJ,试计算出该水稻品种的太阳能利用率。(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问答形式引入课程内容,辅以教具(地球仪)讲授日地关系,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等知识点;用板书画图分析太阳常数和太阳高度角、太阳在大气中的减弱、地面辐射平衡,用实例说明辐射与引种、辐射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用实际数据计算光能利用率。
第三章
热量条件与植物生长发育(一)
目的与要求
1.熟悉物质热量交换的方式,物质的热特性。
2.掌握热容量、导热率的概念及土壤、水体和空气间热容量、导热率的差异。
3.了解土壤、水体、空气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了解空气的绝热运动,大气静力稳定度。
4.了解作物三基点温度的规律、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理解和掌握积温的定义、计算及应用,掌握逆温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
物质热量交换的方式和热特性
1.主要内容:物质热量交换的方式:辐射、传导、流体的各向流动、潜热释放,地面热量收支,地面热量平衡方程,热容量、导热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水体和空气间热容量、导热率的差异。
3.问题与应用:各种因素对下垫面温度及其变化的影响。第二节
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温度变化
1.主要内容:土壤、水体、空气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空气的绝热运动,大气静力稳定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温度的日较差、年较差,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特征,低层大气的温度分布特征,大气静力稳定度,绝热增温,绝热冷却。
3.问题与应用:大气静力稳定度与空气的上升运动,逆温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第三节
温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1.主要内容:作物三基点温度及其规律、农业指标温度、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积温的定义、计算及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作物三基点温度、农业指标温度、周期性变温、作物温度临界期,积温的定义、计算及应用。
3.问题与应用:温度对生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环节: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的测定
课后练习:
1.简述土壤温度周期性日变化、周期性年变化的特点和成因。
2.比较同纬度海陆上空气温周期性变化增幅的差异,并说明其原因。
3.为什么海洋有时是大气的热源,有时又成为冷源?在各纬度是否一致?
4.用土壤的热特性说明松土对土壤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举例说明在农业生产上如何进行松土才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5.举例说明逆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举例说明温度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6.试述最高、最低温度表的测温原理,说明观测完最高、最低温度后如何进行调整。(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提问形式引入课程内容,用一段多媒体视频材料引入和展示土壤、水体、空气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通过板书画图,推导地面热量平衡方程,分析各种因素对下垫面温度及其变化的影响;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推导和说明空气的绝热运动,画图分析大气静力稳定度及其变化原因;用实例说明了解作物三基点温度的规律、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画图说明逆温的概念,举例引入积温的定义、计算及应用,举例说明逆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第四章
大气中的水分(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水的相变过程,了解影响饱和水汽压和相对湿度大小的因子。
2.掌握空气湿度的5种表示方法,熟悉道尔顿蒸发定律。
3.了解土壤水分蒸发的三个阶段、植物蒸腾、农田总蒸发。
4.了解水汽凝结的条件,地物与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云的形成及其分类,降水形成条件,降水量,降水强度及降水变率。
5.熟悉作物的需水规律、蒸腾系数、作物水分临界期。(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
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湿度
1.主要内容:水分的三态和相变过程、饱和水汽压、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及空气湿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饱和水汽压、实际水汽压、相对湿度。
3.问题与应用:影响饱和水汽压和相对湿度大小的因子。第二节
蒸发与蒸腾
1.主要内容:水面蒸发过程、道尔顿蒸发定律、土壤水分蒸发的三个阶段、植物蒸腾、农田总蒸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水面蒸发速度、道尔顿蒸发定律、影响水面蒸发速度的主要因子。
3.问题与应用:道尔顿蒸发定律与空气湿度的关系。第三节
云、雾及大气降水
1.主要内容:水汽凝结条件、地物与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云、雾的形成及其分类,降水形成条件,降水量,降水强度及降水变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凝结、凝结核、降水量、降水强度及降水变率。
3.问题与应用:雾和大气降水的形成及表示方法。第四节
水分与作物
1.主要内容:水分对生物生长发育的一般影响、作物生长的需水量、蒸腾系数、作物水分临界期、相对湿度和水分与作物。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作物需水规律、蒸腾系数、作物水分临界期。
3.问题与应用:作物需水规律和作物水分临界期与科学用水的关系。(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环节:空气湿度的测定、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测定
课后练习:
1.空气湿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试写出它们的定义及求算方法(公式)。
2.水分在植物体中以哪两种方式参与其生命活动,各有何特点?
3.什么是作物水分临界期?了解作物水分临界期有什么意义?
4.形成云雨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类型云雨。
5.试述抑制土壤蒸发的措施。
6.气温为10℃,相对湿度为60%时,求露点温度。
7.什么是干湿法?试用干湿法测定当时的空气湿度。(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讨论的方式引入课程内容,用一段多媒体视频材料引入和展示大气水分的变化规律及作用;通过提问-回答形式,学习有关云雾和大气降水的内容,通过图片和实例,了解作物的需水规律,学习作物水分临界期的概念及其在水分管理上的应用。
第五章
风与大气环流(一)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大气环流概况,了解气压与风的关系。
2.理解和掌握三圈环流模式和地球上风系、气压带的分布。
3.
熟悉地方性风。海陆风,山谷风,峡谷风。
4.了解风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风与植物及昆虫迁飞的关系,理解和掌握防护林的概念及其作用。(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
风的基本概念
1.主要内容:风向和风速,水平风速的垂直分布特点,作用于空气质点上的力,气压与风的关系,风压定律,地转风,梯度风。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作用于空气质点上的力,地转风,梯度风。
3.问题与应用:风与气压的关系,风与大气降水的关系。第二节
大气环流
1.主要内容:大气环流的概念、单圈(简单)环流模式、三圈环流模式、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行星风系和大气活动中心,季风、季风区、季风环流、地方性风。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三圈环流模式、行星风系、大气活动中心,季风,地方性风。
3.问题与应用:大气环流与天气、气候的关系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三节
风与生物
1.主要内容:风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风对花粉、种子传播的影响,风与病虫害,防风林及其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害、防风林及其作用。
3.问题与应用:风对生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环节:风向和风速的测定
课后练习:
1.什么是季风?季风是怎样形成的?季风怎样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变化?
2.为什么我国是全球季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3.试述三圈环流及其成因,请画图表示出三圈环流和行星风带。
4.画图并说明三圈环流和行星风带冬夏的差异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5.简述风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6.叙述防风林的特征及其作用。(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视频材料引入和展示丰富多姿和变化无穷的“大气环流”。通过板书画图,演示三圈环流和行星风带的全球分布,突出说明其成因。
第六章
天气学基本知识(一)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天气、天气系统及天气过程的概念,天气系统的分类。
2.熟悉气团和锋面,气旋,反气旋,切变线,槽线,热带辐合带这几种主要的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
3.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天气图方法、统计学方法,数值天气预报方法。
(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天气系统
1.主要内容:天气、天气系统、天气过程、天气系统的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行星尺度天气系统、大尺度天气系统、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3.问题与应用:天气与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的关系。第二节
几个主要的大尺度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
1.主要内容:气团和锋面,气旋,反气旋,切变线,槽线,热带辐合带的概念及天气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蒙古高压、副热带高压、冷锋、暖锋、切变线,槽线,热带辐合带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问题与应用:天气系统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第三节
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
1.主要内容: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天气图方法、统计学方法,数值天气预报方法。
3.问题与应用:如何利用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开展农业生产。(三)课后练习
1.什么是天气、天气系统?天气系统主要分成哪四大类?天气系统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怎么形成的?其季节性活动有什么规律?它对我国天气气候有什么影响?
3.经常影响华南地区的锋有哪几种?各有何天气特点?
4.气团是怎样形成的?我国是气团的源地吗?冬季和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有哪些?各有何天气特点?
5.目前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按天气预报的时效分,天气预报有哪几大类?我们应该如何使用这些预报?(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用一段多媒体视频材料“走进天气预报”引入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讨论如何才能准确预报天气,讨论如何利用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发展农业生产。
第七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低温和霜冻天气、干旱天气、洪涝天气、台风天气、冰雹天气等灾害性天气的概念、形成、带来的灾害及其在我国时空分布特征。
2.掌握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低温和霜冻
1.主要内容:低温灾害的类型、低温灾害的形成、低温灾害带来的损失、低温灾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冷害、霜冻、冻害、寒害、低温阴雨天气、寒露风的概念、形成、带来的灾害及其在我国时空分布特征。
3.问题与应用:掌握冷害、霜冻、冻害、寒害、低温阴雨天气、寒露风天气的防御措施。第二节干旱和洪涝灾害
1.主要内容:干旱和洪涝天气的概念、形成、带来的灾害、在我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防御措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干旱天气和洪涝天气的概念、形成、带来的灾害及其在我国时空分布特征。
3.问题与应用:干旱天气和洪涝天气的防御措施。第三节
台风和大风灾害
1.主要内容:台风、寒潮大风、雷雨大风天气的概念、形成、带来的灾害、在我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防御措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台风、寒潮大风、雷雨大风天气的概念、形成、带来的灾害及其在我国时空分布特征。
3.问题与应用:台风、寒潮大风、雷雨大风天气的防御措施。第四节
冰雹天气和龙卷风天气
1.主要内容:冰雹天气和龙卷风天气的概念、形成、带来的灾害、在我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防御措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冰雹天气和龙卷风天气的概念、形成、带来的灾害及其在我国时空分布特征。
3.问题与应用:冰雹天气和龙卷风天气的防御措施。第五节
其他气象灾害
1.主要内容:高温热害、日灼(根颈灼伤和树皮灼伤)概念、形成的天气条件,大气污染的概念和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高温热害、日灼形成的天气条件,我国大气污染的概况。
3.问题与应用:高温热害、日灼的防御措施,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三)课后练习
1.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低温灾害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应采取什么防御措施?
2.干旱天气是怎样形成的?我国的干旱有哪些特征?农业上预防干旱有哪些方法?
3.洪涝天气是怎样形成的?我国的洪涝灾害有哪些特征?应采取什么防御措施?
4.什么是低温阴雨天气?它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灾害?防御措施有哪些?
5.什么是寒露风天气?它主要危害哪种农作物?灾害的后果主要是什么?应采取什么防御措施?
6.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台风的结构和天气有什么特征?简述台风在我国出现的概况、台风带来的灾害及防御台风的措施。(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问、讨论和讲授相结合;用多媒体视频材料“气旋和龙卷”、“世界天气24小时”展示气象灾害的巨大破坏力,展现人类追踪和探索天气变化足迹,探求天气形成原因的过程,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能力。
第八章
气候通论和中国气候(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气候、气候要素、气候系统的概念。
2.理解和掌握气候形成原理。
3.熟悉全球范围内六个气候带的划分,熟悉几种典型的气候型及其气候特征。
4.熟悉中国气候特征和广东气候特征。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气候及其形成原理
1.主要内容:介绍气候、气候要素、气候系统的基本知识,介绍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气候、气候要素、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形成因素。
3.问题与应用:能用气候形成原理分析各地气候的形成及特点。第二节
气候带和气候型
1.主要内容:全球范围内六个气候带的划分,几种典型的气候型: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草原气候与沙漠气候、高山气候与高原气候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热带、温带、寒带,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
3.问题与应用:能分析和辨别给的地区所属气候带、气候型及其气候特点。第三节
中国气候和广东气候
1.主要内容:介绍中国气候的形成及其特征:我国的季风气候特征、降水分布特征和温度分布特征,介绍广东气候形成原因、广东气候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气候、气候要素、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形成因素。
3.问题与应用:能结合实际分析中国气候特征和广东气候特征。(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环节:气候要素的统计分析和整理(Ⅰ)
课后练习:
1.什么是气候?描述气候的要素主要有哪些?每个地方的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2.分别叙述太阳辐射、下垫面和大气环流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3.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征?
4.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各有哪些主要特征?为什么在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形成季风气候?为什么在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形成地中海气候?
5.简述中国气候特征。
6.简述广东气候特征。(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问、讨论和讲授相结合;用多媒体视频材料“气候带”、“来自海洋的季风”展示丰富多姿和变化无穷气候,通过课堂讲授基本原理,展现气候的形成,分析气候对人类的影响,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形成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九章
农业气候(一)
目的与要求
1.熟悉农业气候、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候区划的概念。
2.理解和掌握农业气候资源分析的基本方法。
3.熟悉我国的农业气候区划。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气候和农业气候资源
1.主要内容:农业气候、农业气候资源的基本知识,农业气候资源的概念、特征、数量、质量指标及其应用,介绍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概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农业气候资源: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的数量、质量指标分析和应用。
3.问题与应用:能用当地的气候资料分析农业气候资源,学习提出初步的综合开发利用方法。第二节
我国的农业气候区划
1.主要内容:全国范围内划分为九个气候带,分成十八个气候区,再划分出三十六个气候小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全国农业气候区划气候带的划分指标:各地≥10℃的年积温,气候区的划分指标:各地的年干燥度,气候小区的划分指标:各地的季干燥度。
3.问题与应用:能初步学会分析全国农业气候区划结果,能结合当地实际综合应用全国农业气候区划成果。(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环节:气候要素的统计分析和整理(Ⅱ)课后练习:
1.为什么说农业气候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2.简述农业气候资源的特征。
3.简述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分布特点。
4.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问、讨论和讲授相结合;通过课堂讲授农业气候资源的概念、特征、数量、质量指标,分析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概况,不断挖掘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潜力。
第十章
小气候及改善和利用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小气候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的物理基础。
2.熟悉农田小气候、地形小气候、防护林小气候和温室小气候的特征。
3.理解和掌握农田小气候、温室小气候环境的改善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小气候和农业小气候
1.主要内容:小气候和农业小气候的概念、特征。小气候和农业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活动面、活动层及其热量平衡。
3.问题与应用:能用活动面、活动层及其热量平衡的知识初步分析小气候的形成和特点。第二节
几种不同类型小气候特征及其改善
1.主要内容:农田小气候、地形小气候、防护林小气候和温室小气候的特征,栽培措施和耕作措施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农田小气候的改善方法,温室小气候的调控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栽培措施和耕作措施的小气候效应,防护林小气候,温室小气候及其改造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初步学会应用栽培措施和耕作措施改善农田小气候,能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调控温室小气候。(三)
课后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议邀请函(集合15篇)
- 疫情防控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文本
- 大学学生实习报告范文锦集七篇
- 安全责任划分
- 开学典礼老师演讲稿集锦15篇
- 泊船瓜洲的课件教学
- 事业单位个人年度工作总结参考范文
- 房地产销售试用期工作总结18篇
- 政工工作计划模板集锦六篇
- 买卖合同范文合集六篇
- 2023年医科医学计算机应用题库
- (正式版)SHT 3070-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钢结构设计规范
- 发生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
- 咸阳中心医院门诊综合楼装修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全国高考数学新课标Ⅱ卷第11题说题课件
- 2024年荆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冲上云霄-飞机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建筑防雷与接地-等电位连接
- 2024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
- 国际货运代理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以KX公司为例
- 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处罚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