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新建公路勘测第一节道路勘测的概述公路勘测工作是公路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基础,工程设计又是施工的依据和基础,公路勘测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公路建设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整个外业勘测过程中必须保持认真的态度。深入调查和研究,实事求是.精心勘测,注重技术经济效益.兼顾环境和社会影响,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正确的、完整的数据和资料。第一节道路勘测的概述1、基本要求:①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测设仪器、技术、手段、方法;②公路勘测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一切野外资料、各种原始记录和计算成果应及时严格检查.有完善的签字制度并层层负责;③各种测量标志的规格、书写、埋设、固定等,应符合《公路勘测规范》的要求;④保护好相关仪器、严禁使用未按规定检校或检校不合格的仪器。第一节道路勘测的概述2、测量标志要求:
⑴标志的种类和用途:
1)主要控制桩:主要控制桩是指需要保留较长时间、反复用于各设计阶段和施工期间的控制性标志.主要有GPS点、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桥隧控制桩、互通立交控制桩等。主要控制桩应为预制或就地浇筑混凝土桩,其材料及规格如下图所示;当有整体坚固岩石或建筑物时.可设置在岩石或建筑物上。第一节道路勘测的概述2、测量标志要求:
⑴标志的种类和用途:
2)一般控制桩:一般控制桩主要包括交点桩、转点桩、平曲线控制桩、路线起终点桩、断链桩及其他构造物控制桩等。一般控制桩为5cm×5cm×(30—50)cm或直径为5cm的木质桩。
3)标志桩:
标志桩主要用于路线上整桩、加桩和控制桩的指示桩。标志桩为(4—5)cm×(1—l.5)cm×(25—30)cm木质或竹质桩。第一节道路勘测的概述2、测量标志要求:
⑵标志的埋设:
①主要控制桩应选在基础稳定且易于长期保存的地点,埋入地下,桩顶应高出地面1—5cm,并加设指示桩。
②一般控制桩应打入地下,其顶面与地面齐平,并加设指示桩。③标志桩应打入地下15—25cm,书写桩号面应面向被指示桩。④主要控制桩为棍凝土桩时,应设中心标志,中心标志须用精细十字线刻成中心点;位于岩石或建筑物上时,应凿成坑穴.埋入中心标志并浇灌混凝土。一般控制桩的木质方桩应钉小钉表示点位。位于岩石或建筑物上的中桩.应用红油漆标注。“○”(直径5cm)的记号。⑤改建公路测量时.柔性路面地段可用铁钉打入地面与路面齐平;刚性路面可用红油漆作标记;并垮在路肩上钉设指示桩。第一节道路勘测的概述2、测量标志要求:
⑶标志的书写:
①所有标志在应用黑色或红色油漆书写标志名称及桩号。
②位于岩石或建筑物上的标志.应将岩石或建筑物表层刮干净,并在点位符号的旁边用红色油漆书写标志的名称及桩号。
③交点桩、转点桩、曲线控制桩、公里桩、百米桩的指示桩等应写出里程号,不得省略。
④导线桩、交点桩、三角点桩、CPS点桩等应按各自的顺序连续编号。第一节道路勘测的概述2、测量标志要求:
⑷水准点桩:
①水准点桩应为混凝土桩,其材料与规格如下图所示。混凝土桩可预制,也可就地浇筑。②位于山区岩石地段的水准点桩也可利用坚硬稳固的整体岩石凿成下凸面;在有牢固永久性建筑物可利用时,可在建筑物的顶面凸出处设置。
③水准点桩应按顺序编号,用红油漆书写。第一节道路勘测的概述2、测量标志要求:
⑸标志的保护:
①主要控制桩、水准点桩,测量完毕后应埋设40cm×40cm×40cm土堆或石堆并利用明显参照物作为导向标志,现场绘制固定标志简图。
②一般控制桩的交点桩、转点桩、路线起终点桩及其他控制点桩,可采用标明附近的建筑物、电线杆、大树、岩石等方向及距离方式填写固定标志表,也可采用堆土堆、石堆、或采用混凝土包桩方式予以保护。第一节道路勘测的概述3、测量记录要求:⑴测量记录的重要性:
是内业设计的依据;属于原始记录档案;是道路勘测的质量管理要求。第一节道路勘测的概述3、测量记录要求:⑵道路测量记录的要求:
①公路勘测的各种记录簿.应采用专用记录薄;
②测量记录应现场立即记录,字迹要清楚、整齐,不得擦改、转抄:
③当记录发生错误时,应用横道线整齐划去原记录的错误数字或文字,重新记录正确的数字或方案;如测站发生错误.应划去该页,另页记录,并在划去页中加注说明;
④统一的标准记录薄中所规定的项目,应逐项记录齐全,说明及草图要精练、准确;
第一节道路勘测的概述3、测量记录要求:⑵道路测量记录的要求:
⑤采用电子计算机记录时可按现行的《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执行,并应打印输出与手簿相同的内容及各项计算成果附于记录簿中;
⑥测量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检查所有成果和计算是否符合各项限差及技术要求,经复核人员复核无误并签署后,方能交付使用;计算工作采用电于计算机时,对输入的数据应进行核对.计算的打印成果亦应进行校验;⑦测量完毕后,各种记录簿应编页、编目、整理,并由测量、复核及主管人员签署。第二节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一)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二)计划任务书(三)勘测设计阶段一、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目的是对某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推荐最佳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并作出经济评价,为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学的依据。预可研:(预可行性研究)二、设计任务书
(1)建设依据和意义;
(2)路线的建设规模和修建性质;(3)路线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主要技术指标调;(5)按几阶段设计,各阶段的完成时间;(6)建设期限和投资估算,分期修建应提出每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7)施工力量的原则安排;(8)附路线示意图三、公路勘察设计阶段
一阶段设计: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可采用,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阶段设计: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一阶段设计:路线视察→设计任务书→一次定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两阶段设计:可行性研究→计划任务书→初步测量→初步设计,设计概算→定线测量→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三阶段设计:预可研→可行性研究→计划任务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程序:第三节道路初测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初步测量(初测)施工图设计:定线测量(定测)一、道路初测的目的、任务及前期工作1、目的、任务:初测的目的是根据计划任务书确定的修建原则和路线基本走向,通过现场对各有价值方案的勘测,从中确定采用的路线,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资料。
初测的任务则是要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查落实,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第三节道路初测一、道路初测的目的、任务及前期工作2、准备工作:
①收集资料
地形图资料:用以纸上定线,移线、放;方案比选、平纵面缩图、导线点、水准点资料。
地理概况: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地震(基本烈度)情况。
沿线资料:农业、林业、水利、公、铁路、城建、电力、环保、路网总体规划
旧路改建:原路设计资料、施工资料、路况资料第三节道路初测一、道路初测的目的、任务及前期工作2、准备工作:
②路线方案的初步确定:即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研究、方案比选,拟订需要进行勘测的方案和局部方案比较线,确定重点勘测内容。
③现场勘测和调查:即对路线方案的初步确定过程所确定的方案和一些重要的问题,通过路线、地质、桥涵等专业人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进行逐一核实确定。第三节道路初测一、道路初测的目的、任务及前期工作2、准备工作:
④:资料整理:应提交的资料根据调查资料,概略说明沿线的地形、河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情况→路线方案的选择理由。确定初测队伍组织
、仪器准备、编制野外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提出桥涵等主要工程的勘测要求。第三节道路初测二、道路初测的内容与步骤
由初测队完成:
1、导线测量:即导向线(导线长度、转角、平面坐标)导线布置:全线贯通、介于50—500m、并绘制草图导线长度测量:光电测距、钢尺(1/1000取位)水平角测量:测回法测右角
2、高程测量:水准测量即沿导线设置水准点,测导线点和加桩的高程:第三节道路初测二、道路初测的内容与步骤由初测队完成:
3、地形测量:路线地形图和工点地形图。
4、地质勘探和筑路材料调查
5、小桥涵勘测
6、其他资料:路基、路面调查、路线交叉调查、概预算调查。
7、内业工作。第四节道路定测一、目的、任务及工作准备1、目的与任务:
是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及确定的修建原则和方案,结合自然条件与环境条件,进行实地定线、放线、测角、钉中桩、测出各桩高程和横断面、准确测定桥涵构造物位置、修整地形图和进行其他详细测量,为施工图设计或技术设计提供准确、详细、可靠的外业资料。一、目的、任务及工作准备2、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搜集、方案研究和现场核查。是定测前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弄清初步设计的意图和沿线的变化情况,以便进一步优化线形及构造物的设计方案,保证定测工作的质量。
1)搜集资料:
定测阶段应收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及审批意见;初测有关的记录、计算及设计资料,并检查核实初步设计阶段所收集的资料。
2)现场核查:
在定测阶段通常进行现场核对的内容包括:
(1)初测控制桩的保存情况;(2)沿线地形、地貌及地物的变化情况;(3)初设路线的走向、控制点及桥隧、立交等工程方案情况;(4)局部改移和调查方案的意见。二、定线测量的工作内容(一)内容1.实地选定路线:测偏角、测交点间距;2.标定路线中线:定中桩(直线、曲线);3.布设水准点,进行纵断面测量;4.横断面测量;5.桥位勘测;6.路基、路面及其他人工构造物设计资料调查收集;7.沿线土壤地质调查及筑路材料调查;8.占地、拆迁调查及预算资料调查9.检查与整理外业资料,完成外业期间规定的内业设计工作。
公路勘测外业工作是分成若干专业组进行的,一般分为选线、测角、中桩、水平、横断、桥涵、地质、内业等八个作业组。
(一)、选线组
1.任务:
在全面勘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研究路线布局,合理地运用技术标准,选定路线方案。实地确定路中线位置,即进行路线察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清除中线附近的测设障碍物,确定路线交点及转角并钉桩,选定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确定平面线形类型并会同桥涵组确定大、中桥位,会同内业组进行纵坡设计工作;在越岭线地段进行放坡定线。三、定线测量外业详细工作
2.分工及工作内容:1.前点——放坡插点;前点一般由1~2人担任。其主要工作是:根据路线走向,通过调查、量距或放坡确定路线的导向线,进一步加密小控制点,插上标旗(一般用红纸)供后面定线参考。2.中点——穿线定点;中点一般由2~3人担任。其主要工作是:根据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及其他条件,修正路线导向线,用花杆穿直线的方法,反复插穿,穿线交点,并在长直线或相邻两互不通视的交点间设置转点,最后选定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并确定平面线形类型,同时对交点进行编号。3.后点——测角钉桩。后点一般2~3人,其主要工作是:用罗盘仪或经纬仪初测路线转角以供选择曲线半径用;钉桩插标旗;并为后续的作业组留下初拟的曲线半径及其他有关控制条件的纸条,在勘测过程中以选线通知单的形式交于后续作业组——测角组。3.要点:
①平原区:其主要地形特征是地面起伏不大,通视条件好,纵坡一般不受限制,路线除避绕农田、泥沼、草原、沙漠和其他障碍物外,一般都比较顺适;路线主要特征是平面线形顺直,以直线为主体线形,弯道转角一般较小,平曲线半径较大,在纵面上,坡度平缓,以低路堤为主。在布线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以平面为主安排路线
·正确处理好路线与农业的关系
·处理好公路与城镇的关系
·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
·注意土壤水文条件,确保路基稳定
定线时前后点各1人,中间点3人(主要负责人)。前点根据路线的总方向和地形地物情况,初步定出路中线;中间点在综合考虑前后两条导线后,落实交点位置,测出转角并提出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的推荐值;后点主要敷设交点桩和标志桩,并完成选线通知单。3.要点:②山岭区:其主要特征为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山脉水系分明;石多、土薄、地质复杂;水文条件复杂;气候多变且沿线草多树多阻碍视线。在选线时平、纵、横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因而技术指标一般多采用低限。在所有因素当中,高差急变是主导因素,因此,在路线布设时,一般多以纵面线形为主安排路线,其次是横断面和平面。在选线时要注意分析平、纵、横三方面因素,结合影响路线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求得协调合理。一般按地形布线有沿溪线、越岭线、山脊线、山坡线等。
定线分为放坡、定点和测角三个小组。放坡由2~3人(主要负责人)进行,根据任务、性质,实地地形和标准要求,处理好控制点间的纵坡合理布置问题,实质上就是现场设计纵坡;定点是根据放坡的导向线,考虑横断面路基稳定和经济点,以及平面线形要求,进行穿线定出交点,测角是测出转角(用罗盘仪或经纬仪估测),推荐拟定平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3.要点:③、选线中平、纵、横三方面应掌握的要点
ⅰ、平面线形的安排:
a.不宜强求直线;
b.转角尽量调整得小些;
c.下坡或平坡的长直线尽头,避免紧接急弯;
d.注意保证会车视距。
ⅱ、纵面上线形的安排:
a.长缓坡段:适用于平原区,沿溪线、山腰线;
b.长陡坡段:适用于越岭线以及两点间高差较大,而距离有限的所有路线;
c.起伏坡型:适用于地形起伏的丘岭区路线和山脊线。
ⅲ、横断面上线形安排:
a.山岭地区:宜采用路堑形式;
b.丘陵地区:宜采用填挖结合式断面;
c.平原地区:宜采用低矮路堤,保证临界高度。4.实地定线一般方法及步骤
:
A.以方向为主导的定线方法:(1)先找出路线最适宜通过的地点;(2)通过大多数点穿出一系列的直线,得出交点;(3)根据《标准》和地形情况,拟定半径、缓和曲线长。
B.以坡度为主导的定线方法(越岭线):(1)分段安排路线:(2)放坡:(3)修正导向线:(4)穿线交点:(5)设置平曲线:
5.确定路线的交点和转点方法:确定交点:前方交汇法(直接定交点,标定直线)
后方交汇法(先定直线后定交点)直线延长:设转点ZD转点ZD布设:导线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和小于50m
5.确定路线的交点和转点方法:确定交点:前方交汇法(直接定交点,标定直线)
后方交汇法(先定直线后定交点)ZDJD5DLD≤1/L(cm)6.观测导线右角,计算偏角路线线测角一般规定测交点右角,由右角计算转角。右角是指路线前进方向右侧的夹角。右角用全测回法测量,即正倒镜各测一次,测角读数到秒;精度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不超过40',否则需重测。右角=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右角β大于180°为左偏,小于180°为右偏。
α右=180°-βα左=β-180°
7.现场选定平曲线半径。
单交点
(1)外距控制(2)切线长控制(3)曲线长控制(4)曲线上任意点控制(5)合成坡度控制双交点
(1)切基线(2)不切基线(二)、测角组1、任务:导线测角组紧随选线组工作。其主要任务是:
①标定直线与修正点位;②测角及转角计算;③测量交点间距;④平曲线要素计算;⑤导线磁方位角观测及复核;⑥经纬仪视距测量;⑦交点及转点桩固定;⑧作分角桩;(二)
、测角组
2、分工及工作内容
①标定直线与修正点位:
标定直线,主要是对长直线。当地形起伏较大时可保证中桩组量距时穿杆定线的精度,用经纬仪标定若干导向桩。修正点位,指两交点互不通视时,测角组用经纬仪进行穿线对交点位置进行微小的修正,修正点位,正倒镜的点位横向误差每100m不能大于10mm。在限差之内,分中定点。(二)
、测角组2、分工及工作内容
②测角及转角计算:
路线测角一般规定为测右角(即前进方向的右侧路线的夹角);右角用不低于J6级的经纬仪,以全测回(即正倒镜法)观测,两次观测差不超过30″,最后取均值。计算转角:右角=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当后视读数小于前视读数时,应将后视读数加上360°,然后再减去前视读数)转角=右角—180°(>0左转;<0右转)(二)
、测角组2、分工及工作内容③测量交点间距:
可依据实际条件采用视距测量、钢尺往返测量(误差1/2000)或光电测距仪测定相邻交点间距。测点(交点或转点)间的距离,一般不宜长于500m。
④作分角桩:
为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QZ),在测角的同时需做转角的分角桩,计算如下:右转时:分角读数=(前视读数+后视读数)/2
左转时:分角读数=(前视读数+后视读数)/2+180°(二)
、测角组2、分工及工作内容⑤方位角观测及复核:
为避免测角时发生错误,保证测角的精度,应在测设的过程中经常进行测角检查。检查经常采用罗盘仪观测导线的磁方位角进行,要求计算所得的磁方位角与观测磁方位角的校差不应超过2°;磁方位角的观测每天均应观测,要求每天至少观测两次,一般在出工和收工时观测。假定路线起始边的磁方位角为,则任意边的磁方位角为:
即任意导线边的磁方位角等于起始边磁方位角加上从起始边到该边的路线的所有右转转角再减去所有的左转角。(二)
、测角组
2、分工及工作内容
导线测角组一般可由五人组成,其中司仪一人,记录计算一人,插杆跑点两人,固桩一人。主要工作内容:
⑥.视距测量
用视距法测出相邻交点间的直线距离,对钢尺量距时的实际丈量距离进行校核。当采用红外测距时,此项工作不需要。
⑦.路线固定为便于施工时恢复定线及施工放样,对于中线控制桩如路线起终点桩、交点桩、转点桩、大中桥位桩以及隧道起终点桩等重要桩点,均须固定保护,防止丢失和破环。固定方法:距离交会法(固定物体)导线延长法极坐标法θL编制“路线固定一览表”JD(二)、测角组
3、步骤及要点
(详见实习指导书)
1.线位标定:包括直线延伸,转点测设,交点测设。
2.观测:包括右角、磁方位角、视距
3.计算填写:包括右角、转角、磁方位角、曲线要素计算及填写测角记录本(三)、中桩组
1、任务
中桩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选线组确定的交点位置、曲线半径、缓和曲线(或缓和曲线参数)以及导线测角组所测得的路线转角,进行:①量距;②桩号计算;③敷设曲线;④钉桩。(三)、中桩组
2、分工及工作内容
1).分工:
一般由七人组成:其中前点1人,负责寻找前方交点,并插前点花杆;拉链2人,分别为前链手和后链手,其中后链手还负责指挥前链手进行穿线工作;卡链1人,负责卡定路线中桩的具体位置;记录计算1人,负责进行桩号计算,并记录中桩编号,累计链距等工作;写桩1人,负责中桩的具体书写工作;背桩及打桩1人。
2).工作内容:
a、中线丈量:丈量水平距离,采用钢尺往返测量,精度1/2000;
b、桩号计算和中桩钉设:包括路线的起终点桩、公里桩、百米桩、平曲线主点桩、桥梁隧道中轴线桩以及地形、地物加桩。桩距一般为20m,平坦地区不超过50m,曲线段加桩间距一般10m,当半径小于30m时,加桩间距为5m;
c、写桩与钉桩:中桩书写采用红色油漆或红色记号笔;
d、断链处理。(三)、中桩组3、步骤及要点
1)中线丈量及敷设里程桩(详见指导书)
2)断链处理:
定义:在测量过程中,因局部改线、量距或计算错误,或在分段测量中由于假定起始里程而造成全线或全段里程不连续的现象,统称为“断链”。当路线记录桩号长于地面实际里程为短链,反之为长链。在断链桩上还应写明来、去向里程桩号,等号前面的桩号为来向里程、等号后面的桩号为去向里程。
2).断链处理
记为:=K3+110(短链4.79m)
来向里程=去向里程
所有断链桩号应填在“总里程及断链桩号表”上,考虑断链桩号的影响,路线的总里程应为:路线总里程=终点桩里程-起点里程+∑长链-∑短链
3).曲线的敷设(详见测量书)(1)切线支距法:计算支距坐标(2)偏角法:交点偏角法
QZ点偏角法任意圆曲线点偏角法(3)全站仪放线:计算大地逐桩坐标1、任务
水平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路线中线各中桩高程进行测量,并沿线设置临时水准点,为路线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和施工提供高程资料。2、分工及工作内容:
1)、分工:水平组通常由6~8人组成,分基平和中平两个组。中平主要对各中桩进行水准测量,基平主要是设置临时水准点并进行交点高程测量。(四)水平组2、分工及工作内容:
2).工作内容:
①水准点的设置:
水准点采用国家级或假定水准点,并沿线联测形成闭和导线。水准点位置和数量可依据要求设置,并在水准点记录本上绘出草图、记录位置桩号,以便编制“水准点表”。
②基平测量:
利用水准仪,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平行测量,其闭和差应满足mm(l为单程水准路线长度,以公里计)或±mm(n为测站数)。
③中平测量:
采用水准仪单程进行,水准路线应起、闭于水准点,其限差为mm(l为单程水准路线长度,以公里计);中桩高程取位至厘米,其限差为±10cm,导线点检测限差为±5cm。(四)水平组4、步骤及要点
1).基平组主要工作是沿线设置水准点,并测出其高程,供中平和施工测量作依据,同时填写水准点表。
(1)水准点设置: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水准点布设时,应尽量靠近中线,以方便中线及施工测量。水准点应设在估计不被后期施工或行车所破坏,高程不变、不易风化的岩石或永久性建筑物基座等牢固凸出的地方。水准点布设间距:平原微丘区每隔1~2km设置一个,山岭重丘区每隔O.5~1km设置一个。另外应在路线起终点、太中桥桥位两岸、隧道进出口、垭口、大中桥人工构造物处增设水准点。
(四)水平组4、步骤及要点
1).基平组主要工作是沿线设置水准点,并测出其高程,供中平和施工测量作依据,同时填写水准点表。
(1)水准点设置:
(2)水准点观测及计算
2).中平测量主要是用基平布设的水准点,引测出各中桩的地面高程。
水准测量一般是以相邻两水准点为一测段,从一水准点开始,逐点观测每一中桩的地面高程,闭合于下一个水准点上。每一个测站上,除传递高程,观测转点外,应尽可能地多观测中桩。相邻两转点间所观测的中桩,称为中间点,读数称为中视读数。两相邻水准点间行成为附合水准路线。观测前应向中桩组抄一份中桩记录,以防漏测中桩。(四)水平组4、步骤及要点
2).中平测量主要是用基平布设的水准点,引测出各中桩的地面高程。
(1)观测(详见指导书)(四)水平组4、步骤及要点
2).中平测量主要是用基平布设的水准点,引测出各中桩的地面高程。(2)计算原理(详见指导书):中桩高程=水准点高程+a-c(四)水平组4、步骤及要点
3)、跨沟谷测量方法:当中桩测量到沟谷边缘时,转点直接打到对岸上,可不用经沟谷传递。对于沟谷中可打支线转点,观测中桩不进行闭合或附合。
(四)水平组4、步骤及要点
3)、跨沟谷测量方法:当中桩测量到沟谷边缘时,转点直接打到对岸上,可不用经沟谷传递。对于沟谷中可打支线转点,观测中桩不进行闭合或附合。
①沟内测量:
在测站I置仪后视ZDk前视ZDk+1,同时前视ZDA,置仪器于I后视ZDA,中视中桩读数;如测不完可前视ZDB,置仪于Ⅲ后视ZDB,观测中桩直到测完为止。
②沟外测量:
在测站Ⅳ置仪后视ZDk+1前视ZDk+2观测中桩,打转点直至附合水准点。此时应注意,为减小ZDk+1传递误差,使l1≈l4,12≈l3。
(四)水平组1、任务
横断组的主要任务是:在实地逐桩测量每个中桩在路线横向的地面起伏情况,并绘制横断面地面线,为路基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和施工放样提供资料。
2、分工及工作内容
1)、分工:
横断组一般由6~8人组成,其中拉尺2人,记录1人,绘图1人,司仪1人,跑点1人。
2)、工作内容:
①横断面方向的确定
②横断面测量③横断面图的点绘(五)横断组①横断面方向的确定:
直线段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直线段横断面方向与路线中线垂直,一般采用方向架测定。将方向架置于桩点上,方向架上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固定片,用其中一个瞄准该直线上任一中桩,另一个所指方向即为该桩点的横断面方向。(五)横断组①横断面方向的确定:
圆曲线段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等角原理欲测圆曲线上桩点的横断面方向,将求心方向架置于ZY(或YZ)点上,用固定片ab瞄准切线方向(如交点),则另一固定片cd所指方向即为ZY(或YZ)点的横断面方向。保持方向架不动,转动活动片ef瞄准
1点并将其固定。然后将方向架搬至1点,用固定片cd瞄准ZY(YZ)点,则活动片ef所指方向即为1点的横断面方向。
缓和曲线段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倍角原理,方法同上。(五)横断组3、步骤及要点
1).横断面方向的测定2).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应测出横断面特征变化点与中桩的高差和水平距离,具体测量方法因地形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方法:
(1)水准仪法:此法适用于平原微丘区地形比较平坦时采用。中桩水准尺读数为后视,其余特征点的水准尺读数为前视,后视减前视计算出得数全为特征点与中桩地面高差;用皮尺丈量特征点与中桩的累积距离。
(五)横断组3、步骤及要点
(2)抬杆法:此法适用于山岭重丘区地形变化较多的地点。抬杆法测量方法,无论特征点与中桩的高差还是水平距离全用花杆来测量,此法所测得高差或水平距离为相邻两点间的关系,在记录时应转化成累计距离与中桩的高差,也可直接记录但一定要注明
(五)横断组3、步骤及要点
⑶手水准法:此法原理与抬杆法相同,仅在测高差时用水平花杆测量,量距仍用皮尺,与抬杆法相比,此法精度较高,但不如抬杆法简便,一般多适用于横坡较缓的地段。(五)横断组3、步骤及要点
(4)花杆皮尺法:如下图,A、B、C、…为横断面方向上所选定的变坡点,将花杆立于A点,从中桩处地面将尺拉平量出至A点的距离,并测出皮尺截于花杆位置的高度,即A相对于中桩地面的高差。同法可测得A至B、B至C…的距离和高差,直至所需要的宽度为止。中桩一侧测完后再测另一测。其记录法见下表。此法适用于地形变化不太大的情况,用皮尺测水平距离,花杆测高差。
(五)横断组3、步骤及要点
(5)经纬仪法:此法适用于地形复杂、山坡较陡的地段。将经纬仪安置在中桩上,用视距法测出横断面方向各变坡点至中桩的水平距离和高差。(五)横断组3、步骤及要点
3).横断面记录:
距离和高差以中桩为“O”记录法(绝对记录法)
距离和高差以相邻变化点为“O”点记录法(相对记录法)(五)横断组3、步骤及要点
4)横断面绘制:
横断面图一般采用现场边测边绘制的方法,以便及时对横断面进行校核,也可采用野外测量室内绘制,但应注意中线左右侧与实测应一致,采用比例为1:200,根据填挖高度左右各绘制50~100m。在米厘纸上桩号应由下向上,由左向右绘制,适当标出地形,地物。对于特殊地形可采用直接测量绘图法,如下图:(五)横断组1、任务:
地质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路线测设和设计需求,对道路所经地区或取土位置的地质土质进行调查,为路基、路面及桥涵内业设计提供原始的数据资料。2、分工及工作内容1)分工;每调查小组以2~3人为宜,也可据实际情况确定。(六)地质组2、分工及工作内容
2).工作内容;①工程地质调查:包括路线、路基和路面三个方面,通过调查、观测和必要的勘探、试验进一步掌握与评价路线通过地带的工程地质情况,为正确确定路线位置、合理进行纵坡、路基、路面设计提供充分准确的工程地质依据。路线方面:·在工程地质复杂和工程艰巨地段,会同选线人员研究路线布设及所采取的工程措施;·调查沿线范围内的地貌单元和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岩性、植被、土壤种类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情况,并分段进行工程地质评价;·分段测绘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地质横断面,标明土、石分类界限,并划分土石等级;·调查气象、地震及施工、养护经验等资料;·编写道路地质说明书。(六)地质组2、分工及工作内容2)工作内容;①工程地质调查:包括路线、路基和路面三个方面,通过调查、观测和必要的勘探、试验进一步掌握与评价路线通过地带的工程地质情况,为正确确定路线位置、合理进行纵坡、路基、路面设计提供充分准确的工程地质依据。路基方面:·调查分析自然山坡或路基边坡的稳定情况,根据地质构造、岩性及风化破碎程度以及其他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提出路堑边坡坡度或防护加固措施;·路基坡面及支挡构造物调查,提出结构类型、基础埋置深度等意见;·路基土壤和排水条件调查,提出路基土壤分类和水文地带类型。(六)地质组2、分工及工作内容2)工作内容;①工程地质调查:包括路线、路基和路面三个方面,通过调查、观测和必要的勘探、试验进一步掌握与评价路线通过地带的工程地质情况,为正确确定路线位置、合理进行纵坡、路基、路面设计提供充分准确的工程地质依据。路面方面:
·收集有关气象资料、研究地貌条件,划定各路段的道路气候分区,并提出土基回弹模量建议值,供路面设计采用;
·调查当地常用路面结构类型和经验厚度。特殊不良地质地区:如黄土、盐渍土、沙漠、沼泽以及滑坡、岩溶、泥石流等的综合性地质调查与观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资料。(六)地质组2、分工及工作内容2)工作内容;②筑路材料料场调查:筑路材料质量、数量以及运距,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造价。进行筑路材料调查的任务就是根据适用、经济和就地取材的原则,对沿线料场的分布情况进行广泛调查,以探明数量、质量及开采条件,为施工提供符合要求的料场,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料场使用条件调查:主要对自开采加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勘探。以必要的取样试验决定料场的开采价值;料场开采条件调查:主要对矿层的产状条件、地质条件、开采季节、工作面大小、废土堆置场地等调查;运输条件调查:包括运输支线距离、修筑的难易、料场与路线的相对高差、运输方式、材料的埋藏条件等调查。(六)地质组3、步骤及要点道路工程地质勘测可以按如下过程进行:1)准备工作熟悉了解有关调查资料,配备必要的专业人员、工具仪器、记录本、表格等。2)调查测绘工程地质调查测绘,一般按沿线两侧作带状调查,但对不良地质地段以及复杂的地质地段应扩大调查范围,以提出完整可靠的地质资料。3)勘探勘探工作必须在调查测绘的基础上进行,应尽量采用综合勘探方法,互相验证,以提高勘探质量。4)试验试验项目应按工程种类及设计需要确定。试验工作应加强现场试验及原位测试,试样的取样应满足所作试验项目的要求,采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5)资料整理工程地质勘测的原始资料,应按有关规定填写,并进行复核与检查,有关图件、文字资料必须清晰正确,言简意明。(六)地质组1、任务桥涵组的主要任务是调查与收集沿线桥涵水文与地形地质资料,配合路线总体布设,进行实地勘测,提出桥涵和其他排水构造物的技术要求,研究决定桥涵位置、结构形式、孔径大小、进出水口形式以及上下游防护处理措施。2、分工及工作内容
1)分工:一般由6~8人构成。(七)桥涵组2、分工及工作内容2)工作内容:①小桥涵位置和类型的选定;②桥涵水文资料的调查,包括各种洪水位及频率、形态断面布设和测量、天然流速调查等;③小桥涵外业勘测,包括桥址测量、涵址测量;④桥涵地质调查;⑤原有桥涵改建调查,包括原有桥涵的形式、孔径、墩台和洞口类型、涵底比降、修建年月、使用历史、有无淤积及冲刷、历史洪水位、历年排水情况、汇水面积等。(七)桥涵组3、步骤与要点1)桥涵水文资料调查桥涵水文资料调查的目的,为确定设计流量和孔径提供资料,具体调查内容根据据文计算要求来确定。对于跨径以下的小涵洞,可不进行水文孔径计算,通过实地勘查,用目估法直接确定孔径。道路小桥涵常采用的水文计算方法有:(1)形态调查法:通过调查河槽形态与洪水位的方法取得河槽某一断面的泄水面积,平均流速及洪水出现频率等资料,据以确定设计流量。(2)径流形成法:通过降雨量确定设计流量。(3)直接类比法:是通过路线附近原有道路、铁路、水利工程等的原有小桥涵使用情况的调查,直接类比确定新建小桥涵的设计流量与孔径等。(七)、桥涵组3、步骤与要点
2)桥涵位置、形式的选定和测量(1)桥涵位置与形式的选定:小桥涵位置原则上应服从路线走向,位置通常是由选线组按最佳路线条件已大致确定:①原则:服从路线走向;全面综合考虑和比较,使全部工程量小,造价低,进口要顺,水流要稳,不发生斜流、旋涡等现象,以免冲毁洞口、堤坝或农田;保证农业灌溉,排洪等需要;②设置地点:天然河沟与路线相交;农田灌溉渠与路线相交以及其它设涵情况,路线通过较长的低洼地带及泥沼地带,天然积水洼地,过村镇排除地面汇流水,地下水或泉水穿过路基处。(2)桥址测量:桥址测量包括:①沿中线及上下游平行路线的纵断面测绘,些竖图的铡绘;②河床比降图的测绘;③桥址地形图的测绘。(3)涵址测量:涵址测量包括:①涵位中心纵断面测量;②涵底河沟横断面测量;③涵址平面示意图勾绘。(七)桥涵组3、步骤与要点3)桥涵地质调查小桥涵地质调查的目的在于摸清桥涵基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正确选定桥涵及附属工程的基础和尺寸、埋置深度提供有关资料。调查包括:基础地质土壤类别与特征、有无不良地质情况、土壤冻结深度及水文地质对桥涵基础与施工有无影响等。(七)桥涵组3、步骤与要点4)小桥涵资料整理:桥涵组应完成以下工作,在实习中可适当选择:①填写小桥涵野外资料调查记录本;填写原有桥涵资料调查记录本;②沿线汇水面积图及径流计算有关数据;③流量计算及孔径计算资料,④桥涵址纵断面、横断面、河床比降、形态断面和特征水位测量记录及制成的图表;⑤特殊情况桥涵地形图;⑥改移河道纵横断面及计算资料;⑦外业调查整编资料;⑧附属工程测量和调查的有关资料;⑨小桥涵现场布置简图;⑩小桥涵勘测说明书。(七)桥涵组1、任务内业组的任务是:沟通各个外业组的关系;对外业勘测各组的资料进行复查和汇总;有关勘测图表的绘制;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路线平纵横设计及所有设计图、表的绘制。2、分工及工作内容1)分工:
内业组一般由6~8人构成,其中2人负责收集外业资料,其他人员负责内业设计。
(八)内业组2、分工及工作内容2).工作内容:①向选线人员了解方案情况,掌握各路段的定线意图和布设情况以及测设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其中包括分段定线依据和技术指标,如路线走向、放坡坡度、路基填挖高程控制,以及平、纵、横线型配合要求和沿线人工构造物布设等。摸清底细后,据以检查实测结果与原意有无出入,以便更好的指导内业设计;②协助队长检查外业勘测质量,逐日复核外业交回的勘测资料和原始记录、及时发现错误并告知相关作业组及时重测或补测,主要包括:(八)内业组2、分工及工作内容2).工作内容:量角方面:复核转角、分角读数和视距计算、平曲线要素计算、导线磁方位角闭合差、重点桩固桩资料是否齐全;中桩方面:中线丈量精度、平曲线要素与测量记录是否一致、虚交计算是否准确、中桩桩号计算是否准确、弯道测设和加桩数据有无差错;水准测量方面:基平测量精度、中平是否闭合、有无漏测、记错或计算错误;横断面方面:核对横断面桩号与中桩记录是否符合,有无漏测、错测,横断面施测宽度是否够用、地物界限及标注是否清晰明确;地形方面:检查中线展绘有无错误,测图范围是否符合要求;图幅拼接是否连续;地形、地物测绘有无偏离和遗漏。(八)内业组2、分工及工作内容③完成平、纵、横设计及所有图表的填制,包括:路线平面图(示例如图);路线纵断面设计图;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一般设计图、特殊路基横断面图、典型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及土石方工程数量表;桥涵布设方案图;挡土墙及其他人工构造物设计图;路线交叉设计图;(八)内业组第五节公路设计文件的组成和内容
为了规范公路勘测技术,交通部根据公路勘测设计特点,制定了《公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对设计文件的编制、相关施工图表、施工组织计划和工程预算等提出详细设计说明及要求。设计文件报上级审批后交付施工单位作为指导工程施工的依据。一、初步设计的组成与内容初步设计由说明书、设计图表、施工方案及设计概算四部分组成,有关勘测记录、测量诸表、土壤、地质、材料、水文调查试验资料、设计计算资料等均不附在文件中。1.说明书(1)概述:任务依据,测设经过等情况;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说明;路线在政治、国防、经济方面的意义及在交通网中的作用;路线走向、主要控制点、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及经济状况;当地筑路材料及外运和调拨材料的说明;省、市、自治区、军区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公路用地、与其他基建工程的配合,综合利用协议情况。(2)路线: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路线比选情况及比较方案的论证,并附比较方案表;战备要求、农田水利、节约用地及综合利用情况;施工图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和注意事项。(3)路基路面:一般路基及通过特殊地区路基的设计原则;贯彻就地取材原则的说明;路面设计原则和依据;结构类型比选情况及采用新结构、新材料的说明;施工图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和注意事项。(4)桥涵:桥涵标准及沿线桥涵分布情况;小桥涵结构类型的选择情况及漫水桥、过水路面的设计理由;贯彻战备要求,综合利用,就地取材,支援农业的措施;大桥、复杂中桥应逐桥说明河流、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桥位方案比选,采用先进技术,施工方案及造价等;一般中桥可参照对大桥、复杂中桥的要求简要说明或列表说明;施工图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和注意事项。(5)隧道及沿线设施:隧道、悬出路台等应逐一说明其设计原则、设置理由、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净空标准及结构类型等;沿线设施应分别说明其设计原则、设置理由、技术标准及结构类型等;采用先进技术的说明;施工图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和注意事项。(6)施工方案:编制概况;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说明;施工力量的安排和施工机构的组织、施工期限和施工方法;主要工程、控制工期的工程以及特殊地区工程的施工措施;劳动力的来源,主要材料、机具的供应、临时工程的安排;施工图阶段应注意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7)设计概算:编制原则及依据,编制范围;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说明;临时工程费及其他有关费率的设计原则的说明;施工图阶段应解决的问题和注意事项。附件:批准的计划任务书,有关指示、协议和纪要等抄件。(8)路线平纵断面缩图。平面缩图应示出路线走向、比较方案、控制点、地形、主要河流、重要城镇、居民点、工矿区及与其他交通路线的关系等,以及大桥、隧道位置示意图。一般采用1:50000~1:200000比例尺;纵断缩图应示出主要地名、垭口、河流。高程以及大中桥、隧道的位置,并分段扼要说明土壤的地质情况。比例1:50000~1:200000。在平纵面缩图内应附路线地理位置示意图,绘出路线在交通网系中的关系以及沿线重要工矿区和主要城镇的概略位置。(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设计图表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图;用地数量表,包括水田、旱地、菜地、果园、经济林等;地质不良地段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表;路基排水及防护工程表;路面表;路面结构比较方案图;桥梁图;大中桥设计图;涵洞表;隧道表及布置图;沿线设施表;自采材料供应示意图。3.施工方案(1)工程概略进度图,根据劳动力、方法进行概略安排。(2)人工、主要材料及机具安排表。4.设计概算总概算表;人工、主要材料及机具数量表;概算单价汇总表;分项工程概算表。二、施工图的组成与内容1.总说明1)总说明(1)扼要说明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2)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等情况。(3)路线的起讫点、全长、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及工程概况等。(4)初步设计审批意见执行情况,对初步设计所决定的原则如有重大变更时,说明其变更情况。(5)与有关部门协商情况。附件;初步设计审批意见,有关指示、协议和纪要等文件。2)路线平纵面缩图。与初步设计要求相同,但路线地理位置示意图及路线比较方案可以不绘。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路线
1)说明(1)初步设计审批意见执行情况。(2)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说明。(3)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的说明。(4)施工注意事项
2)路线平面图。比例尺用1:2000~1:5000或1:10000。图中示出地形、地物、路线位置、里程及百米桩、断链、水准点和大中桥、隧道位置以及省、市、自治区、县分界线,并列表示出平曲线要素;
3)用地造田及青苗补偿表。
4)拆迁建筑物表,包括输油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租赁购买合同:办公设备租赁与购买2篇
- 2024年中考英语复习冲刺过关专题08 阅读表达(阅读回答问题)(原卷版)
- 开题报告:中德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比较研究
- 2024届宁波市第七中学高考数学试题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四)
- 医院培训课件:《营养APP在肿瘤患者营养管理中的运用》
- 《货物运输实务》课件 11.3车辆运行组织方式
- 开题报告: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 开题报告:新时代国家课程治理体制研究
- 《专利写作教程》课件
- 《料工艺培训》课件
-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
- 车辆出入库管理plc设计
- HIS数据结构手册
-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大族激光切割机说明书【完整版】
- 初中《阳光学业评价》英语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 2023年公安执法-民警法律素质能力测试习考试历年真题黑钻拔高带答案拔高
- CLSIM100-S24英文版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第二十四版资料增刊
- 幼儿园常规教研工作计划PPT模板下载
- 奇瑞汽车后悬架系统碰撞建模指南V
- 幼儿园园长培训论文范文(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