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1页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2页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3页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4页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00223#中国法制史试题第5页(共5页)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课程代码:0022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古代法律起源于()A.原始社会 B.夏朝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2.嫡长子继承制成熟于()A.夏朝 B.商朝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3.炮烙酷刑见于()A.夏朝 B.商朝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4.西周穆王时期所制定的法律是.()A.《九刑》 B.《吕刑》C.《禹刑》 D.《汤刑》5.西周专门用于惩罚贵族或官员的刑罚是()A.死刑 B.肉刑C.徒刑 D.鞭刑6.西周时期将偶犯称为()A.惟终 B.非终C.眚 D.非眚7.赎刑的制度化始于()A.夏朝 B.商朝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8.西周时期已区别民、刑诉讼,其中民事诉讼称为()A.质 B.剂C.狱 D.讼9.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是()A.《法经》 B.《永明律》C.《唐律疏议》 D.《北齐律》10.秦朝时,协助皇帝负责国家司法事务的廷尉位列于()A.三公 B.三老C.六部尚书 D.九卿11.秦朝法律规定:擅自移动田界标志“封”的行为构成()A.盗徙封罪 B.盗耕公私田罪C.盗卖公私田罪 D.盗卖口分田罪12.秦朝法律规定:凡隐匿户口者,一律构成()A.乏徭罪 B.妄言罪C.盗徙封罪 D.匿户罪13.汉朝最重要的法典是()A.《九章律》 B.《贞观律》C.《开皇律》 D.《泰始律》14.最早规定“重罪十条”的是()A.秦律 B.汉律C.《新律》 D.《北齐律》15.“官当”制度始创于()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16.唐朝的行政法典是()A.《唐六典》 B.《唐律疏议》C.《武德律》 D.《开元格》17.根据农时需要,在特定期限内不受理民事诉讼案件的务限法制度确立于()A.隋朝 B.唐朝C.五代时期 D.宋朝18.元朝蒙古王公贵族垄断的特权审判机构是()A.大宗正府 B.大理寺C.刑部 D.廷尉19.“奸党罪”始设于()A.秦朝 B.唐朝C.宋朝 D.明朝20.限制海外贸易并颁布《迁海令》的王朝是()A.宋朝 B.元朝C.明朝 D.清朝21.明代由皇帝的护卫亲军发展而来的特务机构是()A.东厂 B.西厂C.锦衣卫 D.刑部22.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了()A.“预备立宪”上谕 B.《钦定宪法大纲》C.《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D.《大清新刑律》2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海商法》公布于()A.明朝 B.清朝末年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24.清末为进行地方政治体制改革,颁布了()A.《内阁官制》 B.《钦定行政纲目》C.《各省官制通则》 D.《法部官制》25.“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最早见于()A.《唐律疏议》 B.《大清新刑律》C.《大清现行刑律》 D.《中华民国刑法》26.晚清被清政府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的是()A.康有为 B.袁世凯C.伍廷芳 D.端方27.清末负责立宪的专门机构是()A.修订法律馆 B.宪政编查馆C.资政院 D.谘议局28.清末修律中“法理派”的代表人物是()A.张之洞 B.刘坤一C.沈家本 D.劳乃宣29.南京国民政府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机构是()A.平政院 B.行政法院C.司法院 D.立法院30.工农民主政权时期在形式上、内容上最有代表性的刑事立法是()A.《肃反条例》B.《惩办反革命条例》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D.《抗战时期惩治汉奸条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西周时期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是()A.矜老恤幼原则 B.区分故意与过失原则C.区分惯犯与偶犯原则 D.罪疑从轻原则E.世轻世重原则32.唐朝官僚贵族所享有的减免刑罚的特权原则具体包括()A.议 B.请C.减 D.赎E.官当33.清朝经过“秋审”、“朝审”,将所有人犯分为()A.情实 B.缓决C.可矜 D.留养承祀E.发遣34.在清末制定《大清新刑律》的过程中,“礼教派”与”法理派”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A.干名犯义 B.存留养亲C.无夫奸 D.子孙违犯教令E.子孙卑幼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35.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基本原则是()A.自愿原则 B.强制原则C.遵守法律并兼顾良俗原则 D.调解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E.不告不理原则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36.同姓不婚37.《开皇律》38.特种刑事法庭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39.简述战国时期法家的法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