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洪《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 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2) 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3) 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4) 近代和现代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1)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病理上的整体性;诊治上的整体性。2)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昼夜晨昏的变化地域环境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辨证论治(1)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论治,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2) “症”、“病”、“证”的区别联系:1) 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包括症状和体征。2) 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3) 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精气学说1、 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 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2) 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2、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1) 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1) 气机:指气的运动。2) 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3) 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4) 天地精气化生为人。八阴阳学说(1) 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2) 阴阳的基本特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3)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事物的无限可分性:《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事物的阴阳属性因比较对象的改变也可以发生变化。(4)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被破坏,则标志疾病的产生。“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阳虚则寒”2) 阴阳互根互用含义:“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3) 阴阳交感互藏含义: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是万物化生的根源。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包含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4) 阴阳的消长平衡含义:阴和阳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5) 阴阳的相互转化含义: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5)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三、五行学说(1) 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2) 五行各自的特性:1)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2)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温热、升腾3) 土的特性:“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4)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5)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3) 事物的五行归类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自然界五人体五五五五五五五季行五五腑五形情五变音味色化气方脏官体志声动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握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忧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啰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哭咳 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栗(4)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 五行的相生: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滋生、助长和促进关系。相生顺序:木一火一土一金一水一木相生之间的关系一一母子关系2) 五行的相克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依次克制,制约的关系。相克顺序:木(克)一土(克)一水(克)一火(克)一金相克之间的关系一一"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3) 五行制化含义: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4) 五行相乘①含义: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多度制约或克制。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木(乘)一土(乘)一水(乘)一火(乘)一金5) 五行相侮含义: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五行相侮次序(与相克相反):木(侮)一金(侮)一火(侮)一水(侮)一土6) 五行的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种情况,皆属于五行之间相生关系异常的变化。(5)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治疗;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一节精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之精的生成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谓之“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由脾胃等脏腑吸收水谷中的精华物质所产生,故又称“水谷之精”。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故谓之“后天之精”。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②濡养③化血④化气⑤化神第二节气一、 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 人体之气的生成人体之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肾吸纳的自然界的清气。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①气的生成之源先天之气(元气)后天之气(宗气)相关脏腑肾为生气之根呻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三、人体之气的运动气的运动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气机调畅: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气机的意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5.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气化气化:气的运动变化产生的各种变化。气化的形式:人体气化的基本形式是:人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四、 人体之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五、 人体之气的分类元气含义:《内经》称为“真气”,《难经》又称“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成与分布: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生理功能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宗气含义: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生成与分布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互结合而生成。宗气生成后积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此外,《内经》中还指出宗气可由气海向下注入气街,再下行于足。生理功能①行呼吸;②行血气;③资先天。营气含义: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荣气”。生成与分布: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精华部分所化生,进入脉中,运行全身。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卫气含义: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又称“卫阳”。生成与分布: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4票悍滑利部分所化生,运行于脉外,布散全身。生理功能①防御外邪;②温养全身;③调控腠理。第三节血一、 血的基本概念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 血的生成(一) 化生之源水谷之精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此外,肾精化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二) 相关脏腑功能脾胃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健与否,饮食营养的充足与否,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若脾胃功能虚弱或失调,造成长期饮食营养摄入不良,都可能导致血液化生之源匮乏,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临床上治疗血虚,首先要注意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并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调配。心肺心肺的生理功能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阳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的血液。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时,也常常注意调补心肺功能。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肾精化生肾气,而肾气能推动、激发和调控各脏腑的生理活动,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促进心肺的气化功能,从而有助于血液的化生。如果肾精不足,或肾不藏精,往往会导致血液生成亏少。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有时需采用补肾益精的方法。三、 血的运行(一) 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二) 相关脏腑功能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肺朝百脉,主治节,能够助心行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够推动和促进血行,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肝又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需要,在肝气疏泄功能的协调下,调节脉中循环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同时还可以防止出血。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总结: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和肝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而心、肺、肝、脾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四、 血的功能(一) 濡养(二) 化神第四节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唾、涎、涕、泪和胃液、肠液、关节腔液、胸腹腔等间隙的液体等,是液态样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四、津液的功能(一) 滋润濡养(二) 充养血脉另外,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相对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五节神一、 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中医学中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其中又将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二、 神的作用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第六节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一、 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原理: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营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生理体现:气盛则血充。病理表现:气虚则血虚。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举例)。气能行血含义: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生理体现:气的充盈,而且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病理表现:气虚或气滞,均可导致血瘀;气机逆乱,血行也随之逆乱(举例)。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常常分别配合应用补气、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气能摄血含义: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生理体现:气旺则血统。病理表现:“气虚则血逸”。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气虚出血病证,必须补气以摄血。总结:气对于血的生成和运行具有统率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含义: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生理体现:血足则气旺。病理表现:血虚则气虚。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气少的病证,必须气血双补。血能载气含义及生理体现: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依赖血的运载而运行全身。病理表现:血虚的病人,也就会出现气虚病变;气随血脱。总结:血能养气、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血为气之母”。二、 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精血同源含义:精与血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生理体现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脏腑之精融入血液中,则化为血;血液输送到脏腑中,也可充养脏腑之精。病理表现:衰则同衰(精亏则血虚,血虚则精亏)。津血同源含义:津液和血来源相同而又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生理体现(1) 津液与血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2) 津液进入脉中,与营气结合,便化生为血液;血液中的津液,与营气分离而渗出脉外,便化为津液。因为汗液为津液所化生,而津血同源,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病理表现:津血互损。对治疗的指导意义(1) 治疗津血互损的病证,应津血互补;(2)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一) 精与气的关系气能生精、摄精2.精能化气(二) 精、气与神的关系精、气化神神驭精、气总结:精、气、神三者之间存在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可分而不可离,称为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形体是第一性”、“精神活动对形体健康的反作用”的辩证法观点。第三章藏象第一节概论1藏象的概念藏一一藏于体内的内脏象一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1) 脏腑脏一一化生和贮藏精气,满而不能实。包括肝、心、脾、肺、肾腑一一受盛和传化水谷,实而不能满。包括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一一形态上中空而密闭,功能上以贮藏精气为主。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2) 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①古代解剖知识,②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③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生理功能。(3)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①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②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第二节五脏一、 心心的生理功能一一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必须以心气的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为前提条件)心主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的生理特性一一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二、 肝肝的生理功能(1)主疏泄①调畅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②调畅脾胃之气的升降调畅情志刁喜调达而恶抑郁(逍遥散、痛泻要方)N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促进消化刁气机9脾胃(脾升胃降)N分泌胆汁、排泄胆汁男子9排精性功能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女子9月经、泌乳、排卵 "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2)主藏血①贮藏血液②调节血量③防止出血“肝者,凝血之本”肝的生理特性①肝为刚脏"肝体阴而用阳”②肝气升发志液体华窍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筋膜或宗筋),其华在爪“肝为罢极之本”开窍于目9睛明与春气相通应"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三、脾脾:孤脏(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仓禀之官)生理机能主运化(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1) 运化谷食(2) 运化水饮主统血(生血统血)控制血液在脉道正常运行脾不统血与气不摄血机理一致,而习惯将下部出血与肌肉出血称脾不统血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运化水谷机制:①脾气升清②阳气温煦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其标在肺;水惟畏土,其制在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生理特征1.脾气上升:升清: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升举内脏:维持内脏恒定2.喜燥恶湿脾主升清:脾气运化的表现形式:清气在下,则生殖泻内脏下垂:胃、肾、子宫(阴挺)、直肠(脱肛)体在体合肉,主四肢窍、华在窍为口,其华在唇①饮食口味与脾运化相关②脾气通于口口唇者,脾之官也志在志为思液在液为涎涎清稀,为脾精所化,出自两颊,可自口角流出,(注意与唾比较)通与长夏或四时之气相通应四、肺肺:相傅之官,五脏之长,气之本,水上之源,华盖,娇脏生理机能主气,司呼吸(诸气者,皆属于肺)⑴主呼吸之气(天气通于肺)⑵主一身之气(肺者,气之本也)产生宗气,调节气机主行水(通调水道)机理:宣发肃降肺为水上之源:肺居高位,又主行水运用:宣肺利水,降气利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有辅心行血的生理机能•肺主呼吸系由肺宜肃降运动维系肺主一身之气生成体现于宗气生成,其运行体现于对全身气机调节作用•肺主气,实际上是基于肺主呼吸机能•呼吸调匀是气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呼吸调节以肺肾最为相关宣肺利水:开鬼门、提壶揭盖、开上源而利下流•肺对血液运行有促进调节作用(肺主治节)协助肺主行水:脾肾三焦等主治节:呼吸、气机、血液、津液等(4.主亘发肃降)生理特征肺为华盖(肺在五脏六腑位置最高)肺为娇脏生理:清虚娇嫩病理:易受邪侵肺气宣降宣发:呼出浊气,宣发精微、卫气肃降:吸气资元,肃降精微、浊液•肺为脏之张,为华盖:①肺居高位,脏腑外卫②肺主一身之表③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宣降,维持肺司呼吸,主行水机能•与调节汗液排泄相关的是:宣发卫气.肺宣降功能异常:尿少体华肺合皮毛,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对皮毛作用:宣发卫气与津液于皮毛皮毛对肺:①宜散卫气调节呼吸②皮毛收邪,内含于肺窍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鼻者,肺之官。喉为肺之门户,主司发音志在志为忧(悲)液在液为涕通与秋气相通应五、肾肾:先天之本、封藏之本、五脏阴阳之本生理功能1.主臧精(最基本机能)(1)主生长发育生殖(2)卡脏腑气化2.主水(1) 津液代谢(2) 生尿排尿3土纳气(肾为气之根).肾精由先天之精为基础,后天之精为辅助.主生长发育生殖详看上古天真论表•天癸系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产生的.肾者胃之关:指肾精气蒸腾气化作用.肾主纳气:使呼吸维持在一定深度,是肾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的体现。生理特性1.主蛰守位2.肾气上升君火:心火相火:其他脏腑之火雷火:肝之相火龙火:肾之相火体华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齿为骨之余;肾之标,骨之本;发为血之余窍在窍为耳及二阴(前阴:外生殖器尿道口;后阴:肛门)志在志为恐恐则气下液在液为唾唾:稠厚,由肾精所生,山白舌下,从口中唾山。(注意与涎比较)《上古天真论》肾气演变表女(7)一女子男(8)一丈夫1肾气盛,齿更发长肾气实,发长齿更2天癸至,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有子3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4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筋骨隆盛,肌肉满壮5阳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肾气衰,发堕齿槁6三阳脉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7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于也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8则齿发去第三节六腑六腑概要表概念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总称生理机能传化物生理特性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运动特点通降下行(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七冲门出处《难经》概念饮食物消化吸收排泄经过的七道门户具体唇飞(扉)门止齿户门会厌吸门胃贲门太仓下口幽门大肠小肠阑门下极魄门六腑生理机能特性/其他附录胆贮藏与排泄胆汁胆主决断(中正之官)胆为奇恒之府。胆形态中空、排泄胆汁参与消化与六腑类似,但内盛精汁,又与五脏藏精类似,故为奇恒之府胆为中精之府、清净之府、中清之府。(因其内的胆汁被称为精汁)。胆汁生生成源于肝之余气。胃主受纳水谷(基础)胃气下降。胃气下降是胃主受纳的前提条件。脾胃是脏腑气机升降枢纽。胃又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主腐熟水谷喜润恶燥。小肠主受盛化物主泌别清浊小肠主液利小便所以实大便是小肠主液理论的具体应用。小肠为受盛之官。1大肠主传化糟粕大肠主津(燥化)大肠传化糟粕,实是小肠泌别清浊的承接,另外还与胃气通降、肺气肃降、脾气运化、肾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相关。大肠为传导之官。膀胱汇聚水液贮存与排泄尿液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之府。二焦 八、、六腑三焦疏通水道决渎之官,中渎之府。

(上中下焦)运行津液部位三焦功能通行诸气1、三焦主持诸气,为原气之别使。2、全身津液输布必须以三焦为通道。运行津液分类上焦心肺、头面上焦如雾。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血与津液。(若雾露之溉)第四节奇恒之腑奇恒之腑概念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命名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异于常态,故称奇恒之腑形态像腑,多中空管月空或囊状器官功能像脏,主藏精气而不泻脑髓海元神之府1.主宰生命活动。2.主精神活动3.主感觉运动五神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髓分骨髓、脊髓、脑髓由肾精化生。诸髓者,皆属于脑。骨骨骼其发育标志人形体的发育。由肾精充养,由肾气推动及调控,主骨实际上是肾精及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具体体现。脉血之府容纳和运输血液的通道。心主身之血脉。胆中精之府、清净之府、中清之府、中正之官胆形态中空、排泄胆汁参与消化与六腑类似,但内盛精汁。女子胞胞宫、子宫、子脏、胞脏、子处、血脏生理机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与女子胞关系密切的脏腑: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最密切的早:心、肝、脾、肾、冲、任失调:1.气血不和,胞宫功能失调2.心、肝、牌、肾的功能障碍失调:致胞宫功能失调3.冲任气血不足,胞宫功能失常(冲、任隶属于肝、肾,又隶属于阳明。)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满而不能实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实而不能满,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奇恒之腑形态像腑,多中空管腔,功能像脏,主藏精气而不泻五脏与志、体、液、窍的关系:体窍志液肝筋目怒泪心脉舌喜汗脾肌肉口思涎肺皮肤鼻悲或忧涕肾骨耳恐唾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之间关系1、心与肺脾肝肾的关系(一)心与肺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生理:肺主一身之气] 宗气(中心环节)「气为血帅,肺气助心行血心主一身之血卜 ]血为气母,心血运布肺气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病理:肺气虚弱,行血无力影响心的行血 心血瘀阻肺失宣肃,肺气壅塞 --血行不畅一影响肺的呼吸一胸闷咳喘心气不足血行不畅一影响肺的呼吸一胸闷咳喘心阳不振心与脾主要体现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血液生成生理:心主行血,供养于脾一脾主运化,生血养心一脾运正常:心血充盈J相互促进病理:脾失健运,生化乏源血虚一 心血不足脾不统血,慢性失血*心脾两虚思虑过度,耗伤心血 一脾气虚弱(2)血液运行生理:心行血,推动血行不已1血运正常脾统血,血液不溢脉外t病理:心气不足,血行无力一气虚血瘀脾气虚损,统摄无权一气虚出血(三)心与肝主要体现于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血液运行生理:心主行血,肝主藏血,病理:血液亏虚心血瘀阻精神情志生理:使肝有所藏调节血量—心肝失养肝血瘀阻肝藏血,心行之病理:心主藏神,肝主疏泄,情志调畅,有利于心神内守」心肝气郁心肝火旺心与肾主宰精神,有利于肝主疏泄 相互为用A心肝病变、互致并存(四)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生理:水火既济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精神互用心藏神一肾藏精一君相安位心为君火在上,肾为相火在下,肾水不寒]升降互济心火不亢j协调平衡控精驭气;心神肾精化气生神J相互为用为一身主宰一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相二火为阳气之根一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上下交济病理: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失调,称为心肾不交。水不济火心火亢于上肾阴虚于下精神失调心神不足,无力控驭肾精肾精不足,不能奉养心神(3)水气凌心心阳虚损,水气上凌于心肾阳虚损,下焦水寒不化2、 肺与脾肝肾的关系(一) 心与肺同上(二) 肺与脾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1) 气的生成 ..生理:肺为主气之枢,主呼吸而纳清气!.相互结合脾为生气之源,主运化而生谷气〕形成宗气病理:肺脾两虚(2)津液代谢 、生理:肺气宣降水液输布全身,津液输布代谢正常脾气运化水液上归于肺,病理:脾为生痰之源——水不化津,转为痰浊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引起咳喘(三) 肺与肝主要体现于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生理:肝主升发,有利于肺气肃降]升降相因,互制互用,调节全身气机肺主肃降,有利于肝气升发」病理:肝火犯肺一肺失肃降肺热乘肝一肝阳亢逆(四) 肺与肾主要体现于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方面。(1) 水液代谢生理:肺气肃降,水液下归于肾一肾气蒸化水液:相互协同肾气阴阳,促进肺的功能一肺气宣降行水,病理:肺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一水肿(2)呼吸运动 、生理:肺主气司呼吸,有利于肾主纳气]相互协同肾藏精主纳气,有利于肺气肃降,病理:肺气久虚,肃降失司 肾气不足,摄纳无权(3) 阴阳互资生理:肺阴下输于肾,肾阴上滋于肺一金水相生肾阳资助肺阳病理:肺阴不足,下汲肾阴]肾阴亏虚,肺阴失充|肺肾阴虚肺肾阳虚,津凝为痰」3、(一)肝与脾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协同作用。(1)疏泄运化生理: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一协调脾胃升降,有利于运化转输脾气健旺,气血生化一濡养于肝,使肝气充和,条达疏泄病理: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脾胃湿热一郁蒸肝胆(2)血液运行生理:肝主藏血,调节血量一供应脾运脾主生血统血 一肝血充足病理:脾虚血液化生无源]肝血不足脾不统血而出血/肝不藏血、脾不统血一藏统失司(二)肝与肾主要体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阴阳之间的互滋互制作用。(1) 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生理:肝血滋养肾精肾精化生肝血病理:肝血不足 肾精亏损(2) 藏泄互用生理:肝气疏泄使肾气开合有度,肾气闭藏防肝气疏泄太过。病理:肝肾藏泄失调(3) 阴阳互滋互制生理: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肝肾阴阳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互制互用病理:肾阴不足累及肝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肾阳虚衰累及肝阳----肝肾阳虚,阳不制阴----阴寒内盛4、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一) 五脏与女子胞女子胞:产生月经,孕育胎儿,均赖于神的调控、气的推动和精血的充养。心:心藏神,心神调节月经来潮和排卵。心主血,心血充养女子胞,影响月经或孕育胎儿。肝:肝主藏血,下注冲脉血海,影响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月经及排卵周期。脾:脾主运化,化生气血,充养女子胞。脾主统血,固摄和控制月经量。肾:肾藏精,肾精充盛产生天癸,激发和维持女子胞的生育功能。(二) 五脏与脑脑:元神之府。心: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神明之心主宰脑功能。心主血,心血上供于脑,充养脑髓。肺:肺主气,助心行血,上养于脑,而生魄。肝:肝主藏血,血养脑,而生魂。肝主疏泄,使脑窍通利,调节情志。脾:脾主运化,脾主运化,化生气血,上达于脑,使脑窍通利。肾:肾藏精,精生髓,髓充于脑(脑为髓海)。(三) 五脏与脉脉:脉的柔韧、舒缩及血液的畅行,皆与五脏功能相关。心:心藏神,神驭气,调节血脉的运行。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脾:脾固摄和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肺:肺主气,朝百脉,辅心行血,调节血行。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血脉运行。肾:肾阳资助心阳,促进血脉运行,肾阴资助心阴,抑制血脉运行(四)五脏与骨、髓肾藏精,精化髓,髓充骨五脏六腑化生精气,充养肾精,滋养骨髓腑与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密切配合。(1)生理:分工合作胃:受纳、腐熟水谷,形成食糜,下传小肠小肠:受盛化物(食糜),泌别清浊,吸收精微,残渣下传大肠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水分,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膀胱:水液从小肠经三焦渗入膀胱,形成小便排出体外胆:贮存、排泄胆汁,入于小肠,以助消化三焦:疏通水道,下归肾与膀胱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2)病理:相互影响胃有实热,津液被灼 -大便燥结,大肠传导不利大肠传导失常,肠燥便秘-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暧气呕恶)胆火炽盛犯胃 -胃失和降(呕吐苦水)脾胃湿热,郁蒸肝胆 -胆汁外溢(口苦、黄疸)5、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一)心与小肠经脉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生理心主血脉,心阳温煦小肠,心血濡养小肠有助于小肠化物小肠化物,泌别清浊,化血养心有利于心主血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一、 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 经络学说的形成三、 经络系统的组成(一) 经脉正经经别奇经(二) 络脉别络2.孙络浮络(三) 连属部分经络在体内连属于脏腑,在体表连属于筋肉、关节、皮肤。经筋皮部第二节 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的名称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一) 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二) 交接规律: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足阴经和手阴经在胸部内脏交接。第三节奇经八脉一、 奇经八脉的概念奇经八脉:是指不同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二、 奇经八脉的特点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与脏腑无直接的属、络联系相互之间无表里相合关系除督脉、任脉外,均无本经腧穴上肢无奇经分布;奇经中除带脉的循行横绕腹、腰一周,冲脉有一分支向下行走以外,其余的均是自下而上行;每一条奇经的循行不象十二正经那样存在必然的左右对称关系(督脉、任脉、带脉都只有一条而单行,冲脉除小部分外,也是单行的)三、 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气血:奇经八脉对于十二经脉气血进行涵蓄和溢出式的双向调节。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等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四、 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机能(一) 督脉循行部位: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分支:从小腹内分出,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再向上到两眼下部的中央。基本机能(1) 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2) 反映脑、髓和肾的机能(二) 任脉循行部位: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阴阜,经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分支:由胞中别出,与冲脉相并,行于脊柱前。基本机能(1) 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2) 任主胞胎(三) 冲脉循行部位: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分支:从少腹输注于肾下,浅出气街,沿大腿内侧进入胭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分支: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趾。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分支:从胞中分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基本机能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能调节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气血冲为“血海”,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此外,冲脉与男子的性、生殖机能也有密切的关系。带脉1.循行部位:带脉起于季肋,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束带而前垂”,环行于腰腹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骼骨上缘斜行到少腹。基本机能约束纵行诸经主司妇女带下维络腰腹,提系胞胎、固护胎儿阴跷脉和阳跷脉循行部位:阴跷脉起于内踝下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沿内踝后直上小腿、大腿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外踝下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小腿、大腿外侧,再向上经腹、胸侧面与肩部,由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而后,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于项后。基本机能主司下肢运动司眼睑开合阴维脉和阳维脉循行部位: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肋部与足厥阴肝经相结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基本机能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第四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r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2、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经别主要生理机能经别主要生理机能<3、加强了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4、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5、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的联系「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别络主要生理机能{2、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统一联系,统率其他络脉L3、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第五节经络的生理机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一、经络的生理机能(一)沟通联系作用意义经络在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中,起到了沟通联系的作用。主要表现脏腑与体表的联系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脏腑之间的联系(4)经脉之间的联系(二) 运输渗灌作用意义运输渗灌气血,使各脏腑、五体、官窍及经络自身得到气血的充分温煦、濡养,而能发挥其各自的功能。体现经脉作为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而具有运输气血的作用,以及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而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五体官窍及经脉自身的作用。(三) 感应传导作用概念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及传导针灸或其他刺激等各种信息的作用。举例。原理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是通过运行于经络之中的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和传递作用而实现的。意义一是传递生命信息,沟通机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反映和调节脏腑五体官窍的功能状态,交换、协调人体生命活动的每个进程;二是将肌表受到的各种治疗刺激的信息,传递至病变的内脏,根据治疗刺激的性质和强度的不同,产生或补或泻以调整疾病虚实的作用;三是将内脏功能活动或病理变化的信息传达于体表,反映出不同的征象,这是“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主要生理基础。(四) 调节作用1.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和传递作用,能够调节各脏腑五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持机体阴阳动态平衡状态。2.经络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良性的双向性调节,表现出“适应原样效应”。二、经络学说的应用(一) 阐释病理变化1.经络的生理机能失常与发病有关2.经络是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3.经络是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经络是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二) 指导疾病的诊断循经诊断分经诊断经络学说还是络脉诊察(如望小儿指纹)、耳壳视诊等的理论基础(三) 指导疾病的治疗1.指导针灸、推拿治疗2.指导药物治疗第五章体质一、 体质的基本概念:(1) 定义: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2) 生理表现:机能、代谢、和心理活动的差异性表现出来。(3) 病理表现: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产生病变的类型、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二、 体质学说的应用(1)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易感性 偏阳质易感风热暑阳邪偏阴质易感寒湿阴邪耐受性 偏阳质耐寒偏阴质耐热倾向性 肥人易患中风、眩晕瘦人易罹肺痨、咳嗽诸疾(2)阐释发病原理外感病体质强,正气盛,邪气难以侵入致病体质弱,正气虚,邪气易侵入而发病内伤病体质强,正气盛,能承受情志刺激不病体质弱,正气虚,不能承受情志刺激发病环境因素均影响人体体质(3) 解释病理变化体质因素决定病机的从化体质因素决定疾病的传变(4) 指导辨证体质强弱一辨别实证和虚证偏阴偏阳一辨别寒证和热证体质是辨证重要的参考,由于体质差异,出现同病异证、异病同证。(5) 指导治疗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6) 指导养生食疗养生偏阳质一宜凉忌热偏阴质一宜温忌寒肥胖质一宜清淡忌肥甘精神调摄气郁质一宜疏导阳虚质一宜鼓舞阴虚质一宜静养第六章病因中医学病因分类(1) 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病源”说,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一一谓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2) 《内经》以“阴阳”为总纲,对病因进行分类一一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3) 《内经》还提出“三部”分类法一一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即脏、上、下三部)(4)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三因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有三因“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5) 隋•巢元方首次提出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6) 宋•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一一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7) 现代病因学分类:外感病因一一六淫、戾气内伤病因一一七情、劳逸失常、饮食失宜病理产物形成的原因——水湿痰饮、瘀血、结石其他原因一一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一)六淫六淫概念: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共同特点:1、外感性2、季节性3、地域性4、相身陆性特性致病特点致病表现风善动不居,轻扬开泄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①侵袭人体上部(头面肌表咽喉皮肤)②皮肤腠理开泄(头痛汗出恶风)2、善行数变善行:善动不居,游走不定数善彳丁:游走性关节疼痛(彳丁痹)数变:风疹、风中头面之口眼歪斜

变: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等3、风性主动:致病动摇不定颜面部肌肉抽掣;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口眼喟斜4、风为百病之长①风邪兼它邪合而伤人②风邪袭人致病最多寒寒冷、凝结、收引伤寒:肌表中寒:直中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实寒证或虚寒证)肌表: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脾胃:脘腹冷痛、呕吐、腹泻③少阴: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2、寒性凝滞疼痛、痰饮3、寒性收引:收缩牵引(缩蜷、挛急)①肌表:恶寒、发热、发汗②血脉:头身疼痛、脉紧③经络关节:收缩拒急、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湿重着、黏滞、趋下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伤脾阳:泄泻、水肿、痰饮2、湿性重浊重:沉重感或附着难移浊:分泌物或排泄物秽浊不清①重: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湿痹②浊:面垢眵多、下利脓血、赤白带下、小便浑浊3、湿性黏滞,易阻气机黏:黏腻不爽滞:停滞①症状黏滞性:大便黏腻、汗黏、口黏②病程缠绵性:起病缓,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③易阻气机:胸闷、腹胀、小便胀满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水肿、湿疹、脚气、小便浑浊、泄泻燥干燥、收敛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口鼻干、咽干口渴、皮肤干涩、尿少便干2、燥易伤肺干咳少痰、痰黏或带血、胸痛、大便干涩暑炎热、升散、兼湿伤暑:慢轻中暑:急重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2、暑性升散,易扰心神心胸烦闷、头昏目眩、面赤3、易伤津耗气口渴喜饮、尿少;气短乏力,昏倒4、暑多夹湿身热不杨、汗出不畅、四肢困重、倦乏等火热八、、炎热,升腾①火有局部症状,易结聚;②热易全身弥漫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炎上实热病症,以头面部多见2、火热易扰心神心烦失眠、狂躁、神昏檐语等3、火热易伤津耗气热象+口渴喜冷、咽干口燥、尿短赤、大便秘;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4、火热易生风动血生风:热伤肝阴动风(热动生风)动血:火热迫血妄行①生风: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②动血:各种出血证5、火邪易致阳性疮痈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二)疠气戾气的概念:又称“瘟疫病邪”,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病邪的统称。戾气的致病特点:(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2)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3)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三)七情内伤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七情内伤概念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七情内伤即是以上七种情绪变化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致病或诱发的一类病因。与脏腑精气关系1、情志活动与五脏精气关系最密切正常:肝怒、心喜、脾思、肺忧、肾恐异常: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2、情志太过可导致脏腑精气阴阳失常大喜大惊伤心;大怒郁怒伤肝;过度思虑伤脾;过度悲伤伤肺;过度惊恐伤肾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①损伤相应之脏②影响心神③易伤心肝脾④易伤潜病之脏腑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大怒使肝气上逆,甚至血随气逆喜则气缓:过度喜乐使得心气涣散,心神惮散悲则气消:过度悲伤,导致肺气耗伤或宣降失常恐则气下:过度恐惧,使肾气失固,气陷于下惊则气乱:突然受惊,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思则气结:过度思虑,导致心神气机郁滞,运化失职3、多发为情志病情志刺激发病:郁证、癫狂情志诱发:胸痹、真心痛、眩晕、胃脘痛其他原因:过度思虑,导致心神气机郁滞,运化失职4、影响病情变化利于康复诱发发作或加重病情情志影响脏腑气机表表现经典阐释怒则气上1、 头胀痛,面目红赤,急躁易怒2、 血随气逆:呕血、昏厥卒倒3、 肝气犯脾:腹痛腹泻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怒则气逆,甚则呕血或飧泻喜则气缓1、 轻:心悸失眠、少气无力、精神不集中2、 重:神志失常,狂乱3、 心阳暴脱: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暴喜伤阳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悲则气消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气短胸闷、乏力懒言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恐则气下二便失禁、遗精、滑精、骨痿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疫痿厥,精时自下惊则气乱惊悸不安、惊慌失措、甚则神志错乱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思则气结心悸失眠、多梦、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食少、腹胀、便溏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脏腑气乱引起:化热化火、血瘀、痰饮、湿郁、食郁、瘾积、肿瘤(四)饮食失宜饮食不节过饥长期摄食不足,气血生化减少导致脏腑组织失养,全身虚弱;且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弱,易招致外邪入侵,继发他病。过饱轻者表现为饮食积滞不化,见脘腹胀满疼痛,呕吐、厌食;重者导致脾胃功能损伤,可聚湿、化热、生痰。饮食不洁因进食不洁净的食物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饮食偏嗜寒热偏嗜偏嗜生冷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致寒湿内生;偏嗜辛温燥热饮食易导致胃肠积热,或造成痔疮。无味偏嗜《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食类偏嗜如过食肥甘厚味可聚湿生热、化热,导致肥胖。(五)劳逸失度过劳①劳力过度耗伤精气,损伤形体少气懒言、体倦神疲、喘息汗出②劳神过度耗伤心血、脾气心悸、失眠、健忘、纳呆、腹胀、便溏③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早衰过逸①安逸少动,气机不畅脾胃呆滞,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内生食少胸闷、痰盛体胖②阳气不振,正气虚弱动则心悸,气喘汗出、抗邪无力、易感受外邪③长期用脑过度,加之阳气不振,导致精神衰弱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经典阐释一一《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六)病理产物1.痰饮概念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较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引。形成原因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所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与肺、脾、肾及三焦关系密切,此外肝、膀胱也会影响水液代谢。致病特点①阻滞气血运行②影响水液代谢③易于蒙蔽神明④致病广泛,变幻多端2.淤血概念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属继发病因。包括体内淤积的离经之血和阻滞于经脉及脏腑组织内运行不畅的血液。形成原因1、气虚2、气滞3、血寒4、血热5、外伤6、出血7、情志内伤或生活失宜8、痰浊致病特点①、易于阻滞气机②影响血脉运行③影响心血生成④病位固定,病证繁多3.结石概念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沙石样的病理产物。形成原因1、饮食不当2、情志内伤3、服药不当4、体质差异5、与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相关。致病特点多发于胆、胃、肝、肾、膀胱等脏腑;也可在眼鼻耳等部位病程较长,轻重不一阻滞气机,损伤经络疼痛:阵发性为多,或持续性,或隐痛、胀痛、绞痛。疼痛有间歇性的特点。(七)其他病因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第七章发病一、发病原理:1、 正气具有防御作用,正气不足是疾病的内在根据;(原文阐释“正气内存,邪不可干”)2、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原文阐释:“邪气所凑,其气必虚”)3、 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和证的类型(1) 、正胜邪不发病(2) 、邪胜正则发病、发病的类型:发病的类型感邪发病又称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包括:①新感外邪较盛;②情志剧变;③毒物所伤;④外伤;⑤感受疠气。徐发又称缓发,即感邪后缓慢发病。包括:①内伤邪气致病,如思虑过度、房事不节、忧愁不解等;②外感邪病致病,如感受湿邪,其性黏滞重着,起病多缓慢;③感邪较轻,正气抗邪缓慢。伏而后发多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外感性疾病多于感受温热邪气所形成,如“伏气温病”“伏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等。夕卜伤所致的肌肤破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展为破伤风、狂犬病也属于此类。继发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如肝阳上亢所致的中风、小儿食积所致的疳积。合并与并病合病:两经或二经同时发病,出现相应的证候,而无先后次第之分。并病: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复发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发病形式。包括:①疾病少愈而复发;②休止与复发交替;③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交替。第八章病机病机的概念:是指脏腑病变发生、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影响的病理机制。一、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正之间相互斗争,双方在力量对比上所发生的消长盛衰变化。(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虚和实的概念实,是指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邪气盛则实”)。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邪正斗争激烈,病理反应强烈。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不通的症状和体征。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或中期;或由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如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血瘀等病变;或实火(热)炽盛的病证。实证多见于体质较壮实的患者。虚,是指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病机特点是: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邪正斗争不激烈,病理反应不强烈。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衰退、虚弱、不足的症状和体征。虚证常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的病人;或外感病的后期;或各种慢性病证;或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使正气急性亡脱之后。虚实变化一一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比较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某些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的疾病中,还会出现虚实之间的多种变化,主要有虚实错杂、虚实转化及虚实真假。虚实错杂一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虚中夹实:正虚为主,又兼实邪实中夹虚:邪实为主,又兼正虚虚实转化一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虚实真假一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病机不符的假象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真实假虚:本质为“实”,表现“虚”的假象一大实有羸状真虚假实:本质为“虚”,表现“实”的假象一至虚有盛候(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邪去正虚: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邪盛正衰: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邪正相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正虚邪恋: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后期,且常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经久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二、阴阳失调阴阳失调病机概念一一所谓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一) 阴阳偏胜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阳偏胜概念一阳气病理性偏盛,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常见表现一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苔黄、脉数等症。发展趋势一实热证实热兼阴亏证 虚热证阴偏胜概念一阴气病理性偏盛,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常见表现■-形寒、肢冷、蜷卧、舌淡而润、脉迟等。发展趋势一实寒证 实寒兼阳虚证虚寒证(二) 阴阳偏衰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阳偏衰概念一阳气虚损,阴气相对偏亢,阳不制阴,病机特点多表现为虚寒证。常见表现一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脘腹冷痛、舌淡、脉迟等寒象,亦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微细等虚象。可发于五脏六腑,以肾阳虚衰最为重要。阴偏衰概念--阴气不足,阳气相对偏盛,阴不制阳,病机特点多表现为虚热证。常见表现一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可发于五脏六腑,以肾阴亏虚最为重要。(三) 阴阳互损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阴损及阳由于阴精或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阳损及阴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四) 阴阳格拒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阴盛格阳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真热假寒证。(五)阴阳亡失阴阳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阳一一机体的阳气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阴一一机体阴气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三、 气血失常气血失常病机概念一一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气、血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等病理变化。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一) 气的失常气虚一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气机失调(升降出入失常)气滞一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气逆一气升太过或降之不及,脏腑之气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陷一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气闭一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出现昏厥等重证的病理状态。气脱一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二) 血的失常血虚一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血运失常血瘀一血液循行迟缓不畅,甚则血液停滞。血寒一血脉受寒,血液滞缓,乃至停止不行。出血一血逸脉外。血热一热入血脉,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迫血妄行而出血。(三) 气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调: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与血之间具有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一旦气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调,临床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失和和不荣经脉等几方面的症状。气滞血瘀:是指由于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液循行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多由于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成血瘀。亦可因闪挫外伤等因素伤及气血,而致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气不摄血:主要指气虚不足,固摄血液的功能减退,而致血不循经,逸出于脉外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从而导致各种失血的病理状态。多与久病伤脾,脾气虚损,中气不足有关。临床常见便血、尿血、妇女崩漏等症,还见于皮下出血或紫斑等。气随血脱:是指在大出血的同时,气亦随着血液的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虚脱的危象。临床常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晕厥、脉芤或沉细而微。气血两虚:是指气虚和血虚的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耗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衰;或先因气虚,血无以生化而日渐亏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病证。临床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气血不足症状。气血不荣经脉:主要指因为气血两虚,以致气血之间相互为用的功能失于和调,影响了经脉、筋肉和肌肤的濡养。常见肢体麻木不仁,或运动失灵,甚则不用或皮肤搔痒,或肌肤干燥,甚则肌肤甲错等症。四、 津液代谢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病机津液代谢失常如果肺、脾、肾等有关脏腑生理功能异常,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平衡,气化功能失常,均能导致津液生成、输布或排泄的失常,包括津液不足及津液在体内滞留的病理变化。(一)津液不足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津液亏少,机体失于濡润、滋养,产生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二)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输布障碍一传输、布散失常而滞留 湿浊困阻痰饮凝滞排泄障碍一转化汗、尿功能减退而贮留J水液贮留(三) 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水停气阻一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气随津脱一津液丢失太过,气随津液外泄暴脱亡失。津枯血燥一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津亏血瘀一津液耗损导致血行郁滞不畅。血瘀水停一血脉瘀阻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五、 内生五邪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一一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证的临床征象类似,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有一定区别:内生“五邪”由脏腑及精气血津液功能失常而产生,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由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失常而产生,属于外感病的病因。内生“五邪”病机所反映的病证,多为里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邪气所致的病证,多为表证、实证。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一)风气内动概念一即“内风”。其发生与肝的关系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因阳盛或阴盛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病机(1) 肝阳化风一肝阳亢逆、升而无治,以制风气内动(2) 热极生风一火热亢盛,化而为风(3) 阴虚风动一阴液枯竭、筋脉失养,则产生筋挛肉润,手足蠕动等动风症状(4) 血虚生风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虚风内动(5) 血燥生风一血少津枯、失润化燥(二) 寒从中生概念一又称“内寒”。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弥漫的病理状态。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三) 湿浊内生概念一又称“内湿”。脾的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四)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津液不足,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大肠为多见。(五) 火热内生概念一又称“内火”、“内热”。阳盛有余、阴虚阳亢、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病机(1) 阳气过盛化火一“壮火”、“气有余便是火”(2) 邪郁化火一六淫化火或病理产物化火(3) 五志过激化火一情志刺激,气机郁结或亢逆化火(4) 阴虚火旺一阴虚阳亢,虚火内生六、 经络病机经络病机的概念一一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联系功能、气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血运行及信息传导的异常。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当人体感受外邪或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气血失调时,经络及其所络属的脏腑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一一经络的气血偏盛,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过亢,破坏各经络、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而发病。病理表现:经络的气血偏衰,则能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而发病。经络的气血逆乱一一经络的气血逆乱,主要是由于经气的升降逆乱,从而影响及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的上逆或陷下而致病;反之,气血的运行失常,亦必然导致经气的逆乱,二者常互为因果。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一一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是由于经气不利,影响及气血的运行。表现:表证常有遍身肌肉酸痛的症状,就是由于外邪束表,机体浅表经络的经气不畅所致;足厥阴肝经的经气不利,常是形成胁痛、瘿瘤、梅核气、乳房结块等的主要原因。经络的气血衰竭一一经络的气血衰竭,是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而至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现的生命临终现象。上述病机相关经典阐述(重中之重)“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足阳明之别 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灵枢•经脉》(阳明经经气虚实变化)《素问•厥论》说:“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晌仆。”《灵抠•经脉》“厥气上逆则霍乱”《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痪癖,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溢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七、脏腑病机脏腑病机概念一一是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生理功能的失调;二是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腊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督痪,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表现:反映在人体发生疾病时的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以及升降失常等变化。五脏的明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⑴心的阳气偏盛:原因:由于邪热、痰火内郁而致者为实;由于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而致心的阳气相对亢盛,者则多为虚。由于情志所伤,五志化火而致者,亦属实。对生理功能的影响:躁扰心神:阳气主动、主升。心阳亢盛,则神明被扰而躁动不安,从而使情志过于兴奋,而难以抑制,可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言语过多,甚则狂言昏语等病理表现。血热而脉流薄疾:阳虚则热,气有余便是火。阳气亢盛则血热而脉流薄疾这是阳盛扰乱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主要病机。可见心悸、脉数,舌质红绛起刺等。甚则血热妄行出现各种出血证。心火上炎与下移:火性炎上,心开窍于舌,心火循经上炎,可见口舌糜烂,舌尖碎痛口鼻干燥心火下移小肠可见小便黄赤,灼热疼痛。⑵心的阳气偏衰:概念:即是心脏的气虚和阳虚,多由慢性疾病的持续损耗发展而成对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影响:心神不足:多由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失去阳气的鼓动和振奋,则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减弱,易抑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制而不易兴奋。临床可见精神疲乏委顿、神思衰弱、反应迟钝、迷蒙多睡、懒言声低等病理表现。血脉寒滞: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心阳不足,心主血脉的功能减退,血行不畅而致血瘀,甚则凝聚而阻滞心脉,形成心脉瘀阻之证。可见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或晦暗青紫,心胸憋闷、刺痛,自汗,大汗淋漓而亡阳虚脱,脉涩无力、或迟或结代等。与肺肾病变相互影响:尿少、水肿。心阴心血的失调⑴心阴不足:即心阴虚,多由劳心过度,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志内伤,心阴暗耗;或心肝火旺,灼伤心阴所致。以心烦、心悸、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渴咽干、面红升火、舌红、脉细数等为特征。⑵心血亏虚:概念及原因:即心血虚,多由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伤,耗损心血等所致。表现:心血不足,则血脉空虚而心无所主,可见脉细无力。血虚不能滋养心神,则神识衰弱,可见神思难以集中,甚神思恍惚血虚不能涵敛心阳,阳不入阴,则神不守舍,而见失眠多梦。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不安,甚则惊恐。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可见面色苍白无华,舌色不荣。⑶心血瘀阻形成原因:①阳气不足,血脉寒滞痰浊凝聚,血脉瘀阻不畅劳倦感寒或情志刺激常可诱发或加重阳气虚损,则无以温运血脉,故血液运行滞涩而不畅。表现:瘀血痹阻心脉,故心胸憋闷、疼痛心悸怔忡,惊恐万伏,心前区暴痛,甚则肢冷,脉伏不出,汗出而脱厥肺的阴阳气血失调肺气的失调:主要表现在肺气的宣发肃降失常和肺气虚损两方面。(1)肺的宣发和肃降概念及形成原因:是肺气升降出入运动的两个方面,二者虽有区别,但常互为影响。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所致;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因肺阴虚等因素形成。表现:肺气失于宣发,又称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则肺主呼吸的生理功能受影响,造成气机不利,呼吸不畅,而见鼻塞、多嚏、喉痒而咳等症,也可致卫气郁滞,腠理闭塞而无汗。如肺气不足,宣发无力,则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易感冒;肺阴虚亏,则阴不敛阳,津随阳泄,而见盗汗等症。肺气失于宣降,又称肺失清肃。肺失清肃是指肺气下降和清洁呼吸道的功能减退,可见咳逆上气,痰多喘满等症。肺气失宣或肺失清肃,均可导致肺气上逆,肺气上逆则咳逆、气喘;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失职,出现尿少、水肿等症。其进一步发展,亦均能损耗肺气和肺阴,而导致肺气虚损或肺阴不足。肺阴失调:概念及形成原因:费阴失调是指肺脏的阴津亏损和阴虚火旺。多由燥热之邪灼肺,或痰火内郁伤肺,或五志过极化火灼肺,以及久咳耗伤肺阴所致。表现:肺燥失润,气机升降失司,或阴虚而内热自生,虚火灼伤肺络而出血,可出现一系列干燥失润及虚热见症,如干咳无痰火痰少而黏,气短,潮热盗汗,颧红升火,五心烦热,甚则痰中带血等。肺脏阴虚津亏久延不复,常可损及于肾,而致肺肾阴虚。肺的宣发肃降失常可见:尿量减少肺气虚损可导致:①腠理不密(卫表不固而自汗)②津液输布代谢失常(聚痰成饮)③肾气不纳(呼吸失司,动辄气急)④脾失健运化⑤大肠传导失司⑥宗气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