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行为_第1页
2022年医学专题-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行为_第2页
2022年医学专题-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行为_第3页
2022年医学专题-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行为_第4页
2022年医学专题-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射性物质在大气(dàqì)中的行为第一页,共九十页。4.1放射性物质在大气(dàqì)中的化学行为4.2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输运和弥散4.3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沉积和再悬浮第二页,共九十页。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化学(huàxué)行为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化学(huàxué)行为形成(xíngchéng)气溶胶主要源于被大气中本身存在的固体微粒或雾所捕集发生化学反应氧化反应碳酸盐化反应光化学反应同位素交换反应第三页,共九十页。1、什么是干绝热递减率干气团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dānwèi)高度(通常100m)的温度变化量称为干绝热递减率,用γd表示,单位K/100m

空气块膨胀(做功)耗内能T定性空气块压缩(外气对它做功)T内能(由压力变化引起)4.2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输运(shūyùn)和弥散第四页,共九十页。定量(单位(dānwèi)质量的环境空气)由热力学第一定律①

又气压(qìyā)随高度变化规律:

……②又理想气体(lǐxiǎnɡqìtǐ)状态方程:将②③代入①,则得:实际中Ti与环境温度T之差不超过10℃,Ti/T≈1。干空气气体常数287.0J/(Kg.K)

……③表示干空气在作干绝热上升(或下降)运动时,每升高(或下降)100m,温度降低(或升高)约1℃。第五页,共九十页。2、气温的垂直(chuízhí)分布(温度层结)

气温(qìwēn)直减率(大气)(递减(dìjiǎn)层结)逆温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逆温层结是强稳定的大气层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ggggdg正常分布层结=,中性层结(绝热直减率)=0,等温层结<0,逆温层结ggggdg正常分布层结=,中性层结(绝热直减率)=0,等温层结<0,逆温层结dg>第六页,共九十页。3、大气(dàqì)稳定度及其判据定义: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反映(fǎnyìng)其是否容易发生对流

定性描述:

外力使气块上升(shàngshēng)或下降气块去掉外力气块减速,有返回趋势,稳定气块加速上升或下降,不稳定气块停在外力去掉处,中性不稳定条件下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第七页,共九十页。大气(dàqì)稳定度及其判据定量(dìngliàng)判断

假设(jiǎshè)则有单位体积的气块所受的力浮力:ρg重力:ρig准静力条件:P=Pi第八页,共九十页。气块加速度与其位移方向(fāngxiàng)相同,气块加速运动气块加速度与其位移方向(fāngxiàng)相反,气块减速运动第九页,共九十页。有关(yǒuguān)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或少云、风力不大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大气温度下降最多,而高层大气冷却慢,造成温度自下而上的增加,称为(chēnɡwéi)辐射逆温。辐射逆温层的产生是有规律的,一般只在夜间形成,早晨随着太阳不断加热地表,地面温度上升,逆温自下而上逐渐消失,一般在上午完全消失。下午日落前1h夜间日出上午10h第十页,共九十页。烟流形状(xíngzhuàn)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波浪(bōlàng)型(不稳)γ〉γd

锥型(中性(zhōngxìng)or弱稳)γ≈γd爬升型(下逆,上不稳)漫烟型(上逆、下不稳)

扇型(逆温)γ<0第十一页,共九十页。大气运动包括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的空气(kōngqì)运动,称为上曳气流或下曳气流。•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匀是风的起因。

大气(dàqì)边界层的风场第十二页,共九十页。大气(dàqì)边界层的风场

引起大气(dàqì)运动的作用力

直接作用力

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上与重力基本平衡)间接作用力

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大气曲线运动:很小)摩擦力源于气压的分布(fēnbù)不均,可分解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分量水平气压梯度使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空气开始运动之后产生的力第十三页,共九十页。(百帕)100010051010水平面上存在(cúnzài)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1.水平(shuǐpíng)气压梯度力b.垂直于等压线c.由高压(gāoyā)指向低压气压梯度力a.导致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第十四页,共九十页。2.地转偏向力

由于地球自转(zìzhuàn)而产生的使运动着的大气偏离气压梯度方向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风速(fēnɡsù)地球(dìqiú)自转角速度当地的纬度第十五页,共九十页。(百帕(bǎipà))100010051010水平(shuǐpíng)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piānxiàng)力(北半球)a.伴随风的产生而产生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方向(即风向),北半球向指向右,南半球指向左;d.由低纬向高纬增大;c.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第十六页,共九十页。17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zuòyòng)下的风(北半球高空)(百帕(bǎipà))10001005101010151020气压(qìyā)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第十七页,共九十页。3.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使空气运动产生加速度,但风速加大总是有限度的。因为处于运动状态不同的气层之间,空气和地面之间都会相互发生(fāshēng)作用,对气流运动产生阻力。气层之间产生的阻力,称为内摩擦力;地面对气流运动产生的阻力,叫外摩擦力。摩擦力总是和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存在限制了风速的加大。第十八页,共九十页。地转偏向(piānxiàng)力(百帕)100010051010(北半球)风向地面(dìmiàn)摩擦力与空气(kōngqì)运动方向相反近地1~2km内明显水平气压梯度力第十九页,共九十页。水平(shuǐpíng)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piānxiàng)力(使风向(fēngxiàng)垂直于等压线)(使北半球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地面摩擦力大气作水平运动所受作用力二力平衡,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斜穿等压线(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第二十页,共九十页。4.2.2湍流(tuānliú)扩散基本理论一、湍流扩散的基本概念扩散的要素风:平流输送为主,风大则湍流大湍流:扩散比分子扩散快105~106倍1、什么是湍流?除在水平(shuǐpíng)方向运动外,还会由上、下、左、右方向的乱运动,风的这种特性和摆动称为大气湍流。(有点象分子的热运动)或者说湍流是大气的无规则运动。风速的脉动(上、下)风向的摆动(左、右)2、湍流与扩散的关系把湍流想象成是由许多湍涡形成的,湍涡的不规则运动而形成它与分子运动极为相似。第二十一页,共九十页。3、起因与两种形式

热力:温度垂直分布不均,其强度主要取决于大气(dàqì)稳定度机械: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其强度主要取决于风速梯度和地面的粗糙度第二十二页,共九十页。湍流(tuānliú)扩散理论简介主要阐述湍流与烟流传播及湍流与物质浓度衰减的关系1.梯度输送理论类比于分子扩散(kuòsàn),污染物的扩散(kuòsàn)速率与负浓度梯度成正比2.湍流统计理论3.相似理论第二十三页,共九十页。2.湍流统计理论:泰勒(G.I.TaYler)首先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湍流扩散问题,并于1921年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公式。湍流统计理论假定:流体中的微粒与连续流体一样,呈连续运动,微粒在进行传输和扩散时,不发生化学和生物学反应;微粒的大小和质量不计,并将微粒运动看作是相对于一定空间发生的。图4-1表示从污染源释放出的粒子,在风沿着x方向吹的湍流大气中扩散的情况。假定大气湍流场是均匀、稳定的。从原点释放出的一个粒子的位置用y表示,则y随时间而变化,但其平均值为零。如果从原点放出很多粒子,则在x轴上粒子的浓度最高,浓度分布(fēnbù)以x轴为对称轴,并符合正态分布(fēnbù)。

第二十四页,共九十页。图4-1由湍流引起(yǐnqǐ)的扩散第二十五页,共九十页。3.相似(xiānɡsì)理论湍流相似扩散理论,最早始于英国科学家里查森和泰勒。后来由于许多(xǔduō)科学家的努力,特别是俄国科学家的贡献,使湍流扩散相似理论得到很大发展。湍流扩散相似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湍流由许多大小不同的湍涡所构成,大湍涡失去稳定分裂成小湍涡,同时发生了能量转移,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最小的湍涡转化为热能为止。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利用量纲分析的理论,建立起某种统计物理量的普适函数,再找出普适函数的具体表达式,从而解决湍流扩散问题。我们把这种理论称为相似扩散理论。第二十六页,共九十页。第二十七页,共九十页。

大气(dàqì)湍流与污染物的扩散图a表示烟团在比它尺度小的湍涡作用下,一边随风迁移,一边受到湍涡的搅扰,边缘不断与周围空气混合,体积缓慢地膨胀,烟团内部的浓度也不断地降低。图b表示烟团受到大尺度湍涡的作用。这时烟团主要被湍涡所挟带,本身增长不大。图c表示烟团受到大小尺度相当的湍涡扯动变形,这是一种最强的扩散过程。在实际大气中同时存在着各种不同大小的湍涡,扩散过程是上述(shàngshù)几种过程共同完成的。第二十八页,共九十页。4.2.3高斯(ɡāosī)扩散模式第二十九页,共九十页。坐标系 右手坐标系(食指—x轴;中指—y轴;拇指—z轴),原点:为无界点源或地面(dìmiàn)源的排放点,或者高架源排放点在地面(dìmiàn)上的投影点;x为主风向;y为横风向;z为垂直向一、高斯(ɡāosī)模式的有关假定4.2.3高斯(ɡāosī)扩散模式第三十页,共九十页。高斯模式的四点假设

a.污染物浓度在y、z风向上分布(fēnbù)为正态分布(fēnbù)b.全部高度风速均匀稳定c.源强是连续均匀稳定的d.扩散中污染物是守恒的(不考虑转化)一、高斯模式的有关(yǒuguān)假定4.2.3高斯扩散(kuòsàn)模式第三十一页,共九十页。由假设a可以写出下风向(fēngxiàng)任一点(x,y,z)的污染物的平均浓度的分布函数由概率论可以(kěyǐ)写出方差的表达式由d可以(kěyǐ)写出源强的积分式①③②第三十二页,共九十页。将①代入②中,积分(jīfēn)可得④将①和④代入③,积分(jīfēn)可得⑤将④⑤代入①可得(4.15)ū—平均(píngjūn)风速,m/s;Q—源强,Bq/s;σy—侧向扩散参数,污染物在y方向分布的标准偏差,m;σz—竖向扩散参数,污染物在z方向分布的标准偏差,m;无界空间连续点源的扩散公式第三十三页,共九十页。2、高位连续点源扩散模式高位源既考虑到地面的影响,又考虑到高出地面一定高度的排放源。地面对污染物的影响很复杂,如果地面对污染物全部吸收,则4.15式仍适用于地面以上的大气,根据假设(jiǎshè)d可认为地面就象镜子一样对污染物起全反射作用,按全反射原理,可用“像源法”处理——把P点污染物浓度看成为两部分作用之和。即相当于位置在(0,0,h)的实源和位置在(0,0,-h)的像源,当不存在地面时在P点产生的浓度之和。第三十四页,共九十页。建立三个坐标系:1、以实源在地面的投影点为原点,P点坐标为(x,y,z);2、以实源为原点;3、以像源为原点。(1)实源贡献:P点在以实源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垂直坐标为(z-h)。不考虑地面的影响,实源在P点形成(xíngchéng)的污染物浓度为:第三十五页,共九十页。实际(shíjì)浓度(4.16)(2)像源贡献:P点在以像源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垂直坐标为(z+h),像源在P点形成(xíngchéng)的污染物浓度为:第三十六页,共九十页。高位连续点源扩散(kuòsàn)模式Z=0地面浓度模式:取代入上式,得地面轴线浓度模式:再取y=0代入上式(4.18)(4.17)第三十七页,共九十页。由此求得(实际中成立)设(4.19,4.20)地面最大浓度(nóngdù)模式:考虑地面(dìmiàn)轴线浓度模式yszs上式,x增大,则、增大,第一项减小,第二项增大,必然在某x处有最大值第三十八页,共九十页。地面连续(liánxù)点源的弥散模式地面(dìmiàn)源高斯模式令h=0相当于无界源的2倍(镜像垂直于地面,源强加倍)地面浓度(nóngdù)模式,令z=0地面轴线浓度模式:再取y=0(4.23)(4.22)(4.21)第三十九页,共九十页。短期释放(shìfàng)的时间积分浓度源强一定,烟羽完全通过P点这一时间内、在P点所产生(chǎnshēng)的浓度一次释放(shìfàng)的核素总量当释放持续时间为tr时,烟羽长度近似等于因此烟羽完全通过P点所花的时间为tr对于从释放开始到某一时刻t,烟羽在P点作用的时间为t-x/u,此时P点处的时间积分浓度ψt(4.24)第四十页,共九十页。4.24高斯(ɡāosī)模式中各项参数值的选定Q源强计算或实测平均风速多年(duōnián)的风速资料

、扩散参数

h

有效烟囱高度第四十一页,共九十页。1、大气扩散(kuòsàn)参数(σy,σz)的确定P-G曲线法帕斯奎尔在1961年推荐一种仅需要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就能估算σy,σz的方法,吉福德(Gifford)进一步将它制成应用更方便的图表。应用观测到的风速、云量、云状和日照等天气资料,将大气扩散稀释能力(nénglì)分为6个等级:A—极不稳定,B—不稳定,C—弱不稳定,D—中性,E—弱稳定,F—稳定。若稳定级别为A~B,则表示按A、B级的数据内插。扩散参数是表征湍流扩散剧烈(jùliè)程度的物理量,是影响污染物浓度的重要参数。该法的要点:(已知距离的情况下)首先根据帕斯奎尔划分大气稳定度的方法来确定大气稳定度级别;然后从图4.11查得对应的扩散参数σy和σz;最后将σy、σz代入前面介绍的一系列扩散模式中,就可估计出各种情况下的浓度值。第四十二页,共九十页。扩散参数(cānshù)的确定-P-G曲线法P-G曲线的应用根据常规(chángguī)资料确定稳定度级别阴雨天昼夜稳定度为D,夜间(yèjiān)定义为日落前一小时至日出后小时,无论何种天气情况夜晚前后1h稳定度为D强日射对应于碧空下太阳高度角>60°,弱太阳高度角15°-35°,同时应考虑云量的影响第四十三页,共九十页。4.11a4.11b第四十四页,共九十页。P-G曲线的应用地面(dìmiàn)最大浓度估算由h和由σz~x曲线(图4.11b)反查出xxmax由σy~x曲线(qūxiàn)(图4.11a)查σy由式(4.19)计算(jìsuàn)最大浓度第四十五页,共九十页。扩散参数的确定-中国(zhōnɡɡuó)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我国在修订(xiūdìng)P-T法基础上产生了国家标准法(GB/T13201-91)。太阳高度(gāodù)角辐射等级地面风速该方法的技术路线是:根据时间、地理位置、太阳倾角确定太阳高度角,利用天气条件确定辐射等级,然后利用辐射等级和风速确定大气稳定度,最后查扩散参数幂函数表,确定扩散参数。式4.26,地理纬度,倾角稳定度云量σ表4.4表4.5表4.6第四十六页,共九十页。第四十七页,共九十页。扩散参数的确定-中国(zhōnɡɡuó)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扩散参数的选取扩散参数的表达式为(取样时间0.5h,按表查算)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区,D、E、F向不稳定方向(fāngxiàng)提半级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区,C提至B级,D、E、F向不稳定方向提一级丘陵山区的农村或城市,同工业区取样时间大于0.5h,不变,取样(qǔyàng)时间时间稀释指数1h≤t﹤100h,q=0.3,0.5h≤t﹤1h,q=0.2第四十八页,共九十页。烟云抬升的原因有两个:①是烟囱出口处的烟流具有(jùyǒu)一初始动量(使它们继续垂直上升);②是因烟流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产生的静浮力。这两种动力引起的烟气浮力运动称烟云抬升,烟云抬升有利于降低地面的污染物浓度。2.烟气抬升高度(gāodù)的计算

初始动量:速度、内径浮力:烟温度烟气抬升主要影响因素有效源高hs——烟囱的几何高度△h——烟气抬升高度第四十九页,共九十页。2.烟气抬升高度(gāodù)的计算烟羽下沉修正(xiūzhèng)因子W0/us≥1.5时C=0,W0/us<1.5,C=3×(1.5-W0/us

)De(1)高烟囱(yāncōng)的烟羽抬升高度取较小值,适用于稳定度A-D取较小值,适用于稳定度E,F稳定度参数,E级S=8.7×10-4,F级S=1.75×10-3第五十页,共九十页。(2)低烟囱的烟羽抬升高度hs低于建筑物高度,按地面(dìmiàn)源考虑即h=0建筑物高<hs≤2.5倍建筑物高100(1-Et)%时段为高位(ɡāowèi)源100%-100(1-Et)%时段为地面(dìmiàn)源夹带系数第五十一页,共九十页。练习:碘-131以平均排放速率10Bq/s从高60m的烟囱排出,烟囱排出口内径0.5m,外径0.6m,排烟速度12m/s。对其有影响的最近建筑物高30m。大气稳定度C级,源高处风速6m/s。试求排放点下风向(fēngxiàng)1km处碘-131的轴线浓度(不考虑尾流效应)建筑物高<hs≤2.5倍建筑物高,应分情况(qíngkuàng)考虑按混合(hùnhé)源考虑100(1-Et)%时段为高位源Et%时段为地面源第五十二页,共九十页。地面轴线(zhóuxiàn)浓度地面(dìmiàn)源高架源稳定度C,x=1km处σy=99.1σz=61.4第五十三页,共九十页。抬升高度(gāodù)有效(yǒuxiào)高度60+3=63加权平均(píngjūn)浓度第五十四页,共九十页。3、有效源释放高度(gāodù)的平均风速幂函数风速(fēnɡsù)扩线模式第五十五页,共九十页。某核电厂烟囱高150m,烟气(yānqì)抬升高度75m,核素的排放量200Bq/s。估算烟囱出口风速3m/s,大气稳定度C级时地面最大浓度是多少?发生在什么位置?(用P-G法)第五十六页,共九十页。第二步:确定出现地面最大浓度的下风向(fēngxiàng)距离。第一步:确定出现地面(dìmiàn)最大浓度的Z向扩散参数。第三步:确定出现地面最大浓度的y向扩散(kuòsàn)参数。第四步:计算地面最大浓度。第五十七页,共九十页。一工厂(gōngchǎng)在源高H=30m处以100Bq/s的速度排放污染物质,风速为3m/s,在下风向距离1000m处,扩散系数分别取σy=30m

,σz=20m。计算烟流中心线上污染物的浓度;中心线以左60m、以下20m处污染物的浓度。第五十八页,共九十页。3、长期平均浓度的估算气象部门提供的风向资料是按16方位给出的,每个方位相当于一个22.5º的扇形。因此,可按每个扇形计算长期平均浓度。推导时作以下假定:(1)同一扇形内各角度的风向频率相同。扇形区内污染物的浓度只随距离x变化,同一距离的圆弧上浓度分布(fēnbù)均匀(2)当吹某一扇形风时,全部污染物都落在这个扇形里。步骤(bùzhòu):风向(fēngxiàng)资料每一风向出现频率pi每一风向每一级风速出现频率pik确定各类大气稳定度出现频率pi,j,,k即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利用式4.25计算浓度第五十九页,共九十页。4.25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kuòsàn)模式在整层大气都具有同一稳定度(即温度层结构均一,实际中难以实现)、平坦地形的条件下应用高斯模式计算污染物浓度。如果整个大气层不均匀,污染物扩散所涉及的温度层结不止一个,或者地表粗糙度高,地势起伏大、存在(cúnzài)建筑物的遮挡时就需要特殊处理。一、封闭型扩散(kuòsàn)模式——有上部逆温层的扩散模式所谓封闭型扩散就是指在上部存在逆温层的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受到上部逆温层限制,只能在地面和逆温层之间扩散的情况第六十页,共九十页。在封闭型扩散中,假定:污染物完全不向逆温层扩散;上部逆温层对污染物起全反射作用,可用像源法处理;污染源在地面(dìmiàn)和逆温层之间形成无穷多个像对,污染物浓度是实源和无穷多虚源的贡献之和。

第六十一页,共九十页。HmHm-h2Hm

-hhHm-h第六十二页,共九十页。封闭型扩散(kuòsàn)模式1、当x<xm,烟羽未接触(jiēchù)到逆温层查P-G曲线xm按4.17计算地面空气污染浓度(nóngdù)或时间积分浓度(nóngdù)2、当x≥2xm,Z向浓度混合均匀简化计算:3、当xm<x<2xm内插(假定变化为线性)第六十三页,共九十页。例:某工厂位于北纬40℃,东经(dōngjīng)120℃的某市。该厂烟囱排放某大气污染物的速率为760Bq/s,烟囱高度40m,内径0.5m,外径0.6m,废气出口速率10m/s,8月15日下午2时天空云量5/4,,地面风速2.8m/s,1000m以下存在明显逆层,求此时下风向距离地面轴线上距1000m,5000m,8000m处的污染物浓度(假定该地区没有其他污染物)?1、当x<xm2、当x≥2xm第六十四页,共九十页。烟气(yānqì)的抬升高度第六十五页,共九十页。第二步:确定(quèdìng)h第一步:确定(quèdìng)大气稳定度——查太阳倾角-计算太阳高度角-确定辐射等级-查出大气稳定度第三步:确定(quèdìng)Xm——计算σz,按远郊区查表,反算Xm。第四步:按4.17计算1000m处浓度。第五步:按4.17计算Xm

处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按4.36计算2Xm

处浓度。然后内插,确定5000m处浓度。第六十六页,共九十页。解:1)首先确定大气稳定度由表4.4确定太阳倾角δ=14℃,求太阳高度角:由太阳角高度和云量角查表4-5得当时太阳辐射等级为+2,查表4-6稳定度等级为B类。2)计算烟囱出口处的平均(píngjūn)风速,查表4.12得m=0.15,由指数律公式得:第六十七页,共九十页。3)计算有效(yǒuxiào)高度(B类稳定度采用4.30(18.2),4.31)则烟囱有效高度为:

4)计算xm:由B类稳定度查图4.11得:有效(yǒuxiào)烟囱高度处的风速第六十八页,共九十页。5)求地面轴线(zhóuxiàn)浓度:因为(yīnwèi)查表4.11因此(yīncǐ)该点浓度:因为查图4.11第六十九页,共九十页。内插得到(dédào)处的浓度:查图4.11,第七十页,共九十页。熏烟型扩散(kuòsàn)模式熏烟过程:早晨太阳升起后,地面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逐渐加热,夜间产生的逆温层逐渐抬升,当逆温破坏到烟流下边缘(biānyuán)以上时,使烟流发生向下的强烈混合,地面污染物浓度增大,产生熏烟过程。熏烟过程一般多在早晨发生,持续时间不超过2小时。第七十一页,共九十页。逆温层消失到烟囱的有效高度(gāodù)处即:hi=h可认为烟羽上半部停留在逆温层中逆温层消失(xiāoshī)高度熏烟条件(tiáojiàn)下Y向扩散参数逆温消失到烟羽上边缘hi=h+2σz,烟羽全部向下扩散,可认为Z方向上浓度分布均匀,而y方向呈高斯分布2zhs+逆温消失到以上时,熏烟过程不复存在第七十二页,共九十页。第七十三页,共九十页。3.建筑物的尾流效应(xiàoyìng)第七十四页,共九十页。三个区域(qūyù)1、上风向(fēngxiàng)的气流偏移区(displacementzone)2、建筑物背风侧(或下风侧leewardside)、紧邻建筑物出现(chūxiàn)的空腔区(cavityzone)3、建筑物下风侧稍远地带扰动强烈的尾流区(wakezone)h>2.5hB在偏移区,扩散不受影响h<2.5hB和x>2.5A1/2扩散在尾流区0≤h≤hB,0≤x0≤2.5A1/2为空腔区第七十五页,共九十页。空腔区内(qūnèi)污染物的最大时间积分浓度尾流效应(xiàoyìng)的结果:气流速度亏损,湍流活动加剧,地面污染物质浓度降低(jiàngdī),必须考虑对地面浓度的修正地面源地面源长期释放时,对扩散系数进行修正第七十六页,共九十页。静风的影响(yǐngxiǎng)第七十七页,共九十页。4.2.6复杂地形对大气弥散的影响(yǐngxiǎng)1、不平坦地形(山、谷风的影响)烟羽下沉,有效烟囱高度降低烟囱与山之间由于内循环污染物浓度增高(zēnggāo)谷地外尾流效应加快烟羽的弥散烟羽的弥散程度或状态发生改变第七十八页,共九十页。4.2.6复杂(fùzá)地形对大气弥散的影响2、水陆交界地区水面与陆地下垫面粗造度不同使得(shǐde)水面上烟羽扩散程度降低水与空气减的温差使扩散程度加强烟羽回流和熏烟第七十九页,共九十页。某厂尾气烟囱有效高度70m,污染物的排放量为100Bq/s,夜间和上午地面风速为3m/s,夜间云量3/10,烟流全部发生熏烟现象时,确定下风向(fēngxiàng)10km处污染物的地面浓度。假设排放源持续排放时间为1h,该点的时间积分浓度是多少?从排放开始到排放30min这一时间段的积分浓度又是多少第八十页,共九十页。某一高架连续点源、沿轴线地面最大浓度模式中u=4.0m/s,排烟有效源高h=150m,排烟量8.0×104m3/h,排烟中污染物浓度为5400Bq/m3,该高架源导致的最大地面浓度是多少甲乙两临近厂均排放同种含污染物的废气,甲厂的排放点位于(wèiyú)乙厂排放点上方偏东45度角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