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语文复习资料_第1页
高等语文复习资料_第2页
高等语文复习资料_第3页
高等语文复习资料_第4页
高等语文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一般认为其依据是()A、音乐的不同B、作用的不同C、作者的不同D、创作方式的不同2、赋、比、兴是《诗经》的()A、音乐的分类B、内容的分类C、艺术表现手法D、讽刺手法3、《鹿鸣》篇属于《诗经》中的哪个部分()A、风B、大雅C、小雅D、颂4、《诗经》开创了我国()精神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超现实主义5、战国诸子中教育文学成就和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家是()A、荀卿B、韩非C、庄周D、孟轲6、先秦时代,儒家学派两位代表人物的大师是()A、孔丘和荀卿B、孔丘和左丘明C、孔丘和庄子D、孔丘和孟轲7、先秦时代,道家学派两位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A、和庄周B、老子和孟轲C、老子和庄子D、老子和列子8、下列诸子书中属于语录体的是()A、《韩非子》B、《论语》C、《墨子》D、《庄子》9、《秋水》一文出自()A、《论语》 B、《庄子》C、《荀子》D、《孟子》10、《学而》篇出自()A、《论语》 B、《庄子》C、《荀子》D、《孟子》11、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A、《后汉书》B、《汉书》C、《战国策》D、《史记》12、被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后汉书》 B、《汉书》C、《史记》D、《战国策》13、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史记》B、《汉书》C、《左转》D、《后汉书》14、《史记》中人物塑造的方法是()A、互见法B、对比法C、虚构法D、合成法15、不属于司马迁著《史记》的动因的是()A、李陵之祸B、“圣人”情结C、政府提倡D、家族荣誉感16、()提出了“魏晋风度”的。A、郭沫若B、鲁迅C、茅盾D、闻一多17、不属于魏晋时期的作家的是()A、谢灵运B、建安七子C、陶渊明D、刘禹锡18、“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出自()的诗歌。A、曹操B、阮籍C、嵇康D、王粲19、《咏怀诗》八十二首的作者是()A嵇康B庾信C阮籍D左思20、第一个大力写作田园诗,而被称为“隐逸之宗”的诗人是()A谢灵运B陶渊明C谢跳D沈约21、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A幽婉深沉B平淡自然C缠绵俳恻 D俊逸秀美22、被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盛唐大诗人是()A王维B孟浩然C李白D杜甫2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几句诗出自李白的()A《行路难》(其一)B《把酒问青天》C《将进酒》(君不见)D《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24、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出自()A《将进酒》 B《蜀道难》C《梦游天姥吟留别》D《行路难》2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指()的诗歌类。A杜牧B刘长卿C李白D李商隐26、杜甫诗风的最显著特点是(C)A平淡自然B慷慨悲凉C沉郁顿挫D缘情绮靡27、现实主义的杰作“三吏三别”的作者是诗人()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岑参28、名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诗()A《登高》B《秋兴八首》其一C《春望》D《望岳》29、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A孟浩然的《洞庭湖赠张丞相》B崔颠的《黄鹤楼》C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D杜甫的《登高》30、后人把那些“本色”、“正宗”的写儿女情长的柔情软调,称为“()”。A婉约词B清新派C豪放词D典丽派31、以下不属于豪放词人的是()A苏轼B秦观C辛弃疾D陆游3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出自李清照诗()A《醉花阴》B《一剪梅》C《声声慢》D《如梦令》33、辛弃疾著名词句“情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揣英雄泪”的篇名是()A《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B《清平乐》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4、以下诗词不属于辛弃疾的是()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鹘鸽天•壮岁旌旗拥万夫》35、以下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主张的是()A文道统一B为现实服务C绮丽华美的语言化D继承而又推陈出新36、中国古代小说形成于()A先秦时期B汉魏六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金时期37、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三国志通俗演义》B《三国志》C《史记》D《汉书》38、《水浒传》的作者是()A吴承恩B施耐庵C罗贯中D吴敬梓39、把清代文言小说创作推向高潮的著作是()A《聊斋志异》B《虞初新志》C《夷坚志》D《阅微草堂笔记》40、中国古代文学的压卷之作是()A《儒林外史》B《三国演义》C《西厢记》D《红楼梦》41、以下不属于新诗的是()A《雨后》B《音尘》C《暗香》D《断章》42、胡适的第一本白话新诗集是()A《尝试集》B《女神》C《红烛》D《星空》1.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P5-10《诗经》也叫诗三百,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产生的三百零五篇作品,按乐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土风俗曲的意思,是指当事各诸侯国所辖不同区域的地方乐曲。雅,指当事周王朝果度附近地区的乐曲,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古代祭神祀祖的歌舞曲。思想内容主要分为六大类:1、周族史诗。以祭祀和歌颂祖先为主,为歌功颂德之作。如《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大雅”中一组古老诗篇,他们记述了从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到武王灭商兴周的史迹和传说,是传唱于周初前后的“史诗”,十分可贵的保存了一些远古历史的画面。其中《生民》写了始祖后稷的诞生神话和他对农业的贡献:《公刘》写了公刘率领周人迁徙,开始定居的生活。2、祭祀诗《诗经》中还保留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的祭祀诗,如《诗经》中的''三颂”。3、宴饮诗宴饮诗又称燕飨诗,是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独有产物。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如《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的诗反映的是热闹祥和的景象。4、战争、徭役诗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如《常武》、《六月》等,也有些写厌战思乡的诗,如《小雅•采薇》。《唐风•鸨羽》是一首徭役诗,表现了服役者的强烈不满。5、婚姻爱情诗诗经中写得最多的大概就是这类题材的诗了,有写男女之间互相爱慕的诗,如《邺风•静女》,有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的,如《郑风•子衿》,有写男子对女子爱慕的,如《周南•关雎》,还有写婚姻家庭的,如《卫风•氓》。6、《诗经》中还有一部分反映王道兴衰、政教得失的政治诗。它们包括了“美”“刺”两方面内容。美,是颂美;刺,是怨刺。怨刺诗产生于西周末期,大量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反映丧乱,针硬时弊。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如《硕鼠》、《南山》等艺术成就:1、在表现手法上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浓厚的风土气息,赋、比、兴手法还常常是交替使用的达到更完美的效果。2、句式上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3、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等而优美隽永。4,用《诗》言志,赋诗言志,断章取义。.论述道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P104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哲学思想上的影响,历代都有一些研习老庄思想的哲学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魏晋时期的王弼和郭象,他们两人分别注释《老子》和《庄子》,发挥其中的义理,形成了有名的魏晋玄学和清淡的风气。其次是东汉以后崛起于中国本土的道教,是道家思想宗教化的结果,对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做出来贡献。三是老庄思想中的主静、谦让、柔弱的住户张对中国的民族性的塑造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四是老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比如简介、空灵、含蓄、飘逸、以少总多、以一当十等审美观念对中国的诗歌、绘画都产生了至关重要重耍的作用,形成了中国文学艺术独特的艺术风貌。.史记的文学成就。P1291、《史记》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纪传体中。它所涉及的人物众多,而且从帝王将相到市井小民,有着广大的社会覆盖面。《史记》以写人物为中心,用记录人物一生事迹来反映历史情况,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和篇章结构,从而更充分集中刻画人物性格并比较完整地写出人物的一生和命运。2、《史记》记述人物,开头点明主人公的姓名、籍贯,然后记其家世,接着描述生平事迹和家族兴衰,篇末发表简短的评论。这种叙述方式成为中国后来传记文学篇章结构的基本格局。《史记》匠心之处在于精心选择,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点,选用人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事件来突显人物的主要业绩和性格特征。3、《史记》写人物的生平事迹尽力避免概括的叙述,而是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言行活动的具体描绘,生动鲜明地再现出历史人物的面貌。把人物事迹、历史事件故事化,同时常穿插一些看似琐屑但在人物性格上有作用的小事。在描写头绪繁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错综的重大场面时,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形成强烈的戏剧性从而把不同人物表现得各具特征。4、《史记》中,作者运用“互见法”,把人物分散在不同的篇章里,以在尽量不损害历史真实的前提下竭力维护保持人物性格的内在一致和形象的完整。5、《史记》在语言的运用上有极大的创造性,其行文单行奇字,自由不拘,还创造了平易简洁富有表现力的优美文风。.什么是魏晋风度?魏晋风度与文学的关系。P189魏晋风度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魏晋风度与文学密切相关。鲁迅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又说“这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由于魏晋风度披靡,文人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文学集团的活跃,注重追求美的创造,文学与哲理的结合。于是,魏晋文学的异彩表现在创作主体的独特个性上。风度影响文学,文学反映风度,二者统一体现了整个魏晋时期的时代特征。.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P206-207李白被称为“诗仙”,在于其诗充溢着一种浪漫洒脱、无拘无束的自由意绪,作为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清新飘逸,怀着主观的感情色彩去书写豪迈气概和昂扬情绪。从其诗的体裁看,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大量古体和绝句,而很少作律诗,在李白现存千余首诗歌作中,七律仅十多首,五律有七十多首。偏爱古体诗中形式活泼的歌行,在歌形体中,李白力图打破均衡、对称统一的规则,以七言为主又较多使用三言、五言、九言甚至字数更多的长句,造成•种参差错落疾徐变化的格式和节奏,同时在章法结构和情感抒发上,大开大阖,大起大落,有力地强化了诗作的宏大气势和浩瀚波澜。如《蜀道难》、《将进酒》。绝句自然平实或生气凛然或不着痕迹,名篇有《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从题材来看则多种多样,国力昌盛政治开明的繁荣时期,使他追求超尘脱俗和无拘无束的人生理想,任侠和求仙是诗中常用的题材,建功立业和扬名后世等题材的也不少,如《梁甫吟》和《行路难》。安史之乱后的题材则反映民生疾苦,这种诗歌不多如《战越南》。感叹时光飞逝年老时作的《临终歌》等。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也是丰富多彩的,诗人有歌咏大自然的山水诗《登金陵凤凰台》,边塞诗《关山月》,还有游仙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游侠诗《侠客行》,送别诗《赠汪伦》咏史诗《乌栖曲》,咏物诗《白鹭》等等。从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来看也是多种多样,了李白超人的豪气和激越的情感是爆发式地表达,增强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诗人宏阔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精妙的比喻得到了极有效的发挥,还与其独特的意象联系,使得其诗歌显现出鲜活的灵魂。(另一种)1、李白的诗歌无比神奇,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因而,他的作品表现出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具有独特的魅力。2、李白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在艺术表现上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纵横恣肆,淋漓酣畅,是李白诗作鲜明的个性特征。如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二3、李白强烈的自我意识使他的诗歌无论是何种题材都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诗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的兼济天下、轻王侯的好恶爱憎、悲欢离合。在他的诗里,我们时时能体会到诗人自我抒情形象的存在。李白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4、李白的诗歌雄奇奔放,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的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5、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而奇诡,使诗歌充满奇险神异的色彩,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和激情。最富于浪漫主义奇情壮采的是《蜀道难》。6、李白的诗歌结构跌宕开阖,寓含世事万变,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7、李白诗歌风格有多维度的呈现。除却雄奇飘逸,还有许多作品语言真率自然。他的诗歌绝句多清新隽永、朴实明快,他的歌行多纵横、流畅,可谓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赠江下韦太守良宰》).李白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特色,形象生动、鲜活,风格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对后世的浪漫主义诗歌有积极的影响。.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杜甫被称为“诗圣”,既指他情怀的博大深沉也指他诗艺的工夺造化,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从诗歌内容来看,其诗真实的反映了大的社会政治事件和艰难的民生,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杜甫生活在动乱年代,把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情融入到了诗歌中,叙事真挚还夹杂议论,将多种文体的表现手法包容在一起,真实反映历史,譬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深沉悲慨和《三吏》、《三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国家和人民的深重灾难。从诗歌的体裁来看,古体,近体,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杜甫无所不兼,而成就最高的是律诗,被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格律工稳声情悲壮,句法字法精严。杜甫还不被格律的形式舒服,极大扩展了表现范围,用来写景抒情,寄赠,写时事等甚至以组诗的形式出现如《秦州杂诗二十首》。从诗歌的题材来看,杜甫写的大都是以悲壮的题材,他总是把自己的感情和国家人民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感情的爆发和细腻的观察,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诗歌的风格来看,就是沉郁顿挫。诗人的游历生活,对人生的崇高愿望,怀才不遇以及时代特征形成了他抑扬顿挫的风格的主要原因,他努力使诗句凝练生动并采用练字和章法结合等来加强表现,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溅”字和《登高》中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情的章法变化等。(另一种)1、素怀大志,寄寓理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物象选择倾向于阳刚之美的阔大事物(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3、现实主义,写真实见闻,诗作号称“史诗”(代表作品:“三吏”“三别”)4、忧国忧民,悯时伤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5、意象密集,含义丰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6、格律严谨,造语新奇(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桐栖老凤凰枝).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区别。225从题材内容上看,婉约词偏重表现温柔缠绵的男女爱恋相思等人类普泛华、私人化的情感:豪放词偏重于写个性化的豪情逸兴和人生苦闷以及民族意识等社会化政治化的情感志向。从情感表达方式看,婉约词一般用比兴含蓄的手法,融情于景,把情感表达得深细婉转、缠绵琲恻;而豪放词一般用直率的方式表达激昂的粗旷的情感,气势恢弘,境界阔大。从美感形态上看,婉约词偏重于优美、阴柔美一类,格调感伤低沉;而豪放词偏重于壮美、阳刚美一类,格调高昂悲壮。从与音乐的关系看,婉约词•般严格遵守音律,强调词的协律可歌;而豪放词则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此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束缚,词的可读性胜于可歌性。用古人的话说,婉约词是知音是知音识律者的“乐化”词、“枫情”词;豪放词是骚人志士的“诗化”词、“豪气”词。从代表人物看,婉约词中有周邦彦、秦观、李清照、柳永等,豪放词有苏轼、辛弃疾等。.苏轼词的艺术特点。2271、开创了豪放诗风。大量地创作豪放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促进了词风的转变。我们一般认为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表现主要有三:一是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二是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慷慨豪迈的意象,飞动峥噪的气势,阔大雄伟的场面取胜;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调著称。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等等,均体现除这一风格。2、以诗为词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3、突破了音律的束缚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由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只求阅读而不求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然也遵守音律规范但不拘于音律,作词时挥洒自如。4、语言创新苏词语言风格为清新朴素,他多方面吸收古人语言精华,化用前人语言入词,还运用口误、虚字入词,丰富词的表现力。如《满庭芳》。.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主张以及其古文的基本特点。P246唐宋古文运动时在明确理论指导下自觉的散文革新运动,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主张是明确的、一贯的。其要点如下:第一,强调“文以明道”,文道统一。重道轻文或者重文轻道不能正确处理好作品内容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会制约散文的发展。正确处理文道关系是唐宋古文运动的理论基石,它保证了古文运动的正确方向。第二,强调文章要干预时政,为现实服务。古文运动是古文家以文干政的具体表现,所以他们都强调文章的实用性。例如韩愈不仅强调''明道",而且提出了"不鸣不平“,把文章作为“鸣不平”的工具,大大加强文章的现实性和斗争性。第三,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反对因袭、剽窃。吸取文学的合理成分,兼容并蓄强调创新。如苏轼提出“除新意于法度之中,寄秒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强调既要遵循必要的艺术规律,又不要死于规律,并尖锐批评文风雷同的弊端,提倡文风多样化。第四,重视文学语言的规范化和大众化。唐宋八大家都致力于文学语言的创新,努力缩小书面语和口语的距离。强调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文简意深,第五,重视作家的自身修养。韩愈强调作家道德修养耍先于立言作文,并提出“气盛言宜”之说。柳宗元强调作家应有严肃的创作态度,欧阳修认为君子之人应“以修身治人为急”,苏氏父子也一再强调作家要“有为而作唐宋八大家的所提出的文学主张,很好地解决了古文创作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保证了唐宋古文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基本特点:1、文体解放,开拓创新。唐宋八大家都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或中坚,始终坚持兴散废骈、文体改革的大方向。2、干预现实,直言敢谏。唐宋八大家都是政治上的变革派,他们人生的第一追求都是从政做官,行道为民,他们的文章表现了极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