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市政工程识图课件_第1页
新编市政工程识图课件_第2页
新编市政工程识图课件_第3页
新编市政工程识图课件_第4页
新编市政工程识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政工程识图市政工程识图第一章市政工程识图综述第一节市政工程施工图识读基本知识一、识读方法

1、由下往上、从左往右的看图顺序

2、由先到后看,指根据施工的先后顺序看图。如:下部结构到上部结构

3、由粗到细,由大到小

4、整套图纸综合看,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融会贯通。第一章市政工程识图综述第一节市政工程施工图识读基本知识二、识读要求(一)、道路工程识图1、看目录表,了解图纸组成2、看设计说明,了解道路施工图的主要文字部分3、识读平面图,了解平面图新建工程的位置、平面形状。能进行坐标计算、桩号推算、平曲面计算。二、识读要求4、识读纵断面图,了解构筑物的外观,纵横坐标的关系,识读构筑物的标高。5、识读横断面图,能进行土方的计算。6、识读沥青路面结构图,了解结构的组合、组成的材料,能进行工程量的计算。7、识读水泥路面的结构图,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分类名称、对接缝的基本要求,常用钢筋级别与作用,能进行工程量的计算。4、识读纵断面图,了解构筑物的外观,纵横坐标的关系,识读构筑(二)桥梁工程图识读1、看目录表,了解图纸组成2、看设计说明,了解桥梁施工图的主要文字部分3、识读总体布置图,各个工程结构图的名称、结构尺寸。4、识读桥梁下部结构的桩基础、桥台、桥墩施工图(二)桥梁工程图识读5、识读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图6、识读桥面系施工图,桥面铺装、桥面排水、人行道、栏杆、灯柱及桥面伸缩缝的构造。7、识读钢筋布置图,各类钢筋代号、根数、位置、作用、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注意:初识图应综合各专业图纸找出“错、漏、碰、缺”5、识读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图(三)、排水工程识读1、看目录表,了解图纸组成2、看设计说明,了解桥梁施工图的主要文字部分3、识读平面图,了解平面图上面污水管道的布置、坡度、标高,并与平面图相对应。4、识读纵断面图,了解排水管道的管径、坡度、标高,并与平面图相对应。5、识读排水结构图,了解排水检查井、雨水口等结构构造(三)、排水工程识读第二章道路工程图识读一、平面图平面图表示道路的走向、平面线型、两侧地形、路幅布置、路线定位。道路红线:道路红线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道路中心线:道路中心线用来区分不同方向的车道里程桩号:而里程桩号,是以此路的起点O进行起算的(设计中8+560,公里数+米数)道路桩号:是以所要建设的道路的起点为O进行起算的。(已完道路)

第二章道路工程图识读一、平面图对于曲线路线的转弯处,用交角点编号表示,如图JD6表示为6号交角点。α为偏角(αz为左偏角,αy为右偏角),指沿路的前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的角度。注:路线的平面线型有直线和曲线。注:路线的平面线型有直线和曲线。圆曲线要素计算(不设缓和曲线)Rα/2LTα/2TR—圆曲线设计半径T—切线长L—曲线长E—外矢距J—超距α—转角(度)圆曲线要素计算(不设缓和曲线)Rα/2LTα/2TR—圆曲线曲线主点里程桩号计算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点算:Rα/2LTα/2TZYQZYZE圆曲线要素ZY=JD-TQZ=ZY+L/2YZ=ZY+LJD=QZ+J/2曲线主点里程桩号计算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点算:Rα/2LTα/曲线要素平曲线要素RTHZHYQZYHHZTJDER—圆曲线设计半径T—切线长L—曲线长E—外矢距Ls—缓和曲线长说明:缓和曲线在曲线半径较小(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设曲线要素平曲线要素RTHZHYQZYHHZTJDER—圆曲线主点里程桩号的计算方法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点算:ZH=JD-THY=ZH+LsQZ=ZH+L/2YH=HZ-LSHZ=ZH+LTZHYHQZHYZHTJDELLsLsL’主点里程桩号的计算方法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点算:TZHYHQZ解:(1)曲线要素计算例题:已知丘陵地区某三级公路有一弯道,偏角αy为60,半径R=500m,JD=K3+954.11。求(1)各曲线要素;(2)曲线上各主点桩号。°解:(1)曲线要素计算例题:已知丘陵地区某三级公路有一弯道,(2)曲线上各主点桩号ZY=JD-T=K3+954.11-288.68=K3+665.43QZ=ZY+L/2=K3+665.43+523.5/2=K3+927.18YZ=ZY+L=K3+665.43+523.5=K4+188.93JD=QZ+J/2=K3+927.18+53.86/2=K3+954.11(2)曲线上各主点桩号二、道路共层纵断面图道路纵断面图主要反映道路沿纵向的设计高程变化、道路设计坡长和坡度、原地面标高、地质情况、填挖方情况、平曲线要素、竖向曲线二、道路共层纵断面图1、定义: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切的展开图即纵断面图;2、主要内容:道路纵断面图主要反映道路沿纵向的设计高程变化、道路设计坡长和坡度、原地面标高、地质情况、填挖方情况、平曲线要素、竖向曲线二、道路共层纵断面图1、定义: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切的展开图即纵断面图;二、道路共路线纵断图构成纵断面图地面线设计线直线(坡度线)曲线(竖曲线)凸曲线凹曲线路线纵断图构成纵断面图地面线设计线直线(坡度线)曲线(竖曲线二、纵断面图识读1、图样部分(1)水平方向表示长度,垂直方向表示标高。垂直方向比例比水平方向放大十倍。(2)比例:水平1:2000或1:5000;垂直1:200或1:500,规定为水平的十倍。(3)地面线(细实线),是设计中心线(中心桩)原地面高程连线。二、纵断面图识读1、图样部分(4)设计线(粗实线),代表路基边缘点设计高程。(5)竖曲线分为凸形曲线()和凹形曲线()。R=2000T=40E=0.40K6+60080.50表示凸形曲线,曲线半径R为2000m,切线长T长40m,外距E为0.40m,K6+600为边坡点桩号,80.50为变坡点高程。如:(4)设计线(粗实线),代表路基边缘点设计高程。R=2000(6)构造物名称、规格和中心桩号。桥涵、隧道、涵洞、通道统称构造物。表示在里程桩K6+900处有一座单跨20m的石拱桥,桥中心桩号为K6+9001-20m石拱桥K6+900如:(7)水准点里程、编号、高程和具体位置。在右侧6m的岩石上K6+220BM1563.14如:表示在里程桩K6+220右侧岩石上设有一水准点,水准点编号为BM15,高程为63.14m。(6)构造物名称、规格和中心桩号。表示在里程桩K6+900处2、资料部分(1)地质状况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2)坡度/坡长

3.06001.0380表示路线为上坡,坡度3.0%,坡长600m表示路线为下坡,坡度1.0%,坡长380m3.01.0600380其中分格线“”表示两坡边坡点位置,与图形部分变坡点里程一致2、资料部分(1)地质状况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3.06纵坡:路线的纵线坡度,为高差与水平距的比值,用i表示。

纵坡定义及计算△H=H2-H1L其中,L称为坡长,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H1H2ii=(H2-H1)/L*100%纵坡:路线的纵线坡度,为高差与水平距的比值,用i表示。纵坡定※最大纵坡各级公路最大纵坡最小纵坡的规定※最小纵坡0.3%~0.5%,一般情况下0.5%为宜,满足排水要求原理:坡度太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危险,限制纵坡对山区公路而言,可以缩短里程,减低造价。※最大纵坡各级公路最大纵坡最小纵坡的规定※最小纵坡原理:坡度(3)直线及平曲线表示左转弯的圆曲线表示右转弯的圆曲线千米桩、百米桩、二十米整桩、曲线要素点桩、构造物中心点以及加桩。(4)桩号(3)直线及平曲线表示左转弯的圆曲线表示右转弯的圆曲线(4)(5)标高(与里程桩号点对应)设计高程:路基边缘点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原地面点中心点标高填挖高度=设计高程-地面高程正值为填高,负值为挖深(5)标高(与里程桩号点对应)(6)竖曲线定义: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变坡点:相邻两条坡度线的交点。变坡角:相邻两条坡度线的坡度值之差,用w表示。W=α2-α1=tgα2-tgα1=i2-i1wα1α2i1i2i3凹形曲线w>

0凸形曲线w<0(6)竖曲线定义: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7)竖曲线要素计算A、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B、竖曲线要素计算x2+i1xT1T2LPQhi1i2EL=Rw

或R=L/wa.竖曲线长Lb.切线长T:因为T1=T2T=L/2=Rw/2h’L-xx(7)竖曲线要素计算A、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B、竖曲线要d.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

因为x2+i1x-i1x/2R则h=x2/2R下半支曲线在竖曲线终点切线上的竖距h’为:h’=(L-x)2/2Rc.竖曲线外距E:E=T2/2RTTLPQhi1i2Eh’L-xxh=PQ=yP-yQ=d.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x2+i1x-i1x/2R则h=为了简便起见,两式可以合写成下式,任意点竖距y

:式中:x—竖曲线上任意点与始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

y—竖曲线上任一点到切线的竖距,即竖曲线上任一点与坡线的高差。y=x2/2R为了简便起见,两式可以合写成下式,任意点竖距y:式中:x—c.竖曲线起终点桩号计算起点:QD=BPD-T终点:ZD=BPD+Td.逐桩设计高程计算切线高程:Ht=i1x+HQDT1T2Li1EQDBPDZD设计高程:Hs=Ht±y凹曲线取+,凸曲线取-c.竖曲线起终点桩号计算起点:QD=BPD-Td.逐桩设计高其中:x—竖曲线上任意点距离起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

y—竖曲线上任一点到切线的竖距。

y=x2/2R直坡段上,y=0其中:x—竖曲线上任意点距离起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直坡段例2:某山岭地区一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高程H1=427.68m,i1=5%,i2=-4%,竖曲线半径R=2000m。试求:1.竖曲线各要素;2.求K5+000和K5+100处的设计高程解:1.竖曲线要素计算

w=(-0.04)-0.05=-0.09<0,为凸形曲线

L=Rw=0.09×2000=180m

切线长T=L/2=90m

外距E=T2/2R=902/2×2000=2.02例2:某山岭地区一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高程H2.设计高程计算已知变坡点桩号为K5+030,高程H1=427.68竖曲线起点桩号QD=BPD-T=(K5+030)-90=K4+940竖曲线起点高程HQD=427.68-90×0.05=423.18mK5+000与起点横距x1=K5+000-K4+940=60m竖距y1=x12/2R=602/2×2000=0.9m切线高程=423.18+60×0.05=426.18m设计高程426.18-0.9=425.28mK5+100与起点横距x2=K5+100-K4+940=160m竖距y2=x22/2R=1602/2×2000=6.4m切线高程=423.18+160×0.05=431.18m设计高程431.18-6.4=424.78m2.设计高程计算市政工程识图市政工程识图第一章市政工程识图综述第一节市政工程施工图识读基本知识一、识读方法

1、由下往上、从左往右的看图顺序

2、由先到后看,指根据施工的先后顺序看图。如:下部结构到上部结构

3、由粗到细,由大到小

4、整套图纸综合看,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融会贯通。第一章市政工程识图综述第一节市政工程施工图识读基本知识二、识读要求(一)、道路工程识图1、看目录表,了解图纸组成2、看设计说明,了解道路施工图的主要文字部分3、识读平面图,了解平面图新建工程的位置、平面形状。能进行坐标计算、桩号推算、平曲面计算。二、识读要求4、识读纵断面图,了解构筑物的外观,纵横坐标的关系,识读构筑物的标高。5、识读横断面图,能进行土方的计算。6、识读沥青路面结构图,了解结构的组合、组成的材料,能进行工程量的计算。7、识读水泥路面的结构图,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分类名称、对接缝的基本要求,常用钢筋级别与作用,能进行工程量的计算。4、识读纵断面图,了解构筑物的外观,纵横坐标的关系,识读构筑(二)桥梁工程图识读1、看目录表,了解图纸组成2、看设计说明,了解桥梁施工图的主要文字部分3、识读总体布置图,各个工程结构图的名称、结构尺寸。4、识读桥梁下部结构的桩基础、桥台、桥墩施工图(二)桥梁工程图识读5、识读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图6、识读桥面系施工图,桥面铺装、桥面排水、人行道、栏杆、灯柱及桥面伸缩缝的构造。7、识读钢筋布置图,各类钢筋代号、根数、位置、作用、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注意:初识图应综合各专业图纸找出“错、漏、碰、缺”5、识读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图(三)、排水工程识读1、看目录表,了解图纸组成2、看设计说明,了解桥梁施工图的主要文字部分3、识读平面图,了解平面图上面污水管道的布置、坡度、标高,并与平面图相对应。4、识读纵断面图,了解排水管道的管径、坡度、标高,并与平面图相对应。5、识读排水结构图,了解排水检查井、雨水口等结构构造(三)、排水工程识读第二章道路工程图识读一、平面图平面图表示道路的走向、平面线型、两侧地形、路幅布置、路线定位。道路红线:道路红线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道路中心线:道路中心线用来区分不同方向的车道里程桩号:而里程桩号,是以此路的起点O进行起算的(设计中8+560,公里数+米数)道路桩号:是以所要建设的道路的起点为O进行起算的。(已完道路)

第二章道路工程图识读一、平面图对于曲线路线的转弯处,用交角点编号表示,如图JD6表示为6号交角点。α为偏角(αz为左偏角,αy为右偏角),指沿路的前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的角度。注:路线的平面线型有直线和曲线。注:路线的平面线型有直线和曲线。圆曲线要素计算(不设缓和曲线)Rα/2LTα/2TR—圆曲线设计半径T—切线长L—曲线长E—外矢距J—超距α—转角(度)圆曲线要素计算(不设缓和曲线)Rα/2LTα/2TR—圆曲线曲线主点里程桩号计算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点算:Rα/2LTα/2TZYQZYZE圆曲线要素ZY=JD-TQZ=ZY+L/2YZ=ZY+LJD=QZ+J/2曲线主点里程桩号计算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点算:Rα/2LTα/曲线要素平曲线要素RTHZHYQZYHHZTJDER—圆曲线设计半径T—切线长L—曲线长E—外矢距Ls—缓和曲线长说明:缓和曲线在曲线半径较小(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设曲线要素平曲线要素RTHZHYQZYHHZTJDER—圆曲线主点里程桩号的计算方法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点算:ZH=JD-THY=ZH+LsQZ=ZH+L/2YH=HZ-LSHZ=ZH+LTZHYHQZHYZHTJDELLsLsL’主点里程桩号的计算方法以交点里程桩号为起点算:TZHYHQZ解:(1)曲线要素计算例题:已知丘陵地区某三级公路有一弯道,偏角αy为60,半径R=500m,JD=K3+954.11。求(1)各曲线要素;(2)曲线上各主点桩号。°解:(1)曲线要素计算例题:已知丘陵地区某三级公路有一弯道,(2)曲线上各主点桩号ZY=JD-T=K3+954.11-288.68=K3+665.43QZ=ZY+L/2=K3+665.43+523.5/2=K3+927.18YZ=ZY+L=K3+665.43+523.5=K4+188.93JD=QZ+J/2=K3+927.18+53.86/2=K3+954.11(2)曲线上各主点桩号二、道路共层纵断面图道路纵断面图主要反映道路沿纵向的设计高程变化、道路设计坡长和坡度、原地面标高、地质情况、填挖方情况、平曲线要素、竖向曲线二、道路共层纵断面图1、定义: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切的展开图即纵断面图;2、主要内容:道路纵断面图主要反映道路沿纵向的设计高程变化、道路设计坡长和坡度、原地面标高、地质情况、填挖方情况、平曲线要素、竖向曲线二、道路共层纵断面图1、定义: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切的展开图即纵断面图;二、道路共路线纵断图构成纵断面图地面线设计线直线(坡度线)曲线(竖曲线)凸曲线凹曲线路线纵断图构成纵断面图地面线设计线直线(坡度线)曲线(竖曲线二、纵断面图识读1、图样部分(1)水平方向表示长度,垂直方向表示标高。垂直方向比例比水平方向放大十倍。(2)比例:水平1:2000或1:5000;垂直1:200或1:500,规定为水平的十倍。(3)地面线(细实线),是设计中心线(中心桩)原地面高程连线。二、纵断面图识读1、图样部分(4)设计线(粗实线),代表路基边缘点设计高程。(5)竖曲线分为凸形曲线()和凹形曲线()。R=2000T=40E=0.40K6+60080.50表示凸形曲线,曲线半径R为2000m,切线长T长40m,外距E为0.40m,K6+600为边坡点桩号,80.50为变坡点高程。如:(4)设计线(粗实线),代表路基边缘点设计高程。R=2000(6)构造物名称、规格和中心桩号。桥涵、隧道、涵洞、通道统称构造物。表示在里程桩K6+900处有一座单跨20m的石拱桥,桥中心桩号为K6+9001-20m石拱桥K6+900如:(7)水准点里程、编号、高程和具体位置。在右侧6m的岩石上K6+220BM1563.14如:表示在里程桩K6+220右侧岩石上设有一水准点,水准点编号为BM15,高程为63.14m。(6)构造物名称、规格和中心桩号。表示在里程桩K6+900处2、资料部分(1)地质状况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2)坡度/坡长

3.06001.0380表示路线为上坡,坡度3.0%,坡长600m表示路线为下坡,坡度1.0%,坡长380m3.01.0600380其中分格线“”表示两坡边坡点位置,与图形部分变坡点里程一致2、资料部分(1)地质状况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3.06纵坡:路线的纵线坡度,为高差与水平距的比值,用i表示。

纵坡定义及计算△H=H2-H1L其中,L称为坡长,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H1H2ii=(H2-H1)/L*100%纵坡:路线的纵线坡度,为高差与水平距的比值,用i表示。纵坡定※最大纵坡各级公路最大纵坡最小纵坡的规定※最小纵坡0.3%~0.5%,一般情况下0.5%为宜,满足排水要求原理:坡度太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危险,限制纵坡对山区公路而言,可以缩短里程,减低造价。※最大纵坡各级公路最大纵坡最小纵坡的规定※最小纵坡原理:坡度(3)直线及平曲线表示左转弯的圆曲线表示右转弯的圆曲线千米桩、百米桩、二十米整桩、曲线要素点桩、构造物中心点以及加桩。(4)桩号(3)直线及平曲线表示左转弯的圆曲线表示右转弯的圆曲线(4)(5)标高(与里程桩号点对应)设计高程:路基边缘点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原地面点中心点标高填挖高度=设计高程-地面高程正值为填高,负值为挖深(5)标高(与里程桩号点对应)(6)竖曲线定义: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变坡点:相邻两条坡度线的交点。变坡角:相邻两条坡度线的坡度值之差,用w表示。W=α2-α1=tgα2-tgα1=i2-i1wα1α2i1i2i3凹形曲线w>

0凸形曲线w<0(6)竖曲线定义: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7)竖曲线要素计算A、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B、竖曲线要素计算x2+i1xT1T2LPQhi1i2EL=Rw

或R=L/wa.竖曲线长Lb.切线长T:因为T1=T2T=L/2=Rw/2h’L-xx(7)竖曲线要素计算A、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B、竖曲线要d.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

因为x2+i1x-i1x/2R则h=x2/2R下半支曲线在竖曲线终点切线上的竖距h’为:h’=(L-x)2/2Rc.竖曲线外距E:E=T2/2RTTLPQhi1i2Eh’L-xxh=PQ=yP-yQ=d.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x2+i1x-i1x/2R则h=为了简便起见,两式可以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