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王静爱_第1页
《中国地理》王静爱_第2页
《中国地理》王静爱_第3页
《中国地理》王静爱_第4页
《中国地理》王静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中国地理区位与国土一,中国在地理坐标系中的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区位优越。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南临近印度洋,西部和北部深入内陆,远离海洋。中国处在最大陆地与最大海洋之间,海陆热力对比强烈,东部地区盛行东南季风,加上青藏高原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是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国家。中国国土辽阔,西部深入内陆,且高山盘踞,受海洋影响微弱,降水有东南向西北减少,由湿润、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气候逐渐更替,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的海陆分布地带性差异。中国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相交汇的位置,中国所处的这一全球大地构造板块位置,就决定了其境内山系的走向,以贺兰山为界,东部山系大为北东向,西部山系则大多为北西向。从海陆分布看,我国位于全球最大陆地与最大海洋之间,季风气候明显,加以青藏高原的影响,使季风气候更加显著,季风在一年内的交替与进退,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及地域差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东部海洋性湿润气候至西部大陆性干旱气候间的水平变化,使得自然景观的经度方向的干湿带性差异颇为显著。此外,我国大陆东海岸的地理位置,使得西风带影响微弱,即使在东部季风区,大陆性气候也有所表现,夏季较世界同纬度地区气温高,而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气温低。我国国土约有98%的地区位于北纬20°~50°之间,温带和亚热带所占面积广阔。在行星风系影响下,亚热带在世界大多数地区属回归带信风带,干燥少雨,往往形成广阔的荒漠带,但在我国受季风影响,水分条件和温度条件都较好,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其他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对比,没有像俄罗斯、加拿大那样具有广阔的严寒冻土地区,也不像位于热带的巴西、印度尼西亚那样湿热,相比之下,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明显的。(一)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北半球、东半球是地球陆地最集中的两个半球,我国就在此。因此受陆地的影响最强烈的一个东方大国。(二)经纬度位置:中纬度大国我国98%的疆土位于北纬20º~50º之间,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其特征如下:1、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2、跨纬度大,是形成地带分异的基础3、中纬度面积广阔,四季更替典型,季节变化明显(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及万物变化)(三)海陆位置:位于全球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处在世界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南邻热带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高山盘踞。其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海陆兼备的环境,深刻影响到资源、交通与文化2、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国家,西南季风、东南季风、高原季风,气候不稳定3、跨经度大,是形成地表经度地带性的基础三,中国在世界的地理区位中国位于亚洲中东部,属东亚国家,与14个国家相连。中国处在亚洲的东部,西连西亚,东北接东北亚,东南为东南亚,南接南亚,具有方便的交通和区域协作的地缘优势。中国处在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是北亚、西北亚与太平洋沿岸国家南下印度洋与大洋洲的陆上、海上交通经过之地。中国处于亚欧交通要道和海上门户的重要地理区位,在世界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四,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世界人口大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特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全国总人数为11.6亿人,到2001年,不包括港、澳、台中国的人口数接近13亿。比整个欧洲和北美洲人口的综合还要多。从古代到现代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人口大国,占世界人口比重长期保持在1/4左右。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一个增长相当缓慢的长过程,在先秦时期的2000多年,全国人口在10002000万之间,西汉时期接近6000万,从西汉到清初(17世纪末)的1700多年中,朝代更替,封建割据,战争频繁,人口为60007000多万,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增长速度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非常快,超过历史上的任何年代,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人口平均的增长率,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从1949年1990年净增长的6亿多人中,有2/3以上来自两个生育高峰。高峰期时间特点原因第一次19491957年(8)人口出生率30‰,最高达43.37‰,自然增长率在16‰23.23‰高出生、较高的死亡率、高增长建国初期,生活趋于稳定,生产力开始恢复第二次19621975年(14)人口出生率23.01‰,自然增长率在20.86‰33.33‰高出生、死亡率大幅度降低、高增长文革十年中,错误思想的指导,人多力量大。第三次1986年以后1、人口出生率20.77‰,自然增长率在14.08‰33.33‰2、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由于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群,已进入婚育旺盛年龄,出生率开始上升(二)人口的基数大我国人口增长不仅速度快,而且基数高,绝对量大。从49年的5亿多人,到目前的13亿多人,甚至还要多,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人口增长的绝对量、增长规模很大和控制人口增长比较困难的一个现实问题。由于人口的基数大,即使人口增长的速度很慢,每年出生的人口也将在2000万以上,其增长的势头仍十分迅猛。如果50年代采取马寅初先生的计划生育策略,至少现在少34亿人,虽然现在城市中基本上实现了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但在农村仍有多胎现象,而且比较严重,所以现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三)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型快时间特点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前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无政府状态、经济落后、生活贫困新中国成立以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生产力获解放,经济发展、生活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但无重视计划生育70年以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大力提倡计划生育后一种转变(特别是生育率的转变),在发达国家则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而我国只用了1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呈现的这种“低、低、低”类型,为今后我国人口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创造了有利条件。(四)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势明显一般情况下,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7%,这个国家就进入老龄型人口国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多年来属于年轻增长型。1979年底,全国21岁以下的青少年几乎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潜在的婚育夫妇增多,这也是我国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但80年代以后由以前的年轻型、增长型人口转变为壮年型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重逐年上升,目前65岁以上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2%,已进入老龄型人口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起步晚、来势猛、进程快的特点。再下去10年,第一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就进入老龄人口的行列,我国将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最先老龄化的国家。我国政府也比较重视这个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人口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不总是积极的,过度的人口老龄化会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单从老年人的生活各方面,势必加重年轻人的负担等等。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一)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十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二)近十年经济平均增长率居世界首位(三)世界农业和工业生产大国我国谷物、棉花、油菜籽、煤、棉布、水泥和电视机产量保持世界首位。其它的牛羊肉、奶类、钢铁等增长也很快,特别是粮食总产量突破5*108吨。基本上解决了占世界1/4的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不能不说我们对世界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四)外汇储备和吸收外资总额均居世界第二位。97年以来,外汇储备仅次于日本,仅香港特区、台湾省居世界第三、四位。中国吸收外资一直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仅次于美国。(五)对外贸易居世界第10位。(六)国际旅游业收入居世界第八位。(七)人均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的发展中大国世界自然资源大国五,中国的疆域和国土我国的疆域辽阔,陆地疆界约22230km,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4个,自东北起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有9个陆疆临边省区(132个县市)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18000km,岛屿岸线长14000km。最东岛屿是钓鱼诸岛东边的赤尾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边境贸易有较大发展。有铁路和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越南连接;有公路和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老挝沟通。此外,同周边国家还有定期航空线联系。陆地面积:960×104km2,属于一个多山的土地大国。海域面积:300×104km2,(有四大海域)。我国是一个重要的海洋大国,按联合国通过的《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周围海区应划归我国主权和主权利益所管辖的海域,包括内水、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面积共约300×104km2,。这是我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海洋公约》中的重大变化:国家领海权由3海里扩至12海里划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将世界35.8%的世界海洋划归沿海各国世界海底及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国土面积:960×104+300×104=1260×104(km2)第二节中国的地理特征地理景观复杂多样且地域差异显著P12-13自然环境时空变化显著 P14-15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季风降水不稳定构造运动活跃地表起伏显著易侵蚀的地表物质分布广泛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P15-16第二章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第一节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大地构造中国地貌格局是指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单元,在平面上的排列组合与垂直向上的高低起伏。地貌格局是在大地构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以山地的展布最为明显,与构造线的方向一致。中国大地构造格局的显著特点,一是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地壳活动相对稳定;二是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主要地貌单元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边界与主要构造线吻合,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遥感(简称RS,Remote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与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人们习惯将这三种技术合称为“3S”技术。RS技术能动态地、周期性地获取地表信息,是GIS数据库的数据源。RS技术作为采集地球数据及其变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以及我国的许多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公司,得到广泛的应用,并结合了GIS、GPS技术,向着更系统化、更定量化的方向发展,使遥感数据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利用RS技术检测环境,解决全球性的科学问题,越来越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资源丰富,地表形态、自然景观多样,生态环境复杂,区域间的差异明显,但不管是在东部比较平坦的广大地域,还是在西北干旱地区的沙漠、绿洲、黄土,还是南方湿热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形的演化,都保留着清晰可见的自然演变形迹。卫星RS图像可以提供一些前所未有的直观、综合、宏观认识和概念,同时运用地学的规律来解释、分析RS图像信息时,也能提高人们对信息的分析能力。下面我们从卫星图像上来分析一下我国的地表结构特征、线性构造带、和地表组成物质。二,地势(一)地势较高,高差显著;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形成我国地貌轮廓的显著特征。1、基本概况: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而我国位处亚洲中、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以西部青藏高原最高,向东逐级下降的阶梯状斜面。地貌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由两条地形线——“昆仑、祁连山线”和“大兴安岭线”褶皱断裂把大陆分成三级阶梯。大型的水力工程都建立在第二和第三级阶梯上,如在湖北宜昌境内的葛洲坝、三峡大坝等。2、地势高低悬殊:我国地形复杂,地面起伏高低悬殊,不仅有高达8844.48米的高峰——珠穆朗玛峰,还有低于海平面155米的艾丁湖,地势高差之大(9003米),为世界其它国家所罕见,我国最高的大高原与最低的大平原相比,青藏高原海拔4500米,而华北平原海拔50米以下,二者高差约4450米。有些地方虽然近在咫尺,但地面高差很大。如横断山脉地区大雪山主峰贡嘎山高达7556米,但邻近的大渡河谷地海拔1600米,二者高差5956米,地面起伏之急剧冠于全国。就全国来讲,我国西部地区地面起伏高差大,东部地区高差较小。以面而论,西部的青藏高原比邻近的塔里木盆地高出约3500米,而东部的云贵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出约1500米,以点而论,西部的博格多峰比艾丁湖高出约5600米,东部的泰山比济南市高出约1500米。3、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影响——地势的地理意义P24中国西高东低、阶梯状层层下降的地势控制着大河的走向,对河流的影响最显著。我国著名的江河大都发源于第一、二级地形阶梯上,自西向东奔流,沟通了东西之间的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下切,坡大流急,峡谷栉比,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梯级开发。由于我国雨带略呈东西向自南向北推进,基本上与干流相平行,因而当雨带移至或停滞于某一流域时,往往上、中、下游同时大量降水,各河段之间缺乏调节能力,水量迅速增加形成洪峰,雨带过境后全流域则同时减少流量,增加了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的集中程度,使我国季风区域的河流更明显地反映了大陆性河流水文动态的特点。此外,陡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形障碍。地势高及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不相同。西北地区形成高山冰雪资源库与山前绿洲的对应,是干旱区水资源的重要来源。青藏高原以其巨大地势,形成了特殊的高原季风环流,使得中国西北干旱化,东部大陆性季风显著,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西南横断山区,南北走向山脉对交通形成了东西向的阻隔作用和南北向的通道效应;地势高差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而且因其占地的规模也比较大,形成景观空间递变,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二)地貌组合1、常态地貌类型: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2、特殊地貌类型——冰川、冻土、风沙、黄土、岩溶、红层这多种多样地貌类型的地区分布,既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也有叠加、交织现象。众多的地貌类型,是形成我国自然环境分异复杂多样的基础,是我国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丰富多彩的主要依据。(三)山地多而高大,地貌格局呈网格状分布:山脉分布规律西部东部大小高山3500~5000米中山1000~3500米极高山>5000米低山500~1000米走向多东西向或近似东西向多南北向或近似南北向1、巍巍群山,纵横全国——构成地貌的骨架狭义山地占全国面积1/3;:广义山地占全国面积2/3。我国山脉虽然纵横交错,但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仅是构成宏观地貌分布格局的骨架,而且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根据走向,我国山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南北向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这南北纵横山脉把我国分成东西两大部分(2)东西向山脉:主要有三列北列:天山和阴山,大致分布于北纬40°~43°之间。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长约1500km,南北宽约250~300km。中列:西部为昆仑山,中部为秦岭,东延为淮阳山。大致位于北纬33°~35°之间,南列:南岭,大致位于北纬25°~26°之间。这三列东西向的山脉间距大致相等,各约8个纬度,具有明显的等距性。西部的昆仑山、天山,海拔高度多在4000~5000m以上,成为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之间的天然分界。东部的阴山、秦岭海拔1000~2000m左右,南岭仅1000m上下,也反映了西高东低的总趋势。由于我国东部总的地势较低,这些山脉仍显得高峻挺拔,都是我国地理上的重要界线。如阴山构成了内蒙古高原的边缘,秦岭是黄河与长江、淮河之间的分水岭,更是区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南岭虽然山体比较破碎零散,海拔高度也不大,但它不仅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而也是华中与华南的分界,同样具有地理上的重要意义。(3)西北—东南向山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半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青藏高原南侧的喜马拉雅山的西段也为北西向,向东逐渐转为东西向,表现为向南突出的弧形山脉。这些山脉大都高峻,气候严寒,普遍有现代冰川发育。(4)东北西南向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自西向东分为西列、东列与外列。西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东列:北起长白山,经千山、鲁中低山丘陵到武夷山。外列:分布在大陆外侧的台湾岛上的台湾山脉,山地占全岛面积的2/3,3000m以上的山峰有62座,玉山海拔3952m,不仅是台湾第一高峰,而且也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2、盆地、平原、高原镶嵌于网格之中我国山脉走向主要为东西向、南北向、西北——东南向和东北——西南向。几种不同走向的山脉相互交织,把中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巨大的盆地、平原、高原、海盆均镶嵌于网格之中,这就构成我国地形网格状的格局。在纵横交错形成我国网格状骨架的山地中,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它们镶嵌于这些网格之中。(1)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是我国的四大高原。(2)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均属构造断陷区域。(3)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集中分布于东部第三级地形阶梯上的东西向与北东向山脉之间的网格中,面积辽阔,地势低平,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为全国主要农耕基地。我国的丘陵也主要分布在东部,即第三级阶梯地形面上,以雪峰山以东、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最集中,统称“东南丘陵”。其中,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称江南丘陵;南岭以南,两广境内的称两广丘陵;武夷山以东、浙闽两省境内的称浙闽丘陵。长江以北丘陵分布范围小,主要有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东南丘陵主要分布在一系列北东向的中、低山的两侧,其间错落排列着大大小小的红岩盆地,地表形态主要表现为绝对高度低,相对起伏小的丘陵。由于各地岩性不同,在江南丘陵分布着厚层红色砂岩和砾岩;浙闽丘陵花岗岩、流纹岩分布范围大;两广丘陵西部,石灰岩分布面积广,喀斯特地貌发育。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座落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上,由变质岩和花岗岩组成,地面切割比较破碎,海岸曲折,多港湾和岛屿,为著名的暖温带水果产区。二、线性构造带:(一)线性构造带的概念通过野外地质工作的大量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发生在地壳各种岩层和岩体中的那些构造形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项构造形迹都有和它相伴而生的一群构造形迹。它们互相间是有联系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例如,同一走向的挤压褶皱带、冲断带,总是有其走向垂直的张断裂,和与其走向斜交的两组扭断裂等一系列构造形迹伴生。它们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就是成生联系。这样一些具有成生联系的构造形迹群往往集聚成带,称为构造带。在构造带之间又往往夹有一些构造形迹相对微弱的地块或岩块,如果它们大体上是同一时期经过一次运动,或同一方式经过几次运动产生的,就可以把它们当做一个统一整体,叫做构造体系。构造体系可分为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三种。地质力学就是通过对构造形迹的研究,然后用序次把它们联系起来,反映出它们共同的本质,这个共同的本质是构造体系。构造体系是地质力学的核心。线性构造带是指由地质构造所形成的断裂、线性褶皱、岩体的线性排列、火山链等。从卫星图像可以了解全国范围的陆壳形变的基本格局(二)中国陆地线性构造带的特点是:1、基本对称的构造格局。2、线性构造带的等距分布。许多同类型、同方向的线性构造带往往具有明显的等距性,例如东南地区的一些线性构造带间距都在150km左右。3、活动带与稳定区反差明显。(三)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1、我国大地构造单元基本类型及分布:(1)地台:华北地台、西南地台(华南地台)是我国比较大的两个地台。两个地台共同点:基底都是前震旦纪褶皱区,即前古生代地槽褶皱带,基底古老,上覆很厚的沉积盖层,褶皱断裂发育。两个地台不同点:华北地台:A、在一些断陷盆地有深厚的陆相沉积,燕山运动十分强烈,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断裂和褶皱,从而形成有丰富多样的内生矿床和外生矿床(铁、锰、铜、铅、锌、钨、铝、金、铝、石油、煤等)。B、在断裂带上地震频繁。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时,气候温暖、植物繁茂,是主要的成煤期,煤系地层分布广泛。山西省储煤量占全国的1/3。西南地台:A、大部分为元古代岩层,基底较新,固结较晚,强度较小,地台稳定性较差,活动性较大。B、海浸海退频繁,古生代时曾一度整体下沉,在云贵一带普遍地沉积有深厚的石灰岩地层,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发育。C、侵蚀堆积作用强,沉积岩深厚,因此,形成有比较丰富的外生矿床,铁、锰、磷、石油、天然气和煤矿。岩浆活动在滇中、川西一带强烈,形成丰富的内生矿床。其次范围较小的地台有塔里木地块、藏北地块,基底可能是前震旦纪褶皱。准噶尔凹陷、柴达木凹陷、松辽凹陷,基底为前震旦纪古老结晶岩,在古生代时基底褶皱并有断陷,上覆中、新生代盖层,但具有地台性质。(2)地槽褶皱带:早古生代加里东期(距今4亿年),志留纪末加里东运动形成祁连山秦岭褶皱带、龙门山大巴山褶皱带、东南褶皱带。晚古生代海西期二叠纪末海西运动(华力西运动)形成张广才岭褶皱带、大兴安岭蒙古褶皱带、阿尔泰褶皱带、天山褶皱带、昆仑山甘孜褶皱带、中秦岭大别山褶皱带。中生代燕山期白垩纪末燕山运动形成那丹哈达岭褶皱带、冈底斯一西横断山褶皱带。新生代喜马拉雅期(距今2000万~200万年),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形成喜马拉雅褶皱带、台湾褶皱带。2、世界六大板块3、中国板块构造根据板块构造的观点:中国及其邻区的大地构造可划分为7个板块:塔里木一华北(中朝)板块扬子(华南)——东南亚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土耳其一伊朗一冈底斯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一菲律宾板块。4、大地貌形态结构、布局与大地构造单元类型、分布有关(1)昔日地台由于基底较老,强度大、硬化稳定,褶皱一般都较轻微,地层平铺,形成今天的基本地貌类型大多是平原、高原和巨大的盆地。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藏北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又因为我国地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所以平原、高原、盆地的分布也主要集中在东部。(2)昔日的地槽,因强烈的挤压褶皱隆起,形成今天高大而绵长的带状山脉。如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山、台湾山等。因地槽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所以与地槽褶皱带密切相关的山脉也主要集中于西部。山脉的走向完全继承了地槽褶皱带的方向。5、我国山地多而高大与大地构造的特殊性有关我国地槽褶皱带不仅范围大,而且又具有多轮回性一长时间的多次造山现象,这就使褶皱隆起早的山脉,虽经长期剥蚀夷平准平原化,但后因多次造山运动的影响,一次又一次的褶皱断裂抬升,使山势高度增大,因而造成我国的山脉一般都比较高大。三、地表物质组成与特殊地貌陆地卫星图像的基调富有地方的色彩,明显地反映出区域环境的差异,例如,在我国西北地区,黄土和沙漠、戈壁几乎都是黄褐色的;在东南半壁,山区有森林、草被覆盖,谷地和平原耕作集约,图像基调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反映;而青藏高原则是紫蓝色的冰雪世界,呈别具一格的冷色调。图像上的水系及地表的纹理结构,更是生动地勾勒出风、水、冰雪作用的痕迹。例如图像上塔克拉玛干的沙丘排列,塔里木河的曲流和罗布泊的湖堤,喀喇昆仑的冰川,青藏高原的湖群,都很清晰。至于我国北方山前洪积一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的多旋回建造,南方喀斯特的斑纹粗糙的分布,更是地面考察很难窥见全貌的,令人耳目一新。通过陆地卫星图像的分析,有时形象地验证了前人长期形成的概念;有时宏观地启示了前所未见的新知。各类沉积岩分布广泛,占我国陆地面积的3/4,常形成一些特殊的地貌形态。在长江以南地区,从白垩纪直至现在气候湿热,故在中、新生代陷落盆地中堆积了一套陆相为主的红色岩系。坚硬而层厚的砾岩、砂岩,因流水沿裂缝和节理侵蚀,形成许多峭壁悬崖、石峰林立的丹霞地貌;而岩性比较松软的砂页岩,因流水侵蚀而形成比较低缓的红色丘陵,构成了江南独具一格的红层地貌。在云贵高原、广西一带,古生代碳酸盐岩层深厚,形成了峰林。溶洞、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的第四纪黄土,构成了独特的黄土地貌区。黄土未经充分胶结,质地疏松,易被雨水冲刷和流水切割,沟壑十分发育,地表支离破碎,形成了肾梁、路等地貌形态。其中以甘肃中部和东部。陕西北部以及山西的黄土高原最典型。我国北方内陆,沙漠面积广大,沙丘累累,这固然与地处内陆气候极端干燥密切相关,但和第四纪疏松沉积物分布广泛,具有就地起沙的大量冲积、洪积、湖积物质也密切关联。我国山地众多,岩浆岩和变质岩常大面积出露,由于岩性致密坚硬,或经再结晶使刚性增强,常构成崇山峻岭、危崖陡壁。其中,侵入岩以花岗岩面积最广,山地中多有分布,与多旋回岩浆频繁活动密切相关。花岗岩坚硬致密抗蚀力强,经断块抬升往往形成高峻山地,如秦岭的太白山、湖南的衡山、山东的峨山、浙江天目山。广东的罗浮山均为花岗岩山峰。奇峰峻峭的黄山和华山,因系花岗岩株构造山势更显挺拔。地表出露的喷出岩以基性的玄武岩分布最广。它们多为第四纪火山频繁活动喷发形成的玄武岩熔岩流,以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一带分布最广。大面积玄武岩熔岩流常构成阶状的熔岩台地,如长白山地、张北高原、海南岛北部等。此外还分布着火山锥、火口湖、熔岩垄岗等多种火山地貌。在中国地貌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内营力与外营力的区域分异,形成了现代的三大地貌区域,即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区、以风力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的西北干旱区、以冰缘和冰川作用占优势的青藏高寒区。季风气候与水热结构季风环流中国气候的特征(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基本特征,大陆性强,影响的范围广,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原因是:1、内陆距海遥远,海洋夏季风难以深入2、干燥的冬季风势力强大.影响范围广阔3、西南青藏高风突起,阻碍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主要表现:与同是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北美洲相比,季风现象要明显得多。就是著称于世界的亚洲季风区中,也是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唯有中国冬夏季风都很显著。季风在冬季与夏季有明显的风向更替。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季风气候表现显著,结构复杂。我国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和世界其他地区季风相比,无论冬季风还是夏季风势力都很强,这就影响到我国的气温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偏低,夏季偏高,特别是和亚欧大陆西部相比,则差数更大。季风在季节上的转换也非常明显,而且影响范围很大,我国季风区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一半。其范围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乌鞘岭一祁连山东段一巴颜喀拉山一唐古拉山一冈底斯山连线以东以南广大地区。在季风的成因类型上,我国东半部近地面层主要是由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变化而引起的海陆季风,西部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则是由高原面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间的热力差异而形成的高原季风;高层大气中还有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所形成的行星季风,在三者之中,海陆季风是主要的,居主导地位,而高原季风和行星季风是次要的,处于从属地位,但它们却加强了海陆季风的势力,使其影响范围扩大。三种季风的汇合,相互作用,遂形成了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复杂的特征。降水主要集中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生长。但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二)冬夏盛行季风的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三)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是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水热同期,主要集中在夏季,便于农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四)气候类型多样按照气温的不同,从南到北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原气候区。按照水分条件,从东南向西北,又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之别。再加之我国山地多而高大,山区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在不同地方不同高度的山地,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我国水热条件的空间组合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广大的青藏高原,突起在我国西南部,除了本身形成特殊的高原气侯外,它还通过热力与动力作用,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从而使我国气候更为复杂。2、我国气候的形成因素气候是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多因子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因素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太阳辐射、洋流、地面状况以及大气环流。(一)纬度位置纬度位置是决定太阳辐射和热量条件、影响气候特征的基本因素。我国处于北纬53º31´和3º52´的中低纬度位置,北端漠河距北极4000公里,南端曾母暗沙距赤道40公里,北回归线穿过华南地区。南北跨纬度49º,距离有5500公里,由于南北各地太阳高度角的不同,使气温分布有所不同.形成的温度带有三个主带、九个亚带。即常热带、中热带、暖热带、暖亚热带、中亚热带、凉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由于我国领土97%处于20º—50º的中低纬度位置,故温度带以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为主,占据面积广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二)海陆位置海陆分布是季风气候形成的一个基本因子。大陆和海洋的热力学性质是不同的。在暖季,大陆上的空气变暖,得到热量;而海洋上的空气则失掉热量;冬季相反,大陆上空气变冷(失掉热量),而海洋上的空气受到加热。在地球上某个地区如果空气受到加热,这个地区称作“热源”,如果受到冷却,则称“冷源”。(三)太阳辐射1、影响太阳年总辐射量的因素:2、太阳辐射是形成我国气候的最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决定着地面和大气的热量状况,而热量状况又决定着发生在地面和大气间的其他现象和过程,其最终的综合表现就是气候。所以说,太阳辐射是形成我国气候的最基本因素,而太阳辐射的多少主要取决十地理纬度。(四)洋流影响我国的洋流有中国寒流和台湾暖流,但因在位置上寒流靠近大陆,暖流原离大陆,所以对海陆温差没有起什么大的调节作用,甚至还加深了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尤其是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无法将暖流的热量调剂给大陆;到了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时,大陆已经迅速增温了,仅在寒流所经沿岸地区对气温稍有调节。不过,暖流对我国东部的水汽输送却起了一定的重要作用,如夏季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和冬季回归气流对台湾东北部和东南沿海的降水影响比较明显。(五)地面状况(近地面层情况)在季风成因类型上,西部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则由高原面与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而形成的高原季风。1、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高原。它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地形,使得在高原上出现独特的气候和天气,并且对我国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是高耸在大气中的大陆块。高原气候和四周平原地区相比较,大陆性比较小。例如,拉萨、黑河地区气温年较差在18-22ºC之间,而同样纬度带上的九江、合肥地区气温年较差为26-28ºC。但是将拉萨、黑河的气温年较差和我国东部同高度的自由大气温度的年较差相比较,前者将比后者大一倍。高原上云量少,空气干净,辐射比平原地区强,这使高原上气温日变化比平原上剧烈些。高原上的复杂地形引起气流中各种不同的扰动。1)、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A.分支作用B、屏障作用2)、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季风的影响)A.高原上的气压系统及其季节变化,形成了高原季风B.高原季风加强了我国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季风环流C.破坏了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连续分布2、地势与山脉对气候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为夏季风长驱直入提供了方便,造成南北普遍高温多雨;对冬季风南下有所加强,气温下降。山脉的走向对气流有阻挡作用或打开通道的作用,形成山脉两侧气候差异。如秦岭是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六)大气环流(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1、行星风系:大气中由于赤道和南北极之间加热的差异以及行星的自转运动,出现的有规律的风系,人们称作行星风系(也称基本气流)。在任何行星上都可能发生。地球上的大气处在永不止息的流动中,大气运动的动力来自太阳辐射。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对地球大气系统的加热是不均匀的。在赤道上加热作用强,在南北极加热弱。为了保持地球一大气系统的热平衡,赤道和南北极之间必须出现空气的流动。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空气的流动表现成东西方向的流动。假如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在假使地球上没有海陆分布和山脉起伏。在南、北半球近地面层1.5公里高度以下,空气的流动可以看成是几条长河。就北半球而言,从赤道到北纬30º出现自东向西的流动;在纬度30-60º之间,出现西风气流;在北纬60º以上,又出现自东向西的流动。在对流层中、上部5-12公里高度空气的流动比低层简单一些:从赤道到北纬25º盛行东风,北纬25º以北出现西风。这种大气中的长河,人们称作行星风系(也称基本气流),意思是说,在任何行星上,由于赤道和南北极之间加热的差异以及行星的自转运动,都可以出现这种风系。2、天气系统我国的南北幅度甚大,南海诸岛接近赤道,最北的漠河县接近北纬54º。它受到低纬度的东风带和中、高纬度的西风带的影响。我国北纬25º以北地区,天气系统都是从西边移动过来的。而在低纬度地区则受到东面移过来的天气系统影响。我国的西面是大陆,从西边移过来的系统在进入我国时,离开海洋甚远,一般不能引起丰沛的降水,造成我国西部地区大片干旱气候区。一年之中,行星风带有季节性的位移,在北半球冬季行星风带位置最偏南,夏季位置最北。在东西风基本气流交界的地方,即在北纬20-35º范围内。基本气流的季节变化最大。在这个地区冬季受西风支配。在夏季东风气流可以伸展到该地。在这个纬度带内,天气现象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以及亚洲南部季风气候之所以特别明显,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该地区冬、夏行星风带的变化最明显。由于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气流的分布并非如上述那么简单。气压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气流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三个源地。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赤道后与第一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会合成赤道辐合带;第三支气流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它与从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夏季风一般5月初盛行于华南,6月中夏季风推移到江淮流域,7月中下旬夏季风再次北跃到华北与东北地区,到8月中下旬为夏季风鼎盛时期,北界可达东北北部、内蒙古长城沿线,它与从西北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带来充沛的降水。一般在9月份北方的冷空气开始加强,很快向南推移。东南季风活动从华南推进到东北,约需4个月的时间,而向南撤退一般仅1个月左右。西南季风的来临呈爆发式,从南到北只需1个月,而退却往往要几个月时间。二,青藏高原隆起与气候区域差异 P33--35青藏高原迅速隆起,不仅改变了高原本身的环流格局,还影响着东部现代季风的形成,加剧西北地区的下沉气流,从而完全改变了中国气候区域分异格局和自然地理过程。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分支作用屏障作用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青藏高原隆起与气候区域差异三,水热结构气温与温度带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决定了我国东半部属于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型,西北部深人大陆腹地,属于干旱气候,西南部为高度超过3000m的青藏高原,具有高原气候的特点。我国从赤道带,经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中温带,直到寒温带,具有纬度地带性差别,特别是东部表现更为明显,温度基本上自南向北降低。季风的更替使这种温度变化表现更为复杂。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东部平原地区的气温,主要由太阳辐射所决定。(二)我国气温分布总的特点是:1,冬寒冷夏暖热。中国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度差异大。这主要是强大的冬季风把高纬度的极地寒冷气团输送到低纬度的结果,加之冬半年的寒潮活动十分频繁,使中国冬季成为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冷的地方。中国夏季暖热,南北温度差异小。夏季风带来了暖湿气流,是全国气温普遍升高。北方太阳高度角虽偏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部分地弥补了太阳高度角低引起的热量不足。2,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中国气候冬冷夏热,而且南北地区的温度差异冬季远大于夏季,所以气温年较差大,这也是大陆性气候气候的一个重要标志。气温的年较差随着纬度的增加由南往北加大。中国地处中低纬度,温带、亚热带的范围相当广。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小兴安岭、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全国四季分明的地区,其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3,年平均气温交同纬度地区偏低中国全年平均气温分布有两个基本规律:一是北冷南热,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特别是东部地区,年平均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呈现纬度地带分布规律;二是平原暖,高原冷,特别是西部地区,年平均等温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呈现高度地带分布规律。4、北冷南热,冬冷夏热,南北温差大,而且温度差异冬季远大于夏季5、平原暖、高原冷6、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7、平原和高原上等温线稀疏,高原边缘和大山脉附近等温线密集(三)、气温的变化特点对农业的影响我国地处中低纬度,温带、亚热带的范围相当广。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兴安岭、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四季分明的地区,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气温的这些变化特点对于农业和工程建设影响很大。它使得喜暖的一年生作物可以向北分布,而又限制了热带、亚热带等的多年生作物向北移植,农业地带性差别因而特别复杂。冬天的一些不利的工程灾害,如冰冻、积雪,甚至雨凇等对道路、房屋和架空线路的影响,以及道路冰雪防滑、春季翻浆等,可以向南扩展。而夏季的一些对工程不利的问题,如房屋通风、道路雨季塌方和被冲毁等,甚而黑色(沥青和渣油)路面的泛油等,也都可以一直影响到北方。(四)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1、纬度的影响显著(1)等温线排列基本与纬线平行,分布密集、南热北冷,温差大。(2)最热的地方是海南岛南部、台湾南部、西沙、南沙群岛,最冷的地方是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寒极漠河,(又称中国的寒极)与纬度最高的地方基本一致。2、地形的影响很大(1)在东部因山脉、平原、河谷、海峡的影响,使东西向的等温线发生波状弯曲。(2)在西部因大盆地与大高原的影响,使等温线多呈闭合曲线或半封闭的马蹄形。3、冬季风影响突出全国普遍低温,大部分地区0℃以下,比世界同纬度地区要低,距平为负,一般差5~20℃(五)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1、海陆影响显著(1)东部等温线排列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分布稀疏,南北温差小。(2)全国普遍高温,20℃等温线包围着我国大部分,为高温区与温暖区。2、地形的影响很大(1)大盆地等温线多呈闭合曲线,为正变;吐鲁番盆地是全国高温之中心,有“火洲”之称。(2)青藏高原、天山、阿尔泰山、大、小兴安岭是全国气温偏低凉爽的地区。全国最热的地方不在纬度最低的南方,而是在大陆上地势最低洼的地方一吐鲁番。3、夏季风影响突出我国夏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要偏高,距平为正,一般差1~4℃(六),温度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带降水与干湿地带(一)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而且愈向内陆减少愈为迅速。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50mm左右,降水量的空间格局与水汽来源方向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降水量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北内陆减少,等降水线的走向为东北—西南向,与东南季风的水汽来向大致垂直。在中国西北部的降水量从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减少,这与西风气流的水汽来向以及山口水汽通道作用相对应。因此降水量最少的“旱轴”在柴达木——南疆一带。中国降水量的空间格局受地形影响显著,山地降水量对于平地,迎风坡降水量多于背风坡。山地或是形成水汽运行的屏障,或是形成输送水汽的通道。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绝大多数降水集中在夏季风盛行时期(1)夏季雨最多,冬季雨最少,春季和秋季干湿过渡时期而稍多。(2)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秦岭一淮河以北降水集中于夏季的程度更大。(3)伊犁、塔城、阿尔泰地区,终年受西风影响,降水四季分配比较均匀。(4)台湾东北部冬雨最多,夏雨最少,春、秋两季相仿。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季节变化非常明显。一般说来,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充沛,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及新疆西部,春雨多于秋雨,其他地区则是秋雨多于春雨。夏季中国降水的主要来源:发生在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之间的极峰,即冬夏季风的交界面,极峰的进退与雨量带的推移是一致的发生在变性热带海洋气团与赤道海洋气团之间的赤道峰,也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界面发生于不同区域的各类锋面气旋,特别是台风降水3,降水变率大,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特点就是,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总的变化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大。降水量愈大,变率愈小;降水量愈小,变率愈大。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干季,变率大;湿润地区的雨季期间变率小;极锋气旋性降水的区域、季节,降水变率小。山地的迎风坡变率小,背风雨影区变率大。降水量变率大,导致北方地区第一性生产力不稳定,也是东部季风区旱涝交替、交错发生的重要原因。降水变率的一般特点:(1)就全国来说降水具有较大的年变率大致是北方>南方,内陆>沿海。(2)夏季风控制时间长的地区变率小(长江以南地区),气旋活动频繁的地区变率小(东北地区与江南、浙闽丘陵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变率最小(因西南季风性质较稳定)(3)华北降雨变率大(夏季降雨不稳定,且强度又特别大,其他季节的雨量不可靠,西北地区因降水很少,且以阵雨为主,很不稳定,故变率特大。长江以南年降水变率约10%~15%,东南沿海地区约15%~20%,华北地区大于25%,河北中部和河套地区可达30%,东北地区大多在15%以下,四川西南和云南南部小于10%,为全国最小值。吐鲁番、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可达40%~50%,为全国最大值。但这些地区年降水量仅几十毫米,属于灌溉农业区,高变率的实际意义不大。西北内陆山区的降水变率一般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小。4、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尤以面迎东南、西南季风者为甚,面迎西风带降雨少一些。我国水汽的源地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它们随着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西风以及寒潮进入我国,因其性质和源地距我国远近不同,所以影响也不一样。其中以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最大。我国东部山地面迎东南季风,故山地东坡降雨比西坡多,如台湾山地和五指山东坡年降水2000毫米,而西坡只有1000毫米。西南地区的横断山脉面迎西南季风,则山地西坡降雨多于东坡。如高黎贡山西坡年降雨2000多毫米,而东坡还不到1000毫米,西北地区新疆的天山、阿尔泰山面迎西风环流,故山地西部降雨多于东部。5、各季降水强度大小不同(1)沿海一带降水强度特大,愈向内陆强度愈小。(2)山地迎风坡前降水绝对强度特大,如太行山东南,伏牛山、大巴山以东,燕山南麓,川西北等地。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降水最多地方时间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一年火烧寮1906-1944(38)6557.8毫米8409毫米巴昔卡1931-1960(29)4095毫米降水最少的地方托克逊吐鲁番且末若羌冷湖年降雨量(毫米)6.31618.315.615.4(二),干湿地带干燥度(K):表示某个地区的干湿状况的综合特征,它是根据年潜在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求得的。干湿状况干燥度相当的年等雨量线湿润K<1.0K=l.0≈800毫米水田稻米产区半湿润K=1.0~1.49K=1.5≈400毫米旱地耕作区半干旱K=1.5—4.0K=4.0≈200毫米畜牧业基地干旱K>4.0200毫米以下干旱荒漠区全国各地的干湿季节变化可以归纳为如下七种类型:地区干湿季节变化类型华北春旱夏雨型长江中下游地区春雨、梅雨、伏旱型青南、藏东、川西和云南大部及华南冬春旱、夏秋雨型青藏高原西部夏雨集中型湖北西部,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地区全年多雨型东北东部地区夏秋雨型西北内陆全年干旱型(三)水热组合与气候地带P47-481,雨热同期雨热同期是中国季风气候的又一特点,由于中国夏季风来自低纬度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暖热并含有丰富的水汽,变现为高温多雨;而冬季风来自于中、高纬度,气流寒冷干燥,因此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都集中在高温的夏半年,这与冬湿夏干的地中海气候迥然不同。雨热同期与山地地形的相互作用,是气候条件更加复杂,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构成了中国气候资源的又一重要优势。全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中按温度条件划分为一熟、二熟、三熟带。但是由于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或地形的影响,在同一温度熟制带中可能出现多种熟制的情况在雨热同期的背景下,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中国北方春夏在极峰降雨未到来之前,出现干热天气,经常导致旱灾;南方的盛夏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形成伏旱。2,气候地带分异中国气候地带分异是在海陆位置、中纬度位置和青藏高原隆起的基础上产生的,形成了路地区、海洋区和海陆交错带。在陆地区,形成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三大气候区;在气候区的相接地带,形成了3个气候过渡带,即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之间的干湿过度带、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之间的暖湿—冷湿过渡带、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区之间的暖干—冷干过渡带。在三大气候区内部,东部季风区在热量驱动下,进一步分异成从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到寒温带的纬向气候地带;西北干旱区在水分驱动下,进一步分异成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的经向气候地带和由地形分异形成山地—盆地环状气候地带;青藏高寒区则呈现高原地带分异,进一步分异成若干高原水热气候带。(四)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有三:1、由于纬度位置所决定的气温南北差别2、由于大陆相对于海洋位置所引起的气候湿润程度差别3、高原和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影响也很巨大。这三方面的影响是综合起作用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三者彼此作用的强度却有很大的差别。(五)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对农业和工程建设的影响1、我国各地比较普遍地发生旱涝灾害水分状况的这些特征,对农业和工程建设的影响很大。降水的季节变化使我国各地比较普遍地发生旱涝灾害,旱季里,农业要求灌溉,雨季又要求防洪,生长季与雨季比较一致则有利于农业生产;雨季还可使道路泥泞不堪,暴雨可冲毁道路等等。内陆干旱决定了那里要有灌溉才有农业,而道路由于过旱,也容易引起扬尘。2、东南部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旱、涝都比较突出我国年降水变率大,它与我国季风势力强弱变化大,每年台风登陆次数的多寡、移动路径的变化以及寒潮爆发的次数和势力的强弱有关。在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东部和南部地区,由于季风环流多变,旱、涝都比较突出。如华北地区冬、春的干旱和盛夏的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的伏旱与夏秋季的洪涝都经常发生,尤其是华北的春旱几乎年年都有,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3、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由于季风势力强弱所导致的南涝北旱或南旱北涝以及一个地区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都是常有的现象。在内蒙古、新疆干旱少雨地区,基本上没有大的洪涝问题,但在冬季强大的寒潮爆发南下时,也常会形成大的雪灾。由此可见,较大的降水变率,它是我国气候的一大弊端,是形成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重要原因。根据历史资料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在我国就发生有旱灾1056次,水灾1029次,几乎平均每年就有一次水灾或旱灾,所以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搞好水利建设,乃是极为重要的。五、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寒潮、梅雨、台风是我国重要的天气气候现象。它们的形成。变化构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一)寒潮1、寒潮:是强烈的冷空气活动,它规模大,势力强,降温剧烈。寒潮是冬半年危害较大的大规模天气现象。它起源于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当迅速南移时其前缘即为寒潮冷锋,常使沿途地区剧烈降温、风速猛增、出现霜冻,偶尔伴有雨雪天气。我国气象台一般用日均温的过程总降温高于10℃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5℃,或者过程总降温高于7℃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3℃作为标准,根据寒潮影响地区的大小,分别定义全国性寒潮和区域性寒潮。在冬季,大约平均10天左右就有一次冷空气爆发南下的过程。根据中央气象台的规定,一次冷空气活动能使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在48小时以内降温超过10℃。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低气温达到4℃或以下(春秋季则规定江淮地区最低气温达到4℃以下),陆上有大面积5级以上大风,而在我国近海的海面上有7级以上大风,即可算寒潮。如果降温在48小时内达14℃以上,则称为强寒潮。2、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主要有四条:西方、西北方、北方和东北方。方向源地、路径占比重势力及结果西方西伯利亚北面的喀拉海附近,一般经过新疆、青海和河西走廊南下。14%影响范围广西北方冷空气多从巴伦支海北面的北冰洋上空形成,经俄罗斯和蒙古侵入我国。60%最强。造成长江以北的降温和大风天气北方极地寒冷空气从泰梅尔半岛附近南下,向南在贝加尔湖附近或以东地区侵入我国。19%较强降温程度比较小东北来自极地,形成与蒙古北部、叶尼塞河、勒拿河附近7%3、寒潮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增强了大陆性(2)增长了霜期,缩短了生长季;(3)在冬半年干旱季节还可产生一定的降水,可缓解旱情。这是有利的方面,寒潮南下产生降水,可以缓解旱情。4、寒潮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1)使农作物等发生冻害减产、牲畜冻死、引起“沙暴”(2)在黄河以南出现的冻雨,会影响交通、通讯、工业等的正常运行寒潮的侵袭,往往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很多地区出现冻害和低温冷害,对农业常造成巨大损失;当寒潮伴有暴风雪时,还给牧区造成严重灾害;在黄河以南出现的冻雨,也会给交通、通讯和工业带来破坏。(二)梅雨我国大部分地区雨水由冬到夏逐渐增多,南方大多在初夏,北方大多在盛夏雨量大增,形成比较明显的雨季。雨季是我国农事活动最重要的季节,各地区雨季各有特点,不能一一详述。这里只讨论江淮一带的雨季一梅雨。梅雨历来都很受重视,可能是因为这一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地区之一,而梅雨出现在盛夏长江流域伏旱季前,梅雨季节雨量是否正常,关系到土壤水分和稻田蓄水能否适当抵御伏旱,水稻能否取得较好的收成。1、梅雨:是初夏季节在江淮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大范围的降水气候特征。称为“梅雨”或“霉雨”。又称“江南梅雨”。每年初夏,江淮地区有一段时期降水充沛、相对湿度大、云量多,地面风力弱的连阴雨,称为“梅雨”或“霉雨”。2、梅雨主要分布地区及时间:主要发生在巫山以东,北纬26ْ~34ْ的地区,出现在淮河流域。一般出现在芒种后(6月5日),夏至(6月21日)前。有时到7月份上旬“出梅”,一般持续一个月。但每年情况不同,入梅早时可在5月中下旬,晚时可迟至7月初,前后相差40天。出梅最早在6月中旬,最晚在8月初。梅雨早晚相差很大。物候期在梅熟时。3、形成原因:初春,大陆加热作用日益加强,在4、5月,华南地区热低压已经建立,青藏热低压也在5月建立,偏南夏季风(有人称为小季风)已影响华南地区,与中、高纬度入侵的冷空气对峙,长江以南地区,特别是两湖盆地,已是春雨连绵。在初夏季,行星风带北移,大陆的热源和海洋上的冷源作用已很显著。这时大陆上热低压已相当强大,青藏高原热低压已建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北移到北纬20º附近,在高原热低压的加强下,强盛的夏季风活跃在长江流域一带。这时在对流层中层,中纬度西风环流形势常有利于引导冷空气不断南下,到江淮流域一带与暖湿的西南季风气流相遇,锋面发生波动形成江淮气旋,形成江淮地区的梅雨(三)台风1、概念: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为强大深厚的气旋性旋涡。在东亚叫台风,在北美称飓风,在印度洋地区叫气旋或风暴。大多数在夏秋两季侵袭我国。2、台风形成条件与流场。3、台风移动路径:我国台风的源地在菲律宾、台湾以东的西太平洋洋面和南海,其中以西太平洋洋面发生的台风最多。台风移动路径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南侧、西南侧和西北侧主导气流流向影响。归纳起来有三类:路径类别路径主要影响地区西行从菲律宾以东洋面西行,穿过菲律宾或巴林博海峡、巴土海峡,进入我国南海,再西行至海南岛、中南半岛。我国海南省、两广沿海和南海地区西北行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向西北方向移动,先在台湾登陆,穿过台湾海峡,又在福建登陆,或从源地西行,穿过琉球群岛,在江浙沿海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转向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至北纬25º转向东北,向日本方向移去对我国影响不大,但有时也会影响东部沿海地区4、台风对我国的影响:台风属于灾害性大气。它带来狂风、暴雨、巨浪、海潮,严重威胁着工农业生产、交通安全和港口设施。登陆强台风所到之处往往拔树倒屋,降大暴雨,使山洪暴发,水库大坝溃决,淹没农田,冲毁铁路,造成人员伤亡,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但是台风有时也给人们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伏旱或秋旱,适时适量的台风外圈(台风分外圈、中圈和内圈)降水,显然有益于农业生产,对解除或缓解旱情以及降温有利。六、对我国气候的评价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具有适于不同种植制度的气候资源。(一)亚热带光、热、水条件优越从世界范围看,在北纬20°~30°的亚热带光、热资源丰富,但降水稀少,形成著名的回归干旱带。在这一地带只有我国南方、印度恒河流域等地区气候湿润,成为文化起源久远、农业发达的地区。(二)温带光、热、水组合优越地处温带地区的我国东部,在作物生长季节,水、热、太阳辐射的高值期重合,使这里的夏季具有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单季作物的种植线比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普遍偏北。例如,水稻生长可以达到黑龙江省的北部,棉花种植可以达到新疆北纬45°,是世界水稻、棉花分布的最北位置。(三)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0℃积温4000~4200℃为一熟带和二熟带的分界线;≥0℃积温5900~6100℃为二熟带与三熟带的分界线。≥10℃积温3600~4800℃地区是小麦、玉米两熟为主的地区;≥10℃积温5000~5500℃可成为双季稻三熟地区。(四)山区面积大,类型多,气候条件复杂,具有山区立体农业的分层布局全国山地县约占68.7%,山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的40%,山区林地占全国林地面积的90%,山区草场占全国草场面积的54%。山区由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立体气候。(五)冬季气温偏低东北北部1月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平均偏低14~18℃,黄河流域偏低10~14℃。冬季气温偏低,不利于多年生作物越冬。(六)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我国气候年际间变化大,旱涝、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造成农业大幅度减产的重要因素。据估计,平均每年因气候灾害减产达150×108kg以上,重灾年份甚至可达300×108kg左右。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和最大可能地防御、减轻气候灾害是重要的任务。七、气候变化及演变趋势(一)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二)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百年温度变化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于1995年发表的评估报告,自19世纪以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大约上升了0.3~0.6℃,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5cm。从总体上说,中国在20世纪的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同期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10年代为持续低温期,20世纪20—40年代为持续高温期,20世纪50—70年代中期为又一低温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为第二个高温期。但是,中国在20世纪40—60年代的降温比北半球明显,而20世纪80年代增温不如北半球快。北半球百年最暖期在20世纪80年代,而中国百年最暖期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各地气温变化不尽相同。1951—1990年间,北方各地年平均气温呈增暖趋势,而西南地区则呈变冷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但夏季大部分地区为变冷趋势。百年降水变化20世纪我国降水的趋势大致是从18、19世纪的较湿润时期转为较干燥的过渡时期。20世纪的10年代、50年代是多雨期,3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是少雨期,70年代后期雨水逐渐增加。中国各地区的多雨期和少雨期的变化,与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背景变化有密切关系。前些年频繁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使人们重视海气作用的研究。20世纪厄尔尼诺活动已发生27次,共有46年在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面水温持续正距平超过0.5℃,而拉尼娜(同样地区海面水温持续负距平≤0.5℃)有18次(年)。厄尔尼诺与拉尼诺活动对中国气候的主要影响是造成降水异常,或产生大范围的干旱和洪涝灾害。气候变化趋势预测大多数气候学家认为,全球气候日渐变暖。气候变暖除了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产生温室气体的人为因素外,太阳辐射变化、火山活动等自然因素也有很大作用。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但气温仍会出现波动。第三节自然地带一,土壤——植被地带1,土壤地带2,植被地带3,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模式东部在温度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纬度地带模式西北部在水分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经度地带模式青藏高原在高度、热量和水分三重驱动下形成特殊的土壤—植被高原水平地带模式二,地表水的自然地带分异1,水系与流域2,河流径流地带3,不同自然带的水系发育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一,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二,土地覆盖土地覆盖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的自然状态,植被和土壤是其主要的组成要素。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用地类型结构的变化——居民工矿地、交通用地等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迅速;草地面积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近15年来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变化(二)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黄淮海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及四川盆地主要是城乡建设用地显著扩张;东北山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以林地和草地的开垦为显著特点,东北平原以旱地、水田的相互转换为主;华北山地、黄土高原积及秦岭山区草地开垦、退耕还林还草及撂荒现象并存;东南、华南山地丘陵区林地面积明显扩大;华中湖泊密集地区退垸还湖明显,华中丘陵区毁林与造林同时并存;四川盆地周边山地、贵州及云南西部山区林地减少,云南中部地区一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地向林地的转换为主要特点。从总体上来说,徐楠地区以林地的变化为主要特征;西北干旱与绿洲农业区,传统绿洲边缘部分土地被开垦为耕地,同时绿洲内部的原有耕地因土地退化而撂荒。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利用驱动力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西部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的共同驱动,即生存型经济福利生态安全驱动。东北山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山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与绿洲农业区,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农业为主,土地利用的目的是获得直接物质产出。为满足增长人口的基本生存需求,以及弥补土地质量下降造成的农场品减少,农业土地开发利用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力量。同时,这些区域是中国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农业发展会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态灾难频发,因此其生态安全备重视,是中国的生态工程和生态建设投资的重点区。农业开发与生态安全的矛盾表现突出,土地利用的变化也取决于两者力量的对比和变化。随着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受基本建设、城市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农建设用地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非宜耕土地还林还牧以及植树造林种草规模将有所增加。因此,耕地减少、林草地面积和建设占地增加,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东部城市化、工业化与耕地保护的共同驱动,即最优经济福利粮食安全驱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较快,土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供求关系和比较利益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在市场和比较利益驱动下,大量耕地转化为非农业建设用地。同时,这些区域也是中国粮食的主产和高产区,实施耕地保护对全国的粮食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设开发和耕地保护的矛盾突出,虽然更严厉的耕地保护有利于减缓耕地减少的速度,但是无法逆转在经济发展背景下耕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趋势。换言之,在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增长为主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农用地和生态地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比重的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稳定,生态用地不断减少;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是农用地内部以及建设用地对其他用地类型的竞争,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而在二三产业增长为主的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则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与生态营地之间相互竞争农用地,表现为建设涌动面积增加,生态用地面积增加,而农用地面积快速下降。(三)土地覆盖变化NDVI变化及其省区差异中国东部的主要农业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和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的藏东南、云南西南部地区,NDVI增加显著;而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云贵高原、青藏高原腹地等,NDVI呈下降趋势。有其值得提及的是,新疆天山地区的NDVI增幅十分显著,为全国幅度最大的区域之一。不同季节土地覆盖的空间差异土地覆盖变化的空间格局可以用空间变化梯度的季节变化来表明。土地覆盖季相变化突出表现为东西差异,西半壁出新疆西北部以外,土地覆盖变化很小;而东半壁季相变化十分显著。冬夏两季,土地覆盖的空间差异性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冬季土地覆盖大致沿暖温带的南界向南逐渐加大,大致到仙霞岭——武夷山脉——南岭和青藏高原东南缘——乌蒙山一线达到最大值,再向南则逐渐降低。在夏季,土地覆盖的空间差异呈双峰态势,特别是沿大兴安岭,经阴山山脉,致祁连山脉,到柴达木盆地东缘形成土地覆盖最大差异带,此带呈东北—西南向展布,其北界基本上与亚洲夏季风的末端相一致。此外,在新疆阿尔泰上西部、天山以北地区因受西风的影响,也使该地区土地覆盖的空间差异较其他地区要大。土地覆盖变化幅度的区域差异总体来看,西北内陆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变化幅度较小,而广大东部地区(东南、西南季风区)变化幅度较大。东部地区,季风气候以及人类广泛的活动(特别是不同熟制的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对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影响较明显;而身处西北内陆受西风影响的干旱腹地的温带黄米地区,以及处于高原季风影响下的青藏高原地区,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幅度,显然不及季风气候影响下的东南部地区。从东南到西北,变化幅度呈递减趋势,且呈明显带状分布。温带荒漠及青藏高原的高寒荒漠分布区,由于气候干旱,植物群落生物量极低,年际间变化小,形成低变化幅度中心。藏南东喜马拉雅以及横断山地、台湾山地、东南山地丘陵区,形成高变化幅度地区,特别是藏南东喜马拉雅以及横断山地,受西南季风、东南季风,青藏高原季风的共同影响,人类活动的影响小,主要分布着山地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形成了一个突出的高变化幅度地区。农牧交错带,处于湿润气候向干旱气候的过度地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生物生产力低,变化幅度小。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变化幅度居中,反映出在这些以农田植被为主的地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使农田植被NDVI年际间的变化不大。四,土地利用/覆盖与碳储量P73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一,第三纪以来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过程二,第四纪中国地理景观形成与演变现代地理景观形成中的重大事件青藏高原隆起与地理景观格局形成气候冷暖交替与地理景观变化三,全新世气候波动与地理景观格局变化四,城市化与地理景观格局变化中国早期城市景观形成于商代末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和淮河上游地区;随着封建经济的繁荣和重心的转移,城市景观格局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明清时期,城镇空间分布重心是在沿江、沿运河、沿海地区。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迅速,表现为城市人口、数量、规模、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具有明显的历史承接性和扩展性。中国城市经济的空间分布类型,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密集程度和交通联系条件等因素,划分为城市密集区、城市群和城市发育区。城市景观的空间类型格局具有东、中、西的地带差异。东部地带自然条件优越,区位条件理想,地区综合经济实力雄厚,人口稠密,大、中城市比较发达。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已初步形成,城市化水平处于中等发展阶段,城镇体系已初步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胶济沿线、闽东南沿海6大城市密集区。另外还有与中部地带相连的若干个城市发育区,主要有河北中南部,苏鲁皖交界地区,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东部。中部地带地理位置重要,便于联系东部和西部,经济基础良好,分布着较多重要的农工业生产基地和加工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形成的城市群主要有江汉平原、中原地区、松嫩平原和湘中地区。城市发育区主要为黑龙江省东北部、吉林中部、山西中部、安徽中部、江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西部地带地域辽阔,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化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城市景观空间分布类型主要有四川盆地、三峡地区和观众地区城市群,还有宁夏、内蒙古黄河上游沿线、新疆天山北麓、贵州中部等6个城市发育区。第三章中国人口及城镇化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一,中国人口总量特征中国人口总量特征可以概括为基数大,人口波动上升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出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