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尿道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1页
中医针灸治疗尿道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2页
中医针灸治疗尿道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针灸治疗尿道综合征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李*,女,49岁,初诊日期:202*年7月4日。主诉:尿血1月余。病史:患者年轻时曾宫外孕,行手术治疗,后间断出现尿血,予中药及静脉药物输液治疗(具体不详),202*年7月行子宫全切手术,插尿管时造成尿道损伤,引发尿道综合征,出现小腹坠涨,尿频、尿痛,排尿不适感及尿中带血等症状,予我院针灸门诊就诊。查体及实验室检查(阳性指标):无西医诊断:尿道综合征中医诊断:淋症

证候诊断:肾气不足治疗原则:补益肾气,疏调膀胱气机。针灸取穴:秩边透水道(双)、肾俞(双)、膀胱俞(双)、中极、关元、气海。治疗过程:针刺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找准秩边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在与矢状面呈20度夹角的方向,用长6寸的芒针刺入秩边穴,进针后轻捻徐入,针尖方向朝向腹部的水道穴(耻骨联合上2寸,旁开2寸)附近。令针感传至会阴部或小腹部为度,针刺得气后将针取出,不留针;肾俞(双),膀胱俞(双)采用常规针刺行补法,留针30分钟;针刺中极,关元,气海时,取3寸长针,针尖朝向会阴部,使针感向会阴部放射,注意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膀胱,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将针取出。治疗结果:一周3次针灸治疗,针刺10次左右症状明显缓解,针刺4月余尿血等症状基本缓解。按语:女性尿道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疾病,可发生于女性患者中的任何年龄,成年或已婚妇女中最为常见。尿道综合征作为一组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不畅等膀胱刺激症状。祖国医学并无“尿道综合征”这一病名,根据其主要症状,可参考古代各医家关于“淋证”的相关记载。“淋”之名称,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本病为“淋”“淋者,淋漓不尽,如雨淋而下”:《灵枢·邪气脏腑病行》:“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膀肤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灵枢·本输》:“三焦……实则闭瘾,虚则遗溺”《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膀胱不利为瘾,不约为遗溺”;中医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膀胱,基本病机为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肾为先天之本,司二便开合,主水液代谢,尿液能存于膀胱而不随意外泄,则有赖于肾气的固摄作用。故肾气充足,则膀胱气化有权,水道通利;肾虚不固,开合失权,出现尿频、尿急、排尿不畅等。正如《类证治裁》所言“气不摄而频数不禁”。膀胱位于小腹,居肾之下,与肾相表里,贮存和排泄尿液,其生理功能有赖于肾气与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肾气主升,膀胱主通降。肾气之升,激发尿液的生成并控制其排泄,膀胱之气通降,推动膀胱收缩而排尿。如果膀胱和肾的激发和固摄作用失常,膀胱开阖失权,则出现排尿功能障碍。“秩边透水道”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女性尿道综合征病位在深部,针刺宜定向深透,以直达病所。秩边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要穴,膀胱与肾相表里,肾开窍于二阴,故选秩边穴作为主穴。“气至病所”是针灸取得疗效的关键,也是“秩边透水道”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