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措施1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措施1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2022/11/1722一、什么是心理危机2022/1
二、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心理危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心理危机?
谈到心理危机,我们很容易想到这是一件坏事,就用负面的眼光来看待,其实不然。心理危机意味着危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心理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包括杀人和自杀。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危机面临者寻求帮助。如果危机面临者能够利用这一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够帮助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心理危机孕育着成长和变化的机缘。在伴随心理危机的不平衡中,焦虑情绪总是存在的,这种情绪导致的不舒服为成长和变化提供了动力。在很多情况下,个体只有在焦虑达到极限以后,才会承认他们对问题已经失去了控制。2022/11/1733二、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心理危机,我们应该
三、心理危机主要有哪几类?
1、发展性危机是指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常心理反应。比如,高考、就业、结婚等都可能导致发展性危机。
2、境遇性危机是指遇到了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危及生存的事件,因此造成了心理失衡、及至解体的状态。比如,交通意外、遭遇绑架、失恋等。新生适应、考试不及格、失恋、不能正常毕业、家庭困难(经济、情感、健康)问题等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事件。2022/11/1744三、心理危机主要有哪几类?2022/1
四、如何评估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
对当事人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主要通过晤谈掌握情况。一般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功能入手。比如,了解当事人对危机的认识、解释,把握其某些不合理或模糊的想法;了解当事人是否表现出过度的情绪化和失控,或严重的退缩和孤立,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是否与危机环境协调一致,是否出现情感否认或回避现象。注意观察每个人的表现,形成初步判断。尤其对沉默不语、精神恍惚的人要重点观察,掌握其情绪行为表现的异常特征。2022/11/1755四、如何评估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2022/11/
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筛选分类。通常相关人员的表现有三类:A类影响程度较轻,该类人自身心理免疫系统强,其情绪承受力和应付能力都比较好,具备独立化解心理危机的能力。此类人可建议休整数日,不做后续辅导,数周后随访。B类影响程度较重,情绪反应较为激烈,情绪、行为尚在可控范围之内;此类人员建议休假调整,并实施短期内心理危机干预,安排适当心理康复训练,定期随访。C类影响程度严重,该类人群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人员,他们在此事件中,心理受到巨大的冲击,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显著,无法独立应付,极有可能病情迁延,转为慢性或复发性心理疾病。这类人群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干预,通过系统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消除无助感和绝望感,重新确立新的应对模式,以摆脱目前的危机。2022/11/1766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筛选分类。通常相关人员
五、如何帮助危机者走出困境?
帮助危机者走出困境的三大技术包括:
1、建立良好关系的技术获得信任建立和保持治疗师和处于危机者双方的良好沟通和相互信任,有利于当事者恢复自信和减少对生活的绝望,保持心理稳定和有条不紊的生活,以及改善人际关系。
2022/11/1777五、如何帮助危机者走出困境?2
2、支持技术:稳定情绪
给予精神支持,而不是支持当事者的错误观点或行为。这类技术的应用旨在尽可能地解决目前的危机,使当事者的情绪得以稳定,可以应用暗示、保证、疏泄、环境改变、镇静药物等方法,如果有必要,可考虑短期的住院治疗。有关指导、解释、说服主要应集中在放弃自杀的观念上,而不是对自杀原因的反复评价和解释。同时,在干预过程中须注意,不应带有教育的目的,教育虽说是干预者的任务,但应是危机解除和康复过程中的工作重点。
2022/11/17882、支持技术:稳定情绪202
3、干预技术:问题解决、促进行动
干预的基本策略为:(1)主动倾听并热情关注,给予心理上支持;(2)提供疏泄机会,鼓励当事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3)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当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他人的情感,树立自信;(4)给予希望和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心境;(5)培养兴趣、鼓励积极参与有关的社交活动;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心理隔离。2022/11/17993、干预技术:问题解决、促进
六、哪些人自杀危险性高?
1、父母有暴力倾向很多青少年自杀者是来自有暴力倾向的家庭,其父母教养子女模式较苛刻,常用暴力的管教方法,儿女幼小时常受虐待。
2、家庭出现危机自杀者的家庭出现危机,这危机虽然不以自杀者为中心,却会影响全家。例如:兄弟姊妹中有人患病,令父母全神贯注病者身上,因而减少对自杀者的责任及关怀。2022/11/171010六、哪些人自杀危险性高?2022/
3、出现抑郁情绪
大部分企图自杀者因危机的出现而变得抑郁,但亦有情绪显得甚为激动或敌对的时候。在自杀前,他们对现况一般都感到无助,对危机的解决认为无望。
4、侵犯或冲突自杀者感到被侵犯或有一个无法解决的冲突。例如:自杀者成绩平凡,但家长坚持要老师安排转读名校;自杀者虽然极喜欢就读原校,但转校的决定无法改变。2022/11/1711113、出现抑郁情绪2022/11/
5、外控个性
学者曾对一百个自杀及非自杀儿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自杀性儿童除了对将来没有期望外,他们的外控个性亦是显着高于非自杀儿童。自杀危险度高的儿童相信一切事物成败都是受外在力量(如:家人、师长、运气)所控制,所以他们便不会设法去克服面对的困难。2022/11/1712125、外控个性2022/11/10
6、解决困难能力较弱
很多研究显示自杀者解决问题的能力颇弱,甚至较其它精神病人更差。这现象在幼童、青少年及成人中均有发现。相对于正常组别,自杀危险度高的儿童在面对困难时,不但未能思考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对他人的建议,却诸多挑剔及不满。自杀危险度高的儿童,在处理问题时一成不变,缺弹性,较倾向孤立自己,或以药物及毒品麻醉逃避。2022/11/1713136、解决困难能力较弱2
7、个性冲动
绝大部分青少年自杀均属于一时鲁莽的行为。学者认为青少年企图自杀者的个性多属十分冲动,他们自制力甚低,其自杀多未经慎密考虑而决定。这种个性可能受家庭内处理冲突的方法所影响。2022/11/1714147、个性冲动
8、学业欠佳
自杀者很多因家庭及情绪等问题而无心学习,就业情况也甚差,而且有颇多滥用药物或毒品者。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学业成绩欠佳或失业与自杀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学童的学业成绩或就业情况,只是反映学童的个人性格、成长状况及家庭成员的亲密和互相支持程度。若家庭内关系欠佳及个人性格成长受阻,学童的学习或以后的就业也自然出现问题,最后亦可能因某一次较严重危机的出现而导致自杀。2022/11/1715158、学业欠佳2022/11/101515
七、自杀有什么征兆?
对于大多数经受心理的巨大痛苦而想自杀的人来说,自杀前常常会出现以下的一些迹象:
1、言语上的征兆(1)直接对人说:“我想死。”“我不想活了。”(2)间接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我再也受不了了。”“我的生活毫无意义。”(3)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4)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5)流露出无望或无助的心情(6)突然与亲友告别(7)谈论一些易获得的自杀工具2022/11/171616七、自杀有什么征兆?2022/11/101616
2、行为上的征兆(1)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出现很危险的行为)(2)抑郁的表现(3)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4)频繁出现意外事故(5)饮酒或吸毒的量增加2022/11/1717172、行为上的征兆2022/11/101717
八、如何识别在压力下可能自杀的学生?以下情况是心理压力超过应对能力的征兆,存在的越多或是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需要帮助。1、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无价值中;2、易激惹,过分依赖,持续不断的悲伤或焦虑,常常流泪;3、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4、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2022/11/171818八、如何识别在压力下可能自杀的学生?202
5、酒精或毒品的使用量增加;6、行为紊乱或古怪;7、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减,过度疲劳,体质或个人状况下降;8、作文或其他发挥想象力的作品所透露出的主题为无望、脱离社会、愤怒、绝望、自杀或者死亡;9、任何书面或口头表达的内容像是在临终告别或透露出自杀的倾向,如“我会离开很长一段时间……”;10、出现自伤或自杀行为。2022/11/1719192022/11/101919
九、怎样和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谈话?
1、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2、让他们倾诉自己的感情3、认可他们表露的情感,不要进行批评,也不要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4、询问他们是否想自杀:“在你痛苦、绝望的时候想到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吗?”(注:询问一个人有无自杀念头不但不会引起自杀,反而可以拯救生命)2022/11/172020九、怎样和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谈话?2022/11/
5、不要轻视,他们说自杀时应认真对待6、如他们要你对其想自杀的事情予以保密时,不要答应7、让他们相信可以获得所有的帮助,并鼓励他们寻求这些帮助8、说服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承担帮助他们的责任9、如果认为他们当时自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陪同他们去心理咨询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10、对刚刚出现自杀行为(服毒、割腕等)的人,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进行抢救。2022/11/1721215、不要轻视,他们说自杀时应认真对待2022/11/
十、如何关怀遭遇灾难后的人?
人生无常,一些人会遭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灾难发生后,对于当事人的关怀接纳对他们来说十分必要。有效的关怀必须具备以下的要素:“温水、面纸、陪伴、大耳朵小嘴巴、说停就停”。1、无言的陪伴是恐惧者最重要的药方。很多人以为帮助别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以使他觉得好一点,但根据心理大师所说,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其实大部分是为了减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对他们而然,无言的陪伴产生极大的安抚作用。2022/11/172222十、如何关怀遭遇灾难后的人?2022/11/102、递上一杯温水。心理治疗大师面对个案叙述痛苦时候,曾说一杯温水胜于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3、送上一张面纸。对于哭诉者,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这只是你害怕别人哭泣为自己说的话,假如你能够按住自己内心的恐惧,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刺痛便得疏解。4、多听少说。打开你的耳朵,闭起你的嘴巴,聆听他说!5、不要逼他说。他不想说就让他停在那里,受苦的人承受不起别人的推逼他。2022/11/1723232、递上一杯温水。心理治疗大师面对个案叙述痛苦时候,
十一、对自杀问题的错误看法主要有哪些?人们对自杀这种行为所持的态度和认识差别很大。其中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若不加以纠正,对自杀预防不利。
1、自杀无规律可寻:自杀事件常常带有突发性,一旦发生,周围的人常感意外诧异。其实大部分自杀者都曾有过明显的直接或间接的求助信息。他们在决定自杀前会因为内心的痛苦和犹豫而发出种种信号。
2、宣称自杀的人不会自杀:当有些人向他人透露自己会自杀,尤其当用语带有恐吓成份时,他人以为他不过是说说而已,真正想死的人是不会把自己打算告诉别人的。研究表明,5O%的自杀企图者在自杀前曾向他人谈论过自杀,这种人很可能会有自杀的举动,必须高度重视。
2022/11/172424十一、对自杀问题的错误看法主要有哪些?
3、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很多人以为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但是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30%~5O%的成年人都曾有过一次或多次自杀念头。对于性格健康,家庭关系好的人,自杀意念可能只是一闪而过,很少发展为真正的自杀行动;而性格或精神卫生状况存在问题的人在缺乏社会支持时,自杀念头有可能转变为自杀的行为。
4、所有自杀的人都是精神异常者:有人认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自杀。但事实证明,自杀的人大多不是精神病人,只有2O%的自杀者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大多数自杀者是正常人。
2022/11/1725253、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很多人以
5、自杀危机改善后就不会再有问题:有自杀企图的人经过危机干预状态改善后,情绪会好转。周围的人常常会误以为自杀危险性减低了,而放松防范措施。自杀危机改善后,至少在3个月内还有再度自杀的可能,尤其是抑郁病人在症状好转时最有危险性。6、对有自杀危险的人不能提及自杀:很多人担心,对那些有情绪困扰的人,有自杀意念的人,主“动谈及自杀全加重他们的自杀动机;实际上受自杀困扰的人往往愿意别人与他倾谈,听他述说对自杀的感受,如果故意避开不谈,反而会因被困扰的情绪无从分解而加重情绪问题。7、学业问题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不少人认为青少年正处在求学阶段。学业问题的困扰是导致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但学者们研究发现,5O%以上青少年自杀者的自杀原因涉及与父母的关系,其次是男女感情,然后是学校问题。2022/11/1726265、自杀危机改善后就不会再有问题:有自杀企图的人
十二、教师在危机干预中的职责是什么?
1、善于发现学生已出现或潜在的问题;2.重视所发现的问题;3.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4.能主动的协助处理。2022/11/1727272022/11/102727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措施28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措施1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2022/11/172929一、什么是心理危机2022/1
二、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心理危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心理危机?
谈到心理危机,我们很容易想到这是一件坏事,就用负面的眼光来看待,其实不然。心理危机意味着危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心理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包括杀人和自杀。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危机面临者寻求帮助。如果危机面临者能够利用这一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够帮助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心理危机孕育着成长和变化的机缘。在伴随心理危机的不平衡中,焦虑情绪总是存在的,这种情绪导致的不舒服为成长和变化提供了动力。在很多情况下,个体只有在焦虑达到极限以后,才会承认他们对问题已经失去了控制。2022/11/173030二、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心理危机,我们应该
三、心理危机主要有哪几类?
1、发展性危机是指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常心理反应。比如,高考、就业、结婚等都可能导致发展性危机。
2、境遇性危机是指遇到了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危及生存的事件,因此造成了心理失衡、及至解体的状态。比如,交通意外、遭遇绑架、失恋等。新生适应、考试不及格、失恋、不能正常毕业、家庭困难(经济、情感、健康)问题等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事件。2022/11/173131三、心理危机主要有哪几类?2022/1
四、如何评估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
对当事人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主要通过晤谈掌握情况。一般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功能入手。比如,了解当事人对危机的认识、解释,把握其某些不合理或模糊的想法;了解当事人是否表现出过度的情绪化和失控,或严重的退缩和孤立,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是否与危机环境协调一致,是否出现情感否认或回避现象。注意观察每个人的表现,形成初步判断。尤其对沉默不语、精神恍惚的人要重点观察,掌握其情绪行为表现的异常特征。2022/11/173232四、如何评估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2022/11/
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筛选分类。通常相关人员的表现有三类:A类影响程度较轻,该类人自身心理免疫系统强,其情绪承受力和应付能力都比较好,具备独立化解心理危机的能力。此类人可建议休整数日,不做后续辅导,数周后随访。B类影响程度较重,情绪反应较为激烈,情绪、行为尚在可控范围之内;此类人员建议休假调整,并实施短期内心理危机干预,安排适当心理康复训练,定期随访。C类影响程度严重,该类人群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人员,他们在此事件中,心理受到巨大的冲击,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显著,无法独立应付,极有可能病情迁延,转为慢性或复发性心理疾病。这类人群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干预,通过系统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消除无助感和绝望感,重新确立新的应对模式,以摆脱目前的危机。2022/11/173333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筛选分类。通常相关人员
五、如何帮助危机者走出困境?
帮助危机者走出困境的三大技术包括:
1、建立良好关系的技术获得信任建立和保持治疗师和处于危机者双方的良好沟通和相互信任,有利于当事者恢复自信和减少对生活的绝望,保持心理稳定和有条不紊的生活,以及改善人际关系。
2022/11/173434五、如何帮助危机者走出困境?2
2、支持技术:稳定情绪
给予精神支持,而不是支持当事者的错误观点或行为。这类技术的应用旨在尽可能地解决目前的危机,使当事者的情绪得以稳定,可以应用暗示、保证、疏泄、环境改变、镇静药物等方法,如果有必要,可考虑短期的住院治疗。有关指导、解释、说服主要应集中在放弃自杀的观念上,而不是对自杀原因的反复评价和解释。同时,在干预过程中须注意,不应带有教育的目的,教育虽说是干预者的任务,但应是危机解除和康复过程中的工作重点。
2022/11/1735352、支持技术:稳定情绪202
3、干预技术:问题解决、促进行动
干预的基本策略为:(1)主动倾听并热情关注,给予心理上支持;(2)提供疏泄机会,鼓励当事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3)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当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他人的情感,树立自信;(4)给予希望和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心境;(5)培养兴趣、鼓励积极参与有关的社交活动;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心理隔离。2022/11/1736363、干预技术:问题解决、促进
六、哪些人自杀危险性高?
1、父母有暴力倾向很多青少年自杀者是来自有暴力倾向的家庭,其父母教养子女模式较苛刻,常用暴力的管教方法,儿女幼小时常受虐待。
2、家庭出现危机自杀者的家庭出现危机,这危机虽然不以自杀者为中心,却会影响全家。例如:兄弟姊妹中有人患病,令父母全神贯注病者身上,因而减少对自杀者的责任及关怀。2022/11/173737六、哪些人自杀危险性高?2022/
3、出现抑郁情绪
大部分企图自杀者因危机的出现而变得抑郁,但亦有情绪显得甚为激动或敌对的时候。在自杀前,他们对现况一般都感到无助,对危机的解决认为无望。
4、侵犯或冲突自杀者感到被侵犯或有一个无法解决的冲突。例如:自杀者成绩平凡,但家长坚持要老师安排转读名校;自杀者虽然极喜欢就读原校,但转校的决定无法改变。2022/11/1738383、出现抑郁情绪2022/11/
5、外控个性
学者曾对一百个自杀及非自杀儿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自杀性儿童除了对将来没有期望外,他们的外控个性亦是显着高于非自杀儿童。自杀危险度高的儿童相信一切事物成败都是受外在力量(如:家人、师长、运气)所控制,所以他们便不会设法去克服面对的困难。2022/11/1739395、外控个性2022/11/10
6、解决困难能力较弱
很多研究显示自杀者解决问题的能力颇弱,甚至较其它精神病人更差。这现象在幼童、青少年及成人中均有发现。相对于正常组别,自杀危险度高的儿童在面对困难时,不但未能思考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对他人的建议,却诸多挑剔及不满。自杀危险度高的儿童,在处理问题时一成不变,缺弹性,较倾向孤立自己,或以药物及毒品麻醉逃避。2022/11/1740406、解决困难能力较弱2
7、个性冲动
绝大部分青少年自杀均属于一时鲁莽的行为。学者认为青少年企图自杀者的个性多属十分冲动,他们自制力甚低,其自杀多未经慎密考虑而决定。这种个性可能受家庭内处理冲突的方法所影响。2022/11/1741417、个性冲动
8、学业欠佳
自杀者很多因家庭及情绪等问题而无心学习,就业情况也甚差,而且有颇多滥用药物或毒品者。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学业成绩欠佳或失业与自杀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学童的学业成绩或就业情况,只是反映学童的个人性格、成长状况及家庭成员的亲密和互相支持程度。若家庭内关系欠佳及个人性格成长受阻,学童的学习或以后的就业也自然出现问题,最后亦可能因某一次较严重危机的出现而导致自杀。2022/11/1742428、学业欠佳2022/11/101515
七、自杀有什么征兆?
对于大多数经受心理的巨大痛苦而想自杀的人来说,自杀前常常会出现以下的一些迹象:
1、言语上的征兆(1)直接对人说:“我想死。”“我不想活了。”(2)间接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我再也受不了了。”“我的生活毫无意义。”(3)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4)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5)流露出无望或无助的心情(6)突然与亲友告别(7)谈论一些易获得的自杀工具2022/11/174343七、自杀有什么征兆?2022/11/101616
2、行为上的征兆(1)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出现很危险的行为)(2)抑郁的表现(3)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4)频繁出现意外事故(5)饮酒或吸毒的量增加2022/11/1744442、行为上的征兆2022/11/101717
八、如何识别在压力下可能自杀的学生?以下情况是心理压力超过应对能力的征兆,存在的越多或是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需要帮助。1、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无价值中;2、易激惹,过分依赖,持续不断的悲伤或焦虑,常常流泪;3、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4、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2022/11/174545八、如何识别在压力下可能自杀的学生?202
5、酒精或毒品的使用量增加;6、行为紊乱或古怪;7、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减,过度疲劳,体质或个人状况下降;8、作文或其他发挥想象力的作品所透露出的主题为无望、脱离社会、愤怒、绝望、自杀或者死亡;9、任何书面或口头表达的内容像是在临终告别或透露出自杀的倾向,如“我会离开很长一段时间……”;10、出现自伤或自杀行为。2022/11/1746462022/11/101919
九、怎样和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谈话?
1、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2、让他们倾诉自己的感情3、认可他们表露的情感,不要进行批评,也不要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4、询问他们是否想自杀:“在你痛苦、绝望的时候想到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吗?”(注:询问一个人有无自杀念头不但不会引起自杀,反而可以拯救生命)2022/11/174747九、怎样和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谈话?2022/11/
5、不要轻视,他们说自杀时应认真对待6、如他们要你对其想自杀的事情予以保密时,不要答应7、让他们相信可以获得所有的帮助,并鼓励他们寻求这些帮助8、说服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承担帮助他们的责任9、如果认为他们当时自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陪同他们去心理咨询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10、对刚刚出现自杀行为(服毒、割腕等)的人,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进行抢救。2022/11/1748485、不要轻视,他们说自杀时应认真对待2022/11/
十、如何关怀遭遇灾难后的人?
人生无常,一些人会遭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灾难发生后,对于当事人的关怀接纳对他们来说十分必要。有效的关怀必须具备以下的要素:“温水、面纸、陪伴、大耳朵小嘴巴、说停就停”。1、无言的陪伴是恐惧者最重要的药方。很多人以为帮助别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以使他觉得好一点,但根据心理大师所说,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其实大部分是为了减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对他们而然,无言的陪伴产生极大的安抚作用。2022/11/174949十、如何关怀遭遇灾难后的人?2022/11/102、递上一杯温水。心理治疗大师面对个案叙述痛苦时候,曾说一杯温水胜于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3、送上一张面纸。对于哭诉者,最错误的做法,是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电子图书资源合作合同(2篇)
- 《婴幼儿游戏活动实施》课件-项目2 感官游戏设计与实施 9.2 2-3岁感官游戏设计与实施
- 2025年笔记本电脑租赁合同模板
- 政治考点新质生产力
-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护理
- 《按揭贷款证券化》课件
- 2025年主治医师之内科主治303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 2025年签订“租赁合同”的注意事项
- 手干裂的临床护理
- 鼻头缩小的临床护理
- 2025年重庆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 《服务营销双主动》课件
- 公司法公章管理制度
-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备考资料2025
- 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二模)嘉兴市2025年高三教学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湖北省宜昌二中2025年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医院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 MTK安全架构研究-全面剖析
- 餐饮食堂消防安全培训
- 高速激光加工系统-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