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载机维修一、序装载机的故障因素是相当复杂的,有的故障产生的原因多达几十项,这就要求诊断人员必须熟悉装载机整机、各系统、各部件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故障诊断的具体方法,可参考12句话和6个字。12句话:熟悉结构,理解原理,全面分析,罗列原因,去伪存真,判明主因,由简到繁,由表及里,逐一拆检,排除故障,总结原因,防患未然。6个字:问、看、听、嗅、摸、试。问,就是调查,除驾驶员诊断自己所使用的装载机故障外,任何人在诊断前,必先问明情况,如装载机作业的累计时间,近期保养情况,故障发生前有何预兆,是突变还是渐变等等。看,就是观察,例如观察发动机的排烟情况,在结合其他情况分析,就可以判断发动机的工作状况。听,就是凭听觉判别装载机有无异常响声。嗅,就是凭在装械机运行中发出的某些特殊的气味,来判断故障之所在,这对于诊断电器线路、摩擦衬套等处的故障是简便有效的。摸,就是用手触试可能产生故障部位的温度、震动情况,从而判断出配合处有无咬住,轴承是否过紧等。试,就是试验验证。如诊断人员可亲自试车去体验故障的部位;可用单缸停油来判定发动机某一缸工作是否有缺陷;可用更换零件或部件的方法来证实故障的部位。二、部件拆装及整机拆装工艺细则和ZL50C装配工艺细则部件拆装及整机拆装工艺细则1.传动轴拆装传动轴时,首先应注意传动轴两端箭头要相对,装完传动轴后应检查传动轴上锁是否都锁好,如果传动轴已使用较长时间,应通过油杯向传动轴补加部分润滑脂(俗称换油)。另外,还应注意十字万向节里的滚针套是否完好,传动轴花键轴端应接动力输出端。2.轮胎合套新轮胎时,应先扒出内胎,检查外胎内是否有杂物,然后备紧内胎上老桩螺母,将内胎装入外胎时应撒些滑石粉。合完轮胎充气时,应注意锁环要与轮辋贴紧,轮胎气压应为0.28-0.32Mpa。装车轮时应对称拧紧螺母,直到拧紧为止。紧完后应再查一遍,以免漏紧。3.销轴装销轴前,应向销轴油道中加注黄油,直到黄油从出油孔溢出为止。装销轴时,应检查出油孔是否位置正确。装完销轴后,再用黄油枪向销轴内加注黄油,直到黄油从套与轴间溢出为止。4.变钜器装变钜器时,如果弹性盘与飞轮盘之间间隙大于0.5mm时,应加调整垫,如果是新变矩器,应在启动前通过变矩器上出气孔向齿轮箱内加注透平油800ml。5.气路钢管、软管、钢管装前应察看外观是否有问题,应通气吹管子内部,排除管内杂物,保证管子通畅。6.高压软管、钢管装前应通气吹管子内部,排除管内杂物,保证管子畅通。装前应查看“O”形圈槽、法兰盘端面是否有缺陷,以免漏油。高压软管装好后应与相对运动件保持距离,以免磨坏。7.多路阀装前应检查阀杆是否活顺,检查“O”形圈槽处或法兰盘端面处是否有缺陷(划痕、磕碰等伤)。8.盘式制动器(俗称夹钳)换修夹钳时,由于夹钳内刹车油不足,而存有空气,装好夹钳后,应反复踩气制动阀,从夹钳上部放气塞处排净空气,以保证刹车时夹钳有力、快速。9.工作装置铲斗与动臂相连时,装斗底销轴(SBH1206.20)时应加满调整垫。装摇臂时也应适当加调整垫。以免间隙大影响使用。10.变速箱、变矩器液压系统装完变速箱、变矩器后,连各种高压软管是,应注意高压软管尽量远离传动轴,以免传动轴传动时磨坏管子。11.装各种油缸装前应在油缸衬套内、关节轴承球面上涂黄油,活塞杆应收回,装时应注意不要嗑碰活塞杆,以免造成油封磨坏而漏油。12.检修期间,不得损坏产品任何仍可使用的零部件;吊装(或支承)需平稳、牢固,杜绝隐患存在。对任何零部件而言,均不得野蛮拆卸。13.检修期间,谨防杂物或零件落入传动部件内腔或液压管路里。14.各密封件装配前,应将其接触表面清洗干净,干燥后涂以适当的润滑油,以确保密封良好,不得渗漏;零部件的油孔、油槽应清洁畅通;在安装密封垫时,可按产品要求涂抹适量的密封胶,但应注意不得使胶液进入液压管路。15.装配期间,不允放使用产品技术文件中未规定的补偿件或调整垫片。16.对于配对加工的零部件、外购件和标准件(如轴座和轴盖、球座和球座盖、管夹的上夹和下夹、圆锥管子轴承、推力球轴承等),装配过程中应按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正确的拆分、组装。如有必要,需做出相应的位置标示和方向标示,以免装反、装错。17.零部件装配完毕,各润滑处必须按照技术员要求注入适量的润滑脂(油)。18.维修过程中,不得擅自将零部件之间的可拆连接改为不可拆连接方式(如焊接、铆接等)。19.螺栓、螺钉头部及螺母端面必须与被禁固的零件平面均匀接触,不应倾斜;不允许使用手锤击打达到此要求。20.同一零部件用多个螺栓或螺钉紧固时,各螺栓或螺钉必须对称交叉逐次拧紧,如有定位销,紧固应首先从靠近定位销的螺栓或螺钉开始。21.各种防松垫圈及锁片,在螺母拧紧后,应随机弯转舌耳;螺栓头部安装有防松铁丝的,应以螺纹旋向将螺栓扎缠牢固,防松铁丝不得重复弯折、重复使用;用双螺母且不使用沾结剂防松的,应先装后螺母。22.压装轴和套确有难度时,允许在引入端做出适当的导锥,但导维长度不得大于配合长度的15%,导向角一般不大于是10°。23.安装轴承时,不允许通过滚动体或保持架传递压力,如用手锤击打,应在过盈配合环上垫以低碳钢棒、铜棒或者衬套,且使打击力均匀传向配合环。24.安装可拆卸的轴承时,统一规格不同的内外圈最好不要混装。25.装配时应将轴承打有标记的端面朝向外侧,以便检修时识别轴承型号。26.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所有装在轴上或轴承座中的轴承,如不能随即安装轴承盖,需及时妥善加以遮盖,以防铁屑、砂子等杂物侵入。27.油液管路中的各种油封、毡垫、石棉绳等密封件,装配前应在油液中浸透;紫铜垫需做退火处理(加热至600650度后在水中冷却),如无特殊要求,防尘圈不必侵油安装。28.旋转轴唇形密封圈(俗称油封)的安装方向,应使油液介质与唇部紧固弹簧在同一侧,不得装反;如油封用于防尘,则应使唇部背向轴承。29.当轴端有键槽、螺钉孔或台阶时,为防止油封或密封圈损坏,装配前应将零部件表面的毛剌清除干净,装配时宜用导向套等专用工具。30.装配期间,不得使液压软管或水管出现“死弯”现象,也不得和运动件(如传动轴、传动皮带等)产生干涉或摩擦。31.液压系统装配时,油缸、油泵的端盖及阀体侧盖等结合处以及所有管接头处均应有良好的密封性;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剂的部位,应防止其进入液压系统中。32.装配过程中,不得擅自调高液压油路的工作压力。33.装配完毕后,注入油箱(或油底壳)的油料,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清洁度标准;使用过滤油液时,应保证其清洁度高于整机系统工作清洁度;不得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的油液。34.注入箱体的油液应达到规定油位。35.油泵工作运动时,不得有不正常的噪音和压力不稳现象;压力表示数跳动量应控制在+0.2Mpa范围内。36.电器系统安装时,谨防短路。(二)ZL50C轮胎式装载部件装配工艺细则1.双变清洗、装配过程中,不允许用棉纱等纤维织物擦拭零件。油封安装时,检查油封唇口是否完好,抹少许机油,不得用锤击打。泵轮、变矩器外壳合套后580端面朝下放置,不允许以外圆面着地停放,避免油封唇口受力及组件滚动。“0”形圈不允许扭劲。变钜器外壳油槽中的油封(ZL50.15.00–7A)(油毡12ⅹ12ⅹ576)对接时应保证开口位于变钜器上方。一、二导轮合套后,当向压缩弹簧方向拨动导轮和滚子时,应灵活自如,不许有卡阻现象;注意装配后第一导轮应较第二导轮靠近发动机方向。变速箱各轴的轴向间隙为0.12-0.18mm。变速箱调整垫片单边厚度不得超过2.5mm.自由轮内圈安装顶套小孔清洗干净,不放有杂物;注意装配方向。铜套刮削应均匀,不得偏斜;压铜套时应先将铜套对正放入相应的孔中,轻轻压入一段,检查是否合格,而后再完全压入。修圆弧槽要使槽面光滑,不得损伤相应工件。齿轮齿向正确,齿向错位不大于0.04B(B为齿宽)。2.前、后桥(1)桥壳、主传动壳、左右差速器壳及轮毂等零部件,在装配前必须把内腔清理干净,清除内腔中夹沙、铁屑等杂质。(2)所有装配零件(尤其齿轮)在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保持高度清洁。(3)各轴承内外圈保持高度清洁,不允许有杂物粘附。(4)主、从动螺旋锥齿轮必须按标记对号配对装配,通过调整ZL50.24.6-9调整螺母及ZL50.24.6-15调整垫片调整啮合间隙为0.3-0.6mm,达到转动灵活,齿面的接触区长度及高度达到全齿长及全齿高的50%以上,以压铅丝和涂红丹粉检查.装配后检查从动螺旋锥齿轮K面跳动,跳动应≤0.15mm。(5)配零件涂乐泰胶的结合面,涂抹前必须用丙酮清洗干净。(6)油封装配前在30#液压油中浸泡2小时,装配使用液压油封工装压入,不得用锤打,装配过程中不得使油封变形损坏油封。(7)所有防松片、开口销、螺钉、螺母均需拧紧锁死可靠。(8)主动螺旋锥齿轮27313E轴承装配后应使轴向过盈为0.1mm-0.15mm,轴向间隙通过ZL50.24.6-22调整垫片调整。检查轴承向过盈量使用弹簧秤钩住输入法兰盘上螺纹孔沿切线方向缓慢拉弹簧秤,当主动螺旋锥齿轮刚转动时,弹簧秤读数为16-26N。注意:调整螺母上紧后,如调整螺母凹槽不对销孔时,螺母必须再紧,不得后退。(9)半轴锥齿轮与行星锥齿轮的齿侧间隙通过ZL50.24.6-33止推垫进行调整,齿侧间隙调整为0.30-0.45mm,经打表检查。(10)差速器7517E轴承装配后轴向间隙应过盈0.1mm-0.16mm,轴向间隙通过ZL50.24.6-9调整螺母调整,栓查其预紧度时,用弹簧秤钩住差速器的连接螺栓头上,沿切线方向缓慢均匀的加力拉弹簧秤,当差速器壳刚转动时,弹簧秤的读数应为49-68.6N.(11)调整止推螺栓套头ZL50.24.6-25与从动螺旋锥齿轮间隙为0.25mm,调整方法为:先将止推螺栓拧到底,然后倒退1/8圈.(12)轮毂与桥轴合套后,调整支承轴2007128E轴承、7526E轴承间隙为0.15-0.20mm,调整方法为:用ZL50.24.00-7B螺母M125ⅹ2拧紧后退出1/10-1/12圈,然后装上止推垫圈锁紧ZL50.24.00-6B螺母M125ⅹ2。注意ZL50.24.00-6B螺母刻园线的端面朝向主传动.合套后轮毂应能自由转动且无卡紧及明显轴向间隙和摆动现象.三、装载机传动、转向、工作装置原理简介及保养1.液力变钜器变速箱油路系统:该系统由主油泵、三联阀、换热器和管路组成,它保证液力变矩器和变速箱的正常工作及冷却。主油泵为CBF-E25P(反时针转),装在液力变矩器齿轮箱上,当发动机工作时,该油泵即工作,油泵从变速箱油底壳吸油,出油分两路,一路经三联阀之主压力阀,进入液力变矩器供变矩器循环、冷却用;一路进入变速操纵阀供变速用。油路系统中有水冷冷却器,由变矩器出来的高温油经散热器冷却后进入变速离合器,冷却与润滑各挡离合器及滚动轴承并流回油底壳。2、转向系统工作原理:由转向泵提供的油经过稳流阀有定理的油供给转向器。(1)直线行驶时,方向盘处于中间位置,转向泵提供的液压油经稳流阀、高压管到转向器,从转向器油口直接回到油箱。转向油缸的两腔处于封闭状态。(2)当方向盘向左转时,从转向泵出来的高压油被转向器分配给左油缸小腔和右油缸大腔,使前车架向左偏转,从而实现左转向。(3)当方向盘向右转时,从转向泵出来的高压油被转向器分配给左油缸大腔和右油缸小腔,使前车架向右偏转,从而实现右转向。我公司ZL50C采用的全液压转向器具有液压随动作用,即方向盘转动一个角度,车辆出现一个相应成比例的转向角度,方向盘停止转动,则车辆作等半径的圆周运动,方向盘回到中间位置,则车辆也恢复到直线行驶状态。(4)转向系统主要部件介绍:油箱:此油箱为转向系统和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共用油箱,油箱容积为230L,该油箱分为吸油区和回油区,从而改善了系统清洁度,减少了故障。转向泵:转向泵型号为CBG2080、排量80ml/r、额定压力为16Mpa、最高压力为20Mpa、额定转速为2000r/min、最高转速为2500r/min单路稳定分流阀:型号为IWFL-F25L、当发动机转速大于800r/min时,转向泵提供的高压油经稳流阀可以稳定地向转向器供60L/min液压油,而多余部分液压油则回到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使得转向比较平稳。发动机低转速时不感觉沉,发动机高转速时转向不会飘,从而改善了转向性能。BZZ1-1000型摆线转阀式全液压转向器,开心无反应,即作用在转向轮上的外力传不到方向盘上,中间位置高压油直接回油箱,转子排量为1000ml/r。3.工作装置: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有油箱、油泵、操纵阀、动臂油缸、转斗油缸、油管等元件组成。工作装置液压系和转向系统共用一个油箱。(1)工作泵型号为CBG3140,排量为14ml/r,额定压力为16Mpa,额定转速为2000rpm,最高转速为2400rpm;操纵阀(DF38.2F)为整体式双联滑阀,它由转斗操纵阀、动臂操纵阀、溢流阀以及固定在铲斗操纵阀体上表面的过载补油阀等部分组成;再转斗油缸的油路上并装着两个过载补油阀,它是由先导型安全阀和单项阀组合而成,转斗油缸小腔安全阀调整压力为18Mpa。大腔安全阀调整压力为18Mpa,其过载补油阀的作用是在升降过程中,防止转斗油缸过载和补油作用,以克服工作装置杆系在运动中的干涉现象。操纵阀工作压力出厂已调好,不要随意调高。(2)工作油液应经常保持清洁,因此,机器使用半年(或者1200h)应将工作油液更换新油。更换新油按下列方法进行:应在油温未降低前放出废油,以便把灰尘和沉淀物一起放出;操纵铲斗上转和提升动臂到最高位置,使发动机熄火,然后利用自重下翻铲斗和下降动臂,使油缸彻底排油;打开油箱螺塞和动臂、转斗油缸的软管,排净污油,并清洗油箱及滤油器;加入新油后,应连续操纵动臂(提升、下降)和铲斗(上转、下翻)数次,以便排出系统内的空气。(3)自然沉降法:当铲斗中装满额定载荷并举升到最高位置时,将操纵阀放到中间位置,并使发动机熄火,此时测量活塞杆15min的沉降时应小于等于12.5mm。如果使用时间较久,沉降量大大超过次数量时,应检查和更换损坏的零件和密封件。4、驱动桥驱动桥由主传动总成、半轴、轮边减速器及车轮等组成,主传动为一级减速器。(1)主传动螺旋锥齿轮副必须成对更换,因为它们是配对加工的,新旧齿轮的混合使用,会产生均载荷集中的现象。(2)轴承座有进油槽和回油槽(短槽)、前桥应将进油槽对准被动螺旋锥齿轮的下方,后桥则将进油槽安放在被动螺旋锥齿的上方。(3)面对从动齿轮左旋为前桥,右旋为后桥。5、定期保养:50小时:1、紧固前后传动轴连接螺栓。2、检查制动气液总泵油量。3、检查变速箱油位。4、检查油门操纵、手制动、变速操纵系统。5、向风扇轴,传动轴等各点压注润滑油(黄油)。100小时:1、向前、后车架绞接点和工作装置各绞点压注润滑油(黄油)。250小时:1、检查轮辋螺栓和制动盘固定螺栓。2、检查前后桥油位。3、清洗空气滤清器。4、清洗机油、柴油和变速滤清器。5、测量轮胎压力,轮胎压力为0.30-0.32Mpa。6、测量和加添蓄电池电液并清洗表面,接头途薄层凡士林。7、检查工作装置、前后车架的各受力焊缝和固定螺栓是否有裂纹与松动。500小时:1、检查变速箱是否清洁。如油内有杂质应更换新油并同时清洗油底壳滤网。2、紧固前后桥与车架联接螺栓。3、检查调整停车制动。4、检查转向系统,如方向盘空行程、管接头有无渗漏油处。5、更换发动机油底壳里的柴油机油。1200小时:1、检查各滤油器有无损坏,并清洗干净。2、检查制动气液总泵,更换刹车油。检查制动灵敏性。3、清洗燃油箱。4、更换前后桥齿轮油。5、更换液压系统工作油,清洗工作油箱。2400小时:1、按柴油机说明书对发动机进行检修。2、对变速箱、变矩器、前后桥、轮边减速等进行解体检查。3、对转向和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解体检查,并校正工作压力。4、测定油缸的自然沉降量,检查各相应阀类的及油缸本身的密封性,沉降量超过规定值一倍时应对缸或阀进行检修。5、检查工作装置、车架各焊缝是否有裂纹。6、检查轮辋焊缝以及各受力部件。四、装载机故障分析及处理(一)传动系统1、柴油机动力不足(1)燃油系统故障:加大油门后功率或转速仍提不高。a、燃油管路、燃油滤清器进入空气或阻塞---排气,更换滤芯。b、喷油泵供油不足---校高压油泵。c、喷油器雾化不良或喷油压力低---校喷油器。(2)进、排系统故障:比正常情况下排温高、烟色较差。空气滤清器阻塞---更换空气滤芯。(3)喷油提前角或进、排气相位变动。各挡转速下性能变差---调整喷油提前角,必要时检查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4)柴油机过热:机油和水温很高。检修冷却器和散热器及风扇皮带,清除机体水垢,保证冷却水循环。(5)气缸盖组件故障:此时不但功率不足,性能下降,而且有漏气,进气管冒黑烟,有不正常的敲击声等现象。a.缸垫漏气;b.进排气门漏气;c.气门弹簧损坏;d.气门间隙不正确;e.喷油器漏气或铜垫圈损坏:活塞换卡住、气门杆咬住。(6)连杆轴瓦与曲轴连杆颈表面咬毛:不正常声音,机油压力下降。(7)涡轮增压器故障:转速下降,漏气,不正常声音。2、双变(变速箱、变矩器)(1)变矩器油温高的原因分析及排除(60-110)。a油底壳油量不足或过多---补充或放油。b变速压力低离合器打滑---按各挡油压均较低或个别挡变速油压低两种情况分别处理。c变矩器油散热器堵塞---清洗或更换。d导轮卡死---此时车辆有力,但油温上升很快,拆检变矩器。e变矩器回油压力低﹤0.15兆帕---检修三联阀。f变速箱变质或脏---更换新油,清洗滤网。g工作时,各工况挡位配合不当---高转速低运行。h连续超负荷工作时间太长---停机降温。(2)变矩器异常响声(尖叫声)。a、变矩器叶片发生气蚀现象:排除进口系统的故障,即三联阀卡死或油路系统的故障,即三联阀卡死或油路系统中的故障---修补或更新。b、零件有损坏或位移现象---拆检修理。(3)变矩器透气孔串油:齿轮箱内充满油。a泵轮处的骨架油封(T5A15.00-4A)损坏---变矩器内压过高.b工作泵、转向泵,25泵轴端油封损坏---更换轴端密封件或铜套。c齿轮箱外壳通变速箱堵塞---清洗疏通(4)变矩器导轮自由转动(打滑):此时车辆无力,油温升高。(5)变速箱油温骤然上升(排除变矩器故障,冷却器堵塞)a离合器打滑(短时间)---压力低或离合器摩擦片间隙大。b离合器冷却油供应不充分---检查冷却油路。c活塞不能回位或回不到位---回位弹簧失效或活塞卡滞。(6)各挡变速压力均低。a油底壳油量不足---加油至规定油位。b滤网堵塞---清洗或更换。c主变速油泵损坏---检修或更换。d主油道漏油---拆检修理。e调压阀调整不当---按规定值调整。f调压弹簧失效---更换。g变速操纵阀的调压阀或蓄能器活塞卡滞---清洗。h变速操纵阀中的油路中切断阀杆卡滞---清洗。(7)某一挡压力低。a该挡离合器(制动器)的活塞密封环损坏---更换。b该挡油路泄漏---检查油路。c该挡离合器(制动器)摩擦片磨损严重,间隙过大,活塞行程大(超过6mm),活塞已移出活塞室,封不住油,压力油泄漏---更换摩擦片,调整间隙。d离合器毂体总成快速泄油,充油时单向阀泄油---铆紧单向阀。(8)挂不上挡a操纵阀杆失灵---调整档位杆。b变速操纵阀故障---检修变速阀。c气动部分失灵(切断阀卡滞)---清洗。d摩擦片卡死,拆检离合器。e输出轴高档或低挡齿轮铜套烧死(ZL50C)---修理更换。(9)变速箱驱动力不够。a变速压力低,离合器打滑。b闲置离合器活塞回位不好或摩擦片有卡滞现象---检查工作中不结合的离合器。(10)速箱油面逐步增高。a工作装置主油泵轴端油封损坏,发生串油现象;b转向泵轴端油封损坏,串油---更换油封,或油泵侧板及铜套。(11)无前进挡(ZL50C),上挡杆为空档,下挡杆挂任意挡,车向后倒---变速箱倒挡离合器烧死。无倒挡(ZL50C),上挡杆为空挡,下挡杆挂任意挡,车向前行---变速箱前进挡离合器摩擦片烧死。(12)无高挡或无低挡---高低挡机构未挂到位,输出轴高档齿轮铜套或低挡齿轮铜套烧死。(13)变速箱异响:齿轮、轴承、花健等磨损过甚,间隙变大,运行中松旷发响---修得或更换。3、驱动桥异响及温度偏高---油液不够;内部零件损坏;主、从动齿轮配合间隙不当。4、传动轴偏摆或有异响---十字节轴瓦缸少黄油;万向节叉的相对位置错,传动轴两端的万向节叉的相对位置应在同一平面内,按平衡时所记载的箭头方向进行装配。(二)转向系统1、转向沉重(1)油泵供油量不足:慢转方向盘轻,快转方向盘沉---检修或更换油泵。(2)油路系统进空气:油中有泡沫,打方向时,油缸时动时不动---排除系统中空气并检查吸油管及清洗滤油网。(3)转向器钢球单向阀失效:快转与慢转方向盘均沉重,并且转向无压力---拆检钢球单向阀,顶杆断或阀体密封带与钢球接触不良。(4)转向液压油温度太低,应等油温升高后再开始工作。(5)阀块中溢流阀压力低或卡滞、弹簧失效、密封圈损坏:此时轻负荷转向轻,重负荷转向沉——调溢流阀压力或清洗阀更换弹簧或密封圈。(6)单支稳流阀卡死或损坏:此时举生大臂转向盘轻,不举大臂转向沉——修复或更换稳流阀。(7)转向器内计量马达转子、定子磨损严重——更换。2、转向失灵(1)向器内弹簧片折断:方向盘不能自动回中——更换弹簧片。(2)转向器内拨销折断或变形:压力镇摆明显,甚至不能变动——更换拨销。(3)阀块中双向缓冲阀失灵:此时车辆跑偏或转动方向盘时油缸缓冲动或不动——清洗双向缓冲阀或更换弹簧、密封圈。<三>工作装置液压系统1.动臂提升缓慢和转斗力不足(1)溢流阀调整不当,系统压力偏低:系统工作压力调整到16Mpa.(2)吸油管及滤油器堵塞:车辆怠速时动臂提升稍慢,大油门时举升速度更慢——清洗及更换滤网,注意吸油管内壁腐蚀、起皮、堵塞油路。(3)多路阀(工作装置操纵阀)阀杆、阀体磨损严重或油缸内漏——按自然沉降检查系统密封性,新机正常值(动臂缸≦12.5mm∕15min,翻斗缸≦5mm∕15min(4)油泵故障:泵壳、齿轮、侧板、磨损过度——修复必要时更换新泵。(5)多路阀内主溢流阀卡滞或“O”行圈损坏:主压力油泄露——清洗阀芯或更换密封件。(6)液压油牌子不符合要求:更换标准牌子的液压油。(7)动臂或转斗油缸内漏——若油封损坏更换油封,若油缸拉伤,修复。2.工作装置工作时异响及震动工作液压系统油量不足,管路吸空发出啸叫声。(2)多路阀中溢流阀的噪声和振动往往同时发生。a.压力不均匀:锥阀径向力不平均产生振动——更换锥阀及修复。b.空穴:油路系统进入空气,空气在油中以气泡形式存在,由于高速流动,气泡压缩,静压力低,气泡突然增大产生噪音——排除系统空气,如吸油管松动,滤网局部堵塞抽空。c.压力冲击波与机械噪声;共振-——拆除多路阀,清洗、更换部件。d.液压油粘度过大,流动性差,产生一定摩擦,增加噪声。(3)油泵故障a.油泵内泄露。b.泵内零件磨损过度。C.与泵连接螺栓松动。3.液压系统油温过高(正常值50度-80度)(1)多路阀中过载阀压力过高——清洗及调压。(2)系统进入空气——排气。(3)泵泄露量大-——修复及更换。4.动臂下沉及转斗自翻过快(按自然沉降法检查)(1)过载补油阀压力低或密封不良——调压或更换“O”行圈。(2)油缸油封内漏严重或活塞拉伤——修复或更换。(3)多路阀阀体与阀杆磨损,间隙大。5.作业时铲斗上翻(1)多路阀的过载补油阀“0”形圈损坏,压力调整不当或先导安全阀或单向阀损坏,封不住油才使铲斗上翻或不翻---更换过载阀或油封。(2)转斗油缸内漏,油封坏,大小腔串通。(3)阀杆未回到位发卡或转斗滑阀内单向阀有故障关闭不严---清洗。(四)制动系统(气路---制动器)1、压力控制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出气筒的气压以降至0.65Mpa一下,但气体仍继续从压力控制器D孔排出:放气管堵塞或止回阀漏气---用细铁丝通开放气孔或检查止回阀密封情况,如橡胶阀损坏则换新件。(2)空气不断从控制器D孔或放气管漏出:阀门鼓膜漏气盖不住阀门座---检查阀门鼓膜和阀门密封情况如损坏则换新件。(3)放气时气压低于0.65Mpa:调整螺钉过松或阀门鼓膜放气压低---把螺钉拧如少许。(4)空气压缩机停止供气后,储气筒气压下降很快:止回阀漏气---检查止回阀及其密封情况,如损坏则更换新件。(5)气时气压高于0.70Mpa:调整螺钉过紧,阀门膜放气压过高---将调整螺钉拧出少许。2、制动器(1)制动或制动不灵a无气压或气压过低(﹤0.45Mpa〉。b刹车总泵密封件(皮圈、皮碗)损坏---更换密封件。c无刹车油或刹车油不足,进空气或油路堵塞---补足刹车油、排气及疏通管路。d摩擦片磨损严重,刹车分泵(夹钳)漏油---更换摩擦片及更换分泵矩形圈(“0”形圈)。(2)刹车抱死,刹车盘发热a夹钳分泵卡滞或锈死,摩擦片分离不彻底---除锈及清洗刹车分泵。b刹车总泵液室活塞不回位或油路堵塞---清洗刹车总泵液室或疏通管路,必要时更换液室活塞。c脚踏阀(双控制动阀)阀卡,不能及时回位——清除内部灰尘。(3)制动时跑偏a个别刹车分泵中有空气,四轮不能同时制动——排气。b轮胎气压不等,影响制动力矩——使四个轮胎气压相等。3.一个储气筒上气,另一个储气筒不上气(气压表针显示):双回路保险阀或储气筒单向阀卡死——排污、清洗。4.气路中有油若是发动机油:打气泵窜油——更换气泵活塞环。若是变速箱油:变速箱盖处脱档阀皮碗磨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X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高一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A新版选修4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综合法语(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城乡绿化苗木采购合同汇编4篇
- 2025版模板木材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口代理责任与权益合同标准4篇
- 2025年度健康养生管理中心加盟管理合同4篇
- 广东省佛山市2025届高三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重点句子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公司结算资金管理制度
- 2024年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卷(有答案)
- 未成年入职免责协议书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咨询管理服务方案1
- 5岁幼儿数学练习题
- 2024年全国体育单招英语考卷和答案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打印【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