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身许国》课件_第1页
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身许国》课件_第2页
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身许国》课件_第3页
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身许国》课件_第4页
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身许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身许国》五年级传统文化2020.09.27《以身许国》五年级传统文化2020.09.27【出处】久以汝为死,犹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南史·羊侃传》【释意】认为你已死很久了,怎么还活着?我以身报国,发誓死于战场,总不能因为你而左右我的进退。【出处】久以汝为死,犹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2苏武是汉朝时候的一位官员。他作为汉朝的使臣到北方匈奴人那里办事。匈奴人违背诺言,不放苏武返回汉朝,扣留了他,劝他投降。苏武严辞拒绝“我奉国家命令出使匈奴,丧失气节就是污辱了使命,丢大汉朝的脸。我如果那样,还有什么脸见人!”匈奴人威胁他,他宁死不从。匈奴人把他放进地窖,不给吃喝,他就吃羊皮,吃雪,顽强地活着。匈奴人又把他送到遥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叫他放羊,说不投降就让他在那里待一辈子。苏武没有忘记自己是汉朝的使臣,代表着国家。他坚决不做有辱国格的事,宁肯每天挖野菜,吃田鼠,受冷挨饿,也不向匈奴人央求什么。那根代表汉朝、表明使者身份的“使节”,他一直放在身边,放羊的时候也拿在手中。天长日久,“使节”上的穗子都掉光了,他仍然紧握不放。苏武在匈奴度过了19个年头,始终没有屈服,匈奴人只好放他回汉朝。他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受到人们的尊敬。苏武是汉朝时候的一位官员。他作为汉朝的使臣到北方匈奴人那里办3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昭公四年》【注释】苟:如果。社稷:指国家,社,土神稷,谷神。【文意】只要有利于国家,个人的生死就由它去吧。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昭公四年》【注释】苟:如果。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注释】1.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此处指宝刀。2.关山五十州:此指被藩镇割据的黄河中下游大片土地。3.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后常用它来表示建功立业的意思。4.若个:哪个。5.万户侯:古代封侯要赏给一定户数的人家,万户侯封赏最多的。后泛指高爵显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文意】男儿在国家有难的时侯要挺身而出,身佩宝剑,血战沙场,而不是做一个咬文嚼字的书生。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创作背景】《南园十三首.男儿何不带吴钩》一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整首诗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李贺是个书生,但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当时,因家境并不富袷,班超便找了个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但是,班超是有远大志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这种乏味的抄写工作了。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后来,班超出使西域,终于立了功被封了侯。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8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文意】我一生全力报国,万死不辞,如今两鬓斑白,再也无法唤回年轻的岁月。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文9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西汉著名将领。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善于治军,爱护士兵。行必有备,止必坚营,战必先谋,稳扎稳打。他一生的主要功绩集中表现在晚年,七十三岁时,主动领兵出征,七十九岁凯旋回京,以如此之老龄,顶风冒寒,坚守边境,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他是资高历深的将军,所以退休之后朝廷每遇边防大事便请他参加谋划。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10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一)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11

林则徐,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他在受命钦差大臣入广州查处禁烟时曾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他在受

爱国,其实并不难。国家危难之际,上场杀敌是爱国,和平年代,勤勤恳恳地工作是爱国,而对于无们小学生来说,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将来成为有用之才,就是爱国。爱国,其实并不难。国家危难之际,上场杀敌是爱国,和平年代,13感谢观看2020.09.27感谢观看2020.09.27《以身许国》五年级传统文化2020.09.27《以身许国》五年级传统文化2020.09.27【出处】久以汝为死,犹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南史·羊侃传》【释意】认为你已死很久了,怎么还活着?我以身报国,发誓死于战场,总不能因为你而左右我的进退。【出处】久以汝为死,犹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16苏武是汉朝时候的一位官员。他作为汉朝的使臣到北方匈奴人那里办事。匈奴人违背诺言,不放苏武返回汉朝,扣留了他,劝他投降。苏武严辞拒绝“我奉国家命令出使匈奴,丧失气节就是污辱了使命,丢大汉朝的脸。我如果那样,还有什么脸见人!”匈奴人威胁他,他宁死不从。匈奴人把他放进地窖,不给吃喝,他就吃羊皮,吃雪,顽强地活着。匈奴人又把他送到遥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叫他放羊,说不投降就让他在那里待一辈子。苏武没有忘记自己是汉朝的使臣,代表着国家。他坚决不做有辱国格的事,宁肯每天挖野菜,吃田鼠,受冷挨饿,也不向匈奴人央求什么。那根代表汉朝、表明使者身份的“使节”,他一直放在身边,放羊的时候也拿在手中。天长日久,“使节”上的穗子都掉光了,他仍然紧握不放。苏武在匈奴度过了19个年头,始终没有屈服,匈奴人只好放他回汉朝。他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受到人们的尊敬。苏武是汉朝时候的一位官员。他作为汉朝的使臣到北方匈奴人那里办17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昭公四年》【注释】苟:如果。社稷:指国家,社,土神稷,谷神。【文意】只要有利于国家,个人的生死就由它去吧。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昭公四年》【注释】苟:如果。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注释】1.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此处指宝刀。2.关山五十州:此指被藩镇割据的黄河中下游大片土地。3.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后常用它来表示建功立业的意思。4.若个:哪个。5.万户侯:古代封侯要赏给一定户数的人家,万户侯封赏最多的。后泛指高爵显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1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文意】男儿在国家有难的时侯要挺身而出,身佩宝剑,血战沙场,而不是做一个咬文嚼字的书生。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2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创作背景】《南园十三首.男儿何不带吴钩》一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整首诗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李贺是个书生,但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当时,因家境并不富袷,班超便找了个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但是,班超是有远大志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这种乏味的抄写工作了。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后来,班超出使西域,终于立了功被封了侯。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2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文意】我一生全力报国,万死不辞,如今两鬓斑白,再也无法唤回年轻的岁月。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文23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西汉著名将领。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善于治军,爱护士兵。行必有备,止必坚营,战必先谋,稳扎稳打。他一生的主要功绩集中表现在晚年,七十三岁时,主动领兵出征,七十九岁凯旋回京,以如此之老龄,顶风冒寒,坚守边境,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他是资高历深的将军,所以退休之后朝廷每遇边防大事便请他参加谋划。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24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一)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25

林则徐,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