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居住区、绿化及
环境保护规划第七章居住区、绿化及
环境保护规划1最初的街坊中国古代的城市中的居住区称为“闾里”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历史发展过程里坊碑刻图最初的街坊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历史发展过程里坊碑刻图2唐长安里坊复原图唐长安里坊复原图3唐长安里坊复原图唐长安里坊复原图4唐长安里坊复原图唐长安里坊复原图52、街坊的扩大
顺着交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大型化逐渐形成了开放的打社会,正是由于交通工具的改变导致了街坊的扩大。里弄的产生2、街坊的扩大6上海城市印象-里弄上海城市印象-里弄7武汉印象武汉印象83、扩大街坊的规划思想上世纪40年代,成片的大规模的一次性兴建,产生了指导建设的规划理论和思想。
3、扩大街坊的规划思想94、邻里单位佩里的邻里单位示意图4、邻里单位佩里的邻里单位示意图10
a.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b.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c.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d.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e.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²)f.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a.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115、居住小区1956年前苏联提出居住小区和新村的组织形式小区要形成完整的区域社会,是以交通干道、自然的界域形成的界定的完整地段,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5、居住小区1956年前苏联提出居住小区和新126、邻里单位、居住小区简单的扩大、综合7、居住区理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6、邻里单位、居住小区简单的扩大、综合13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14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15居住区规划设计8、综合区理论强调工作、生活更好的融合道一起,可溶性的工业、商业等和居住在一起,形成综合性的居住形式。综合体建筑:综合居住区:密尔顿•凯恩斯居住区规划设计8、综合区理论16马赛公寓马赛公寓17马赛公寓马赛公寓189、社区理论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四个条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9、社区理论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19现代居住生活的变化个人的变化家庭的变化生活空间的变化现代居住生活的变化20社区与小区的共同点:都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社区与小区的不同点:社区是从人的价值、物质关系确定的,小区从人口、用地规模数量决定价值取向不同社区与小区的共同点:21§7.1概述1现状乡镇住区问题分析住区功能不完善住区杂乱无章,土地浪费严重
环境质量普遍较差
缺乏为农业服务的必要条件
未能继承和发展民居优良传统和地方特色
基础设施薄弱
乡镇居住体系尚待确立
§7.1概述1现状乡镇住区问题分析住区功能不完善住区杂乱222居住区的组成:1.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简称居住用地,包括住宅和宿舍的建筑基底、家务院落及居住建筑间的空地简称公建用地,包括儿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运动、行政经济管理机构等建筑基底,以及专用场地、绿地和空地2居住区的组成: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简称居住用地,包括23道路广场用地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人行道、梯道、公共活动广场和公共停车场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花园林荫道、运动场、住宅内的小块绿地和住宅组间绿化带、成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地其它用地包括县(区)级企事业单位及公共建筑专用地段、不适宜修建的地段预留的发展用地等道路广场用地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包括居住区公242.居住区工程建设项目组成(1)建筑工程:主要为居住建筑、其次是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市政公用设施(泵站、调压站、锅炉房和变电所等),以及小品建筑(画廊、花坛、喷水池、雕塑和公共交通站点。(2)室外工程:包括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有道路工程,绿化工程;其它工程。地下有各种管线工程;以及人防工程等2.居住区工程建设项目组成(1)建筑工程:主要为居住建筑、其25(1)按建设条件分(现状和地形)新建居住区、旧居住区;山地居住区、平原居住区、水网居住区(2)按居住区所处位置(与城镇关系)城镇型居住区和独立的工矿居住区对不同类型的居住区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区别对待二、居住区的类型(1)按建设条件分(现状和地形)(2)按居住区所处位置(与城263确立乡镇小康居住体系所谓乡镇小康居住体系,系指县域范围内乡镇不同等级不同规模居民点系列有机构成的定式。它除了居民点等级结构自身外,尚包括分级对应的商业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娱乐活动等点网体系。居住规模
居住形态模式
居住体系构架
3确立乡镇小康居住体系所谓乡镇小康居住体系27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28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294合理协调生活动能与生产功能的关系4合理协调生活动能与生产功能的关系305规划布局优化规划布局原则(1)乡镇住宅小区及组群宜与居委会(村委会)、居民小组(村民小组)等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应;布局及景观设计要与地块的地形、地貌有机结合,突出个性及地方特色。(2)征求居住者的意愿,可按户类型(职业),适当考虑民族、宗教、亲缘关系划分住宅组群或院落,也可采取自我选择式的混合型。5规划布局优化规划布局原则(1)乡镇住宅小31(3)道路宽度、建筑物间距应能满足防灾(地震、洪灾、火灾、风灾等)和救灾运输及疏散等要求,要方便物业管理及治安防范管理。(4)有利于辅助一、二、三产业经营,方便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交往活动,有利于密切邻里关系。(5)综合考虑小区周围环境,合理确定小区规划结构,相应确定小区道路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位和布置方式,确定绿化及公共活动场地的集中与分散布置等。(3)道路宽度、建筑物间距应能满足防灾(地震32乡镇小康住宅示范小区合理用地构成
乡镇小康住宅示范小区合理用地构成33乡镇小康住宅示范小区的布局手法
(1)住宅院落及组群的组合原则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的前提下,户外空间可采取多种形式的向心式围合,其尺度大小应视活动人数的多少确定;其空间形状则可根据居民户外活动行为规律安排。住栋布置既要有适度的规律性,又要有因地制宜的随机灵活的变化,做到疏密有致,层次分明。户外公共活动场所定位要适中,设施分级配置要得当,力争周边住户享用机会均等。乡镇小康住宅示范小区的布局手法(1)住宅院落及组群的34道路网络要密切结合地形,因地因周边条件制宜布置,做到安全、便捷,运行通畅,必要时,可将车行和人行道路系统分开设置。建筑物、构筑物小品、绿地、水体及道路等环境要素的布置要有利于动态整体景观的组织,并尽可能地显现出自身的可识别的个性。要赋予建筑群和空间形态以鲜明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亲和性及领域感,以利于强化社区观念。道路网络要密切结合地形,因地因周边条件制宜布置,做到安全、便35(2)住宅组群布置的多样化组群的不同规模及不同属性住宅楼的朝向及间距的可变性出人口的合理定位多种户型及楼型(2)住宅组群布置的多样化组群的不同规模及不同属性住宅楼36§7.2居住用地规划设计
的基本任务与要求1乡镇住宅的特点及组成乡镇住宅的特点(1)兼有生活和生产两种功能(2)具有鲜明的地方性(3)住宅的选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7.2居住用地规划设计
的基本任务与要求137乡镇住宅的组成部分乡镇住宅的组成部分38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392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编制内容居住区规划的基本任务简而言之就是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环境。乡镇居住区规划编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乡镇总体规划确定居住区用地的空间位置及范围(注意与之相连的周边环境)。根据居住人口数量确定居住区规模、用地大小。2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编制内容40拟定居住区内居住建筑类型(包括层数、数量、布置方式)、公共建筑的规模大小(包括商店、幼儿园、中小学校、居委会等)、分布位置。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及连接方式。拟定公共活动中心位置、大小。拟定绿化用地、老人、儿童活动用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形式。拟定给排水、煤气、供配电等相关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根据现行有关国家有关规范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预算、估算。拟定居住区内居住建筑类型(包括层数、数量、布置方式)、公共建413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实用要求住宅建筑群的规划布置要从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来考虑,为居民创造一个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为了满足不同形式居民的多种需要,必须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及空间分布等。3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实用要求住宅建筑群42环境卫生要求1.日照平地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环境卫生要求1.日照平地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432.通风在夏季炎热的地区,解决居室自然通风的办法通常是将居室尽量朝向主导风向,若不能垂直主导风向时,应保证风向入射角在30°~60°之间。一般来说,建筑间距越大,自然通风效果就越好。此外,还应注意建筑的排列、院落的组织,以及建筑的体型,使之布置与设计合理,以加强通风效果。2.通风在夏季炎热的地区,解决居室自然通风443.朝向4.防止污染3.朝向4.防止污染45安全要求消防问题抗震要求人防经济要求美观要求位置安全疏散建筑形状间距消防通道消防设施平战结合、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施工要求有利管理、相对集中完整丰富、地方特色安全要求消防问题抗震要求人防经济要求美观要求位置464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4.1住宅群的平面布置住宅建筑布置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地形、地质、现状条件以及选用的住宅类型都对布局方式产生一定影响,因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布置方式。4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4.1住宅群的平面布置住宅47行列式
行列式48行列式
行列式49行列式
行列式50行列式
行列式51周边式
周边式52混合式
混合式53自由式
自由式544.2住宅群体组合形式成组成团的组合形式
这种组合方式是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成组成团的组合,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组合单元,有规律地反复使用。4.2住宅群体组合形式成组成团的组合形式55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56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57成街成坊的组合形式
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住宅沿街组成带形的空间,成坊的组合方式是住宅以街坊作为一个整体的布置方式。成街的组合方式一般用于小城镇或居住小区主要道路的沿线和带形地段的规划。成坊的组合方式一般用于规模不太大的街坊或保留房屋较多的旧居住地段的改建。成街成坊的组合形式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住宅沿街58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594.3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就是运用建筑空间构图的规律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段将住宅、公共建筑、绿化种植、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有机地组成完整统一的建筑群体。4.3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住宅群体的空间组60对比
对比61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62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63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64比例和尺度
在建筑构图范围内,比例的含义是指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在其长宽高的尺寸、体量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尺寸、体量的关系。而尺度的概念则与建筑物的性质、使用对象密切相关。比例和尺度在建筑构图范围内,比例的含义是指建654.4居住建筑群的布置与节约用地(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筑4.4居住建筑群的布置与节约用地(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66(2)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2)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67(3)借用空间(3)借用空间68(4)采用少量东西向布置的住宅(4)采用少量东西向布置的住宅69(5)采用L、、E型等住宅(5)采用L、、E型等住宅704.5山地丘陵地区居住建筑规划布置特点(1)地形的坡度和坡向及其对建筑日照和通风的影响坡度平坡(坡度3%以下)缓坡地(坡度3-10%)中坡地(坡度10-25%)陡坡地(坡度25-50%)急坡地(坡度50-100%)4.5山地丘陵地区居住建筑规划布置特点(1)地形的坡度和坡71坡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全阳坡半阳坡背阳坡坡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全阳坡半阳坡背阳坡72不同的坡向和坡度对建筑物的日照有不同影响重庆正南向坡度10%日照间距1:1坡度50%日照间距1:0.5正北向坡度10%日照间距1:2.3坡度50%日照间距1:5.5不同的坡向和坡度对建筑物的日照有不同影响重庆正南向坡度10%73与风向平行的顺风区,建筑垂直或斜交等高线布置时,通风最好。如平行等高线布置,通风不良。在涡风区,背风区一般通风不良,背风区的洼地,山坳在夏季最热。在高压风区风压较大,不宜建高楼,越风区,夏季凉快,但冬季要注意防风。与风向平行的顺风区,建筑垂直或斜交等高线布置时,通74(2)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山地建筑比较灵活和活泼,常见行列式和自由式(2)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山地建筑比较灵活和活泼,常见行列式和75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76
§1结构、规划结构结构:构成事物最基本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住宅区的规划结构§1结构、规划结构总结住宅区的规划结构77城市结构: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人口结构: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按照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因素的构成状况。交通结构:
居民出行采用步行、骑车、乘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由这些方式分别承担出行量在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城市结构: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78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一、用地规模与配置用地配置:包括住宅建筑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与停车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和其他五部分的数量以及比例。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一、用地规模与配置79用地构成居住区小区组团1.住宅用地(R01)50~6055~6570~802.公建用地(R02)15~2512~226~123.道路用地(R03)10~189~177~154.公共绿地(R04)7.5~185~153~6居住区用地(R)100100100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用地构成居住区小区组团1.住宅用地(R01)50~6055~80规划结构图的解释
一、内涵组团公共服务中心绿地结构中心较大型公共设施,如小学、幼托车行道人行道主次出入口结构路网小区中心内部关系外部关系规划结构图的解释
一、内涵812.结构的分类a.功能关系2.结构的分类a.功能关系82b.景观结构b.景观结构83c.交通结构c.交通结构84d.区位关系d.区位关系85二、表达方式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点:公共服务中心,绿地线:路网、景观轴面:组团二、表达方式点、线、面等几何要素86三、方法步骤先外部关系后内部关系1.主次出入口2.路网3.中心区4.居住组团5.较大型设施6.主要景观三、方法步骤先外部关系后内部关系87四、评价1.功能关系是否合理2.景观关系搭配是否美观3.交通流向是否通畅4.形态是否合理(日照、采光、通风)四、评价1.功能关系是否合理88
§1交通方式、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一、交通方式的选择机动车交通按交通工具分:非机动车交通步行交通住宅区的交通特征:生活性特征通路§1交通方式、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通路89二、交通组织与路网布置
人车分行交通组织方式:人车混行
人车共存二、交通组织与路网布置90人车分行1928年在美国新开发的住宅计划中提出了“雷德朋”式的完全人车分流系统,1933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雷德朋(Radburn,NJ)小镇规划中首次采用并实施:在同一平面上行人和机动车有各自的流线,在人、车发生冲突的地方设置简易立交。
这种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较好的解决了私人小汽车和人行的矛盾,在私人小汽车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广为采用。人车分行1928年在美国新开发的住宅计划中提出91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92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93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94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95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96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97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98人车混行的交通组织方式是指机动车交通和人行交通共同使用同一套路网。机动车和行人在同一道路断面中通行。
这也是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适合,特别对一些居民以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为主的城市更为适用,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基本都采用这种方式。人车混行人车混行的交通组织方式是指机动车交通和人行99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100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101人车共存在不威胁行人、自行车的通行及沿街住户生活活动的范围内,允许汽车通行的道路。
这种道路系统更加强调人性化的环境设计,认为人车不是对立的,而应是共存的,将交通空间与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措施:城市过境交通和与居住区无关车辆不进入居住区内部,并对街道的设施采用多弯线型、缩小车行宽度、不同的路面铺砌、路障、驼峰以及各种交通管制手段。人车共存在不威胁行人、自行车的通行及沿街住户生102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103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104居住区交通与路网规划原则1、顺而不畅,保持住宅区内居民生活的完整与舒适2、分级布置,逐级衔接。3、因地制宜,使住宅区的路网布局合理、建设经济4、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5、空间结构整合化6、避免影响城市交通居住区交通与路网规划原则1、顺而不畅,保持住宅区内居民生活的105§2道路类型、分级与宽度
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组团级道路宅间小路住宅区道路§2道路类型、分级与宽度
居住区级道路住宅区106居住区级道路
此道路是整个居住区内的主干道,是居住区与城市道路相衔接的中介性道路。居住区一级道路的最小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m(平原);15~20m(山地)。居住区级道路多采用一块板形式,采用混行方式时,车行道宽度不小于9m.居住区级道路此道路是整个居住区内的主干107居住小区级道路此道路是居住小区的主路,沟通小区内外联系。其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m.在采暖区,居住区二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不小于14m.在非采暖区,居住区二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不小于10m.车行道宽度在5~8米,即两辆车可以对开。且多采用一块板的断面形式,人行道宽度为1.5~2米。
居住小区级道路此道路是居住小区的主路,沟通108居住组团级道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即从主路分支出来通向住宅组团内部的道路。
组团级道路的红线宽度一般不小于10米(采暖区)或8米(非采暖区),车行道宽度为3~5米,如用地有条件可设1.5~2米宽的人行道。
居住组团级道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即从109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是道路系统的末梢。
宅间小路最好以3米为宜,一般宽度不小于2.6米。(为什么)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是道路系统的末梢。110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1)关于出入口1.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至少要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2.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住宅与最近的公共交通站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00米;3.机动车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米;4.人行出入口不大于80米;5.沿街建筑物长度大于160米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道;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1)关于出入口1116.当建筑物长度大于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7.居住区、居住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角不小于75°;8.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大于120m,并应设面积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9.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10.道路纵坡、最大纵坡坡长6.当建筑物长度大于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112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113公用设施§1公共服务设施类型主要设施性质商业超市、菜市场、百货商场、旅店、银行、邮电局盈利性教育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普通中学公益性文化运动文化馆、会所、运动场、活动站盈利性公益性医护门诊所、卫生站、医院公益性社区社区活动中心、物业管理公司、街道办事处公益性公用设施§1公共服务设施类型主要设施性质商114§2户外场地设施§2户外场地设施115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116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117§3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一、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1.便于居民使用。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居住区级800~1000m居住小区级400~500m居住组团级150~200m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职工上下班的走向。3.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保持居住区的安宁。4.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3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一、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118二、规划布置方式(分级布置)1.第一级(居住区级)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民服务的结构。
规划布置:一般宜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区中心,居住区中心主要由文化商业服务设施组成。
二、规划布置方式(分级布置)1.第一级(居住区级)1192.第二级(居住小区级)
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一般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小区的生活服务中心,生活服务设施一般可布置在小区的中心地段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中小学的布置一般应设在居住区或小区的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的地段,不宜在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或铁路干线附近布置,应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与其他一些不怕吵闹的公共服务设施相邻布置。2.第二级(居住小区级)1203.第三级(居住组团级)主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这些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有些可设在住宅底层,也可将他们独立设置。最主要是幼托的布置,应该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单独地段上,幼托建筑层数以一二层为宜,独立设置。3.第三级(居住组团级)121户外环境景观§1软质景观绿化用地:住宅区公共绿地宅间宅旁绿地道路绿地专用绿地户外环境景观§1软质景观122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123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124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125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126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127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128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129道路绿地道路绿地130宅旁绿地宅旁绿地131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132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133§2硬质景观§2硬质景观134五、居住中心环境的设计居住区中心的内容主要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主,辅之以小品、绿化等。居住公共服务设施一般包括:幼托、中小学、文化活动站、粮油店、菜场、综合副食店、理发店、储蓄所、邮政所、卫生院、车库、物业管理、浴室、居委会等。(1)公共建筑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①商业、服务业、银行、邮电局、影剧院、行政机构应考虑布置在乡镇中心。乡镇中心最好位于乡镇居住用地的地理中心,但也应五、居住中心环境的设计135考虑周围农民进入乡镇中心的方便,这就要根据乡镇用地的组成、布局特点、地形条件和乡镇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定。②考虑到公共建筑的合理服务半径,可在居民集中的地方布置小型的商店、服务业,以方便居民。③科技文化、体育等设施可考虑与公共绿地等相邻布置,这样可取得既能结合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能体现乡镇建筑风貌的良好效果。④集贸设施的位置既要考虑居民的方便,又要农民进入市场的便捷,因此可布置在乡镇中心的外缘,交通方便的地段。考虑周围农民进入乡镇中心的方便,这就要根据乡镇用地的组成、布136(2)公共建筑的布置方式①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有分散设置,混合设置和集中设置等三种方式。②托幼机构布置托幼机构应独立设置在靠近绿地,环境安静,接送方便,并能避免儿童跨越车道的单独地段上,也在三种布置方式,一是集中在小区中央;二是靠近中心绿地分散布置在住宅组内;三是分散布置在住宅组之间。③中小学的布置④小商店、小吃店的布置⑤公共厕所的布置(2)公共建筑的布置方式137居住中心的绿地规划要符合下列原则:①结合整个居住区规划,统一考虑与住宅、道路绿化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系统。②公共绿地应考虑不同年龄的居民、老年人、成年人、青少年及儿童活动的需要,按照他们各自活动的规律配备设施,并有足够的用地面积安排活动场地、布置道路和种植。③植物是绿化构成的基本要素,植物种植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有围合户外活动场地的作用。植物种植应具有环境识别性,创造具有不同特色的居住区的景观。居住中心环境的平面布置式一般分为:规划式、自由式、混合式。居住中心的绿地规划要符合下列原则:138居住区建筑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和居住密度。六提高居住区建筑经济指标的措施(1)建筑面积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三项。(2)建筑密度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之比,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它可以反映一定用地范围的空地率和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居住区建筑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和居住密度。139(3)居住密度指在每hm2用地内的居住密度。包括:人口密度、住宅建筑密度、住宅居住面积密度、住宅套数密度。提高密度的手段有以下几点:增加层数;加大房屋进深;加大房屋长度;建筑的排列组织方式;缩小建筑间距;住宅和公建合建,如底层作商店等;降低建筑层高;北退台住宅。(3)居住密度140§7.3居住建筑的节能与新世纪生态建筑1居住建筑的节能建筑节能设计概略地讲就是设法将能量消耗减至最小程度,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充分利用自然能量,尽可能提高综合用能水平。1.1建筑选址(1)建筑不宜布置在山谷、盆地、沟底等凹地里,主要原因是:冬季冷气流在凹地里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使位于凹地的底层或半地下层建筑若保持所需的室内温度则所耗能量会相应增加。而且,凹地建房会受雨水§7.3居住建筑的节能与新世纪生态建筑1居住建筑的节能141侵蚀,在山谷、沟底建房易受山洪冲击,甚至受到泥石流的侵袭。遇有大雪,房屋会受到大雪的浸没。(2)对夏热冬暖的地区,单纯从通风而言,建筑物最好建在山顶或山脊上,甚至将房屋建在树上。但对冬季有采暖要求的地区,强劲的冬风往往会对建筑物的保暖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一般在山区造房时,还是把建筑物布置在山的一侧,面向夏季主导风向的位置更为恰当。(3)温度升高时空气会变轻,气流上升,便产生局部的低气压。利用这种现象,就可以设计人造风。而且平滑的水面,有利风的流通。侵蚀,在山谷、沟底建房易受山洪冲击,甚至受到泥石流的侵袭。遇1421.2建筑布局与形态(1)对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可利用单元组团式布局形成气候防护单元,以形成较封闭、完整的庭院空间,充分利用和争取日照,并避免季风干扰,组成内部小气候。而夏热冬暖地区,则应布置成开敞的有利于通风的环境,从而加速室内高温空气的排出。(2)建筑物的体形与节能有很大的关系,原则上围护结构的总面积越小越好。设计减少热耗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②增加建筑物的层数;③加大建筑长度或增加单元组合体;④建筑体型不宜变化过多。1.2建筑布局与形态1431.3建筑朝向与建筑间距(1)合理选择住宅建筑的朝向,是住宅群体布置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建筑朝向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有:①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②炎热季节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室内和居室外墙面;③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冬季避免冷风吹袭;④充分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⑤照顾居住建筑组合的要求。1.3建筑朝向与建筑间距144在上述因素中日照和通风是评价住宅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最主要的标准。(2)保证足够的建筑间距住宅组群中房屋间距应满足交通、室内光照、通风、防火、防露和各种工程管线等的要求。2新世纪生态建筑2.1生态建筑的特性(1)自然环境性。根据生态建筑的定义,生态建筑取向于生态环境,依托于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这表明生态建筑的运作场所应当是那些纯自然环境,而现代建筑中,对热、声、光、气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上述因素中日照和通风是评价住宅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最主要的145(2)地域上的可识别性首先,设计人员对建筑环境质量要求要很高,同时也要非常自觉地、有意识地保护建筑环境;其次,生态建筑要具有高含量的科学与文化信息,因此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的建筑都应有相适应的人文环境形式。(3)利用上的可持续性处理好建筑与耕地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规划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建筑是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4)内容上的专业性(2)地域上的可识别性1462.2生态建筑的形式(1)节能型生态建筑(2)仿生型生态建筑(3)有机建筑2.2生态建筑的形式147§7.4乡镇绿化规划1绿化的作用(1)遮阳覆盖,调节气候(2)净化空气,保护环境(3)结合生产,创造经济效益(4)绿化环境,为乡镇添景生色(5)安全防护作用2乡镇绿地的分类及绿地定额指标2.1绿地分类按其使用性质、规模大小及所处的位置分为公共绿地、生产绿地、专用绿地、防护绿地及风景游览绿地。§7.4乡镇绿化规划1绿化的作用148(1)公共绿地是供全乡镇居民共同使用的绿地,包括街道绿地、广场绿地、水旁绿地(河流、海边、湖泊、池塘、水库等绿地)及居住区内小块集中绿地和为全乡镇居民服务的小块游园绿地。(2)专用绿地是指居住区宅旁绿地,及工副业区、公建区、生产区与饲养区等地域内的绿地。(3)生产绿地是指苗圃、药圃、果园及各类林地。(4)防护绿地是指根据防火、防风、防毒、防尘、防噪声及污水净化等功能分成的防风林带、卫生防护林带、生产建筑的隔离绿化带、乡镇边缘的防护林带以及其他有防护意义的绿化带。(5)风景游览绿地是指具有自然风景或有名胜古迹、革命历史遗迹和自然保护区等供游人游览的绿地。(1)公共绿地是供全乡镇居民共同使用的绿地,包括街道绿地1492.2定额指标乡镇绿地的定额指标主要有三个指标:(1)乡镇绿地的总面积=公共绿地十专用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游览绿地十生产绿地(2)乡镇绿地覆盖率=乡镇各类绿地覆盖面积(hm2)/乡镇面积×100%(3)乡镇公共绿地占有量=乡镇公共绿地面积(hm2)/乡镇人口(m2/人)2.2定额指标1502.3绿地面积计算在计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统计范围应该与规划(现状)用地范围、人口统计范围相一致。(2)计算单位一律用平方米或hm2(1公顷=10000m2),不再用亩或其他单位表示。(3)水面如属于乡镇水系的或作生产用的水面不能计算在绿地面积之内。(4)绿化覆盖率是一种概算,绿地覆盖面积指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覆盖面积,乔木下的灌木、草本植物不再重复计算。2.3绿地面积计算151(5)公共绿地、风景游览绿地、成片绿林、防护绿地等按占地面积的l00%计算绿地面积和覆盖面积。(6)专用绿地的覆盖面积=[一般庭园树平均单株树冠投影面积×单位长度平均植树数(株/km)×已绿化道路或河流长度](7)道路、河流绿地覆盖面积=[一般行道树平均单株投影面积×单位长度平均植树数(株/km)×已绿化道路或河流总长度](5)公共绿地、风景游览绿地、成片绿林、防护绿地等按占地152镇区绿化系统规划布局
1.布局原则(1)网络原则:充分利用小城镇内部不宜建设的地段,开辟绿地,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小城镇绿化系统网络。(2)人本原则:结合建筑、街道、广场、河岸等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绿化品种,采取不同的手法,规划成公园、街巷绿地、行道树、防护绿地和附属专用绿地等多种绿化形式。(3)自然原则:小城镇绿化规划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结合山脉、河湖组织绿化景观地带或外环绿带,并与镇外农田林网相连接。(4)地缘原则:小城镇绿化应尽量采用乡土物种,保护古树名木。镇区绿化系统规划布局1.布局原则1534乡镇绿化系统的布局形式4.1绿地的形态绿地在乡镇呈三种形态:点状、块状、线状。(1)点状,指小面积绿地。一般指零星地段小面积绿地,面积大约在0.5—1.0hm2,小者约100m2。(2)块状,指具有一定规模的花园、公园。一般指小区、居住区级等中块绿地,面积约1.0—5.0hm2的花园与小游园,或面积更大的大块公共绿地。(3)线状,指道路上的行道树、分车道绿化,其宽度为1~3m,随道路呈线状延伸;沿河边、溪边及工业区的隔离带绿地,宽度约为10~20m,常称带状公园。4乡镇绿化系统的布局形式154
2.布局形式镇区绿地,一般是由点、线、面三种形态组成的多种布局形式。(1)块状布局。又可分为块状集中布置和分块均匀布置两种形式。较小的小城镇,布置一座公园绿地即可;县城镇和大型镇,可均衡地布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块状绿地。(2)散点均衡布局。若干小块绿地分布于全镇各处.(3)网状布局。包括沿着镇的河渠及溪边绿带、隔离绿带、加宽的干道边线型绿带等.(4)自然贯穿式布局。结合地形.或河流或小丘,进行重点绿地布置.从镇外向镇内延伸,从另一端或几端又伸向镇外。2.布局形式1555乡镇绿化规划常见的乡镇绿化有街道绿化、居住区绿化、公共建筑绿化、工厂绿化、饲养区绿化、防护林绿化等。5.1街道绿化乡镇街道绿化包括街道、街头、广场绿化。行道树的栽植方式应根据街道的不同宽度、方向、性质而定。乡镇街道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布置街头绿化和街心花园。5乡镇绿化规划1565.2居住区绿化居住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乡镇居住区公共绿地,根据居住区规划,因地制宜地设置中心公共绿地,面积可大可小,布置灵活自由,在绿地中可设置花木草坪、桌椅、简易的儿童游乐设施,面积稍大时,可再设置一些花坛、水面、雕塑等,给周围村民创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宅旁绿地是利用两排住宅之间的空地进行绿化。5.2居住区绿化1575.3公共建筑绿化公共建筑的绿化,是公共建筑的专用绿化,包括乡镇行政中心、商店、邮电、银行、医疗、文娱、学校等。5.4工厂绿化工厂绿化布置时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注意美观,为工厂创造一个美丽的环境。工厂绿化根据车间的不同性质,对绿化有不同的要求。5.5饲养区绿化饲养区的禽、畜类有臭气,周围应设置绿化隔离带,特别在主风向上侧宜设置不透风的隔离林带1~3条。在树种选择上,常绿树占仍%以上,适当搭配一部分香花树种,但要切忌种栽有毒、刺植物,避免牲畜、禽类食后中毒。5.3公共建筑绿化1585.6防护绿地规划(1)卫生防护林——保护生活区免受生产区的有害气体、煤烟及灰尘的污染。一般布置在两区之间或某些有碍卫生的建筑地段之间。(2)护村、护镇林——主要作防风用,林带应与主风向垂直,或有30°的偏角,每条林带宽度不小于10m。5.6防护绿地规划159镇区周围绿地亦可称为镇郊绿地。由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镇郊山林、水域组成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圈。并利用自然环境开发森林公园、观光农业园区等新的旅游景点,逐步形成小城镇生态景观控制区。镇区周围绿地1606绿化规划注意事项6.1苗圃规划(1)苗圃的用地选择苗圃用地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厚度50cm以上,排水良好的地方。(2)苗圃用地面积规划根据经验测算苗圃面积约为乡镇总用地面积的2%~3%时,能基本上满足园林绿化对苗木供应要求。6绿化规划注意事项1616.2树种规划树种规划就是选择一批最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有利于环境保护并结合生产、满足绿地中各种不同功能要求的树种。树种规划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骨干树种。骨干树种主要指用作行道树及庭萌树的树种。(2)常绿树与落叶树、骨干树种和其他树种相配合。同时,骨干树种和其他树种也要协调。(3)速生树和慢生树。6.2树种规划162二、镇区景观系统规划
(一)镇区景现系统的概念小城镇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是指通过视觉所感知的城镇物质形态美和文化形态美。(二)镇区景观系统规划内容1.依据小城镇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赂要求.确定镇区景观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2.调查发掘与分析评价小城镇景观资源、利用现状、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3.研究确定小城镇景观的特色与目标;4.研究镇区用地的结构布局和城镇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理想的景观结构。二、镇区景观系统规划(一)镇区景现系统的概念1635.划定有关小城镇景观控制区,如城镇背景、制高点、门户、节点、景观走廊、特征地带等,并提出相关安排;6.确定需要保留、保护、利用和开发建设的镇区户外活动空间,整体安排客流集散中心、闹市、广场、步行街、名胜古迹、开敞绿地的结构布局;7.确定分期实施步骤和近期建设项目;8.提出实施管理建议。5.划定有关小城镇景观控制区,如城镇背景、制高点、门户、节点164实例——金堂县五凤镇规划规划文本
五、绿地景观规划(一)绿地系统由公园绿地(含街头绿地、公园等)、防护绿地,构成绿地系统。(二)绿地布局1、沿河流两侧设置绿化带,穿越城镇,将其中组织一些步行道,可作为城镇的公共休闲绿地。2、城镇中心地带以公园、游园、滨河绿地、广场绿地、街头绿地为主,块状、条状、带状相结合。3、居民区与工业区之间布置宽度不小于10m防护绿地。实例——金堂县五凤镇规划规划文本1654、充分利用河流两岸形成绿带,并对沟渠进行改造,对沿岸的环境作重点保护。规划绿地用地7.42公顷,占城镇建设总用地19.41%,人均14.84m2.(三)景观规划城镇绿地形成“三带、七点”的形成。三带:穿过城镇的三条绿带,即铁路两侧绿带,沱江、黄水河绿带。七点:散布于城镇的七处块状绿地。由穿过城镇的三条绿带将城镇内的几处景观节点串联,形成有机整体。同时将整个城镇作为古镇的建筑控制区,对城镇内的建筑进行风格控制,总体要与古镇区协调。同时在建设时,对建筑的体量和层高加以控制,不影响城镇的整体天际轮廓线。4、充分利用河流两岸形成绿带,并对沟渠进行改造,对沿岸的环境166景观和绿地系统规划图
沱江绿带景观和绿地系统规划图沱江绿带167
黄水河绿带黄水河绿带168
铁路两侧绿带铁路两侧绿带169
景观视线走廊(轴)景观视线走廊(轴)170§7.5乡镇环境保护规划1环境与环境污染1.1环境及环境污染“环境”,实际上是指人们生活周围的境况。它包括两方面:一为自然环境,二是人为环境(社会环境)。1.2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与乡镇环境当前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有:§7.5乡镇环境保护规划1环境与环境污染171(1)中国国土面积大,但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只有1亩多,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少的国家之一,并且呈人口逐年增多、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2)中国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3)中国目前森林覆盖率仅为13.4%,远远低于31.4%的世界平均水平,位居世界后列。(4)中国草地资源丰富,然而存在着风蚀沙化威胁,草地植被破坏,超载放牧、不合理开垦以及草原工作中的低投入、轻管理问题,致使草地退化严重,鼠害增加,优良牧草不断减少,产草量降低,草地质量变差。(5)农田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6)滥用农药现象已十分普遍。(7)乡镇企业污染严重。(1)中国国土面积大,但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只有1亩多,1722乡镇污染类型2.1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防治:(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防止水污染的前提和基础。(2)从污染源出发,改革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排污是防治的根本措施。(3)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和排放管理,执行国家关于废水的排放标准,促进工厂进行工艺改革和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4)完善乡镇排水系统,根据条件对污水进行适当的处理。2乡镇污染类型1732.2大气污染(1)大气污染来源大气污染物多种多样,主要来源于燃料(煤、石油、煤气等)燃烧时烟囱排放的烟尘以及拖拉机、工厂、矿井的排气、漏气、跑气和粉尘等。粉尘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2)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①改进工艺设备、工艺流程,减少废气、粉尘排放;②改革燃料构成;③采用防尘设备,减少烟灰排放量;④发展区域供热,减少居民炉灶产生的污染;⑤依法管理。2.2大气污染174(3)防止大气污染的规划措施①乡镇布局规划合理。②考虑地形、地势的影响。③设卫生防护带。2.3噪声污染及防治(1)噪声来源噪声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厂噪声、交通噪声、建筑及市政工程施工噪声、日常生活及社会噪声。
(3)防止大气污染的规划措施175(2)噪声的防治治理噪声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或消除噪声源。常用的规划措施有:①远离噪声源。②采取隔声措施。③合理布置乡镇交通系统,减小交通噪声污染。(2)噪声的防治176第七章居住区、绿化及
环境保护规划第七章居住区、绿化及
环境保护规划177最初的街坊中国古代的城市中的居住区称为“闾里”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历史发展过程里坊碑刻图最初的街坊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历史发展过程里坊碑刻图178唐长安里坊复原图唐长安里坊复原图179唐长安里坊复原图唐长安里坊复原图180唐长安里坊复原图唐长安里坊复原图1812、街坊的扩大
顺着交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大型化逐渐形成了开放的打社会,正是由于交通工具的改变导致了街坊的扩大。里弄的产生2、街坊的扩大182上海城市印象-里弄上海城市印象-里弄183武汉印象武汉印象1843、扩大街坊的规划思想上世纪40年代,成片的大规模的一次性兴建,产生了指导建设的规划理论和思想。
3、扩大街坊的规划思想1854、邻里单位佩里的邻里单位示意图4、邻里单位佩里的邻里单位示意图186
a.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b.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c.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d.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e.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²)f.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a.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1875、居住小区1956年前苏联提出居住小区和新村的组织形式小区要形成完整的区域社会,是以交通干道、自然的界域形成的界定的完整地段,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5、居住小区1956年前苏联提出居住小区和新1886、邻里单位、居住小区简单的扩大、综合7、居住区理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6、邻里单位、居住小区简单的扩大、综合189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190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191居住区规划设计8、综合区理论强调工作、生活更好的融合道一起,可溶性的工业、商业等和居住在一起,形成综合性的居住形式。综合体建筑:综合居住区:密尔顿•凯恩斯居住区规划设计8、综合区理论192马赛公寓马赛公寓193马赛公寓马赛公寓1949、社区理论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四个条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9、社区理论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195现代居住生活的变化个人的变化家庭的变化生活空间的变化现代居住生活的变化196社区与小区的共同点:都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社区与小区的不同点:社区是从人的价值、物质关系确定的,小区从人口、用地规模数量决定价值取向不同社区与小区的共同点:197§7.1概述1现状乡镇住区问题分析住区功能不完善住区杂乱无章,土地浪费严重
环境质量普遍较差
缺乏为农业服务的必要条件
未能继承和发展民居优良传统和地方特色
基础设施薄弱
乡镇居住体系尚待确立
§7.1概述1现状乡镇住区问题分析住区功能不完善住区杂乱1982居住区的组成:1.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简称居住用地,包括住宅和宿舍的建筑基底、家务院落及居住建筑间的空地简称公建用地,包括儿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运动、行政经济管理机构等建筑基底,以及专用场地、绿地和空地2居住区的组成: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简称居住用地,包括199道路广场用地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人行道、梯道、公共活动广场和公共停车场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花园林荫道、运动场、住宅内的小块绿地和住宅组间绿化带、成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地其它用地包括县(区)级企事业单位及公共建筑专用地段、不适宜修建的地段预留的发展用地等道路广场用地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包括居住区公2002.居住区工程建设项目组成(1)建筑工程:主要为居住建筑、其次是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市政公用设施(泵站、调压站、锅炉房和变电所等),以及小品建筑(画廊、花坛、喷水池、雕塑和公共交通站点。(2)室外工程:包括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有道路工程,绿化工程;其它工程。地下有各种管线工程;以及人防工程等2.居住区工程建设项目组成(1)建筑工程:主要为居住建筑、其201(1)按建设条件分(现状和地形)新建居住区、旧居住区;山地居住区、平原居住区、水网居住区(2)按居住区所处位置(与城镇关系)城镇型居住区和独立的工矿居住区对不同类型的居住区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区别对待二、居住区的类型(1)按建设条件分(现状和地形)(2)按居住区所处位置(与城2023确立乡镇小康居住体系所谓乡镇小康居住体系,系指县域范围内乡镇不同等级不同规模居民点系列有机构成的定式。它除了居民点等级结构自身外,尚包括分级对应的商业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娱乐活动等点网体系。居住规模
居住形态模式
居住体系构架
3确立乡镇小康居住体系所谓乡镇小康居住体系203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204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2054合理协调生活动能与生产功能的关系4合理协调生活动能与生产功能的关系2065规划布局优化规划布局原则(1)乡镇住宅小区及组群宜与居委会(村委会)、居民小组(村民小组)等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应;布局及景观设计要与地块的地形、地貌有机结合,突出个性及地方特色。(2)征求居住者的意愿,可按户类型(职业),适当考虑民族、宗教、亲缘关系划分住宅组群或院落,也可采取自我选择式的混合型。5规划布局优化规划布局原则(1)乡镇住宅小207(3)道路宽度、建筑物间距应能满足防灾(地震、洪灾、火灾、风灾等)和救灾运输及疏散等要求,要方便物业管理及治安防范管理。(4)有利于辅助一、二、三产业经营,方便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交往活动,有利于密切邻里关系。(5)综合考虑小区周围环境,合理确定小区规划结构,相应确定小区道路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位和布置方式,确定绿化及公共活动场地的集中与分散布置等。(3)道路宽度、建筑物间距应能满足防灾(地震208乡镇小康住宅示范小区合理用地构成
乡镇小康住宅示范小区合理用地构成209乡镇小康住宅示范小区的布局手法
(1)住宅院落及组群的组合原则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的前提下,户外空间可采取多种形式的向心式围合,其尺度大小应视活动人数的多少确定;其空间形状则可根据居民户外活动行为规律安排。住栋布置既要有适度的规律性,又要有因地制宜的随机灵活的变化,做到疏密有致,层次分明。户外公共活动场所定位要适中,设施分级配置要得当,力争周边住户享用机会均等。乡镇小康住宅示范小区的布局手法(1)住宅院落及组群的210道路网络要密切结合地形,因地因周边条件制宜布置,做到安全、便捷,运行通畅,必要时,可将车行和人行道路系统分开设置。建筑物、构筑物小品、绿地、水体及道路等环境要素的布置要有利于动态整体景观的组织,并尽可能地显现出自身的可识别的个性。要赋予建筑群和空间形态以鲜明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亲和性及领域感,以利于强化社区观念。道路网络要密切结合地形,因地因周边条件制宜布置,做到安全、便211(2)住宅组群布置的多样化组群的不同规模及不同属性住宅楼的朝向及间距的可变性出人口的合理定位多种户型及楼型(2)住宅组群布置的多样化组群的不同规模及不同属性住宅楼212§7.2居住用地规划设计
的基本任务与要求1乡镇住宅的特点及组成乡镇住宅的特点(1)兼有生活和生产两种功能(2)具有鲜明的地方性(3)住宅的选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7.2居住用地规划设计
的基本任务与要求1213乡镇住宅的组成部分乡镇住宅的组成部分214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2152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编制内容居住区规划的基本任务简而言之就是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环境。乡镇居住区规划编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乡镇总体规划确定居住区用地的空间位置及范围(注意与之相连的周边环境)。根据居住人口数量确定居住区规模、用地大小。2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编制内容216拟定居住区内居住建筑类型(包括层数、数量、布置方式)、公共建筑的规模大小(包括商店、幼儿园、中小学校、居委会等)、分布位置。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及连接方式。拟定公共活动中心位置、大小。拟定绿化用地、老人、儿童活动用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形式。拟定给排水、煤气、供配电等相关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根据现行有关国家有关规范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预算、估算。拟定居住区内居住建筑类型(包括层数、数量、布置方式)、公共建2173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实用要求住宅建筑群的规划布置要从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来考虑,为居民创造一个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为了满足不同形式居民的多种需要,必须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及空间分布等。3居住用地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实用要求住宅建筑群218环境卫生要求1.日照平地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环境卫生要求1.日照平地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2192.通风在夏季炎热的地区,解决居室自然通风的办法通常是将居室尽量朝向主导风向,若不能垂直主导风向时,应保证风向入射角在30°~60°之间。一般来说,建筑间距越大,自然通风效果就越好。此外,还应注意建筑的排列、院落的组织,以及建筑的体型,使之布置与设计合理,以加强通风效果。2.通风在夏季炎热的地区,解决居室自然通风2203.朝向4.防止污染3.朝向4.防止污染221安全要求消防问题抗震要求人防经济要求美观要求位置安全疏散建筑形状间距消防通道消防设施平战结合、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施工要求有利管理、相对集中完整丰富、地方特色安全要求消防问题抗震要求人防经济要求美观要求位置2224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4.1住宅群的平面布置住宅建筑布置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地形、地质、现状条件以及选用的住宅类型都对布局方式产生一定影响,因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布置方式。4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4.1住宅群的平面布置住宅223行列式
行列式224行列式
行列式225行列式
行列式226行列式
行列式227周边式
周边式228混合式
混合式229自由式
自由式2304.2住宅群体组合形式成组成团的组合形式
这种组合方式是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成组成团的组合,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组合单元,有规律地反复使用。4.2住宅群体组合形式成组成团的组合形式231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232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233成街成坊的组合形式
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住宅沿街组成带形的空间,成坊的组合方式是住宅以街坊作为一个整体的布置方式。成街的组合方式一般用于小城镇或居住小区主要道路的沿线和带形地段的规划。成坊的组合方式一般用于规模不太大的街坊或保留房屋较多的旧居住地段的改建。成街成坊的组合形式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住宅沿街234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2354.3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就是运用建筑空间构图的规律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段将住宅、公共建筑、绿化种植、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有机地组成完整统一的建筑群体。4.3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住宅群体的空间组236对比
对比237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238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239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240比例和尺度
在建筑构图范围内,比例的含义是指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在其长宽高的尺寸、体量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尺寸、体量的关系。而尺度的概念则与建筑物的性质、使用对象密切相关。比例和尺度在建筑构图范围内,比例的含义是指建2414.4居住建筑群的布置与节约用地(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筑4.4居住建筑群的布置与节约用地(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242(2)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2)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243(3)借用空间(3)借用空间244(4)采用少量东西向布置的住宅(4)采用少量东西向布置的住宅245(5)采用L、、E型等住宅(5)采用L、、E型等住宅2464.5山地丘陵地区居住建筑规划布置特点(1)地形的坡度和坡向及其对建筑日照和通风的影响坡度平坡(坡度3%以下)缓坡地(坡度3-10%)中坡地(坡度10-25%)陡坡地(坡度25-50%)急坡地(坡度50-100%)4.5山地丘陵地区居住建筑规划布置特点(1)地形的坡度和坡247坡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全阳坡半阳坡背阳坡坡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全阳坡半阳坡背阳坡248不同的坡向和坡度对建筑物的日照有不同影响重庆正南向坡度10%日照间距1:1坡度50%日照间距1:0.5正北向坡度10%日照间距1:2.3坡度50%日照间距1:5.5不同的坡向和坡度对建筑物的日照有不同影响重庆正南向坡度10%249与风向平行的顺风区,建筑垂直或斜交等高线布置时,通风最好。如平行等高线布置,通风不良。在涡风区,背风区一般通风不良,背风区的洼地,山坳在夏季最热。在高压风区风压较大,不宜建高楼,越风区,夏季凉快,但冬季要注意防风。与风向平行的顺风区,建筑垂直或斜交等高线布置时,通250(2)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山地建筑比较灵活和活泼,常见行列式和自由式(2)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山地建筑比较灵活和活泼,常见行列式和251居住区、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精讲课件252
§1结构、规划结构结构:构成事物最基本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住宅区的规划结构§1结构、规划结构总结住宅区的规划结构253城市结构: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人口结构: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按照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因素的构成状况。交通结构:
居民出行采用步行、骑车、乘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由这些方式分别承担出行量在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城市结构: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254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一、用地规模与配置用地配置:包括住宅建筑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与停车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和其他五部分的数量以及比例。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一、用地规模与配置255用地构成居住区小区组团1.住宅用地(R01)50~6055~6570~802.公建用地(R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日常生活出发的家庭教育思维训练方法
-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参考
- 健康教育课程小儿腹泻的预防和处理技巧
- 企业品牌形象在商业展会中的空间表达
- 小学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方案
- 企业员工压力管理与团队支持系统的建立实践
- 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家庭康乐需求分析与建议报告
- 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 创意无限标贴设计在市场营销中的实践
- 企业家在家庭火灾预防中的责任与行动
- 【MOO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色卡-CBCC中国建筑标准色卡(千色卡1026色)
- 信息素养:效率提升与终身学习的新引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创业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大学
- 法律顾问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孔雀东南飞课本剧剧本
- GA/T 2012-2023窃照专用器材鉴定技术规范
- 护士延续注册申请表范本
- 常用中药药材替代使用速查表
- 出版社奖惩管理办法(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