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_第1页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_第2页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_第3页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_第4页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C.1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及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图C.1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及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C.2监控系统功能C.2.1充电及供电监控系统功能C.2.1.1数据采集功能1采集充电机工作状态、温度、故障信号、功率、电压、电流等;2采集电池组温度、SOC、端电压、电流、电池故障信号等;3采集电池更换站供电系统的开关状态、保护信号、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计量信息等;4(可选)采集电池更换设备的位置、工作状态信息。C.2.1.2控制调节功能1向充电机下发控制命令,遥控充电机起停、校时、紧急停机、远方设定充电参数等;2控制供电系统断路器及开关的合分;3(可选)向电池更换设备下发启停及更换电池位置等信息。C.2.1.3数据处理与存储1具备充电机和供电系统的越限报警、故障统计等数据处理功能;2具备电池箱充电过程数据统计等数据处理功能;3系统具备对充电机、电池箱、更换设备和供电系统的遥测、遥信、报警事件等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集中存储和查询功能。C.2.1.4事件记录1具备操作记录、系统故障记录、充电运行参数异常记录、电池组参数异常记录等功能;2可以对遥信变位、遥测越限、遥控操作、系统核心组件启停等事件按时间、类型、装置等分类检索。C.2.1.5人机操作与图形编辑1系统提供实用灵活、功能强大的画面编辑工具;用户可在线编辑、修改任意画面;2系统可以显示曲线、棒图、饼图、实时数据表格等不同种类的画面;3系统提供图形化操作完成充电机的各种遥控操作。C.2.1.6报警处理提供图形、文字、语音等报警方式以及相应的报警处理功能。C.2.1.7电池充电信息管理1存储每个电池箱的各类参数、使用时间、维护维修记录等信息;2记录电池箱充电过程相关数据,包括充电电压、温度、充电次数、充电起止时间、充电电量等。C.2.1.8通信功能1系统采用CAN或工业以太网方式与充电机通信;2系统能够通过以太网、具有保障信息安全措施的无线公网等通信方式与监控中心等上级系统通信。C.2.1.9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系统根据需要,规定操作员对各种业务活动的使用范围、操作权限等。C.2.1.10报表管理与打印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定义各类日报、月报及年报,并具有定时/召唤打印等功能。C.2.1.11系统维护与系统自检1具备方便的数据库、图形界面、系统参数等维护工具;2系统应具备自诊断、自恢复功能。C.2.1.12可扩展性1系统应具备较强的扩展能力,以完成不同类型充电机的接入;2系统应具有可伸缩性,以满足充电站规模不断扩容的要求;3支持与不同类型的上级控制及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交互。C.2.1.13对时系统可以接受GPS同步时钟对时,也可对站内各个充电机及智能装置对时,保证系统时间的一致性。C.2.2安防系统功能C.2.2.1实时视频监控监视设备运行状态。与电池更换站监视区的智能设备配合,实现防盗、防火功能,对设备、场地、休息室、值班室、营业窗口等进行监视。C.2.2.2报警功能报警类别应包括防盗报警、非法闯入及画面异动报警、门禁报警、消防报警、消防主机通信故障报警、温湿度报警、图像设备故障报警等。C.2.2.3控制功能对任一摄像机进行控制,实现对摄像机视角、方位、焦距调整;对于带预置位云台,操作人员能直接进行云台的预置和操作,光圈、景深应为自动调整;保证控制的唯一性,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操作人员控制同一控制对象。C.2.2.4图像录像管理站端的视频处理单元或数字硬盘录像机可对非重要区域的监控点(即摄像机)实现报警前(至少15秒钟)、报警后(至少5分钟)录像存贮,对重要区域的监控点可设定长时间(至少10天)的自动循环录像存贮,所有监控点级别可设定。站端远方视频单元必须具备同时对至少16路视频信号的实时录像功能。C.2.2.5系统对时功能从站端标准时间源或监控中心获取标准时间,进行系统对时。C.3监控系统技术指标C.3.1充电及供电监控系统指标C.3.1.1系统容量指标1可监控充电机数量:≥2002可监控保护测控装置数量:≥1003可监控更换设备数量(可选):≥16C.3.1.2系统可靠性指标1模拟量测量综合误差:≤1%2遥信正确率:≥99%3遥控正确率:≥99.99%4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8760小时C.3.1.3系统实时性指标1数据采样扫描周期:1秒~10秒2系统控制操作响应时间(从按执行键到充(放)电机执行):<10秒3画面调用时间:<3秒4画面实时数据刷新时间:5秒~30秒5实时数据查询响应时间:<3秒6历史数据查询响应时间:<10秒7正常情况下CPU负载:≤30%(1min平均值)8事故情况下CPU负载:≤70%(1min平均值)C.3.2安防系统指标C.3.1.1环境要求1海拔高度:≤3000m2环境温度:25℃~40℃3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分析计算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64相对湿度:5%~95%5设备设计最大风速:35m/sC.3.1.2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要求1系统可用率:>99%2监控中心的监控终端(工作站)图像控制切换响应时间:<1秒3图像传输帧速率:12~25帧/秒可调4图像分辨率:达到CIF格式(352×288)以上(包括CIF格式)5计算机显示分辨率:≥800×6006系统时钟精度:<1秒7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30000小时8系统平均维护时间MT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