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信息工程学院_第1页
海洋信息工程学院_第2页
海洋信息工程学院_第3页
海洋信息工程学院_第4页
海洋信息工程学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 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大纲汇编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9月PAGE398目录TOC\o"1-2"\h\z\u第一篇课程教学大纲 1电路分析基础 2模拟电子线路 7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10信号与系统 14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0电磁场与电磁波 24数字信号处理 29科技英语 35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39通信电子线路 45电子测量 50EDA技术 56SOPC技术应用 61通信原理 66单片机应用技术 7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79控制电机 84计算机网络 88数据结构与软件工程 93DSP技术及应用 98智能仪器 10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109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116微机控制技术 121自动控制原理 127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 132图像显示与处理技术 136虚拟仪器 141多媒体技术 146通信电子线路 149交换技术 154通信原理 159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169移动通信 175微波技术 18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85射频设计 190DSP技术及应用 198光纤通信 203软件技术 211信息论基础 216天线理论与设计 219数学物理方法 223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 227卫星通信 232通信系统仿真 235扩频通信 240固体与半导体物理 243微电子学导论 248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253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257集成电路软件应用 261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266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270半导体器件 275微电子测试与分析技术 278片上系统(SOC)设计 284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290SOPC技术应用 293单片机应用技术 297半导体物理器件Ⅱ 304VLSI设计 307无线电技术基础(航海) 310电路分析基础(光电、物理) 315模拟电子线路(光电、物理) 321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光电) 324单片机应用技术(光电) 328第二篇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335电路分析基础实验 336模拟电子线路实验 339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 34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 347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实验 352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验 355微机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机械) 358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光电) 362第三篇实践教学大纲 365电子认识实习 366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368数字逻辑电路课程设计 370PCB设计实践 372电子工艺实习 375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377电子工艺实习 379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381电子线路CAD 383通信系统综合设计 385集成电路工艺实践 388集成电路版图课程设计 390集成电路综合设计 392第一篇课程教学大纲集美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80110732.课程中文名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ofCircuitAnalysis3.课程总学时:60,其中:讲课:60,实验:0,上机:0,实习:0,课外:04.课程学分:3.55.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6.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7.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8.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9.课程负责人:林月美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说明:《电路分析基础》是高等院校本科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是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平台课程。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以及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电路知识。3.教学要求:要求掌握的基本内容如下:(1)正确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掌握KCL、KVL、VCR定律;(2)熟练掌握电路的基本元件及性质,掌握等效电路的概念及其应用;(3)能熟练应用节点电压法、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分析线性电路;(4)正确理解和应用电路定理,如叠加、戴维南、诺顿、特勒根、互易定理等;(5)掌握一阶电路暂态分析方法;(6)熟练掌握正弦稳态(正弦交流电路,具有互感的电路、串并联谐振电路、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7)熟练掌握三相交流电路中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功率补偿的含义;(8)熟悉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处理,及各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章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合计授课学时4686641284260教学方法:各章节均采用板书、讲授、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法。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4学时)1.1电路和电路模型;1.2电压电流参考方向;1.3电功率和能量;1.4电路元件;1.5电阻元件;1.6电容元件;1.7电感元件;1.8电压源和电流源;1.9受控电源;1.10KCL、KVL定律;重点:电路元件电流电压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难点:受控电源与独立源的区别。主要掌握: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功率;电源;电路元件伏安关系;基尔霍夫定律。主要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6学时)2.1引言2.2电路的等效变换2.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2.4电阻的Y形连接和Δ形连接的等效变换2.5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2.6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7输入电阻重点:等效的概念;电路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难点:求含受控电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主要掌握: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Y-Δ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输入电阻。主要了解: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8学时)3.1电路的图3.2KCL、KVL的独立方程数3.3支路电流法3.4网络电流法3.5回路电流法3.6节点电压法重点:电阻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难点:利用节点电压法分析含无伴电压源支路时的方法;利用回路电流法分析含无伴电流支路时的方法。主要掌握: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主要了解:电路的图;KCL、KVL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法。第四章电路定律(6学时)4.1叠加定理4.2替代定理4.3戴维南和诺顿定理4.4特勒根定理4.5互易定理4.6对偶原理。重点:叠加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难点:戴维南等效电路、诺登等效电路的求取。主要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主要了解: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原理。第五章一阶电路(6学时)5.1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初始条件5.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5.3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5.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5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5.6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重点:掌握三要素法;学习过程中要处理好数字求解与概念理解的关系,注意总结求解规律,认清自由分量,强制分量、瞬态分量、稳态分量,零输入响应及零状态响应的含义及特征。难点:突变情况的分析。主要掌握: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初始条件;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主要了解:冲激响应;各种响应电流电压的波形图。第六章相量法(4学时)6.1复数6.2正弦量6.3相量法的基础6.4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重点:相量法在电路分析中的运用。难点:相量法引入到电路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主要了解:复数;正弦量。第七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2学时)7.1阻抗和导纳7.2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7.3电路的相量图7.4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7.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7.6复功率7.7最大功率传输7.8串联谐振电路7.9并联谐振电路重点:正弦稳态电路分析。难点:电路中各电压、电流的相量分析。主要掌握:阻抗、导纳;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最大功率传输;串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主要了解:复功率。第八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8学时)1互感2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8.3空心变压器8.4理想变压器重点: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空心、理想变压器计算。难点:求去耦等效电路。主要掌握: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主要了解:互感的概念。第九章三相电路(通信4学时)9.1三相电路9.2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9.3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9.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9.5三相电路的功率重点:三相电路相、线电压、电流关系。难点:对称与不对称三相电路相量表示相线之间的关系。主要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主要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第十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2学时)10.1非正弦周期信号10.2周期函数分解为付里叶级数10.3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10.4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重点: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方法。难点: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方法。主要掌握: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主要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周期函数分解为付里叶级数。四、有关说明1.教材:邱关源电路(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2.主要参考书:[1]、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2]、周守昌电路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3.其他说明《电路分析基础》是电气信息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对这门课程理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本课程的先修课是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三门基础课,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灵活的方式,传统授课及现在教学手段都可以在教学方式上体现。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每节课后都应该布置练习题。拟制签名:审核签名:审批签名:日期:日期:日期:集美大学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80243722.课程中文名称: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英文名称:AnalogElectronicCircuits3.课程总学时:60,其中:讲课:60,实验:0,上机:0,实习:0,课外:04.课程学分:3.55.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6.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7.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8.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电路分析基础等9.课程负责人:陈强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说明: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与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的主干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教学目的:学习典型单元放大电路,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线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3.教学要求:1).了解常用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其外特性及主要特性。知道集成运放典型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熟悉放大器的偏置电路、耦合方式、性能指标,掌握典型基本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特点,理解放大器的频率响应。3).掌握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概念及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会判别反馈性质和类型。4).熟悉集成运放的典型应用电路及其性能。5).初步具有分析、调试基本电路性能的能力,初步具有组成简单电路的能力。6).掌握EDA仿真分析、设计方法。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章节一二三四五六机动合计授课学时86620810260教学方法:各章节均采用板书、讲授、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法。第一章晶体二极管(8学时)1.1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1.2PN结1.3晶体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1.4晶体二极管的应用重点/难点:二极管的分析方法与应用原理。主要掌握:掌握PN结工作原理及伏安特性,熟悉PN结的击穿特性和电容特性,理解二极管的分析方法与应用原理。主要了解:二极管的应用。第二章晶体三极管(6学时)2.1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2晶体三极管的模型2.3晶体三极管电路分析方法2.4晶体三极管的应用原理重点/难点:晶体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晶体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三种工作模式。主要掌握:掌握晶体三极管的放大原理、伏安特性、三种工作模式,理解三极管的分析方法与应用原理。主要了解:晶体三极管的小信号电路模型。第三章场效应管(6学时)3.1MOS场效应管3.2结型场效应管3.3场效应管与双极型管比较3.4场效应管应用原理重点/难点: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主要掌握:掌握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理解场效应管的分析方法。主要了解:场效应管应用原理。第四章放大器基础(20学时)4.1放大器的基本概念4.2基本放大器4.3差分放大器4.4电流源电路及其应用4.5多级放大器4.6放大器的频率响应重点/难点:差分放大器、电流源电路。主要掌握:熟悉放大器的偏置电路、耦合方式、性能指标,掌握典型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性能分析、特点,能够熟练差分放大器和多级放大电路进行性能分析,理解放大器的频率响应。主要了解:电流源电路集成运放、宽带放大器。第五章放大器中的负反馈(8学时)5.1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5.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5.3负反馈对放大器的性能分析5.4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重点/难点: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深度负反馈。主要掌握:掌握反馈概念、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会判别反馈性质和类型,理解深度负反馈。主要了解: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概念。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电路(10学时)6.1集成运放放大器6.2集成运放应用电路的组成原理6.3集成运放应用电路6.4集成运放的性能参数及其对应用电路的影响重点/难点:集成电压比较器。主要掌握:集成运放的典型应用电路。主要了解:集成运放的性能参数。习题课及机动:2学时四、有关说明1.教材:冯军、谢嘉奎主编.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主要参考书:[1]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2]华成英、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其他说明本课程选用教材中带“*”号的內容为自学内容。平时成绩考核按平时成绩构成要素评定,主要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期末成绩以卷面分计。拟制签名:审核签名:审批签名:日期:日期:日期:集美大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80292232.课程中文名称: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CircuitsandLogicDesign3.课程总学时:60,其中:讲课:60,实验:0(单独设课),上机:0,实习:0,课外:180。4.课程学分:3.55.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6.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7.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8.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分析,线性电子线路、计算机基础9.课程负责人:方怡冰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说明:是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应把教学重点从教授利用中小规模的逻辑芯片(如74系列等)设计数字系统,转移到利用可编程逻辑电路(如CPLD、FPGA)及中小规模逻辑芯片设计数字系统方向上来。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3.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制与码制;逻辑代数与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同步异步时序逻辑电路;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DL;可编程逻辑电路的设计。教学重点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DL、可编程逻辑电路等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这也是教学难点。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章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合计授课学时6610461682260教学方法: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教学为主,配合板书教学为辅。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数字技术基础(共6学时)1.1数制和码制:计数制、各进位制之间的转换、编码(1 学时)1.2逻辑代数基础:基本的逻辑运算、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规则、几种导出逻辑(1学时)1.3逻辑函数的两种标准表达式:最小项和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最大项和逻辑函数的最大项表达式(2学时)1.4逻辑函数的化简:代数化简法、卡诺图化简法(2学时)掌握:逻辑函数及其相互间的转换,用代数法和卡诺图法化简和变换逻辑函数难点:最小项和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最大项和逻辑函数的最大项表达式的实际意义。第二章逻辑门电路(共6学时)2.1晶体管的开关特性:二极管的开关特性三极管的开关特性(2学时)2.2二极管门电路:二极管与门电路、二极管或门电路、正逻辑与负逻辑2.3反相器(非门):反相器的工作原理、反相器的负载能力2.4TTL集成逻辑门:TTL与非门工作原理、特性与参数、改进型的TTL电路、其它类型TTL电路(2学时)2.5发射极耦合逻辑门电路(ECL):ECL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与逻辑功能扩展2.6MOS集成门电路:NMOS反相器、MOS门电路2.7MOS逻辑门:CMOS反相器、CMOS门电路、CMOS三态门与传输门、CMOS输入端保护电路(2学时)2.8CMOS与TTL电路的连接:逻辑电平的配合、驱动能力的配合掌握: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延时、带载能力,各种门电路的外部电气特性,逻辑功能,表示符号。难点:CMOS反相器、CMOS门电路、CMOS三态门与传输门、CMOS输入端保护电路、TTL与非门工作原理第三章组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共10学时)3.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2学时)3.2小规模组合电路的设计:由问题的文字描述作出真值表、逻辑函数的实现、组合电路设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组合电路设计实例(2学时)3.3组合逻辑电路的冒险:逻辑冒险与消除方法、功能冒险与消除方法(2学时)3.4常用中规模组合电路的应用:集成数码比较器、编码器与优先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奇偶效验与可靠性编码、运算电路(4学时)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难点:常用中规模组合电路的应用第四章VHDL描述组合逻辑电路(共4学时)4.1硬件描述语言VHDL:设计过程、基本特点。4.2VHDL描述的基本结构:实体、结构体描述。(2学时)4.3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4.4VHDL库和包4.5并行处理语句(2学时)4.6顺序描述语句4.7结构描述语句掌握:VHDL描述组合逻辑电路的常用描述方法难点:用VHDL描述组合逻辑电路及在QUARTUSII中的调试第五章集成触发器(共6学时)5.1触发器的基本特性及其记忆作用(1学时)5.2基本RS触发器 5.3钟控触发器:钟控RS触发器、钟控D触发器、锁存器5.4TTL集成主从触发器:基本工作原理、主从JK触发器的一次翻转、异步置0、置1输入、T触发器(3学时)5.5集成边沿触发器:负边沿JK触发器、维持-阻塞D触发器 (2学时)5.6CMOS触发器5.7集成触发器的参数:直流参数、时间参数5.8触发器的VHDL描述掌握: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触发特点、触发器的VHDL描述难点:各种触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触发器的VHDL描述第六章常用时序逻辑电路(16学时)6.1常用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计数器、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2学时)6.2常用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设计步骤、同步计数器的设计、移存型计数器、序列信号发生器、M序列发生器、脉冲分配器(4学时)6.3异步计数器:分析、设计 6.4中规模计数器:异步中规模计数器、同步中规模计数器中规模计数器的应用、中规模计数器的级联(6学时)6.5中规模移位寄存器:工作方式、应用6.6时序部件的VHDL描述(4学时)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共同特点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时序部件的VHDL描述难点:异步中规模计数器、序列信号发生器、M序列发生器、脉冲分配器、中规模移位寄存器的设计、时序部件的VHDL描述第七章一般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共8学时)7.1同步时序电路的描述(1学时)7.2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1学时)7.3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2学时)7.4电位型异步时序电路及其特点 7.5异步时序电路的竞争与冒险7.6时序机的VHDL描述(4学时)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设计、时序机的VHDL描述难点: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时序机的VHDL描述第八章可编程逻辑器件(共2学时)8.1只读存储器8.2可编程逻辑阵列8.3可编程门阵列8.4ALTERA系列CPLD、FPGA的特点及使用掌握:掌握只读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只读存储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难点:ALTERA系列CPLD、FPGA的特点注:本章第四点不作考试要求第九章数字系统设计(共2学时)9.1层次化结构设计9.2数字系统设计方法9.3设计范例设计实例一:自适应数字频率计设计实例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信号发生器(DDS)设计掌握:层次化结构设计、自顶向下设计方法难点:设计实例的设计与实现四、有关说明1.教材: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专业规划教材《数字逻辑设计与VHDL描述》徐惠民安得宁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2.主要参考书:[1]逻辑电路设计基础[M].殷洪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0[2]CPLD系统设计技术入门与应用[M].黄正瑾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53.其他说明(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式、习题要求等)本课程是学院专业基础平台课之一,将采用统一出卷、统一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鉴于通信、电子、电科三个专业的特点,建议占卷面总分70%的基本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30%的提高题由各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出题。拟制签名:审核签名:审批签名:日期:日期:日期:集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80337802.课程中文名称:信号与系统课程英文名称:SignalsandSystems3.课程总学时:72,其中:讲课:64,实验:8,上机:0,实习:0,课外:04.课程学分:4.55.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6.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7.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其他相关专业8.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路分析基础9.课程负责人:陈仅星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说明:《信号与系统》是高等院校本科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理论课。是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平台课程。2.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连续及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特性的数学描述与分析方法。课程的内容与基本概念是后续多门专业课程的重要知识准备。3.教学要求: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如下主要内容的理论及系统分析方法:(1)连续及离散信号的基本特性、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与描述方法。(2)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法,卷积积分的计算。(3)信号变换域分析的概念,连续信号的频谱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4)线性连续系统的拉普拉斯变换分析法,系统函数及其零极点的概念。(5)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法和Z变换域分析法,均匀抽样定理。(6)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描述法。(7)在实验方面,信号测试的基本手段,系统参数的测量及分析方法。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章节一二三四五七八十二机动合计授课学时4812108686264实验学时22228教学方法:主要以板书教学为主,配合CAI教学为辅。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4学时)1.1信号与系统1.2信号的描述方法、分类和典型示例1.3信号的运算1.4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1.5信号的分解1.6系统模型及其分类1.7线性时不变系统1.8系统分析方法重点/难点: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的定义及其作用。主要掌握:典型信号的基本特性。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主要了解:系统的分析方法。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8学时)2.1引言2.2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2.3起始点的跳变——从0-到0+的状态转换2.4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2.5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2.6卷积2.7卷积的性质2.8用算子符号表示微分方程重点/难点:响应的分解,卷积积分的计算。主要掌握:线性系统的冲激响应的求法。卷积的性质。主要了解:用算子符号表示微分方程。第三章傅立叶变换(12学时)3.1引言3.2周期信号的付里叶级数分析3.3型周期信号的付里叶级数3.4付里叶变换3.5典型非周期信号的付里叶变换3.6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付里叶变换3.7付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3.8卷积特性3.9周期信号的付里叶变换3.10抽样信号的付里叶变换3.11抽样定理重点/难点:常用信号的付里叶变换。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和分解方法。频谱函数的概念。抽样定理。主要掌握:典型周期信号的FS与典型非周期信号的FT的各种变换对,建立在频率域描述信号即信号频谱特性的概念,特别是理想化信号的FT。付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主要了解:SHANNON采样定理。第四章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10学时)4.1引言4.2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4.3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4.4拉普拉斯逆变换4.5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电路、s域元件模型4.6系统函数的概念和求法4.7系统函数极、零点分布与时域特性的关系4.8系统函数极、零点分布与频响特性的关系4.9二阶谐振系统的s平面分析4.10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的极、零点分布4.11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重点/难点:δ(t)、ε(t)和eat的拉普拉斯变换式。求全响应的方法。主要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特征方程无重根时反求原函数的部分分式展开法。系统函数及其零、极点分布与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对应关系。主要了解:拉普拉斯变换应用于连续时间系统的分析方法。系统稳定性对于极点分布的限制。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等概念。与傅立叶变换的关系。第五章傅里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滤波、调制与抽样(8学时)5.1引言5.2利用系统函数H(jw)求响应5.3无失真传输5.4理想低通滤波器5.5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佩利—维纳准则*5.6利用希尔伯特变换研究系统函数的约束特性5.7调制与解调5.8带通滤波系统的应用5.9从抽样信号恢复连续时间信号的方法重点/难点:线性系统不产生失真的条件。调制与解调等概念。主要掌握:理想低通滤波器特性。信号传送过程的失真概念,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基本分类与方法。主要了解: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数字通信系统的原理与特点,带通滤波系统的应用。第七章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6学时)7.1引言7.2离散时间信号——序列7.3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7.4差分方程的时域求解7.5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单位冲激)响应7.6卷积7.7解卷积重点/难点:单位样值响应的求解,非因果的概念。主要掌握:序列的描述,系统差分方程的时域解法。单位样值(单位冲激)响应的求解方法。主要了解:卷积与解卷积。第八章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8学时)8.1引言8.2Z变换的定义、典型序列的Z变换8.3Z变换的收敛域8.4反Z变换的方法8.5Z变换的基本性质8.6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8.7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8.8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8.9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重点/难点:δ[k]、ε[k]的Z变换式。收敛域。求反Z变换的幂级数展开法和部分分式展开法。主要掌握:序列的Z正变换与Z反变换的关系,典型序列的Z变换,离散系统的Z变换分析法。主要了解:双边Z变换的收敛域。H(z)的意义及其作用。第十二章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6学时)12.1引言12.2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12.3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解法12.4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12.5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12.6状态变量的线性变换12.7系统的可控制性和可观测性。重点/难点:系统状态的概念。状态方程的列写与简化。系统状态方程的各种求解。主要掌握:系统的状态方程的表达方法。了解系统状态方程的各种求解方法。主要了解:可控性和可观测性概念。状态变量的线性变换。习题课及机动:2学时3.实验实践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1)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实验名称、实验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学时分配等说明)序号实验名称学时实验性质实验类型1应用MATLAB进行信号分析2必开验证2线性系统分析2必开综合3信号采样与重构2必开验证4应用SIMULINK进行信号合成与滤波2必开综合(2)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应用MATLAB进行信号分析实验目的:观测典型信号的时域特点和频谱结构。实验内容:连续信号的产生与频谱分析的matlab程序调试。实验要求:熟悉MATLAB的主要操作命令,学习简单的矩阵数据输入和绘图命令,掌握简单的信号频谱分析函数。绘制各信号波形,分析实验现象,对实验思考题按要求作出回答。实验二:线性系统分析实验目的:观测线性系统的响应与系统参数的关系。实验内容:测试典型系统的响应波形与频率特性。实验要求:进一步学习MATLAB的系统分析函数及其表示。掌握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单位阶跃响应函数,零状态响应及系统频率特性。观察系统的零极点分布。绘制各系统响应波形,分析实验现象,对实验思考题按要求作出回答。实验三:信号采样与重建实验目的:验证信号的SHANNON采样定理。实验内容:对3个典型的带限信号进行不同采样率的采样,并进行插值重建原信号。实验要求:编程调试出典型信号的采样值与重构过程,给出信号的波形与频谱。分析实验现象。对实验思考题按要求作出回答。实验四:应用SIMULINK进行信号合成与滤波实验目的:学习系统仿真软件SIMULINK的使用,对信号进行合成与滤波。实验内容:在SIMULINK的平台上完成典型滤波器性能的仿真分析。实验要求:滤波器的特性与滤波效果的关系,观测信号的波形及频谱分析,复杂信号的仿真生成。绘制信号波形。根据实验测试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对实验思考题按要求作出回答。四、有关说明与其它课程的分工和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为《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包括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路分析基础》。与之同时开设的是《模拟电子技术》。其他各门专业课程均未开始学习。1.教材: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编,《信号与系统》高教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2.主要参考书:(1)陈后金《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2)A.V.Oppenheim等著,刘树棠译《信号与系统》,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3)王仁明编,《信号与系统》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4)吴湘淇.《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上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5)陈生潭等《信号与系统》(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8(6)管致中,夏恭洛编,《信号与线性系统》高教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三版。3.其他说明:授课时要注意讲解的可接收性,注重推演的来龙去脉。强调重点,分散难点。必须掌握的内容,可安排课堂练习,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评。为了让学生进一部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章结束时都必须布置一定量习题。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拟制签名:审核签名:审批签名:日期:日期:日期:集美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80431012.课程中文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ofMicrocomputerandInterfaceTechnology3.课程总学时:60,其中:讲课:60,实验:0,上机:0,实习:0,课外:180。4.课程学分:3.55.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6.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7.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8.先修课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C语言设计9.课程负责人:方怡冰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说明:本课程属信息工程学院各本科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程,是信息工程学院的平台课之一。2.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中不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及其转换,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中补码的表示与运算。熟悉微处理器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功能,掌握CPU中的寄存器阵列、标志寄存器及堆栈操作。熟悉CPU典型总线周期的时序。熟悉常用的寻址方式,掌握常用的指令及其对标志位的影响。掌握常用的伪指令和程序设计技术,能熟练地运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掌握内存储器的结构,RAM和ROM的特点、性能,掌握存储器的接口技术。掌握中断处理过程及微机中的中断系统。掌握I/O接口的基本工作原理,数据传送方式与接口技术。特别要熟练地掌握并行与串行接口、计数器/定时器的原理,能熟练地进行应用。掌握D/A与A/D的转换原理,并能熟练地应用。熟悉当前流行的MCU外围模块如:EEPROM、看门狗、电平变化中断技术、CCP、SPI、IIC的工作原理,为后续的应用设计打下基础。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章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合计授课学时34144264461360教学方法: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教学为主,配合板书教学为辅。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3学时)数制机器数数字和字符的编码表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重点/难点:数制及不同数制间的转换、各机器数定义及其运算、数字和字符的编码表示及计算、微机的组成及工作过程。掌握:数制及不同数制间的转换、各机器数定义及其运算、数字和字符的编码表示及计算,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打下基础。了解:微机的组成及工作过程第二章微处理器及其系统(4学时)冯诺依曼或哈佛结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CPU内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存储器组织功能重点/难点:CPU的结构、工作原理、寄存器结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CPU外部特性,系统配置。掌握:CPU的结构、工作原理、寄存器结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堆栈、CPU外部特性了解:系统配置。第三章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14学时)指令与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逻辑运算类指令,转移类指令,控制类指令等。程序设计语言概述程序语言程序结构设计举例重点/难点:指令寻址方式、各指令功能及对标志位的影响、堆栈操作指令、子程序调用和返回、转移指令。程序设计方法: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分支程序结构设计、循环程序结构设计、子程序结构设计,常用算法等。掌握:指令寻址方式、各指令功能及对标志位的影响。程序设计方法: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分支程序结构设计、循环程序结构设计、子程序结构设计,常用算法等。了解:指令的执行过程第四章I/O接口及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4学时)4.1输入/输出接口4.2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无条件传送、条件传送、中断方式、DMA方式4.3总线重点/难点:输入/输出接口的功能、作用、结构、CPU时序、译码器、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主要掌握:输入/输出接口设计的基本理论、能够进行无条件传送和条件传送的接口电路的设计。主要了解:无条件传送、条件传送、中断和DMA这四种数据传送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第五章并行接口及其应用(2学时)5.1并行通信和并行接口5.2接口电路内部结构5.3接口电路的工作方式5.4接口电路的应用举例重点/难点:接口电路的内部结构、工作方式及举例、常用接口芯片的学习方法和应用方法。掌握:接口电路的内部结构、工作方式及举例、常用接口芯片的学习方法和应用方法了解:接口电路的端口电路结构第六章中断系统(6学时)6.1中断系统概述6.2中断系统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应用举例重点/难点:中断源,内部、外部中断,中断矢量,中断优先级,中断处理过程,编程,应用。掌握:中断系统的基本理论。第七章计数器/定时器及其应用(4学时)7.1计数器/定时器的内部结构7.2计数器/定时器的工作方式7.3计数器/定时器的应用举例重点/难点:工作模式、使用方法以及与中断的联合使用。掌握:工作模式、使用方法以及与中断的联合使用主要了解:计数器/定时器的工作过程第八章串行接口及其应用(4学时)8.1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8.2串行接口的内部结构8.3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8.4串行接口的应用举例重点/难点:串行接口的工作原理、应用、与中断等模块的综合应用。掌握:串行通信基本理论、串行接口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了解:RS-232串行接口、串行同步通信协议第九章模数和数模转换(6学时)9.1D/A转换器9.2DAC08329.3其它D/A接口芯片9.4A/D9.5ADC08099.6其它A/D接口芯片重点/难点:DAC0832和ADC0809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它们与系统的连接、中断方式和多个芯片的综合应用。掌握:DAC0832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ADC0832与系统的连接了解:其它D/A芯片和A/D芯片第十章常见的MCU外围模块原理与应用(13学时)10.1EEPROM原理与应用10.2看门狗原理与应用10.3CCP原理与应用10.4SPI、IIC的工作原理与应用重点/难点:CCP、SPI、IIC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掌握:CCP、SPI、IIC的工作原理,与其他接口电路的综合应用。了解:EEPROM、看门狗的内部结构。四、有关说明1.教材:[1]PIC单片机原理[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8.[2]王晓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3]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主要参考书:(格式参照如下示例)[1]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基于PIC+Proteus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处,2011.11.[2]PICmicro微控制器编程与自主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63.其他说明(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式、习题要求等)习题要求:由于学习本课程难度比较大,因此平时的作业量要求比较大,几乎每次课后都有适量的作业。平时成绩占20%~30%,如果平时大多数同学比较认真,抄作业现象不严重则平时成绩占30%,否则占20%。拟制签名:审核签名:审批签名:日期:日期:日期:集美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80094012.课程中文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magneticFieldandElectromagneticWave3.课程总学时:60,其中:讲课:60,实验:0,上机:0,实习:0,课外:04.课程学分:3.55.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6.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7.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8.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矢量分析、数理方程、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9.课程负责人:杜勇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说明:电磁场与电磁波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该专业本科学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习者在建立场与路的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从集总参数电路理论过渡到分布参数的高频电路理论,为学习半导体技术、光电子技术、微波技术、天线理论、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专业课程或从事电磁工程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尤其是在当今光电子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不断升高的工作频率或信号速率成为了电子产品开发中不可忽视的技术前提,这时许多技术问题用集总参数电路的理论已难以解决,必须使用电磁场和波的观点才能得到完整的解释,电磁技术成为了光电子产品性能的决定因素。在光电子与通信领域中,不管是光还是电子、有线通信还是无线通信、数字通信还是模拟通信,在频率较高或信号速率较高时,其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与处理过程都离不开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论知识。电磁场研究主要包括:电磁信号(高频、微波、光波等)的产生、交换、传播、传输、发射、接收及散射等有关的理论与技术;信息(图像、语音、位置及传输媒体性能)的获取、处理及传输的理论和技术。2.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并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打下必要的基础。3.教学要求: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如下主要内容的理论及系统分析方法:(1).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两个方面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2).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基本特性、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与通信专业密切相关的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知识。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章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机动合计授课学时61010410684260教学方法:主要以板书教学为主,配合CAI教学为辅。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矢量分析(6学时)1.1矢量代数1.2三种常用的正交坐标系1.3标量场的梯度1.4矢量场的通量与散度1.5矢量场的环流与旋度1.6无散场与无旋场1.7拉普拉斯运算与格林定理1.8亥姆霍兹定理重点/难点:重点是在直角坐标、圆柱坐标和球坐标中计算矢量场的散度和旋度、标量场的梯度以及矢量的线积分、面积分和体积分。难点是正确理解和掌握散度、旋度和梯度的概念及定理。主要掌握:标量场和矢量场的概念;散度、旋度和梯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及相关定理。主要了解:矢量与矢量场的不变性,矢量的通量;了解拉普拉斯运算与格林定理以及亥姆霍兹定理的内容。第二章电磁场的基本规律(10学时)2.1电荷守恒定律2.2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规律2.3真空中恒定磁场的基本规律2.4媒质的电磁特性2.5电磁感应定律和位移电流2.6麦克斯韦方程组2.7电磁场的边界条件重点/难点:重点是静电场、恒定磁场的特性,与电路理论中基本定律的统一。难点是利用直接积分法解决源和场的互求问题。主要掌握:电磁场中各基本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和意义;电磁感应定律和位移电流;找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应用,分析电磁场的边界条件。主要了解:媒质的电磁特性。第三章静态电磁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10学时)3.1静电场分析3.2导电媒质中的恒定电场分析3.3恒定磁场分析3.4静态场的边值问题及解的唯一性定理3.5镜像法3.6分离变量法3.7有限差分法重点/难点:正确理解静电场基本性质的数学表达。直角坐标中的分离变量法;要理解镜像法的精髓,需要深入理解唯一性定理,运用镜像法求解静电场问题。主要掌握:静电场的基本方程,静电场的基本性质,熟练地运用高斯定律求解静电场问题;熟练使用静电场、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求解电场;恒定磁场分析;唯一性定理;分离变量法解题的步骤,会用分离变量法求解直角坐标、圆柱坐标中一些较简单的二维场问题;理解镜像法的原理,熟悉一些典型的镜像电荷分布,并熟练地运用镜像法求解静电场问题。主要了解:球坐标中的分离变量法;有限差分法的原理和方法。第四章时变电磁场(4学时)4.1波动方程4.2电磁场的位函数4.3电磁能量守恒定律4.4唯一性定理4.5时谐电磁场重点/难点:重点是电磁能量守恒定律和唯一性定理的应用。难点是动态矢量位和标量位的波动方程,可以参照矢量磁位和标量电位的引入过程。主要掌握:掌握电磁场的位函数的表达;电磁能量守恒定律和唯一性定理的应用;电磁场的波动方程。主要了解: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的推导。第五章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播(10学时)5.1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5.2电磁波的极化5.3均匀平面波在导电媒质中的传播5.4色散与群速5.5均匀平面波在各向异性媒质中的传播重点/难点:重点是均匀平面波在导电媒质中的传播特性、趋肤效应。难点是电磁波的极化。主要掌握:掌握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的;熟练分析均匀平面波在导电媒质中的传播情况,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理想介质、无界损耗媒质中的传播特性,理解描述传播特性的参量的物理意义。波的极化,掌握三种极化方式的产生条件。主要了解:色散与群速;均匀平面波在各向异性媒质中的传播。第六章均匀平面波的反射与透射(6学时)6.1均匀平面波对分界平面的垂直入射6.2均匀平面波对多层介质分界平面的垂直入射6.3均匀平面波对理想介质分界平面的斜入射6.4均匀平面波对理想导体平面的斜入射重点/难点:重点是均匀平面波对理解导体平面和对理解介质平面的垂直入射的分析方法。主要掌握:均匀平面波对理解导体平面和对理解介质平面的垂直入射的分析方法和过程,理解所得结果表征的物理意义。主要了解:均匀平面波对理想介质分界平面以及理想导体平面的斜入射。第七章导行电磁波(8学时)7.1导行电磁波概论7.2矩形波导7.3圆柱形波导7.4同轴波导7.5谐振腔7.6传输线重点/难点:波导中三种模式的传播条件和传播特性。TEM波传输线理论。TEM波传输线的特性参数、波的传播特点及工作状态分析。主要掌握:波导中的纵向场分析法,牢固掌握该方法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计算公式。牢固掌握波导中三种模式的分类方法和传播特性参数。等效电路法是求解TEM波传输线的方法之一,要求掌握分布参数的概念,建立传输线方程,理解传输线上电压波、电流波的特点。掌握传输线上波的传输特性参数的定义、计算公式和物理意义。掌握传输线的三种不同工作状态的条件和特点。主要了解:了解有损耗传输线,传输功率和效率。第八章电磁辐射(4学时)8.1滞后位8.2电偶极子的辐射8.3电与磁的对偶性8.4磁偶极子辐射8.5天线的基本参数8.6对称天线8.7天线阵8.8口径场辐射重点/难点:滞后位。电偶极子是一种基本辐射单元,由滞后位可得到其场分布。主要掌握:滞后位的物理意义。电偶极子辐射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辐射形式。要求掌握电偶极子的近区场和远区场的性质。天线的基本参数。主要了解:辐射场的研究方法;电与磁的对偶关系,能应用该关系得到磁偶极子的辐射场;对称天线;天线阵;口径场辐射。四、有关说明与其它课程的分工和联系: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第5学期必修课,属专业基础理论课。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应先修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矢量分析、数理方程、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本课程的开设,为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与应用等课程的学习铺垫了基础。1.教材与参考书:教材:谢处方、饶克谨编.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1)焦其祥主编.电磁场与电磁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冯林等编.电磁场与电磁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习题要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在本课程授课过程中安排两三次习题课。拟制签名:审核签名:审批签名:日期:日期:日期:集美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80298012.课程中文名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SignalProcessing3.课程总学时:50;其中:讲课:42学时,实验:8学时,上机:0,实习:0,课外:0。4.课程学分:3学分。5.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6.开课单位: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教研室7.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8.先修课程: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MATLAB等。9.课程负责人:郑佳春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说明《数字信号处理》是高等院校本科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它也是教育部规定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必修的课程,是后续涉及到信号传输与系统、通信系统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2.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来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学会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掌握DFT、FFT的算法及应用;学会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本课程理论性很强,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从信号、系统的分析、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3.教学要求(1)学会分析时域离散信号(序列)的特性,分析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2)掌握DFT算法原理和基本性质,熟悉FFT算法原理和FFT子程序的应用;(3)学会用FFT对连续信号和时域离散信号进行谱分析,了解可能出现的分析误差及原因,以便在实际中正确应用FFT;(4)学会设计IIR和FIR数字滤波器,掌握使用MATLAB编程设计、仿真及实现方法;(5)学会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有限字长效应;(6)了解多采样率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应用。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本课程根据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讲课和实验两种形式教学。课程教学重视学生主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精神的培养,使用多媒体、网络(课程网站)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课程总学时:50;其中:讲课:42学时,实验:8学时;按章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表1学时分配章节12345678合计授课学时44101084242实验学时22228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4学时)1.0引言1.1离散时间信号,典型序列;序列的运算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采样定理离散时间系统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重点/难点:典型序列,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时域分析主要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主要了解:带通型频谱连续信号的采样第2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4学时)2.1引言2.2DTFT定义和性质2.3序列的Z变换2.4Z变换的应用重点/难点: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主要掌握:系统的频率响应与系统函数主要了解:系统的特性第3章: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应用(10学时)3.1DFT定义、性质;频率域采样3.2DFT应用3.3FFT:引言,减少运算量的措施;基2FFT算法:DIT-FFT,DIF-FFT,N为组合数的FFT算法3.4FFT应用的几个问题重点/难点:DFT、FFT的定义、应用主要掌握:DFT性质及应用理解:FFT的算法第4章: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10学时)4.1模拟滤波器的设计4.2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低通滤波器4.3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低通滤波器4.4数字高通、带通、带阻IIR滤波器的设计4.5数字滤波器的MATLAB设计重点/难点: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主要掌握:模拟、数字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主要了解:频率变换技术第5章: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8学时)5.1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条件和特点5.2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5.3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滤波器5.4FIR滤波器的优化设计、MATLAB设计,5.5IIR与FIR比较重点/难点: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主要掌握:FIR滤波器的各种设计方法主要了解:最优设计技术第6章: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4学时)6.1用信号流图表示网络结构;无限长脉冲响应系统的网络结构;有限长脉冲响应系统的网络结构6.2量化、量化误差6.3有限字长效应6.4极限环振荡6.5系数量化效应重点/难点:数字滤波器的网络结构主要掌握:数字滤波器实现的有限字长效应主要了解:系数量化效应第7章多采样率信号处理(2学时)7.1采样率降低7.2采样率提高7.3抽取、内插的FIR结构7.4过采样技术重点/难点:抽取、内插的FIR结构主要掌握:抽取、内插的技术主要了解:过采样3.实验实践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1)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实验名称、实验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学时分配等说明)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如表2所示。表2: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名称学时必开/选开实验类型备注1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2必开验证2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2必开验证3IIR数字滤波器设计2必开综合设计4FIR数字滤波器设计2必开综合设计(2)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实验目的:熟悉MATLAB的主要操作命令;学会简单的距阵输入和数据读写;掌握简单的绘图命令;学习用MATLAB编程并学会创建函数;学会离散系统的频率分析。实验内容:(1)数组的运算——加、减、乘、除;(2)序列实现——熟悉数字信号的MATLAB产生;序列样本——样本的产生;(4)绘图——掌握绘图函数的使用;(5)编写函数——MATLAB函数的编写方法;(6)频率特性分析;(7)离散卷积运算;(8)分析单位脉冲响应。实验要求:学会分析采样序列、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时域离散系统的响应。实验二: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FFT的理解,熟悉MATLAB中的有关函数;学会应用FFT进行谱分析;了解应用FFT进行谱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正确使用FFT;学会应用FFT实现序列的线性卷积和相关。实验内容:(1)观察高斯序列的时域和幅频特性;(2)观察衰减正弦序列的时域和幅频特性;(3)观察三角波和反三角波的时域和幅频特性;(4)连续信号谱分析;(5)用FFT计算循环卷积和线性卷积;(6)重迭相加法和重叠保留法;(7)循环相关和线性相关;(8)互相关函数和自相关函数。实验要求:掌握使用FFT对连续信号、序列、时域离散系统进行谱分析的方法。实验三: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实验目的:掌握双线性变换法,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方法,学会设计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了解双线性变换法,脉冲响应不变法的特点;熟悉巴特沃思、切比雪夫、椭圆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实验内容:(1)观察滤波器指标:阶数,系统函数,性能分析:特性曲线,通带最大波动,阻带最小衰减等;(2)比较脉冲相应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的特点;3种滤波器模型设计结果比较:通带、阻带特性,阶数;(4)数字带通滤波器设计:两种变换方法;(5)数字带阻滤波器设计。实验要求:掌握各种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方法。实验四:FIR数字滤波器设计实验目的:掌握窗函数法,频率采样法及优化设计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方法,学会相应的MATLAB编程;熟悉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幅频、相位特性;了解各种不同窗函数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实验内容:(1)观察比较不同窗函数的指标及特点;(2)比较不同阶数N滤波器的特性;(3)3种窗函数设计的滤波器比较:通带、阻带特性,阶数;(4)凯塞窗设计FIR滤波器:多带滤波器设计;(5)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滤波器,并比较过渡点的影响;(6)雷米兹法设计FIR滤波器,并与(4)、(5)设计结果进行比较;(7)雷米兹法设计FIR滤波器。实验要求:掌握设计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方法。四、有关说明1.教材:(1)自编教材,郑佳春、陈仅星、陈金西.《数字信号处理》——基于数值计算。2.主要参考书:(格式参照如下示例)[1]吴镇扬.《数字信号处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9。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2]同济大学.高等数学(上、下册,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3]程佩清.《数字信号处理》(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8。[4]王瑞英.《数字信号处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4[5]楼顺天.《基于MATLAB系统分析与设计:信号处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6]丁玉美等.《数字信号处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7。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九五”规划教材。3.其他说明(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式、习题要求等)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成绩计算方法:1)实验成绩占20%;2)作业成绩占10%;3)期末考试占70%。另外:1)本课程数学推导比较多,作业计算量比较大,应安排好习题课。2)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要求学生能使用MATLAB编程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拟制签名:审核签名:审批签名:日期:日期:日期:集美大学科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80242412.课程中文名称:科技英语课程英文名称:EnglishforSci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