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_第1页
中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_第2页
中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_第3页
中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_第4页
中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一、单选题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A)

A、以五脏为中心

B、以六腑为中心

C、以五官为中心

D、以五体为中心

E、以经络为中心2、中药性能中四气、五味是指

(D)A、虚、实、寒、冷;酸、甜、苦、辣、咸

B、冷、暖、凉、热;辣、苦、酸、甜、腥C、寒、暖、冷、凉;酸、甜、苦、辣、涩

D、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

E、冷、暖、温、凉;咸、甘、苦、辣、酸3、神昏暴厥多属

(D)

A、忧伤

B、悲伤

C、惊伤

D、怒伤

E、思伤4、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为

(B)

A、腰膝酸软,小便频数

B、腰膝酸软,呼多吸少

C、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D、腰膝酸软,五更泄泻

E、腰膝酸软,发脱齿摇5、中医护理疾病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是

(A)

A、辨证施护

B、辨病施护

C、对症施护

D、因人施护

E、因时施护6、八纲是指

(B)A、风寒、暑热、阴阳、虚实

B、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C、寒热、恶冷、虚实、表里。D、表里、寒热、恶冷、阴阳

E、虚实、表里、冷热、风寒7、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C)

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B、疾病病理变化的总过程

C、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患者主观的异常感觉

E、患者的某些病态变化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根本依据在于

(A)

A、辨证论治

B、对症治疗

C、辨病治疗

D、因人而异

E、因病而异9、《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B)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扁鹊

E、巢元方10、《瘟疫论》的作者是

(C)A、叶天士

B、刘河间

C、吴有性

D、吴鞠通

E、朱丹溪11、正常舌象是

(C)

A、淡白

B、淡红

C、薄红

D、暗淡

E、浅红12、下列不属于阳的属性有

(D)

A、明亮

B、温热

C、外向

D、物质

E、上升13、阴阳的属性是

(C)

A、绝对的

B、不变的

C、相对的

D、量变的

E、质变的14、五味入五脏是

(A)

A、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B、酸入脾、甘入胃、辛入心、苦入肝、咸入肺

C、酸入肾、苦入胃、甘入肺、辛入肝、咸入脾

D、酸入心、甘入肝、辛入脾、苦入肺、咸入肾E、酸入胃、甘入心、辛入骨、苦入胃、咸入脑15、望舌主要是观察

(B)

A、舌尖、舌中、舌根

B、舌质、舌体、舌苔

C、舌边、舌体、舌色D、舌下、舌头、舌体

E、舌根、舌上、舌下16、下列哪些病人或部位应用针刺疗法

(E)A、头痛病人

B、下肢截瘫病人

C、中风病人

D、类风湿病人

E、孕妇的下腹、腰骶部17、人体内的阴精物质依赖阳气功能而产生,功能的发挥又靠物质提供能量,是属于阴阳的

(B)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以上均非18、“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的

(D)

A、相互对立

B、相互消长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制约19、为患者实施药熨时,温度不宜超过

(E)A、30℃

B、40℃

C、50℃

D、60℃

E、70℃20、熏洗药温不宜过热,其温度一般为

(D)

A、10-20℃

B、20-30℃

C、30-40℃

D、50-70℃

E、80-90℃21、舌苔时指附着于舌面上的一层

(A)A、苔垢

B、斑疹

C、颜色

D、瘢痕

E、颗粒22、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资助、协同作用时,称为

(C)A、五行制化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生

D、五行相约

E、五行拮抗23、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称为

(B)A、配伍

B、相畏

C、相使

D、相杀

E、相须24、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甘则伤?

(D)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25、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咸则伤?

(E)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26、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

(B)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子夜27、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D)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子夜28、“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何种关系失调

(A)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相互促进

D、相互转化

E、消长平衡29、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酸则伤

(C)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30、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

(A)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E、以上均是31、从日中到黄昏是属于

(B)

A、阳长阴消

B、阴长阳消

C、阳随阴长

D、阴随阳长

E、阴阳转化32、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苦则伤

(A)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33、五味中入肝的是

(A)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34、五味中入肺的是

(D)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35、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D)

A、以脑为中心的整体观

B、以经络为中心的整体观

?C、以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

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E、以精气神为中心的整体观

36、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

(E)

A、脏腑的生理

B、脏腑的病理

C、脏腑之间的关系

D、脏腑的解剖形态

E、脏腑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37、脏及腑的分类主要是根据

(B)

A、解剖形态的不同

B、功能特点的不同

C、分布部位的不同D、阴阳属性的不同

E、经络属性的不同38、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的是

(C)

A、三焦

B、心包

C、胆

D、女子胞

E、脑39、下列不属奇恒之腑的是

(A)

A、三焦

B、脑

C、胆

D、髓

E、女子胞40、五脏中不包括

(D)

A、心

B、肝

C、肺

D、女子胞

E、肾41、两目干涩多因

(C)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E、经络42、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功能的是

(B)

A、六腑

B、五脏

C、脏腑

D、奇恒之腑

E、经络43、心主神志指的是

(C)

A、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B、人的眼神

C、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D、人的精神及眼神

E、人的生命活动和情志活动44、人体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A)A、血液

B、津液

C、水谷精微

D、营气

E、宗气45、肺“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

(D)

A、肺主气

B、肺朝百脉

C、肺合皮毛

D、肺主宣发、肃降

E、肺及大肠相表里46、“肺为水之上源”是由于

(A)

A、肺主通调水道

B、肺主宣发

C、肺主肃降

D、肺朝百脉

E、肺主气47、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C)的表现。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E、以上均是48、下列哪项不是肺的功能

(B)

A、主气

B、主纳气

C、主宣发

D、主肃降

D、主治节49、大肠的功能失常,可影响

(C)

A、肾的气化

B、肝的疏泄

C、肺的肃降

D、脾的健运

E、脾的升清50、脾主运化是指

(D)

A、运化水液

B、运化水谷

C、运化气血

D、运化水谷和水液

E、运化水谷和血液51、脾主统血的作用实际上是

(A)

A、气的固摄作用

B、气的温煦作用

C、气的气化作用

D、气的外卫作用

E、气的推动作用52、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

(D)

A、咸

B、酸

C、苦

D、辛

E、甘53、饮食的消化吸收主要是

(E)

A、脾的运化

B、胃的受纳

C、脾的升清

D、胃的通降

E、脾胃的升降54、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B)

A、脾

B、胃

C、大肠

D、小肠

E、六腑56、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的是

(C)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57、及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B)

A、心及肺

B、肺及肾

C、肺及肝

D、肺及脾

E、肝及肾58、脉形细小如线属(D)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E、缓脉59、和情志活动有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B)

A、肺的肃降

B、肝的疏泄

C、脾的运化

D、肾的藏精

E、心主血脉60、下列哪项及肝的疏泄无关

(E)

A、情志的舒畅

B、脾胃的升降

C、血液的运行

D、气机的调畅

E、呼吸道的通畅61、辨证施护最后的阶段是

(D)

A、评估

B、计划

C、诊断

D、实施

E、评价62、在肝主疏泄的各种功能表现中最根本的是

(C)

A、促进血行

B、促进脾胃的升降

C、调畅气机

D、调节情志

E、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63、护理吐血患者时,下列哪项不相宜?

(E)A、静卧少动

B、情绪安定

C、忌辛辣食物D、食易消化食物

E、多饮热水64、毛发的荣枯主要及哪两种物质有关

(C)

A、气及血

B、血及津液

C、精及血

D、精及津液

E、精及气6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C)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E、阴虚火旺66、“肾为气之根”主要是指

(B)

A、肾藏精

B、肾主纳气

C、肾主骨

D、肾为先天之本

E、肾主生长发育67、四气的确定是

(D)A、从人体的器官感觉出来

B、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

C、从季节的不同变化总结出来的D、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

E、以上都不是68、心及肺的关系主要体现了

(D)

A、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的关系

B、调节气机和神志方面的关系

C、心及肺相互制约方面的关系

D、气及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E、心气及宗气的关系69、人体阳气的根本是

(C)

A、心阳

B、卫阳

C、肾阳

D、胃阳

E、脾阳70、表现为先后天相互资生关系的是

(D)

A、心及肾

B、心及脾

C、肝及脾

D、脾及肾

E、肺及肾71、黎明时腹泻多属(C)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肾阳虚

D、伤食证

E、虚证72、及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D)

A、心肝脾

B、心肺肾

C、肝脾肾

D、肺脾肾

E、心脾肾73、元气主要来源于

(C)

A、水谷精气

B、脏腑之气

C、肾中精气

D、胃气

E、肺气74、辨证施护的最初阶段为

(A)

A、评估

B、计划

C、诊断

D、实施

E、评价75、营气的作用是

(C)

A、调节体温

B、防御外邪

C、化生血液

D、温煦脏腑

E、开合汗孔76、人体最根本的气是

(A)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77、人体气的运动称作

(B)

A、气化

B、气机

C、升降出入

D、气机条畅

E、气的转化78、血虚可导致气虚是因为

(E)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气能载血

E、血能养气79、施艾条灸的部位先后次序应本着

(A)A、先上后下B、先下后上C、先左后右D、先左后右E、无次序要求80、陈皮、木香属

(B)

A、补气药

B、理气药

C、和解药

D、清热药

E、泻药81、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

(E)

A、心血的滋养

B、肺气的推动

C、脾气的健运

D、肝的藏血

E、肾的藏精83、刮痧前要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其目的是

(D)

A、搞清刮具的质量

B、搞清刮具的质量

C、搞清刮具的质量

D、搞清刮具的质量

E、判断是否需蘸润滑剂83、临床出现多汗、多尿、或小便失禁、遗精等症是气的哪种功能异常

(E)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的气化作用

C、气的温煦作用

D、气的外卫作用

E、气的固摄作用84、具有防御外邪,温养肌肤,调节腠理开合功能的气是

(B)

A、元气

B、卫气

C、营气

D、宗气

E、中气85、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因为

(C)

A、脾主升清

B、脾固摄气血

C、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D、脾主运化水液

E、脾为后天之本86、气虚可导致血瘀是因为

(B)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气能载血

E、血为气之母87、心之华在

(A)

A、面

B、唇

C、发

D、爪

E、皮88、肾之华在

(C)

A、面

B、唇

C、发

D、爪

E、皮89、肝之窍在

(C)

A、舌

B、耳

C、目

D、鼻

E、口90、肺之窍在

(D)

A、舌

B、耳

C、目

D、鼻

E、口91、及肺相表里的脏腑是

(D)

A、胃

B、胆

C、小肠

D、大肠

E、膀胱92、及心相表里的脏腑是

(C)

A、胃

B、胆

C、小肠

D、大肠

E、膀胱93、主统血的脏腑是

(C)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94、推动血液运行的脏腑是

(A)A、心

B、肝

C、脾

D、肺

E、肾95、骨之余为

(A)

A、齿

B、爪

C、发

D、筋

E、脉96、筋之余为

(B

)A、齿

B、爪

C、发

D、筋

E、脉97、血之余为

(C)A、齿

B、爪

C、发

D、筋

E、脉98、心在志为

(A)

A、喜

B、怒

C、思

D、悲

E、恐99、肝在志为

(

B)

A、喜

B、怒

C、思

D、悲

E、恐100、脑为

(A)

A、髓之海

B、气之海

C、血之海

D、水谷之海

E、经脉之海101、胃为

(

D)A、髓之海

B、气之海

C、血之海

D、水谷之海

E、经脉之海102、下列描述哪项及肾藏精有关

(

C

)

A、视物清晰

B、皮毛润泽

C、头发乌黑光泽

D、面色红润

E、肌肉丰满103、下列描述哪项及肝藏血有关

(A)A、视物清晰

B、皮毛润泽

C、头发乌黑光泽

D、面色红润

E、肌肉丰满104、称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

(E)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105、称为“后天之本”的脏腑是

(C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106、主调节血量的是

(B)A、心

B、肝

C、脾

D、肺

E、肾107、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B)

A、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

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

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

E、以上均不是108、爪甲的荣枯主要取决于

(

B

)

A、津液

B、肝血

C、肾精

D、气血

E、心血109、人体骨骼的发育主要取决于

(

C

)A、津液

B、肝血

C、肾精

D、气血

E、心血110、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

A、经脉

B、络脉

C、奇经八脉

D、孙络

E、浮络111、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A)

A、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

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

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

E、以上均不是112、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及阳经交接于

(

A

)

A、手足末端

B、头部

C、面部

D、腹部

E、胸部113、手太阴肺经循行走向

(

C

)

A、从头走足

B、从足走胸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头

E、从头走手114、前额两发角之间为

(

B

)

A、12寸

B、9寸

C、18寸

D、6寸

E、3寸115、从胸到手的经脉是

(A)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足少阳胆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太阴脾经116、从足到胸腹的经脉是

(

E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足少阳胆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太阴脾经117、循行于上肢外侧的经脉是

(

B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足少阳胆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太阴脾经118、“六淫”是指

(

E

)A、六气

B、风、寒、暑、湿、燥、火

C、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

D、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E、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119、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A)

A、其性开泄

B、易伤津血

C、易于动血

D、其性重浊

E、其性凝滞120、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应主要观察

(A)

A、面部颜色

B、口唇颜色

C、爪甲颜色

D、头发光泽度

E、毫毛荣枯121、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

(D)

A、阴阳之间相互感应

B、事物运动变化的形式

C、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D、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E、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122、致病具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特点的邪气是

(A)

A、风

B、寒

C、湿

D、火

E、暑123、发病迅速、临床症状变幻无常的致病因素是

(C

)

A、暑邪

B、火邪

C、风邪

D、燥邪

E、热邪124、寒邪的致病特点是

(E

)

A、其性开泄

B、易伤津血

C、易于动血

D、其性重浊

E、其性凝滞125、寒主收引是指

(D

)

A、寒性重浊黏滞

B、寒邪损伤阳气

C、寒邪阻滞气机

D、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挛急

E、寒为阴邪,易伤下部126、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燥邪

E、湿邪127、易致气血凝结阻滞不通的邪气是

(B

)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火邪

E、暑邪128、暑邪伤人,所见气短,乏力症状,这是由于

(

C

)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邪伤人,可致食欲缺乏

C、暑性升散,易于伤津耗气

D、暑邪挟湿,湿邪困脾

E、以上都不是129、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

(

C

)

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

B、易生风动血

C、易耗气伤津

D、易为阳热症状

E、以上都不是130、多及湿邪夹杂为病的邪气是

(

D

)

A、风邪

B、热邪

C、寒邪

D、暑邪

E、以上都不是131、下列属于湿性趋下所致的是

(B

)

A、小便清长

B、妇女带下

C、手足厥冷

D、汗出恶风

E、大便秘结132、易袭人体阴位的邪气是

(C

)

A、寒邪

B、暑邪

C、湿邪

D、风邪

E、燥邪133、六淫中最易阻滞气机的病邪是

(

B

)

A、寒邪

B、湿邪

C、暑邪

D、燥邪

E、火热之邪134、症见头重如裹,肢体困重多为外感

(

C

)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暑邪

E、火邪135、火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

(A)

A、易耗气伤津

B、易于动血

C、易于挟湿

D、易于生风

E、易于伤肺136、具有燔灼、升腾、上炎特性的邪气是

(D

A、风

B、寒

C、燥

D、火

E、暑137、下列哪项不是火邪的致病特点

(C

)

A、易耗气伤津

B、易于动血

C、易于挟湿

D、易于生风

E、易致肿疡138、最易损伤人体阳气的病邪是

(C

)

A、风寒

B、风寒湿

C、寒湿

D、湿热

E、暑湿139、燥邪最易伤

(A)

A、肺

B、心

C、肝

D、脾

E、肾140、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

(A)

A、津液

B、气血

C、肾精

D、肝血

E、阳气141、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咳,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

D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E、火邪142、具有升散,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

E

)

A、风、燥

B、暑、湿

C、燥、火

D、暑、燥

E、风、火143、我国医学史上,开创临床辨证施护先河的著作是

(?D)A、《皇帝内经》?B、《肘后备急方》??C、《诸病源候论》?D、《伤寒杂病论》E、《中医基础》144、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C)

A、上炎

B、耗气

C、伤津

D、动血

E、生风145、气滞是指

(E??)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146、七情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最易伤及哪几脏

(E

)

A、心脾肺

B、心肺肝

C、肺脾肾

D、肝脾肾

E、心肝脾147、导致气机紊乱逆于上的情志致病因素是

(E

)

A、思

B、惊

C、恐

D、喜

E、怒148、突然受惊可导致

(E

)

A、气缓

B、气上

C、气消

D、气下

E、气乱149、血瘀是指

(?A?)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

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

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150、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B)

A、易伤阳气,使气机升降失常

B、使气机收敛,故无汗

C、多易伤肺

D、易生风动血

E、易于引起流行151、风邪致病

(C)

A、易耗气伤津

B、易损伤阳气

C、易袭阳位

D、易袭阴位

E、易阻滞气机152、暑邪致病

(A)

A、易耗气伤津

B、易损伤阳气

C、易袭阳位

D、易袭阴位

E、易阻滞气机153、寒邪致病

(

B

)

A、易耗气伤津

B、易损伤阳气

C、易袭阳位

D、易袭阴位

E、易阻滞气机154、六淫中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

(

C)

A、风邪

B、湿邪

C、暑邪

D、燥邪

E、火邪155、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

(A)A、风邪

B、湿邪

C、暑邪

D、燥邪

E、火邪

156、易致疮痈的邪气是

(

E)A、风邪

B、湿邪

C、暑邪

D、燥邪

E、火邪157、“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意义是

(

D)

A、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B、邪气伤人,正气必然受损

C、正气充足,及邪抗争,扶邪外出

D、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

E、以上都不是158、导致病证虚实的主要机制是

(

D

)

A、气血的盛衰变化

B、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

C、阴精及阳气的偏盛偏衰

D、正气及邪气的消长盛衰

E、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159、阴阳失调中,阴阳偏衰以哪个脏为根本

(

D)

A、肝

B、脾

C、心

D、肾

E、肺160、患者出现午后发热,热度不甚高,五心烦热,常提示

(?D?)A、里热证

B、实热证

C、阴血亏虚

D、阴虚内热

E、气虚两亏161、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病的

(

B)

A、必备条件

B、内在根据

C、重要条件

D、条件之一

E、以上都不是162、煎煮时需要烊化的中药是

(D??)A、麻黄????B、大黄????C、人参????D、阿胶

E、丹参163、经络系统的主体是

(?A)

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五络脉????D、十二皮部

E、脏腑164、关于“标”及“本”的含义,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C

)

A、病因及症状,病因为本

B、正气及邪气,邪气为标

C、先病为标,后病为本

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

E、正气为本165、“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

(B)

A、反治法

B、正治法

C、标本兼治

D、急则治标

E、缓则治本166、坐浴法熏洗的频率最佳为

(C?)

A、每日1次?

B、每日2次?

C、每日1-3次??

D、隔日1次

E、每周一次167、坐浴法熏洗的时间最佳为

(B?)A、10分钟?

B、20-30分钟?

C、30分钟?

D、15分钟

E、40分钟168、下列各项中属治疗原则的是

(D)

A、滋阴降火

B、清热泻火

C、疏散风热

D、扶正祛邪

E、益气补血169、眼部熏洗法药液的温度一般为

(A?)A、25℃

B、30℃

C、50-60℃

D、15℃

E、20℃170、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

(C)

A、先扶正,后祛邪

B、先祛邪,后扶正

C、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D、扶正及祛邪并用

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171、眼部熏洗法的时间最佳为

(D?)A、30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15-30分钟

E、20分钟以内172、全身熏洗法药液的温度最好保持在

(?C)A、50-60℃

B、45-55℃

C、38-45℃?

D、42-56℃

E、40-50℃173、全身熏洗法的时间最好不超过

(?C)

A、30分钟?

B、1小时?

C、40分钟

D、15分钟

E、20分钟174、寒因寒用适用于

(A)

A、真热假寒

B、真寒假热

C、寒热错杂

D、表寒里热

E、阳虚里寒175、冬季用药,慎用寒凉,其理论根据是

(B)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祛除邪气176、老人慎泻,小孩慎补,其理论根据是

(A)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祛除邪气177、阳盛之体,慎用温热,其理论根据是

(

A)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祛除邪气178、用通利药物治疗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属于

(D

)

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早治防变

179、疮疡初起,为了消散肿块,药物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并超过肿块

(?C)A、2cm?

B、1.5cm?

C、1-2cm?

D、1-2cm

E、5cm?180、正气不足的治则是

(E

)

A、急则治其标

B、缓则治其本

C、逆治

D、从治

E、扶正181、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贴药法

(A?)A、膏贴

B、药膜贴

C、花贴

D、皮贴

E、以上均是182、不属于刮痧禁忌症的是(?C)A、过于消瘦??

?B、孕妇的腹部

????C、恶心呕吐???

D、五官孔窍处

E、肌肉丰厚处183、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宜选用哪种性能的药物

(B)

A、甘温

B、辛温

C、辛凉

D、苦寒

E、苦温184、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

(B)

A、刺激性

B、损害性

C、抵消性

D、副作用

E、治疗作用185、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方剂是

(A)

A、霍香正气散

B、保和丸

C、八正散

D、银翘散

E、荆防贩毒散186、银翘散能够治疗

(

B)

A、少阳证

B、风热表证

C、风寒表证

D、里证

E、表证187、肉桂及赤石脂同用,属药物配伍的

(A

)

A、相畏

B、相杀

C、相反

D、相恶

E、相使188、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

A、酸味

B、咸味

C、辛味

D、苦味

E、淡味189、石膏及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疗效,这种配伍关系是

(A)

A、相须

B、相恶

C、相畏

D、相杀

E、相使190、下列除哪味药之外都是妊娠绝对禁用的药物

(D)

A、麝香

B、巴豆

C、大戟

D、半夏

E、斑蝥191、在“十八反”中,下列除哪味药物外均及乌头相反

(A)

A、玄参

B、白芨

C、贝母

D、瓜蒌

E、半夏192、能发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的药物是

(B)

A、细辛

B、麻黄

C、生姜

D、桂枝

E、紫苏193、苦杏仁的主要功效是

(A)

A、止咳平喘

B、清热化痰

C、清热泻火

D、清热利咽

E、温化寒痰194、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E

)

A、脏腑学说

B、经络学说

C、阴阳学说

D、五行学说

E、脏腑经络学说195、能清热泻火又能生津止渴的药物是

(E)

A、黄芩

B、黄连

C、生地黄

D、石膏

E、地骨皮196、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E

)A、黄莲

B、黄柏

C、大黄

D、知母

E、金银花197、五味中具有能泻下、软坚作用的是

(E

)A、辛

B、甘

C、酸

D、苦

E、咸198、甘味药的作用是

(B)A、发散行气行血

B、补益缓急止痛

C、收敛固涩

D、软坚散结和泻下

E、渗水利湿199、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E

)

A、三七

B、熟地黄

C、丹参

D、当归

E、川芎200、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属于推拿手法中的

(?B)A、推法???????B、揉法???????C、摩法???????D、搓法

E、提法201、汤剂的优点是

(C)

A、缓慢,持久

B、节约

C、吸收快药效强

D、方便

E、口感适宜202、丸剂的优点是

(A)

A、吸收慢药效持久

B、不易变质

C、无色无味

D、适用儿童

E、口感适宜203、补血的代表方是

(B)

A、八珍汤

B、四物汤

C、四君子汤

D、六味地黄丸

E、肾气丸204、补气的代表方是

(B

)

A、八珍汤

B、四君子汤

C、肾气丸

D、六味地黄丸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