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词七首》 课件_第1页
高二语文《词七首》 课件_第2页
高二语文《词七首》 课件_第3页
高二语文《词七首》 课件_第4页
高二语文《词七首》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七首关于词的文体知识词是韵文文体之一,它萌芽于隋唐,兴于晚唐五代,极盛于宋。词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所以又被称为曲词、曲子词、乐府、歌曲、乐章、琴趣等;后逐渐与音乐分离路,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被称作诗余;因其句式长短不齐,故也称长短句。关于词的文体知识由于词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属于某种词调。每种词调有一个名称(如《西江月》《清平乐》等),这个名称就叫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常见的词牌名有:鹧鸪天、踏莎行、相见欢、满江红、摸鱼儿、西江月、卜算子、南歌子、水龙吟、水调歌头、扬州慢、声声慢、浣溪沙、苏幕遮、菩萨蛮、念奴娇、虞美人、浪淘沙、如梦令、八声甘州、雨霖铃、永遇乐、沁园春……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关于词的文体知识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录》)虞美人李煜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后世称其为李后主。宋兵破金陵,李煜出降,被囚汴京,“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他在被俘两年后写了《虞美人》一词,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伎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赐酒将他毒死。关于作者失败的君王李煜的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柔靡。

后期则抒写一个亡国之君独特的生活与感受,抒发了深沉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形象鲜明,语言清丽,意境阔大,有大家气概,开后世豪放派之先。“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王国维《人间词话》)关于作者杰出的词人词中一共有几问?如何作答?何时了知多少几多愁(苍天)(人生)(君)又东风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应犹在朱颜改难言之痛问答对“往事”具体指是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富贵尊荣?欢乐生活?人的尊严?生命安全?……可能是可能是还可能是在前六句中,那个词可作为全词的“诗眼”?(只是朱颜改)改发生了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一国之君→阶下之囚)、人的感受(安富尊荣→忍辱蒙羞)。词的末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设问夸张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仿佛词人面向浩荡东流的长江,自问自答,思乡之愁、亡国之恨正像春天那滚滚江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断。作者别具匠心的从正面用波涛滚滚的江流比喻他无穷无尽的哀愁,生动、贴切,不仅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而且表现了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词的末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一个处于他人刀俎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的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词充满了悲恨激越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此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不朽的篇章。“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法·缪塞)实:春花秋月“何时了”虚:回忆往事“知多少”实:登楼远望“又东风”虚:回忆往事“不堪回首”虚:雕栏玉砌“应犹在”物在人非“朱颜改”问:愁思如水“向东流”韶光易逝时光消逝亡国之恨故国凄凉物是人非悲恨悲恨愁上阕下阕结构图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翻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4.愁情不断如春水。(寇准)5.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8.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9.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其他写“愁”的名句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时值深秋,暮色苍茫,你送我到长亭,骤雨刚刚停歇,寒蝉发出凄凄悲鸣。在都城门外设宴饯别,却因将要分别没有了情绪;多想再留恋一会,船夫却催着出发。词意疏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握着手泪眼相互凝视,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一句也说不出。想到这一别越去越远,千里烟波之上,暮霭低沉,楚地的天空辽阔无边。词意疏通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离别以后虽然还会有良辰好景,却无人共赏,等同虚设。离别了恋人,纵然有万千深情蜜意,又能向谁来倾吐呢?词意疏通寒蝉长亭骤雨帐饮无绪泪眼相看——难分难舍千里烟波楚天辽阔——惆怅伤感——环境悲凉离别难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融情入景虚实相生)结构梳理夹岸杨柳晓风残月——酒醒伤情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惨不成欢思念苦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以情带景情景交融)伤离别甚于常情——愁意浓浓全词情感:缠绵哀怨、伤感低沉结构梳理1、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哪些句子抒写了作者的感情?3、怎样理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思考与讨论▲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交代离别的节令、时间、地点、气候,烘托悲苦凄凉气氛,更主要是表达作者不想走而又不得不走的内心痛苦。借浩渺的暮霭来表现黯淡的离愁。前途茫然,心中无限悲戚。酒醒时分,柳枝徐徐飘拂,一弯残月映衬。增添了凄清、伤感的情调。景物描写及作用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直接抒情的句子名句欣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惆怅晓莺残月(韦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原为西南风,长逝人君还

(曹植)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酒醒”之后。△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李清照)名句欣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情景相生,反映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抑郁不满的心情。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自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抒情尽管真实,而情调未免凄怆;对现实尽管忧愤,而意志未免消沉,这是受时代局限的反映。小结歌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张籍《蓟北旅思》)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晁补之《忆少年》)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课外扩展:情景交融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维《芙蓉楼送辛渐》)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昌龄《送魏二》)课外扩展:情景交融悲莫悲兮生别离。

(屈原《九歌•少司命》)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课外扩展:离愁别绪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柳永词欣赏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词欣赏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八声甘州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

作品集有《东坡乐府》与《东坡七集》。散文有《前赤壁赋》《石钟山记》等名篇。一门三父子,皆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散文——诗——词——书画——“苏黄”“苏辛”“宋四家”才华横溢的苏轼“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的代表词人。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与黄庭坚都是宋诗的代表性诗人。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为团练副使。本词即写于这一时期。写作背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配乐朗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豪杰上阕周瑜自己景物下阕联想联想上阕的景物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思考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眼前的大好河山描绘得宏伟、壮阔、气势磅礴。作用:

①渲染气氛,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

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思考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作者为什么思慕周瑜?周瑜苏轼年龄24岁47岁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渴望自己能象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一展宏图。卷怀古人拍穿咏赤壁多早生华发功业无成人生如梦抒感慨豪杰上阕周瑜自己下阕景物大江乱石惊涛巨浪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去雄姿英发儒雅从容功业早成对比抒情仰慕英雄壮志难酬艺术技巧:1、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2、烘托和对比。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俞文豹)豪放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词欣赏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词欣赏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词欣赏“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相传这天夜晚(阴历七月初七)是分居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个以来就流传着的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留下了许多长诵不衰的绝唱。七夕会秦观鹊桥仙(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渲染气氛。

“纤云弄巧”,显示出织女的手艺精巧无比,云也似乎为这对爱侣的团聚而高兴。“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也在为他们传情递意而奔忙。这两句写云、写星星,都具有人的情意,“化景物为情思”。赏析—上片银汉迢迢暗度:渡河赴会,推进情节。“迢迢”写银河的辽阔,相距之远,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突出了相思之苦。“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千里迢迢来相会,那深情挚意真象长河秋水源远流长啊!《古诗十九首》:“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赏析—上片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用金风玉露映衬这次珍贵的相会,显示出这对爱侣心灵的高尚纯洁。李商隐《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是金风玉露时。”赏析—上片赏析—下片

下片写依依惜别之情。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柔情似水”,写二人缠绵痴情,“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佳期如梦”,既写相聚短暂,也揭示了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复杂心境。忍顾鹊桥归路:

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忍顾鹊桥”,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赏析—下片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对牛郎织女的深情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是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相呼应。这种正确的恋爱观及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明代沈际飞:“(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朽腐为神奇!”赏析—下片1、借神话故事,抒人间之情,成为千古抒情绝唱。2、悲中有乐,乐中有悲,起伏跌宕。3、写景、抒情、议论结合,融情于景,叙议相间。艺术特色声声慢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遂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境遇孤苦。前期词多写悠闲生活,清丽婉转;后期词多叹悲惨身世,沉哀凄苦,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外部环境冷清内心空冷以情入手凄凄惨惨戚戚罗大经:“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息:保养休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点明时间:秋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几道《思远人》:“飞云过尽,旧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旧时相识思念之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有甚可摘?有谁共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怎生:怎样守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秦观《鹧鸪天》)孤独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情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

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愁愁愁愁愁主题歌曲欣赏《声声慢》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词欣赏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一剪梅李清照词欣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南宋词人。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1岁时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后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等地安抚史。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多次进谏均未被采纳。他在各地任上认真除弊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到革职,曾长期闲居江西上饶一带。光复的大志雄才不得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辛词今存629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辛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①其主调是爱国词作,意境深远,用典颇多,风格豪放悲壮,情辞慷慨,爱憎分明,艺术感染力很强。②写闲适生活的词,数量最多,往往于闲适中流露出报国无路,无可奈何的情绪。③写农村生活的词清新淳朴,语言浅近。有《稼轩长短句》。作者简介1203年,64岁的辛弃疾在被迫退居江西乡间十多年后,被权贵韩侂胄当作号召北伐的旗帜而起用,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任镇江知府。当时镇江已是抗敌前线,辛弃疾努力作北伐的准备。并对宋宁宗和韩侂胄提出不少建议,反而引起这些统治者的不满,后来索性把他调离镇江,不许他参加北伐大计。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再次落空。写作背景朗读欣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1)千古江山(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金戈铁马(4)元嘉草草(5)赢得仓皇北顾(6)可堪回首久远的年代英雄业绩精锐部队草率落得不堪,哪堪疏通词句把下列句子中颠倒的次序倒过来:(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犹记四十三年,望中扬州路烽火。疏通词句在京口北固亭,词人想到了哪些人?孙仲谋刘裕舞榭歌台风流业绩元嘉草草仓皇北顾刘义隆拓跋焘金戈铁马万里如虎佛狸祠下神鸦社鼓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片下片多用典故,表达情绪。整体感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用孙权典“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词中用典(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千古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深恨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既慨叹昔日繁华景象和英雄人物,都已随着时光而去;更指英雄人物及其业绩也随着时光而消逝。江山本应英雄辈出,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抒发了对屈辱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语句分析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刘裕典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向往英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词中用典(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表明刘裕出身寒微,突出他以寒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含有讽刺南宋朱紫权贵失地误国的意思。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更表现出他灭南燕、平后秦,所向无敌的气势声威。这些和南宋统治者的屈辱苟安构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不满庸懦统治者的感情。

语句分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背景:宋宁宗继位(1200年)后,韩侂胄受到重用,他很想有一番作为,政治上打击投降势力,启用主战派,当时,朝野上下笼罩在一片北伐的气氛中。但军事上的准备显然不足,特别是缺乏将领,此时已经65岁的辛弃疾看得十分清楚,虽然自己表面上得到韩侂胄的重用,调防京口,但韩并未充分相信自己。用刘义隆草率北伐遭惨败的典故词中用典(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用刘义隆草率北伐遭惨败的典故词中用典(3)借古讽今,旨在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伐金,必须做好准备。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的草率北伐失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由怀古转而伤今。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感慨!语句分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在被金国占领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更添悲叹。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用拓跋焘典词中用典(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典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词中用典(5)孙仲谋刘裕舞榭歌台风流业绩元嘉草草仓皇北顾刘义隆拓跋焘金戈铁马万里如虎佛狸祠下神鸦社鼓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景仰之情)(赞叹之情)(警告当局)(怒斥偏安)(壮志未已)借古讽今上片下片全词结构手法:1、大量用典,借古讽今2、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风格:豪放悲壮、慷慨愤世写作特色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词人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他胸中的忧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报国无门之愁。辛词赏析辛词赏析扬州慢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常作达官贵人座上客。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他讲究音律和锤炼字句,其作品精工典雅,意蕴谐婉,但也有用典过多、词意幽晦等特点。除了词以外,他还留下了十七首当时用于演奏的古乐谱,对研究唐宋音乐极有价值。有《白石道人诗集》。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邗沟、广陵、江都、芜城、维扬等名称。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自然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二”之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