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_第1页
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_第2页
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_第3页
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_第4页
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未病之食疗及膏方中医治未病之食疗及膏方2、治未病的含义2.1《黄帝内经》有关“治未病”的论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治未病的含义2.1《黄帝内经》有关“治未病”的论述《素问·刺热篇》: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经·逆顺篇》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素问·刺热篇》:1.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上工治未病,何也?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成为指导“治未病”的一大法则。2.唐·孙思邈:强调“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医学的功能区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3.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专论,将“治未病”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丹溪心法》:“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

4.清·叶天士: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预防学观点,强调采取主动措施防变于先的重要意义。2.2历代医家关于治未病的论述1.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上工治未病,何■

治未病的传统方法治未病的传统方法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传统疗法”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传统疗法”■什么是膏方

膏者,泽也。在《正韵》《博雅》解释为“润

泽”。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膏方,又称膏滋方。膏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治为基础,运用中药饮片、滋补品以及食品等为主要原料,经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凉膏等工序而熬制成的膏类制剂。

二、膏方的渊源与发展现状■什么是膏方膏者,泽也■什么是膏方膏方具体的含义如指性质:以油脂为膏如指形态:以凝而不固为膏如指口味:以甘美滑腻为膏如指内容:以物之精粹为膏如指作用:以润泽滋养为膏膏如指性质:以油脂为膏如指形态:以凝而不固为膏如指口味:以甘■膏方、汤方的比较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渊源1.起源于汉唐:膏方在我国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起于汉唐,《黄帝内经》中有豕膏、马膏的记载;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大乌头膏、猪膏发煎的记载。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等共40多部,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2.流行于宋朝:宋朝膏剂已很流行,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圣济总录》栝蒌根膏,这是膏方治养结合的先河。3.成熟于明清:明宏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清代膏方在宫廷十分盛行,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

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种类

膏方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基本成分1、中药饮片2、细料药(精料药/贵重药)4、胶类药5、糖类及其他辅料3、辅料膏方的基本成分1、中药饮片2、细料药(精料药/贵重药)4■三、膏方的制作工艺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制备全过程

膏方制备全过程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特点节省时间每天二匙适合久服口味甜美携带方便膏方汤剂煎煮费时每天二杯不易久服口苦难饮携带不便节省时间膏方汤剂煎煮费时■四、膏方的处方原则1.辨证施膏,整体调理

专业医生所开具的膏方,一人一方,一方一膏,针对性强。不同人群,因年龄、性别、劳逸、起居环境、禀赋等而有体质上的差异。医生根据患者不同体质特点和病情不同症状、体征进行详细诊查与辨证,从整体出发,辨证施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所以膏方又称为个体化的保健品。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处方原则2.扶正补虚,调治兼施

明清以后,膏方应用逐渐偏重于补益养生,其次才是在慢病调控中的应用。补益药物是膏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膏方处方中的主体君药。祛邪药物是膏方的次要辅助部分,是医生兼顾患者或客个体的既往病史及现病史,在补益的基础上配伍理气祛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破结消积等祛邪疗疾的药物。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处方原则3.健脾开胃,动静结合

膏方中补益药是其主体,但大多补益药物属味厚滋腻的“静药”,再好的膏滋药,如果脾胃功能差、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就起不到补益作用,还会产生积滞不消、助湿生痰、气机壅滞的副作用。在膏方组方配伍中,应考虑选用芳香健脾,助运开胃,理气化湿之品,这些药属于“动药”,即胃动力药,动静结合,以促使膏方的消化吸收。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处方原则4.开膏季节

主要是根据膏方的用途决定:

1.养生进补膏方,冬季服用:服用时间多由冬至前一周至立春结束。冬天为封藏季节,滋补为主的膏方容易被机体吸收储藏,所以冬令是进补的最佳季节。

2.慢病调理或治疗性膏方,一年四季皆可服用:有慢性病需要服用膏方者,一年四季皆可服用,不必拘泥于冬季。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进补原则

·胃以喜为补

·寓通于补

·药补不如食补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作用有三:⑴祛除内外邪气;⑵调理好脾胃;⑶试探性进补。为下一步开好膏方,选择好针对性更强的药物做好准备。因人而宜,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一方一膏。根据自身病情或调补需要选择。定制膏方预约时间服用开路药预约时间选择医生开膏方步骤膏方病案,一般有三部分组成,先是详细的辨证分析,治法;中间是方药,一般药有40多味;最后是服法、注意事项。作用有三:⑴祛除内外邪气;⑵调理好脾胃;⑶试探性进补。■五、膏方的服法及注意事项膏方的服用方式

噙化:亦称“含化”,将膏方含在口中,让药慢慢在口中含化,慢慢咽下,以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

冲服:取适量膏方,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入搅匀,使之溶化,服下。

调服:胶质粘稠难化的膏方,可加黄酒或汤药或开水,用碗、杯隔水炖热,调匀后服下。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服用时间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时服药,调理胃肠道疾病宜饭前服。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时服药,病在上焦(心肺),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者,宜饭后服。

3.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时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膏方宜睡前服。

4.空腹服:《本草经》“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其优点是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滋腻补益药,宜空腹服。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服用剂量膏方服用剂量的多少,应根据膏方的性质、疾病的轻重、病人体质强弱等情况而决定。一般每日2次,每次服用1汤匙(约20克左右)

A.病情较重、体质较强的人,剂量可以稍大;

B.病情较轻、老年人、妇女儿童,用量宜小。

C.有滋补作用,药性较平的膏方,用量可大些;

D.药性剧烈的膏方,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不良反应

1.病情出现被动或反复;2.出现食欲不振、胸闷、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3.出现上火现象;4.失眠、多梦、兴奋、多汗;5.过敏反应;6.小儿性早熟。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服用膏方的注意事项◆服膏方最好不要同时喝咖啡、

饮浓茶、

吃萝卜。◆在服用膏方时,如遇感冒发热、

咳嗽外感

妇女经期

宜暂停服用。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六、膏方的临床用药体会*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实验室、影像等检查辨病*重视提高免疫力和促进微循环的药物

玉屏风散、四物汤*充分运用现代病理生理与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任何一种药物的治疗效果都是建立在药理与病理的契合上;单味药的药理研究复方药理研究*处方禁忌

十八反、十九畏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有碍胃气的药物

■重:石头类、贝壳类等;

■寒:黄连、黄芩、黄柏等

■腥:虫类药等

■腻:熟地、玄参、鳖甲等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开路方的一点经验

·苍术————化湿

·砂仁、神曲————健脾

·人参————先吃须

·品味试探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在治未病临床的应用

1.膏方养生:冬季进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亚健康干预:疲劳、黄褐癍、失眠、焦虑、便秘、关节疼痛、偏头痛、性功能低下等。

3.慢病控制:肿瘤、不孕不育、哮喘、慢性胃炎、慢性肾炎、慢性前列腺炎、高血压、高血脂等。

4.康复患者:术后、大病重病后,由于手术创伤耕伤气血,身体虚弱;产后失血过多、恶露未尽等,可根据辨证施治,服用膏方调理。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失眠的食疗方食疗经验方:栀子200、香豉150、浮小麦300、大枣(酸枣仁)150、淡竹叶90、甘草60。

另加:蜂蜜300克收膏。《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发汗、吐、下后,虚烦不谢谢!!谢谢!!中医治未病之食疗及膏方中医治未病之食疗及膏方2、治未病的含义2.1《黄帝内经》有关“治未病”的论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治未病的含义2.1《黄帝内经》有关“治未病”的论述《素问·刺热篇》: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经·逆顺篇》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素问·刺热篇》:1.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上工治未病,何也?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成为指导“治未病”的一大法则。2.唐·孙思邈:强调“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医学的功能区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3.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专论,将“治未病”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丹溪心法》:“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

4.清·叶天士: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预防学观点,强调采取主动措施防变于先的重要意义。2.2历代医家关于治未病的论述1.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上工治未病,何■

治未病的传统方法治未病的传统方法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传统疗法”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传统疗法”■什么是膏方

膏者,泽也。在《正韵》《博雅》解释为“润

泽”。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膏方,又称膏滋方。膏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治为基础,运用中药饮片、滋补品以及食品等为主要原料,经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凉膏等工序而熬制成的膏类制剂。

二、膏方的渊源与发展现状■什么是膏方膏者,泽也■什么是膏方膏方具体的含义如指性质:以油脂为膏如指形态:以凝而不固为膏如指口味:以甘美滑腻为膏如指内容:以物之精粹为膏如指作用:以润泽滋养为膏膏如指性质:以油脂为膏如指形态:以凝而不固为膏如指口味:以甘■膏方、汤方的比较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渊源1.起源于汉唐:膏方在我国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起于汉唐,《黄帝内经》中有豕膏、马膏的记载;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大乌头膏、猪膏发煎的记载。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等共40多部,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2.流行于宋朝:宋朝膏剂已很流行,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圣济总录》栝蒌根膏,这是膏方治养结合的先河。3.成熟于明清:明宏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清代膏方在宫廷十分盛行,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

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种类

膏方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基本成分1、中药饮片2、细料药(精料药/贵重药)4、胶类药5、糖类及其他辅料3、辅料膏方的基本成分1、中药饮片2、细料药(精料药/贵重药)4■三、膏方的制作工艺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制备全过程

膏方制备全过程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特点节省时间每天二匙适合久服口味甜美携带方便膏方汤剂煎煮费时每天二杯不易久服口苦难饮携带不便节省时间膏方汤剂煎煮费时■四、膏方的处方原则1.辨证施膏,整体调理

专业医生所开具的膏方,一人一方,一方一膏,针对性强。不同人群,因年龄、性别、劳逸、起居环境、禀赋等而有体质上的差异。医生根据患者不同体质特点和病情不同症状、体征进行详细诊查与辨证,从整体出发,辨证施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所以膏方又称为个体化的保健品。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处方原则2.扶正补虚,调治兼施

明清以后,膏方应用逐渐偏重于补益养生,其次才是在慢病调控中的应用。补益药物是膏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膏方处方中的主体君药。祛邪药物是膏方的次要辅助部分,是医生兼顾患者或客个体的既往病史及现病史,在补益的基础上配伍理气祛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破结消积等祛邪疗疾的药物。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处方原则3.健脾开胃,动静结合

膏方中补益药是其主体,但大多补益药物属味厚滋腻的“静药”,再好的膏滋药,如果脾胃功能差、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就起不到补益作用,还会产生积滞不消、助湿生痰、气机壅滞的副作用。在膏方组方配伍中,应考虑选用芳香健脾,助运开胃,理气化湿之品,这些药属于“动药”,即胃动力药,动静结合,以促使膏方的消化吸收。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处方原则4.开膏季节

主要是根据膏方的用途决定:

1.养生进补膏方,冬季服用:服用时间多由冬至前一周至立春结束。冬天为封藏季节,滋补为主的膏方容易被机体吸收储藏,所以冬令是进补的最佳季节。

2.慢病调理或治疗性膏方,一年四季皆可服用:有慢性病需要服用膏方者,一年四季皆可服用,不必拘泥于冬季。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进补原则

·胃以喜为补

·寓通于补

·药补不如食补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作用有三:⑴祛除内外邪气;⑵调理好脾胃;⑶试探性进补。为下一步开好膏方,选择好针对性更强的药物做好准备。因人而宜,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一方一膏。根据自身病情或调补需要选择。定制膏方预约时间服用开路药预约时间选择医生开膏方步骤膏方病案,一般有三部分组成,先是详细的辨证分析,治法;中间是方药,一般药有40多味;最后是服法、注意事项。作用有三:⑴祛除内外邪气;⑵调理好脾胃;⑶试探性进补。■五、膏方的服法及注意事项膏方的服用方式

噙化:亦称“含化”,将膏方含在口中,让药慢慢在口中含化,慢慢咽下,以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

冲服:取适量膏方,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入搅匀,使之溶化,服下。

调服:胶质粘稠难化的膏方,可加黄酒或汤药或开水,用碗、杯隔水炖热,调匀后服下。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服用时间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时服药,调理胃肠道疾病宜饭前服。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时服药,病在上焦(心肺),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者,宜饭后服。

3.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时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膏方宜睡前服。

4.空腹服:《本草经》“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其优点是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滋腻补益药,宜空腹服。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服用剂量膏方服用剂量的多少,应根据膏方的性质、疾病的轻重、病人体质强弱等情况而决定。一般每日2次,每次服用1汤匙(约20克左右)

A.病情较重、体质较强的人,剂量可以稍大;

B.病情较轻、老年人、妇女儿童,用量宜小。

C.有滋补作用,药性较平的膏方,用量可大些;

D.药性剧烈的膏方,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膏方的不良反应

1.病情出现被动或反复;2.出现食欲不振、胸闷、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3.出现上火现象;4.失眠、多梦、兴奋、多汗;5.过敏反应;6.小儿性早熟。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分析课件■服用膏方的注意事项◆服膏方最好不要同时喝咖啡、

饮浓茶、

吃萝卜。◆在服用膏方时,如遇感冒发热、

咳嗽外感

妇女经期

宜暂停服用。中医治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